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范文1
关键词:神经质;日常应激;抑郁症状;调节作用;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5-0147-05
一、前言
近年来,抑郁的人格易感性成为抑郁心理病理学研究的热点,之前大量研究发现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有显著的联系。而Abela等2005年的研究表明,神经质人格对成年人及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神经质人格得分越高,抑郁症状的得分也越高。
以往关于神经质人格与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一些其他变量可能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个体遭遇的重大生活事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日常应激与个体的抑郁症状也有重要联系。各类急慢性应激因素与易感性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抑郁发生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日常应激可能在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日常应激可以导致抑郁的触发,但仅仅是具有某些易感性因素的人,才会使得抑郁症状长久持续存在,并影响到抑郁的状态、性质的发展与改变,并最终导致抑郁。Zuroff则通过实验室实验和纵向研究等方法验证了拥有人格易感性因素的个体分别遭遇更高水平的人际压力和成就压力源时,会产生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状。
其次,日常应激可能在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个体人格特质影响个体感知、应对遭遇的日常应激或压力源的方式与特征。Hammen最早对抑郁和应激的双向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应激激发模型(StressGeneration Model)。该模型认为,抑郁的易感者和正常个体相比,有可能经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并且这些事件可能受到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另外有些研究也发现神经质人格类型的个体可能有更多的日常应激的发生。
基于以往研究基础,我们认为日常应激可能作为中介与调节因素,影响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而Gibb与Alloy等学者也提出,一个变量可以同时作为其他两者关系的中介与调节变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日常应激是如何影响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两者之间关系的。
二、方法与对象
(一)施测对象与程序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样本来自北京某大学,在该校参与心理学公选课的各专业大一、大二本科生中发放问卷共628份,收回有效问卷547份。其中男生165人,女生382人,90.4%为汉族学生,9.6%为少数民族学生。年龄范围:16岁到22岁,平均年龄18.83岁,男女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施测采取在学校大型多媒体教室团体集中施测方法,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心理学研究生作为工作人员组织施测,所有被试均参与三份问卷调查,即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学生日常社会与学业应激量表-简式(SHS)。
1 工具
(1)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Eysenck H.J)编制出的有关个性的测量方法。他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内外向(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eism)。本研究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选用艾森克问卷的神经质维度,该维度共24个条目。
(2)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
该量表于1977年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Radloff编制。主要为了评价当前的抑郁症状(一周内)。该问卷共20个条目,要求受试者说明一周内相应症状或感觉出现的频度。所有条目分之和为量表总分,总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高。
(3)学生日常社会与学业应激量表一简式(General Social and Academic Hassles Scale,SHS)
本研究采用学生日常社会与学业应激量表的简式,共30个条目,分为社会应激(SocialHassle)、学业应激(Academic Hassle)、一般知觉应激(Perceived General Hassles)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均为10个条目。该量表采用0(无应激)到6(应急经常发生)7级评分。该量表主要是评价过去一个月之内所遭受的日常应激。
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
三、结果
(一)神经质人格特质、日常应激和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56,p
(二)调节作用
1 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的调节作用
如表2所示: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后,日常应激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β=0.371,p=0.093)。但我们发现,虽然整体结果表现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却显示出有调节效应的倾向,即日常应激*神经质人格特质一项的β=0.371。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种调节作用的可能性进入深入研究。
2 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学业应激的调节作用
根据姚树桥等人的研究,将日常应激分为社会应激、学业应激和一般知觉应激三个维度。采用回归分析分别考察日常应激的三个维度,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学业应激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学业应激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433,p=0.033)。
为了进一步考察神经质人格特质水平对不同学业应激水平个体的抑郁症状的影响,根据龚耀先的修订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手册评分标准,将神经质人格特质分为两组,即高神经质组(T>56.7)和低神经质组(T
(三)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的中介作用
在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时,首先构建中介效应路径图,如图2。采用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和刘红云等学者提出的对中介作用的检验方法,分别对各个路径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4所示:以神经质人格特质为自变量,以抑郁症状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对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56,p
以上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日常应激满足中介变量的条件。神经质人格特质到抑郁症状的回归系数为0.56,p
四、讨论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对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例如姚树桥等学者研究表明,神经质能够预测抑郁症状的变化,是抑郁症状的易感因素,以往研究也发现神经质得分比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拥有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情绪的稳定性更糟糕,有更多的负性情绪存在。
本研究结果发现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但是将日常应激按类型区分开来以后,学业应激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当拥有更多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遭遇学业应激时,将有更多的抑郁风险。对于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是:(1)应激性事件常包括众多领域,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业方面的日常应激;(2)学业应激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日常应激,出现的频率更高。因此学业应激在抑郁的心理病理学发展中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Bolger与Schilling两位学者提出了:高水平的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遭遇日常应激时有更多的情绪活动性,这种活动性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系统)的唤醒有关,而抑郁症状与个体的HPA系统的失调有关。另外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可能有更多的特定的行为与消极认知特征,因此,当更多的神经质人格特征水平的个体在遭遇与之切身利益特别相关的学业应激时,个体有更多的负性情绪反应并有更多糟糕无效的情绪关注应对,从而导致更多抑郁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范文2
如果一个孩子孤独了,游离于社会之外,今后将适应不了这个社会。
因为他们不能与人正常的交往,不能与别人合作,只能被遗忘在某个角落里,不能成为社会的一员。
5岁的蓉蓉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妈妈在她1岁时发现,教她说话的时候,她总是东张西望,最终只能说些简单含混的词;而且她从来不爱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如果有小朋友靠近,她就推别人。上幼儿园后,老师告诉蓉蓉的妈妈,她不合群、多动、上课精力总不集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目光都不与别人对视。妈妈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小的缘故,长大后就好了,就没很在意,但因为蓉蓉的行为越来越古怪,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得了“孤独症”。
1943年,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次确立了“儿童孤独症”的概念。在随后的60多年里,这一儿童发育疾病被越来越多的医生了解和认识,并做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孤独症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目前基本不能治愈,然而他们不足绝对意义上的傻子或痴呆者。他们有明显的语言障碍,却又截然不同于聋哑人;但他们在理解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困难重重又与简单的弱智儿童难归一类。
儿童孤独症的三大诱因
1 家庭气氛和环境
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尤其一些家长平日里忙于应酬、工作,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态度粗暴,受了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本来只有一些孤独倾向,父母却因他表现不如别的孩子,就对他大肆指责,甚至大施拳脚,使倾向演变成真正的孤独症。据调查,患孤独症的儿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经常训斥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单独带孩子。
2 生物体自身的发展
科学家在神经病理学方面,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一些研究者发现大脑边缘系统可能与孤独症有密切关系。边缘系统中主要是杏仁核和海马回与孤独症有关,杏仁核呈杏仁形状,是控制人类情感和攻击行为的皮层下中枢。社会行为退缩、强迫行为、不了解危险处境、不能从记忆库存中提取信息、不能调节自己以适应新事件或环境与海马回受损有关。
海马回是负责学习和记忆的一个中枢。孤独症儿童在遇到新情况时不能运用已往储存的信息可能与海马回有关。损伤海马回可以在动物身上重现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和多动行为。
3 第二代独生子女更加孤独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多年前,一曲《童年》讲述了这样的孤独。爸爸妈妈要上班,爷爷奶奶不放心让孩子到外面玩,独生子女没有玩伴。
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已有近1亿被戏称为“小皇帝”的独生子女。其中,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也陆续结婚生子,而这些孩子成为继他们父母之后的第二代独牛子女。人口研究专家指出,随着“80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期,家庭结构将进一步缩小,亲属关系将更单一化。第二代独生子女将面临更孤独寂寞,幸福与悲伤难与人分享的状况。
儿童孤独症的症状
孤独症儿童主要行为特征:社交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刻板行为。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请尽快带孩子就诊:
语言发育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同时缺乏用肢体语言交流能力。例如不会用手指指物体给大人看或用眼神交流来表示需求,而更喜欢直接拖大人的手去拿需要的东西。
喜欢单独玩耍,跟其他儿童难以相处。
不喜欢目光接触。
喜爱转动物体,如自己转圈,或看转动的电风扇和轮子。
不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对真正的危险没有恐惧感。
对周围的事或人漠不关心。
听力没有问题,但对外来声音,如叫他名字、简单指令,没有反应。
对玩具不感兴趣,极度迷恋自已的手。
不正常地特别喜欢某一物件。
不懂得回答简单的问题,只会重复别人的话语。
不会好好地玩玩具,拿到玩具就放嘴里咬、嗅,或拿在手里不停地转动,排列所有的玩具。
极度喜欢广告、天气预报,却对一般动画片不感兴趣。
孤独症儿童的预防与治疗
自50年前孤独症定名以来,全球的医疗工作者都在致力于寻找孤独症的病因,但至今还是个谜。1982年,中国儿童心理卫生指导中心的陶国泰教授,在南京确认并首次向全世界披露了中国第一例幼儿“孤独症”患者,中国才逐渐引起对“儿童孤独症”的重视和研究。
专家认为,在为孩子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应多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免造成终生遗憾。由于病因不清楚,目前教育训练被证实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最可行的办法。训练内容主要是针对孤独症儿童在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行为缺陷,作出弥补措施。
2至5岁是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最佳时期,但训练过程十分艰难,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外,还要注重从多方面对孩子的性格及心理的养育。
防治儿童孤独症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要让孩子多参加各种锻炼,多参与社交和集体活动。切勿让孩子长期过“封闭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终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应及时请教医生,或者和医生配合一起进行诱导训练,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有关药物。
1 “三心”唤醒孤独儿童的心灵
作为父母、老师,更应该以最大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对待孩子。孤独症儿童中的绝大部分儿童是足以体会到亲切、、关心等情感的,对他所接受的人所发出的指令基本上都能较好地执行,爱不仅使孤独症儿童得到温暖,同时对他们智力发展和身心康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孤独儿童存在种种的障碍,也强调了我们教育的细致和耐心。
2 尊重孩子的人格
贝特尔海姆认为:“孤独的孩子只有在受到像对待人那样的充分尊重时,病情才会减轻。只有在感受到爱和被理解时,才会摆脱孤独的困境。”
成人不能因为孤独症儿童有种种问题和缺陷,而否定尊重其人格的必要性。作为孤独者儿童的家长,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孤独症儿童,他们尽管言行与正常儿童有较大差异,他们也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是正在成长、发育着的儿童。所以,每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都必须清楚儿童的共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过分强调他们的缺陷,才不至于把无端的溺爱当成关心,才不至于把一切不良行为都归结为不可查明的病因上。孩子的心理发展也遵循着与一般儿童相同的规律,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着自己的基本情感需要,需要别人爱护自己,尊重自己,容纳自己。我们要善于观察他们的行为特征,让他们受到爱护和尊重,享受同龄人的平等待遇。
3 反复强化,建立条件反射,形成习惯
从最简单的点头、摇头、拍手等动作开始训练,对每一个动作进行示范、讲解,让孩子跟着做。例如3岁的贝贝平时喜欢吃瓜子、巧克力,那么在教她学点头、摇头的动作时,我们可以取一粒放在她面前问她要不要吃?她见了马上用手来抓,我们说这样不行,要吃就要点点头,如果她不会点,我们可以用手扶着她的头,边示范,边教她学点头,当她学得略有一点像了,就奖励了她一粒,就这样反反复复训练,使她学会了点头、摇头,并知道了每个动作的含意。
再例如,为了让孤独症的孩子学会注视别人的眼睛,家长可以分“三步走”。先告诉他“宝宝,看妈妈的眼睛”,并将一块糖放在两眼之间,吸引他注意,等到他抬头的时候,就把糖给他作为奖励;完成这一步后,将糖放进口袋里,同样等孩子抬头之后,掏出糖给他,渐渐地,家长会发现,即使不给糖,孩子也已经会在你呼唤他名字的时候有反应。
4 引导孩子学习交往技能
社会交往能力的不足或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特征之一。他们对身边的事或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是独处一隅。他们缺乏正式的社交反应。这些缺陷使得孤独症儿童难以和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阻碍了身心的正常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孤独症儿童学习、掌握与人交往和参与团体生活的技能。
例如刻意教导孤独症患儿在听别人讲话时有目光接触。开始时,孩子可能只是眼角一瞟,但这是很好的开端。孩子有目光接触后,可通过模仿,教导他用手势示意与别人沟通。利用每一个自然环境,如进食、穿衣、便溺、玩耍,要求孩子先有目光接触和手势示意,再给他想要的东西。当孩子学会用手势示意后,可以用示范的方式教他学习用声音配合手势示意,慢慢再引导他用口语表达意思。
时常的交谈与是亲子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我们除了询问孩子“吃饱了吗”,“还想要什么”之外,还要学会用“今天你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你高兴吗”等问句提问,学会认真聆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甚至,在你真的不得不忙于其它事务时,也别忘了给孩子一个歉意的抚摸。
5 制订计划,持之以恒。
有时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生活基本技能和习惯,患儿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抚育他们,是对父母爱心的极大考验。有些孩子不适宜长期住院,那么父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严格执行计划,不要放弃孩子,只有父母付出加倍的努力,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出问题的症结,定出目标与计划,精诚合作,才能帮助孩子踏上成长发展的道路。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范文3
关键词:颜色;心理功能;成就作业;人际;消费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包括色调、明度、饱和度三个基本特性。据估计,正常视力者可区分230多万种纯色,无数种混合色。
最早对颜色与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的是歌德的“色彩论”。歌德就颜色对情绪的影响给出了最直观的理解,他将颜色分类为“加色(plus colors)”和“减色(minus colors)”。典型“加色”如黄色,易使知觉者充满生机,备感温暖和鼓舞;典型“减色”如蓝色,易使知觉者感到寒冷、疲倦或焦虑。精神病理学家库尔特・戈尔德斯坦(Kurt Goldstein)继承了歌德对颜色的思考,结合临床观察,他认为颜色知觉会对个体的认知、情绪、行为动机产生生理和行为两方面的影响。红色和黄色会激发个体,使其更加关注外部并愿对外界作出回应;而绿色和蓝色则使个体感到放松,趋于内省,保持平静状态。随后的研究证实了库尔特・戈尔德斯坦的猜想,红、黄等长波颜色易被知觉为“暖色”,令人感到冲动和温暖,而蓝、绿等短波颜色易被知觉为“冷色”,令人感到放松和冷静。Ott(1979)从生理学角度出发,发现当知觉到粉色或橘黄色等“加色”(“暖色”)时,肌肉功能因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减弱;而蓝色等“减色”(“冷色”)却会使肌肉功能增强。Stone & English(1998)从行为结果角度出发,结果证实长波颜色会降低个体在复杂任务中的成绩,而提升在简单任务中的成绩,短波颜色则相反。Stone & English认为长波颜色知觉与短波颜色知觉可类比于高水平与低水平动机,其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对作业成绩的影响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承继已有研究成果,本文以成就作业、人际接纳/吸引、消费预期与消费行为为关注视角,进一步阐述颜色知觉对心理功能的影响。
一、颜色知觉对成就作业的影响
1.颜色知觉对认知、动机的影响
Elliot及其同事认为在成就情境(achievement context)中知觉到红色会降低个体在有挑战性任务或需灵活进行心理操作类任务中的成绩。红色和失败、危险等内涵相联接,成就情境下知觉到红色会触发个体回避动机,降低个体成绩。红色能诱发额叶EEG更强的右侧激活,这种激活模式被证实是产生回避动机的生理基础[1]。回避动机使人的注意变窄,因而红色会降低个体在目标导向类和延迟满足类任务中的成绩,但可提升需要关注细节、基础认知类任务(如校对任务、过度学习任务等)中的成绩。在创造力任务中知觉到蓝色和绿色有助于被试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某些特定任务中知觉到黄色可能会降低被试成绩。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循环任务中观看真实乡村绿色景象的视频片段,被试会感受到较少的情绪波动和心理疲劳[2]。
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多数学校为了防止学生在测验或考试中作弊,会采用不同颜色的测验试卷。有研究者怀疑不同颜色的试卷是否有碍考试的公平性,研究结果尚存争议。有研究证实学生使用白色考卷要比使用其他颜色考卷发挥得更好,但也有研究对使用白色和其他色彩考卷的考生成绩进行分析,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3]。
2.颜色知觉对体育竞赛成绩的影响
Hill & Barton分析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数据,发现在拳击、跆拳道、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4个项目上,若双方实力相当,身着红色运动服的运动员更有可能获胜,这一现象在男性选手身上尤为明显[4]。Hill & Barton认为红色在人类竞争中代表着支配,身着红色服装会给运动员带来明显的增强效应,出现“红色效应”。对英国足球联赛50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Attrill等人发现主场穿红色队服的球队成绩显著优于穿其他颜色队服的球队。Piatti等人分析了澳大利亚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 Rugby League,NRL)1979~2008年间5604场比赛数据,也证实了红色效应的存在,但红色效应主要体现在NRL优秀球队中。Allen & Jones 利用英超联赛7720场比赛数据进行分析也发现了明显的红色效应,但在控制球队能力的前提下,红色效应消失[5]。通过分析德国、波兰、西班牙等国足球联赛成绩,没有发现穿红色球衣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北美国家冰球联盟在2008-09和2009-10两个赛季中也未发现明显的红色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在某些国家的独特文化背景下,红色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并未与支配、攻击等含义相联接,因而比赛中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色效应。相比于红色,其他颜色在竞争性体育比赛中受到的关注较少。有研究证实在个人对抗赛(如拳击)中,身着蓝色要比白色有更好的表现,但对数据再次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可能是由变量混淆所导致的[6]。对黑白色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对抗性比赛中黑白色会影响教练和队员对攻击性的知觉。
二、颜色知觉对人际接纳/吸引的影响
1.有关面色的研究
中医诊断强调“望闻问切”,面色是“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面色上可以得到很多有关健康的信息,从而辅助医生作诊断。有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实验探究面色与健康、吸引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面色红润的个体更多被知觉为血液代谢功能旺盛且富有活力,面色微黄则被认为是类胡萝卜素吸收充足,面色富有光泽被知觉为更健康、富有吸引力,但上述关系仅存在于同种族人群中[7]。Fink及其同事对面部颜色分布均匀度与知觉到的年龄、健康、吸引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个体倾向于长时间注视那些颜色分布均匀的面孔。无论是以女性面孔还是男性面孔为实验材料,结果都呈现出相同的模式:脸部颜色分布越均匀,他人知觉其越年轻、越健康、越有吸引力,反之亦然[8]。进一步对脸部颜色均匀度进行探究,发现脸部颜色均匀度主要由血红蛋白、黑色素这两种发色团的均匀度决定,而这两种发色团的均匀度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女性面孔,黑色素的均匀度可以预测他人对其年龄、健康度、吸引力的知觉;对于男性面孔,血红蛋白的均匀度可以预测其上述特征。
2.颜色与异性吸引
Elliot & Niesta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身着红色或呈现在红色边框照片时,男性认为其充满吸引力并对其展开更多的性幻想。上述现象不仅发生在感知觉,在行为表现层面也有所体现。Guéguen及其同事的系列研究发现:当女员衣着为红色,男性消费者愿意给更多小费;男性更愿意接近涂着红色口红的女性,更愿意载走穿红色高跟鞋的搭车女性,更愿意近距离坐在红色衣着女性身边询问私密问题,在与红色衣着女性约会的路途中走得更快[9]。Burtin等人2011年的研究发现,女性认为她们穿着红色衣服要比穿着蓝色衣服更具魅力,仿佛女性天生知道男性更偏爱红色衣着的她们。有趣的是,少数研究发现当女性穿着为黑色时,男性也常常认为其更具魅力,但仅限于想想,不会像红色那样会有行动上的主动。女性身上出现的红色效应同样适用于男性,Meier及其同事发现如果约会的男士身着红色T恤,赴约女性走路的速度会更快[10]。在研究女性对彩色衣着男性吸引力评估时需注意的是,不同社会风俗或文化对异往中女性是否应该主动有一定的约束,所以女性可能会被身着彩色衣服的男性所吸引,但碍于社会文化环境而不会有行为上的进一步表现。
三、颜色知觉对消费预期与消费行为的影响
食品、商店甚至建筑物颜色的选择都会影响到消费行为。蓝色让人感到放松、不拥挤,以蓝色为主色的商品、商店可以引发消费者的积极情绪,给人以值得信赖的感觉。颜色在公司名称和公司LOGO(如百度的红蓝搭配,可口可乐的红色等)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恰当的颜色选择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还能促进消费。多数企业LOGO会采用蓝色(如IBM、百度等),消费者觉得蓝色是公司能力的体现。在购物时,消费者更希望商品颜色能够与其潜在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如蓝色商品的功能最好可以与水联系在一起,而红色商品最好可以与奢侈品、地位联系在一起,如红色跑车等。在研究颜色对消费预期及消费行为影响时,很多与颜色无关的因素会影响到消费预期及消费行为(如:国家、民族、年龄等),而这些无关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被归结到颜色上,我们需谨慎对待这一点。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表明了饮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饮品方面,消费者希望饮品的颜色可以与特定同色美好事物相对应,如红色饮品最好可以和草莓或荔枝相联系,而绿色饮品最好可以和柠檬或青苹果联系在一起。与食品、饮品最紧密相连的非餐具莫属,类似于红色效应,研究发现咖啡盛放于红色杯子中易被消费者知觉为更烫[11],当甜点放在红色的盘子中消费者会吃更少,当苏打水放在红色的杯子中消费者会喝更少。Rose等人发现品尝红色洋酒时,用蓝色杯子品酒感觉酒更美味;用白色盘子盛放草莓奶油,感觉奶油更美味。
四、颜色知觉影响心理功能的原因
关于颜色知觉对心理功能影响的原因,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探讨的趋势。Hill & Barton从生理学角度对红色效应进行了解释,他们对比了在人类和非人类身上红色所起的信号作用,发现很多雄性动物间的攻击行为中出现的红色是其性激素在起作用,显示出更多大男子主义的雄性会表现出更多的红色效应。人类身上,对抗情境下性激素分泌增多会使其面部充血,显得更具权威性。红色对于权威性的增进不仅可由生理反应引起,人为呈现的红色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如拳击比赛选手身着红色也可显示权威性,从而提高比赛成绩。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者关注到皮肤颜色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吸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Changizi及其同事发现,多色彩识别的进化使灵长类动物可以知觉到血液流动造成的皮肤颜色变化。这些细微的皮肤颜色变化可能是由情绪、环境等变化所引起,通过皮肤颜色识别到同类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对促进同类间交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我们的视觉系统可以识别血红蛋白氧化(体现在红绿色的变化)及血红蛋白合成(体现在蓝黄色的变化)的轻微变化,这些微小变化与皮肤颜色变化有关。血红蛋白氧化程度越高产生的红色越多而绿色越少,而血红蛋白合成程度越高则显现出越多蓝色和越少黄色。因而当约会时对方有性唤起(更多的氧化作用导致的红色)或年迈父母生病时(更多的合成作用导致的蓝色),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识别,并进一步作出相应反应。如此,我们便可以根据面部颜色甚至面部颜色均匀度来判断他人的吸引力、健康度等。
从社会学习角度出发,研究者发现颜色的内在含义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与特定事物相联系并被不断强化而形成。像黑色知觉的形成就与负性概念如魔鬼、死亡有关,从而促使个体表现得更具进攻性。而红色与开心相联系,蓝色与悲伤相联系,这样的颜色会导致与关联情绪一致的信息知觉和行为。任何知觉、情绪、行为都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最新的情境理论认为,颜色对心理功能的影响不仅要考察相关生理基础,也需要考虑颜色与特定事物特异性联接这一后天学习现象。那些随时间和文化而改变的颜色含义很可能最初来源于生物遗传,最终通过不同社会学习的强化和塑造作用而形成。后天不同情境下的学习强化使得颜色的含义可以超越生物遗传本身带来的特定局限,即使颜色不体现在生物特性上(如脸变红),而仅仅是呈现在相似物(如红色衣服、红色信号灯)上也会自动激发该颜色所联接的知觉、认知、情绪和行为。因此在考察颜色对心理功能的影响时,我们需谨慎考虑情境的不同。如红色在成就情境下激起的是负性含义和预期(如失败、回避动机);但在约会情境下激起的却是正性的含义(如性接纳、性趋近)。
五、现有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于颜色知觉,心理学创立初期便开始了大量研究,如颜色恒常性、颜色对比等,中间经历了一段过渡期,而今又掀起了研究颜色心理效应的热潮,虽然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研究前景却是广阔的。
首先,关于颜色选取,目前有三种方法较为常用。第一种是采用电脑软件(如PhotoShop)设置相关参数(如色调、明度、饱和度),将颜色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第二种是从已有颜色样本库(如Munsell Color System)中选择颜色;第三种是采用更加精密的仪器分子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来产生颜色。采用第一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人员各自使用的电脑软件、电脑屏幕存在一定的差异,没有进行校正,呈现的颜色可能和设想的颜色存在差异。采用第二种方法从颜色样本库中选出的颜色只能变化某一属性而另一些属性不能变化,无法满足特定颜色组合的要求。更限制其使用的一个原因是从颜色样本库中选出的颜色无法呈现在屏幕上。先前多数研究采用方法一或方法二选取颜色,且缺乏预实验,因而部分研究无法得出与预期相一致的结果,这可能与研究方法的不严谨有关。第三种方法是目前最优的方法,它可以在光谱水平上产生颜色及颜色组合,并将当时当地的亮度纳入参考,对颜色进行自动校正后展示在屏幕上或可以打印出来。现有研究中,使用分子光度计进行实验已成为主流趋势。
其次,实验材料方面,颜色影响心理效应的现有研究中,大量研究集中在红色,而在颜色的属性方面对色调的关注度最高。因此,未来可对红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及混合色的饱和度、亮度方面进行扩展研究。
再次,实验被试方面,以往研究被试多为高校学生,而选取不同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的异质被试对于实验结果更具解释力。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颜色对于多动症、注意力缺陷、自闭症等症状的儿童是否具有认知、情绪、行为上的帮助,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究。Imhof研究发现彩色可以提升有学习障碍的ADHD儿童的书写成绩[13]。目前国内类似的研究还较少,我们期待未来出现更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
最后,对颜色心理效应的解释可以从生物遗传及社会学习两个角度来进行解释,目前的解释多从社会学习角度出发,但生物遗传可以很好地解释颜色心理效应的生理原因,对于原因探究更具基础性。今后对生物遗传原因的探究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益尝试:1.有些颜色效应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甚至在那些与人类文明相隔离的种族中都存在,不同文化、民族的共同性表明颜色效应很有可能是生物遗传所致。2.人的视觉系统对三种颜色最为敏感:红、蓝、绿,在视觉神经系统层面存在两组相互对应的椎体细胞:L-M(红―绿)、S-(L+M)(蓝―黄),对于现有的颜色效应我们可以从视觉神经系统层面来进行解释,对颜色影响认知、情绪、行为的原因进行深层探究。
[1]Elliot A J,Maier M A. The Red-Attractiveness Effect,Applying the Ioannidis and Trikalinos (2007b) Test,and the Broader Scientific Context:A Reply to Francis (2013)[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2013,142(1):297-300.
[2]Akers A,Barton J,Cossey R,et al. Visual Color Perception in Green Exercise:Positive Effects on Mood and Perceived Exer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46(16):8661-8666.
[3]Meyer M J,Bagwell J. The non-impact of paper color on exam performance[J]. 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2012,27(3):691-706.
[4]Hill R A,Barton R A. Psychology:Red enhances human performance in contests[J]. Nature,2005,435(7040):293-293.
[5]Allen M S,Jones M V. The home advantage over the first 20 seasons of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effects of shirt colour,team ability and time tren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14,12(1):1-9.
[6]Dijkstra P D,Preenen P T. No effect of blue on winning contests in judo[J]. Proc Biol Sci,2008,275(1639):1157-1162.
[7]Stephen I D,Scott I M L,Coetzee V,et al. Cross-cultural effects of color,but not morphological masculinity,on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of men's faces[J].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12,33(4):260-267.
[8]Fink B,Matts P J,D’Emiliano D,et al. Colour homogeneity and visual perception of age,health and attractiveness of male facial skin[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12,26(12):1486-1492.
[9]Guéguen N,Jacob C. Color and cyber-attractiveness:Red enhances men's attraction to women's internet personal ads[J]. 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13,38(4):309-312.
[10]Meier B P,D'Agostino P R,Elliot A J,et al. Color in context:psychological context moderates the influence of red on approach- and avoidance-motivated behavior[J]. PLoS One,2012,7(7):e40333.
[11]Guéguen N,Jacob C. Coffee cup color and evaluation of a beverage's “warmth quality”[J]. 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14,39(1):79-81.
[12]Changizi M A,Zhang Q,Shimojo S. Bare skin,blood and the evolution of primate colour vision[J]. Biol Lett,2006,2(2):2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