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

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范文1

匆匆忙忙一个学期又将过去,在这个学期中,我们托班教研组根据县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和指导思想,结合我园的实际工作,根据托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切实做好了幼儿的保教工作,使幼儿在各方面均得到了发展。具体工作如下:

一、学习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理论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基础,因此,我们教研组很注重理论的学习。这一学期,我们

学习了新纲要指导用书,对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逐一进行分析,对照找出理论和实际之间的交叉点,同时,我们又逐一学习了组织与实施中的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除了学习纲要用书以外,我们还通过各种途径——如上学前教育网,上图书馆,看各种幼教杂志查阅有关幼教的信息资料,对那些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帮助的文章,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实践。比如:我们共同学习过黄琼老师所写的文章《走进2岁儿童》,对我们认识2、3岁幼儿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是很有帮助的。还有,我们在杂志上查阅到南京赵寄石老师所搞的托班作息表,对我们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有很大的借签意义。通过学习,我们觉得,自己的教育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二、保质保量的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坚持两个星期开展一次小教研。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把教研的重点放在如何观察和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上面。我们主要是了解托班幼儿特有的发展规律,根据了解的情况,我们随时随地的调整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托班随机性强,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多的特点。根据2-3岁幼儿依恋亲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我们创设“家庭式”教育氛围,让每个孩子在宽松、宁静、自由、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发展。为此,我们于2000年10月份,向全县托幼战线上的老师展示我们的“家庭式”教育氛围研讨活动,和全县的老师共同探讨了“家庭式”教育氛围,我们的活动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月中,我们教研组一起研讨了给托班幼儿投放材料的适宜和适度的问题,我们还在一起共同制作了投放的材料,投放后,再反馈信息,然后,再研究,再投放,使我们大家在实际的操作中明白给托班幼儿投放材料的适宜和适度。

三、认真搞好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研。

今年,我们托班组的两位年轻人,根据托班幼儿的身心特点,搞了一个《2-3岁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的研究》,现在,正在深入的研究之中。另外,我们组两位成员共同参与了幼儿园的主课题《促进幼儿好问好表现的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课题《培养托班幼儿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已被列入县级课题。

四、其他工作

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范文2

因为疫情这本“教科书”。

回首这段时光,是积累,是沉淀,是收获,更是共长,

当孩子们写下小小的句点,迎接大大的起点时,

教师们也镌刻下了看得见的成长。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常规立园、特色办园”为抓手,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保教质量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不忘初心,提高师德修养

思品教育为先,注重素质修养。本学期本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原则加强教师德育工作。让我们的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爱护幼儿,保护幼儿,为幼儿营造安全温馨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坚持上通下达,增强集体凝聚力,维护风清气正的园风。

1、学期初,开展了全体教师《师之魂——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专题培训会,进一步理解教师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育者,自我必先理解教育,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方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2、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每周的业务学习中,我们都倡导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各种事项与责任所在,提高了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

3、坚持以德为首,坚持以园德育目标为基准,加强日常工作中教师的行为规范,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

二、常规管理,夯实教育之基

(一)关注疫情,开展教研

今年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我们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开展“互联网+教研”成果的有益应用和实践探索。制定了《麦豆豆幼儿园线上备课制度和方案》《麦豆豆幼儿园网络教研计划》等,并制订了细致的培训工作时间表。复学通知来临时,教师们开展主题审议,针对当前疫情发展实际,从幼儿的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链接各年龄段幼儿的现阶段经验,及发展需要,理清主题价值、预设活动初走向、优化学习方式,为开学做好活动准备。

(二)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教学研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继续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深入领会《指南》精神,认真钻研《主题式课程》《渗透式课程》《全景数学》《本来阅读》等教材丛书,分析、领悟教材内涵,逐步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在园内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时定点开展业务学习和教科研学习,遵循互动式原则,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由原来的旁听式学习变为互动式学习,鼓励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讨论的主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识;鼓励教师认真钻研《主题式课程》《渗透式课程》《全景数学》《本来阅读》等教材,分析、领悟教材内涵,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在各个活动环节中的合理呈现。除此之外,我们积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各种培训的机会,虽然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不是人人均等,但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及时反馈所学经验,利用介绍、照片、录像等方法,让教师们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三)开展园本化培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新途径

1、以“抓骨干,带一片”的工作策略,积极进行集体教学改革,鼓励青年教师争当教学典型,积极创新,以榜样、模范的教学行为带动幼儿园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我园曾银和孙丽华两名青年教师作为骨干力量,以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好的教学能力赢得了全园教师的好评,我们就以身边的教师作为榜样,动员其他教师向他们学习,采取随机听课的方法,从身边学起,对比和检验自己的教学工作,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工作的一种鞭策。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精心准备,观摩后的互动也使教师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评价能力,同时也帮助教师认清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

2、教学管理人员深入教学一线,带教促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行政人员分别到大一班、大三班、小一班、小三班、中一班带教,执教过绘本阅读、全景数学、体育游戏、班级游戏等。在教学中,通过和老师相互观摩的形式,虚心听取一线教师的评析、深刻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带动全园的教学水平,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学会听课评课,学会归纳总结。

3、以评促教,以赛促学,助推教师与儿童共成长

(1)青年教师业务练兵

专业是教师的生命线,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始终是我园的工作重点。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020年7月13日一8月13日我园组织开展了全体教师片段教学及研讨的岗位练兵活动。精彩的片段,展现出教师扎实的功底;小小的讲台,承载着满满的教学智慧。“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此次教师分层业务大练兵暨公开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展示和学习的良好机会,也给全体教师搭建了自我反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互动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班级特色区域展示

国际儿童教育协会颁布的《全球指导性评估量表》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五个要素,首当其冲的就是幼儿园的环境与空间的设计建设。11月12日我们进行了班级特色环境创设观摩,本次特色区域展示作为我园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新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切入口,以“慧眼”读“童心”,创设追随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为主题,重点对班级特色游戏、区域环境进行观摩评比,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去关注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引导教师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儿童、解读儿童,走进儿童的内心,创设追随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与调整中最终实现每一位儿童可持续性的发展,最终实现“班班有特色,班班有创新”。

(3)儿童早操比赛及展示

幼儿早操是以基本体操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是锻炼幼儿身体,增进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我们通过早操视导、年级组编排汇操、幼儿早操比赛、幼儿早操展示系列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坚强的意志,增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展示了我园老师和孩子们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体现出老师们在早操编排中的巧妙构思和“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4)中大班消防儿歌比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12月11日下午,我们开展的中大班消防儿歌比赛,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想说、敢说、会说,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惟妙惟肖的表演,使一首首消防安全儿歌在幼儿的传唱中得到了另一种全新的诠释。这些朗朗上口的旋律,形象生动的语句,让消防小常识变得通俗易懂,小朋友们易学易会,消防安全意识深深扎根于孩子们心中。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消防意识,同时消防知识在孩子们中间得到广泛流传,还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童谣唱诵的快乐!

4、特色课程教研组百花齐放,各显风采。

(1)美术教研组—为探索美术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并逐步形成我园美术活动的特色。本学期,各班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选择各异的美术材料和方式,制定班级美术特色活动计划。结合主题活动内容,以区域活动的形式提供给幼儿操作,并逐步形成班级特色。废旧物粘贴、喷刷画、拓印画、扎染、刮画、撕贴、折剪等美术形式将出现在各班的区域活动中。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和场所,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2)英语教研组—英语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关键是通过情景创设,帮助幼儿在特定的语境中整体感知、理解语言材料,激发强烈的交际需要和参与欲望,为下一步的模仿操练做好准备。本学期,英语教研组教师组织了很多英语游戏,使幼儿在富于变化、生动有趣的一系列游戏活动中逐步熟悉并习得单词,和班内教师学习英语教学内容及英语日常生活组织用语,同时每周周四、周五和外教老师摄录本周英语小结,使我园的英语特色更是锦上添花。

(3)烘焙教研组—在烘焙课的过程中除了美食和乐趣,孩子们还有很多不同体验。当孩子们把水加进面粉、搅拌、粉末变成面团的时候,他们在学习科学概念;当面团放进烤箱,面团变成香喷喷饼干的时候,他们在了解计时的概念......当老师在称量各种食材时,孩子们在接受数学的概念,如重量、体积、份量和比例;当老师介绍各种烘焙材料时,孩子们接触了各种食材的名称和特点,他们在学习语言和词汇;当老师们介绍原料对身体的益处时,孩子们在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孩子们不仅仅在制作食物,他们还在过程中学习数学、科学、语言,在练习精细动作,在练习沟通技巧和听指令的本领,在体验跟同伴一起劳作的乐趣…...没有比让孩子从制作他们喜爱的食物中学习概念更容易的事啦!

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范文3

幼儿园的新教师不断增多,新教师的前三年是适应期和磨合期,更是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站在工作的起跑线上。新教师应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哪些方面呢?是在学历教育和教学技能上?还是在工作态度和文化融合上?

新教师的前三年是适应期和磨合期,她们身上的优势明显:年轻、活泼、富有朝气,但弱势同样存在:缺乏经验、遇事慌张、不善于和家长沟通交流。为了让她们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前三年的学习、培训就显得更加重要。此外,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取决于她的专业态度,其次才是她的专业技能。有了良好的专业态度才能转变为规范的专业行为,有了规范的专业行为的付出才会习得较高的专业技能。我园的做法如下:

1 帮助新教师融入园所文化和体制,形成专业态度。新教师刚来,看到的只是当前幼儿同的状态,不了解幼儿园的过去,作为园长有义务传承幼儿园的历史文化。可以借助老照片帮助新教师了解幼儿园的创建史,在每个发展阶段幼儿园都取得过哪些成绩,涌现过哪些优秀的教师……激发新教师以园为荣的情感和传承幼儿园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另外,针对我同引进的新教师编制都属于编外人事的实际,我同制定了符合发展需要的人事管理方案,此类教师的待遇可以根据她们对幼儿园贡献的大小来定:在不同的岗位给予不同的报酬,同一年来的老师如果发展的状况不同工资待遇也不同,真正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样的制度使新教师有了一定的忧患意识,端正了工作的态度,她们在日常工作中尽力寻求机会学习和提高,力争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提升。

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范文4

《教学成果的培育与凝练》学习心得体会

五华县萃文中学 邓丽萍

我非常荣幸成为梅州市名教师黄春兰工作室的入室学员,在工作室里黄老师认真且毫无保留地教我们,并时不时地向我们推荐一些优质教研课。近期,黄老师组织我们全体学员参加为期10天的线上研修活动。此次研修活动是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2020年“教学成果培育与凝炼”的云论坛活动。听完此云论坛活动,让我对如何培育与凝练教学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是郭华教授的《教学成果要素、关系、机制》,让我认识到“成果的探索和形成的过程、成果奖的申报以及成果奖申报材料的撰写是不一样。”一个好的申报材料是实事求是的对我们探索过程的总结、提炼。培育要好,凝练也要好,500字的凝练非常重要。她提到做得好但不一定能凝练出来,这就是培育与凝练的重要性。她教导我们不要做名不符实的教研,要脚踏实地做好教研才会有更好地凝练。

其次是丁小彦教授的《打造成果奖,促学校内涵发展》。丁教授以巴蜀小学为例,提出“律动教育:因生而动,因律而美,美美与共,让“美”成为看不见的竞争力。”

成果的培育:成果培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育人的主阵地;成果的梳理:为什么?怎么做?效果怎么样?影响怎么样?(也就是500字的凝练);成果的展望:律动教育。

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范文5

在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引领下,我们也掀起深入研读“学习故事”的教研热潮,旨在引发教师对儿童观的再度思考,对幼儿园大量存在的幼儿自发活动(包括自发游戏)高度重视,改变实践中教师依然存在的急于让幼儿按自己的“期望”做事的思维惯性。通过研读,教师们联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对“学习故事”教育理念精髓深入理解,深受启发。下面我将以研读《幼儿园大班学习故事:红黄套筒》(刊登于《幼儿教育》2016年第5期,附有视频资源)为例,与大家共同走进幼儿自发活动之中,品味“学习故事”的魅力。先对“红黄套筒”游戏做一简单介绍。

游戏材料:九宫格底板一张,5个不同粗细的红、黄套筒各一套。

游戏玩法:两名幼儿分别代表红方、黄方,轮流在九宫格的空格上摆放自己的套筒,谁先将同种颜色的3个套筒连成一线(横线、竖线、斜线均可),即获胜,并在记录纸上记录,赢满6局者为最终胜利者。

图中两位大班小朋友大黄(身穿黄色竖条衬衫)和小郭(身穿彩色横条T恤)正兴致盎然地玩着“红黄套筒”游戏,他们共玩了10局,前两局都是小郭赢了。下文中“一、发生了什么”摘录了《幼儿园大班学习故事:红黄套筒》一文中教师对幼儿自发游戏的观察记录,以及本人透过视频实录对幼儿自发活动行为的分析与感悟。

一、发生了什么

第三局观察摘录(教师的观察记录从第三局开始):大黄先摆出最粗的套筒,小郭则摆出最细的套筒。大黄随即将第二粗的套筒套在小郭最细的套筒上,小郭见状也试图将最粗的套筒套在大黄最粗的套筒上,但未成功,自言自语地说:“哦,是一样的,只能用大的。”

分析与感悟:透过教师的观察,我们可以捕捉到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学习。如文中所述,小郭试图用大黄的策略,把最粗的套筒套住大黄最粗的套筒,虽然不成功,却让他获取了对粗细的感知经验:“哦,是一样的。只能用大的。”

第四局观察摘录:大黄在斜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就在大黄做记录时,小郭突然说道:“怎么每次都是你先摆呀?刚才那次是我赢了,谁赢了谁先摆。给我补上刚才那次赢的。”大黄一边整理材料一边回应:“现在补不上了,只能下次了。”

分析与感悟:透过孩子的对话“谁赢了谁先摆”,我们可以发现大班幼儿能在游戏过程中自主建立规则。

第五局观察摘录:大黄先摆出最粗的套筒,小郭将第二粗的套筒摆在中间的格子上,并且不服气地说:“看你怎么来!”接着,两入又各自在空格处摆放了一个套筒,小郭在斜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嘿,我赢了。”看着小郭的手势,大黄恍然大晤,说:“你怎么又赢了?太帅了!”在小郭做记录时,大黄还帮助小郭整理材料。

分析与感悟:透过孩子们的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在公平的游戏竞赛中,幼儿学会内省,学会认可同伴。大黄对小郭夸赞:“你怎么又赢了?你太帅了!”幼儿良好的社会品质着实让我们感到欣慰。

第六局观察摘录:小郭将最细的套筒摆在中间的格子上,大黄立即用最粗的套筒套在小郭的套筒上。四个来回后,大黄在斜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大黄在获胜的同时还得意地说:“你想清楚了吧?”小郭着急地拍着桌子,叹了口气。

分析与感悟:透过孩子的情绪反应,我们能感受到大黄取胜后的得意以及小郭的气馁。这是自发游戏带给孩子们的真实情感体验。

第七局观察摘录:小郭在直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大黄没有发现,仍按原计划摆放。小郭成功后立刻转身去记录。这时,大黄还在摆放着套筒并高兴地说:“我赢了。”他说完才发现小郭已经赢了,他遗憾地敲着桌子。

分析与感悟:透过大黄“遗憾地敲着桌子”的举动,我们可以判断大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是站位影响了他对套筒方位的空间判断。这是孩子的内省行为。

第八局观察摘录:大黄在斜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做完记录,大黄π说:“别忘了,是赢的人先摆。”见小郭按照从粗到细排列套筒的方法很特别,大黄愉快地说:“我也要像你这样放。”……

分析与感悟:透过大黄“我也要像你这样放”,可以发现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第九局观察摘录:大黄发现了斜线上的机会而获胜。此时的比分为5:4,大黄只要再赢一局就能胜出。

第十局观察摘录:小郭建议:“现在我们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看谁赢了,就谁先摆。”小郭伸出手准备猜拳,而大黄则淡定地回应道:“赢的人先摆。”说完便开始游戏,将最细的套筒摆在一角落的格子上,小郭用第二细的套筒套在大黄最细的套筒上。大黄获得最终的胜利。

分析与感悟:透过小郭改变游戏规则建议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以及大黄“赢的人先摆”的淡定否决,我们可以再次解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学习了什么

解读了孩子们自发游戏中的行为,我被他们的自然智慧与能力感动,对幼儿的“与生俱来的潜能”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坚信是孩子们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总结在自发游戏“红黄套筒”中孩子的学习,两位幼儿在数学经验、心智倾向等方面都颇有收获。

(一)数学经验方面

1.感知空间方位。

九宫格的底板蕴含着多个方位,除了上中下、左中右,还含有四个不同方位的角。通过反复交锋,幼儿逐渐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空间,实现在横线、竖线、斜线“三连通”,从而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另外,幼儿的站位也会影响观察“三连通”的结果,尤其是对斜线的观察。如小郭时常能在斜线上获胜,却容易忽略对方在斜线上对自己形成的威胁。在失败中,他们学会调整观察角度,从而积累了对空间方位的敏感性。

2.比较粗细。

游戏中,两位幼儿利用目测、重叠、排序的方式比较五种粗细不同的套筒,并逐渐学会运用“粗套细”的策略改变战术。

(二)心智A向方面

1.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游戏中,幼儿学会合作、沟通、协商、妥协。如,在谁先摆套筒的问题上,两位幼儿协商“谁赢谁先摆”的规则,最后一局小郭希望通过协商来改变规则,增加自己获胜的机会。在十局对战中,两位幼儿能始终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中,幼儿不仅会自己协商、制定并遵守规则,还能在对手获胜后,还能表现出大气豁达的心理品质,如真诚地肯定和赞美对方赢得“太帅了”,并友好地为对方整理材料……

2.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品质。

仔细观察,在游戏中两位幼儿始终处于互相学习中,他们在不断调整中积累经验、完善经验。如,大黄发现运用小郭的“对角线”策略,获得了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小郭也尝试采取大黄“套”的方式来实现阻止对方的目的。细细品味,我们不难感受到大黄和小郭在游戏中轻松愉悦的情绪和阳光的心态,无论是输了还是赢了对方,都表现得那么友好和淡定。他们所处的心理环境是安全温馨的,表现出的学习品质是积极主动的、敢勇于探究的、乐于创造的。

三、下一步该怎么做

“学习故事”记录的是幼儿自发的积极行为,是他们天性充分绽放的时刻。作为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依序处理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身份,给幼儿提供更加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

以下三点是教师对幼儿自发游戏行为观察分析后的回应,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首先,可以创设一些分享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将内化的经验转化为数学语言,尝试将思维过程外显,如说说粗细不同的套筒在使用的先后顺序上有什么技巧。

其次,可以针对两个幼儿的个性特点给予后续的指导。大黄比较活泼,较容易兴奋,教师可以引导他更仔细、安静地参与游戏。小郭比较仔细,但不够大胆,教师可以鼓励他果断地放上套筒,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线上教研总结范文6

一、组织学习培训,制订教师专业成长计划

为了贯彻《指南》精神,我们制订了《指南》培训和教师培养计划,确立了对教师专业成长合理的期望。一是采用专家来园指导、网上远程学习、外出学习、园际交流和专业知识笔试相结合的办法,让教师对《指南》熟知于心。二是进行层级培养。按照年龄层次,把30岁以下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30岁以上的教师作为专家型、精英型教师培养。按照层次选送到省内、省外进行了《指南》的实操培训。三是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明确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引导幼儿教师制订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鼓励园内、县级和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分别要向高一级目标突破,以期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

二、开展岗位练兵,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开展岗位练兵即是《指南》提出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引领幼儿教师科学实施工作的方法,也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对教师开展了环境创设、五项基本功、公开课比武、活动方案设计、课件制作、教玩具制作等形式大练兵;对保育员开展了讲故事、叠被子、教玩具制作、弹琴等比赛。通过环境创设比赛,使班级环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不再一味追求美观,更注重环境的育人功能,体现生活化、互动性和教育性。各种各样的比赛,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游戏的指导能力,而且提高了保育员的助教能力。

三、实施园本研训,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园本研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教师将《指南》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通过园本研训,教师们在实践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将研究意识贯穿到具体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从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1.依托园本课程、园本课题进行研究

对照《指南》,我们对湖南省溆浦县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原有的课程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三多三少”的问题很严重,即集体教学活动时间过多,个别化学习时间过少;一日活动中高结构、高控制的活动过多,低结构、开放的活动过少;要求孩子静的多,动的少,不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和探索。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进行了改革,引入了区域游戏课程,主张孩子通过个别化和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自由探索;还引入了台湾的幼儿体智能课程和奥尔夫音乐课程,使我园的课程结构更科学。

采用园本课题和班级微课题相结合方式,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形成问题―反思―探索的研究模式,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园的课题有“自制体育玩具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应用的研究”“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和“《指南》背景下幼儿动手能力的研究”,再加上班级微课题,掀起了科研热潮,形成了人人有课题的氛围。

2.利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进行反思

案例分析研究是以幼儿园某一教育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等手段进行反复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教育案例的研究,教师更懂得如何将具体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一并思考,从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教育案例的研究使教师加强了互相交流研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在解读展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们主动一一发表自己的见解,经常会有较激烈的讨论,但在这当中,教师们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都不断得到了提高,哪怕是以往较沉默的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当谈起身边的案例时也是滔滔不绝,这种交流与争论使教师之间更贴近了,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教师就是这样在反复的解读案例讨论、研究、交流中逐渐明确了自己对案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指南》精神更深层次地去剖析案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由于各种案例的情况涉及各方面的问题,在研究一个个案例的展示解读过程中,教师们渐渐学会了从多方面、多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逐渐培育出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理性的思考力,使自己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对教育的反思状态。而每一个教育案例对教师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每一个案例都是教师将来可能面临的具体问题,对教师的实践反思是一种强有力的帮助,案例有助于教师从他人的实践故事中学会预测和解决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野也渐渐变得更开阔了,对教育实践中的人和事给予了更多、更广泛的关注,教育观念也不断变化着。他们更懂得以人为本,尊重和了解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

四、举办家园互动活动,引导家长提高育儿能力

《指南》希望能够让家长对孩子成长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期望。家长如果能够按照《指南》的指引,确实会培养出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孩子,问题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当前家长的一种普遍心理时,《指南》能否起到指南的作用,就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需要教师能够运用《指南》理论和方法加以指导,促进家长提高育儿能力。一是通过家长学校的专题讲座,引导家长转变观念。例如,肖春老师分享的视频《孩子不笨》,让家长领悟到做父母的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多些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黄莹老师分享的绘本《我不是完美小孩》,其中一句“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但你们从来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互相容忍,辛苦坚强地活下去”,表达了孩子由于父母给予自己过高的期望,压力很大,希望父母和自己能够相互理解。二是通过家长会、微信群、QQ群引导家长学习、运用《指南》。三是举办各种亲子活动,家长直接参与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作出合理的评价和期望。通过家园互动,引导家长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对《指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实行多元化评价,激励教师自我成长

评价是落实《指南》精神,激励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我园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教师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小组评价为领导评、教师评、家长评。二是评价方式多元化。有及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三是评价内容多元化。不单一评价教育教学,还包括师德师风、学习成长、家长工作和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更客观,更能激发教师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