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盘点工作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盘点工作方案范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鄞政发[20*]19号)和《关于印发宁波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鄞政办发[20*]56号)的文件精神,区统计局资产清查工作将于20*年3月至6月在全局范围内实施。为确保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意义
通过资产清查工作,全面摸清本局家底,真实、完整反映全局资产和财务状况;促进资产合理配置,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局资产管理,完善我局资产管理制度。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20*年12月31日。
(二)清查范围:局机关、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以及普查中心。
三、工作原则和方法
本次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和统一要求”的原则进行,首先我局按要求进行自身清查盘点,按照清查情况录入各项资产基础信息;其次由区财政局指定的社会中介机构对自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经审计核查后上报我局资产清查数据及有关资料。然后按照清查情况和区财政局划分的各级单位的审批权限,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认定;最后全局进行帐卡记录调整。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52号)和《宁波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细则》(鄞财企[20*]53号)等有关规定,我局资产清查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年3月)
1、学习资产清查业务知识,包括资产清查工作文件、资料及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2、成立我局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和责任。
3、布置资产清查工作,参加全区安排的业务培训。
(二)实施阶段(20*年3月-5月)
1、按照统一要求和部署、由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自查,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盘点、登记等工作,并于20*年3月30日前将《单位户数清理表》一式两份报区财政局。
2、将由社会中介机构专项审计后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电子及纸质材料于5月15日前上报区财政局。
(三)总结阶段(20*年6月)。
1、根据资产清查情况,对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于5月30日前将工作总结报区财政局。
2、根据资产清查结果,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监督工作。
五、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我局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我局已成立*区统计局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办公室内,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局领导要重视资产清查工作,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资产清查工作顺利按时完成。
(二)精心组织。要做好动员、培训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结合单位实际,按照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开展工作,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三)如实填报。在认真自查的基础上,如实反映我局资产情况,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和资产信息的真实性。
盘点工作方案范文2
企业内部能源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一个分支,其审计程序也不外乎制订工作方案、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审计报告等三个环节。
1.1制订工作方案
内部能源审计工作方案包括审计目的与对象、审计范围及内容、审计期与审计时间(审计基期应超过半年、对比期应选1~3个年度)、审计依据与标准、审计(监测)人员安排以及需要企业相关单位、人员配合的工作要求等。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审计入场前向相关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
1.2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
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是内部能源审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1)生产基本信息收集。生产工艺流程、能源与物料消耗流程、能源管理规章制度、能源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等。(2)帐目及相关记录查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统计月报、采购台账、出入库台账、设备台账、生产运行记录(细化到各岗位)、能源动力消耗记录(如电、燃气、蒸汽表记录等)、财务原始凭证(如原辅材料、燃料及水电燃气等采购支付凭证、产品销售凭证等)和成本月报等。(3)能源消耗验证。煤炭、燃料燃油、蒸汽、压缩空气、氢气、氮气、电力等企业所使用的各种能源的期初存量、本期购入量与自产量、期末库存量的实物量盘点;主要能耗设备及能耗情况的实况普查,如对炉窑等热工设备的生产量、能源消耗种类及消耗量的验证,对生产用电设备的生产量、年耗电量、单位产量耗电量的验证,以及对输变电系统变压器的容量、参数、高压侧电流、电压、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全年输变电量代表日电量记录的普查等。(4)耗能设备现场监测。利用监测仪器对主要耗能设备(如热工设备、用电设备等)进行能源利用效率和热能电能损失的测试。(5)能源计量巡视检查。对计量器具的安装、计量精确度以及配备达标率、完好率进行确认。(6)分析结论。根据现场收集到的信息和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对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产品能源单耗、综合能耗、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耗能指标等成果进行综合析评价、查找问题、查找出节能潜力,给出审计结论。
1.3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结论,完成内部能源审计报告。参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政府能源审计报告书的相关要求,企业内部能源审计报告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能源管理现状概述、生产过程中各种能耗物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能量与物料平衡计算、能源整体利用效果评价、存在的节能障碍及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技改措施建议以及财务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书完成后,要与企业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人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作为企业能源管理改进的依据。
2企业内部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1)国家《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是企业进行内部能源审计的指导性文件,涉及能源的管理、计量、统计等项内容的审计标准应遵从该通则。(2)涉及用能概况、能源流程及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时,应遵从国家标准《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的要求进行。(3)产品产量是计算单位产品能耗的基准,核定产品产量时仅能考虑合格品数量、且必须通过仓库物资盘查与往来账目进行核定,同时不能仅考虑产成品还要考虑在产品的数量,在产品应折算为相当的产成品(应注意标准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非标准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品)。(4)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应注意能源消耗数据和与之对应产品产量的时间计算区段及所属范围保持一致,注意分品种进行非生产系统用能与损失能源量的合理分摊,注意生产过程中外协加工部分的能源消耗在进行产品能耗核定时需要一并考虑。(5)进行产品能耗分析时,应注意不能简单地将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消耗不同能源等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对比;在综合能耗无法进行对比时,可对主要生产工序或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3企业开展内部能源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盘点工作方案范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17302
1 资产信息数据治理现状
1.1 成立专项小组,明确责任
公司高度重视资产设备信息管理情况,成立专项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财务资产部、运检部、营销部、办公室、安监部、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专责及其负责人,采用集中办公的形式进行资产数据信息治理。
财务资产部职责:建立固定资产账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定期查核;会同实物管理部门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维护ERP中AM模块信息;指导县公司做好上述工作;
实物管理部门职责组织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建立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卡片的对应关系;维护ERP中PM模块设备台账信息;维护本专业生产管理系统信息及ERP中PM模块信息的一致性(如运检部维护PMS系统设备信息,并保证两个系统数据的一致性);指导县公司对口专业做好上述工作。
1.2 梳理业务数据信息,分析问题原因
从2009年成熟套装软件上线开始,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赣州公司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发现了业务部门设备实物台账与财务账卡信息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财务资产部组织运检部、营销部等主要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变电设备资产价值高、数量多,是影响赣州公司资产数据质量的主要设备类型,故以变电设备为例进行问题原因分析:
(1)设备创建时,未分主附设备。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一张资产卡片应与一台主设备对应,附属设备在主设备下的“附属设备”创建,不需对应资产卡片。但运检部之前在PMS创建设备时,有部分设备未分主、附设备创建。ERP中出显示的“一卡多物”中,已查出563条附属设备在“主设备”中创建。
(2)PMS与ERP的PM(即设备模块)模块数据不一致。其原因,一是PMS中数据传入ERP失败;二是在PMS中删除重复创建设备后,未在ERP中删除。而资产卡片必须与PM模块中设备对应,两个系统数据不一致,导致对应错误。
(3)资产与设备对应错误。即使在ERP中显示“一一对应”的部分,对应情况仍不理想,如避雷器的资产卡片与开关柜对应。
(4)用户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运检部有设备台账录入及时性的规定,用户工程完成验收送电后,须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设备台账的录入。由于实物已完成移交,运检部按规定必须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录入设备台账,且在“资产性质”一栏必须选择“局属”。如果运检部在设备台账录入时,“资产性质”一栏选“用户”,一旦出现故障,运检部无法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开具工作票。
(5)未及时拆分暂估大卡片。由于设备投运时,财务资产部预转资,创建暂估大卡片,但由于工程尚未决算,财务资产部无完整设备清单,只能根据设备管理部门需要零星创建明细卡片,但无法添加价值。
(6)设备“有物无账”,即实物管理部门有设备,但财务无资产卡片。由于历史原因或者通过大修等方式购入设备,有部分设备在运检部PMS系统中已创建设备,但财务资产部无法创建卡片与之对应。
(7)设备“有账无物”,即财务有资产卡片,但实物管理部门没有设备。原因有,其一,有部分设备,运检部在拆除设备后,并未对其进行报废流程处理,财务资产部与物资部未收到报废申请,导致PMS中已无设备,而ERP中仍有资产卡片;其二,运检部更换设备时,并未在PMS中重新创建设备,而是通过修改旧设备的参数使之变成新的设备信息,其结果是旧的资产卡片对新设备对应。
1.3 制定方案、规范业务数据
财务资产部根据分析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制定出业务部门数据规范工作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财务资产部对应的工作,协同联动将不规范数据逐个整改完善。
1.4 市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县公司资产数据质量
市公司总结经验,同质化推进县公司管理,主要措施有:
(1)组织业务部门对口培训。财务资产部组织运检部、营销部等部门对口培训资产数据清理的相关工作,对口讲解本专业的工作内容及操作演示。
(2)按月对此工作进行评价考核。为提高资产设备对应质量,加强资产管理,市公司财务资产部每月抽取某个小分类,手工查看资产设备匹配情况,在市公司对县公司定性评价中另设一个指标――资产设备对应质量。对以前抽查过的类别,市公司会再抽查对应情况,以查看其整改情况。对未整改的单位,重复进行考核。
(3)对困难县公司帮扶。困难县公司的帮扶主要有以下形式:一是到困难县公司现场帮扶,有针对性的查看资产数据;二是对口专责到市公司跟岗学习,学习市公司资产数据治理模式。
2 主要成效
2.1 资产设备对应率考核指标达到100%
通过对各业务部门设备台账系统与ERP系统数据之间的关系,及资产设备对应率指标的学习,公司各部门协同努力,确保资产设备对应率指标每月考核中达到100%。
2.2 市公司本部数据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通过匹配PMS与PM模块的设备数据,删除ERP中无效的设备台账1480条;梳理设备台账,在PMS设备中“附属设备”一栏中重新创建附属设备563条,并传递至ERP的PM模块;经逐条核对,已梳理出对应错误的变电类设备与卡片2569张,并正确对应。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本部资产设备实际对应率由2014年年初的51%提升到年末的87%。
2.3 县公司对应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通过培训、评价考核、帮扶等工作,县公司对应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例如再后续抽查开关柜时及配电变压器时,对应质量均提高到90%以上。
3 下一步工作措施或思路拓展
3.1 完善固定资产转资流程
对于已有固定资产数据治理,赣州公司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单位的方法。为了防止“边清边乱”现象,财务资科部将对新增资产,特别是工程项目,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转资流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财务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部门)提供的经现场盘点确认的资产清单和估计价值转增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根据决算金额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3.2 关注业务部门数据更新情况
目前,运检部的PMS系统因需升级为PMS2.0系统,其正处于原始数据录入中。赣州公司将继续跟踪其设备录入对ERP中对财务资产信息的影响,防止PMS在升级过程中打乱已整改的数据对应信息。
4 管理建议
4.1 完善业务部门设备台账系统与ERP数据传输接口
公司在治理数据时,因PMS系统与ERP系统信息无法顺利传输,而加大了工作量,虽然指定专人负责传输工作,但还是因数据传输不畅而影响了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由省公司维护设备台账系统与ERP数据传输接口,以保证数据传输正确。
4.2 建立实物盘点信息系统
盘点工作方案范文4
今年下半年全镇将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为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村级换届之前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责任进行全面审计,为村级换届工作作好准备,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核心,坚持依法依规按政策办事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弄清村级经济实力,理顺财务关系,明确村干部的经济责任迎接村级换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本次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由镇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各党工委负责具体组织审计工作。镇成立联合审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另行文),在本次审计中发现问题较突出,并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相关党工委要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县联审计小组报告。对审计出的问题要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处理。对侵占、挪用、私分、贪污、挥霍集体资财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主管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审计的范围和方法
(一)村级财务审计的范围,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重点是审计*年村委会换届以来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和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可追查到以往年度,立案逐项进行审计。
(二)审计方法:抓住“三个重点”,把牢“四个环节”。“三个重点”一是财务收支帐目,采用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进行顺查与逆查;二是货币资金和有形资产,采用直接盘点现金与实物的方法;三是债权债务,包括承包合同结算兑现,采用核对、复核、查询的方法。
“四个环节”:一是把牢各项收入帐的清查,是否有漏收或收八不入帐;二是把牢各项费用,是否有虚假开支;三是把牢货币资金盘点核对,银行帐户、库存现金是否帐实相符,是否有白条抵库及挪用公款等违纪问题;四是把牢债权债务帐户核对,是否与帐户相一致。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党工委组织进行审计,做到五个结合:审计查账与走访群众相结合,审计查账与核查实物相结合,审计与化解村级债务相结合,审计与处理问题相结合,审计与建帐建制相结合,确保审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一)审计内容
1、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审查村级各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重点查明收入是否及时入帐,有无被侵占、挪用;非生产性开支是否严格控制,有无挥霍浪费;村内各项工程的决算情况;未入帐的费用情况;村公益事业资金、土地补偿费收入和政府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村财务收支是否按时如实上墙公开;民主理财制度是否健全等。
2、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及专业项目管理情况。审查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严格执行,帐款、帐物、帐帐是否相符,集体资产、资源和专业项目的承包标的、期限、方式等是否经集体经济讨论决定,标的较大的是否引入了招投标机制,承包或租赁者是否按合同及时缴纳承包款或租金,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集体资产和资源的损失浪费。
3、村级债权、债务情况。查清债权、债务增减变化及拖欠占用情况,摸清帐外债权、债务情况。重点审查有无借款举债用于违背政策规定的非生产性支出,是否新增村级债务,有无存在盲目举债情况,有无将集体资金擅自借给个人、企业和外单位,有无擅自为个人、企业和外单位提供担保或抵押等。
4、村级民主决策情况。审查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是否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集体班子会议讨论决定,有无“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存在。
5、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问题。如村干部任期内的经济活动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村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等群众要求审计的问题。
(二)审计步骤
1、准备阶段。对被审计的村(居)民委员会,提前三天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村(居)委组织好人员,并由审计人员确定审计工作重点,拟订审计工作方案。
盘点工作方案范文5
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长期以来以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为管理标准,执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内部控制也基本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实施。该条例于2012年11月29日由财政部印发,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为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较滞后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依据,对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除了预算、决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和合同控制等行政事业单位共同的业务之外,还有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等特殊业务,同时因所属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在运作过程中有其自身特性,如在农业生产涉及的原材料、人工等,因为大多为分散农户和民工,无法提供发票等凭证。现行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的不完整或执行不到位,近年催生了不少“科研腐败”。如何确保科研经费使用在合乎法规的尺度下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是公益类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业务特点,就内部控制规范进行探讨,以期建立适用的规范制度。
一、内部控制对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意义
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公益性质的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承担公益性职能,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随着我国财政对科技事业投入的快速增长,农业类科研院所不论在项目资金、研发设施、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些经费的注入,本应对单位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在资金管理及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一些单位出现了贪污、挪用、套用专项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为了促进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健康发展,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效率,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利用财政资金更好服务于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一直参照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行政单位作为国家机构运行的管理机构,按理应是各行业的领头人,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更为规范、全面。然而,事实上行政事业单位远远落后于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其主要原因就是行政单位人浮于事,造成单位制度制订表面化、制度执行不力、有制度不执行等现象,内部控制成了“面上”的东西。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很多单位都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检查,同时制订了相应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对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会计工作规范性建设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一些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对内部控制理解不够,认为多人签字确认、事先请示、事后验收等程序繁琐,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钻空子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非法侵占套取专项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还有一些单位的管理者经常直接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履行。
2、内部控制制度覆盖不全
虽然很多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订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理解不足,只是根据内部控制的范本制订,没有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制订,所以很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操作性差,使财务人员无法很好地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监督。
3、缺乏内部审计控制及有效的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部门是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效果。然而,很多单位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容易出现挪用资金、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岗位责任不严明、票据管理混乱等现象,给单位造成损失。有一些单位,即使有内审机构,但碍于情面,或对内部控制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各部门之间也存在出于对同事、对熟人的信任,保持着“人性本善”的想法,缺乏防范意识,长而久之,便让心存私念、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给单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及负面影响。
三、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建设思路
1、组织人员学习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思想认识
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出台更为滞后,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员工对农业公益类院所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很了解,很多人认为这只是财务和审计人员的工作,与其他人员无关。因此,单位应该组织所有的工作人员学习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内部控制,从思想上、意识上重视内部控制,让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而内控制度也不是万能的,无法解决所有的弊病,通过学习,让员工心存敬畏,从思想上剔除邪念,才能更有效的防范于未然。
同时,也应该让员工明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监管”和“监视”,在给员工找麻烦。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员工清楚地知道法规的高压线在哪里,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恰恰是一种预防性的保护。只有每个员工都清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并将其融入自身日常的业务工作中,行成习惯,才能保证制度很好的实施。
2、成立内部控制建设小组
成立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党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相关管理职能部门领导为组员。成立内控工作实施小组,由纪检、办公室、人事、财务、审计、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单位内控制度的制订、修改、评估。设置单独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如审计部门),若实在无法单独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应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及日常业务。
3、制订工作方案
单位内控工作实施小组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工作方案。方案包括控制目标、实施范围、实施原则、工作任务、基本要求、组织方式和职责、工作准备、流程梳理、风险评估等。
4、梳理业务流程
单位应制订各项业务流程,流程与各岗位的责任挂钩,确保流程合理并能起到相互制约和监督的作用。
首先,对单位所有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以“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为原则,逐项确认单位各项工作业务,列出详细的业务流程。
其次,按列出的详细的业务流程,将各个业务中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业务流程中的每个环节,细化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分工,确定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最后,分析各流程的风险点,标注重要风险点,对重要风险点要有更严密的防范措施和监督机制。
5、重点业务设置
单位应根据自身业务设置岗位,岗位设置时要考虑全面性,制订相应的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如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并实行轮岗制,明确轮岗周期,若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采取定期审计等控制措施。只有明确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经济业务主要包括预算、决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和合同控制等业务。
(1)预算业务。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财政拨款的基本依据,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意义重大,因此预算业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业务。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除了财政定额公共预算的资金以外,还有纳入专户管理的资金、事业收入资金等其他资金,所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间沟通要充分,了解各部门的收支、资产使用情况及各项需求。单位应成立预算小组,由单位办公室、财务、项目责任部门等组成,负责预算资料收集、指标平衡、编制预算,把编制好的预算汇总上报。
(2)决算业务。决算取决于日常账务处理,因此岗位设置在账务。在账务日常工作中,要检查经济业务是否按照预算批复的金额和开支范围执行,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编制决算时要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完成后,应经单位内审部门审核后报单位领导小组审批。
(3)收支业务。收支业务是最容易产生违法违纪行为的经济活动,是各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重点。一般单位财务制度已制订详细的收支业务流程,内控制度再强调各收支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订行之有效的审查制度,并减少现金流量。
(4)采购业务。采购预算由各需要使用的部门提出,资产管理小组核实汇总,报采购小组做市场价格调查,再上报单位领导小组审批后由财务人员向上级申请政府采购计划,采购小组进行采购。
(5)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使用、报废、处置等,有着其特定的程序,资产的变动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能进行。资产内控主要包括:一是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资产的购入必须通过有关部门验收,使用人签收,由财务人员登记入账。资产管理落实到人,固定资产还必须及时粘贴资产使用卡片,使用人有变动时,应及时填写固定资产变动表交财务,财务据此单做财务调整。二是定期盘点与核对。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最好就是每年进行一次,特别是重要资产,如果资产较多,可分部门、分项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发现账实不符时,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三是限制接近。一般针对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限制无关人员的接触。
(6)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是腐败的重灾区,所以设置建设项目业务流程时必须注意岗位权限。建设项目资金一般较大,特别是使用财政资金建设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如预算、政府采购等流程。
(7)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经费是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由于资金使用的范围特殊,而单位监督力度不够,所以也是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内控制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有:一是物资的采购及管理。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涉及的科研项目大多是农业项目,因此很多使用大量农用物资,有些农用物资直接由农户供给,无法取得合法的票据,比如农家肥、农作物等等。因此,制订合理、规范的科研项目采购物资的范围及流程是该项内控的重点。规定大宗采购需事先申请、内审部门跟踪采购、事后验收,使用公务卡或银行转账,尽可能避免现金支付等手续。另外,项目中还有可能涉及固定资产的采购,由于农业项目有一定的流动性,采购的固定资产不一定在本单位范围内使用,因此固定资产的保管也是一个难点,必须注意监督检查,在项目结束时,要单独盘点,存放回单位。二是劳务、咨询费。由于我国务农的劳动力紧缺,人工费越来越高,而各种劳务报酬、各地方的市场价格都有所不同,审核部门要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大量使用劳动力时,做到事先申请审批,并要注意留存劳务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联系电话,事后要有三人以上验收确认。支付劳务、咨询费最好是直接转账支付给支付对象。
6、建立监督与评价机制
盘点工作方案范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以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为主线,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本质水平为重点,以全面推进化工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和提高生产装置控制水平为抓手,强化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实现全市化工行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为我市危险化学品行业既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化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化工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努力解决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控制水平不高、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规章执行不严、职工违章作业等突出问题;督促化工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推动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强化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保障全市化工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三、整治重点
1、依法整治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化工企业,打击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2、依法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努力压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改造提升危险性较大工艺生产装置的控制水平,规范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4、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应急处置预案。
5、依法查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各类违法行为。
四、整治措施
1、强化责任落实,实施安全生产制度化监管。在生产企(!)业实施制度化监管的同时,逐步扩大到有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和经营单位;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造提升危险性工艺控制水平;落实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要求,进一步改进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工作,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2、强化基础工作,加快安全标准化建设。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依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积极有序推行安全标准化,建立健全危化品安全监管基础台帐,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3、强化培训教育,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加强对职工应急基础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4、强化动态监管,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严格换证条件,对达不到规定条件的一律不予上报换证,对重大隐患整改无望的企业提请吊销许可证,进一步强化危险品生产企业的动态监管。
五、整治的步骤和内容
全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分以下四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
1、各镇、开发区及化工企业成立专项整治领导机构,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广泛宣传发动,部署专项整治各项工作。
3、组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宣贯培训。
(二)自查整改阶段(4-6月)
1、各镇、开发区加强对企业整治工作的分类指导和监督。
2、结合“安全生产年”活动,在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主题活动,全面排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并进行全面的登记,做到全面整改,不留死角。
3、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在企业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宣传贯彻主题活动,并进行现场观摩交流,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
4、全面规范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监控,重大危险源实行挂牌制度;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
(三)整改落实阶段(7-9月)
1、各镇、开发区要采用集中检查、突击抽查、督查巡查、厂际互查等方式,对企业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2、7月份,组织专家排查化工生产储存装置事故隐患,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储存装置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按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查处。
3、8月份,组织开展打击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活动,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化工生产企业。
4、9月份,对搬迁的企业进行跟踪协调,积极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入园进区”。
(四)检查验收阶段(10-11月)
1、各镇、开发区组织专项整治验收组对企业的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形成总结报告于10月30日前报市安监局。
2、市安监局对整治工作滞后、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化工企业开展行政执法。
3、10-11月份,全面盘点专项整治各阶段工作,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管理程序,巩固专项整治的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整治工作的认识,认清整治工作任务的艰巨性,杜绝在整治工作中出现标准不高、走过场的现象。要做好工作部署,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联动,坚持求真务实,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证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依法整治。各镇、开发区要按全市整治工作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抓好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基本情况台帐,完善基层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监管力量,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加强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三)加强指导,宣传到位。各镇、开发区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指导,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从业人员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转变被动地“要我安全”的思想,切实增强企业自身主动进行安全防范的意识,严格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