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541.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061-01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急救水平的高低,尤其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危重症患者是急诊患者中发病最急、病情最重、变化最快、危险性最大、死亡率最高、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患者群体。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工作任务繁重,而且急危重症病人多。为了保证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快速救治,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我院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并且不断完善,使之更安全、更规范,确保畅通,成为真正的“绿色生命线”。现将我院绿色通道的工作方法报告如下。
1 实施方法
制定规范、科学、系统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绿色通道为院内急危重患者建立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急危重患者由急诊医生和护士长组织抢救。遇有成批患者、意外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院总值班,启动我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绿色通道医务人员要训练有素、技术娴熟、职责明确、坚守岗位,能胜任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需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急诊抢救室为抢救危重患者的专用设施,不得挪作他用。一切抢救物品实行“五定”制度(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检查、定期消毒),保证抢救患者使用。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值班护士应主动观察病情,准确执行医嘱。对危重患者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用药后付费等便捷措施。所有检查由专人护送,所有医技、病房等相关科室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
2 软件条件
急诊专业在我院起步较晚,与其他相对比较成熟的内、外科专业相比,急诊专业发展还很不成熟。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医院的急诊科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尤其在组织结构、人员编制、规模程度以及专业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这些都不利于急诊的发展和专业的交流。我院从绿色通道的三大要素着手做好绿色通道的建设,绿色通道三大要素包括:人员保证医生、护士、工勤人员。仪器设备保证抢救室内各种抢救仪器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其他基本设备的保证医院的布局,通往各检查科室的路面条件等。2.1质量保证 为保证急诊急救的医疗质量,急诊科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各种危重病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讨论制度、危重病人转运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
2.2 加强业务管理,提高急诊护士的技术力量 提高抢救应变能力,制定系统规范的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标准,并根据标准进行各级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定急诊常见疾病的抢救预案,并严格执行。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急救技能的演练,并每月对科内所有人员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
2.3 人员结构 急诊科设有科主任1名,护士长2名,共有医护驾人员30名。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医护人员90%以上为急诊科固定的医生、护士,只有极少数是其他科室轮转到急诊科人员。全院所有科室门诊危重病人的抢救都在急诊科抢救室完成。共保洁员24 h有人值班,负责清扫急诊区域内的污物,做到随叫随到。医院的后勤服务中心还可以根据急诊科的需要,调派护工为病人服务,尤其是“三无”人员(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的护理。
2.4 健全急救组织,完善急救通讯设备 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培养急诊护士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急诊科所有成员要有完善的通讯设备,完善的急救组织和通讯网络是患者安全的保障。保证基本设备和仪器设备的完好,急诊各种仪器设备及抢救药品专人负责,班班清点检查、定期消毒保养,及时维修,建立设备检修档案,保证各种仪器随时能用。各种抢救药品、基数药定位置、定数量,新补充药品按有效期顺序摆放,班班清点,签字交接,为各种抢救提供保障。
3 成效
绿色通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尤其是突发事故、突发疾病、群体伤的救治,突出了“急”的特点,达到了“救”的目的。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硬件设施是前提和基础,软件条件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技术娴熟、热爱急诊专业、有高度责任心的急救人员队伍。我院自建立绿色通道以来,从未发生因无经费而延误治疗的情况,造福于一方百姓,也为医院赢得了声誉,使我院成为患急病、重病患者的首选,打造了急诊的品牌形象。
4 讨论
强化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 ,急诊室往往是时间急、病情重、意外状况较多发生的地方,现代急救医学要求急诊护士对危重患者能够做到快速评估、果断决策,各种操作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通过对绿色通道的管理,锻炼了护士在应激状态下将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了护士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发挥。提高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的缩影,是医院综合水平的体现,急诊树立了品牌,提升了形象,提高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文2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通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32例,年龄14~72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7例,高空坠落伤32例,打架斗殴致伤3例。受伤部位以颅脑损伤为主者42例,以胸部损伤为主者13例,以腹部损伤为主者25例,以多发性骨折为主者12例。
1.2方法
为做好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相关工作,保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有效实施,患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科室护理组在护理管理及人员素质培养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具体实施如下。
1.2.1制度建设及规范流程
(1)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优化抢救流程,加强医护技术训练,抓好质量检查等,为急救绿色通道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2)规范流程,急事急办。危急重症患者到达急诊医学科后由分诊护士直接送入抢救室处置,抢救室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后,立即上报二线医生或创伤中心医生,由二线或创伤中心医生启动绿色通道。科室将相关表格包括病情记录单、检查单、手术通知单、手术同意书、入院证等右上方均盖上“创伤救治急救绿色通道”印章,其他救治科室接到盖有印章的相关表单后,急事急办,一律执行“先处理后交费”的优先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急诊医学科后病情记录单由每个环节的医生进行填写和移交,要求护士填写好病情观察表。原始医疗资料应妥善保管,专人负责,详细记录好患者出入急诊医学科及各项辅助检查室的时间节点,便于总结和分析,查找不足,及时整改。
1.2.2人员管理
(1)定人定时。创伤急救工作随机性强、无规律,伤病员时多时少,病情轻重不一,难以预测。针对此特点,护士长合理安排抢救人员,提高工作主动性,面对批量伤员时做到忙而有序。具体做法是以人定事,谁值班,谁就负责到底,时刻不离岗位,全天24h安排护士机动班、120值班等。(2)增强急救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急诊医学科具有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加之护士人力不足,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救治的质量和成功率,科室积极开展“假如患者是我亲人”的活动及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护士的急救及服务意识,热心为患者提供服务,把握“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3)加强在职训练。为了提高创伤急救护理的质量与水平,不贻误患者抢救时机,本科室严格按《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管理手册》上的要求演练,并不定时进行抽查。采用操作训练、授课、教学查房、晨间提问、情景模拟演练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使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并了解国内外急救医学的新进展。在抢救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参与抢救工作。
1.2.3物资管理
(1)树立“五常法”管理意识。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科室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请专业讲师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向全科护理人员讲解“五常法”管理内容与标准,提高认识。五常法包括常组织:根据急救物品的使用率进行分层管理,重新摆放,做到物必有名,物必有家;常整顿:是现场所需物品放置方法的标准化,培养护士养成物归原位的好习惯;常清洁:保持抢救室内整洁,发现脏乱及时整理,发现损坏的仪器设备和物品及时维修,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监督,共同完成;常规范:制订抢救室相关管理规定和抢救制度与流程,对照标准自评互评;常自律:是五常法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护士能够自律,通过自律摒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2)物资齐全,确保各种抢救仪器处于功能备用状态。抢救室的急救物资做到专人专管,各班认真检查并交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因物资不足、仪器设备未处于功能备用状态而耽误患者的抢救时机,保证抢救效果及提高抢救时效性。
1.2.4把握环节质量,提高抢救时效性
(1)医护一体化。强调医护之间的配合,进行医护一体化教育。护士长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抢救过程中医护配合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制订改进计划和进行针对性培训,保证护士能够掌握与医生沟通合作的方法,形成规范性、程序化的医护配合流程。(2)沟通与协调。各个救治环节的有效沟通,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也是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很重要的环节,当遇到批量伤员或科室人员紧张时,应通知相关人员支援,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会诊并参与协作抢救。
2结果
通过规范建设抢救相关制度与流程,进一步加强人员及物资管理,有效缩短了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及获得确切性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伤残率。
2.1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时间由原来平均20min下降到现在15min内,得到确切手术治疗时间缩短5min。
2.2胸、腹部损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时间缩短8min,得到确切性治疗时间缩短5min。
2.3多发性骨折患者整体救治时间缩短6min。
3讨论
急诊医学科是抢救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重要窗口站,在院内救治的最前沿,护理质量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到严重创伤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业务素质和作风建设才能适应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工作的需要。“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是急诊医学科对急、危、重症创伤患者在接诊、检查、住院、手术等环节上实施一系列快捷有效的全程急救服务。其目的是让患者快速通过,缩短在院内各救治环节中的处置或停留时间,从而提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3.1护理队伍的建设在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的初期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科室基本保证了参与创伤急救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其业务能力精、服务意识强、急救水平高、综合素质好。
3.2严格护理管理,实行时限服务
要求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处置停留时间不超过15min,为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急救服务。
3.3护士必须熟练掌握严重创伤的诊断及救治流程
掌握各种监护仪器及设备的性能、使用、保养、操作等。本科室通过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及专业技能培训,树立“急诊、急救”意识,最终做到反应迅速、思维敏捷、救治有序。
3.4接送患者做到无缝连接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由江苏仪征市人民医院出车接诊入院的的重症颅脑外伤需急诊手术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所有患者格拉斯哥(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均3~8分,平均(4.81±1.29)分。患者年龄19~69岁,平均(38±2.1)岁,男42例,女22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则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方案,具体如下。
1.2.1院前急救准备阶段
接听电话,3min内出车,电话咨询患者状况,指导现场人员急救方法,安抚情绪,等待救援,救护车内抢救药品仪器准备妥当。
1.2.2优化现场和转运途中急救
救护车通过GPS定位联合司机经验,快速抵达现场按照ABCDE原则快速处理,1min内完成意识判断,开放气道,立即排除威胁生命因素,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CPR,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维持生命体征;1~3min内完成采集病史初步查体,3~7min内应用CRASHPLAN计划系统查体,运用MEW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及伤害程度,简单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护后运送,酌情采取边运行边急救的方法缩短院前时间,全程心电监护、吸氧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电话通知急诊科提前准备,酌情联系家属。
1.2.3院内急救
(1)优化急救护理小组模式,白班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师指挥使用3~4人定位抢救模式,夜班由主管护师或护师指挥2~3人定位抢救模式;急救分5个站位A气道管理-B循环管理-C给药管理-D监护管理-E记录协调管理,各抢救护士按站位分工协作。(2)优化院内急救准备流程:分诊护士接电话后迅速通知抢救医生和抢救护士准备急救用物和抢救药品,通知脑外科、ICU等相关科室会诊。建立畅通重症颅脑外伤急救绿色通道(。3)优化接诊流程:救护车抵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和急诊医生至门口接诊,紧急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至抢救室。(4)优化抢救室救护流程:各抢救护士合理站位,自动组合各抢救角色,细化患者状况及相关处理措施,争取急救时间。评估患者呼吸和循环;合理安置,除休克者头部抬高15°~30°,早期头部降温戴冰帽;保持气道通畅,需要气管插管者,立即配合麻醉科插管,上呼吸机,充分给氧,及时吸痰;检查并保证有效的静脉通路,抽取血标本,及早防治颅高压和脑疝,对症处理,抽搐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加强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时GCS评分和MEWS评分判断病情变化;完善抢救记录,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5)优化院内陪检及转运流程:心电图和B超在急诊床边进行、CT和X线等影像学检查需转运,充分评估,携带急救转运箱和必要的急救器材,一医一护一工陪检转运,快速完成相关检查。(6)优化术前准备流程:拟定急诊手术后立即在急诊室完善术前准备,备皮配血,术前用药,通知手术室准备。(7)优化交接流程:携带危重病人交接单,病历和各检查报告,急救转运箱和必要的抢救仪器,护送至手术室,与手术室接诊护士详细交接。
1.3观察指标
1.3.1救治时间
院前急救时间指现场急救至急诊入院时间,院内急救时间为急诊至手术时间,统计并分析比较。
1.3.2MEWS评分
根据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系统对急诊患者进行评分,其内容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及意识5个方面。其中,能进行危重患者快速筛选法,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结合气道、呼吸、循环和神志状况。5分作为监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9分为一级(危急),需立即抢救;5~9分为二级(危重);0~5分为三级(急症)。MEWS分值与患者预后成正相关,MEWS分值越高患者死亡的概率越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和MEW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文4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资助(YK2013B2N17)
通信作者:李俊,Email:
当前,各大医院急诊科的病患众多,急诊医生压力巨大。如何在繁忙的急诊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困扰急诊管理者的难题。近几年,笔者在实践中提出“开始正确”的理念,通过优化诊治流程和加强培训等措施,使诊断准确率和急救成功率大幅提高,进而提升了患者对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的信任度和美誉度。
1 “开始正确”的提出和内涵
急诊学科近三十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急诊因其服务患者群的特殊性,急诊工作人员要求有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1]。与专科医生相比,急诊的工作特点是“先开枪后瞄准”,即先要挽救患者生命,然后再详细检查以确定诊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急诊医生不再满足于“先开枪”,更要“一枪中的”,此即是我们所提出的“开始正确”。
“开始正确”指急诊首次诊治患者时,医生在诊断、处理和病情沟通等方面准确无误。“开始正确”要求医生在很短的就诊过程中准确采集病史,进行正确的辅助检查;针对主要矛盾或问题的主要方面采取最有效的治疗;与患者家属进行正确沟通,双方共同参与救治方案的制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1.1 开始正确首先是急诊检查方向正确
急诊工作必须快速高效,要求医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患者此次就诊的主要疾病做出诊断。急诊医生在患者未进行必要的客观检查(实验室、影像等)前,通过问诊和简要的体检就要进行初步诊断,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急诊患者以急症就诊,涉及的疾病较多,检查时必须方向正确;诊断耗时长则影响急救质量。
急性胸痛是常见急症,涉及到胸部甚至腹部的多器官或组织,如果全部筛查则检查的项目繁多,时间冗长。故急诊检查必须先排除可以导致患者立即死亡或预后不佳的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在这几种致命性胸痛中,确定诊断需要的检查又各不相同。急诊心电图是最快捷获得的检查,3 min内即可完成。如心电图有ST-T改变,按照ACS的诊治流程进入ACS绿色通道管理急查血常规、血型、肌钙蛋白、凝血指标、胸片等,溶栓或冠脉介入开通罪犯血管。如心电图无典型的ST-T改变且呈持续性撕裂样疼痛,则不能除外主动脉夹层,需要急诊查主动脉CT增强扫描以除外主动脉夹层。如患者有气促,需要急查血气分析与D-二聚体,如D-二聚体升高则需要行急诊肺动脉CT增强扫描以除外肺动脉栓塞。从上可知,虽然患者以“急性胸痛”就诊,其目标疾病不同急诊检查的方向不同。“开始正确”的第一步就是急诊检查的方向正确。
1.2 开始正确其次是具体措施正确
“开始正确”更需要体现在急诊患者的处理方面,即急诊处理措施正确。需要针对危急急诊患者生命的主要病症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急诊的第一项处理措施即能直达病所。
一个“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急诊心电图提示“胸前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床旁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阳性,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可以静脉溶栓治疗,也可以急诊介入。根据相关指南,优先选择冠脉介入的方案[2]。冠脉介入时发现冠脉血管无狭窄或闭塞,主动脉造影发现主动脉夹层,因内膜撕裂,部分遮盖了冠脉开口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患者胸痛的原因为主动脉夹层所致。在这种案例中,如果选择静脉溶栓,可能加重主动脉夹层的病情,甚至导致患者猝死,是事实上的误诊与误治。对于这种病例遵循指南的精神,优先选择冠脉介入的策略是“处理正确”的例证。
1.3 开始正确要求与家属病情沟通及时正确
急诊患者病情危、急、重,家属期待能随时了解患者的诊断、救治情况,包括医疗花费与下一步的处理等。保持即时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以让患方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有助于患方积极参与患者的救治,并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3]。急诊医生在第一次与家属进行病情沟通时,要做到:①时间及时,在有初步诊断及确定了初步诊治方案时即与患方沟通,随着抢救治疗的不断深入随时沟通;②内容正确,确保与患方沟通时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避免无根据的猜测性内容传递给家属。沟通信息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诊断、救治方案、下一步的诊治计划、医疗花费、家属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建议等。
2 如何能做到“开始正确”
“开始正确”比“先开枪后瞄准”是对急诊工作的更高要求。一个急诊团队要想完全达到“开始正确”,需要做到以下关键几点。
2.1 全科要掌握每个急危重症的诊治流程
急诊工作的核心是急危重症。全科医护人员需要人人掌握每一种急危重症的诊治流程。流程的制订需要参考当前的指南、专家共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流程制订后要不断优化,确保该流程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要确保每个流程能够全部应用到急诊患者诊治过程中,杜绝制订的流程与临床实践脱节。这需要针对流程反复培训和演练,确保急诊这个“木桶”(急诊团队)的每个桶板(每个急诊医护人员)不仅合格,还要达到优秀。还可利用精准管理的经验,提升急诊效率[4]。
2.2 全科必须掌握常规急救技术
急救技术是急诊工作的核心能力。急诊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术(含气管插管)、动静脉置管术、电复律、心胸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CRRT等。
2.3 医院各专科及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急诊是接诊急危重症的第一窗口,急诊患者的处理需要医院各专科与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5]。一个因急性胸痛伴呼吸困难的患者在深夜就诊,高度怀疑肺栓塞,应行肺动脉CT增强扫描,此时,需要影像科能够开展全天候的CT或MR的增强扫描。急诊患者不仅是急诊科的患者,也是全院的患者,需要全院统一协调,共同诊治。只有树立“全院急诊”的概念,急诊患者才能得到最佳的诊治方案,才能实现真正的“开始正确”。
2.4 急诊科室文化是“开始正确”的有力保证
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引导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急诊科要有自己的科室文化,急诊文化要体现急诊工作的特点,“开始正确”正是急诊文化的核心内涵;急诊团队自觉形成的科室文化更是“开始正确”得以完全实施的有力保证。我院急诊科凝炼了“光文化”这一文化标识,“迅速”、“全面”、“温暖”是“光文化”的内涵。在“光文化”的氛围中,我们提出“开始正确”这一理念。通过落实这一理念,大大提升了本院急诊科的综合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学忠. 跃马争春,岁月静好[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1.
[2]项美香,马宏,王建安.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与诊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7):677-679.
[3]丁邦晗,夏萍.做好急诊医患沟通,提高急诊服务满意度[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65-1466.
[4] Chan HY, Lo SM, Lee Y,et al. Lean techniqu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flow in emergency department[J]. World J Emerg Med,2014,5 (1):24-28.
[5]Suter RE. Emergency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ystemic review[J]. World J Emerg Med,2012,3(1) :5-10.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文5
严重创伤对病人受伤部位以及其他脏器系统的“远达效应”所造成的强烈的有害刺激所引起的全身病理生理反应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认识和重视。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变化,严重创伤病人后期并发症的救治十分困难,因此,人们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救治重点越来越多地关注其初期阶段。从“黄金一小时”到“白金10分钟”概念的推出,便足以见得人们对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救治重视的迫切愿望。
防微杜渐,防患以未然,通过有效的、积极的、及时的早期处理,尽可能早地遏止和逆转严重创伤对机体造成的病理生理反应是早期救治的基本目的。在美国,其外科学院的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advancedtraumalifesupport)课程时对所有参与创伤救治人员(尤其是在创伤病人院前救治到收治入院后最初几个小时内与病人有关联的任何医师)进行训练的基础程序。该训练课程包括从救治最初时间开始的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维持生命体征的各项诊疗措施,其中将救护人员对“黄金小时”含义的理解特别作为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以强化救护人员“快字当头”的责任意识。国内创伤救治人员的培训应当很好地加以借鉴,通过个体与团队的培训以及各个救治程序和环节的磨合,使救护人员真正理解和树立“黄金”或“白金”意识,以便使严重创伤病人的救治“绿色通道”得以真正建立并行之有效。
从许多临床抢救实例的经验或教训来看,这的确是一个观念和意识的问题,而并非仅仅是医疗条件的问题。
加强对创伤救治人员培训的目的除了上述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外,还在于通过简明扼要的规范诊疗和救治程序,使早期参加救治的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病人进行最有效的评估和检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创伤病人的漏诊率。要做到这一点,各创伤救治中心应当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并且能有效落实的救治流程和人员培训方案。有许多很好的建议或措施值得推广,例如在接收创伤伤员较多的医疗机构,为了能更迅速对伤员实施救治,必须常规准备至少一个能够在任何时候开放并利用的手术间,以及相关救治设施(如带有加压装置的充填好冲洗液的压力传感器、加温液体等)和救治人员。
在ATLS训练程序中列出的“优先救治措施”以英文词汇ABCDE冠名排序,即:A、气道处理(airway);B、呼吸管理(breathing);C、循环支持(circulation);D、制动(disability);E、曝光(X线照片)(exposure)。类似这样便于记忆和实施的救治措施在发达国家的临床诊疗指南中十分常见,我们有必要迅速予以借鉴和完善,以确保创伤病人救治的“绿色通道”能真正畅通。
创伤救治对医疗机构具有独特的挑战性,因为它需要大量的重症治疗资源,尤其是对伴有多个脏器系统或部位的严重创伤,对医院整体救治能力和人员协调配合能力及专业水平、医疗设施与条件均是极好的综合考验。
二、气道处理
气道处理是创伤病人早期系列“优先救治措施”之一。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专门问题列出的原因是在许多实践中对它的处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延误救治或显着影响着救治质量。
创伤病人救治中,除了头颅、颌面、颈、胸等部位创伤对气道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外,其他部位的创伤病人也经常面临气道的通畅与开放,以及呼吸机的及时且正确应用等问题。气道处理的基本目标应重点围绕三个要点:1)确保呼吸道通畅;2)确保病人足够的氧合;3)确保及时的呼吸机支持。呼吸道障碍所致的缺氧对生命的威胁十分迅速,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病人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死亡;但是,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而且正确处理则也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使病人转危为安。
正是这种至关重要的地位,气道处理才经常被列为创伤病人救治中维持生命体征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救治器材的常备。不论是在急诊科,还是在手术室或者病房,在气道管理方面的实施标准应当采用同样的原则。在任何可能发生紧急插管的地方,都应当具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包括氧气、带活瓣的呼吸囊和面罩、机械通气机、吸引器、各种型号与规格的喉镜片和气管导管、以及处理困难插管的各种器具)。呼气末CO2浓度的监测在呼吸管理方面具有许多优点,应尽可能配备。
2、人员培训。在发生紧急气管插管可能性较大的场所,例如院前救护车、急诊科、危重病人集中的病区,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人员到麻醉科轮训,掌握气道管理的急救技术,并确保当班医护人员中具备训练有素者以备应急。至少在面临通气障碍的病人时,能够及早且正确使用面罩-呼吸囊给予支持。以往那种依赖临时呼叫麻醉科医师前往增援的救治方法对创伤病人的救治极不适宜或者说基本徒劳,对于及时有效的救治弊多利少。
气道管理通常表现为十分紧急,要求现场医护人员能够依靠自己力量近早给予正确处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平时定期接受培训并争取机会进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应当克服不必要的畏难和顾虑、乃至责任的推委情绪,积极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3、创造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在保持病人清醒的情况下实行气管插管操作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安全”的做法,其实并不然。这种情况可能由于病人的不配合而增加气道损伤、疼痛、误吸、高血压、喉痉挛、挣扎躁动而消耗更多氧储备等风险。适当应用镇静药或、肌松药能使首次接近病人气道时的插管条件变的更好,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缺氧、误吸的病人,或者人员较少等情况时更为有利。实际上,在监护和设备条件完善的情况下,手术室外药物辅助的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并不低于手术室内的紧急插管。
由于创伤病人氧消耗的增加所造成气管插管期间可能存在的缺氧风险,应当事先进行氧合,从而避免由于气管内插管延迟操作所致的缺氧现象。
值得强调,所谓“良好的操作条件”还应包括辅助人员(2-3名以上)的协助,分别负责1)给病人通气、面罩给氧及插管操作;2)压迫环状软骨,防范返流和误吸,同时确保颈椎的稳定;3)给予物,协助吸痰、约束病人等。在考虑气管插管可能不顺利的情况下,任何医师不宜单独行动,应当积极寻求助手;必要时应当尽早通知能够迅速熟练实施环甲膜切开术的医师立即到场(即使是手术切开气道尚不急需或最终未予进行),在困难插管期间,现场是否具有经验的助手极为关键。
4、插管难度的评估与困难处理。在气道处理方面,对于困难气道的判断与评估十分重要。从最初接触到创伤病人时,就应给予初步的判断和准备。救治人员对于气道处理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应有所了解,例如:1)通气困难:指在进行面罩加压时不能给予病人足够氧合或导致缺氧窒息的紧急情况。主要原因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道不通畅。2)困难插管:指经过正规训练的医师使用常规喉镜正确地进行气管插管时,经三次尝试仍不能完成的现象。包括两种情况,即非急症气道和急症气道。前者主要因为口咽局部解剖因素、或操作者经验不足而使声门显露困难而不能顺利实施插管操作,但仍能维持自主呼吸或通过面罩给病人实施辅助通气;急症气道则是指既有插管困难,又有通气困难并存的紧急状况。这种在没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经过正规训练的医师对病人既不能进行良好的面罩通气,又无法完成气管插管的危急情形,被称为“困难气道”(DifficultAirway),是围术期呼吸管理中最危险的紧急情况。
有些利于解决困难插管的设备、器材应当具备并能确保随时可用。这些特殊设备、器材的正确利用主要取决于使用者以往的经验以及平时培训情况。
困难气道的处理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各项:
1)面罩通气
2)普通喉镜
3)McCoy喉镜
4)纤维光导支气管镜
5)导管引导器
6)弹性塑料探条(gumelasticbougie),即插管管芯
7)弯头气管导管(parker导管)
8)逆行插管
9)喉罩(laryngealmaskairway,LMA)
10)气管-食管联合导管(esophagealCombitube)
11)环甲膜穿刺喷射通气(Transtrachealjetventilation)
12)手术建立气道
5、气管导管插入途径。一般来说,在紧急情况时,经口插管优于经鼻插管,因为在伴有颅底骨和筛板骨折的病人中经鼻腔的器械操作可能存在直接损伤脑组织的危险。尽管许多医师认为经鼻插管有利于长期通气支持的病人的口腔护理,但是更重要的在于,经鼻腔插管对于使用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病人有可能存在引发鼻窦炎的危险。而且经鼻插管常选用直径较小的导管对随后的气道吸痰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将带来困难。如果因某些特殊情况或手术所需,经鼻腔插管途径可以选用。但建议一旦病人情况稳定后,最好经口腔更换内径较大的气管导管。
三、延迟性液体复苏与创伤控制外科概念
创伤后早期机体可依靠自身的代偿机制进行容量的调节,并且能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早期容量治疗的要点在于:1)恢复正常的循环血容量;2)恢复正常的血管张力;3)恢复正常的组织灌流。
1、积极的还是延迟的液体治疗。
由于出血、缺血细胞的摄取、向组织间隙渗漏等因素的作用,血管内血容量减少,显然,液体补充是早期复苏的基础。以往多主张给快速输入2L加温的等张晶体以达到恢复正常血压和尿量的目的,但这种方法近十多年来受到质疑。人们已经注意到对一个正在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快速输液会收到相反效果。红细胞的稀释将使其携氧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大量液体的输入会导致体温过低和凝血障碍,积极的液体补充的结果往往是短暂地升高血压,紧接着会增加出血量,再一次造成低血压,接下来会需要补充更多的液体。这种恶性循环是液体复苏治疗的棘手问题,需要救治人员认真权衡如何去避免持续低灌注所带来的风险。
创伤救治早期液体复苏应当认真区分为两个阶段加以考虑:1)早期。即活动性出血尚未控制之前;2)后期。从所有的出血被控制开始。
早期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快明确诊断或出血原因与部位的同时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病情的诊断应重点集中于最常见的隐蔽出血部位(胸腔、腹腔、腹膜后腔、长骨等),这些部位甚至可能成为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唯一区域。任何需要紧急进行的诊断性或控制活动性出血的手术操作必须尽快地到达手术室进行,以及时排除发生于这些敏感腔室部位的出血。
后期复苏的重点则在于补充足够的液体,维持足够的携氧能力。
大量实验室资料表明限制液体的应用对活动性出血的动物有益。关于在创伤病人中采取维持一定程度低血压的复苏方法的较早的前瞻性研究是1994年由Backill等发表的。该研究将穿通性躯干创伤病人随机分到两个治疗组:即标准常规治疗组(在院前救治期间输入2L晶体液)和延迟复苏组(到达手术室之前不给予输液)。该研究共观察了598例病人,从受伤到达急诊室的平均救治与转运时间为30min,到达手术室之前平均为50min。限制输液组在此期间平均输入液体约800ml。立即复苏组在同样的时间内平均输入晶体溶液2500ml以及130ml血液。两组病人到达手术室时的血压基本相似,未复苏组能达到自主止血,所接受的输液量少于立即复苏组,但无统计学差别。延迟复苏组痊愈出院率明显改善并高于立即复苏组(70%与62%,P=.04)。洛杉矶医学中心1996年的一项关于创伤的回顾性报告支持上述结果。病人都是由私人交通工具送到医院,未进行过院前复苏,其预后明显好于那些由相关医疗救治机构运送来的病人,即使是受伤程度极为严重的病人也是如此。一项来自出血性创伤病人中对预后情况的回顾性调查也表明,病人在最初的复苏期间通过商用快速输液系统(RIS)接受液体治疗的存活率仅为56.8%,对照组为71.2%(P<0.001)。
目前认为,低血压能使机体自行解决出血问题。一旦达到止血,在不需要外源性的液体补充情况下血压可得到逐渐提升。目前尚无依据证明MOSF是由于复苏延迟的作用所致。早期液体复苏的理想目标应达到这么一种生理学状况:即对活动性出血的病人补充液体时,在偏多则增加出血量,而偏少则引起低灌流的困境之间寻求平衡,逐渐抵达最终目标。
表早期液体复苏的目标*
---------------------------------
维持收缩压在80-100mmHg之间
维持血球压积在25%-30%之间
维持凝血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正常范围
维持血小板数>5万
维持血浆离子Ca在正常范围
维持中心温度>35℃
维持氧饱和度
防止血清乳酸增加
防止酸中毒加重
---------------------------------
*对有限的低灌流给予液体补充是力求在合适的血压与出血量之间的平衡。
2、选择液体治疗开始的时机还是液体种类。
容量治疗所用的液体种类大体上分为晶体和胶体两大类,选择的基本原则在于补充的容量能够在有效循环内维持的时间。晶体溶液在血管内外的分布迅速,对于严重创伤血容量的维持难以持久;胶体溶液能够在血循环中维持数小时,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维持和组织的灌流,但对于其真正的救治价值仍有争议。高渗盐水近年来单独应用的趋势减少,与羟乙基淀粉或右旋糖酐的合剂相继问世,对早期血容量的恢复有明显的改善。最新的临床研究认为高渗盐水的浓度4.2%更好于7.5%(霍姆),可以更好地避免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高钠问题。
积极的液体补充所造成的许多风险均与循环血容量的稀释有关。由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以及对献血安全性的继续改进,血液制品在出血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明显增加。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维持适当的血球容积可减少全身性缺血的危险,血浆的早期应用也可避免稀释性凝血病发生的可能。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液体复苏开始时间比液体种类选择更重要”的临床实践之后,人们又转而强调“复苏液体的成分与其输注速度和应用时机同等重要”的救治观念。
3、创伤控制外科概念。
在一项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严重创伤病人的回顾性资料中,以输血数量为基础对其短期治疗结果进行了评价。141例病人在术前和术中复苏期接受了20U以上的库存红细胞的输注,输血单位的数量对生存组(30%)和死亡组(70%)无显着影响。但是,研究人员注意到有11个变量具有明显意义:即1)主动脉夹闭以控制血压,2)正性肌力药的使用,3)收缩压低于90mmHg的时间,4)手术时间,5)体温低于34℃,6)尿量,7)pH值小于7.0,8)氧合指数(Pao2/Fio2)小于150,9)PaCO2高于50mmHg,10)K+高于6mmol/L,11)Ca2+低于2mmol/L。在这些参数中,对于输血量大于30U以上的病人来说,前三项是致命性的。总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并不如休克的深度和持续时间重要。
近年来人们从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密切关注中逐渐形成了创伤控制手术(damagecontrolsurgery)的概念,其尤其强调对活动性出血的迅速控制,以及早期手术过程的准确性、快速性。
4、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
1)库存红细胞(PRBCS)是治疗出血性休克的主力军。一个单位PRBCS平均血球容积为60%—70%,具有良好的携氧量以及与任何胶体溶液一样的血容量扩充作用。可通过晶体溶液的预混合进行输注,既可减低血液的粘滞性又可使输血速度加快。2)血浆的应用对于出血性休克复苏期间发生的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具有适应证。血浆也是一种良好的容量扩增剂,但仍然也有携带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并且也需要加温输注。输注1-4UPRBCS的病人通常不必输血浆,大多数的病人有足够的凝血因子储备以补充随血液丢失的量。已达到大量输血极限(一个血容量或大约10UPRBCS)的病人通常需要每单位PRBCS补充一个单位血浆。当输注5U和9UPRBCS时血浆的需要量是不尽相同的。应强调根据创伤救治过程中对凝血指标(PT,INR,PTT,Fib)动态监测结果,及时补充血浆以纠正任何偏离正常的情况,因为这种不正常情况可能急剧下降。对于伴有明显的大量出血的任何病人,以1:1的比例预防性地输入血浆和PRBCS是必需的,即使是在确诊性实验结果报告之前。血浆输注之前需要解冻,可能耽搁它的及时使用,因此应提前准备或申请部分预先解冻的血浆供应以应对紧急需要时快速供应。3)在没有已知的先天性因子缺乏的情况下,冷沉淀或特殊凝血因子的准备对于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并不是明确适应证。4)血小板的输注对于已证实血清水平低(<50,000细胞/mm3,高倍视野)的临床凝血障碍的病人应当考虑。择期手术病人中凝血障碍的发生通常是血小板缺乏的结果,这一点与创伤病人明显不同,后者更多地是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所致。输入的血小板血清半衰期非常短暂,通常只用于出现明显凝血障碍的病人。血小板输注时不应通过滤过器、加温装置、或快速输液装置等,因为它们将粘附在这些装置表面,从而减少实际到达血循环中的血小板数量。
5、围术期低血压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区别。择期手术病人所发生的轻度低血压状况与
急诊室所见的失血性休克病人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术中低血压病人除了与外科手术所致的失血有关外,通常与镇静或镇痛药等引起的血管扩张或心脏抑制有关;而伴有低血压的创伤病人则是实际上处于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状态,这一点与择期手术病人术中低血压的情况正好相反。对创伤病人,应尽量恢复血管容量并提供平稳的麻醉,使病人能从血管收缩状态平稳地转变到血管扩张状态。同时,通过保持血压稍低于正常血压的方法以使止血更容易,或减少失血。
四、有创穿刺技术的利弊
前已述及,创伤病人的救治需要利用许多重症治疗资源。严重创伤病人病情波动大,变化迅速,需要频繁地采集血标本(包括动脉血气分析)以动态监测和对病情进行调控。实际上,最关键的有创穿刺技术就是两项:即一右(颈内静脉)一左(桡动脉)。1、有利于救治。尽早建立必要的动、静脉留置通道,既有利于对血流动力学等生命体征的即时和动态监测,快速容量复苏以及急救药物的调整,又方便于各种血液标本的采集,减少医护人员不必要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救治质量,减轻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创伤或痛苦。尽管如同各种诊疗操作一样,有创穿刺技术具有一定并发症,但显然其利远大于弊。因此,在不妨碍其他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实施的情况下,救治人员应放弃一切顾虑尽可能尽早地常规实施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置管类型根据需要可分别采用大流量输液导管、普通中心静脉输液/测压导管、或Swang-Ganze漂浮导管、带有起搏功能或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功能的导管等,必要时可行逆行穿刺监测脑组织氧合情况)和左侧桡动脉(供直接动脉血压测定,血气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等)。
除上述监测项目外,床旁测定血栓弹力图、ACT、凝血指标、Hct、Hb、血糖、电解质等项目十分必要。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文6
关键词:等级医院评审;就医质量;影响
医院评审作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已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1]。我国卫生部于2011年4月印发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这是继1989~1998年第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结束之后开展新一轮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新一轮评审标准是在全面总结过去医院评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医院评审理念与有效做法,强调由过去的各专业技术评价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目标转换,重点关注医院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重点抓住患者安全的主线,更加关注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注重患者的安全和主观感受。我院2011年底启动新一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历经近3年的创建、整改与自评,2015年通过江西省卫计委组织的医院评审现场评价工作,授牌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可以说,等级医院的评审创建过程对患者就医质量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证患者就医安全
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用了一个章节关注患者安全相关内容,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站在患者视角上评价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全过程[2]。医院在开展等级评审工作中,将实施“患者安全目标”作为提高患者就医质量的基本任务,从组织机构、建章立制、资源配置、培训考核、整改落实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
1.1规范执行手卫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执行手卫生规范,是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患者就医质量根本保障。医院从院级、管理部门、临床科室三个层级开展工作。①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②制定《手卫生实施规范》等制度规范,加强对全院人员的培训,定期考核监测,开展手卫生宣传月、手卫生知识技能竞赛等活动,实现全院执行手卫生规范。③设置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重点部门的水龙头全部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水池边配置必备的洗手设施,并张贴六步洗手法标准示意图;科学配置速干手消毒剂,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患者要求在床旁放置速干手消毒剂并挂上洗手标志。四是临床科室均设院感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及抽查考核,提高手卫生知晓率、正确率及依从性。新一轮医院评审对手卫生规范带来的成效显著,见表1。
1.2落实“危急值”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临床医生及时知晓“危急值”,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取得最佳抢救机会挽救患者生命。创评前,医院危急值管理上有漏报、危急值流程粗放不智能等情况。通过创评中,医院修订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制定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与危急值接报登记表,科学调整评估危急值项目及范围,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报告流程。医务人员知晓率和及时处理率有了明显的改善,实行无缝管理,建立全院性联动机制,有效提高了危急值报告和处置效率,见表2。
1.3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效防范医疗风险 评审初期,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各能部门分口管理,没有进行报告率、知晓率的汇总检查考核工作,对重大不安全事件的改进措施未进行效果评估。为规范这项工作的管理和落实,医院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实行主动报告激励及非惩罚机制。经过院科两级开展专题培训、简化上报程序、实施配套奖励、定期督导检查等工作,我院不良事件上报例数明显提高,从2012年起步阶段的14例逐年提高,到2015年1~6月有301例。通过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全院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意识和积极性在增强,对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4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患者跌倒、坠床和压疮等事件发生 医院建立患者安全质控指标,依托信息化管理对压疮、跌倒、坠床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防范跌倒、坠床等现象的发生。如走廊、卫生间设有防滑装置和警示标志,病床床头统一张贴标识卡,对特殊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提供语言提醒、搀扶等服务。成立压疮管理小组,组织压疮相关知识培训,制订《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对压疮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这些工作都是从开始的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系统性监测分析,到评审期间开展自查整改,运用管理工具进行根因分析,直至创评工作结束,医院患者跌倒、坠床和压疮等事件明显减少,各项指标得到持续改进。
2 创新服务优化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检
2.1实施“先看病、后付费”,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我院于2012年6月在全省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加强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建立了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为更多的患者开通生命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新一轮评审工作开展以来至2015年上半年,通过“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我院进行抢救治疗的患者累计达1400余人次,切实体现了医院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的举措和成效。
2.2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医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就医服务质量。①提供预约诊疗服务,医院通过现场、互联网络、手机、微信等多种预约渠道,预约平台内数据实时共享,让患者来院后直接可以到诊间就医,减少了排队挂号等候的时间。②运用信息系统,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开通就诊过程中各项医疗服务项目自助机结算模式,使用自助打印检验报告,采用门诊药物预配候取系统,设立便民门诊,启用门诊住院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等,缩短缴费排队时间,方便患者就医。③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协助患者办理住院诊疗服务、特殊患者专人护送,通过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服务,让患者知晓出院后医疗护理的康复措施,真正体现“就医不难,健康有道”的服务理念。
3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督导检查持续改进
医院坚持质量强院,不断增强为患者服务的能力,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日常管理、考核和监督,在质量管理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全员化。
3.1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定期督导提高质量。医院健全了院科三级质量管理组织,院长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人,科主任为科室第一负责人,每月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会,了解医疗环节中的隐患及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职能管理科室加大督查力度,每月确定主要质控指标,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进行改进。每季度编印《医院质量安全简报》,将医院各方面的质量指标进行汇总和分析,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3.2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加强培训确保落实。医院着手开展了规章制度的整理、修订、培训、落实工作。根据标准要求,完善了各项核心制度,制定了医疗技术准入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强化了高风险操作与手术安全管理。通过主诊医师负责制的科室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全面启用结构化电子病历,电子病历设有常用医学短语选择功能、病历数据同步功能、自动提醒功能,一方面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
3.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托院感信息化监测管理系统,统计医院感染基本监测指标值,为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和考核;开展院感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管理;严格落实主要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建立多部门联合管理机制,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宣教及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及由此造成感染的发生,见表3。
3.4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新一轮医院评审,药剂科加强了内部质控检查和对临床的督导工作,药剂质控小组每月对全科质量监控,严格现场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认真整改落实。坚持做到“阳光采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专人专库专账管理,定期督查,确保药品质量、使用、储存等安全。设立学雷锋用药咨询岗,药剂师破除一味发药的传统服务模式,主动走出窗口,零距离指导患者规范、正确、安全用药。如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对执行抗菌药物处方实行点评制度,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和监测,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与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见图1。
图1
4 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新一轮评审采取书面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这四种方式[3],引入了国际医院认证JCI评价方法,引入以患者安全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追踪方法[4],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质量持续改进具体实施方法纳入到标准的内涵中,。通过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反映医院整体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反映患者就医质量高低。实行数据科学管理,避免突击迎接评审,防止审后滑坡现象[5]。
最后,值得一提,通过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医院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认真落实了患者安全,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患者就医质量,也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创建工作只是过程,目的是持续改进、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萍萍,杨泉森,邬静艳.国内外医院评审经验对浙江省医院评审工作的启示[J].中国医院,2013,17(2):15-17.
[2]卫生部.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Z].2011.
[3]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医院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Z].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