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1
关键词:大学语文 学习期待 动态学习体系
一.探索缘起
1、重建大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大学语文”是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从1978年恢复大学语文至今,学界从未停止过对它的争论。大学语文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边缘化的尴尬状态是不争的事实。
长期以来,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高校,部分大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很难给学生传授鲜活而精深的知识,同时,又很难跟学生交流、对话,最终使大学语文演绎成“高四语文”,令学生兴趣索然。因此,重建大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势在必行。大学语文课首先要使学生“从中学时代压的透不过气来的应试教育的精神重负下解放出来,以一种轻松、愉快、从容、洒脱的心态来学习。”[1]
2、现存静态教学的种种弊端
传统的教学往往过度夸大教师的作用,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尽情投入,而不理会学生的反应和要求,严重忽视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互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操纵独揽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也是教师们最习惯沿用的。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教”与“学”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奏出和谐的音符,这样学生才会乐听、乐学、乐得。
3、大学语文课的终极性意义所在
陈洪曾这样说到:“我们现在得大学语文教育死的东西太多,活的东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的东西,这是一种悲哀。”[2]其实,这种现状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没有得到重视,更忽略了这门课的终极性意义所在。大学生应当从这门课程中获得终生受用的东西,比如这段时间积累下的精神财富、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健全的人生观等等。这些都不是死的东西,也不是死的教学方法所能授予的。
二.课堂调查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了解他们的学习期待就十分必要了。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批学生有他们的独特性,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更具有自主意识,由于网络等现代媒体的普及,他们的视野也比较开阔。为了充分了解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学习期待,笔者在第一次课堂上对全班1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结果,采取了一些应对策略,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大学语文动态学习体系的构建。
1、文化修养层面
约有80%的同学在调查中表示希望通过大学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而且不只是停留在理解作品上。有同学说:“希望读到有趣的文化,让思想不庸俗,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可以从文章中总结出自己的感悟,指导人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期待有一位感情丰富的老师通过作品带领我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不同的人生。”“希望能够感受到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与老师畅游古今、畅游中外。”还有同学特别提出,“希望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相区别,没有太多硬性的要求,能丰满我们的思想,能够丰富文采,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可见,提高文化修养、文学素养是大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学习期待,值得我们重视。当代大学生们能够从自身认识到提高文化修养、文学素养的重要,这也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可以说,大学生们对大学语文课的期待值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大学语文课还像“高四语文”那样枯燥乏味,是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的。
2、知识层面
大约有80%的学生提出拓宽知识面的要求,有的说:“希望老师在语文课上为我们准备一些课外的好的文章,拓宽知识面,也体会到语文课并非局限于课本。”有的说:“希望老师介绍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人物事迹,讲名家小故事,讲作家的奇闻轶事,希望通过老师的讲解体味到作家的人格魅力。”还有同学提出,希望老师能讲解名著,对名著当中的人物进行评析,并表示非常喜欢《红楼梦》,为教材没有选里面的片段感到遗憾。由此可见,心智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已自觉地意识到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性,并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大学语文课教师有责任以灵活的授课方式、丰富的知识内容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对他们给予引导。
3、课堂方式层面
通过调查可知,90后学生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枯燥,“希望语文课不要像以往高中授课一样,平淡枯燥,只是根据教材讲解。”“希望大学语文课不要有太多硬性的要求,比如背诵东西,其实我挺喜欢文学的。”而应“具有活跃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波,师生之间多一些互动”等,这些都是学生普遍的愿望。也同学生提出更高的期待,“希望语文课能够妙趣横生,充满活力,多姿多彩”。其实,这些都说明了学生们都期待老师能够以灵活的课堂方式把他们引入充满魅力无限的文学之门。
4、口语交际层面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对于语文的考试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们虽然在第一个学期已经修过“教师口语”课(笔者所带的班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但仍然有65%的学生提出“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希望可以用精确而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我要表达的意思”等学习期待。
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起到重要帮助,因此,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对此重视起来。
5、写作层面
尽管从小学起就开始写作文,可仍然有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满意,提出“通过大学语文课来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学生表示出对写作的喜爱,“希望做一些练笔,能够使自己的文章更富有内涵。”写作是表达人生感悟和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受课时的限制,这恰恰是大学语文教育中最易忽略的一部分,应该引起注意。
三.应对策略
针对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期待,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立足作品,多层次提高文学品味
文学教育,落到实处,必然离不开学习作品,学生们想要提高文学素养、文化内涵也必然要从读作品开始。对于作品学习,笔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的:
(1)品读作品语言,感受文字魅力。文学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魅力,首先在于语言。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品味语言可以感受丰富的文化含蕴。
(2)赏文学智慧,感悟作品意蕴之美。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有时也不单单在于语言所表现的意思,而在于语言所暗示的东西,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刻内蕴,也引导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
(3)赏人格魅力,感受人文精神。讲述作家生平、经历、思想、作品,向学生展示作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并介绍推荐作家其他的作品。
2、构建动态的学习资源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传统文献、影视资料、网络资源、图书馆图书相互配合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注重内容的趣味性,注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线索,使他们可以通过影视资料、网络资源、图书馆图书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3、以灵活的课堂方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提前自学,引导学生做独立思考,在课堂中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课堂讨论中来,提高口语表达水平。除此之外,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每次课堂前5-10分钟,安排2名同学做课堂演讲,演讲内容包括:向同学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主要收获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等介绍给大家;对一些影视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进行表演,曲艺、小品、相声、评书等。
4、课堂内外互动提高写作水平
大学语文应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也存在相当的难度 一是因为课时少,二是在仅有的课时内,要讲解十余篇经典作品,课堂写作的可能性不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开辟了第二课堂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平时布置写作作业,选出好的作品发表在班级的公共博客上,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学生的学习期待构建大学语文动态学习体系具有重要的当下意义。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构建动态学习资源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大学语文老师具有极高的期待。因而作为一名大学语文老师,应该怀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把大学语文课演绎得更加精彩,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
注释:
1.钱理群.我的教师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1.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2
一、大学语文教师的美学素养价值
1.美学素养的本体价值
首先,一位大学语文教师具备高度的审美素养,其生活就会充满常人难以企及的情趣体验。梁启超先生曾经指出,我们人人都具有审美本能,但是感觉器官久不得用就会麻木,而麻木的民族是没有任何情趣可言的[2]。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如果具有高度的审美修养水平,就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广阔无限的视野来审视周围世界,从中发现美的事物,从而愉悦身心,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其次,大学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有利于自身品格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教师可以形成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情怀,从而超越现实功利的困扰,以更高的视角来审视和创造自己的生活,通过精神生活的不断充实,使自身的生活境界不断得到攀升。还有,一个具有审美素养的大学语文教师,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对待教学活动,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枯燥的重复劳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使自己感受到美的熏陶,也可以通过审美化教学提升教育质量。
2.美学素养的教育意义
教学实践表明,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语文教师,能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在赞赏与鼓励中不断获得进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以审美的态度发现学生的美,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3]。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语文教师,才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作者创设的情境,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文章的形式美与思想美的理解。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重要精神产品,也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必然要求。只有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语文教师,才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进而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二、大学语文教师内质美的基本内涵
1.情感美
情感是美的本质特征,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都认识到情感对人类审美的重要作用[4]。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就是情感”;刘勰认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著名文学家巴金则说得更为动人:“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情感,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无穷无尽的感情”。
既然情感对美文如此重要,大学语文教师必须热爱语文并有丰富的情感,否则将无法进入审美境界。试想,一个感情淡薄不爱好文学的教师,很难将《祭十二郎文》《陈情表》《与妻书》等文章讲好的。相反,古文学家林琴南在讲授《祭十二郎文》时,仅“呜呼!余少孤”五个字就足足讲了两课时,在场的学生无不为之真情感动。人类是有文化、懂感情的动物,人类进化的过程亦是自身情感进化的过程。鲁迅曾经说过“创作总根于爱”,爱心是创作的不竭动力。同样,大学语文教学中,以美文传递情感,以教师引导情感,学生则会动之于情,以“情”的操作达到“情操”的生成和心灵的洗礼,正是审美化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当然,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动情,并不是任由情感在课堂上泛滥。首先,情感要积极向上,这在教材本身已经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接下来就需要教师有效发掘与引导了。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真挚、坦荡、宽宏的情怀,不隐蔽和伪装自己的感情,通过真诚、执着、向善的独特感情宣泄,产生出审美感染力。
2.智能美
知识谓之智,能量谓之能,智能也就是依靠丰富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显然,一个精神世界极其匮乏的人,很难谈上与美有缘。文学作品作为人类创造性智能的结晶,如果没有相应的智能结构,是很难对其中蕴含的审美元素进行感受、再现与评价的。例如,一部《红楼梦》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的儒道墨释、诗词歌赋、俚语歌迷、服、建筑、人情世故等,应有尽有。面对如此复杂而美观的文学世界,如果不具备高度的智能修养,怎么能欣赏这部宏伟巨著呢。因此,对语文教学中美的感受和发现,特别是美的评判和表现,均离不开智能的鼎力支持,智能因素是构成大学语文教师审美修养的重要内容。
大学语文教师的智能美不仅是量的积累,更要质的升华。古代有很多读书人,一生博览群书,可谓汗牛充栋,但是作用平庸,名不见经传,更谈不上创造力发挥了。因此,要提高智能水平,不仅要多读书、读好书,还要有鉴赏与批判意识,注意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接合”,从广博的知识海洋中寻求最有营养的“珍品”,这对于提高语文审美能力和审美技巧是大有裨益的。例如,钱钟书作为国学天才,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不同文化元素经过他的焊接,往往能够新意迭出,启人心智。在当今某些潮流的冲击下,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迷恋功利,图虚名,装门面,甚至沽名钓誉,忽视了对内质美的追求,这无疑是值得忧虑的。
3.哲理美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饱含思想的,这种思想意义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作品所反映的具体生动的生活现象饱含着形象和感情;二是作品承载有深刻的哲理性,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乃至宇宙的根本性原理。因此,文学作品的底层是生活,中层是感情,上层则是思想和哲理。为了区别于普通文章中的思想,我们将文学作品中的思想称为“美学思想”。大学语文教师要将这些“美学思想”传递给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哲理修养,以透彻分析文学中哲理的表现形态。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论述了学者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其站在词的最高层,既不粘于原词,也不脱离原词,可谓高瞻远瞩、透视人生、别具慧眼[5]。我们由此可以领悟到,文学作品中的哲理首先要站得高看得远;其次是要有探求意识;再就是要有那种豁然开朗式的顿悟,能够把握人生的真谛。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哲理宝藏,也需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勤加修炼,博学多读,才能真正体现师道尊严。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大学语文教师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讲解,传输哲学意识,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严肃的人生观。此外,这种哲学意识的审美传输,可以使大学生跳出当前负面流行文化的羁绊,从而认识到琼瑶的“俗”和汪国真的“浅”,从而迈向一个更高的文化和精神境界。
三、大学语文教师内质美的修养途径
大学语文教学肩负着重要的美育任务,要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既需要美学理论修养,更需要审美实践历练。
1.系统学习美学理论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要欣赏艺术,你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艺术造诣的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理论知识,这不仅是美学修养的指针,也是美育入门的向导。
首先,学习美学知识,要有系统观念和反思意识。从空间范畴来看,美学可以分为西方美学和东方美学;从时间范畴来看,主要有古典美学、文艺复兴美学、启蒙美学以及现代美学等,所有这些都要有个大概的了解。我国在空间范畴上属于典型的东方美学,面对西方美学的输入和传播,我们不仅要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同时也要摒弃其中不健康的因素;在时间范畴上,还要处理好传统美学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一方面发扬传统美学的中和、含蓄的特点,同时也要吸收现代文明的优势,培养自己的开拓与创新精神。
其次,学习美学理论要与美育同步。大学语文教师要系统掌握美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懂得美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注意与其它四育相互融合,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还要懂得环境的熏陶、教材的组织和教育艺术的运用对美育的重要作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教学情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和语文特点创设身临其境的美育情境,让学生获得亲身体悟到内化的体验过程。
再次,学习美学理论要有开放视野。从本质上来讲,美学是一种艺术的哲学,其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形象思维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征,但是具体门类众多,特点又各有不同。因此,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对文学艺术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结合。美学是一种边缘性学科,与哲学、艺术、历史、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要提高自身的美学理论水平,离不开对这些相关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要对其他艺术门类有广泛的涉猎。没有对生活和艺术的兴趣,没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没有对新的科学方法的热情是不可能学好美学的。
2.积极参与美学实践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依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而美育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审美实践,培育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积极参与美育实践是不可或缺的途径。
首先,大学语文教师要通过美育实践,培养感受美的能力。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审美感受不仅是感觉器官的感受,还包括比较、联想和想象等理性因素以及复杂的情感因素。因此,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的缺乏,会阻碍人们发现周围世界中的美。为了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创造来锻炼和培养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二是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和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发展自己对美的事物及其属性的比较、想象和联想能力。三是锻炼自己对美的事物的情感体验,通过类似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陶冶情愫,还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
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在审美实践中提高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感受的培养仅是审美素养培育的第一步,其最终都要体现在表达和创造美的实践上去。培养、磨炼自己表达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通过艺术实践培育和提升艺术能力,比如文学鉴赏力,文学创造力,口语交际力,艺术欣赏力等,掌握其基本技能和表现形式离不开实践。同时,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通过创造美的环境、养成爱美的习惯等实践活动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也称为审美趣味或审美鉴赏力,主要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鉴赏与评价。审美情趣所呈现的并不是个人的生理需求,而是更高层次的社会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着时代、社会的精神文化风貌。审美情趣与美学鉴赏不仅与社会、历史、民族有紧密的联系,还与审美主体个人紧密相关。对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首先,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使自己对美的事物抱有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高尚和纯洁,不健康的低级趣味则会使人变得庸俗不堪。既然审美情趣的培养与个人素养有关,我们就务必要重视理论修养,开拓审美视野,防止个人审美情趣的偏M化。
其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都具有不同的审美要求,这种要求被系统化之后就成为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生观的不同,审美理想也表现为高尚或庸俗。此外,审美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开放的胸怀,睿智的思维,紧随时代的步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审美思潮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直接影响,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在这方面的具有敏感性,才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审美思潮,分辨不同层次的审美活动,自觉识别美与丑。
四、结语
美育是当今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而语文作为蕴含着丰富审美资源的学科,其与美育的融合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审美素养才能发现语文学科中蕴含的审美元素,并通过审美化的教育形式,引导大学生感知、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实现现代大学教育对语文美育的要求。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不同的途径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逐步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为审美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虹.关怀生命的语文美育探寻[J].中国教育学刊,2014,03:76-81.
[2]莫先武.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的三条路径及其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16,05:61-70.
[3]周均平.论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意义和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6:110-115.
[4]赵焕亭.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养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6:196-197.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3
关键词:大学语文;兴趣培养;主动学习
语文是国语,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作为主课开设,按照正常推理,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应该达到较高的程度,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大学生经过十二年语文课学习,应该培养起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事实也并非这样。笔者通过对某高校工科一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发现50%以上的大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虽然语文基础较差,希望提高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但不知从哪儿下手。因此,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利用大学语文的平台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感悟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打破对中学语文课的思维定势,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寻根探源——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哪里去了
从伢伢学语的孩子到踏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人们每天都在运用语言,学习语言。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之所以打怵学习语文,对学习语文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长期应试教育的功利性抹杀了语文课本身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小学还好,从初中到高中,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语文课本身的特点,而是围绕中考、高考内容组织教学。考试考什么,老师教什么,考什么题型就练什么题型。为了应试,有的中学不得不按照出题的概率和形式来学习语文,管它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都统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枯燥材料。
(二)多年语文教学的程式性取代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语文课教学的模式大体相同。从文字入手,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分析课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通过什么表达什么”成了固定的理解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师生站在同一平面交流探讨的环节很少。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观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性就这样失去了。
(三)教师思维方式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教学目标要求和教育大环境影响,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每篇文章的分析讲解上。没有站在文化的大背景上,从文化、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研究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教师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以致于学生提起语文课脑海中就出现习字词,背课文情景,枯燥乏味。即使是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也由于“三段论”、“微言大义”的束缚,蒙上了编造故事,东拼西凑的阴影。难怪有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次自我介绍的习作中写到:“多年来,第一次可以自己做主写真实的情况和想法,真的很兴奋”。
二、对症下药——重唤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对没有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不会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系统。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首要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以“大学语文”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是大学语文课的关键,同时是大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中自觉提高文化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必要条件。为兴趣而学,为应用而学,大学语文才能担负起传承人文教育的重任,大学语文才有发展前途。
转贴于 (一)由应试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
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还学生想象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自由,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这是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是其形式,文化、风俗、思维方式,人情、冷暖、精神品位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将语文的本来面目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领悟,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化、文学的感染力和语文课的实质,学生才能有兴趣学习语文。
(二)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按照学习心理的一般规律,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跳一跳,摘桃子”,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有所收获。同样,语文课涉及的范围较广,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非一日之功。目前,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不知道怎样提高语文水平。因此,大学语文课必须改变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课内与课外结合,举一反三,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从发展的眼光教授大学语文。学生掌握了方法,领会了要点,才能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由传授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变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某方面的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有需要才有兴趣,有成果才能巩固兴趣。刚刚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怎样恰切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怎样在与人交往中受到尊重和欢迎,如何恰如其分地推销自己。学生一步入高校,首先发现的就是自理能力和语文能力的欠缺。培养文化素养、传承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责无旁贷,与此同时,还必须担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应用语言文字,提高表达效果的重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确定能力本位思想,把培养语文能力作为大学语文的主线,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体验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效果,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逐步提高。
(四)由定向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大学生与中学生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愿望的增强。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它的工具性逐渐淡化,而人文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是其主流。大学语文一定要成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思想和观点的主阵地,创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学生表现和发挥,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的提升。如《大学语文》(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诗歌单元的《山鬼》中的“山鬼”形象,小说单元《围城》(节选)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只要能站在时代的背景上,能自圆其说,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都是应该认可的。而在习作中,也同样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实情,只要大范围切题,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就是好的作文。
大学语文任重道远。通过大学语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从想学、愿学、乐学,到有意识主动学习,就达到了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4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审美教育 作用 策略
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随着全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改革逐渐升温。其中针对艺术类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相关学者及一线教师在普通高校、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研究基础之上,进行了有限的针对性研究。他们或从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出发,进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或从大学语文教学课堂评价标准的角度论述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彰显其课程审美意义;或从大学语文的功能性方面强调审美性的核心地位。然而这些研究或只停留在文本层面,广度上有待延展;或在研究方向的精准度上有待深度探讨。
笔者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一线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教材、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进而对本学科的功能作用做出如下定位: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应以其人文性为核心,工具性为基础,审美性为实现其教学目标的切入点,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地位作用
如何定位大学语文的功能作用?首先必须从教学对象出发。与普通高校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比,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1.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课底子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对路,更有甚者学习态度不端正,厌恶学习;2. 与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同中有异,相同点如第一条;不同点在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多数学生的专业与艺术相关,他们的思维方式较为感性、发散、灵活,多年的艺术熏陶使得他们对艺术和美的理解较为深刻。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质必修课,如果继续沿用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路、方法,必定会被学生排斥,最终走入绝境。同时我们更加不能无视:正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特性给大学语文教学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它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就是审美。大学语文的审美借助文学作品实现,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这正是艺术类学生的兴趣点和较为自信之处。如果教师把审美教育当作大学语文教育的切入点,从审美的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会因产生共鸣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这就会成为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目标得以实现的切入点和关键,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促进其对专业艺术学习的理解。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策略
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是一套系统工程,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改革才能顺利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一)教材的编订、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考评制度是审美教育成功的决定因素
1. 教材的编订。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改的深入发展,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较有特色的是2012年以文化部、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牵头编订的《大学语文》,采用“主题+文选”模式,兼顾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围绕几个核心思想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既能突出经典,又能与学生艺术专业契合,体现了编者的别具匠心和教育理念,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首选教材。
2. 教学方式方法。
契合的教材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教学过程的成功还需要有一套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单纯的、封闭的审美训练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教学对象为首要标准,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审美感受为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1)篇目的选择。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专业特征、性格特点及学习方式,选择能被他们接受的篇目。如针对舞蹈、戏剧专业的学生,无须给他们选择《大学》《中庸》等艰涩拗口的文章,只需选择《论语》《孟子》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录或故事,更能激发这些从小就擅长背诵的学生的兴趣。
(2)教学形式的选择。
以诗歌为例,过分的讲解反而会毁灭其艺术美,不如采用朗诵比赛的形式。为了保证最终效果,每次活动的准备、教师指导和演练必须在课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阶段性结果。首先制定比赛规则,在规则的制约下进行下一步准备工作。其次,为了保证读音准确,每个人或小组必须通过查字典确定读音;要想把感情读准确,必须理解诗歌意思、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甚至需要细细体味诗歌的内涵,还可以上网搜索诗评或诗歌鉴赏之类的文章,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再次,为了把诗歌朗诵到位,还需要反复练习,包括运用相关的动作与表情等。这样,大学语文课堂就真正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再如,对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或经典的戏剧,可以让表演专业的学生排练,进行巡演或专门展演。在此项活动中又衍生出来另一批团队,如剧本创作组、导演组、美工组、摄影摄像组等,几乎可以实现全员参与。
(3)审美教育过程中思维训练模式的选择。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已经成年,拥有较为成熟的思维逻辑,并且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加高考。因此,大学语文的任务并不是教给学生一个专制的、“正确”的结论,而应当是敞开审美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形成醇正的趣味和品位。例如对于鲁迅散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司马迁《垓下之围》等作品,教师与其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不如还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干脆来个辩论赛,让学生们各抒己见。
(4)教学设备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应选择不同的教学设备。例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完全可以以人为教具,让舞蹈系的学生跳一段同名舞蹈,跳的过程中可配以诗歌朗诵;学习曹雪芹的《黛玉葬花》,可以直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视剧或戏曲。这都会对审美教育起到辅助作用。
(5)提升职业能力的选择。
高职教育的理念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教师在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中,一定也要贯彻这一理念。例如,讲到徐志摩的《偶然》等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去大自然、社会中寻找那一刹那的美或感动。那么如何将这种审美感受记录并传达出来呢?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可以用手中的相机或录像机拍摄下来,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可以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描写出来,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用画笔描绘或者把图片和文字制作成PPT呈现出来。这些都是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表现内心情感的方式。
3. 教学考评制度。
教学考评制度一定不能死板,要体现动态评价的原则: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项目展示考核与试卷考试相结合。
(二)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审美教育的效果
大学语文课程涉及范围很广博,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通晓古汉语、古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等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具有极高的教学艺术修养、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亲和力。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要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术分支健全的师资队伍并在教学中实现传帮带的良好风气。
(三)大W语文的课程体系建设即配套课程的建设与审美教育相辅相成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所占课时有限,而审美教育却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因此,为了保障教育效果的实现,需要建立并完善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可以以一系列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实现。如《名著影视作品欣赏》课作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的配套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安排在刚刚结束大学语文学习的大二第一学期,对大学语文课起到了延展和强化的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恰恰抓住了学生的艺术性这一本质特征,投其所好,并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寓美于教,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能力,涵养了品质,最终体现了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积蓄了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5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语文 人文素养
一
鉴于“”浩劫后大学生汉语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匡亚明和苏步青先生倡导在全国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三十余年来,大学语文特有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使其一直在各高校公修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放眼当下高校,在大多数学生眼中,大学语文课程却已形同鸡肋,其正在逐渐边缘化的趋势无可否认。经调查,大学语文与大学生渐行渐远的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应试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丧失了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没有高考的压力,这门课程不过是增加学分而已。其次,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方法陈旧,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较为凸显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某些教师把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无法满足学生知识点外延的深层心理需要。最后,迫于求职和升学的压力,大学生普遍对英语、计算机等学科投入大量精力,无暇顾及大学语文。常人眼中,母语人人皆会,除非是语言学专业,没有必要在这门学科上浪费精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体力量,“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①匪夷所思的事实是,伴随着对大学语文的淡漠,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母语水平正在急剧下降。大学生错字、别字、提笔忘字现象频频出现,独立写作能力不容乐观,有同学甚至连请假条这样的应用文也无法正确完成。这种现象意味着大学语文非但不能淡出学生视野,反而需要强化,从而提升学生母语素养。《大学语文》主编陈洪曾指出:“要关注网络文化的互动性、民主性、自主性给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和修课方式带来的冲击和挑战。”②
二
要改善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江河日下”的现状,我认为可以借鉴《百家讲坛》起死回生的成功秘诀。2001年7月开播的《百家讲坛》最初定位于面向文化人的精英文化,曲高和寡,收视率几乎为零。直到2004年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该栏目转向传统文化的普及,收视率一再攀升,并推出了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名家,一跃成为科教类最成功的栏目。《百家讲坛》绝处逢生的秘诀在于:一是寻找到了栏目和目标受众的对接点;二是文史选题切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三是抽象出了核心受众的共同特征。③与此相似,大学语文可以从课程定位、教材选择、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重新得到大学生的青睐。
(一)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找到与大学生之间的共鸣点。据了解,现代大学生基本语文素养不如人意,招聘方时常反映难以寻觅到能说会写的人才。大学语文中常用的应用文体和职业口才技法训练,如短信、多媒体节目解说词、网络新闻、策划书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场应对能力。教师巧妙设置辩论会、即兴演讲、社交礼仪等专题,可以改变学生心中大学语文仅仅是诗词背诵的“无用”小道的错误观念,使其切身感受到这是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课程,从而激发学习的原动力。“20岁左右的青年是最讨厌说教的,他们首先跟着感觉走,走顺了,他们才会做出严肃的思考……为了这种严肃的思考,我们先要给他们充足的感觉。如果描述这种感觉,那应当是:让他们感到惊喜――原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样丰富!感到有意思――听不够,再听一点才好!感到“脱胎换骨”――自己是大学生了,不同了,学习、做人要有一个飞跃!”④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已经形成了掌握字词,分析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背诵记忆段落等刻板的套路,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早已感到苦不堪言。大学语文当务之急就是把学生们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整过来,而绝非是延续旧路。北大教授孔庆东道出了大学语文的真正价值:“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东西。”⑤因而大学语文必须明确定位于人文素养教育,重新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使其认识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达到主动学习的境界。
(二)选取合适教材,贴近时代思潮,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多倾向于文学史知识和经典文本,似乎更适合于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实际上,不同学科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心理需求和欣赏层次是不尽相同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的区别更是相当明显。如果使用材,则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降低。为大学生量身打造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教材,因“材”施教,是挽救大学语文颓势的关键点之一。例如,同样是《红楼梦》,文科生教材侧重于选宝玉的“情不情”人格塑造,而理科生教材侧重于选王熙凤料理家政的章节。网络时代,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思想极为活跃。《榕树下》、《天涯》等网站是备受关注的文学网站,其代表篇章甚至被作为新时代的经典,被大学生们奉为圭臬。随着时代文学观念的转变,曾经风靡一时的若干名文不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陷入少有人问津的境地,应该淡出大学语文的选材范围。因此教材应当与时俱进,增加大学生关注和熟悉的内容,选取网络文学中的佳作,拉近教材中文本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彰显网络时代精神。
(三)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语文授课中,最为常见的是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自我表演”。当教师自我沉醉于美文的妙处时,学生们则昏昏欲睡,难以入境。而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字之渊博、语言之精美、思想之浩瀚,方是教学的目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便捷,设立专题教学模块,丰富教案的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引领学生悠然进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空间。如在名篇《春江花月夜》的讲授中,先播放一段名曲《春江花月夜》,画外音悠悠响起“春江潮水连海平……”,使学生进入空灵梦幻的意境,达到与诗人心灵的息息相通。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上传讲义,提供知识点下载和名著在线阅读等服务,设立在线答疑栏目,满足学生对外延知识点的心理需求,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原创文学板块、QQ空间、邮箱、博客、微博等均可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设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栏目,举办手机短信大赛等,通过学期内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原创文字,评定学期成绩等级。这种考核方法的变革,不仅能够使大学语文脱去陈腐老套的帽子,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仁爱精神,磨砺完美性格,增加生活热情。
(四)大学语文要成为优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文学品位的桥梁。网络文化良莠不齐,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大学生们在不具备较高文化鉴赏力的情况下,容易误入歧途,迷失自我。学者杨叔子谈到大学文化素质培养时说:“责任也是现代世界潮流的核心,在科技高度发达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是双刃剑,人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对历史、对社会、对良心负责。”⑥物质文明的高达发达,无法弥补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内心困扰。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引发的心理危机,需要高校及时干预。大学语文多由久经历史沉淀的名篇佳作构成,其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能无形中春风化雨,化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老子倡导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古朴智慧,能够启示学生们正确处理竞争关系,决胜职场;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时刻提醒学生们坚守内心的操守,常养浩然之气;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更能使大学生们牢记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使命,报效家国;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豁达超脱,会使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学子们排遣胸中郁结之气,重新振作士气,坦然面对人生的困境。有了身后的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人生哲理的支撑,大学生们方能有效地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大学语文无疑能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为困扰中的大学生们拨开心头的迷雾,使其重新焕发应有的青春激情。
三
网络时代,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大学语文课程变革是必然趋势,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充分利用网络,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使课程引人入胜,方能使大学语文重新焕发生机,进而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注释:
①李力.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之分析[J].攀登,2009,(4).
②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新华文摘,2008,(8).
③参见金岩.《百家讲坛》成功密码解析[J].科技智囊,2009,(12).
④王宁.高校人文素质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4-5-4,第9版.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6
>> 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之浅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育 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的推行策略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分析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教改刍议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 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大学语文》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航海类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渗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项目支持:本文受衡水市社科联课题资助,课题编号:2013076B。
刘晶(1972-),女,河北衡水人,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教育、职业教育。
《大学语文》是大学开设的一门非中文专业公共基础课,它本身蕴藏着的深厚人文底蕴,决定了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它将人类的阅读空间拓展,使文化积淀深厚,丰富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以其工具性、人文性来提升人的素质,健全人格。以一言以蔽之,语文的内核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始终贯穿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一、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人文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既要启发人的智力,还要拓展人的素质结构和对人的知识渗透。大学语文课程是精选的优秀中国、世界文学作品,不但能使学生学到许多学科的知识,还可以从作家想象、幻想、形象与抽象交叉的思维中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阐释人文思想的理论知识性课程,本身就具有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功能,是以文学文本作为平台,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欣赏和批评这种参与式体验,让学生在充分进行文学审美的同时,对人文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性阐释和理解。这样一来,就学科归属与课程性质而言,有利于明确《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学科定位,以便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发挥课程应有的社会介入力;就教学主体而言,学生可以获得深刻而广阔的精神知识。
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程面临严重的挑战,遭受冷落已经很久了,已经被边缘化。很多重点大学虽开设了语文课,但是也将它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甚至有很多大学根本就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感兴趣,认为和专业课没有什么联系,没有更多的实用价值,学不学都一样,教师自然也就不愿意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低下,学生的习作错别字比比皆是,表达能力极差,能够熟练、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的学生越来越少。
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是选修课,大学英语却是必修课。就业市场中,英语口语好的学生有明显的就业优势,而具有良好母语的学生不能胜任只求效益的市场原则。大学语文课确实存在种种弊端,有些人便怀疑它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地位。大学语文没有明确的定位,存在着随意性,可删可随意减少,没有把它纳入正常轨道。不难看出,大学语文要“下岗”了,我们应重新审视它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认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就像鸟的两个翅膀一样,要并驾齐驱。
三、对策初探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综合性课程功能,逐渐使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备受青睐,重新回到良性发展的道路上来,使人文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一)重视大学语文,探寻合理的定位
首先,有关部门要重视国语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已经出台了高考政策,将原来的高考语文150分增加到180分,将英语的分数值降到100分,这是一个很好的端倪。这个信号所释放出的就是让国人重视国语教育,足以说明了学好了语文才能提高修养,学会做人,奉献社会。这个主旨正是我们育人的目标,也是大学语文课不可或缺的原因。大力宣传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使它具有应有的地位。
(二)对语文教材进行改革
《大学语文》教材应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对那些耳熟能详,适合大学生的兴趣、志向、口味的,更应该紧跟上时代的节奏。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根本上重视母语的学习,它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它的人文素质教育意义更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引导,授课方式的灵活多变,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如朗诵、阅读、写作、演讲等,提高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欣赏文化精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基础语文课程的延伸,更是高一级基础语文的提升、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