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教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教学概念范文1
关键词:桥梁概念设计;教学方法;桥梁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U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8403
桥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跨越障碍、到达彼岸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生活环境中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结构物,常常成为审美对象和文化遗产[1]。桥梁具有结构物和艺术品两种属性,传统的桥梁工程教学因受时代所限,只关注结构物这一属性,教材多为从苏联翻译过来的实用性教材,教育学生按规范进行设计,其影响延续至今[2],致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重在材料选择、构造设计、内力计算,主要解决的是结构概念设计的问题。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桥梁,特别是城市桥梁的美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设计人员开始注重造型的表现力和隐喻,造型概念设计也应运而生。在关注造型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桥梁与周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因此,桥梁概念设计宏观上包含了结构概念设计、造型概念设计、桥梁景观设计三个部分。这三者在设计中同时进行、相互融合。在教学中,结构概念设计通常由桥梁工程课程来解决,其它两项则由桥梁概念设计课程来解决。
一、课程设置
桥梁概念设计课程适用于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属于专业选修课,通常在学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之后开设,使学生有能力对所设计桥型的结构杆件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该课程原来安排在桥梁工程课程之后,此时学生均已掌握了桥梁的规范设计法,从上交的概念草图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定势已经形成,在规范规定桥型基础上微调的较多,充满创造性的桥型较少。后将该课程提到桥梁工程课程之前,这时上交的概念草图作业出现了很多优秀方案,既有创新又有可行性。由于课程安排在桥梁工程课程之前,必然会担负起桥梁工程概论的教
学任务,介绍五种基本桥型及其构造特点,占用学时较少,满足该课程基本需要即可。随着课程的推进,有些学生会对原始设计产生怀疑,因为与规范桥型差距较大,此时尽量建议学生保留原始的设计形式,无论造型繁杂,还是夸张,甚至是造型荒谬都没有关系,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一切力学知识和结构知识,动用一切工程手段,解决原始设计出现的新问题,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主要包括桥梁概念设计综述、桥梁史、桥梁造型设计与桥例、桥梁规范分类与适用范围、桥梁景观设计、桥梁色彩与夜景设计、综合应用、方案比选和评价方法等。在这些内容中,桥梁史是经常被教师简略介绍而在这里要重点强调的。由于传统教育内容过于保守,容易养成工程师循规蹈矩的习气,缺少创新精神,培养出的许多工程师并不清楚他们在桥梁设计和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大多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所创造发明的。我们虽然在规模和跨径上有所超越,但技术并没有新的突破。这种满足于跟踪和模仿的习惯,正是中国工程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理念的结果[3]。要想明确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回顾知识的层次和增长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找到现时的理念是在何时首次出现,又在何处被采用[4]。因此,介绍桥梁史,特别是现代桥梁工程发展史上的那些重大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详细介绍这些创新得以提出的原因、实现的条件、应用的过程和造成的影响,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何为创新、如何创新。如果再介绍创新者及其性格,就会形成立体形象,加深教学印象。例如著名的桥梁设计师莱昂哈特(Fritz Leonhardt),除了设计了很多造型优美的桥梁之外,他还是各向异性钢桥面板的发明人,并首创斜拉桥倒退分析法、下层移动托架施工法和顶推施工法,他对桥梁工程的探索精神让人敬佩。马拉尔(Robert Maillart)的坎坷人生和对板结构的执着,梅恩(Christian Menn)的坚强性格和对矮塔斜拉桥的贡献[5],这些都能促使学生去深入这些桥梁大师们的世界,并且以他们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工作,避免思维僵化,更好地理解桥梁绝非只是“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而是有很多种设计思路,有非常丰富的处理方法,有广阔的创新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要突出桥梁史这部分内容重要性的原因,它可以很好地承接“桥梁造型设计与桥例”部分的教学,体现造型设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方式
对于桥梁概念设计这种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必然的趋势,每一种教学手段都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6]。桥梁概念设计综述和桥梁史这两部分多采用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介绍大量工程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加深印象[7]。
桥梁规范分类与适用范围部分采用多重解释性多媒体课件教学,也就是通过精选桥例串起多个知识点(包含景观、色彩、夜景等),使同样一套课件在讲授一遍主要知识点之后,还可以进行多次解释,每一次解释都换一种思考方式。比如在介绍拱桥分类这个知识点时,桥例不但要考虑拱桥各种类型的对比,而且还要反映出夜间景观的设计规律,或者桥体色与景观色之间的关系,这样在第一次课上讲完拱桥分类,在第二次课刚开始进行简要的复习,然后启发学生重新看待桥例,发现这些桥例中体现出来的新的规律。如果综合了三个知识点,就可以对同样的课件进行三次解释,让学生养成多视角多观点看问题的习惯。几次课后,学生就会主动思考首次出现的众多桥例中是否蕴含着其它的原则或规律,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有效调动。
其它的教学内容则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以模块化课程设计。在讲授桥梁造型设计与桥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开始进行概念草图构思和绘制,随着课程的进展,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造型设计。比如在讲授桥梁规范分类与适用范围时,学生就根据所学的新知识论证所构思桥型的可行性,并相应地作出修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指导要谨慎,
尽量保留学生的原始设计思路,
不要轻易否定任何设计的可能性,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措施;也不要直接给出建设性意见,而是提供多样的参考资料,由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处理办法。到了桥梁景观设计部分,学生要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并对桥梁造型做进一步修正。课程结束,学生要提交一份详尽的课程设计过程记录,把课程设计每一阶段的所思所想以及所作出的修改仔细记录整理,同时提交最后的桥型方案。通过课程设计、课堂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中,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教师也能及时地把握学生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
四、考核方式
考核分过程记录和桥型方案、平时作业、期末考试三部分。各自的权重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出调整。其中,平时作业和教学内容相互配合,比如在“桥梁规范分类与适用范围”部分,要求学生分组提交调查报告,调查校园周边的人行桥的结构、细部、使用情况等。在讲授桥梁景观设计时,要求每组学生反复调查其周边环境,并提出景观设计意见。这种类似于项目教学法的作业形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虽然作业在课程开始前就已经提前设计,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有的作业可操作性差,或由于特殊情况无法完成,也可以取消、合并,或者更改。
五、结语
由于中国对桥梁概念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外研究成果的译介和国内的探索与实践是同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摸索适合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以确保高效的知识传递和人才培养。概念设计是桥梁之魂,也是工程区别于科学的关键,更是现代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3],因此要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体现出创新思维的应用,及时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培养出新一代的桥梁工程人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伊藤学.桥梁造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项海帆.桥梁概念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03.
[3]项海帆,潘洪萱,张圣城,范立础.中国桥梁史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09.
[4]马修・韦尔斯.世界著名桥梁设计[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03.
[5]王应良,高宗余.欧美桥梁设计思想[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05.
课程教学概念范文2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可视化;交互;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以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等课程为基础,是后续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在教学环节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上来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各个领域。学生学好该课程,对于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后期深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2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信号与系统”课程知识点繁多、理论性强、数学公式和推导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些概念晦涩难懂。该课程是学生自入学以来遇到的第一门有关系统和变换域总体概念的课程,其中涉及到的变换域、三大变换等概念对刚接触该课程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教学手段对抽象概念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板书无法清楚地表达这些概念,例如求两个信号的卷积,如果让教师在黑板上直接画出卷积的过程费时又费力。在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的今天,PPT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抽象概念带来的压力,比如利用图像可以将卷积的过程大致呈现出来。但是,静态的图像仍不够生动,传递给同学们的信息仍不够充分,还有待挖掘和完善。
通过对信息科学正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同学希望电子教案的呈现方式更生动、更直观,特别是可以交互,而不仅仅是单一的静态文本与图片。从其他高校的“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网站上,我们了解到,大多数高校的课程网上可视化板块在为数不多的课程网上出现了与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相关的动画演示,但这些演示对知识点的体现与挖掘不够生动、深入,交互性不强,且课件的开发完全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忽略了以学生“学”为主体的设计思想。因此,如何结合更丰富、便于交互的教学方式,如何使“信号与系统”中抽象概念的阐述更加生动,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是该课程教学改革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进行探索,利用可视化的生动形象的特点和交互性强的优势来加强教学中学生对抽象概念深刻理解的效果。
3抽象概念的可视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可视化理念也逐渐引入教学中,如网络、视频、动画等。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文本、图形、仿真、动画等相结合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可视化,使其具有直观、易懂,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采用交互性界面,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深入思考,从而引导自主学习。
下面以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和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的时域特性为例,探究可视化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应用。
3.1周期矩形信号的频谱分析
对周期信号而言,可利用傅里叶级数进行频谱分析。由数学知识知,当周期信号满足狄利克雷条件时,能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其形式为:定义复数频谱为 ,由上式可知,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下述三个共性:(1)频谱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每一条谱线代表一个分量,即频谱具有离散性;(2)频谱的每条谱线都只能出现在基波频率ω的整数倍的频率上,即频谱具有谐波性;(3)频谱的各条谱线的高度,即各次谐波的振幅总是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谐波次数无限增大时,谐波分量的振幅也就无限趋小,即频谱具有收敛性。
这三个共性从数学公式及具体信号的频谱图(见图1)上都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比较容易理解,是对周期信号频谱特性的定性分析和宏观认识。然而,当涉及到频谱包络、谱线间隔及其与时域波形的对应关系等概念时,单从公式上不易理解,至少不易直观发觉,而需要适当的推导和变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周期矩形信号为例,时、频域参量间的关系是其频谱特性的关键点,对于深刻理解频谱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时域参数包括幅度、脉宽和周期,而其频谱分量、谱线间隔与它们密切相关。由数学分析可知,频谱分量的大小正比于幅度、脉宽,反比于周期;谱线包络按抽样函数的规律变化;谱线间隔与周期成反比。这三条规律隐藏在公式的数学背景下,不易发现,更不易理解,成为学生牢固掌握该特性的障碍。尽管直接从频谱图上可以看到周期矩形信号频谱的一些特征,然而,它只是静态地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不连续的,即当我们在时域改变一个参数时,频域就需要重新绘制频谱图,要想对频谱特性有个完整、全面的认识,需要绘制多幅频谱图,工作量大,不易扩展。对于周期(矩形)信号的频谱分析,这种图形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基于图形示意的局限性及学生学习的经验体会,我们尝试对频谱分析可视化,即将频谱分析以图形界面和动态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从而形象的阐释频谱特性、时频关系,同时增加交互性,通过改变时域参数来观测频谱图形变化,达到集理解、验证、探索于一体的学习效果。
图2所示为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的主界面,时域参数设置栏通过单击按钮可实现相应参数的增减,参数改变引起的波形和频谱的变换同时对应在右侧图形界面上,其中包括原始时域波形图(右上)、频域加窗后时域恢复波形图(右中)、频谱图(右下)。自动演示栏单击后可即时显示相关参数连续变化时所对应的结果。此外,各种参数的改变配有相应的文字提示,便于学生快速熟悉界面和便于操作。该界面的参数设置功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从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自动演示功能则克服了板书的静态性和图形的离散性,以一种动态、连续的方式呈现时频域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图3所示为矩形脉冲宽度或周期与其频谱结构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周期一定,脉宽增大时,谱线分量增大,谱线密度不变,带宽减小;而当脉宽一定,周期增大时,谱线包络零点不变,谱线分量减小,谱线变密。
在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中,我们同时引进傅里叶有限级数,由此来探索均方误差的规律,并观测吉布斯现象。利用傅里叶级数的前N项和恢复矩形信号,则误差函数为: 。由数学知识可知,N愈大,均方误差愈小,即有限级数愈逼近原函数。为验证这一规律,可通过频率域加窗技术来实现,当频谱不变时,改变窗口大小,即可改变采集到的频谱分量的多少,然后将这些频谱分量转化为时域波形,就可得到窗口采样后恢复的信号。与原信号比较,窗口变化时,误差大小相应也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窗口增大,差值减小。同时,从恢复图形还可知,高频分量主要影响跳变,低频分量主要影响幅值。
当选取傅里叶级数的项数愈多,在所合成的波形SN中出现的峰起愈靠近f (t)的不连续点。理论证明,当所取的项数N很大时,该峰起值趋于一个常数,它大约等于总跳变值的9%,并从不连续点开始以起伏振荡的形式逐渐衰减下去,即吉布斯现象(见图5)。当N值增大时,峰起向两侧平移,且峰值减小,但当N很大时,峰值不能无限减小,最后越趋于总跳变的9%,同时,不同N值所合成的波形大致在矩形波形的半峰值处相交于一点。
通过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的可视化,可动态连续的改变时域参数,观测频谱图形变化,探索时域到频域的变化关系;同时频域加窗,可恢复时域信号,通过与原信号比较,观测比较,来研究频域到时域的变化关系。这种交互的可视化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傅立叶变换的理解,与交互性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频谱分析的特性。
3.2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的时域特性
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与激励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称为“系统函数”(或网络函数),以表示。其中,zj表示第j个零点的位置,pi表示第i个极点的位置。
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分布在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中,是不可缺少的强有力的工具。由于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是一对拉氏变换,因此只要知道在S平面上零极点地分布情况,就可判断系统的特性,从而获知系统的性能。
然而,复频域这个概念,包含了实部和虚部。学生对它的理解也只局限于以前的数学计算,而对其在拉氏变换中的物理含义很难理解,对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抽象概念,而且拉普拉斯变换的积分区间是复数,用数学方法也是比较难计算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文字,图形,公式推导)是很难达到教学要求的。
为了使学生更加明了、直观地在思维中建立复频域的系统函数与时域的冲激响应的关系,理解复频域的物理含义,我们采用概念可视化,即用图形化的演示让学生对两个域有直观的认识,并且增加交互性,通过改变复频域上系统函数零、极点的个数、位置等参数,观测在时间域上对应的冲激响应的波形变化,让学生加深对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特性的理解和对系统函数的重要性的认识。
图6所示为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及其时域特性的主界面,左侧为复频域坐标系,显示系统函数零极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分别用圆点和叉叉表示);右侧为时间域坐标系,显示系统函数对应的冲激响应的波形。左上角的三个下拉菜单按钮分别对应了:极点个数选择,零点个数选择,
以及自动演示,可供选择不同个数的零极点。通过自动演示,可以单一地连续地改变一个变量的大小(零点/极点),更加直观的观测系统零极点位置对应到时间域上冲激响应的波形变化。界面中的零点、极点按钮可以手动地在复频域平面上通过单击鼠标来确定零极点的位置,同时实时观察零点(极点)处于某个特定位置上时,系统的时域波形情况以及对应的系统函数的表达式和零极点确定的数值,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会到零极点的作用。这种数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形象上加深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方便理解,在界面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入了提示操作和图形的解释文本,方便学生快速掌握。
图7所示为系统函数具有两个极点、一个零点,零点不变时极点在复频域中的位置变化对冲激响应的影响。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左半平面时,冲激响应是指数衰减形式,该系统是物理可实现的(①号线所示);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虚轴时,冲激响应是等幅振荡形式(②号线所示);而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右半平面时,冲激响应是指数增长形式;该系统是不可实现的(③号线所示)。当零点、极点实部不变,改变极点虚部的大小,将影响冲激响应的振荡频率,虚部越大,振荡频率越大。
综上所述,通过把概念可视化,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活泼,将抽象的复频域和时域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和冲激响应的对应关系,直观明了的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较快把握新知识,进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4效果
为检验可视化教学效果,我们对本学院同期学习“信号与系统”的学生进行了试点应用和相关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课程的特点、传统教学的特点、动画等可视化教学的特点等。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同学都认可该课程的重要性,并且大部分认为该课程有较大的难度,其中概念晦涩、难懂是比较突出的特点。针对当前板书与PPT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反映它在辅助教学、引导自学有较好效果,但在生动性、交互性方面效果欠佳。对于可视化教学,即主要针对我们制作的可视化课件,90%以上的学生认为它比传统教学效果好。同时,大部分学生认可它具有界面友好、交互性强;启发思考;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对难点的理解以及利于对规律的掌握等特点。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自主学习方面,学生观点不统一,各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较好、一般,此现象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后期改进的重点,即如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自学。对于一个优秀课件的特点,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具有直观易懂、巩固记忆、生动有趣、激发兴趣、加强理解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当初制作可视化课件的指导方向,后期的问卷也显示它确实具有这些特点,并且达到较好的效果。
5结束语
可视化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一种手段,通过将静态知识点动态化,较形象、清楚地向学生阐释理论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概念理解,巩固理论认识;其次,通过交互性界面,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设置参数,从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探究;此外,自动演示功能通过参数的自动连续变化实时显示相应的结果,使学生站在全局角度验证或探索全局规律。因此,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多形式、多维度、多层次地阐释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君里. 信号与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宫二玲. 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1):59-61.
[3] 陆枫,陈传波,卢正鼎. 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内容可视化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1):59-61.
课程教学概念范文3
摘要:本文就从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并用几个典型案例说明将概念图应用于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关键词:概念图;元认知;先行组织者;内化;教学设计;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已近8年,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反映“老师你讲的我都听懂了,操作演示我都看懂了,但我自己做就不会了,或忘记怎么做了”,还有的是面对曾经做过的操作,常常会说“老师,我不记得应该怎么做了”,对做过的实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改变了一点点状态,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缺乏学习策略。笔者在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中,也曾经尝试变换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仍旧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存在上述问题,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
经过分析和研究,本人认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点
(1) 高职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存在不足、缺乏自信心、知识缺乏系统性。
(2) 学生轻理论,重实操,缺失知识内化过程。
因此,问题的核心还是学生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知识不能有效地被学生内化,造成学习效率不高,认知存在偏差。所以笔者认为将概念图引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是十分有效的。
2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概念图的创始人Novak教授认为,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用概念图来考察学生组织和理解知识的变化,强调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时,概念图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一致的。概念图的设计和使用,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注意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那些对新学习起固定作用的概念,为有意义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概念图的层级结构属性,以及用适合的关联词来说明不同层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确
定不同分支之间的横向联系,都充分体现了认知结构的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原则;概念图还通过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统括各种知识的基本原理,从而为新知识提供了一种脚手架,这种功用正是先行组织者所要实现的。
3概念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本人在教学的实践中,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个别章节采取了概念图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笔者在讲授“Windows文件管理”时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Windows 操作时,常常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理解较模糊,分不清其中的关系。由于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没有很好理解,经常会将建立文件夹错建成文件,或将文件错建成文件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概念图(如图1所示)来讲授这个知识点,学生对文件夹、子文件夹、文件的概念则一目了然,对文件类型的问题也可以理解得很清楚,从而使学生在操作使用时少犯错误。
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时候,需要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协作画出PC机的硬件配置及组成的概念图。由于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听老师讲解的话,只能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而通过让学生绘制概念图,学生可以对PC机的硬件配置与组成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做的过程,构建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画出的概念图会有所不同。(如图2和图3所示)。
在学习网络的搜索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如何查询的基本技能的话,学生没有体验或实践,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个项目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用学习到的搜索技能。如“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及近3年来就业率的调查” 小组根据题目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项目规划及流程,并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如图4所示。
4结论与启示
概念图还可以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很多方面得到应用,如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在信息的时代下,在教学资源极度丰富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最有效地进行组织设计,如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同时发展能力,这都是值得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张喜琴. 概念图理论及其教与学的工具价值[J]. 教学与管理,2007,(1).
[2] 韩吉义,赵希武. 概念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 平原大学学报,2007,(08).
[3] 梁锦明. 概念图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应用[J]. 信息技术教育,2005,(10).
[4] 赵俊莉,赵冬生. 将概念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
课程教学概念范文4
0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大同小异,这也是中国长久以来中小学和本科教学的习惯。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大,然而弊端也非常明显,即以牺牲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代价。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性的一面,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向同学们传授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这样更符合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学的教学要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应该在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传授经济学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下文分六个部分具体讨论我们的教学改革。其中将重点谈到四川大学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的教学改革,以及这个改革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 何为“西方经济学”
在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对“西方经济学”这个概念做简单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词是中国人独创,事实上不存在所谓“西方经济学”,也不存在“东方经济学”,经济学即是经济学,和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是一个无国界的概念。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和“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然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就是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相对而论,像钱颖一教授说的那样“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①经济学通常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比如国内常见的萨缪尔森版的《经济学》, 有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也是分为上下册,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
一般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市场价格的决定、消费者的行为选择、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包括生产要素的选择)、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竞争(包括初步的博弈论)、初步的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相关概念及决定、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2 参考教材及阅读书目
由于过去的教学理念是围绕考试的“知识传播型”教学,所以老师和学生们在选择教材方面偏重简约和单一,即一本教材解决全部问题,而且偏爱那种知识罗列(一目了然)型的国内教材,②不喜欢循序渐进引导型的国外教材,这其实是偏离了教学的正轨。教学应该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单是学会原理,还要学会应用。因此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一套多媒体课件,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可能有不同的表述和观点,老师有义务告诉学生、学生也有权利自主思考。因此在课程参考教材的选择上,本文作者所担任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这样安排的,除了平时的习题练习以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5版)为主外,我们还鼓励同学们查阅其他教材,比如:《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经济学》(第18版,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4版,斯蒂格利茨)、《微观经济学》(第8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等等。
除了教材的阅读多元化以外,我们也注重经济学经典著作的阅读。教材里面提到的知识、原理、思想都是来源于一个个经济学家的贡献,他们最初是怎么研究的?得出那样的结论有什么背景和前提?这类问题可能在以说教为主的教材里面找不到答案,因此直接阅读原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济学原理,也是养成经济学素养的必要环节。同时我们也推荐同学们阅读有关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著作,比如:《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讲演录》(罗宾斯)、《经济理论的回顾》(马克·布劳格)、《经济分析史》(一、二、三卷,熊彼特)。另外,有关数学在经济学上应用的相关著作我们也推荐同学们多读一读,比如《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经济学中的数学》(西蒙)、《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等。
3 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学理念来源于教育理念,大学教学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和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百年的历史。高等教育在民国时期的理念是自主发展, 而在1949年后主要是服从发展的需要,后者可以称之为“适应论”,即突出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理念。在“适应论”的理念下,大学课堂只讲授对社会发展“有用”的,而不讲授“无用”的,比如1949年后全国大学院系调整,突出理工科,削减文史艺术类,为的就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不可否认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适应论”破坏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追求片面的“有用”而忽视所谓的“无用”,造成了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不和谐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统一的局面。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理念要破除“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与此同时教学理念上也要打破“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来说,经济学原理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学会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所以在课程讲授上我们突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采用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即主讲教师负责讲授主要的知识内容,助理教师负责同学们课下的研讨。
4 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介绍
四川大学从2012年春季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措施是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由主讲教师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并承担大班教学工作,研究生助教负责组织小班研讨。授课和研讨均在正常课堂教学时段进行。主讲教师负责研究生助教的指导、任务分派和业绩考核。助教工作职责包括:(1)根据教师要求随堂听课,并协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2)组织学生进行小班研讨、集体自习、集中答疑、辅导习题等与课程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活动;(3)日常学习管理,包括协助教师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是首批纳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期末平均成绩明显提升,在由研究生助教负责的“小班研讨”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十分出色,课下积极准备,课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充分说明我们实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会继续深入开展,还要向更多的课程推广。
5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实例演示
2013年秋季本文作者担任四川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宏观部分的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是每周由主讲教师讲授一次课程(三个小节),由助理教师负责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答疑,并在每周的周末开设习题(答疑)课和研讨课,习题课主要以同学们的作业为主,做适当的延伸,同时负责解答同学们关于课程学习的疑惑;而研讨课是“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每次研讨课之前,助理教师负责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大家,讨论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中的所学内容,也可以是所学内容的延伸或者运用。
举例来说,宏观经济学首先介绍经济数据方面的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以及相关数据,其中重点是关于GDP的部分,即国民收入核算。主讲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宏观数据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些数据的算法、含义、优缺点等,并且结合各种教材的说法,分析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这样的讲授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且留有思考的空间,课下同学们可以对课上的内容作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关于经济数据的问题,我们的讨论题目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缺点”,事先跟同学们定下这个题目,留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期间同学们可以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也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组成小组进行内部讨论,在讨论课上50个同学被分为两组,分别谈论“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点”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缺点”,在同学们发言之前助教老师做一个引题,简单介绍这个问题的含义和一些注意事项,接着就是同学们的具体讨论。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从发言的内容看他们确实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针对GDP核算的优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把经济运行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定量化了,使我们能够判断经济运行的好坏,而不是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虽然GDP不是完美的衡量指标,但是没有比GDP更好地反映经济运行好坏的指标了,GDP这个指标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论证,国内外一致认可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它。GDP的测算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范围。比如支出法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针对GDP核算的缺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GDP测算时容易忽略一些经济活动。比如家庭生产性劳动、农村瓜果蔬菜交易(不交税,无法测算,只能估算)、黑市交易、官员贪污受贿等,这些活动不容易测算,即使纳入考虑范围,也只能依靠估算,误差较大。经济运行好坏不能只看GDP的大小,还得结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具体的分析,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政府和民众特别重视的不是GDP的多少,而是失业率的大小,每一个劳动者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很好地就业;再比如一些非洲国家,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这时候他们关心的就是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所以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GDP掩盖了一些民生问题,使得一些地方官僚唯GDP是从,不顾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就业、住房、入学、医疗等等,为了一个GDP上的数字忽视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可悲的,造成发展观念上的扭曲。
经过对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同学们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关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问题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叙述层面,也不再仅仅是同学们的死记硬背,而是经过一番研究、思考、讨论之后成为同学们自己的知识。这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不但是西方经济学这种基础课程,其他专业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6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前后的对比
在我们实施教学改革以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由主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学习,由于教学任务量大,时间紧迫,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课堂讲授上面,应有的师生互动和讨论往往被忽视,同时由于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课程的所有工作,因此在批改作业、答疑等方面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期末成绩平平。
而自从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焕然一新,助理教师的加入大大减轻了主讲教师的任务量,使得课堂讲授能够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基本的师生互动和交流也频繁起来,由助理教师负责的批改作业、答疑、组织研讨等更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成效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模式应该继续实行,并在不足之处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另外从整个四川大学来说,我们认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应该推向全校更多的课程。
7 结论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甚至被认为是社会科学之首,社会科学的本质是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授课方式为传授思想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授课方式。这样的做法符合经济学的本质规律,而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符合教学规律也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总结起来,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好处:(1) 改善教学质量。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一人讲授、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而是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更科学。(3)为川大精英教育计划作出贡献。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提出了“精英教育”理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种模式正是精英教育的具体体现。
课程教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工程;管道;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00-0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类专业[1],此专业和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有一定的交叉。专业水处理方向和环境工程有交叉,取水工程和水利工程有交叉,建筑给排水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有交叉,给排水工程结构和构筑物与土木工程有交叉。因此,专业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而专业中的管道类课程是本专业特有的课程,从各高校就业情况来看,亦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管道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水泵及水泵站等,因此,合理安排这几门课程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等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管道类课程特点,大胆设想,提出基于“设计理念”的管道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组特点
管道课程组几门课程一直以来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特点是理论不深,以工程实际或规范讲解为主。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中主要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各系统的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管道设计、管理、的基本能力[2]。
二、存在问题
由于课程组存在如上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把握,亦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拥有工程实际能力的教师。因此,在长期的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定位不清晰,尤其是设计类课程,仍旧定位成“灌输式”课堂教学。
2.教材内容相对落后和不适用,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注重理论,实践方面虽有涉及,然不系统,亦跟不上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3]。
3.学生平时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点较分散,很难通过知识点学习形成工程设计的理念。
4.教学无序、枯燥乏味,设计类课程普遍存在教学不生动、形象,造成学生想学,但学的累、学的苦、学的没效果。
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工程类课程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理念、动手能力及查资料能力,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将很难再发展。
三、改革建议
针对课程的特点和长期形成的问题,根据给排水委员会的指导性文件要求,研究符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和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构建“三改变”和“三层次”的立体化管道课程群教学体系。
(一)“三改变”工程应用型课程教学
1.改变各课程的区域鉴定,融合相关内容,集中相关理论
目前,管道类课程主要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管网工程、水泵及水泵站等课程,根据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文件,重新梳理知识点。从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出发,以现有教材和国家规范为依据,对目前管道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
(1)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水泵房设计融合到水泵与水泵站课程内。
(2)将建筑给水排水中的市政小区给排水设计融合到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内。
(3)将建筑给水排水-给排水管网系统-水泵及水泵站作为整体,构成水的社会循环中管道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2.改变课题群的考核方式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采用当场提问式面试、看图识错、工程案例直接进行设计等方式进行考核,最终给一个成绩作为其课程主要成绩。教师成立管道课程组,以一个组长,三个组员组成(其中1个为校外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打分。然后结合学生部分理论知识的卷面考核。以此作为其最终成绩。
3.改变实践类课程设计单一化、简单化
目前,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几人同题、几人同工程等现象,所给图纸简单化,远离工程实际化。几人同题时,存在相互帮忙相互抄袭;几人同工程时,存在学生设计完后有诸多矛盾,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所给图纸简单化,很难让学生得到实际工程的锻炼。因此,需要统筹这几门管道课程,设计出一些综合性又不失实际工程性的课题,争取每人每题,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能有较好的工程设计锻炼。
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应当围绕实际工程和课程实际设计内容来做,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实习单位,不能任由学生去一些工地或设计院但只是坐在那里不干活或是老干同样的活。需要和本地的大型建筑企业和设计院签订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建立实训平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
(二)“三层次”立体化课程教学
1.基础理论学习
几门管道课程理论在整合完成后,既要有难点理论的详细讲解,又要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讲解。要以典型工程实例为主线,以课程理论为基石、以规范和图集为补充,进行实际工程分析,讲解。从而突出理论学习的工程概念。
通过图片、视频和现场教学等措施,加深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理解,力求将其简单化、形象化。此部分的设计理念讲解深度以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深度为主。
2.综合设计实践类教学
将课程设计集中设置,通过综合工程题目,对其进行设计,锻炼学生的统筹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从而对以实际工程为主线的理论讲解进行强化和工程实际锻炼。为下一步的工程实习作准备。此部分的设计理念讲解深度以扩初设计深度为主。
3.面向实际工程的教学
通过设计院、自来水厂等单位,将经过两层次锻炼的学生进行实际工程教学。以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尽快适应设计工程类工作。此部分的设计理念讲解深度以施工图设计深度为主。
四、改革框架体系
管道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根据上述改革方案,制作出如下改革框架体系图。改革过程中要求整合团队,把握各个进度和深度,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方式。
结语
本次改革通过对本专业几门主要管道类课程进行整合、调整,运用现有的工程实例,将这几门课的讲解重点放在实践、设计上。并结合实际工程的设计阶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受到了较多的实践能力锻炼,不再停留在理论上,上手能力增强,拿到图纸不犯憷。较好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1.
课程教学概念范文6
关键词: 大工程观 《电路》课程 教学改革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工业界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单纯片面地强调科学、忽视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呼吁要强调工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向科学和技术并重的方向改革,掀起美国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浪潮,提出建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简而言之,大工程观要求工程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三个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的知识背景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是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大工程观是一种思想,其含义很丰富,无法面面俱到,只能以一些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为载体,贯彻一些先进的工程理念让学生融会贯通,使自身的综合工程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以《电路》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一、《电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路》是电气、自动化、信息类专业必修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于课程定理、概念较多,并且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在理论推导过程中需要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积分变换等知识,对数学基础及其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初学者普遍感觉枯燥、难学。传统的《电路》课程授课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分析和计算,缺失工程背景,轻视实践操作,使学生认为所学内容缺乏实用性。而且,近年来随着课程教学总学时的压缩,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加大了难度。
大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从《电路》课程的现状看,并不能满足大工程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的要求,体现在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电路分析的内在思路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课程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关于《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明确改革思路,转变教学观念。
《电路》课程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个目标,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打好基础,拓宽视野,让学生掌握最有用的电路结构、分析方法,并形成知识体系,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素质,是《电路》课程要实现的目标。
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思维得不到拓展,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必须转变两个观念:一是从单一传授知识的观念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观念转变;二是从重教轻学的观念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破除“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到提高。
2.重视案例教学,体现工程观点。
《电路》课程理论性强,并有广阔的工程应用背景,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介于科学类和工程类之间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电路分析能力,还要培养工程观点、抽象观点和等效观点[1]。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不能只局限在针对理想模型的分析中,更要适度体现工程性,即适度讨论模型的背景、抽象过程、不同模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如何针对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模型等。同时,在教学中要多举一些工程应用实例,例如对以通信、信号处理、电力系统等领域为背景的实例展开讨论。
针对课程内容广、定理多、概念比较抽象的特点,教师要思索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对本课程进行富有成效的教学。在学习新定理、新概念时,应尽可能地和具体的工程实例联系起来,通过提出实例,解析知识点,再分析实例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2]。例如在教学功率因数的提高时,以在淘宝网上热卖的节电器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节电器的原理是什么?真的能节电30%~50%吗?为什么;教学动态电路时,以单片机上的电复位电路为例,说明在不同晶振频率下R、C参数值的确定;教学电感、互感、谐振等内容时,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讲解;讲解功率的判定时,以手机的充放电为例,说明电源不一定都发出功率,也可能吸收功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上所学知识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工程素质。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素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当前,实践教学的形式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但在多样性中尤其要注重与工程背景相结合。
(1)采用循序渐进的分层次阶梯化实验教学模式,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实验选题要紧密结合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水平及教师的科研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采用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重复、模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3]。
(3)引入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可以解决两方面问题:首先,大量验证性实验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仿真,灵活方便又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其次,EWB、Multisim、Protues等仿真软件,提供大量的虚拟元器件、仪器仪表,弥补实验室元器件、仪器仪表规格、型号、数量的不足,满足不同学生创新实验的要求。
(4)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鼓励优秀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电子技能竞赛,为有能力的学生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在大工程教育理念下,《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电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程中突出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以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景夏,胡冰新.电路课程教学中工程观点的培养.中国电子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