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建设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建设的目的范文1
关键词:水利;项目;建设;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
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分为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个方面,水利建设项目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计算其所需投入的费用和可能取得的效益,分析经济指标并评价其经济合理性。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指标对水利建设项目技术方案、投资规模进行优选,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以提高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和决策的科学性,从宏观上对国家有限资源(包括资金、土地、劳动力以及其它自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1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
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在参数计算和资料选用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1.1 综合性。大多水利建设项目没有明确的“产品”,其产出效益难以定量计算,因此水利项目经济评价宜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水利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与程度,进行多个方案比选。
1.2 系统性。既要考虑水利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也要反映水利建设布局自身的特点,使其组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既能全面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优化利用当地能源,又要考虑与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等相关因素,平衡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1.3 可操作性。项目本身的技术、经济指标应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简单明了。能够定量的指标一定要定量化分析,便于实际测算和制定发展目标。
1.4 动态性。水利建设项目一般建设周期较长,各年效益不确定性大,进行经济评价时,应考虑通货膨胀、资金时间价值、自然条件等其他外部因素,进行经济指标分析。
1.5 规范性。项目评价的计算及其涵义的解释应规范,资料来源规范。主要指标测算资料应从国家统计年鉴、水利统计年鉴、水资源公报等正式公布和颁布的资料中选取,部分资料可采用全国性规划的成果资料,以保证指标的可靠真实以及口径的统一。
2 经济评价主要方法及评价指标
2.1 内部回收率法。在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确定的条件下,在计算中调整资金的折现率,使工程方案在经济分析期内的净现值(或净效益年金)等于零,这时的折现率称为经济内部回收率。其含义为,工程方案做到盈亏平衡时的折现率,可用图解法或试错内插法求得。当某一方案的内部回收率大于或等于国家或部门所规定的资金折现率时,该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独立方案间进行比较时,如不受资金限制,可选内部回收率最大者。对若干互斥方案的比较,需对各可行方案投资大小次序,由小到大排列,依次进行两方案间增量投资的内部回收率的分析。只有增量投资的内部回收率大于或等于规定的资金折现率时,投资较大的方案,才是经济上可行的。
2.2 经济净现值法。是将各方案在经济分析期内各年的效益和费用,以政府公布的考虑投资收益水平及资金供需关系的社会折现率折算为工程投产年年初的现值,并求其代数和,称为净现值NPW,用下式表示:
NPW=B0-(K0+C0)
式中B0为各年效益的折算现值之和;K0为各年投资的折算现值之和;C0为各年运行维修费的折算现值之和。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各方案比较时,可选用净现值 NPW最大的方案。如各方案的效益现值之和B0相同,可选用费用折算现值之和(K0+C0)最小的方案。
考虑不同建设方案的经济寿命周期不同,如果将项目效益和费用的折算现值之和,分别换算为经济分析期中各年均等的费用和效益年金值,并相减,差值即为净效益年金( NAW)。这种方法称为年金法,其数值也可用净现值进行换算,如下式所示:
净效益年金大于或等于零的方案在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各方案比较时,可选用净效益年金最大的方案。与现值法相比较,年金法的优点是可按各方案的不同经济寿命直接进行计算,无需换算为相同的经济分析期。
2.3 效益费用比法。以工程方案在经济分析期中的各年效益的折算现值之和(或年值),与各年费用的折算现值之和(或年值)之比作为经济评价指标。当效益费用比大于或等于1.0的方案,是经济上可行的。对于各独立方案的比较,可在资金许可条件下,选定效益费用比最大的方案。而对于互斥方案的比较,则应在诸可行方案中,对增加投资所得的效益进行增量分析。只有当增量的效益费用比大于或等于1.0时,增加投资的方案才是经济上可行的。
3 水利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费用计算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城镇供水、航运、渔业。
一方面,经济评价采用的数据,大都来自预测和估算;另一方面,水利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受水文现象随机性的影响很大,因此水利建设项目年效益和年费用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弄清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判定工程方案在经济、财务上的可靠性,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还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水利项目不确定性分析一般包括:敏感性分析、概率(风险)分析,现分述如下
3.1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即可进行单因素的影响分析,也可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
水利建设项目的敏感性分析一般选择投资、效益、工期等做为敏感性因素,计算其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从中找出最为敏感的因素,进行必要的补充研究,以优化建设方案,发挥投资效益。
3.2概率分析。防洪、灌溉及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的各年效益及其运行维修费用,随当年的水文情况而有所变化。可根据过去多年的水文观测资料,进行概率(频率)分析,以计算净效益的期望值(或多年平均值),并估计在指定的运行期限内,达到所计算的经济评价指标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般用概率加以表示。
4 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方案比选注意事项
4.1 注意各方案之间的关系。方案间关系一般为独立或互斥关系。如一条河流上的灌溉工程和另一条河流上的水电工程,就是相互独立的。又如水电站工程的坝体方案中,高坝和低坝方案就构成互斥关系。独立关系的方案可同时建设,互斥关系的方案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建设。
4.2 注意各方案间应具备可比性。基本要求为:①研究的深度基本一致;②计算费用和效益的价格均应采用影子价格;③各比较方案经济寿命一般不同,可采用各经济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共同的经济分析期,并采取相同的起始基准年;或者用年金法进行方案比选;④采取同一的资金时间折算率。
结语
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是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在今后一定时期,水利建设仍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因此有必要建立水利投资效益评价理论,选择合适的水利投资效益评价方法并应用于水利投资效益评价实践,从而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经济建设的目的范文2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开展了大量的建设项目和工业园区规划,由此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国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对建设项目和园区规划进行治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空间。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通过向社会公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共同提高环境质量。但是在实际操作,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度不够,在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所以建设项目的开展单位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浪费和破坏行为时有发生,不利于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1.2环境保护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在环境保护的监管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建设,所以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污染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导致环境治理成本升高,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1.3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而相关部门却没有加强管理的力度,导致环境污染加重。
2.园区的环境管理存在问题
2.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滞后,园区综合功能差
在工业园区建设之前,应该对园区的选址、工业布局以及污染物的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在具有可行性之后在开展项目建设。但是很多园区为了尽早实现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评价滞后,往往是在建设后得出评价结果,此时已经无法改变现实。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过分的注重经济效益,而没有考虑到长久的可持续性发展,导致园区的综合功能较差,环境污染隐患众多。
2.2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环境管理能力不强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很多的工业园区在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对于工业废水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有些园区为老企业转制而建,所以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环境保护方面的配套设施,排污标准严重不合格,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2.3园区内产业链条不完善
在工业园区中,由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所以在废弃物和原材料之间可以互相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在现阶段的园区中互相之间的结合点很少,只是单纯的产品产出和配送,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互动,所以造成资源的浪费,为环境管理带来难度。
3.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
3.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应对措施
3.1.1加强环保体系建设,明确职责
工程项目在开工初期就要建立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制度,建立健全本项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实施,现场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部门,配备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并制定各自相应的职责,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3.1.2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必须从思想意识这个源头抓起,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要进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等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把保护环境的意识灌输到人们的意识中去,使大家的环保意识从被动转变到自觉维护和保护环境上来,做到全民参与,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3.1.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环保投入,有计划地安排环境保护措施费用,确保环保专项资金投入到位。
3.1.4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需要通过建设项目所有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在项目全生命期内,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以减少建设项目全生命期内的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2园区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
3.2.1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园区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园区是最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坚持树立发展循环经济观念,在园区项目引进时加以宏观指引,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衔接,使园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增强园区竞争能力,避免园区内重复建设。
3.2.2做好园区环评工作,加强源头管理
认真作好园区的区域环评工作,根据区域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开发的强度和规模,完善区域开发的环保措施,对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总体布局、配套的基础设施等编制详细规划。重点引进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先进的项目,积极引进高科技、信息化产业等污染较少的环保、绿色项目、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对入园项目的规模性质地点工艺等进行评价,减少工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2.3建立产业链条
将园区中不同类型的生产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对于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重新作为原材料的利用的企业之间进行互联,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建立完善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
4.结束语
建设项目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国的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整治力度,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降低建设项目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环境管理部门还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联合相关的建设部门,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力度,全力打造生态循环的建设环境,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杜万平.环境行政管理:集中抑或分散[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2,12(1):24-26.
经济建设的目的范文3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监察;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环境管理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工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数量明显上升,环境监管任务十分繁重。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和设施“三同时”落实不到位、未经批准建设内容擅自发生重大变动等违法违规现象仍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有些环境影响不可逆转,有些环保措施难以补救。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对建设项目进行“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检查,使得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投产后集中体现,给环保验收管理带来很大压力。通过推行环境监理,有利于实现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由事后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变,由单一环保行政监管向行政监管与建设单位内部监管相结合的转变,对于促进建设项目全面、同步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监理的作用
1、设计阶段的环境监理
设计阶段的环境监理,首先要解决环评文件与施工设计文件脱节的问题。在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理过程中,发现建设项目施工设计与环评文件经常存在不相符现象,这种不一致表现在项目用地范围或总平面布置变更、项目生产工艺或规模变化以及污染处理工艺及环保设施改变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项目施工设计阶段环境监理的早期介入是非常必要的。环境监理单位要在研读项目环评文件的基础上作为建设单位代表参与到项目施工设计中,对施工设计与环评文件及其批复不相符的内容,可提出由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施工设计单位分别编制“变更通知单”予以确认,并要求建设单位组织环评单位对项目环保变更进行补充编制环评说明或环评报告,经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或审批后,作为项目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的依据。
2、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环境监理是根据环评文件技术要求指导施工单位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环保“三同时”有效执行的具体实施阶段,也是防止施工期环境污染对施工过程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阶段。环境监理单位要根据建设项目特性,发挥环境监理单位在环保技术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业务优势,派遣专业环境监理人员入驻现场,代表建设单位督查各项环保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文明施工,预防施工期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杜绝因违法施工而引起的公众投诉。
3、试运行阶段的环境监理
项目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主要是监督检查项目试运行期间的环保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以及生态恢复情况,整理项目建设相关环保资料,协助建设单位做好项目环保专项验收准备。
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中的不足
1、地方政府忽视建设施工项目环境管理
目前普遍我国地方存在的现象就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建设施工项目的环境管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一部分的地方政党领导以及企业法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过分的热衷于招商引资,追求片面经济效益。而各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并取得一定的政绩,往往很少会对环保工作给予过多的重视,甚至还会忽视建设施工项目中的环境管理,这也就造成了环保部门执法难、建设施工项目环评执行难以及三同时跟踪难的现象。
2、 专业人员匮乏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环保方面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和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2]。现在从事环境监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以往纯粹的环保专业人员转变过来,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环境专业知识,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要求等方面理解和把握能力较强,但是对于不同行业的特点、产污环节及可能造成污染的节点的了解和掌握则不如该行业从业人员那么丰富。另外,对于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则更加缺乏,这样就造成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工程没有敏感性,对环保设施的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3、 相关单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首先从工程的建设方来说,由于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尚未纳入国家的强制性规定,目前很少有工程建设方主动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绝大部分建设方的环境监理工作都是因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而采取的被动行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建设方的环保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在施工期引入环境监理会增加项目的整体费用。
其次,就施工单位来说,在施工阶段,大部分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淡薄,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重质量、赶进度、轻环保”的思想比较严重。往往是环境监理单位虽然制定一系列的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相关的环保管理制度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无法达到施工期环保达标的要求。
三、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中的对策
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
完善或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改进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加紧制定环境监理法规,在法律形式上明确在建设项目开展环境监理的要求,增强环境监理工作的法制权威。
2、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和自动化监控水平
要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和手段,以适应新时期环境现场执法工作的需要。“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环境监察、检测和应急体系”。国家的重视会保证完成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要建立环保系统的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开发、建设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手段。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要全面形成能力,占污染负荷65% 以上的重点污染源要实现污染排放连续在线监控,其他污染源要实现多种形式的总量监控、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要与城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有机结合,为环境保护部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境监察队伍
要继续坚持环境监察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求,严格按照公务员管理,实行公开考试、录用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清退。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要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岗位培训工作,逐步实行材、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试题,规范环境监察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按照环境监察人员每五年接受一次培训的要求,要对现有在职环境监察人员完成一轮培训,凡未经公开招考进入环境监察队伍和未经环境监察培训合格的,一律不得发给环境监察执法证件。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监察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排污收费政务公开制度。对于环境监察队伍中的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执法不力、严重渎职的行为,要坚决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4、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
以“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者必纠”为原则,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增加违法行为的曝光率, 及时公示各类执法案件的查处情况,做到透明化、公开化、制度化。加大执法和舆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察工作,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监督企业排污。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就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环境监察作为环境保护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适应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长胜,吴晶.施工过程中的影响环境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J]. 山西建筑. 2011(03)
经济建设的目的范文4
农田牧场防护林营造技术
护田林科左后旗农田因干旱多风易风蚀沙化,即使灌溉,也难以高产,营造农田林网对制止风沙侵蚀,保护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是科左后旗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大部分农田防护林除一般护田林作用外,最重要的是控制土壤风蚀,保证地表不起沙。这主要取决于主林带间距即有效防护距离,该范围内大风时风速应减到起沙风速以下。因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不同,主带距差异很大,根据不起沙的要求和实际观测,主带距大致为15~20H(H为成年树高)。林带结构如何对防护作用有重要影响。乔灌混交或密度大时,透风系数小,林网中农田会积沙,形成驴槽地,极不便耕作。而没有下木和灌木,透风系数0.6~0.7的透风结构林带无风蚀和积沙,为最适结构。林带宽度影响林带结构,过宽比紧密。按透风结构要求不需过宽,小网格窄林带防护效果好,一般有3~6行乔木,6~15m宽即可。主带距一般160~250m,副带距600~800m。树种选择乡土树种杨树较为科学。护牧林树种选择可与农田林网一致。主带距取决于风沙危害程度。不严重者可以25H为最大防护距离,严重者主林带距可为15H,病幼母畜放牧地可为10H。副林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400~750m,割草地不设副带。林带宽,主带10~20m,副带7~10m。营造护牧林时,草原造林必须整地。为防风蚀可带状、穴状整地。整地带宽1.2~1.5m,保留带依行距而定。整地必须在雨季前,以便尽可能积蓄水分。造林在秋季或次春。开沟造林效果好,先用开沟犁开沟,沟底挖穴。用2~4a大苗造林,3a保护,旱时尽可能灌水,夏天除草、中耕、蓄水。在畜舍、饮水点、过夜处等沙化重点场所,应根据畜种、数量、遮阴系数营造乔木片林保护环境。为根治草场沙化、进一步发挥护牧林作用,还应封育沙化草场,补播优良牧草,建设饲料林基地。同时,转变落后经营思想,确定合理载畜量,缩短存栏周期,提高商品率,实行划区轮牧等。
农田牧场防护林体系对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
降低风速、锁住风沙。科左后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风力较大,每年春季都有大量的耕地遭受风害。农田防护林营造之后,防风固沙作用一年比一年突出。昔日的风沙薄土地变成了良田。②提高空气湿度,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据观测,在树高20倍有效防护距离内,林网内的风速比旷野区风速降低了22%;林带后25倍树高范围内平均减少水分蒸发20.4%,起到了抗旱保墒作用。随着林网内风速的降低,使土壤和作物蒸发出来的水气,可较长时间的停滞在林网内近地层,因而,林网内的空气湿度得到提高,土壤含水量也相应地提高,为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需要水分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干旱年份,效果更为明显。据农安县前岗乡的观测,林网内平均提高空气相对湿度12.6%,在林带后25倍树高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增加2.6%。③调节气温、地温、延长作物的生育期。早春时节,由于林带挡风,地面散发的热量不易被风吹走,局部热量交换少,从而提高了早春田间气温和地温,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及幼苗生长。据观测,在林带保护范围内空气温度比旷野地要高1.9℃,种子比旷野地要提高3~5d发芽,发芽出土率平均提高40%~60%,春秋两季可延长无霜期10~15d,减少了低湿的危害,提高作物产量。④护目林林网内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养分、水分含量均明显提高。据取土样观测,粗、中沙含量减少,物理黏粒含量提高,土壤孔隙度提高,有机质提高65%,全氮提高0.85倍,全磷提高35%,全钾提高80%,林网内豆科、禾本科牧草比重提高51%,牧草高度平均提高21cm,产草量提高20%。⑤促进粮食增产,据统计,该地区实施农田防护林工程后,玉米每亩增产在6.5%以上,小麦每亩增产6.4%以上,黄豆可达20%以上。载畜量提高1.1倍,牲畜死亡平均减少5.1%。⑥营造农田牧场防护林也是木材生产的良好基地。对成过熟林进行更新采伐,通过木材销售,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提供木材的同时,也为木材加工增值创造了条件,为农牧民的增收奠定了基础。
经济建设的目的范文5
关键词: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流程;招投标经验
Abstract: The bidding work can proceed smoothl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schedule, cost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idding processes in general, and to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related matter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bidding steps, for other similar project bidding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bidding; bidding process;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F5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对建设项目进行招投标,可以择优选择设计、施工、监理等投标单位以及材料、设备的供应商,相应地这些单位也可以凭自己的经济实力、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参与自由竞争,只有通过项目承发包过程的规范,才能达到优选高质量的投标单位的目的,从而在程序上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优价。
2、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概念及类型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指建设工程发包人单方面阐述自己的招标条件和具体要求,向多数特定或不特定的勘查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等承包人发出邀约邀请,被邀请人向发包人发出邀约,进而由发包人从中择优选出交易对象并作出承诺的行为。
根据邀请方式和被邀请人是否特定,将之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的招标行为。
邀请招标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的招标行为。采用此种方式招标的,发标人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3、招投标流程概述
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是一个极其复杂、十分繁琐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见图1。本文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为例,与一般招标流程对比分析。
图1 招投标基本流程图
4、投标报名与投标人资格预审
4.1一般做法
按规定必须采取公开招标的项目,在公开建设工程信息和投标单位资质要求后,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经理应持有效证件进行投标报名,且报名地点应在招标公告上指定的有形建筑市场,报名截止后,建设单位应从所有报名企业中进行投标人报名确认,投标企业的数量必须超过三家。对于满足下列条件的项目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批准单位为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以下是可以进行邀请招标的条件:
1)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
2)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
3)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
4)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
5)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招标人应当向三家及以上具备承担施工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采取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载明资格预审的条件、标准和方法;采取资格后审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对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和方法。招标人不得改变载明的资格条件或者以没有载明的资格条件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经资格预审后,招标人应当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告知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并同时向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告知资格预审结果。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不得参加投标。经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4.2案例中的招标信息容灾中心项目按规定在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物资采购等过程中采用公开招标;拆除等采用邀请招标。
1)公开招标
以施工招标为例,项目施工标段开始招标时,在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指定的网站建设工程公开招标信息表,明确给出了招标工程的相关信息、投标条件、对投标人资质的要求、需要投标人提供的材料等。
2)邀请招标
以拆除招标为例,工程拆除招标由于金额在限额以下,故采用邀请招标的形式,对多家符合资质要求的拆迁企业发出投标邀请函,在邀请函中,介绍了拆除标段的概况及投标相关注意事项。
5、招标投标的基本程序
一般来说,招标投标都需要经过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三个阶段。 5.1投标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投标文件包括投标书、投标保函或备用信用证、关于投标书中单项说明的附件,以及其他必要文件。投标文件应密封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指定地点,可以专人递交,也可以挂号邮寄。按张掖市的规定,是当天接收投标文件。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重新进行招标。在要求提交招标文件截止时间前,投标人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在要求提交招标文件截止时间过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按法律规定拒收,也不能对已送达的投标文件进行更改。
5.2开标
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以公开方式进行开标。开标由招标人或者招标人委托招标投标中介机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单位主持,邀请监督组成员(监督组成员由检察院、工商局、纪检委、招标办等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及投标人代表(法人或委托人,项目经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单位代表参加。首先由检察院宣布开标会议纪律。然后由工商局检查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证、营业执照等各类证书;由招标办检查项目经理,经检查核对,所有证照都确定齐全有效后,再由投标人及监督组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验证投标资格,并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主要材料用量、招标项目经理、工期、质量等级以及其他主要内容。待标书宣读完,由投标人确认无误后签字确定。投标人也可以对唱标作必要的解释,但所作的解释不得超过投标文件记载的范围或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经济建设的目的范文6
【关键词】新牧区 畜牧经济 问题
一、西乌旗在建设新牧区活动中发展畜牧经济的现状
内蒙古是全国最大的牧区之一。以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必然是以牧区养牲畜为主,所以在全国推广建设新农村活动的热潮下西乌珠穆沁旗也进行着建设新牧区活动。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西乌珠穆沁旗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历史性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牧民生活条件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牧区牧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此看来西部大开发给建设新牧区活动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西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的东部,南与赤峰相接,西与锡林浩特市相连。总面积22960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25万。西乌珠穆沁旗自从开始进行建设新牧区以来不断加大反哺力度,落实各项支牧惠民资金7.34亿元,有力推动了牧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建设新牧区活动中西乌珠穆沁旗的新牧区建设活动在稳步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成新牧区建设示范嘎查9个。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冬羔育肥出栏、良种牛引进、肉牛育肥等先进生产模式逐步普及,五年累计接冬羔221万只,引进优良品种牛6559万头,牛的良改比重达到97%,累计育肥肉牛2.1万头,畜牧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新建牧区公路636公里,架设牧区供电线路245公里,新建牧区基本水源井831眼、节水灌溉233处,解决3.6万人和6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牧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全旗冷、暖季牲畜饲养量分别压减并控制在100万和180万只羊单位以内,基本达到了草畜平衡要求。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草场三牧制度,实施阶段性禁牧草场面积586 万亩、草畜平衡草场面积2779万亩,旗财政安排3765万元休牧补贴资金,自行组织实施春季休牧,为草原生态争取到宝贵的休养生息时机,牧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不断改善。
二、建设新牧区发展畜牧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草场。虽然西乌珠穆沁旗早已开始实施了春季休牧和标准化划区轮牧工程,但是始终没能全面的有效地贯彻于实际的牧区牧民生活当中。更可怕的是自然草场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地被利用,尤其是秋季打草的时候草场损坏是最严重。以前在牧区秋季打草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牧区经过承包和租售牧民的草场打破原本在9月秋季打草的规律,既然从7月中旬就开始打草了。在我看来这些人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赚钱,他们才不会去关心牧区草场的受损与否。所以这般不合理的利用草场是对于自然草场的最大伤害。
(2)畜牧经济的基础设备建设相对落后。近几年来西乌珠穆沁旗虽然投入了最大的努力去建设和优化了畜牧经济的基础设备,但牧民本身的棚帐还是太小、质量也太差,完全达不到接优良冬羔子的标准。与此同时打草机和提炼喂养资料的机械也是严重欠缺。畜牧经济是蒙古族自古以来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生存方式之一,但是粗放的管理方法和落后的基础设备也是导致畜牧经济大大落后于其他企业经济的主要原因。为此,想要发展畜牧经济就要好好解决畜牧经济的基础设备落后问题。
(3)对于畜牧经济的投入不足。在建设新牧区中发展畜牧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不收取畜牧经济的税,地方物资力大量减退,地方财政收入也随之减少。因此地方财政对于畜牧经济的资金投入也相应的减少很多。建设新牧区中发展畜牧经济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的工程,所以地方政府不断地给畜牧经济资金投入是必然的。如果地方政府财政开始缺乏资金,无法给畜牧经济投资的话畜牧经济就无法得到循环发展。所以依靠地方财政是错误的想法。
(4)牧区社会化服务与科学技术传播方面的不足。由于牧区牧户之间居住的距离太远,几千亩草场上就一家牧户,而且大部分牧户家里至今还没有常电,看个电视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是从媒体得到什么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了。因此,加大了牧区社会化服务与科学技术传播的难度。畜牧经济的生产、销售、分配以及保护牧民利益诸如此类的一切都急需牧区社会化服务与科学技术的传播。虽然西乌珠穆沁旗在传播科学技术方面下过很大功夫,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设备有限的原因没能真正的完成服务于牧民的任务。
三、建设新牧区发展畜牧经济的建议与对策
(1)合理科学的利用自然草场。①要鼓励牧民使用唤醒自然草场为主要目的的自然放牧方式。自然放牧是指在考虑草木生长的频率和水源供应程度的前提下一年四季都要选择不同草场顺其自然的放牧;②严禁不合理的、随意的打草行为。把秋季规定为打草的季节,严禁在其他季节打草破坏草场的行为。为此,首先,管理土地、草场的相关部门出台严厉的规定,严禁过分打草破坏草地行为。其次,牧民把草场租给他人时可以在合同中添加说明关于打草的要求,比如说,一年四季只有一次秋季才能打草。合理科学的利用自然草场是发展畜牧经济的稳定基础。
(2)加强改进畜牧经济的基础设备建设。①大力推广各项有利政策,鼓励牧民积极争取各种国家项目。首先,大力宣传有利于畜牧经济的各项国家政策,让牧民深刻的、全面的了解到这类政策所能享受到的利益的重要性。其次,鼓励积极争取有利于畜牧经济的各种国家项目,让牧民了解到这类国家项目对于畜牧经济发展的重要性;②经过提高牧民收入来完善基础设备建设。牧民自己尽力争取提高本身的收入,可以一边养牲畜放牧一边利用草场建设旅游景点,因为无边无际的辽阔大草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地绿色旅游景点。
(3)拉拢外资企业入股投资。可以借助外资企业的资金投入来缓解畜牧经济资金短缺问题。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是因为借助了外资企业的大力投资才提高了发展速度。所以草原上的畜牧经济也可以积极地大力拉拢外资企业的资金投入脱胎换骨的进入新一代的发展舞台。
(4)大力推广科学技术与牧区社会化服务。①通过建设牧区畜牧经济合作社来推广牧区社会化服务。牧区畜牧经济组织合作社是以牧户经营为主,牧户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条件所建设的特殊经济组织。它会给牧民的畜牧经济提供很多方便,对于推广社会化服务也有大量的帮助;②大力集中人力与物力来推广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广是发展畜牧经济的关键纽扣。首先,旗政府与当地牧区相关部门组织人力收集物资来推广科学技术。其次,当地牧民在财政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下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学习科学技术,让科学技术在牧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总之,新牧区建设活动开始进行以来牧区畜牧经济与牧民生活条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牧区各方面的条件也明显优越了不少。大力发展畜牧经济是建设新牧区的必经之路,只有科学的合理性的加强发展畜牧经济,牧区就会飞速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因此解决好发展畜牧经济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关键一步。解决好这类问题就不会走不必要的弯路,所以必须好好解决在发展畜牧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盖志毅.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M].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
[2]达林太.牧区与市场:牧民经济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关于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情况的报告[R].政协会议新闻第六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