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科技金融;高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F830.5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高技术产业获取金融资源的渠道主要包括自身投入、政府财政支出、金融机构贷款、创业风险投资等,但因其无实质性资产的特性,想要获得银行贷款相对困难,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科技金融由此产生。政府除了出台有利于高技术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还介入高技术企业的金融融资,如设置资金池以便加大金融机构和风投机构对高技术企业的融资支持。

一、科技金融和高技术产业

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技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业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科学出版社.2009年.]。至此,不同的学者赋予了科技金融不同的定义,科技金融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高技术产业是指运用当代尖端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对基础研究的不断投入。对于投入高、难道大、辐射范围广的技术研究,需要更多的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和政府的通力合作,在这种背景下,科技金融资源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显得尤为迫切。

二、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从直接方面来说,科技金融资源作为一种资本投入,给予了高技术产业有效的资金支持。从间接方面来说,科技金融资源除了提供资金支持,还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进入,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参与企业管理,甚至进入决策层,加强对高技术企业的监管,促进企业成长。总之,科技金融资源不仅为高技术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在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上有一定的作用。

科技金融主要包括科技财政资源、科技金融贷款、创业风险投资、科技保险等,即由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构成。公共科技金融主要是指政府对于科技企业的财政投入和优惠政策等。市场科技金融则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等。对于政府财政投入即公共科技金融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效应,学者之间是有差异的。多数研究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的发展是有正向作用的,但是李左峰等(2012)认为同时存在正向和反向作用,这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水平,同时还受到管理水平、研发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市场科技金融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效应,则相对统一,认为都是具有正向作用的。本文主要探究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科技金融从内涵角度可分为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两个方面,公共科技金融本文以R&D内部经费支出中的政府资金来度量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以R&D内部经费支出中的其他资金来度量市场科技金融。R&D内部经费中的其他资金是指去除企业自身投入资金和政府资金后的R&D内部经费支出,与市场科技金融的内容范畴基本一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绩效来衡量,而产业绩效又可以通过其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两方面来衡量。文选取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来度量其盈利能力,以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度量成长能力。高技术产业具有业务集中的特点,其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因此本文以利润指标来代替主营业务利润指标。以上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了剔除价格的影响,对统计数据进行GDP指数平减。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9年至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剔除数据缺失的省份后,共获得121有效样本。在实证分析中为了增加变量的平稳性,对上述变量取对数。

因子分析。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相关变量做KMO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结果显示为0.624大于0.5,表明选取的变量显著相关,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通过出成分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相关变量提取主成分,共提取出2个因子,方差共献率为89.336%,由此测得高技术产业绩效的测量值。

将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与高技术产业绩效分别进行Pearson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813、0.854,说明在0.01水平上科技金融与高技术产业绩效直接显著相关。

本文以高技术产业绩效为被解释变量,以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

高技术产业绩效=7.226+0.189*公共科技金融+0.196*市场科技金融

由上述公式可知,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均有正向促进作用。

四、结论

经过实证研究表明,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表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优惠政策、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投资都能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作用几乎是齐头并进的,因此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支持,也离不开包括金融机构、风投机构等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产业技术 高科技产品 出口

一、我国高科技产业技术现状及产品出口影响

金融危机之后高科技产业尽管受到不小的冲击,出口增速和高科技产业主营业务增速有所下降,但是能够维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而高科技产业利润增速受到的影响更小。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高科技产业大量采用新技术,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形态逐步开始转变和升级。总体来看,我国高科技产业主体目前仍然处于产业周期的成长阶段,在技术工艺,人力资本、资本等方面相对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存在比较劣势。在劳动力,自然资源上尽管有比较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这些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已经减弱,迫切要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政府投资为主体,到逐步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成为我国经济实现新一轮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高科技产品出口在近十多年来的演化历程可以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节点分成两个阶段。2008年前可以将高科技产品出口发展概括为大力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即中国高科技产业不断融入国际高科技产业的过程,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基本上同步增长。产业的行业分布上向中国的比较优势行业转移,即中国成为国际中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重要一员,而医药,航空航天制造业等知识含量较高的行业占高科技产业的比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同时在高科技产业的区域分布上,多集中于沿海各省,出口额的增速明显高于主营业务的增速。而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增长较为缓慢,可以看到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尤其是出口占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绝大部分。

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可以将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发展概括为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结构转移,即中国高科技产业在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对高科技产业内的结构调整,区域间的转移等以适应国际高科技产业变化的过程。技术创新投入在政府的直接投资下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而高科技产品出口以及主营业务收入等技术创新产出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增速放缓。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格局开始发生转变,原有发展迅速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等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萎缩,产业资源向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转移。与此同时内资企业基本实现了稳步发展,尤其是民营内资企业,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速明显下滑,而可喜的是新技术的应用数有了相当大幅度的增长。另外一个明显的演进趋势是东部沿海的高科技产业增长率开始下降,高科技产业不同程度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促进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若干建议

第一,政府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引导。从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一直都是我国高科技产业重要影响因素,而我国投入强度相对于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而言仍有比较大的差距,需要政府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合理引导人力资本和民营资本流向高科技产业,从而促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第二,改善投资环境的以及打破资本流入某些特定领域的障碍。比如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之前政府进行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放开对此领域的限制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国应该逐步打破阻碍资本流入高科技产业领域的限制,在某些领域提供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比如说2014年两部委提出《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方案》建立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将过去各计划的经费整合,直接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交由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可见此政策就是要改善投资环境,国家对高科技产业进行统筹引导的同时,更多的放开投资领域的限制,营造出更加开放自由而又规划合理的高科技产业投资环境。

第三,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导人力资本流入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接近研发资本的投入强度的增长率。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的流动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最终取决于高技术产业的从业者。应该加大对于高科技从业人员,尤其是具有较高科技水平人才的奖励力度,吸引国内外各类优秀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才,更多的加入到建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队伍中。另一方面,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对掌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保障。再有,加深国际合作,正在合适领域进行联合开发,更多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

第四,合理引致高科技产业区域的合理布局。中国高科技产业地域之间存在长期不均衡的发展,近年来,部分高科技企业已经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就更需要政府对产业区域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众所周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很依赖于地区的聚集效应,技术创新愈来愈体现在企业网络之前的协同创新,因此政府应该对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建立新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并合理规划各开发区的布局,以提升高科技产业的集群效应。

三、结语

金融危机以来,国家经济形势深刻变化,这对我国高科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的同时,也给以我国高科技产业以新的机遇,而近几年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原有的资源和劳动力的有势减弱,迫切要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所以实现从原有的中国制造向更高层次的中国创造的转变将有更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学党,庄芮.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5(05).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试范基地运行机制

科技产业基地的科学内涵是已经或正在从事国家计划成果产业化工作,具有较强产业化、商品化开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群)或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区域。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国家计划与地方、企业的结合,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营造好的环境和创造好的条件,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使科技研究成果尽快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进行产业化试点和示范,强化与地方和企业的结合,以产业化基地为依托,发挥国家计划的作用,组织资源(成果、人力和物力)进入产业化基地。

1科技产业基地发展的动力机制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种高风险的社会活动,科技成果产业基地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科技产业化基础之上的、将风险具体化的社会活动。科技成果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各环节的启动和相互自动转换都需要足够的动力。科技产业基地发展的动力主要有:

1.1技术推动力

科技发展史证明,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必将促进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国内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推动下,我国有科技人员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活动,高科技发明和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面向经济、面向市场,就是要以技术进步去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推力促使某些科研单位和企业将注意力和各种资源投向高科技领域、项目,从而促使了高科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更加带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出现与发展。技术推力往往导致高科技的重大突破,这种高科技可能一时看不出它的市场需求,但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1.2经济拉力

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发展高科技产业不仅可以带来高的增值,而且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改进,促进新型产业的出现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科技产业化基地的集聚,促使基地从外部吸收了大量的资金、项目、人才的加盟,形成高科技产业化基地空间上的集聚,进而通过不断向外输出新产品或“分裂”出新企业,以强大的力量把科技产业基地的产品、资本、信息甚至观念向外进行辐射,集聚和扩散的最终结果是促使区域经济实力得以迅速增强。

1.3社会压力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实践证明,掌握了高新技术,抢占了高科技的“制高点”和前沿阵地,就可以在经济上更加繁荣,政治上更加独立,战略上更加主动。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高新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费巨大投资,组织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实施一系列的研究发展计划。世界上许多高新技术都是用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技产业基地和科技产业化园区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蓬勃发展起来,建立科技产业基地以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国际发展的趋势。

2科技产业基地的环境机制

2.1良好的政策、经济环境

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政策是科技产业基地发展的基础。在科技产业基地的发展中,逐步完善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仅在投资融资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更在税收方面,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在基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吸收和借鉴国外科技产业化基地的成功的经验,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本地区发展的政策。建立促进科技研究与生产相结合的科技政策,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的经济政策及鼓励人才流动的人事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政策,制定发展科技产业化基地的中、长期计划,都有利于科技产业化的顺利发展和科技产业化基地的蓬勃发展。

2.2强大的科技环境

根据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产业基地的发展要求具有力量较强的科技队伍与研发人员。科技产业化的关键就是创新,只有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科技人员和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才能完成科技的研究、开发、扩散、渗透等工作。科技人才的集聚给予科技产业基地强大的科技氛围。我国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的几年来,不断探索机制,寻找人才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基本形成了“双向选择、平等竞争、自由流动、人尽其才、优胜劣汰”的人才机制,科技人才的流动极大地增强基地发展的活力。除此之外,先进的科技和现代化的生产设施也是产业化基地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将是科技产业基地区别于其他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的重点。

2.3完善的情报和信息环境

在及时、准确、全面的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对科技产业化进行技术论证、市场预测、经济评价,才能减少科技产业化的风险,同时也就保证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企业相互顺畅的沟通以及科技产业基地的良好运作及发展。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质量,还必须注重信息反馈,建立一定的质量保证制度,以促进技术成果完善和新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商品定型。要建立完善的情报和信息环境就必须重视科技产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要重视科技成果供求信息网络的建设,通过灵敏的信息网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建立高素质的、规范化的、非官方的技术成果转化评估机制,这样就有利于产业化基地的边研究边实施科技产业化的进程。科技成果产业基地的市场机制

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市场机制,有利于促进科技产业化三个环节的相互适应、顺利过度和良性循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发展中市场的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结果使一些科技企业面临无计划渠道,又无充分竞争的市场,遇到了计划和市场的双重障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在强化国家计划管理的同时,完善科技产业化的市场机制问题。

3.1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市场为前提的必要性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必须以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离开市场体系来谈科技成果产业化就是一种空谈。许多企业对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需求中心的提法并不陌生,但他们的理解往往带有片面性,尤其对科技型企业来说,把握市场动向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还要有对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动向具有前瞻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科技产业化,无论其产业链的形成与组织结构的组合,或者是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经营目标的确立等等,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应以市场为中心,总之,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和经营都应以市场化为前提条件。

3.2市场化体系建设与措施

首先就是必须切实保证科研机构和研发单位的经济利益。科技产业基地其实就是一个产业化利益群体的集合,它包括了研发和生产等多个职能部分。因此,科技产业化基地从形式上看也是不同经济主体的合作。它不仅是不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组合,也是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目前,应进一步完善科技的有偿转让制度,它不仅可以促进科技成果或产品的扩散和渗透,而且有利于企业择优引进科技成果或产品,提高研究、开发、生产的经济效益。

其次就是建立市场体系。在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当前除了完善商品市场外,还应着重于生产要素的市场建设。科技产品能迅速畅通的进入流通领域,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是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建设发展产业基地的过程中,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产业链的形成,必须由企业的共同利益连接起来。

4科技成果产业基地的风险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这些风险也就致使常态的融资投资方式对科技产业化及科技产业化基地的发展产生约束,这也就要求了科技产业化及产业化基地对风险投资的迫切需要。科技产业化的内在特征要求风险投资的支撑,这也决定了科技产业化基地的发展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撑。从目前科技产业基地内的科技产业化发展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求来看,需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以技术开发及商品化为手段的高级商业性投资,它有利地刺激了科技产业的新兴和成长。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是发展科技产业基地的有效途径,风险投资将成为科技产业基地新技术产业化的“加速器”。

5科技产业基地运行的支撑系统

科技产业基地不仅受其内部运行机制及政府宏观控制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大环境中基础结构和有关支撑结构的影响。它们往往是自然机制和人工机制的有效载体。这一支撑机制主要可概括为“物”流和信息流的协同行为以及产业基地的软硬件支撑。

5.1“物”流对产业化基地的支撑

“物”流包括地理环境、交通、通讯、基础设施、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等。由于科技产业化对信息的交流要求很高,所以科技产业基地离不开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当然,高科技产品质量一般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要求很苛刻,所以环境清新、气候适宜、无污染都是有利条件。另外基础设施完整,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这往往有利于职工提高高技术产品的质量。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是科技产业基地发展的有力支撑要素,因为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具有高投入的特点。“物”流的支撑条件一般都集中在包含有科技产业基地的高科技园区内或科技产业基地的园区内。

5.2信息流对产业化基地的支撑

信息流主要包括政策因素和竞争环境影响。任何国家的科技产业化都要受到政府政策和政治的控制影响。竞争环境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人才竞争环境和技术市场竞争环境。诚然,信息流也包括教育和研究机构这一重要环节。此外,科技情报和咨询服务机构、专利组织、标准化组织属于信息流的组成部分。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文4

顾益康作题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策”的主题演讲,他聚焦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对策,不仅分析了农业面临的重重挑战和忧患,而且指出现代农业前途无量。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自文博士以“生物农药和生态农业”为题,介绍了生态农业的特点,通过具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实施案例,表明了发展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可以成为现代农业的出路。蔡辉益博士在题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产业链发展”的主题报告中解析了农业科技与农业前沿技术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重点指出生物技术在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意义。

论坛还设立了“机遇篇”和“战略篇”两个圆桌论坛,其主题分别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涵养式、可持续农业的历史机遇以及发展路径”和“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审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以及金融在其中的意义”。

最后,论坛发起方和承办方杭州中域承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丁渡时先生在闭幕致辞中提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农业升级发展的十年,也是高科技农业投资的黄金十年。发起此论坛旨在于以农业科技产业链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为基础,向有意于农业科技投资的机构开放研究平台、分享产业资源,呼吁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农业科技,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农业领域达成共赢。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文5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科技企业;助推器

风险投资,又叫创业投资,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有多种解释。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关于风险投资的定义为,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由此定义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于信息产业、医药保健产业和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

一、风险投资呈现高科技化的必然性

风险投资呈现高科技化是由于高科技产业能给风险投资带来巨额利润,而高科技产业能带来巨额利润归根结底是由于垄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科技产业是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之上,具有高度的创新性,能够产生“技术垄断”。其技术一旦开发成功并占据市场,往往能够形成自然屏障,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第二,高科技产业的边际成本急剧下降,能够带来竞争优势。这种急剧下降的边际成本给高科技产业的先入者带来了极大的优势,进而带来短期的巨额垄断利润。

第三,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短期的垄断。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风险投资的创新型特征,高科技产业能给风险投资带来巨额垄断利润,从而使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有机联系。这也正是高科技企业能与风险投资联合的原因所在。

二、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不足

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创办和资助的,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是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开发贷款,虽然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数额巨大,但他们很少把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保险、养老等各种基金尚未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也缺少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保障机制。由于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有限,风险投资公司规模普遍偏小,许多风险投资公司由于资金的限制也无法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提高生存能力。

2 风险投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存在缺陷

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治理结构都采用了“公司制”(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这主要是由于现行的《公司法》只允许自然人合伙办企业,使国际上通行的有限合伙制形式在我国缺乏法律制度上的安排。

3 缺少风险资本的撤出机制

从国外的情况看,风险资本的撤出主要有公开上市、股份转让、企业并购等方式。但对于步入市场经济不久的我国来说,无论是公开上市的证券市场还是私募资本市场,在规模、流动性、可靠性以及运作成本和效率方面都不能满足风险资本退出的需要。

4 高科技企业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存在产权界定不清、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陈旧等缺陷。而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前提。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风险投资机构并不能按国际惯例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监控权利,使得风险投资机构难以了解自己的投资是否被滥用,企业盈利与否也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宣布。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承担了风险,却无法自主地控制风险和保障可分享的经济效益。

三、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策略

1 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的风险资本形成机制

要改善我国风险投资资本来源狭窄、资金规模小的弊端,必须构建融资主体多元化、形式多元化、融资格局多元化的风险投资融资体系。

(1)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主体不仅应包括政府、传统金融机构,而且还应包括个人投资者、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企业、外国投资者等。我国现行以财政资金、银行科技开发贷款为主,甚至完全依靠政府资金组建风险投资基金的做法,既无法广泛吸收社会闲置资金为风险投资服务,限制了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又难以形成有力的制约机制,使风险全部落在政府身上。

(2)融资形式多样化。既包括向高科技企业直接投资,又包括通过各种金融机构间接向企业注入资金。

2 完善风险投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运作机制

风险投资公司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效率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速度。鉴于我国法制环境还不完善、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确定的实际情况,目前全面推行和采用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还存在许多困难。不过,从长远看,我国最终还是应该建立以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机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因此,在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治理结构进行制度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吸收合伙制的优点外,还要符合我国国情。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风险投资 钻石模型 竞争力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又称为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麦克波特提出的。该理论是针对特定地理区域(国家)的分析架构,其所思考的是在特定区域内的企业,如何透过国家的特色、政府政策及该国企业特点,以创造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有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变量所构成的菱形关系。本文将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和风险投资业的特点,结合各国在发展风险投资各阶段的共性和个性,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生产要素、需求要素、关联和辅行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政府――国家政策环境五个因素出发,搭建风险投资业的“钻石模型”。

一、生产要素分析

风险投资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上。风险资金投向领域多是计算机生物技术、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发展风险投资,不仅需要众多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这些精通技术、管理、金融等多方面知识的“通才”,还需要众多计算机、生物工程、通信技术方面的技术人才。因此,对于风险投资来说,与其他行业最大区别在于其第一生产要素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如一国或地区能汇集众多的各领域的高技术人才、众多科研院所和完备高端人才机制基础上配合在一般生产要素方面优势等条件可以有力地支撑风险投资的发展。

二、需求条件分析

风险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它是一种高风险、组合、长期权益性专业投资,在支持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和推动高科技术产业化方面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是金融业功能扩展和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风险投资的出现是微观经济主体在投融资方面的各种现实和潜在需求,并且表现为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工具和创新金融制度的不断产生。风险投资作为创新的金融制度,体现了潜在需求,满足现实需求和创造新需求的丰富功能。它促使生产过程提前到技术创新与理念创新阶段,并且还将中小型成长企业的培育和壮大独立出来运行,从而使金融业内部的分动更加细化,分工的拓展同时也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

三、在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方面

高科技产业在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科技相关产业,如计算机、生物技术、通讯工程等产业发展过程对资金有较大需求,但其融资需求很难通过传统渠道获取,这就需要金融在科技创新行为在新的层次上结合,风险投资在这些行业和领域飞速发展背景出现。同时,一国的风险投资来源渠道拓宽还依赖于养老基金、基金、私人投资保险公司、基金会和外国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这些产业与风险投资业之间形成互相扶持关系。各国风险投资实践已反复验证一国风险投资发展是建立在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及金融业基础上。

四、在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同业竞争方面

风险投资高回报高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风险投资产业对经济的“发动机”作用和对高科技产业的促进作用、和美国风险投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巨大成功对各国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各国争相发展本国的风险投资业已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风险投资业已经形成了一定格局,亚洲的中日韩、北美的美加等国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风险资本的国际流动,在世界金融和高科技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此外,各国内各行业和部门之间进行了广泛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产业发展环境,发挥政府作用和财政资金支持,对风险投资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机会因素和政府决策

成立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等。一般情况下,可能形成的机会有时候会因为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全球金融市场重大变化和外部需求剧增等因素对一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很可能意味着一次难得的机遇。当前各国均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为抢占未来科技的制高点,各国均重点扶植清洁能源、环境生态等行业创新投入,新一轮金融危机同样预示着新的科技革命诞生,这些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来说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政府是最后一个变量,波特认为在钻石体系中,政府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加以引导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发展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政府积极进行早期干预、成立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等。以色列在1993年正式启动风险投资市场,政府投资8千万美元,吸引到了1.2亿美元建立了十个基金,以色列政府采用的“私募的专门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辅之以“公共基金”和投资公司等其他形式发挥了风险基金的市场催化作用,加快了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

波特的钻石理论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的供需、相关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全面深入的系统探讨,因此一直被尊称为当代最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波特理论对于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启示而言,要素禀赋对一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形态已经不起主导作用,基本要素的重要性逐渐被高级要素所替代。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比较优势尚不具备的,完全可以通过选择、培育和扶持逐步形成竞争优势,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竞争阶段推行合适的竞争策略。该理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风投业利用政府干预方式重点发展及开发新的比较优势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琼隽著.国家竞争战略[M].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08.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