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的;语文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82-01

明确的教学目的对教学的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紧扣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标明确了,还要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文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正确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必要的语文素养,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实现听、说、读、写四大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要认清语文教学的本质,明确教学的目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加强小学语文训练,我们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说:“语文就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所以,不管我们有再多的不同意见,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正确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教材中的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特点来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深挖教材,努力寻找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强,所以他们更喜欢直观的东西。同时,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强,接受知识的速度也很快,想象能力丰富。这些都是小学生年龄段的优势,他们的劣势就是对知识中抽象的部分理解力不够。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特点。下面具体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训练。

一、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明确语文的教学任务

叶圣陶先生说过:“平常说口头语言,写到书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吕叔湘先生也对此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言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本质其实就是加强学生的文字和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地进行阅读表达,准确地书写。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不仅要教会他们这些,而且要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但目前有一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把“分析课文”作为语文的教学目的,省略了说和写的部分,如果长期这样做,那对小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不断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读、说、写能力的最终目的。

二、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分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部分,这两部分也都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它是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帮助小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让小学生直接感悟到语言的作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各种教学教具,引导小学生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含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切不可抛开语言去进行分析课文和中心思想的教学。这样是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也不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三、注重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是语文老师和小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通过必要的交流,让小学生掌握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学会更多的字词句。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堂教学,给小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在有必要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再介入其中,参与他们的学习。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范文2

一、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一)学校对高职语文的教学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开展中,更重视专业学科的教学,对于作为公共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更关注的是学生专业化的操作课,往往对于高职语文的教学不太关心,随意挤占语文的课时作为其它专业操作课来用,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活动更是觉得可有可无。高职语文教学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被一定程度上的边缘化了,学校对高职语文的教学重视度不够。

另一方面,高职语文教材改革相对的滞后,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教学的内容相对陈旧,有的教学内容甚至还停留在中学的水平,而且内容也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内容。目前所使用的教材难以满足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只有不断推进相关的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的需要。

(二)高职语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高职语文教师队伍,而现实的情况是并不乐观的,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与专业课相比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相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语文教学师资相对薄弱,一些学校缺乏专业化的语文教师队伍,有的学校可能是到外校聘请一些老师来做兼职的语文教师,有的甚至还找到一些尚未毕业的学生来代语文课,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是很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沉闷、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缺乏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学环境,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师资不强的因素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成效。

(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以专业课为主以公共学科为辅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度,一些学生认为专业课对未来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而语文学科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在潜意识中也就自然觉得语文的学习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再加上教材内容缺乏吸引人的人文内容,看上去浅显刻板而缺乏新意,就更不喜欢学习这一门学科,这样的状况使学生在语文课教学中积极性也自然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就自然不尽人意。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愿意学,发自内心的重视语文课的学习,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才能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不适应人文素质培养需要的教学理念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对于专业化训练相对突出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更是应该继续加强的教育,高职语文教育是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平台,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以良好的人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人文智慧精华不断地通过高职语文教学的平台内化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这是每一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1]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不适应现人文素质培养需要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体来说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具有正确的生活态度,以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要让人文精神的精华在语文课堂上不断地展现,让同学们在浓郁的人文文化氛围中,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将不得不学语文变成我要学语文,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对于促进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大有必要。

(二)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师学生观的改变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实施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就必须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思维又是充满动态性的。[2]根据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以不同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在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同情感体验给予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这样的肯定与激励下,对于人文精神的体验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因此,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对于高职语文教师学生观的改变是非常有利的。

(三)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师知识观的根本改变

高职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其知识观是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的,传统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对语文知识的机械灌输。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与具体的情感体验,教学只停留于表面的知识传授方面,对于知识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人文因素则很少关注,这种僵化的知识观对于高职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而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师知识观的根本改变。

三、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一)在高职语文教学实施中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的开展中,要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要把人文素养培养与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高职学校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语文课教学的教育观念,在思想上和行动都要对语文教学重视起来,尤其更要重视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历年来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语言能力不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让同学们以良好的人文素质去迎接未来的职业挑战。

(二)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深化教学改革

要针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根据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相对课时较少的特点,教师就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要效益,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具体实施中要改变原有的不利于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用深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更好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应针对目前语文教师素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案,促进高职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更好发展。因为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其二者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学校缺乏师资的现状,多从师资人员的配备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改变一些高职学校语文教师短缺的现状,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提升。

结论

以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为目的的高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明确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充分认识其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此论文为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支撑材料?项目编号:JG2014020263。)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与人文教育[J].教育艺术研究,2009,(5):45-47.

[2]杨洁.浅析高职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学术探索,2013,(8):35-37.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范文3

1.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简言之,素质教育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学科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

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素质教育的提出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观点已成为小语界同仁的共识,并在逾来逾大的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活动。一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二是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三是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四是更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五是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六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七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八是教法、学法、考法的综合改革……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始终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很大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3.1 与其它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3.2 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文化的作用,使潜能走向现实。这一开发的过程,即被视为素质的发展。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局限,教师在听说读写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鉴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重视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作用,二是促进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把精力集聚在书面考试的答卷上,甚至不惜加重负担,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这样,不但不利于吸收运用,而且从客观上起到扼制个性发展的副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一是评价制度要改革,使评价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体现全面,评价程序趋于民主化;二是教学方法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三是教学内容为训练服务,加大阅读和作文的份量,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范文4

一、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为了将其落到实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语文教学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焕发了新的活力,但是从整体而言,由于教学理论更新非一朝一夕之功,传统的知识观和教育观仍存在相当大的惯性。部分教师未能充分理解课改的本质,过于注重形式创新,使课堂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当前,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教学模式,应该说当今语文教师的素质大大提高,基本不存在以己之昏昏,使人昏昏的现象了,但是另一种现象却大行其道——以己之昭昭,使人昏昏。一些有造诣有激情的教师在课堂上把选文讲得令人如痴如醉,学生也对选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一到学生自己读时却不能领略文章的妙处,何也?教师只为教而教,只为讲而讲,倾吐的是自己,学生只是倾听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存在对话,并且教师也只告诉学生他个人的欣赏的妙处,而没有指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领略文章。也就是说教师仍然是课堂中心,学生的独立思考被遗忘了。

何谓语文?首先必须是语言,然后才能谈文章、文学、文化。思想内容毫无疑问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目前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内容,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进行思想教育,激发某某意识等等,而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语言文字在新课改中正在被人们丢到角落里。

立足课内、拓展延伸、课内课外并举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新课程课堂教学不仅有教材知识、师生互动生成的知识,而且有拓展延伸的知识。拓展延伸的形式有:开发资源、改编课文、比较阅读、读写结合……但一些教师常常对课文的赏析浅尝辄止,学生连文本都理解不透,便生发开去,拓展延伸:或旁征博引,开发课外资源;或标新立异,改编文本原作;或另起炉灶,开展比较阅读;或急于求成,训练读写结合……这些做法,看似无限拓展延伸多,实际上紧扣文本恰到好处的拓展极少,不讲实效,喧宾夺主,曲解了新课标的精神。

二、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

创新的实质是继承和发展。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并不是也不应该是抛弃原来所有的东西,另起炉灶,更不能为了求新求异抛弃传统,甚至矫枉过正违反规律。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研究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符合认知规律,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新课改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我们不禁要问,到底阅读教学的出路在哪里?那么,笔者认为虽然叶圣陶先生的理论已经距今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因为他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根本,遵循了阅读教学的规律,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仍然有必要好好探究叶老的阅读教学思想,从而指导我们当今的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最根本的理念——“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叶圣陶以为最根本的理念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和怎么‘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吗?”[1]“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仅是叶圣陶整个教学思想的基本核心,同时也是他指导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

对于阅读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问题,叶圣陶提倡本位主体观,即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本位,让他去做演员,当主角,而教师只从旁做导演,当陪练。叶圣陶认为,无论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要把学生放在最主要的位置。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的。阅读教学中的“逐句”讲解,已经被实践证明劳而无功,并且对学生是有害的,因为那样的教学方法必将导致学生永远摆脱不了对教师的依赖,一旦离开学校就会手足无措。叶圣陶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启发诱导,教师只需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多读、多想、多写、多改,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位,教师为主导,经过长期地辅导和训练,学生自然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叶圣陶指出:“我以为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方法”[2]。那么,怎样的精读教学才是叶圣陶所提倡的呢?叶圣陶认为理想的上课方式是这样的:“上课是学生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改订,不再是一味讲解。报告是各自报告预习的成绩,讨论是彼此讨论预习的成绩,指导是指导预习的方法,提示预习的项目,订正是订正或补习预习的成绩。”[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能力、阅读的习惯。作为教师必须本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开展教学。要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叶圣陶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也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他说:“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令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之讲明之……总之,教师之主导作用在就学生已有之能力水平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4]。

根据叶圣陶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的具体方法尽可以不同,但必须符合两条原则:一条是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条是要有利于学生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言文一致

关于阅读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当时忽略语言形式的情势下,叶圣陶着重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叶圣陶认为:“文章虽也顾及内容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以形式上着眼”[5],“在国文课里读《项羽本纪》所当着眼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故事是讲不完的,……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6]。显然,脱离语言形式的内容是违背语文教学的根本的。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语文我们可以理解为四个层次: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则是出发点。叶圣陶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可以说,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7]。洪镇涛老师在“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第八次年会上总结自己从教经验时说:“从教几十年,凡是成功的课,语言因素拓得好,不成功的课,语言因素没落实。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指导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语言,其他都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解决”。

叶圣陶多次说:“我就是最不信服把语言跟内容分开的一个人,咱们不能抛开意思谈语言,也就是不能不管内容专谈语言。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8]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它与叶圣陶语文工具观的实质是有一致性的。

可见,优质的语文课应该是在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感培养,训练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发展思维的同时,渗透审美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而“渗透”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育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曾有过离开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生命力,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惨痛教训,也有过离开人文来讲语言文字的惨痛教训。因此我们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入手,以文悟道,因道学文,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重视选文本身——立足文本

关于选文与拓展的关系,叶圣陶主张教学必须从选文出发。他说:“教师把讲话推广到相当限度以外去,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蔓延得愈广,对于选文本身忽略得愈多。并且,从选文中摘出几个词几个句子来大加发挥,是不能够使学生了解整篇各个方面的”[9]。离开文本的拓展即使再精彩再深刻都是徒劳的,拓展必须从文本出发,进行合情合理的阐发。

学生的阅读心理发展规律,从阅读的能力发展角度看,是“认读感知——理解处理——评价总结——迁移活用”。我们不能就文本谈文本,更不能脱离文本谈拓展迁移。扩展、迁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以对文本的充分理解为前提,才可能产生有效的延伸扩展、迁移。立足文本要求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立足整体,统筹兼顾到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问题等方面的语文知识。立足文本要求教师依照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先读后教。在课文教学之前,让学生潜心阅读文本,用心体验文本,然后才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展开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

当然,反思回归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走老路,更不是对新课改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在“否定之否定”之后对语文教育的最深刻认识。顾黄初说:系统地深入地学习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全面认识这位五四老人,并把他的语文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继承下来,加以丰富和发展,使之成为我们今天革新文化教育事业的珍贵财富,已经是历史提出的必然要求了。在实践新课程,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学习叶圣陶语文阅读教学思想,无疑对推动教育改革具有借鉴、启示的积极意义。

注释:

[1]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6][9]叶圣陶《〈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序》,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范文5

着力于夯实语文基础是语文教学要实现的一个目标。语文基础,以前通常指“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其次,还应该包括基本习惯和基本方法,这样语文基础就包含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习惯、基本方法四个方面。

学习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内容,也是提高语文教学素质的关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在加强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向能力迁移,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训练能力。在能力的训练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把知识讲准讲活讲到位,强化知识网络的贯通编织,抓住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平时教学,研究每一个能力训练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做辅垫和支撑,能力训练也要注意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坡度。在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别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语文基础的教学,我们又以语言基础知识为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综合运用中学习语言,从纷繁的语文现象中概括出语文的各种规律,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活的语言。其次在文章的阅读教学中突出语言因素,引导学生去了解、体会作者是怎么样运用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他们的意图和思想感情的。我们还注重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系统性,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从微观上具体处理好教材。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良好的习惯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出发点。著名的出发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叶老要求培养的良好习惯,主要指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是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培养学习习惯。一是课前主动预习,课后自觉复习,课上认真听讲、记录的习惯。二是先复习后作业,课上认真听讲、记录的习惯。二是先复习后作业,作业有错及时自觉订正的习惯。三是用普通话朗读的习惯。四是上课积极发言,响亮回答的习惯。五是阅读时随时查字、词、曲。边读边思考边摘记的习惯。六是课外阅读出刊和练笔的习惯。七是作业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通过严格要求和持之以恒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自觉性、主动性。

学法指导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方面。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才是目的,教能力、教方法比教知识更加重要。在这方面,我们从内心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导学”上发挥作用,让学生从学会发出,达到会学善学的境界。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范文6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本原;创新性思维;学生主体

语文教学到底怎么教,已经是中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很多教师对教什么和怎么教都缺乏清晰的认识,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语文教师如果像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师那样只是依据课本教W,要明显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很困难,于是语文教师纷纷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探索语文教改的途径。但是这也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并且又将进一步造成语文教学的不规范。语文教学要成为一门具有科学性的专业,就必须形成一套可供普遍遵循的规范。语文教学的困境,本质上来自对语文教学的目的缺乏一致的科学认识。只有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改进和改革语文教学才有明确方向。

一、培养创新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表现为“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这样庞大、松散和难以驾驭的结构,对于这样一个宽泛而缺乏重点的目标而言,课程内容的庞杂就是不可避免的。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填鸭式教学盛行:教师条分缕析的烦琐讲解,对课文内容和结构进行一再肢解,题海战术和注重枝节的教学与社会生活失去联系,其结果是遏制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要了解语文教学的本原,需要回到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上。人类语言的发明和运用为的是方便传递信息,尤其是传递复杂的信息,因此语言在本质上就是信息的载体。从信息载体的视角可以看出,听、说、读、写,只不过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不同环节和方式,这四个方面是整体的四个部分,它们共同满足了信息交流的需要:听和读是获取信息的环节,说和写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的环节,从“听、读”到“说、写”,就形成了信息收取―处理―传递的闭合回路,人类的交流通过听说读写而得以完成。

“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的能力,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即听和读的能力;一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听是即时获取信息,读是获取历史信息;说是即时加工、回应信息,写是深度加工和储存信息。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两个类型的能力就获取的难易程度和意义而言都是不同的。在难易程度上,获取信息比加工信息要容易,获取信息(听与读)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学习过程,加工信息(说与写)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创造过程,由此在意义上两者也就有了区别。学习知识是为了创造知识,虽然学习现成知识对每一个人来说是生存的条件,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但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知识的创造才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知识创造的维度上,“听”与“读”只具有手段和方法价值,“说”与“写”才具有目的价值。如果“说”与“写”只是对原有信息的简单传递,没有创造新的知识,那么人类的认识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根据上述讨论就得到了语文教学的几个层次:

第一个是基础层次,即听与读的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创造的前提。相对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比较简单,因而这种能力也比较容易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自我养成的能力。多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理解词义当然只是阅读最初、最基本的能力,从材料中抓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才是阅读能力的体现。个人通过大量阅读以及因此形成的知识积累,是最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的途径。

第二个层次是说与写的训练,它比基础层次更重要。说与写的能力比听与读的能力更难培养,因为它是思想表达的部分,是运用知识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对创造的要求和广泛的个人创造的可能性,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第三个层次是核心层次,即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

现在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在第一个基础的、学习上比较容易的环节,实际教学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精讲细分,学生陷入题海,事倍功半。在第二个层次上,在说与写的层次,学生却是沉默、安静的,课堂上保持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秩序,而写作教学则进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教师难以对学生写作进行有效指导,学生难以提高写作水平。正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所说:“在语文课程里,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写内容‘独创’、形式‘独创’的好文章,因为教学按其本性只能教已有的东西,比如写散文的知识和技巧这些形式方面的东西,教学生如何模仿好的例文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助长了学生作文的形式主义风气。至于在第三个层次上,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但被现有教学模式所忽视,而且事实上也受到严重压制。

二、训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创新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训练,重点在于思维训练。就像游泳教练训练运动员那样训练学生,教练必须让运动员自己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实战水平,而不是停留在课堂上讲授游泳理论和技巧。

强调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中心位置,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学生主体原则,一是实践原则。学生主体原则要求教师从目前教学的中心位置上退出,让学生站到教学的中心位置,结束被固化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讲―听”关系,代之以新的“教―练”关系。实践原则要求实践主体在做中学,在训练中掌握方法,获得真知,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位英国教育工作者在《金融时报》网站上发表文章,记述他在北京八一中学五个星期的戏剧教学经历,从中对比出西方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异。这是一次训练和实践教学,他挑选了22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14岁中国小演员,将为1500名观众用英语表演《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他写道:“他们所接受的全部教育都告诉他们,戏剧是个无关紧要的东西。”他有一天听了该校的一堂语文课,学生们先起立背诵他们正在学习的文章片段,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里记录教师的上课笔记。在他的戏剧课上,学生们一开始非常害羞,他们只有在被要求发言时才会说话。即使是在戏剧课程里,采用死记硬背办法的本能依然强大。一位班主任对他说,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在让所有学生排练他们的台词。这位英国教育工作者评价说:“我们的理念与中国的教育原则可谓截然相反,西方戏剧课的基础理念之一就是只要肯尝试,犯错也无所谓。在西方,学习艺术类科目、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内在价值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这在这些中国孩子身上也得到初步体现,参加一个多月戏剧排练、表演的每一位学生都写了日记来记录这次的经历,“自信”“改变”和“乐趣”几个词反复出现。

训练和实践教学看重的是训练的过程,在训练和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获取某个确定的结论和答案。与之相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看重的却是结论和答案,而轻视训练过程,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也是长期来教育偏离目标的结果。

语文教学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与整个教育改革相联系,但单一的语文教学改革也可以进行,通过改进原有的教学手段可以收到改善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要求改变现有的语文教学方法,使教育方法适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作文教W本应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但是当下的写作教学恰好是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一环。虽然看上去作文是学生自己写作,好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课堂写、教师课堂评的方式,不能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写作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没有进入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仅仅是按照高考作文模式在书本中寻找例子、名句。同样,教师的作文讲评也无法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和发现。当教师试图教会学生某种“正确”模式的作文写法时,他事实上就做了不正确的事情。

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原则和实践原则,究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融入到书本和知识中去。学习更多的是一个自我教育过程,学生通过反复实践和训练激发想象力,在学习中不断结合自身经验,增加新经验,由此获得探索能力的提升。

三、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中小学生作文就应理解为组织材料和思想、寻找结论、发现新事实的过程。这个过程自始至终是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教师只是在方法上做适当指引。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讲述了他读小学的女儿的一段学习经历:

“在我女儿她们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比如,我女儿读四年级时,老师让她们想一想如何应用科学方法,想针对什么来进行检验。她们四五个小孩一起酝酿了一下,或许可以研究学生每天早晨到校的高峰时间是几点钟。她们想,每天学校于八点半开始上课,那么,八点二十左右应该是学生到校的高峰点,这就是她们的假设。把这一想法告诉老师,老师说OK,你们可以去检验一下这个假设。于是,她们下一步是搜集数据。大概有四五个星期,每天清早,这些小孩分头站到各个校门口,去统计各学生到校的时间。通过统计数据,她们发现7:50是学生到校最多的时候。这一结论跟她们原来猜想的很不一样,否定了最初的假设。为什么7:50到校的学生最多,而不是8:20?后来,她们讨论、分析了很久,得出一个解释是因为很多父母送小孩上学后要去上班,而8:00或者8:30是很多公司和机构上班的时间,为了上班不迟到,父母肯定要提前一点把小孩送到学校。这就是她们最后得出的解释。然后,再写出作业报告,向全班同学表述、讲解整个实验。”

在这个事例中,“说”与“写”实现了统一,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书本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通过调查矫正原有的看法,避免武断作出结论,理解到在科学研究中思想适应事实、思想与事实一致性的重要意义,学生由此领会到什么是科学精神。

探索性作文与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我国语文课程里学生学习的“文学性散文”写作是截然不同的。他说,小学是“记叙性的散文”,初中由“记叙性的散文”过渡到“议论性的散文”,高中则主要写“议论性的散文”,或者叫“夹叙夹议”的随笔。而这类好文章的标准,一是结构巧妙,二是语言有文学的意味,即有“好词好句”;两者合二为一,也就是形式的“独创”。

这种文学性或随笔式写作与探索性写作在方法上、在教育效果上的差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1.前者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对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考察,是纯粹的课堂写作;后者扎根于现实生活,融入学生自身的经验。对现实问题和实际需求的关注,永远是发现和创新之源。

2.前者没有探索和研究,主要是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因而也不需要有科学方法的支持;后者是在科学方法的支持下获得结论。

3.前者,学生没有“思想―事实”的求证,没有科学精神的追求,观点没有从形成到逐步清晰、完善的发展;后者,学生不断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事实,检验自己的观点,调整、发展自己的思想。求证的精神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方面。

4.前者没有思维训练,没有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索,没有培养受教育者创新和发现的潜力;后者相反,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