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策略范文1
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直接体现电子商务运作的实践课程,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所以实验是本课程的重点,是学习电子商务,对电子商务技能进行融会贯通的重要一步。其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领会网站建设和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熟练运用常用的网页制作和设计工具,强化提高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
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课程之间知识存在重复,影响学生兴趣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知识面涵盖较广。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前期《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中可能已经讲授了部分相关的内容,而教师在教学时,受到教材的影响,顾及教材体系的完整性,会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自身能力有限,难以兼顾技术和商务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知识结构体系不仅包含计算机技术,也包含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教师往往偏重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的教学而忽视了网络营销等商务知识;而营销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往往偏重于网站商务活动的教学,而忽视具体技术操作。这一现状使得学生对商务流程与功能模块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电子商务网站不能全面理解。
3.学生计算机基础不牢固,缺乏信心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还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整个过程,熟练掌握其中包含的每个具体细节性技术操作。对于学生来说,前期的相关课程基础,特别是计算机基础如果不牢靠,很难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很快消化并运用到实际操作。部分学生对于搭建网站往往缺乏信心,感到难以下手。
4.课时安排有限,教学任务重
由于整个专业安排有许多门课程,总的课时是有限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课堂时间也非常有限,而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所有具体问题都做到的及时指导。而课下学生同时有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独立消化所有需要吸收的内容,具有相当的难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快速增长。
三、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实验的模块化教学思路
1.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避免知识的重复讲授
为了避免知识的重复讲授,主讲教师应该利用教研室会议等集会时间主动与相关课程的负责教师进行讨论,必要时在他们的上课时间进行旁听,了解课程之间的知识重复度,交流相关知识的讲授意见,确立合适的教学内容。
2.深入企业进行交流,对网站项目进行模块化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商务和技术两个方面诸多知识点结合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流程完整的体现出来。为此教师应该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在实际商务网站项目运作过程中所涉及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结合电子商务网站的项目任务,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从中体现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例如列出电子商务网站的通用模块分解图(图1),明确建设电子商务网站需要完成的各个组成部分。
3.针对各模块的不同功能详细分解其实现流程,帮助学生理清页面之间的关系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任务,理清各个页面之间的关系,需要针对各模块讲解其功能,并详细分解其流程,从而为制作网页和编写代码提供蓝图。例如:购物车模块(图2)是用来显示用户已选择采购但暂时未付款的所有商品,它可以让用户方便清晰地看到自己现在已经选购了哪些商品,也是一个可以体现网站人性化服务的模块。
4.对于关键性代码进行指导性注释讲解,引导学生下手编程
编写代码是整个网站建设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步,由于计算机基础不牢固,学生往往怀有畏惧心态。这时,不应该要求学生迅速成为一名编程高手,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办法。电子商务网站发展到今天已经经过了很多年,网页的基本风格形成了许多精典框架,另外实现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性代码都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套路。通过对经典网页框架以及关键性代码的注释讲解举例(图3)可以引导学生从没有头绪的状态下,找到通向目标的一块基石,迈出试探性的第一步,树立起信心。这样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有时间慢慢回味消化课堂内容,形成坚实的能力积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课时不足的矛盾。
5.评价学生的初步成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学生在前期的指导下完成对模块的编程初步实现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成果及时给予评价,通过交流,补充、修正,加图3购物车模块的部分代码注释示例深每个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巩固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有成功感,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捕捉到迸发出的创造灵感,创造出高水平的优质作品,为今后的就业铺平道路。
线上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线上教学;虚拟社群;策略
一、中国线上教学发展状况
1.线上教学市场分析
中国教育一直面临着收益失衡、资源分配不均、素质教育成效不佳等困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教学打破了这一格局。相比于常规教育模式,在线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形式更加灵活,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结合使用移动终端,在线学习具备便携性,有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线上教学具有的此类优点对于突破教学桎梏意义重大。
购物、旅游、交友等范畴与互联网交融后,一样具有普遍市场需求的教育成为除医疗之外的最后一个实现了必要程度市场化的行业。教育产业和互联网的链接在10年之前就出现萌芽,首先是实行远程教育、网络学校和在线推广形式。因为其拥有市场需求庞大、同质竞争激烈、行业高度散漫等特点,线上推广模式在教育机构引发了高度重视。同时,教学资源的不均衡驱动了种类繁多的以网校形式为主的线上教学机构的涌现,该模式起初发展相对缓慢,究其原因是中国家庭网络速度较慢以及录制的课程视频用户体验效果不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移动设备的普遍提高,在线教育的发展步伐加快,碎片时间学习和移动直播课程的可能性因4G网络与高速宽带的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德勤在分析报告《风口上的教育产业黄金时代,顺势而为》中表示,在2013年,平均每天有2.3个在线教育初创公司在中国市场成立;自2013年一季度开始大约一年时间获得国内外融资之后,2014年此时在线教育市场已逐步形成庞大而稳固的基数;接下来一年时间在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已达1.6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它还会以1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万亿元的惊人现状。不论是从行业规模大小,还是市场活跃程度,或是从资本积聚力量来看,线上教学市场正处于迅速膨胀阶段。当前,中国线上教学市场主要是K12教育(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高中阶段)、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在这个追求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信息更密集的时代,中国在线教育产业进入“黄金时代”。
2.线上教学用户分析
伴随网络成长的“80后”“90后”群体是线上教学的主要受众,用户以高学历、年轻态为特点。有调查数据显示80%的人们开始愿意尝试并积极参与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一般以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应用市场等形式为主要学习渠道;其中中小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参与在线学习比例达60%,更有超过80%家长支持学生线上学习模式。学习者对杰出的线上教学产品追求点在于资源内容的优质性和学习效果的显著性,与此同时教学者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趣味教学。但也有研究认为,在线教育对学习者约束力较差,而教学者在此模式下执行力受到监控和评价的制约。
3.在线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前线上教学局面表现热潮,创业资本投入热情高涨,但是学生用户的实际使用效果和支付情况其实并不理想,能够盈利者仍凤毛麟角,线上教学规模化作用尚未呈现。在教育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新东方,最初的推广方法就是采用免费讲座吸引大量学生,再将其中潜在客户转化成付费学员。对于互联网的用户黏性和增值收费特性,线上教学的长期黏性面临重大挑战。如果把购物、出行、交友等视作频繁性需求,那么教育产品的选择就显得相对阶段性,用户使用的持续度将是最大的考验。若是对于考试类教学课程,考试成绩将成为主要衡量标准。线上教学由于缺乏强制性约束力和足够实质性内容保障,教学结果评估更难做到公正合理。
涉足国内在线教育市场的K12领域与其他在线教育课程相比形势更加严峻,虽然利用互联网能够在价格战中取得一定优荩但它涉及教师、学生与家长等多方当事人,处于K12阶段的孩子成长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家庭对于该阶段孩子的教育价格并不十分敏感,其中“教育消费”占到中国的中层阶级家庭收入的七分之一,课外辅导月支出费用2000元以上的家庭占54%,由此显示家长对教学结果要求更高。此外,值得注意的就是中国K12阶段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非常紧迫,在线教育需要跟传统教学“抢夺”学生的最有效时间。教育是一项非常注重成效的服务体系,没有家长可能只是为了节省交通堵塞时间、节约报班收费等非核心因素而忽视学习的成效问题。
二、线上教学与虚拟社群的关系
在“互联网+”的时代,用户与网络的交互性大大增强,用户在参与聊天室 、讨论区、公布栏等过程中,传达了个人情感, 改善了网站社区环境,而因线上聚合而形成的环境即虚拟社群。虚拟社群使虚拟和真实世界互相镶嵌,人类传播的方式正变得越趋向于的社交媒体化、网络化和虚拟化,与传统社区相比不断拓展到线上虚拟社区。知乎、微博、微信、QQ等虚拟社群分享信息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虚拟社群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共享平台。
线上教学主要存在四种虚拟社群关系: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与心得交流;教师为学员提供环境与传授知识;学员对教师问题提出反馈与改进措施;教师间教学经验与研究分享。这些交流方式有别于传统面对面的互动模式,同时也彰显出其特有的性质。
(1)可扩容性。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人数往往不宜太多,课程展开前提碍于场地、教师等客观条件,使得教学人数有一定的限制,而对于线上教学平台,参加教学活动的人数是没有限制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共享的。
(2)高互动性。线上教育可以基于极大的师生人数比例来架构网络支架,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问题经常会被延缓或是搁置,那么最佳状态是问题能及时回复解答,如此循环往来,才能带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氛围。线上教育正可以满足这种快速高效的互动要求。
(3)传播性。学习社群成员之间由于有着相同的互动习惯,在微博、微信平台各种学习成果或是言论见解,使得资讯传播更快,且这种传播张力非常迅速。
(4)用户黏性。人们以线上方式聚合形成的虚拟社群,会超越阶段性的需求,成员之间互利共惠,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社群的忠诚度和信任度,虚拟社群得以维持和长久运转。
三、线上教学内虚拟社群的维持策略
由于线上教学高度自愿和自由的特性,没有任何的实体限制加诸于成员,因此,教学过程中虚拟社群能够成为一个长久互动场域,而不只是一种临时需求性的人群聚集。在线教育的参与者都应积极探寻其维持策略。由美国开创的网络学习平台MOOC中的某些策略值得学习和借鉴。
1. MOOC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形式
在MOOC平台中,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自由的网上社区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对 MOOC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排名,筛选出的评价不高的 MOOC会由于需求不足而逐渐消失,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通过不断改进课程质量而重新立足市场,如此就会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
2.MOOC的教学课程视频理性化
MOOC的课程视频时间设置在1~20分钟,符合心理学上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规律;其教学视频形式多样化,包含出境讲解、手写讲解、实景授课、访谈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能更好地带给学习者视觉上的冲击,提高学习兴趣;视频录制过程中加入了授课者的角色,形成了一一对话的情景,使得效果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穿插练习,学习者可以自由掌控学习进度,增强交互性。国际化的MOOC平台点亮了共享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3.以“学堂在线”为代表的虚拟社群维持策略表现
“学堂在线”作为中国的MOOC中优秀平台之一,笔者曾以应试教育中学生的身份亲身体验。它不同于完全免费线上课程,而是首先推出免M公开课来吸引学员,随后推出一系列专业提升班课程,最终仍以收取开班学费方式盈利。这种教学模式除了具备线上教学的基本优点外,通常能与授课教师在课下建立友谊之情,老师在讲完一堂课之后,会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是微博中布置巩固练习,而这些社交平台上的教师会每日更新教学相关要点,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有了私下交流的渠道。当学习者参与到“学堂在线”某一个学习课堂中,最后会组建成一个学习交流群,以发红包的形式测探活跃度,此类互动模式在这种通班群中很常见。当然,这种线上教学机构也会在类似于“双11”的购物狂欢节中做出课程促销的活动。总之,这种线上教学机构会顺应潮流、深入学生生活实施各种促销机制,维护用户使用黏性。
4.社群中各成员之间互动关系维持建议
社群互动关系依赖于学习者和教学者双方参与,在大数据共享平台下,学习者应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规划;教学者应多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设计课程,以最优的展示形式抓住学习者的心理,突出教学重点,实现知识的高效传输。
我国对线上教学的探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有效整合互联网技术和教学资源,鼓励个性化学习和促成高互动性的在线教育产品及服务,从而达成提高用户黏性的目的。可通过学习国内外优秀在线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制定适宜的策略,维持和发展虚拟社群的长期活力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琪琳,鲍浩波.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现状[J].学园,2014(26).
线上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语文 现代诗歌 鉴赏教学 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可谓是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少、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接触不够多等方面。而实际上现代诗歌以其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节奏明朗的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这又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本文结合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进行探讨,希望能举一反三,有所启悟。
一、灵活设计导语,为教学做好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地设计情境,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意境中,引起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渴望。如学习徐志摩的新诗《再别康桥》,为了启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首先从学生的情感积累中谈古今中外人生中的各种离别开始,有宋代柳永与恋人酒洒长亭的《雨霖铃》、有电影中为保卫家国而舍儿女情长的《魂断蓝桥》。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我们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开始设计导语,把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母亲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诗人艾青面对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的烧杀抢掠、对我国领土的肆意践踏,眼含热泪、怀着诚挚的感情,对祖国母亲唱出了一曲爱国主义恋歌――《我爱这土地》!
二、热情朗读文本,为正确把握情感态度做好准备
1. 朗读: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字词的读音问题、诗歌简单词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前应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做好字词句简单障碍的清扫工作。
2. 诵读: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诗歌写作背景、创作时的特殊情境,以及完成诗歌内容的理解、特殊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情感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出诗歌魅力,读出作者感彩,读出自己的体会,达到作者和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和交流。
3. 颂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按照颂读的规律,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把握诗歌中的节奏和语调,纠正重读和轻读,气韵的紧张与舒缓,还要注意诗歌中重章复沓的手法、叠字叠句的运用都与作者特殊的情感宣泄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一过程应该从课前开始,一直贯穿到课堂教学结束,并延续到课后,好的诗歌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
三、感时生情,知人论世,领略风景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要真正读懂一首诗,还要探秘它的现在和过去。借用诗歌里的说法,叫做感时生情,知人论世。一首现代诗歌无论是关注社会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现实的一种曲折的反映,诗歌产生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影响会在作品中以隐讳的意象来间接地透露给读者。所以解读现代诗歌,了解写作背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具体以《我爱这土地》为例。艾青是我们所熟悉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出生地主家庭却在生下后不久就被寄养在保姆家,这使得他从小就和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感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郁。1932年从法国留学回国,不久因为“颠覆政府”的罪名被投入监狱。这些经历都使得他对社会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清了黑暗势力的本质,让他毅然坚定地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为他们高唱。抗战爆发,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国的土地,民族遭受践踏,人民在战火和蹂躏中挣扎,这样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艾青诗歌最核心的主题,那就是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同情人民。《我爱这土地》就写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四、分析基本意象,逐步把握诗歌的主旨
诗歌是一种借助意象委婉曲折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文学体裁。“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思想的客观事物。意象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解读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意象的解读。我们要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和了解诗人的性格经历以及诗歌整体情感特征的前提下,仔细分析意象的具体含义、意象的情感特点、意象和诗歌主题之间的关系,由整体到局部,再由细节到整体来回反复地揣摩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对诗歌的把握。
例如《我爱这土地》作者用了大量的意象组合全诗,“鸟”“河流”“暴风雨”“土地”“黎明”“激怒的风”等等。首先得从文中将这些一语双关的意象一一找出,并且要注意它所在的句子和加在它前面的修饰语。将意象和修饰语放在一起理解,找出共同点,再放回句子中再次回味,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深层内涵。比如以“鸟”这个意象为例,和它关系最密切的修饰语是“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是一个身体遭受摧残却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高大形象;是在国难当头,为民族的振兴积极奔走呼喊,为国家的救亡图存奋斗不止的爱国者的身影。还有一个与鸟相关的地方就是“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是一只为了自己的所爱宁愿抛弃生命的痴情鸟。联系前面的背景,就不难理解这种爱国者的形象不仅仅表现在为国家奔走效劳,更有为国捐躯的执着信念。
五、关注结构安排,体会意图,把握核心
线上教学策略范文4
一、生物学核心概念研究现状及定义
1.现状
在知识大量爆发的时代,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已经接受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主流知识”的“核心概念教学”的思想,相应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2003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更是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国内目前对于核心概念教学的研究主要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比较和以核心概念为主的教学设计。对于核心概念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
2.定义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之上,经过归纳、推理而得出的解释、规律和结论。而生物学核心概念是生物学科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生物学核心概念能够充分展现当代学科的图景,它既可以统摄一般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作用,同时又具有迁移价值,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二、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及熟练运用知识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效活动称之为教学策略。以核心概念为主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要结合教材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阐述知识的工具,通常以圆形图表或方形图表来表示。它包括概念与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这种概念或命题之间用连线来表明,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一个完整概念图的完成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选取一个知识
领域;(2)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3)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接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5)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理想的概念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概念之间具有明确包容
关系的层次结构;(2)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
词组标注出来;(3)不同层级概念之间的纵横联系要清楚明确。因此,概念图中的概念是不能被单独表征的。
2.科学史教学策略
利用科学史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生物发展史资料为材料,沿着发展的历程,将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转变为学生的探讨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实验结论,深入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
3.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学策略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的自主学习。其原则如下:①积极向上的态度;②各个组员要有责任感;③组员之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④进行反思和评价。
线上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方式 时代性 发展性 整体性
新课改、新标准、新要求。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领域的深入实施和有效渗透,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紧扣新课程标准要求。传统的单一、强制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课改的要求,“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师居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单向性教学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使用上,必须“跟进”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目标等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紧扣能力培养目标,贴近学生的主体实际,结合课堂教学实情,激发初中学生的能动学习情感,锻炼初中学生的实践创新技能,培养初中生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基于上述目标要求,我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就高效运用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能,实现教学相长,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现将在教学研究中的点滴收获进行简要论述。
一、教学方式的采用要紧扣新课标准,体现时代性。
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现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诟病”,而提出了具有指导性、针对性、系统性及理论性的教学标准及要求。新课改改革的深入实施,不仅对教学工作者的教育观、教学观,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运用和实施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中,要认真研析和抓住住新课程标准内涵目标及要义,针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选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将时代和社会的新要求、新理念渗透其中。
如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现代化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中借助电脑、投影仪、电视、录音机等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画面展示给学生,使教学空间变得更广阔,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生动,切实展现课堂教学活动及策略的时代气息,使学生感受到现代多媒体教学器材的深厚功效,提升教学活动效能。
二、教学方式的运用要注重能力培养,体现发展性。
能力培养,是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只有体现发展特性,重视学习能力培养,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同时,新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就动手操作、互助合作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始终树立能力培养第一要义的教学理念,将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学策略实施和运用的最终归宿,提供动手实践、思考分析的时机,强化探究、思维活动过程的指导,传授探究创新的方法技能,实现初中生在有效教学策略实施活动中,学习技能及学习品质的提升。
问题: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BA的延长线上,且BE=AD,点F在AD上,AF=AB,求证:AEF≌DFC。
上述问题是教师在“平行四边形”章节问题案例讲解中所设置的一道综合性数学案例。教师在该问题案例的讲解中,树立能力培养第一要义理念,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让初中生组成探析小组开展问题案例条件的分析活动。学生通过合作探析中认为,由等量代换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可由ASA证得AEF≌DFC。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要求与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向学生提问:“该类型的问题案例,在解答时需要运用哪些数学知识?一般的解题方法规律是什么?”学生进行解题活动中,解题过程如下:
证明:BE=AD,AF=AB
AE=D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AF=CD,∠EAF=∠D
AEF≌DFC(ASA)
在学生探析解题规律方法过程中,师生开展互动探析活动,结合解题过程,总结归纳出解题策略为:“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内容,结合图形内容,抓住条件内在关系,构建等量关系。”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也提高了,渗透了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有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与合作协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养。
三、教学方式的设置要紧扣学生主体,体现整体性。
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但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学习素养,以及学习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不同学生在不同基础上获得提升和进步”是新课改整体性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实施和运用中,要将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中下等学生身上,把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学原则渗透于教学策略中,为中下等学生群体提供更多、更广阔的锻炼空间和实践平台,实现全体学生“齐头并进”。
线上教学策略范文6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接受与掌握能力,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要求采取相应教学策略。
一、大力培养学生立体几何的空间立体感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部分知识点的难度虽然不像导数那么高,但是同样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因为学生从小接触到的几何知识大部分都是在同一份平面内的,如线段、直线、角度及封闭图形等。但是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与它们不同,这是一门专门研究三维空间中图形的学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的空间立体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在实际的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首要的教学任务即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立体几何空间立体感。这种教学策略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的症结,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学习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良好的空间立体感可以为今后更高层次的旋转变化、镂空设计等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立体几何的空间立体感,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观看空间立体图形并画出其三视图做起,如长方体与正方体。学生在不断的观察与画图之中,逐渐提高空间立体感。
二、重视基础立体几何公理与定理教学
实际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空间立体感,可以从观看简单立体几何三视图入手。为了提高学生立体几何知识的运用水平,教师还要重视基础立体几何公理与定理教学。这种新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每一个公理与定理之间的关系,达到有效提高立体几何知识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重视基础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掌握,从而完善基础立体几何知识体系。如教师教授学生公理三(判定若干点共面的依据):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当学生对此公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地教授他们相关定理推论:(1)经过一个直线与不在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教师通过使用“点在线上,线在面内”的推论思想,帮助学生理清公理三与其推论定理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完善自身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体系的目的。
三、开展平面几何到空间立体几何的引导教学
高中阶段立体几何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空间立体感,还要求他们理清繁多且复杂的公理与定理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立体几何学习能力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开展平面几何到空间立体几何的引导教学。因为学生通过小学与初中平面几何数学知识的学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平面几何与空间立体几何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性,可以很好地通过类比推理学习,以此帮助学生接受相关的空间立体几何知识。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类比推理学习方法有效降低了空间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平面几何知识还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如学习“空间中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平行传递定理”的时候,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知识点,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内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平行传递定理”:已知平面内存在一组平行线,如果现有一线直线平行于这组平行线中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相应的这条直线一定平行于另外一条直线。然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推理类比学习相关面面平行传递性:已知空间内存在一组平行平面,如果现有一个平面平行于这组平行平面中的任意一个平面,那么相应的这个平面一定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教师采用的类比推理学习方法不仅有效降低空间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难度,而且达到巩固与复习学生原有数学几何知识点的目的。
四、解题过程中空间几何向量的熟练使用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题目一直都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目之一,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教授学生基本解题技巧。空间几何向量同传统解题方法相比更具便捷性,所以空间几何向量的熟练使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快速解答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空间几何向量的使用还使得学生的解题过程变得规范化,便于阅卷教师快速找到该题的得分点,最终对他们高中数学考试成绩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以下为一道具体的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过程,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教师在实际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部分重点数学知识,可以采用培养空间立体几何感、重视基础公理与定理教学、类比推理学习空间几何知识及空间向量的实际使用等多种具体教学方法达到目的。学生通过教师全方位的立体几何教学,最终达到完善自身立体几何知识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明旺.新课改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