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1

老秦从今天起,会用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这一门法医最基础、最重要、最宽泛的独门暗器。

法医病理学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一个人的死亡,可能是自然死亡,也可能是非自然死亡,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不是来自于机体本身,而是来自于自然界中的其他因素,比如说机械性暴力、中毒等。非正常死亡可能是意外事故造成的,比如说飞机失事、地震、不慎跌落悬崖;也可能是自身造成的,比如割腕自杀:还有可能是他人造成的,即命案。

对于所有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法医都必须要进行检验,明确死亡的性质,判明死因等,为下一步法律工作提供服务和依据。所以,作为一个法医,不仅要参与侦破命案,还要研究猝死、中毒等其他各种可能存在的死因以及这些死因的特征和形成机理,而这些内容就是法医病理学教会我们的。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死亡的一门科学,研究死亡,不等于研究死因。死因只是死亡相关知识中的一部分。那么,法医病理学究竟要研究多少内容呢?老秦今天来简单地罗列一下:

01 死因

作为法医病理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大部分案件中,死因判断是很容易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案件的死因判断很难。有的是因为尸体毁坏,丢失了大量线索;有的是因为死亡后的特殊征象不明显:还有的是因为多种原因纠结在一起,难以判断哪种原因才是主导。

死因鉴定,除了为相关诉讼活动提供证据以外,有时候还会成为破案的关键。

02 损伤

哪一处损伤是致命伤,有可能在一些共同犯罪的案件中,明确真正的凶手是谁。对于损伤的研究,除了研究损伤形态以外,还需要研究损伤时间。比如尸体上的损伤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曾经有过一案,法医在尸检过程中发现,尸体上有很多死后损伤。说明凶手在杀完人后,又对尸体进行了破坏,这个动作透露了凶手和死者之间一定有着深仇大恨。警察“蜀黍”从死者的一些仇人中进行排查,很快就找到了杀人凶手。

另外,法医还要通过损伤,对致伤物进行推断。致伤物推断,除了可以帮助警察“蜀黍”收集物证、为后期的审判提供证据以外,有的时候也可以帮助警察“蜀黍”抓住凶手。

03 死亡时间

刑侦剧中,法医到达现场后,看一眼尸体就说出死者死于几点钟,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个体差异巨大,所以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界的一个难题。虽然现在有很多种研究死亡时间的办法,但是无论用哪一种办法,都很难做到对死亡时间推断的高精度和高准确率。关于死亡时间推断,老秦会在后面用专门一期来介绍。

04 死亡方式

死亡方式就是判断死者的死亡是意外、自杀还是他杀。但死亡方式绝对不能仅仅依靠法医来判断,死亡方式的判断有的时候很简单,比如一个人被人掐死,那么这起案件肯定是他杀(因为没有人能够自己掐死自己)。死亡方式有的时候也很复杂,必须结合调查、现场勘查的结果来综合判断。比如一个高坠死亡的人,法医只能解决死者是高坠死亡。至于他是自己从楼顶跳下来的,还是别人把他推下来的,则需要调查和现场勘查后再进行综合判断了。

05 个体识别

很多对于死者的个体识别工作都是通过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的。但法医病理学有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尸体的个体特征、瘢痕、体表附着物、纹身、体内特异结构等来进行个体识别。比如一个右位心的患者突然失踪,而在不久后发现一具未知名尸体也是右位心,因为右位心的发生率是万分之二,那么这个死者就很有可能是这个失踪者。

06 伤病关系

在很多案件中,伤病关系也是法医需要研究的一项较为复杂、疑难的问题。比如在一起死亡案件中,死者全身多处骨折,但是多处骨折也不足以立即致死。法医就对死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验,发现死者有严重的心脏疾病。那么这起案件中,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因素,而伤则是诱发疾病急性发作的因素。

对于伤病关系的研究,很容易引起事件当事人家属的不满。比如一个人在纠纷中心脏病突发而死亡,法医认为损伤轻微不足以致死,外伤只是死亡的诱因,而疾病才是主要死因。这样的结论,尤其是在死者具有一些平时发现不了的潜在性疾病的情况下,通常会引发死者家属的强烈不满。所以如何向死者家属解释清楚法医专业的问题也非常重要。

有同学问,法医怎么从尸体身上判断他生前有没有疾病呢?其实在法医病理学范畴内,还有一个分支科学叫做法医组织病理学。法医在解剖完尸体时,若怀疑死者有疾病,就会取下死者的一些重要脏器,经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微观形态,从而对死者有无疾病或潜在性疾病进行诊断。

07 中毒病理

中毒死亡也是几大类死亡原因的一种,对于中毒死者的研究,有专门的《法医毒理学》(以后会进行介绍)。但是法医病理学中也对中毒死亡的尸体病理现象进行了研究,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毒物化验部门提供毒物检测的大体方向,提高了工作效率。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2

【关键词】 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诊断

作者单位:474750 河南省桐柏县妇幼保健院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传统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及B超,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完全凭经验在不可视情况下操作,漏刮漏诊率高。利用宫腔镜直视下观察宫腔比B超检查或盲目诊刮更易于明确宫腔病变的性质和部位,能显著提高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准确性[1]。本文通过对我院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并行宫腔镜检查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患者为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异常子宫出血进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年龄22~72岁,病程2个月至2年,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频发,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出血,月经过少等。

1.2 方法 采用德国Storz宫腔镜。不规则出血者可选在任何时间进行检查,若出血时间较长的先口服3 d消炎药,绝经时间长、宫颈已萎缩的术前3 d口服米非司酮1片,2次/d以软化宫颈。常规取截石位,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扩宫棒扩至6号,膨宫压力为100~150 mm Hg。用5%葡萄糖溶液膨宫,待镜体排水孔流出的液体清亮后,即边注液边检视,在直视下将镜体朝子宫腔内推进,待子宫腔充分扩张后即可进行观察,从宫颈开始依次观察宫颈管、宫腔、双侧宫角、子宫内膜,检查后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的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无组织物刮出者送宫腔脱落细胞学检查。

2 结果

本组宫腔镜检查诊断与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为87.2%,其中子宫内膜息肉为90.9%,萎缩性子宫内膜90.0%,子宫内膜增殖症77.8%,子宫黏膜下肌瘤为94.4%,宫腔内胎物残留为100%,子宫内膜癌为50%。病理学诊断结果:子宫内膜息肉22例,慢性内膜炎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8例;宫腔内胎物残留4例;子宫内膜癌4例。

3 讨论

妇女子宫异常出血包括月经血量异常、子宫不规则出血及妇女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常见诱因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等,在临床妇科是常见症状之一[2]。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长期出血会引起患者贫血、感染,对患者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在妇女绝经后出血,我们应高度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需及早诊断。以往常规的诊断手段除妇科检查外,还有如诊断性刮宫、宫腔细胞学检查、子宫碘油造影、腹部B超等,但这些检查方法均有其局限性,诊断病因效果不够满意。

近年来,由于宫腔镜准确性的提高,患者逐渐可接受及门诊的可诊断性,宫腔镜检查已成为绝经后妇女宫内出血的首选[3]。因宫腔镜检查可直视宫腔,所以对宫腔病变的位置、数量、性质、色泽、质地及与子宫各肌层的关系等多方面都可进行大体观察,从形态学方面对宫内病变做出较高的诊断。因各种宫内病变在宫腔镜下都有其独特的图像,所以宫腔镜检查对宫内病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都比较高。但因宫腔镜检查属于形态学范畴,虽然诊断宫内病变的符合率比其他类检查较高,但最终的确诊还要通过病理学检查[4]。因此,宫腔镜检查后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疾病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只有在病理学检查后才能最后确诊病变组织的性质[5]。宫腔镜下获取病变部位内膜组织比较可靠,可为病理学检查提供良好的病理标本,本组宫腔镜检查诊断与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为87.2%,这样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子宫异常出血性疾病的诊断率。

宫腔镜检查诊断在异常性子宫出血的应用,给临床医师提供了直观、简便、可靠的诊察手段,进而提高了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对于子宫癌的诊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宫腔镜检查术在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今妇科宫内病变诊断中重要不可或缺的手段。

参 考 文 献

[1] 夏恩兰,段华,黄小武,等.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962例疗效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5, 85 (3):173176.

[2] 张瑞娟.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2): 279280.

[3] 夏恩兰.妇科内镜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107.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3

[关键词]细胞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9(a)―071―02

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三部分。临床细胞学主要从细胞形态和细胞形态变化来判断病理变化。人们常常将细胞诊断学、临床细胞学或细胞病理学简称为细胞学。这门科学属于诊断病理学范畴,当今最为提倡称为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是以组织学为基础,研究组织碎片、细胞群团、单个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细胞间比邻关系,并探讨组织来源的一门科学。

对疾病的正确治疗,首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病理学诊断是治疗的最主要依据,而细胞病理学诊断正顺应了从有创到微创,甚至无创的这一趋势,加之其具有成本低、可重复性强、易于被患者接受和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由此提高细胞病理学诊断水平的问题就更加迫在眉睫。

临床细胞学诊断的质量,取决于下列四个因素:第一,临床资料的全面可靠,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细胞学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达到准确的诊断,必须要求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可靠的病史;第二,临床医生的水平,包括其对细胞学的认识,对细胞学细胞学检查适应证的了解及留取标本的技术:第三,细胞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标本留取、涂片、染色、查找、鉴别等技术;第四,临床医生和细胞学工作者的合作情况,如对细胞学报告的正确评价等。

在细胞学诊断中,根据显微镜下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及排列关系等,来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性质是第一位的。但在许多情况下,不能孤立地因某一特征和某一细胞而轻易下结论。而应看多个细胞或细胞群体,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作出正确结论。但有时也因细胞变化不典型,难以肯定或否定癌瘤,细胞学诊断应与下列因素结合起来。

1 临床观察

临床工作是疾病防治的第一线,是临床诊断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细胞学诊断工作的基础,如某些恶性程度较低的甲状腺转移癌,其细胞学特征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癌几乎无法区别,但如结合物理检查等诊断亦不难解决,因此,作为一个细胞学工作者,不但要有细胞工作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而且要求一定的临床知识,并能在工作中将两者结合运用。在细胞学诊断工作中,应注意的临床资料有:①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疾病近期发展情况及有无肿瘤家族史。②患者一般病情及重要体征。③淋巴结或肿块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硬度、表面皮肤颜色、活动度、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及其生长速度等。④临床其他特殊检查及其他实验检查结果。⑤治疗情况及其疗效。

2 整体观念

正常人体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疾病过程中,系统损害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来说,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局部检查,因此在诊断过程别要加强整体观念。在多数情况下,要把局部的病理改变作为整体病变的一种表现来认识。否则往往会导致一种错误的诊断,如淋巴结穿刺的病例,细胞学图像中组织细胞增加,形态结构有轻度异常改变,考虑为炎症反应还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甚难结论,但是结合临床来看,病例有不规则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提示恶性组织细胞病可能性大。通过血或骨髓的进一步检查,诊断会得到证实。经验告诉我们,整体观念是细胞学诊断中必备的观点,舍此就很难得到正确诊断。在细胞学工作中,除了要重视局部情况外,还必须注意到病人的全身改变,力求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考虑,以不断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整体观察中的重点为:①全身症状、体征、实验检查。②常见疾病易于发生的部位、器官及组织有关病史的追询和重点检查。如淋巴结或肿块穿刺发现核异质细胞时,应仔细检查胃、肝、肺、前列腺、乳腺及子宫颈等部位。③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胞学检查,如血液、骨髓、脾脏和肝脏等。④临床资料与实验检查的比较分析,细胞学检查与其他实验结果的互相验证对照等。

3 动态观念

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素矛盾斗争的复杂过程,当疾病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时,诊断常具有很大的困难性。有些诊断已经明确的疾病,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也会发生质的改变(如良性肿瘤恶性变等),因此在细胞学诊断工作中,决不能满足一次诊断,特别是在一些疑难病例,更应利用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可重复的优点,坚持动态观察的原则反复进行检查,通过前后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在细胞学诊断工作中,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的有必要进行重复检查,以便动态观察。①涂片中发现可疑细胞,但尚难于结论者。②细胞学标本中,坏死成分太多或细胞太少,有可能遗漏重要细胞成分者,应重新取材。③细胞学诊断结论与临床或病理明显不符者,一方面要重新检查,另外还要考虑病理取材的片面性。④按细胞学诊断正规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反趋恶化者。⑤诊断已明确,但近期病情发生显著变化者。

4 细胞学诊断的误诊原因

在细胞学诊断的全部过程中。手续繁多,任何一个步骤处理不当均可影响诊断而发生误诊。引起误诊的原因如下:①标本取材不当。取得的标本是退化变性的表面坏死物,而非病变部位的具有活力、新鲜完整的细胞成分。②标号错误。细胞学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以及样本玻片都有可能发生编号错误。③制片不佳,包括取材、制片以及染色的技术不佳。④标本不新鲜,如痰液、尿液的样本放置时间过长,孳生了大量的细菌。⑤细胞污染。在样本的染色过程中,如各染色缸的染液被污染。⑥镜检时不仔细或方法不正确而发生漏误。如镜检时速度太快、太粗。⑦细胞病理学工作者的经验不足。如将分化好的恶性肿瘤细胞误认为是良性细胞。⑧经放疗或化疗后,正常上皮细胞受射线作用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易误诊为癌细胞。

由取材、制片、固定、染色及显微镜检查与否是误诊的常见原因,同时在上述诊断过程中,参考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检验结果是所必须的,前提是这些参考依据必须可靠,否则很可能导致错误的诊断结论。诊断者在遇到一个疑难病例时必须: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及放射学所见:复习以前尚可用的细胞组织学资料;明智的选用辅助检查。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4

其实,孙女士的困惑并非个案。乳腺癌目前是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面对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手段,以及不同专科医生的不同推荐,很多乳腺上长有包块的患者真的是无所适从。在上述检查中,钼靶照相、MRI和彩超属于影像学范畴,均可用于初筛;而穿刺和活检为病理学手段,都可用于确诊。

在影像学检查中,钼靶照相选择X线作为成像手段,特异性最好,但敏感度较低。由于运行成本高而收费低廉,目前武汉市内仅有少数几家医院拥有这种设备。MRI有一段时间很受临床医师推崇,但价格昂贵且假阴性率过高,应用前景不被看好。目前,只有在彩超和钼靶不能充分评估疾病的时候才可以用。

相比之下,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拥有彩超。与国外女性相比,我国女性乳腺体积较小,比较致密,彩超对这一类型的乳腺更有优势。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彩超对乳腺癌的敏感性明显大于钼靶。从筛查的角度来说,敏感性高有利于早诊。所以在初筛的时候,我们推荐首选彩超。

在影像学初步怀疑乳腺癌之后,为进一步确诊,应行穿刺还是活检以获得病理学诊断呢?

很多医生认为活检浪费医疗资源,手术时间长,易引起患者焦虑及可能产生并发症等等。其实不然。活检的费用虽然稍高于穿刺,但手术时间与穿刺没有区别,而且能够很快得到准确的结果,事实上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并发症也较少。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5

【摘要】

目的观察排石胶囊对肾结石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二醇加氯化铵法制作大鼠肾结石模型,观察排石胶囊同步给药后对大鼠24 h排尿量、肾脏器系数、肾组织病理学、血清尿素氮、肌酐、钙含量及肾组织钙含量、24 h尿钙分泌量影响。结果排石胶囊可显著增加24 h排尿量、降低大鼠的肾组织肿胀(P

【关键词】 排石胶囊 肾结石 动物疾病模型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preventive effects of Paishi Capsule on experimental renal calculus in rats,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The rat model of renal calcium oxalate stones was induced by administrating ethylene glycol and ammonia chloride.The 24 h urinary output, coefficient and histopathological status of kidneys, the serum creatinnin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levels, renal tissue calcium content and 24 h urinary calcium were detected.ResultsPaishi Capsule could markedly increase the 24 h urinary output and decrease the degrees of the kidneys swelled in rats(P

Key words:Paishi Capsule; Renal Stone; Animal disease model

排石胶囊(金钱草、石韦、徐长卿、车前子、木通、甘草)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临床经验方,主治结石。本实验主要观察排石胶囊对肾结石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1 器材

1.1 动物

SD大鼠,清洁级,体重180~220 g ,雄性,健康,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合格证号:SCXK(沪)2002-0010。

1.2 药物

排石胶囊(深棕色清膏),含35 g生药/ml,批号20050509,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分析室提供; 排石颗粒(无糖型),含11 g生药/g,批号050401,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 试剂

肌酐试剂盒、尿素氮试剂盒、钙测定试剂盒、蛋白测定试剂盒,批号20050811,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4 仪器

752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脱水机,Hypercentre XP型,包埋机Histocentre 2型,英国Shandon公司生产;切片机,HM340E型,德国Zeiss公司生产;显微镜,BX41型,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病理图文分析系统,HPIAS-1000型,华海公司。

转贴于

2 方法[1~3]

2.1 造模、给药及指标检测大鼠60只,于清洁级环境中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排石颗粒,原剂型)对照组、排石胶囊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蒸馏水10 ml/kg外,其余5组大鼠造模(每天均用含1%乙二醇的冷开水作为饮用水,另用2%氯化铵按2 ml/只灌胃),同时阳性药对照组、排石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56,56,28,14 g生药/kg的剂量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各组动物给药容量均为10 ml/kg。连续造模且灌胃给药4周。实验结束前1 d用代谢笼分别收集各大鼠24h空腹尿液,测定24 h排尿量及24 h尿钙(Ca2+)分泌量(甲基百里香酚蓝比色法测定)。末次给药1h后,大鼠采血,离心取上层血清用于生化测定:二乙酰-肟比色法测血清尿素氮(BUN) 水平、除蛋白法测肌酐(Crea)水平。大鼠处死后取两侧肾称重,计算肾脏的脏器系数。每只大鼠取右肾10%甲醛溶液固定,用于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左肾超低温(-65℃)保存,用于测定肾组织总钙(Ca2+)含量。

2.2 肾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肾皮、髓质分界是否清晰,肾小球、肾小管等有无异常改变,肾间质内有无炎细胞浸润及变性、出血等症状,重点观测肾小管内的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病变、坏死等。观测指标为肾组织内草酸钙结晶情况、炎性渗出及坏死物的出现、肾小管的扩张情况,按-、+、++、+++、++++分级。统计处理及评分方法: -、+、++、+++、++++分别记为1,2,3,4,5分。各给药组实验结果与模型对照组进行组间t检验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排石胶囊对结石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影响结果见表1。模型组可见肾组织内大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大量肾小管高度扩张,管内充满块状半透明的草酸钙结晶,肾小管周围肾小球被挤压,面积减小,肾皮、髓质内可见多处肾小管内有炎性渗出物及坏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3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

3.2 排石胶囊对结石大鼠肾脏重量、24h排尿量的影响结果见表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大鼠肾脏重量、肾脏系数显著减轻,24 h排尿量显著增加(P

3.3 排石胶囊对结石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钙含量及肾组织钙含量、24 h尿钙分泌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肾结石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肾组织钙含量及24 h尿钙分泌量显著增加(P

4 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属于中医学“淋证”“石淋”范畴,而草酸钙结石约占尿石症的80%,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为尿石症实验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中,乙二醇加氯化铵法诱导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效果显著、简便、稳定[2]。

肾结石模型大鼠同步灌服一定剂量排石胶囊后,能抑制因结石引起的组织水肿和肾脏重量增加,增加排尿量,促进肾脏组织和血液中Ca2+的排泄和代谢,减少肾组织中结石的形成,减缓大鼠肾组织因结石引起的损伤和病变,从而保护肾组织,防治大鼠肾结石。

【参考文献】

[1]曹正国,刘继红,周四维,等.泽泻活性成分对结石模型大鼠肾结石形成和bikunin表达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5):1276.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6

【关键词】 张景岳 《太极图说 生理模式 病理模式

谢观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说:“唐以前之医家,所重者术而已,虽亦言理,理实非所重也。宋以后之医家,乃以术为不可恃,而必求其理。”[1]传统医学从重术到求理的这种转变,与宋以后理学思想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以周敦颐《太极图说》为代表的理学宇宙论深刻影响了宋以后尤其是明代医家对人体生命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明代医易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张景岳。

张景岳深谙宋明理学各家观点,医著中经常引用理学大家周敦颐、邵雍、朱熹等人的言论,为自己的医学研究服务,其医学思想具有浓重的理学尤其是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宇宙论色彩。

1 《太极图说》的宇宙生成模式

宇宙论是讲宇宙自然界的生成、发展等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哲学提出了宇宙论的初步模式,理学则建立了系统的宇宙论哲学[2]。

战国时期,《易传·系辞上》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首次提出“太极”作为宇宙的本原,奠定了理学宇宙论的基础。到了宋代,以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家在《易传》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理学宇宙论哲学。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虽仅有简短的249个字,却提纲挈领地阐述了宇宙的生成发展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把《易传·系辞上》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变为一个以“太极”为最高范畴的宇宙论体系[3]。

《太极图说》所描述的宇宙生成模式是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宇宙的原初实体为太极;太极的自身运动,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变化交合,形成不同性质的五行;各有特殊性质的五行进一步化合凝聚,从而产生万物。《太极图说》的这种宇宙生成模式对后来以张景岳为代表的明代医易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张景岳医学体系的《太极图说》模式

作为医易大家,张景岳熟知《太极图说》,在其《类经图翼》一书中,依照周敦颐的《太极图》,画有太虚图和阴阳图,并作《太极图论》与《阴阳体象》二文。在进行医学研究时,他巧妙地运用了《太极图说》的宇宙生成模式构建自己的人体生命模式。

2.1 生理模式 张景岳接受《太极图说》宇宙论,将太极看作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类经图翼·运气上·太极图论》即开宗明义地指出:“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也。”张景岳对太极的认识存在着内在的矛盾[4]。一方面,张景岳将太极看作是气,他说:“先天者,太极之一气;后天者,两仪之阴阳”(《类经图翼·运气上·阴阳体象》),这里的太极是物质性的本原;另一方面,他又视太极为理,“夫太极者,理而已矣”(《类经图翼·运气上·太极图论》),此处的太极则成了精神性的本原。张景岳这种矛盾的认识源于朱熹的太极说。朱熹既认为太极是气,他说:“太极只是一个气,迤逦分做两个气,里面动底是阳,静底是阴,又分做五气,又散为万物”(《朱子语类》卷三);又将太极看作理,“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不同的是,理学大家朱熹对太极的认识是以理为主,理在气先,理是第一性,而作为医家的张景岳基本是持气化太极观,以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世界及人身的本原[5]。

医家谈论“太极”,其主要兴趣和目的不在于探究世界的本原,而是研求生命运动变化的规律。在探求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时,张景岳视命门为人体生命的起点,“命门居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并认为作为“人身之太极”的命门就是先天之元气,“命门为元气之根”(《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这样,命门元气就成为人体生命运动体系的第一个范畴,而与《太极图说》宇宙生成模式的第一阶段“太极”相对应。

在论证了命门为“人身之太极”之后,张景岳说:“由太极以生两仪,而水火具焉”(《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这里的“水火”也就是元阴、元阳,“元阳者,即无形之火,……元阴者,即无形之水”(《景岳全书·传忠录上·阴阳篇》)。人体生命由命门而具水火阴阳,这就相当于《太极图说》宇宙生成模式的第二阶段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张景岳甚是重视水火阴阳在人体生命运动中的作用,认为“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藏之化源。故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在张景岳看来,命门之阴阳水火不仅是五脏六腑的生化之源,同时还主宰着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由“命门之水火”到“十二藏”,这个化生过程则与《太极图说》宇宙生成模式中的“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阶段相契合。

命门、水火阴阳和五脏六腑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人体生命运动因此展现出无限的生机,如同《太极图说》所描绘宇宙自然那种“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的景象。

2.2 病理模式

张景岳的病理学思想与他的生理学思想一脉相承,首先表现为他强调“命门亏损”、“元气不足”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意义,他说:“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又说:“元气无伤,何虞衰败,元气既损,贵在复之而已。常见今人之病,亦惟元气有伤,而后邪气得以犯之。”(《景岳全书·传忠录中·中兴论》)

明确了“命门亏损”、“元气不足”在发病学上的首要意义,张景岳继而分析水火阴阳失调致病,他说:“水亏其源,则阴虚之病叠出;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迭生。”(《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因此,张景岳十分强调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协调,认为:“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

张景岳关于病理机制的探讨,并不止于阴阳失调的阶段上,而是将阴阳的失调贯彻到五脏六腑的盛衰中去,如他论阳虚:“或畏寒洒洒者,以火脏之阳虚,不能御寒也;或肌肉膨胀者,以土脏之阳虚,不能制水也;或拘挛痛痹者,以木脏之阳虚,不能营筋也;或寒嗽虚喘,身凉自汗者,以金脏之阳虚,不能保肺也;或精遗血泄,二便失禁,腰脊如折,骨痛之极者,以水脏之阳虚,精髓血竭也。凡此之类,或以阴强之反克,或由元气之被伤,皆阳不足以胜阴,病在阴中之火也。”(《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病理方面,张景岳首重命门亏损,次重水火阴阳失调,继则将之贯彻于五脏六腑的病变中,从而阐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这种人体病理模式与《太极图说》宇宙生成模式也是相当契合的。

3 小结

综上所述,张景岳深受《太极图说》宇宙论的影响,其医学思想借鉴了《太极图说》的宇宙生成模式,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与宇宙自然界一样,都是一个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主要表现为:①在生理上,命门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命门元气又具水火阴阳,命门水火为脏腑之化源,命门、水火阴阳及脏腑三者相辅相成,产生人体各种高级的生理活动;②在病理上,命门亏损、元气不足是致病的首要因素,肾命虚衰必致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则引起广泛的脏腑病变,从而导致复杂多样的病理变化。

【参考文献】

[1]谢 观.中国医学源流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6.

[2]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

[3]陈 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