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心理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心理学概念

学前心理学概念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幼儿园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51-01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而目前这一专业的教学还没有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理念。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学前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目的的外在性’‘教育中学生的被动性’‘教育的重复性和封闭性’以及‘教育中情景体验的虚假性’”等问题,这就必然影响对优秀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更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学前教育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幼师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会实践、会教,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

二、改革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发展

《方案》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必须要理解“德、智、体”等的内在关系,否则在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中就会出现以知识教学代“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情况,就会把“教育目的的外在性”过分强化,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会影响到学前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影响教学工作体系、学生训练实践体系;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更影响学生工作能力的发展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过去知识本位的教学方式转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挥潜能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创设教学情境,建构学习环境

《方案》指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真实的、开放的情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放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建立幼儿园――学院的合作机制,帮助幼师学生获得真实的幼儿园教学环境。按照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训室、实验模拟室以及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舞台,学生在这种开放的生态环境里,模拟幼儿园教学,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中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发展教学能力、养成敬业精神。

四、改革课程内容,生成职业目标

《方案》指出学前专业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生成学习成果,即让他们掌握学科知识,全面完成学习目标,确实感受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产生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但是学前专业各学科课程之间内容复杂、交叉、陈旧。如《幼儿游戏》《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社会化及教育活动设计》与学前教育学重复、交叉,不能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影响学生生成目标的完成。因而,我对高专学前专业学前教育学的体系进行改革,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五、创新教学设计,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传统教学设计是围绕人的知识本位设计的,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方案》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创新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内容生成学生的具有驱动作用的学习内容,通过教师指导把其与学生学习方式整合起来,系统设计教学活动,来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

六、创新教学结构,构建学习模式

《方案》指出,学前专业的教学存在着模式陈旧、僵化的倾向,表现出理论脱离实践、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等弊端,阻碍着学科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科教学改革。本人认为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决定着教学的程序、步骤,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及组合形式。现行学前教育学的学科课程主要包含教育概要、教育实践和评估三部分,对这三部分内容实施既要考虑它的针对性,还要考虑它的长期性,更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才能实现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既要建构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还要满足不同课程的目标、特点、难度、内容等不同的多种教学结构模式。

“多级”理论教学模式针对的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基本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经验,难以理解。因此我们按照其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学习过程不断地评价,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模块”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幼师学生具有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教育教学的技能,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最终使学生生成职业素质。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分四步走:第一个环节是“校内实训”,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第二个环节是“教育理论应用于训练”,是专项训练过程,是学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能力同时内化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教育见习、实习”,是学生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这一活动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与幼师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提升的过程;第四个环节是“学生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整合的过程,终极目标是学生获得综合能力和素养并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宏宇.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Z].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7.

[2]春霞.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PatrickSlattery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97(6).

[3]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06-01.

学前心理学概念范文2

薛金良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丧失了创造力。因此,新的数学课改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更能促进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动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想、去解决问题。

二、多做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

三、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

新课改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线。

四、大胆创新,在表演、游戏中学习。

新课改注意到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认识到了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试想,假若学生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他怎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无拘无束地问签、创设愉快情景、穿插一些表演、游戏等活动,都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前心理学概念范文3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的基础,而如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是高校数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模式与学习特点,提出概念教学的新观念.即从生活实际出发,把不知道的与知道的相关联,将枯燥的数学概念赋予生动形象的比喻,并从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三门数学课程中举例探讨其中一些数学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学概念教学

引言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及理工类专业开设的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其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各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概念是基础,在大学数学的学习和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让学生彻底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是大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及概念教学现状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大学数学难学,题目难做,对大学数学基本概念感到晦涩难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基础差且大部分偏科,缺乏对数学课程的正确意识,认为花这么高昂的学费来独立学院上学的主要目的是学好专业课,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而数学是一门与现实联系不紧的学科,内容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对以后的就业没有帮助,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这是存在于各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中的普遍现象.(2)从教师方面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运用数学理论进行严格推理和论证再加以举例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几何直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概念,而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的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所以如何从新的角度用独特的方式讲解数学概念使得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并且让学生觉得趣味无穷,是独立学院数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2.大学数学概念教学新观念

鉴于上述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特点及概念教学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着重寻求独特的教学方式或者能够从全新的角度促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对于概念教学,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的宗旨,我们要找出一条路来引导,使不知道的与知道的相关联,将枯燥的数学概念赋予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得数学概念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产生自愿学习的兴趣.

3.教学实例

本着以上提出的新观念,我们来看一些笔者在概念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实例:

例如,在讲解数列极限定义时,我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可以任意放大缩小金箍棒来解释所谓“任意小”就是你想要有多小就有多小,并且将每一时刻金箍棒变化所得到的一系列长度值记为数列yn,一支粉笔的长度记为A,这样的话,不管给出多小的ε,总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金箍棒的长度yn与A的绝对值之差小于ε,也即|yn-A|M.当然这种比方并不是严格的数学定义,这样描述只是帮助学生理解高等数学中“任意小”和“任意大”这两个新名词,增强数学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再如,我们在讲解无穷级数敛散性概念时,可以把无穷级数想成是注水到浴缸里面.假设浴缸一开始是空的,然后我们用一个量杯,把相当于级数第一项的水量倒进浴缸,接着又把相当于级数第二项的水量也倒进浴缸,如此无穷次继续同一个工作,依序把级数的各项一一倒进去,如果浴缸的水终将溢出来,这就是级数发散的本意;反之,如果浴缸的水永远都不会溢出来,则级数就是收敛的.这样描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既直观又生动,从而加深了印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曲线的“上凹”和“下凹”总是分不清,于是我编了个简单的顺口溜:“凹口向上干一杯,凹口向下皱眉头”,学生觉得有趣也很容易就能区分“上凹”和“下凹”,再根据图形分析过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很快就能掌握曲线凹向的相关定理.另外,在讲解“直角坐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时,我将整个推导过程描述成将一个土豆做成薯片的过程,若干块薯片(相当于公式中的截面,薯片很薄,体积可近似成面积)体积之和近似等于土豆的体积(水分忽略不计),并在课堂上用PPT示范,令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无疑为枯燥无味的推导过程增加了活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学前心理学概念范文4

摘要:地理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教学科目,所以在地理教学中,除了要教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对拓宽地理课程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 地理 新课改 策略

当今世界,知识飞速发展,学科间横向联系、相互渗透越加紧密。知识面狭窄的单领域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时展的要求,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可能走得很远,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试题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却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在地理课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感到有些困惑,本文将就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及教学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一、 利用课本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二、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从邮票、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地理基础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考试虽然不是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这"五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

四、捕捉教学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重视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中考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立意命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复习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要提供事实材料或背景,指导学生获得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思维对事件作出评判。因此,在学习中要十分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成了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对未来的公民,目前的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应成为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给予相当的关注,要求学生掌握“全球性问题”的概念,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性途径,加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从思维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技艺,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学前心理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幼儿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而目前这一专业的教学还没有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理念。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学前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目的的外在性’‘教育中学生的被动性’‘教育的重复性和封闭性’以及‘教育中情景体验的虚假性’”等问题,这就必然影响对优秀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更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学前教育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幼师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会实践、会教,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

二、改革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发展

《方案》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必须要理解“德、智、体”等的内在关系,否则在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中就会出现以知识教学代“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情况,就会把“教育目的的外在性”过分强化,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会影响到学前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影响教学工作体系、学生训练实践体系;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更影响学生工作能力的发展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过去知识本位的教学方式转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挥潜能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创设教学情境,建构学习环境

《方案》指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真实的、开放的情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放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建立幼儿园——学院的合作机制,帮助幼师学生获得真实的幼儿园教学环境。按照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训室、实验模拟室以及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舞台,学生在这种开放的生态环境里,模拟幼儿园教学,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中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发展教学能力、养成敬业精神。

四、改革课程内容,生成职业目标

《方案》指出学前专业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生成学习成果,即让他们掌握学科知识,全面完成学习目标,确实感受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产生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但是学前专业各学科课程之间内容复杂、交叉、陈旧。如《幼儿游戏》《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社会化及教育活动设计》与学前教育学重复、交叉,不能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影响学生生成目标的完成。因而,我对高专学前专业学前教育学的体系进行改革,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见下图)

五、创新教学设计,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传统教学设计是围绕人的知识本位设计的,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方案》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创新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内容生成学生的具有驱动作用的学习内容,通过教师指导把其与学生学习方式整合起来,系统设计教学活动,来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见下图)

六、创新教学结构,构建学习模式

《方案》指出,学前专业的教学存在着模式陈旧、僵化的倾向,表现出理论脱离实践、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等弊端,阻碍着学科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科教学改革。本人认为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决定着教学的程序、步骤,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及组合形式。现行学前教育学的学科课程主要包含教育概要、教育实践和评估三部分,对这三部分内容实施既要考虑它的针对性,还要考虑它的长期性,更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才能实现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既要建构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还要满足不同课程的目标、特点、难度、内容等不同的多种教学结构模式。(见图一)

“多级”理论教学模式针对的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基本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经验,难以理解。因此我们按照其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学习过程不断地评价,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模块”式实践教学模式(见图二)的目的是培养幼师学生具有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教育教学的技能,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最终使学生生成职业素质。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分四步走:第一个环节是“校内实训”,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第二个环节是“教育理论应用于训练”,是专项训练过程,是学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能力同时内化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教育见习、实习”,是学生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这一活动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与幼师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提升的过程;第四个环节是“学生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整合的过程,终极目标是学生获得综合能力和素养并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宏宇.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Z].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7.

[2]春霞.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PatrickSlattery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97(6).

[3]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06-01.

学前心理学概念范文6

出于应试教育需要,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大多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授课时强调大量知识的灌输,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是典型的“单主体”模式,即:在课堂中,老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更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元素之一,并不具备主体地位。

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应深刻认识到,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所在,语文教学不应遵循固有的模式,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势利导,同时。应深入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教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为主要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并在此指导下优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因素,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策略的改革都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解读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真正从思想上、从认识上进行转变和调整,而不仅仅是“装装样子”、“做做门面”,应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学生乃教学之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感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以此为基础,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感触,还要求教师拥有敏锐的双眼,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独特想法和观点,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新奇想法,绝不断然地否定或给予消极的评价。总之,坚持“以学生为本”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真正入眼、入脑、入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体现。

第二,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构建师生互动的双主体教学模式;人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环境造就人”,好的环境能让人“不扶自直”,坏的环境却也有着“近墨者黑”的负面影响。可见,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道理,教学环境也是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教学质量同样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乐融融的教学环境往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高效掌握知识,而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学生如坐针毡、如履薄冰的痛苦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创设活跃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锋与争鸣,本着“赏识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同时,在新课导入环节,多动脑筋,利用教学挂图和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激活课堂气氛。在授课时,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以和蔼可亲的姿态走近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第三,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现代社会并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学习才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式学习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可鼓励学生自发结成小组学习团队,课上共同讨论,课下一起学习,教师在节假日或寒暑假时还可布置一些小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沟通、交流、学习。并在互助合作之中完成指定的任务。这种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起优良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通过在小组交流中发表自我观点展现出个性和价值。合作式学习模式还能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常言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缺乏“质疑精神”,这样的品质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后期发展和进步的,而合作式学习方法则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有助于学生课堂交流讨论的圆桌式教学,老师在新课导入或其他环节,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讨论空间或存在疑问的命题,号召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搜集资料的方式证实或证伪,在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且经过这种学习方式的磨炼,学生也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建构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在合作中互动,在互动中进步,这种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利而无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