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

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范文1

【关键词】 ACL损伤;减张线;关节镜

影响ACL重建疗效的因素很多,移植物的选择、隧道位置、移植物的固定、张力以及康复锻炼等,而移植物的初始保护至关重要,如何避免移植物早期受到不良张力的影响成为重建的一大关键。[4]我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确诊ACL损伤病例均实行关节镜下四股绳肌腱加4道减张线重建前交叉韧带,加入减张线后膝关节的即时稳定性增加,可以早期进行积极功能锻炼。术后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案,其后期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的3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有完备的随访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在22~56岁,平均年龄为(38.2±8.2)岁。所有病例均无其它严重合并伤,如胫骨平台骨折及股骨骨折,9例膝关节周围合并损伤,其中5例合并内侧副韧带1-2°损伤,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1例外侧副韧带损伤。对纳入研究的病例均实行关节镜下四股绳肌腱加4道减张线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采用storz公司前交叉韧带重建器械,肌腱固定方式为吸收界面螺钉,于编织好的肌腱中央穿入0号不可吸收华尔康线4条,减张线采用桩钉固定。

1.2 方法

术后随机分为2组进行不同的康复方案,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方案:即术后膝关节在伸直位石膏固定l周,然后更换为铰链式支具固定,并开始锻炼膝关节,一般术后4周膝关节要能屈曲到90。。患者可以带支具下床活动,但必须是伸膝位活动,如此带支具活动2个月。同时要注意积极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试验组术后立即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术后第1天即可用力缓慢交替进行,逐渐全范围增加强度,行抗阻力训练;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佩戴铰链式支具协助下床站立 5~10S,患肢不负重,第2天可增加至2次,每次5~10min,同时可在室内扶拐行走10min左右。膝关节活动度练习:术后第2天去除加压包扎,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即持续被动运动(CPM),关节伸屈0°~15°,30min/次,每天2次,据情况每天增加一定的角度,在0°~60°主动屈膝锻炼,被动伸膝运动。术后半年、1年对患者主观症状、临床功能检查及X线检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进行随访。2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临床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问6个月至1年,术前术后均采用 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标准按跛行、支撑、交锁、不稳、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等情况综合评分,每项分不同等级,总分100分。≥9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中”,

1.4统计分析

对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各组的均数与标准差,应用SPSS16.O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 结果

Lysholm膝关节评分 A组即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术前(38.3±4.1) 分提高至(88.4±6.8)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有研究显示,术后早期激进有计划地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防止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粘连、纤维组织增生,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利于水肿和积液的消退,达到了保护新移植韧带,维持改善关节稳定功能,加强膝关节与膝周组织的运动协调性,增强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以至最终恢复膝关节正常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的关节稳定功能和运动功能。[1-3] 以往的手术重建方法术后进行康复方案由于重建韧带两端的固定不够牢靠,不能承受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膝关节总体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采用在肌腱中加入减张线方法行ACL重建并行系统早期康复训练,保证了康复训练顺利进行。本研究体会:1、在编织好的自体肌腱中穿入4根不可吸收线即减张线时尽量分散穿入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减张效果,使重建之韧带能在无张力下再生、愈合。2、2组康复方案为总原则,具体病例需根据患者年龄、依从性及骨质条件适当调整,还需要主管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相关基础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等知识的理解,仔细观察患者的每一步康复效果及存在问题,进一步进行方案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对康复计划的实施。3、出院后制定详尽的康复计划,并全程督导实施,持续随访1年,是保证手术及康复效果的必要条件。4、该项目可能的并发症有移植韧带松动致关节不稳、膝关节慢性疼痛及股四头肌肌力下降、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等。

本研究证明,采用减张线方法行ACL重建能恢复关节的稳定性,中远期效果良好,优于以往康复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4。

[2] 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943.

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地震伤员;早期康复;膝关节;功能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in earthquak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Methods 37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knee joint dysfunc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group 1(caused by earthquake) and rehabilitation group two(caused by common trauma)were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ist.Another ten patients(caused by common trauma)without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were served as control group.After one month,the motion of joint of three groups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motion of knee joint of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1 or groups 2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s and the motion of knee joint of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1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groups 2.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in earthquak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Early consistent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patients'disability extent to a maximum limit.

【Key words】 Injured victims of earthquake;Early Rehabilitation;Knee Joint;Recovery of function

汶川地震18 d后,有30名震灾伤员经一线救治后转入117医院爱心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30名伤员均为多发性创伤,其中22例伴下肢骨折,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面感染和肌肉、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在积极为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对其中12例下肢骨折术后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干预疗效与普通病房中介入和未介入康复干预的同类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为创伤康复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设定3个观察组,均排除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肿瘤、类风湿、痛风、结核等疾病。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康复1组(地震伤后康复干预)该组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45.3±3.1)岁,病程28 d,患膝关节活动度(29.60±9.8)°。其中股骨中段骨折1例,股骨下段骨折5例,股骨髁上骨折1例,股骨平台骨折合并股骨上段骨折5例。

1.1.2康复2组(普通伤后康复干预)该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3.3±1.3)岁,病程(10.5±3.7)d,患膝关节活动度(27.60±8.7)°。其中股骨中段骨折6例,股骨下段骨折4例,股骨髁上骨折3例,股骨平台骨折2例。

1.1.3对照组(普通伤后未行康复干预)该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4.1±2.8)岁,病程(25.4±5.3)d,患膝关节活动度(31.12±10.3)°。其中股骨中段骨折2例,股骨下段骨折2例,股骨髁上骨折2例,股骨平台骨折合并股骨上段骨折4例。

1.2方法

1.2.1功能训练对照组:未行有效康复治疗,只在医生要求下自行活动关节或由家属助其轻度活动,50 min/次,2次/d(早晚)。康复1组: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配合音频电治疗,1次/d。具体方法为①CPM治疗:采取仰卧位,在患肢膝关节无痛范围内进行活动,以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大治疗范围,30 min/次。②关节松动术:先通过分离牵引、滑动等手法,做膝关节的附属运动,再做生理运动,30 min/次。③肌力训练:股四头肌肌力小于Ⅲ级者进行等长收缩,每次收缩6~8 s,放松,再收缩;股四头肌肌力达到Ⅲ级以上者,进行渐进抗阻训练,30 min/次。④音频电治疗:患者仰卧位,电极板为4 cm×5 cm,膝关节对置(膝内有固定者,则在膝关节下进行治疗),频率为2 000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限,20 min/次。康复2组:骨折后经对位、对线、固定等处理,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介入康复治疗,康复方法同康复1组。

1.2.2心理干预针对两组康复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个体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干预,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对照组未进行心理干预。

1.2.3治疗时间3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测量患者受累膝关节的活动度,治疗结束后即刻进行疗效评定。

1.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1]进行疗效评定。痊愈:关节活动度(ROM)>120°,肌力正常,肿胀疼痛基本消失,日常生活不受限;显效:ROM为90°~120°,肌力Ⅳ级左右,肿胀疼痛明显减轻,日常活动稍受限;好转:ROM为60°~90°,肌力Ⅱ级左右,肿胀疼痛轻度减少,日常活动部分受限;无效:ROM为30°~60°,肿胀疼痛减轻不明显,日常活动受限。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1)3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发现两组康复患者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表1)。

3讨论

1)地震伤的特点为:①患者被埋时间长,易造成多部位大面积挤压伤。②建筑物撞击,开放性骨折多,创面大,污染严重。③因得不到及时处置,伤口暴露时间长,继发感染多,由此而造成了伤情的复杂性和难治性,也向创伤康复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2]。本文地震伤员尽管受伤时间较长且伤情复杂,多数还经过二次手术处理,但经积极的康复干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表1~2)。提示

地震伤的康复介入有利于骨折及受损组织愈合,对于提高伤员的临床疗效,防治卧床伤员的并发症和功能障碍,减少致残率,提高和恢复伤员的活动和参与能力十分重要。

2)研究发现开始康复的时间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影响显著。骨折后1个月是进行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基本能恢复膝关节功能,而骨折4个月后才开始康复训练者则大多数疗效欠佳,只能恢复部分运动功能[3]。术后早期的运动训练可以促进机体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减缓关节内、外肌肉组织的粘连、挛缩,预防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本文资料显示普通伤员(康复2组)早期(伤后10 d)的康复介入,疗效明显优于地震伤后1个月(康复1组)的伤员(表2)。因此对于康复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功能”。

3)地震伤员以多发性骨折为多,尤其合并下肢骨折为常见。由于长时间关节制动对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具有显著负性影响,可造成关节软骨营养障碍,滑液囊干涸粘连、关节腔狭窄而导致关节粘连[4-5]。持续被动的关节运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关节软骨细胞的营养和代谢水平,加速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修复,缓解关节损伤或术后引起的疼痛,防止关节组织粘连,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关节松动术可以恢复关节内部结构的正常位置或无痛性位置,维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延展性和韧性,以减轻疼痛,维持可用的关节内活动以改善关节活动受限程度[6]。股四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可促进关节周围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促进关节液流通,控制水肿,防止关节挛缩,缓解肌肉萎缩,促进髌骨的滑动及关节功能恢复。音频电治疗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渗出和水肿吸收,缓解痉挛,消炎消肿,减轻疼痛,避免瘢痕形成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4)及时的心理干预是创伤康复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针对伤员特有的紧张、惊恐及惧怕疼痛等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可使伤残人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康复治疗,取得疗效最大化。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的干预性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并可减轻骨折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有效改善和促进患肢功能。而灾后的早期、持续康复介入,可有效地减轻伤员的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使之重返家庭,重返社会。

参考文献

[1]容国安,龙耀斌.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43-44.

[2]代小舟.医院震灾应急管理及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6):6.

[3]尹青,武继祥,刘宏亮,等.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5):304-306.

[4]冯和林,张英泽,李增炎,等.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1):54-56.

[5]GerichT,BoschU,SshmidtE,elal. Kneejoint prosthe-sis implantation after fractures ofTheheadofthetibia.Intemediate term results ofacohortanalysis[J]. Unfallchiturg, 2001,104(5):414.

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范文3

【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重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并对有随访的49例(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28例)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0个月~9年(平均1.7年),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39例,Ⅲ型6例,Ⅵ型4例。骨折均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韧带损伤的治疗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21例,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9例,差1例。手术治疗组28例,Ⅰ期修复19例:优17例,良2例。Ⅱ期修复9例:优5例,良3例,差1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Ⅰ期修复效果理想。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韧带损伤; 诊断; 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10年间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病人483例,明确诊断内侧副韧带损伤52例,发生率为10.8%,与其他文献报道接近[1]。随访49例,男36例、女13例。年龄21~68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砸伤11例,坠落摔伤9例。本组均为闭合损伤,合并脑外伤3例,合并胸腹联合伤1例。骨折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39例,Ⅲ型6例,Ⅳ型4例。骨折均切开复位内固定。

1.2 合并其他损伤情况及治疗(表1)

表1 其他损伤情况及治疗(略)

半月板损伤除2例因损伤严重术中切除外其余均Ⅰ期修补,交叉韧带损伤均术中Ⅰ期修复,胫后动脉损伤予术中吻合。

1.3 获得修复的膝内侧副韧带损伤部位(表2)。

表2 获得修复的膝内侧副韧带损伤部位(略)

1.4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28例,其中Ⅰ期修复19例例,Ⅱ期修复9例。

1.5 治疗方法

1.5.1 保守治疗 石膏应力内翻位固定4周后,使用可屈伸支具。

1.5.2 Ⅰ期修复 对内侧副韧带在附着点撕脱的病例,在韧带撕脱处凿一浅骨槽,并在前后缘处各钻1孔,用可吸收粗丝线经过钻孔固定缝合,并用骨膜缝合覆盖。对内侧副韧带撕裂广泛伴关节囊韧带断裂时,在完成修复后其支持作用仍很脆弱,可取半腱肌1/2宽度的肌腱缝于内侧副韧带上加强修补。

1.5.3 Ⅱ期修复 9例病例中,缝匠肌动力修复7例,髂胫束静力修复1例,髂胫束加1/2半腱肌静力修复1例。

2 评定标准[2]

优:膝关节无疼痛,活动稳定性好,屈伸活动功能正常,侧方挤压试验阴性;良:剧烈运动时轻度疼痛,休息后缓解,关节稳定性好,活动功能正常,Bhler试验阳性,股四头肌轻度萎缩试验阳性;差:膝关节一般活动时有疼痛,行走时关节明显不稳定,容易跪跌,Bhler试验阳性,股四头肌明显萎缩。

3 结果(表3)。

表3 不同治疗方式膝关节功能的随访结果(略)

4 讨论

4.1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分类方法

Ⅰ度是少量韧带纤维断裂,膝关节的创伤反应及功能影响都小,分离试验稳定性好。X线平片示膝内侧间隙无明显增宽。Ⅱ度是较多韧带组织断裂,关节的软组织反应较大,稳定性受影响,出现小腿外展松动,膝内侧间隙增宽5 mm。这种分类方法综合资料较全面,利于指导临床治疗。但针对于平台骨折所合并的侧副韧带损伤有它的局限性,仅能在骨折复位固定后方能以此作为参考指导。

4.2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评估困难原因分析

4.2.1 胫骨平台骨折由于临近膝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肌肉的保护性痉挛及骨折本身等因素的影响,使具有针对性的膝关节物理学检查无法进行。膝关节内骨折所致的关节积血也使“B超”、“MRI”在确定侧副韧带损伤方面失去特异性。

4.2.2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的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在骨折内固定手术时,可直视下探查,极少有遗漏。除非直接探查,否则在骨折复位前很难判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程度。

4.2.3 内侧副韧带为膜状结构,愈合能力极强,且愈合后有挛缩趋势,Ⅰ度损伤和多数的Ⅱ度损伤在骨折制动愈合过程中,韧带本身也自行愈合。这在某种意义上容易使临床医生忽略该损伤。

4.3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

4.3.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的必要性 膝关节的稳定主要靠骨、韧带、关节囊、半月板和有关肌肉的完整性,其中以韧带最为重要。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如在松弛状态下愈合,膝关节伸直时周围肌群失去韧带神经反射刺激而不收缩,影响关节的稳定[3]。陈斌等认为对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后产生明显的关节不稳,特别是年轻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4.3.2 严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修复方法 Ⅰ期修复的取膝内侧“S”形切口,逐层进行仔细检查,并探查有无半月板损伤。用可吸收线缝合,必要时取半腱肌腱条加强修复。Ⅱ期修复时应将己松弛形成瘢痕的韧带切断收紧后,用可吸收线缝合并用逢匠肌动力修复。本组用髂胫束静力修复1例,用1/2半腱肌静力修复1例,术后效果均不理想。

4.4 康复训练与指导

膝关节屈曲30°~45°时,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大部分处于松弛状态,韧带断端可靠近。因此术后采用下肢长腿石膏外固定,将膝关节固定于屈曲30°位,可使膝关节周围韧带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韧带的完全修复。石膏固定期间,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4周后去除石膏[4],带可屈伸支具进行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 宋文奇,陆男吉,罗从风,等.胫骨平台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0):1102-1104.

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范文4

软骨缺损是一种膝关节常见损伤且很难自愈1,2,治疗方法包括微骨折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自体软骨移植、同种异体软骨移植、软骨成形术、关节置换术以及保守治疗等,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的金标准。微骨折技术是一种利用骨面钻孔使得含有间质干细胞的骨髓血渗出从而修复软骨的技术。此技术一出现便很快应用于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其费用低廉、创伤较小、操作简单、疗效可靠3,4,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良,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髋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的软骨缺损5~8。在美国,微骨折手术一度成为治疗单纯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一线手术方法9,10。现就将其在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适应证和禁忌证

急性膝关节损伤导致的软骨全层缺损应早期治疗。而慢性损伤或退变导致的软骨缺损需首先保守治疗,12周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行微骨折术。保守治疗包括改变生活习惯、物理疗法、关节内药物注射等。

对于膝关节,微骨折术最主要的适应证为

术后无法进行康复训练者为禁忌证。术后康复训练是微骨折术非常重要的一环,即使手术非常成功,如果术后无法严格遵循康复计划,疗效也会变得很差。故同意并有能力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才可行微骨折术。力线不良是该手术的禁忌证,术后早期软骨承重能力很差,力线不良会使得此时再生软骨区域承受过度的压力负荷,但术前得到纠正者仍然可以酌情实施手术14。体重指数>30,缺损面积>4cm2、年龄>40岁的患者疗效不佳。老年人和肥胖是该手术的相对禁忌证,因为年龄是影响术后软骨恢复的因素之一,有些患者甚至因为年龄因素无法完成术后康复训练15,而肥胖则会严重增加修复组织早期的压力负荷。全身退变性疾病、炎症性关节炎和膝关节不稳定也是相对禁忌证。以上没有一项是绝对禁忌证,在保证良好术中操作的前提下可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放宽指证,但是术前必须给患者树立恰当的期望值16,17。

手术技术和改良

此技术最初就只是在软骨上钻孔,刺激骨髓。后来的改良包括祛除钙化软骨层,再生软骨床的准备,生物材料的联用、个体化的术后康复方案等18,19。

现念的基本操作和要点:微骨折术可采用标准的膝关节镜入路。确定损伤位置后,刨刀或刮匙清除松动变性的软骨,需注意不可损伤正常、稳定的软骨结构。下一步是祛除钙化软骨层,可使用刮匙进行操作,也可加用刨刀。此步骤应注意,过度的清除会损伤软骨下骨板,造成软骨下骨的不稳定或软骨形态的改变;但清除不充分亦会不利于修复组织的再生过程从而影响预后,所以钙化软骨层的清除要把握好度。软骨下骨要尽量保持完整,但不能过于光滑,否则骨髓凝块不易于黏附。接下来要准备再生软骨床,打造一个具有稳定全层软骨边缘的区域,使其可以限制渗出的骨髓凝块、保护再生组织。而后镜下进行缺损区域的钻孔,为避免局部的热损伤,应使用微骨折钻孔专用的镜下钻孔锥,钻孔锥有很多角度,以使得各个位置的钻孔与骨面垂直。钻孔顺序应由四周至中央,在不影响各个孔完整性的情况下,各个孔的距离越近越好,约3~4mm。此时适当降低关节镜下压力和止血带,如有骨髓血液或脂肪微滴渗出则孔的深度合适,若没有,则需再深一些。有研究提示钻孔区的低能量震动刺激可能会提高再生组织中透明软骨的含量,但该技术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20。术后应尽量避免使用关节引流甚至负压引流,否则会不利于骨髓凝块的形成。术后评估对于微骨折术很关键,可起到监测、随访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手段就是磁共振,磁共振是一项可以定量分析再生软骨情况的最有效的非侵袭性手段21~23。

生物材料或其他技术的联合使用:微骨折技术的关键环节在于含有间质干细胞的血凝块的填充。而修复组织的成熟需要一定时间,在形成早期比较脆弱,所以要避免负重和大幅度活动对它的影响。生物材料可以起到支架作用,使细胞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从而增强血凝块的早期机械稳定性,易于生长,减少流失24。修复组织成熟后,生物支架可自行吸收。目前已有很多材料被研究用于此功能,包括自体纤维块、外源性纤维胶体、藻酸盐、琼脂糖、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聚氨基葡糖以及一些人工聚合物。此外,生物活性材料可以提升和改善细胞增殖、分化、基质生成,起到生物活性补体的作用,从而产生更多的透明软骨。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如何精确调控定向软骨分化而非成骨分化仍需进一步研究。

生物活性因子是一些可以增进或抑制细胞分化、增殖、基质生成的蛋白质类。间质干细胞需要向软骨分化而非成骨,将生物活性因子注入钻孔中可以通过其生物学作用增加透明软骨的生成量。但是因子的选择、关节内停留时间、定向分化的调控、注射的时机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动物实验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与微骨折术的联用可增加术后透明软骨的生成量25。

最近有动物实验表明微骨折联合软骨移植比单纯微骨折效果好,恢复快,这为理想治愈大面积软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26,27。

康复训练方案的选择

微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是微骨折治疗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其最终目的为骨髓液中间质干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提供理想的微环境,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术后前8周是为了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术后6~9个月内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术后康复方案应该个体化,根据手术区域是否为负重区域,大体可分为两种。

负重区域患者:负重区域患者术后可立即在CPM机引导下开始被动运动。最初的关节活动度30°~70°,然后以10°或20°的速度逐渐增加至正常范围,增加的速度以患者的最大耐受量为标准。CPM机的训练速度一般为1分钟1个关节活动周期,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调整。对于白天不能耐受训练者,也可晚上进行CPM机训练,保证每24小时锻炼6~8小时即可。如果无CPM机器或因为其他原因无法使用CPM的,可人工辅助患者进被动膝关节活动,3次/日,一次约500个屈伸运动,使其越快恢复完全的关节活动度越好。负重区域患者术后还应进行6~8周的拐杖辅助下的足趾点地负重训练。缺损面积小者可以将此训练的持续时间进行微调。早期一般不使用支具,但是当术后初期过后,患者开始增加训练强度时,可以使用支具以减轻手术区域的负重。患者在术后1~2周后开始无阻力的脚踏车训练和水下训练。水下训练的内容为使用木板和救生背心进行深水跑步。8周后患者能完全负重后,可以加大关节的运动强度,开始关节周围肌肉的强化练习。此后才开始允许患者进行各种负重训练,但负重训练需间歇进行。

非负重区域患者:对于非负重区域的患者,术后需给予可限制关节活动角度的支具至少8周。限制角度约为屈曲20°。目的是消除手术区域的剪切力,避免修复组织的损伤。因为步行时随着股四头肌的活动,膝关节屈曲角度越大,剪切力越大。在CPM训练时可解锁或祛除支具,这些患者尽管有支具锁定,但在CPM机辅助的被动活动下,也可很快恢复至正常活动度。前8周的负重均应在支具内完成,当恢复至完全关节活动度后约1周,可将其拆除。拆除支具后患者开始强化训练,但术后4个月内应避免涉及到软骨缺损处的强化训练。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有很多基础研究支持CPM为术后的常规锻炼模式,一些临床报道也都遵循这一训练模式,但是术后CPM机的使用仍然没有循证医学的临床依据。

微骨折技术的临床评估

微骨折技术的优点:除了微骨折手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软骨细胞种植、自体软骨移植、同种异体软骨移植、简单的无需微骨折的骨软骨成形术、关节置换术、持续的保守治疗等。选择何种手术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损伤特点。但相比而言,微骨折术有很多优点:首先,其术后的疗效比较可靠;其次,技术和操作相对于自体移植、自体细胞植入或异体移植相对简单;再者,微骨折无需关节切开,也没有繁琐复杂的操作步骤,且治疗费用低廉。而单纯的软骨成形术或关节内清扫治疗软骨缺损则疗效不佳。

并发症:微骨折并发症比较少见,且一般不严重,易于处理。患者微骨折术后会偶感疼痛,但一般较轻。骨赘、软骨下硬化、囊肿、关节异响、砂样感觉、局部肿胀也会在微骨折术后偶有出现。这些症状一般比较短暂,并且不伴有疼痛症状,多有自限性,无需处理。严格来说,导致微骨折二次手术的原因一般不是并发症,而是后期再生软骨的退化、病情的反复,微骨折术的二次手术率约7%~20%,其中大多归咎于不充分、不恰当的术后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评估:与软骨移植术比较:Crawford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最新的软骨移植术NeoCart的两年临床随访临床疗效要优于微骨折术。Krych等的回顾性对照研究表明对于膝关节软骨缺损,软骨移植术后和微骨折术后的中期临床随访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软骨移植术后的患者运动水平要优于微骨折。与软骨细胞移植术比较:Basad和Saris等的随机对照研究均表明,软骨细胞移植技术短期随访疗效要优于微骨折技术。而Kon等指出,微骨折技术可获得更好更快的短期临床疗效,但长期随访结果却不及软骨细胞移植术。另有随机对照实验认为:2~5年的随访研究临床疗结效果两种方法相当。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和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比较,患者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及组织学评估均没差异有显著性,但是微骨折术后的躯体功能评分较高。

由此看来,微骨折技术与另外两项较为有效的技术软骨移植术和软骨细胞移植术比较而言,操作和费用上有优势,但中远期随访效果则持平或稍差。

宏观来看,这些结果受到各个手术医师的手术水平、操作习惯、器械好坏的影响。当然也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患者的个体因素有关。吸烟、年龄、手术部位等都会影响微骨折的疗效。股骨髁处微骨折术的效果好,年龄大、吸烟者的效果差,术中的其他操作如半月板切除、韧带修复等也或多或少地对微骨折术术后疗效产生一定影响。

从微观的角度,微骨折术后重建软骨大多为纤维软骨,而非透明软骨。有学者提出,微骨折术后的再生软骨纤维软骨含量太高,其生物学作用远远不及膝关节生理性的或移植而来的自体透明软骨。虽然有基础实验表明微骨折后的再生组织可以有效的代替原有组织。但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含量过高的纤维软骨还是降低了修复组织的正常生理作用。

进一步研究方向

对于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微骨折技术简单有效,但长期随访结果差强人意,易发生功能退变。进一步研究方向包括:①如何调控间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②如何利用生物材料、活性因子或损伤周围组织液中的多能干细胞提高修复组织中透明软骨的含量,改善微骨折术后的疗效;③开展微骨折术与其他技术如软骨移植的联合应用研究;④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扩大适应证;⑤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研究、随机对照研究和统计学研究。

参考文献

1Hjelle K,Solheim E,Strand T,Muri R,Brittberg M.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in 1,000 knee arthroscopies.Arthroscopy,2002,18(7):730-734.

2Buckwalter JA.Articular cartilage:injuries and potential for healing.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1998,28(4):192-202.

3Riyami M,Rolf C.Evaluation of microfracture of traumatic chondral injuries to the knee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and rugby players.J Orthop Surg Res,2009,4:13.

4Negrin L,Kutscha-Lissberg F,Gartlehner G,Vecsei V.Clinical outcome after microfracture of the knee:a meta-analysis of before/after-data of controlled studies.Int Orthop,2012,36(1):43-50.

5Byrd JW,Jones KS.Osteoarthritis caused by an inverted acetabular labrum:radiographic diagnosis and arthroscopic treatment.Arthroscopy,2002,18(7):741-747.

6Navid DO,Myerson MS.Approach alternatives for treatment of 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Foot Ankle Clin,2002,7(3):635-649.

7Bradley JP,Petrie RS.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of the humeral capitellum.Diagnosis and treatment.Clin Sports Med,2001,20(3):565-590.

8Siebold R,Lichtenberg S,Habermeyer bination of microfracture and periostal-flap for the treatment of focal full thickness articular cartilage lesions of the shoulder:a prospective study.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03,11(3):183-189.

9Alford JW,Cole BJ.Cartilage restoration,part 2:techniques,outcomes,and future directions.Am J Sports Med,2005,33(3):443-460.

10Cole BJ,Pascual-Garrido C,Grumet RC.Surgical management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in the knee.J Bone Joint Surg Am,2009,91(7):1778-1790.

11Gomoll A H. Microfracture and augments. J Knee Surg,2012,25(1):9-15.

12Steadman JR RWG,Briggs KK.Microfracture chondroplasty:indications,techniques,and outcomes.Sports Med Arthrosc Rev,2003,11(4):236-244.

13Steadman JR,Briggs KK,Rodrigo JJ,Kocher MS,Gill TJ,Rodkey WG.Outcomes of microfracture for traumatic chondral defects of the knee:average 11-year follow-up.Arthroscopy,2003,19(5):477-484.

14Frisbie DD,Oxford JT,Southwood L,et al.Early events in cartilage repair after subchondral bone microfracture.Clin Orthop Relat Res,2003,407:215-227.

15Knutsen G,Engebretsen L,Ludvigsen TC,et al.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microfracture in the knee.A randomized trial.J Bone Joint Surg Am,2004,86(3):455-464.

16Steadman JR,Rodkey WG,Briggs KK.Microfracture to treat full-thickness chondral defects:surgical technique,rehabilitation,and outcomes.J Knee Surg,2002,15(3):170-176.

17Steadman JR,Miller BS,Karas SG,Schlegel TF,Briggs KK,Hawkins RJ.The microfractur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full-thickness chondral lesions of the knee in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players.J Knee Surg,2003,16(2):83-86.

18Frisbie DD,Trotter GW,Powers BE,et al.Arthroscopic subchondral bone plate microfracture technique augments healing of large chondral defects in the radial carpal bone and medial femoral condyle of horses.Vet Surg,1999,28(4):242-255.

19Zantop T,Petersen W.Arthroscopic implantation of a matrix to cover large chondral defect during microfracture.Arthroscopy,2009,25(11):1354-1360.

20Wang Q,Li ZL,Fu YM,et al.Effect of low-energy shock waves in microfracture holes in the repair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in a rabbit model.Chin Med J(Engl),2011,124(9):1386-1394.

21Theologis AA,Schairer WW,Carballido-Gamio J,Majumdar S,Li X,Ma CB.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1rho) and T(2)quantitative MRI of knee cartilage laminar organization following microfracture surgery.Knee,2011.

22Von Keudell A,Atzwanger J,Forstner R,Resch H,Hoffelner T,Mayer M.Radiological evaluation of cartilage after microfracture treatment: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Eur J Radiol,2012,81(7):1618-1624.

23Watanabe A ,Boesch C ,Anderson SE, Brehm W,Mainil VP.Ability of dGEMRIC and T2 mapping to evaluate cartilage repair after microfracture:a goat study.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09,17(10):1341-1349.

24Dhollander AA,Verdonk PC,Lambrecht S,et al.The combination of microfracture and a cell-free polymer-based implant immersed with autologous serum for cartilage defect coverage.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1.

25Yang HS, La WG, Bhang SH,et al. Hyaline cartilage regeneration by combined therapy of microfracture and long-term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delivery.Tissue Eng Part A,2011,17(13-14):1809-1818.

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范文5

【关键词】 膝关节;韧带;侧副韧带;交叉韧带;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

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最为重要,其次为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膝关节韧带损伤多由于外伤所致,患者剧烈疼痛、关节及周围肿胀、皮下有瘀斑、关节有积液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治疗方法较多,现将本病目前的诊治状况综述如下。

1病因[1-5]

1.1内、外侧副韧带损伤①内侧副韧带损伤:为膝外翻暴力所致,即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侧受强大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外展,内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②外侧副韧带损伤:主要为膝内翻暴力所致,即膝或腿部内侧受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内收,外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在严重创伤时,侧副韧带、十字韧带和半月板可同时损伤。

1.2前、后交叉韧带损伤①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伸直位下内翻损伤和膝关节屈曲位下外翻损伤都可以使前交叉韧带断裂。②后交叉韧带损伤:无论膝关节属于屈曲位或伸直位,来自前方的使胫骨上端后移的暴力都可以使后交叉韧带断裂。

2症状和体征[1-4]

2.1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①内侧副韧带损伤:多为外来暴力所致,受伤后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股骨内上髁或胫骨内髁的下缘处有压痛点,膝关节内侧分离试验阳性。若为完全撕裂,在局麻下伸膝拍X光膝正位片,可见膝关节间隙内侧增宽。②外侧副韧带损伤:多为外来暴力所致,受伤后膝关节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头处有压痛,膝关节外侧分离试验阳性。完全撕裂者,可有异常内翻活动,拍正位片时,可见膝关节间隙外侧增宽。

2.2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膝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深部,严重暴力可造成其损伤。暴力作用于小腿上端,胫骨向前方移位时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向后移位时造成后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时有一种撕裂感,疼痛剧烈并迅速肿胀,关节内积血,功能障碍,晚期病人行走时膝关节松动,失去稳定。抽屉试验、拉克曼试验、轴移试验均阳性;X光片显示胫骨向前或向后移位,或见胫骨棘撕脱之骨片;磁共振检查可清晰显示出前后交叉韧带的情况,还可发现意料不到的韧带结构损伤与隐藏的骨折线,关节镜检查对早期诊断和处理交叉韧带损伤也十分重要。

3客观检查[1-5]

3.1X线检查在局麻下,伸直膝关节,按上述检查方法,强力使膝内收或外展,拍正位X线片,如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则伤侧关节间隙增宽。

3.2 磁共振可清晰显示出前后交叉韧带的情况,还可发现意料不到的韧带结构损伤与隐藏的骨折线。对前后交叉韧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25%及100%。

3.3关节镜检查对诊断交叉韧带损伤十分重要。

3.4确诊交叉韧带损伤还有以下试验方法①抽屉试验:患者平卧床上,屈膝90°,屈髋45°,足呈中立位平放于床上。医生用大腿抵住患者足部,双手握住胫骨上端用力前后推拉,如胫骨上端向前移动很大,证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如果胫骨上端向后过多移动,则为后交叉韧带损伤。②拉克曼试验:屈膝25°做抽屉试验。术者一手抓住大腿,另一手抓住胫骨上端,肌肉松弛时,将胫骨拉向前方,并注意向前移动的尺度。③轴移试验:病人仰卧位,髋关节外展,胫骨外旋,或中立位,屈膝20°,医生用双手握住小腿上方,肌肉放松,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检查者给以轴心挤压及外翻应力使膝屈曲,反复复位,再现了膝部不稳的表现。④KT-1000关节韧带尺:用以检查和测量患者膝关节松弛程度的仪器。病人卧位,将韧带尺放于小腿前方,传感器垫放于髌骨和胫骨结节上,经过手把提拉力在15磅、20磅时听到声响,仪表显示数据,患侧与健侧对比数值之差超过了3 mm即可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⑤前交叉韧带损伤急性期可以采用自主试验,检查方法如下:病人仰卧,患肢大腿下垫一硬枕,使患膝屈曲30°~40°,医生不用触及伤腿,让病人尽力放松腿部肌肉。让病人伸直膝关节,抬起小腿,足跟离床,再放下足跟,放松股四头肌。医生从外侧面观察膝关节的活动。如系前交叉韧带损伤,伸膝时,外侧胫骨平台在股骨髁上向前滑动,造成向前的轻度半脱位,膝关节松弛回到屈曲位时,可见胫骨平台向后移动,向前的半脱位复位。健侧膝可做同样的试验进行对照。

对膝关节前向不稳采用前抽屉试验(ADT)、拉克曼试验、轴移试验,对膝关节后向不稳采用后抽屉试验(PDT)。

4治疗

国外大量文献报告认为关节囊内韧带(ACL和PCL)损伤后不能自发性修复,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修复。关节囊外韧带(MCL和LCL)损伤后有较强的自愈能力,特别是对MCL断裂不需要外科手术修复[1-4]。

4.1治疗原则[1-5]

4.1.1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治疗 ①内侧副韧带损伤:在急性期可用弹力绷带包扎,疼痛严重者可用氟美松磷酸钠局部封闭以减轻疼痛和水肿。慢性期可进行热敷、股四头肌锻炼等疗法。按摩手法治疗也有效果,可让患者仰卧床上,屈髋屈膝。医生扶膝握踝,一面以扶膝之手指揉按内侧副韧带处,握踝之手摇转小腿,再伸直下肢,然后双手合抱膝部揉捻。开始练步时,鞋跟内侧应垫高1 cm以防内翻。若为部分撕裂,可屈膝30°固定,并积极锻炼股四头肌,若为完全断裂,可以手术修补,用半腱肌或股薄肌腱固定于股骨内髁。②外侧副韧带损伤:比内侧副韧带损伤一般要轻,宜休息,在保护局部相对稳定前题下进行肌力锻炼。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可用手法治疗,患者侧卧床上,伤肢在上,助手固定大腿,医者一手扶膝按揉伤处,一手握踝摇转小腿,交替作拔伸、屈髋、屈膝,按揉伤处。即使外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因髂胫束和股二头肌能部分代替外侧副韧带的作用,因而也不会造成严重的障碍。是否手术修补可酌情取舍。对陈旧病变关节不稳的患者,可利用阔筋膜和股二头肌腱移植,重建韧带。

4.1.2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治疗膝交叉韧带损伤以不全撕裂为常见,可先抽尽积血,然后用长腿石膏管型屈膝30°固定6周。在上石膏管型时,在石膏管型即将硬化成型之前,对前韧带损伤的病人,应将胫骨向后推,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人,应将胫骨向前拉。鼓励病人尽早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若为完全撕裂的病人,则宜手术修补,重建韧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凡不满2周的前交叉韧带断裂应争取手术缝合,目前主张在关节镜下做韧带缝合术。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目前的意见偏向于在关节镜下早期修复。术后用长腿石膏托固定膝部于20°位4周。

应当注意的是,本病多与半月板损伤、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存在,应对病人做周详检查,处理时要全面考虑病情,以求治疗完全。

4.2具体治疗方法

4.2.1非手术疗法

4.2.1.1物理疗法①冷疗法:冷疗法是通过传导(如冰敷)和汽化(如冷气雾治疗)作用,使病变部位的温度低于体温与周围空气的温度,但在0℃以上。软组织损伤急性期常使用这种方法。冷疗法能减轻水肿,减轻疼痛,有效地诱导肌肉松弛。Mac Auley[6]认为冷水浸湿的毛巾做冷疗法,10 min重复一次是最有效的,但不主张持续冷疗法。Raynor[7]研究发现冷疗法可以缓解韧带重建手术后的疼痛,但对术后活动范围改善没有统计意义。②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人耳听不见的高频机械振动,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细微按摩效应、温热效应、空化效应及多种理化效应。超声的温热效应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痉挛,促进胶原纤维分解,松解粘连;微声流可以改变细胞膜结构、功能及渗透性,刺激组织修复;低强度超声产生的稳定空化对组织损伤修复有利;Warden[8]发现低强度脉冲超声能加速韧带愈合,有利于韧带损害的早期恢复。③磁疗:是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和一定部位,使磁力线透入深部组织,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磁疗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减轻水肿,提高免疫功能,起到消炎、消肿、镇静、镇痛作用,对软组织损伤有效率在90%以上。④高压氧疗法:高压氧能改善组织供氧,减少组织损伤后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进一步损伤,并提供足够的氧来促进组织修复。⑤微电流:Lambert[9]研究发现跨膜微电流治疗能减轻肌肉损伤的严重症状,其机制不清,可能与肌肉损伤后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的动态平衡有关。⑥射频:对组织透热深,有较好的热效应,对慢性韧带损伤有较好的疗效。韩文良等[10]采用射频加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80例,治愈69例,好转11例,总有效

率100%。

4.2.1.2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Shaw[11]等实验证实股四头肌锻炼能更快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并能增强膝关节的稳定。Grant[12]等研究发现有监督的最低限度性结构性康复方案在ACL损伤重建后头3个月比标准物理治疗更容易达到膝关节可接受的活动范围。Eastlack[13]等认为膝关节ACL修复后下肢正压步行对疼痛缓解有重要的作用。Mandelbaum[14]等发现女性足球运动员进行本体神经肌肉训练能直接有利于减少ACL损伤发生率。

4.2.1.3手法依次为:①医生用双手掌轻轻按揉膝关节周围肌肉3~5 min,轻推两侧副韧带5~10遍使软组织充分放松。②医生用双手大鱼际由下至上揉膝关节两侧副韧带5~10遍。③医生用双手大拇指由下至上轻推理顺侧副韧带,再用拨法松解粘连的韧带和组织约5 min。④选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穴等穴位各按揉1~2 min。曾海辉等[15]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手法配合红外线治疗60例膝关节活动障碍,结果膝关节活动度ROM明显改善。何建华[16]采用手法按摩结合中药外敷和超短波治疗急性膝关节副韧带损伤取得较好疗效,65例中,痊愈48例(74%),显效17例(26%),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4.2.1.4针灸和银质针疗法①常规针灸:可选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阿是穴等穴位,留针30 min。李钢[17]采用一次多针刺法,即找准压痛点或穴位,重手法提插,得气后在此针周围旁开3.3 cm左右向病灶另刺4~8针使各针尖均达痛点,留针30 min。共治疗100例,总有效率达100%。②银质针疗法:选取侧副韧带压痛点,使用15 cm、直径1 mm银质针15~30枚围痛点间1.5~2 cm环型排列,垂直进针,留针,用艾球套于针柄上,点燃,拔针后皮肤包扎3 d。乔奎元[18]采用银质针治疗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89例,结果痊愈48例,显效2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6%。

4.2.1.5小针刀小针刀可以对粘连的软组织实施闭合性松解术,起到松解粘连,松弛肌肉,达到恢复韧带和肌肉功能的作用。赵元福[19]采用小针刀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120例,结果痊愈90例(75%),显效18例(15%),好转6例(5%),无效6例(5%),有效率为95%。王茂锋[20]采用小针刀配合痛点阻滞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03例,结果痊愈82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治愈率79.6%,有效率为98.1%。

4.2.1.6神经阻滞疗法用10 ml 注射器抽取0.1%亚甲蓝复合液10 ml(0.75%布比卡因5 ml、维生素B121.5 mg、地塞米松5 mg、0.1%亚甲蓝0.5 ml、注射用水5 ml),在压痛点处标记刺入深处,回抽无血后,将药液注入患处,每点注入2.5 ml。王茂锋[20]采用痛点阻滞结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03例,治愈率79.6%,有效率为98.1%。

4.2.1.7中药外敷何建华[16]采用中药外敷(药方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羌活、独活、木瓜、大黄、枝子、血竭,将上述药物制成粉末,加适量高度白酒制成药酒,用药棉蘸药酒,用弹性绷带包扎),同时还进行按摩和超短波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65例,有效率为100%。

4.2.1.8矫形器外固定[5]国内有研究认为加锁膝关节铰链矫形器配置,有利于膝关节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功能训练,有效解决制动与功能训练之间的矛盾,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综合功能。还发现与关节连接的外固定能减少各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压力,减少交叉韧带不足时的前后平移。肢具还能对患者不稳定性感觉和功能康复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4.2.2手术[2-4,21-22]

4.2.2.1手术原则和方法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手术宜在10~12周膝关节获得较好的功能后进行,但也有学者主张早期进行重建手术;对急性单纯性后交叉韧带损伤以往主张不用手术治疗,只须股四头肌锻炼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早期行重建手术;目前多在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定位准确,创伤小。

4.2.2.2关于韧带损伤国内治疗有以下进展 ①有切开关节向关节镜下手术转变,有大切口向小切口转变。②损伤的分度与治疗:对Ⅰ度交叉韧带损伤可保守治疗,对ACLⅡ和Ⅲ损伤应该行ACL重建手术,对急性单纯性后交叉韧带损伤也主张早期行重建手术。③对多发韧带损伤主张在急性期过后待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再进行关节镜下手术。④采用髂胫束、髌腱、半腱肌腱、同种异体组织及人工韧带重建交叉韧带。

4.2.2.3韧带损伤术后康复训练王惠冰[23]对关节镜下ACL、PCL重建手术并修复内侧副韧带的8例患者术后进行三个阶段性康复训练,第一阶段(术后0~7 d):从第2天开始,着重进行双下肢主动抬起和下压膝关节练习等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同时进行强化夹紧大腿的动作,锻炼股内收肌,以稳定膝关节。第二阶段(术后8~14 d):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CPM练习,术后第10天开始坐位伸屈膝训练,并逐渐进行阻抗练习以利于发展肌力。第三阶段(术后15~21 d):继续加强患膝活动度的训练,使膝关节主动屈曲达到90°以上。开始可借助步行器行走,进行平衡能力练习,加强步态指导,纠正异常步态;进行上下楼梯练习,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练习。经过康复训练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05±15)°,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25±1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90±6)分,KT2000时患/健膝比值为(2.6±3.8)mm/(2.4±3.0)mm,关节稳定性和主动活动范围均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磊,编著.膝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95-221

2孙康.有关膝关节复合韧带损伤诊治中的一些问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8):626-627

3王立德,潘孝云.国内诊治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概况和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5,28(5):7-10

4林霖.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3):31-34

5岳亮,张长杰. 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1):63-64

6Mac Auley DC.Ice therapy:how good is evidence? Int J Sports Med,2001,22(5):379-384

7 Raynor MC,Pietrobon R,Guller U,et al.Cryotherapyafter ACL,reconstruction:a meta-analysia,J Knee Surg,2005,18(2):123-129

8Warden SJ,Avin KG,Beck EM,et al.Low-intensity pulsedultrasound accelerates and a anti-inflammatory dug delays knee ligament healing. Am J sports Med,2006,34(1):1094-1102

9Lambert MI,Marcus P,Burgess T,et al.Electro-membrane microcurrent therapy reduce signs and symptoms of muscle damage. Med SciSports Exere,2002,34(4):602-607

10韩文良,杜杰,金强.射频加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5):334

11Shaw T,Williams MT,Chipchase LS.Do early quadriceps exe-rcises after the outcome of ACL reconstru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ed.Aust Physiother,2005,51(1):9-17

12Grant JA,Mohtadi NC,Maitland ME,et parison of home versus Physical therapy-supervised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econstructio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Am J Sports Med,2005,33(9):1288-1297

13Eastlack RK,Hargens AR,Groppo ER,et al.Low body posi-tive-pressure exercise after knee surgery.Clin Orthop Relat Res,2005,431:213-210

14Mandelbaum BR,Silvers HJ,Watanabe DS,et al.Effectivenessof a neuromuscular and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program in preventing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in females athletes:2-year follow-up. Am J Sports Med,2005,33(7):1003-1010

15曾海辉,金冬梅,燕铁斌,等.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1):692

16何建华.按摩结合外敷中药和超短波治疗急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5,21(8):25

17李钢.一次多针配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J].临床医学,2006,26(4):87-88

18乔奎元.银质针治疗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J].中 国正骨,2005,17(12):42

19赵元福.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2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2):22

20王茂锋,张月宇.小针刀配合痛点阻滞治疗膝关节内侧 副韧带损伤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10):52-53

21腾学仁,赵永生,周伦,等.关节镜下重建膝交叉韧带的技术经验与体会[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5):10-11

22李瑞平,张建利,许光耀,等.栓桩式固定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8):316-317

膝关节骨折康复方法范文6

四肢损伤;骨折; 关节强直;并发症;护理

关节僵硬是四肢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关节内外发生纤维性粘连,以及关节囊及周围肌肉挛缩,如不加以防治会导致关节强直。我科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对四肢骨折后康复期关节僵硬的患者22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他们进行护理指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四肢骨折发生关节僵硬的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55~75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8例,下肢骨折14例。治疗方法:单纯石膏固定6例,骨牵引3例,夹板固定2例,内固定术11例。

2 结果

通过系统的功能训练,除了1例内固定的下肢骨折患者因疼痛功能训练幅度不够恢复不住外,所有患者均在治疗3~6周关节伸屈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关节僵硬相关因素分析 ①患者因素:跨关节的外固定时间过长,构成关节的部分如关节囊、骨膜、韧带的损伤修复形成瘢痕,或经过骨折部位的肌肉与骨折形成粘连以及肌肉本身损伤后瘢痕化等。早期功能锻炼不正确患者因疼痛等原因运动少而错过功能锻炼时机,或活动范围小达不到要求。由于肌肉和关节不活动,静脉和淋巴回流受,组织水肿,渗出的浆液纤维蛋白在关节囊皱壁和滑膜反折处及肌肉问形成粘连。另外,锻炼时由于过于粗暴或强力牵拉,患者的拮抗肌反而更加紧张,已粘连的关节由于多次强力被动活动,反复损伤、出血渗出而形成新的粘连[1]。②护士因素:护士专科知识不扎实,对患者缺乏正确的指导;只重视其他治疗而缺乏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检查督促不够。出院患者在没有详细的出院指导意见。

3.2 护理要点 ①心理护理:关节僵硬会影响或丧失劳动能力,患者很痛苦。应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宣教解释,使其认识到关节僵硬的危害和进行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让患者了解各种康复方当的有关知识,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恒心,训练培圳乐观积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康复。②发挥护士的主导作用:应加强护士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常见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损伤程度、治疗方法,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针对性指导。应了解哪些是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并加以控制。了解功能锻炼就是整个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经常与医生一起检验锻炼的效果以做必要的凋整或纠正。并要调动患耆及家属积极参与,一同帮助患者完成有效的功能锻炼。③对患者有正确地指导:以主动锻炼为主。对骨折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损伤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指导:骨折早期,只要是肌肉的收缩锻炼,逐步加大肌肉收缩力度、次数和时间,在医护人员及健侧肢体的帮助下,增加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转为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量。骨折后期,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并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负重锻炼,全面活动关节。对牵引的患者在牵引期间应指导肌肉的等长收缩、关节的活动,对于各种内固定术,一般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可作肌肉收缩活动、术后1~2 d即可活动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对于构成关节部分损伤,早期应制动、绝对禁忌暴力牵拉,2~3周后,立即开始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被动运动和其他治疗为辅。为保持或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须对四肢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并有助于主动运动做得更好。持续被动活动,对于损伤早期的患者,可以活动关节预防硬化,刺激软骨和韧带愈合。另外可以应用超短波或蜡疗采用较常规治疗大2~4倍的强化热疗法或电疗。也可以蜡疗之后,立即进行按摩,用揉捏法按关节部位,手法要轻柔,但也要有一定的力度。避免用粗暴的手法或引起疼痛。有报道[2]认为应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手法松解,三者协同具有疏通腠理、舒筋活络、化瘀消肿、除湿利水的功效。对于功能锻烁无效的进行关节松解术,而术后正确进行康复锻炼是功能恢复的关键,是防止再次关节僵硬的有效保证[3]。

参 考 文 献

[1] Freeman AL, Tornetta P, Schmidt A, et al. How much do locked screws add to the fixation of“hybrid”plate constructs in osteoporotic bone?J Orhop Trauma,2010,24(3):16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