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资源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水资源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水资源管理

农业水资源管理范文1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节水

中图分类号: TV2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农业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战略和基础,对于我国来说,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是保证我国经济高效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而水利设施的健全是农业发展的重点,而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按照目前我国水资源能够利用的水量分析可知,我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在10000~11000亿立方米之间,而目前我国已经利用的水量保守推算也已经超过了水资源可用量的40%,又由于我国各地区水资源量的极大差异,致使用水的高度紧张与短缺。这些都对农业的发展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甚至超过耕地减少、沙漠化的因素。因此评估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农业水资源供需发展的态势,研究农业水资源的节水管理机制对策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农业用水的情况

水资源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我国是干早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在世界上排名第121位,水资源匮乏,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将是制约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迅速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目前, 我国农业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 灌区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量的90%, 我国在2000年年缺水量达358亿,其中农业缺水300亿, 因缺水少生产粮食350~400亿kg,即使在今后农业用水零增长的前提下,到2030年时我国的农业的缺水将达到500~700亿。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工业的发展, 更给农业用水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未来农业缺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我们应认真研究农业水资源的管理经营问题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二.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我国现行是以部门管理为基础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要求, 存在着各水资源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导致多头治水或是无人治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组织, 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利用率比较低下。受多种不合理水资源政策的限制用水管理单位缺乏经营管理的自, 不能形成经济效益, 导致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目前农业灌区的管理单位收入主要是依靠收取水费, 在水价固定的条件下, 水费的多少取决于用户用水量的多少。一些农业灌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甚至鼓励用户多用水, 有些灌区采取了措施节约了水, 但又被无偿地把水调给了其它部门, 导致无利可图, 严重地影响了灌区的节水积极性, 不利于节水机制的形成。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我国水资源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浪费与水资源短缺共存,是一种非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众所周知,我国现有的农业水资源量严重匮乏,但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资源浪费极其巨大。我国主要灌区的渠系水资源利用系数只有0.4~0.6,即约只有一半的水资源被有效利用。例如.我国北方灌区水资源供给极其紧张。水资源的浪费却相当的严重,海河流域渠系利用系数约只有为0.45,河西走廊的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竞高达60%~80%,引黄灌区下游的输水损失达30-50%。

3. 灌溉设施薄弱,工程老化

我国很多灌区因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施工质量差、设计不合理、后期管理不善、设计标准低和自然化等诸多原因,在经过多年运行后都出现了效益衰减和工程老化等问题。据统计,全国各地现有约220个大型灌区存在老化失修的情况,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111座大型水库存在不同程度地安全隐患,以渠道的工程老化为例,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其严重老化损坏的建筑物占70%,报废的渠首建筑物占10%,占16%的渠首建筑物失效,仅占4%的渠首建筑区完好。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必然受到严重威胁。

4. 地下水的过度超采

由于对地下水严重过度超采.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恶化,如在井罐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区,全国出现56个漏斗区,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漏斗的出现,会引起地面的裂缝或沉降。甚至导致沿海地区海水的入侵,全国现已发现的地面塌陷达700多处,其中秦皇岛市地区已经形成32.4平方公里的海水入侵区;由于过量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黄河流域近年来不断的发生断流.已经对相关地区的用水产生了重大的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解决方法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21世纪人口高峰对食粮的需求, 改革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势在必行。目前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改革现有管理体制, 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水资源立法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 但协调机制、配套法规与监督尚未完善, 水权责不明确、多头管理的现象依然普遍的存在。实践证明, 管理方面体现着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构, 由于过多的干预灌区正常秩序和管理权限, 导致了灌区事、企不分, 缺乏工作积极性, 既不利于灌区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灌区经济的发展 。因此改革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行集成化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有利于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

要加快节约水资源农业发展的步伐, 取得最大的效益, 还必须运用市场的机制, 按照管理企业化、水资源商品化、水利产业化的思路,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水资产运营机制, 对现有的水利设施, 采取拍卖、出售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采取股份合作制, 吸收个人资金、社会团体兴办节水事业, 或以实物、资金、劳务、技术等入股, 参与节水工程的建设。

2.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

面对市场经济,无论是供水者还是需水者,都是以追求最大效益为最终目标的。充分拉动经济杠杆,对供水、需水及节水具有很大的影响。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应包括:

水权交换机制。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关键,研究水权的可操作性和理论上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经济的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有效分配;尤其针对比较大的江河.在科学调配水资源方面水权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黄河流域,国务院已经批准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和《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调度方案》,可以在此基础上,研究水量交易的程序、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2)惩罚奖励机制。需水单位是节约水资源的主体,国家和政府制订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节水指标,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共同产生作用;(3)补偿奖励机制。无论水价怎样调整,节水对供水单位的收入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鼓励供水单位的节水措施,国家或政府应该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补偿奖励的数额应该能够足以调动供水单位节水的积极性。

3.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

农业的节水工程建设与实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用户才是节约用水的主体,一切措施和技术最终都要通过用户的实践来实现。因此,成立用户自己选举的自我管理组织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用水协会,有关节约用水的政策与措施由灌区和协会共同协商或者建立用户参与管理、成立由节水专管单位负责人、各级地方行政、水行政和用户组成节水管理委员会。一切重大决策通过该委员会决定。

4.加强宣传教育, 为水价改革奠定社会舆论基础

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工具的作用, 让公民知道我国水资源的供需形势, 强化水资源节约意识, 使每一个公民都有一种水资源危机感。宣传有关方针政策, 让公民充分地理解水价改革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为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水价改革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结语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面对前所未有的水资源短缺危机,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健全高效节能地水资源管理机制,对我国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杰.徐征和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的大系统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

农业水资源管理范文2

关键词:问题;对策: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我国农村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用水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加强农村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笔者拟就我国农村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缓解我国农村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有所裨益。

1 农村水资源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农村的缺水状况更加严峻。笔者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因水资源短缺而造成农村8000万人口饮水困难,农业平均每年缺水300多亿m3,60%耕地无水灌溉,因缺水而导致粮食减产达350亿~400亿t。据5中国21世纪议程6估计,2010年全国人口为14亿,2030年为16亿,全国水资源将短缺1 400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减少1/5。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有限的水资源将大量由农村向城镇或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农村水资源的缺口将更大。

1.2 地下水开采过度

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地表水资源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目光投到了地下从而导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目前,农村已有区域性漏斗60多处,涉及面积达10万km2,很多地方原有水利设施因地下水位下降或因之产生地面下沉而被迫报废,农业成本成倍上升,农村用水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另外,过度开采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水量枯竭、耕地渍化等诸多环境问题。

1.3 农业用水效率低下

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4%;同时还是费水大户,水的有效利用率平均仅为40%,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到总用水量90%,而灌溉渠系水利用率仅为30%~4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粗放型农业灌溉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据估算,我国1 m3水的粮食生产不足1kg,而某些发达国家1 m3水则达到2~3 kg粮食产出。农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生活供水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随处可见。

1.4 水污染加剧

由于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水污染。而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将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排入附近的江、河、湖等水域,出现了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恶化趋势,这无疑加重了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进而威胁到农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资料显示,全国50%以上的水体不符合渔业水标准,25%的水体不符合农业生产用水标准。

2 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造成我国农村水资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全球气候条件变化以及人口激增等。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村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管水部门重复设置、协调难度大、制度建设缺少人性化等。为实现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2.1 建立统一的农村水资源管理机构

现行农村水资源管理中,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各管水部门缺乏有效监督和协调,这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极为不利,也是造成农村水资源利用低效、污染严重和开采过度等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此,必须彻底打破“多龙管水”的格局,将现有水资源管理部门统筹起来,建立统一的农村水资源管理机构,把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水资源管理在空间与时间的统一、质与量的统一、开发与治理的统一、节约与保护的统一,并实行从供水、用水、排水到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再利用、水资源保护的全过程管理体制。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健全农村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

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意,同时为农村水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也是水资源调配、节约、保护等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方向。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关于水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防治水质污染和水害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对水资源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法的滞后性也逐渐凸显出来,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如地下水的保护,公众参与农村水资源管理的资格获取,节水农业建设等内容的缺失。因此,必须健全农村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大水资源管理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水行政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以保证“依法治水”,并最终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

2.3 建立节水激励机制

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节水将是缓解我国农村水资源压力的唯一出路:节水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水成本、减少污水排放等。但是,由于现有的管理体制中普遍缺乏对节水的激励机制,大多数农民的节水意识和观念不强,水资源污染治理低效,节水投入不足,因而,必须建立包括农业用水总量动态控制监测、水权转让、水资源有偿使用和取水许可等制度方面的一整套的节水激励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农村水资源的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

2.4 推进水资源管理的民主进程

现有的农村水资源管理主要通过水行政管理部门单方面的管理行为来实现,监督乏力、水资源信息不对等、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这也是水事纠纷不断、水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广开言路、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的民主进程,这不仅能增强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及时化解各类水事纠纷,而且能够对水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促进水行政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农业水资源管理范文3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利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实质是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和各行业内部节约高效用水。水资源合理配置包括需水管理和供水管理两方面,在需水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水方面,协调各单位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

一、水资源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一些地方的河流组成中有径流量比较大的河流,在防洪控制方面没有很好的建设,江防标准较低,同时河道也存在着淤积非常严重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河流的入海口经常出现泄洪不畅的情况,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比较低,在防洪防涝能力上也偏低。

水资源管理

很多江河在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下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这种污染情况还在持续的加剧,因此,水资源在利用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少的情况,同时,很多的地区出现了水资源无法饮用的问题,导致人们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导致的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对可持续发展因素要进行重视,对水资源进行很好的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能够更好的实现保护目的,同时,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水价改革不到位

难以使水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水价对其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节约水资源影响也非常大。人们在使用水资源时,水费的支出在家庭总收入的1%时,人们在心理影响方面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动,在2%时,人们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但是,对水量出现了关注的现象。在5%时,会对水资源进行重视,对节水问题也会比较重视,因此,要想更好地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在水价方面可以进行调整。

缴纳水资源管理费

现在,我国的水价不是很高,因此,在节约方面不是十分的重视。为了更好对水资源进行节约利用,在水价方面能够进行必要的提高,也可以建设节水设施,利用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水资源保护制度缺乏

一直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存在着比较模糊的观念,一些人认为水资源可以无限利用,将其作为能够再生资源来进行利用,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节约意识。还有些人认为水资源有价值但是没有价格,因此,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可以自由使用,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水资源浪费情况非常严重。很多城市在发展建设中,对水资源节约以及保护非常重视,这样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对使用效率低的问题也能进行改进。

3、管理体制滞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管理体制落后、经费短缺、管理粗放的问题,这样在水资源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管理过程中,水资源价格较低,即使这样在收费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水资源管理单位存在着机构冗杂,人员数量比较多,而且,在结构方面存在着并存的情况,在技术方面存在着薄弱的情况,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1、水污染的防治

水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利用一定要解决污染问题,做好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对工业布局问题进行重视,能够防止污染出现。防治水资源污染的原则就是对污染总量和水功能进行区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量比较大,因此,在农业方面要想避免水资源的污染,要发展生态农业,对先进技术进行利用,加强农村地区规划,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在使用化肥和农药时,要防止农村水资源环境进一步恶化。

2、健全防洪防旱体系

加强对江河的综合管理以及开发利用,提高江河的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城市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建设防洪工程,并且建立预警预报系统,保证防汛抗洪决策的正确性以及科学性。对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及配置情况进行分析,适应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使水资源和人口、耕地以及其他资源相适应,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沿海干旱缺水地区,必须限制城市的发展规模。有些地区缺水问题突出,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并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3、提高全民节水观念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强化节水观念,让公众了解水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水资源紧缺的严峻现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到人人关心水资源问题,自觉珍惜水、保护水,形成良好的节水社会风尚。强化计划取水、节约用水。实施计划取水和节约用水,通过对取水户下达年度计划取水指标,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水资源。造成浪费水资源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水价偏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外实践证明,制定合理的水价,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4、发展节水农业

农业灌溉占总用水量的比重较高,而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节水农业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要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为中心,围绕"开源节流"进行创新,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真正提高节水农业水平。

四、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

1、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机构职能,明确流域与区域的事权,以实现防洪、供水、用水、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地下水一体化管理。其次,实行全河水量统一调度。实施计划用水、取水许可等制度,统一分配水量,实现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

水资源管理体系

流域内的各级政府应采用行政手段引导、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建立适合本流域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使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内部结构,鼓励发展节水农业,促使高耗水低产出的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在项目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加强流域内法律法规宣传

在流域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用水户守法、节水意识,积极开展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工作,合理保护水资源。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应进一步加强和明晰界定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权属关系,明确管理主体,理顺工作机制,制订和完善水量调度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取水许可、计划用水、定额用水、节约用水制度。同时,建立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相适应的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资源执法力度,依法管水、治水、节水、用水。

3、展开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方案,建立地下水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明确进行水事活动的基本规范。各专业、区域规划应当与流域规划衔接统一,明确对违背流域规划和流域统一管理行为的处罚制度,通过流域规划对工程布局和开发方案统一决策,完善配套流域水利工程设施,通过流域规划监督强化水资源管理,协调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的关系,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水资源使用状况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对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对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重视,对水资源管理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以及经验,能够更好的加强水资源管理,同时也能对其进行长期利用。

参考文献

[1]康爱荣;于法稳.河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07(04):78-79.

农业水资源管理范文4

伴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也随之出现,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以来,我国都存在着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则具有必要性。叙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水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和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水污染;管理体制;综合规划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06901

1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名位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以及印度尼西亚五个国家之后,居世界第六,约为28124亿立方米。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人均角度来看,人均水资源为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第88位。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少之又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根据国际标准,我国已属于轻度缺水和中度缺水之间的水平。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工农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水资源污染,并且这种污染情况还在持续的加剧。近些年来,滨海城市出现赤潮现象,水体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并且其情况日益加重。水体的使用功能随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已逐渐降低,这就使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这不仅仅严重影响了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故此,我国有必要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节约水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水资源,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紧张,并且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可靠的保障。

2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水法》配套法规不健全或实施不彻底。城乡分管水资源,从客观上对《水法》的贯彻产生了阻碍作用。对《水法》缺乏权威性的解释,从而很难约束与水法精神相违背的现象。甚至有些行业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提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把开发利用延伸为水资源的管理;这对于《水法》的执行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

(2)由于水价改革不到位,使人们对节约和计划用水的意识更为缺乏。当人们在使用水资源时,若其水费支出仅占其家庭总收入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时,人们难免会对此不以为然。但如若水费的支出越来越增大时,人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从而逐渐做出节水行为。目前,我国的水价并不高,因此,在人们的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意识并不强。

(3)政策的不完善。由于政府相对相关部门的的管制不够严格,导致某些相关部门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胡乱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这种行为不但是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而且还有可能对地质和自然环境等产生消极的影响。

(4)水利工程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管理体制落后和经费短缺以及管理粗放等问题,正因如此,也使得水资源的管理方面不够完善。虽然水资源价格比较低但在收费方面仍存在问题。水资源管理单位的员工数量比较多,并且机构冗杂,除此之外,其在结构方面存在着并存的特点,由于技术方面的薄弱,使得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更佳的保障。

3加强水资源管理对策措施

(1)建立并修改并且实行相关的法规如:《水资源管理办法》和《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以及《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既是解决当前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百年大计。全面贯彻落实好《水法》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努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利于长远发展。

(2)遵守客观自然规律,遵循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水源建设和取水许可制度相结合。新建和扩建水源工程实行取水许可制度的关键就在于控制水源工程施工,为避免其因利益而胡乱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则应审查新建以及扩建的水源工程的书面申请,为许可施工的水源工程颁发建设许可证,并且对于因利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严惩。另外,对于污水废水可进行再利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和农业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水资源的污染。故此,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予以重视,尽可能的做到污水再利用,从而防止水资源的恶化。

(3)进行水价改革。造成浪费水资源现象有很多原因,但是,水价偏低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水价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有着积极地作用。有科学实践可以证明:合理的控制水的价格,利用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进行调节的做法效果十分明显。所以,对水价进行必要性的改革,从水价支出方面引起人们对水资源的关注,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改变一些人对水资源有价值但是没有价格和水资源可以无限利用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的认知对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必须要让公众对水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水资源紧缺的严峻现实有所了解,从而触发人们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自身的节水意识。培养自觉性,强化和实施计划取水和节约用水,推行节水设施,通过对取水户下达年度计划取水指标的方法,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进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莫属于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的农业用水量大,但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却低至百分之四十。对此,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

程,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即: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和旱地农业(即: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节水农业包括农艺节水和生理节水以及管理节水还有工程节水四个方面的内容,它是随着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

发展节水农业可以使农业增长方式得以转变,它可以有效地节约农业用水并且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思想"开源节流",其开展的中心是提高水分利用率以及自然降水利用率。其开展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因素,对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有效并灵活的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术结合起来,将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节水农业水平的目的。

(5)充分发挥森林的作用。森林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灭细菌、削除噪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以及防风固沙还有调节气候等作用。事实证明,仅仅靠水利工程设施难以阻挡泥沙的淤积,仅可达到暂时蓄水的目的而已。当水土流失时如若不重视兴林而之偏重于治水,则不但达不到缓解水资源流失的问题而且还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水库淤积。由此看来,兴林治水对于实现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4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问题不可小觑。水资源的作用是很广泛的且具有重要性,如:水具有调节地球气候,其循环起着不同地区间能量传输作用;水摩塑着地球表面形态,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水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可以输送多种多种材料和营养物质,可以把环境污染物输送、扩散到更远、更广泛的区域;水与生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水对于生物极为重要;对于人类来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资源的使用状况直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以及城市生活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正因如此,则必须要重视水资源的管理问题,并且要做到对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探讨,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健全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从而使水资源的得到长期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婷,陈海涛.直觉模糊集理论在水资源管理群决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

[2]孔庆雨,卞艺杰.广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0,(6):3336.

[3]刘晓俊,庄雪影.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探讨[J].绿色中国,2005,(9).

农业水资源管理范文5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保护;辽宁清原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243-02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无论对于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原县地处辽宁省东部,位于东经124°20′6″~125°28′58″,北纬41°47′52″~42°28′25″。东邻吉林省的东丰、海龙、柳河县;南同新宾满族自治县搭界,西与铁岭、抚顺县接壤,北邻西丰、开原。全县东西长96.4 km,南北宽75.3 km,总面积3 921 km2,辖9镇5乡,计14个乡镇,全县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

清原县为长白山脉西南延续部分,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略向中间倾斜,自然形成以山地为主体,以浑河、清河、柴河、柳河各水系为网络,山地、丘陵、河谷、平地交织的自然地貌景观。清原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且多雨。

1 清原县水资源现状

清原县为浑、清、柴、柳4条河流发源地,根据2007年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县年平均降水量781.1 mm,多集中于7—8月,冬春雨量偏少。多年平均水资源资源总量10.587 6亿m3,其中地表水10.529 4亿m3,地下水2.528 7亿m3,人均水资源量3 114 m3。清原县用水总量为1.51亿m3,其中地下水913万m3。从总体上看,清原县水资源量比较充沛,属于富水地区,但水资源存在时空分配不均的问题[1]。并且个别水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部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因此,清原县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加强清原县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措施

2.1 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法规,加强水资源管理力度

强化执法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辽宁省地下水资源保护条例》等涉水法律、法规,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等制度的落实。要求各流域按照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实行流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对达到或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不再审批新增取水。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关[2]。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做到依法足额征收。

2.2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水资源统一化管理体制,实现全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逐步建立高效、协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2.3 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

清原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县,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90%以上,当地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而先进国家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已达到0.7~0.8,即全县农业节水大有潜力可挖,应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行用水指标分配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将农业节水真正落到实处。对现有灌溉工程进行优化提高,加大力度进行灌区节水配套建设,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改变农民传统的灌溉习惯,要让节水灌溉与农民增收紧密联系起来,使节水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

2.4 加强工业、生活节水与污水管理,减少污水排放

目前,清原县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县城镇自来水管网跑、冒、滴、漏的损失率达22%,城镇居民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低,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现象严重。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是今后新增用水的大头,也是浪费水资源、污染水体的重要源头。因此,必须加强工业、生活节水与污水管理。节水不但可以减少用水量,而且直接减少污水排放量,节水就是减污,在工业生产和城镇生活中要大力开展节水工作。对建设项目取用水的,要加强节水管理,严格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工业生产提倡循环用水,大幅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耗水量,减少污水排放量。要改造城镇自来水供水管网,加强管网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城镇生活积极推广节水器具、一水多用,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和生活污水的排放[3]。节水的同时,必须强化生产和生活废污水的管理与治理,所有企业的废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排放;对于生活污水,政府要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5 划定水功能区,加强水质管理

《水法》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清原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划定县域内各水域水功能区,按照各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各水域的纳污能力,严格控制各水域排污总量,加强重要水功能区、主要排污口的水质监测,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在完成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对于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县人民政府,以采取治理措施,并向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农业水资源管理范文6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现状;利用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81-1

水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难题。我国作为全世界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紧缺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势必将大幅度提升,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农业用水肯定会减少。由此看来,我国农业水资源将出现负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变得更为突出。所以,合理开发与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是做好水资源利用工作的重要内容。

1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

1.1 农业水资源供需呈现失衡态势

当前,我国农业缺水现象严重,全国每年由于缺水而少产粮食达到大约800亿公斤,尤其是我国一部分干旱地区的农业用水形势更为严峻,华北、黄淮、西北的东部地区频频出现大范围的旱情,而内蒙东部、黑龙江西部和吉林西部则出现了中等程度的干旱,河北省大部与辽西、辽南地区连续多年干旱少雨。

1.2 农业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

我国农业用水危机之所以出现危机,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水质恶化而引发的。当前,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内的我国水质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河流被污染,同时地下水也均遭到了不同程度污染,特别是北方五省区及海河流域的地下水污染状况较为严重。

1.3 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为满足农业用水不断增长之现实,必须加大水资源的开采力度。一般认为,当水资源的径流量利用率超过了20%,就会对水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达到50%时则将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当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超过了19%,预计到203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将超过27%,尤其是海河、淮河及黄河等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均将超过50%。同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将达到很高的程度,过度开采地下水,将带来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 加强我国水资源利用工作的思路

2.1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立法体系的逐步健全完善,我国的水资源立法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配套法规与监督协调机制还没有健全,存在多头管理与水权不明确等现象。因为水资源系统是一个涉及到水文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应当从水资源合理开发、分配与利用,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来进行考虑。因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综合性战略,所以要积极推行集成化的水管理模式,强化农业水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理论研究,并注重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相互融合。要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水权和水市场及水源涵养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在进行国内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

2.2 提高农业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要根据量水而行和以水定发展之原则,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和水资源相适应的新型经济结构。要结合农业实际需要,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作物布局与内部农业产业的布局。在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的大面积培植,积极鼓励发展用水效率比较高的高新农业技术,不断扩大节水型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尽量减少耗水量大及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在饲养业发展上,要增加耗水较少的禽类饲养,同时减少耗水较多的畜类饲养。在农村能源上,应当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及沼气等各种新能源。在农业生活用水上,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用水方式与习惯,并使用带有节水功能的水龙头与喷头,从而倡导节约用为水。

2.3 处理好农业用水和其他用水间关系

构建农业用水宏观调控机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农业用水和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用水间的相互关系。因为我国一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各部门的用水都十分紧张。所以,应当处理好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用水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所以,要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注重水保护,并做好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加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加强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已变得更加紧迫。要解决好农业水资源的开发难题,唯有合理配置地水资源,通过充分节约用水与高效用水,方能解决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亮.中国节水农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王晓宇.生态农业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