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兴经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兴经济学范文1
关键词:分工;交易效率;温州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24-02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温州率先打破计划体制试水市场,以家庭小作坊工业形式发家致富,速度惊人,而温州经济发展的路径也被冠之以“温州模式”之名。直到本世纪初温州经济增速减慢,学界关于“温州模式”的讨论才从狂热追捧转为冷静思考乃至批判。
杨格发展了斯密视分工为内生变量的观点,指出:“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经济进步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杨格定理,认为分工的演进是专业化的收益和交易费用两难冲突折中的结果。新兴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杨小凯认为,劳动分工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交易效率是交易规模的增函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能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从而可以选择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的择业自由和自由价格等自利决策的交互作用,使得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上升,市场也因此出现。另一方面,升高的专业化水过来加速了人力资本或经验的积累,使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个良性自我循环机制。而当分工演进的潜力因人口规模或者制度限制等耗尽时,分工演进缓慢甚至停止,这时社会经济增长进入成熟阶段。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报酬递增机制与竞争的市场具有相容性,存在着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每个角点均衡意味着局部的帕累托最优,全部均衡是众多角点均衡中效用最大的那个。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不仅解决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问题,它还给出了在各种经济组织结构中选择最有效率的分工结构的解,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了。
3 温州模式概述
温州模式是指改革开放以后,以浙江温州地区为代表,涵盖台州地区之内的一种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而政府在其中“无为而治”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试探阶段:以数量巨大而规模较小的“前店后坊”式家庭作坊为主要特点。温州商品迅速打开市场销往各地,温州经济出现明显增幅。但是该阶段出现了仿造、假冒外地名牌产品等问题。
(2)黄金阶段:以大规模专业分工生产为主要特征。温州民营企业从小型家庭工业发展为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制造企业集群,为企业获得技术外溢、规模经济等提供了便利。在该阶段,温州已走出了假冒伪劣的阴影,皮鞋制造等企业集群闻名世界,但大部分温州生产的商品仍然不敢标注产地为温州。
(3)问题阶段: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环境污染、城乡差距等突出问题为主要特征。
史晋川2003年预言“现在的‘温州模式’将在25―30年后消失”,他从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的不同层面提炼出以下三个现象:①温州的制造业结构演变缓慢;②温州的外资引进步伐缓慢;③温州人把生意网撒向世界各地。三大现象引发三大问题:温州制造业结构是否存在“代际锁定”?温州为何没有“外企”?温州人为何要通过大规模移民的方式来撒开生意网?
光认为相较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温州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变是在传统产业范围内的技术、加工度和附加价值上的发展,而后者更适合温州发展路径;同时,他提出简单地比较人均GDP和资本外流就判断温州模式衰落和“产业空洞化”是有问题的。
张仁寿认为温州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客观变化,因温州在体制上的先发优势逐渐弱化了;同时,温州经济特殊之处在于“温州人经济”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温州经济”;最后,温州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制度创新陷于式微。
4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框架内解释温州模式的产生及发展
(1)温州的起步。
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一方面计划经济仍占绝对主导,经济发展受制于制度限制和观念束缚;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推行的违背资源比较优势的重工业型赶超战略使得计划资源向重工业倾斜,造成产业结构畸形化,资源配置效率低,社会生产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进行的分工模式。(记为模式Ⅰ。)
在本文分析中交易效率E影响因素有:市场规模M、融资效率C、制度因素R、其他因素O,记E=f(M,C,R,O),且E是M、C的增函数。由此可得当时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并不理想:第一,M很小以致可忽略不计,同时分工结构给定,市场进入壁垒很高;第二,由于资本向重工业倾斜,而个体融资渠道较窄,C不高;第三,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有很大限制;第四,其他因素包括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交通运输等技术方面的影响等。
在模式Ⅰ中由于E很低,分工产生的总交易费用超过专业化经济的好处,人们并没有动力打破该种分工结构,而温州却走出了第一步,因温州模式起步于家庭作坊,而家庭作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E:①M――计划体制下短缺必然存在,潜在需求巨大;②C――家庭作坊启动资金可通过家族内部成员募集;③R――当时的温州政府对温州萌芽的私营经济持“无为”态度;④O――家庭不存在委托成本,市场尚未打开时运输方面带来的交易费用可以降低。
综合以上四种因素分析,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经营企业的分工模式(记为模式Ⅱ)交易效率E1要比模式Ⅰ的交易效率E2高,而专业化后所得的收益又提高了,自此温州模式进入一个正反馈机制。
(2)温州的发展。
温州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和分工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并市场规模的扩大。在该阶段,影响E的四大因素有了明显的改善:①M――温州的产品在这个阶段销往全国各地,因其价格低廉而拥有广泛的市场;②R――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束缚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区蜂拥前来考察,这体现了政策上放宽使经营环境改善,也为温州带来了新的商机。
分工水平的提高分为两个层次:
①迂回生产链条拉长,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
所谓迂回生产链条拉长,是指交易效率的改进会产生一些与工业化过程有关的共生现象:专业化水平上升、迂回生产链条加长、每个链条上中间产品数增加、生产率上升、新机器出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市场容量、生产集中度等都上升。
温州模式起步之初,“前店后坊”式的家庭企业小而专,不存在迂回生产链条;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的细化,对原材料、新的机器设备及中间产品等的需求产生,迂回生产链条不断拉长。在分工细化的基础上,由于区域性的产业集中使交易费用降低;同时,用外部交易关系代替内部的投资和企业管理关系,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产品成本下降;最后,这种区域产业集群能够与温州地区的家族企业体制结合在一起。
上述验证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的网络效应和集中交易对提高交易效率的效应:分工网络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效率,而交易效率又取决于交易的地理布局;集中交易提高交易效率的效应,反过来又取决于分工的水平。而在市场竞争中人们会尽量减少交易费用,这类集中所有交易的产业集群就会自发形成。
温州在该阶段发展极为迅速。以温州制鞋业为例,1978年,温州市区鞋厂仅19家,皮鞋产量49.68万双。而1981年底,光是温州鹿城区个体制鞋户就达到了99家。其后,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各类专业市场的建立,温州鞋业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1994年达到了6000多家,这还不包括上千家配套企业。而2009年温州市年产鞋量为12.86亿双,占全国年产鞋的11.7%。
②分层组织结构复杂化,在企业管理上出现更多层次。
当交易效率不断改进时,分工在迂回生产中会越来越深,因而使企业内的分层结构和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分层结构同时发展。而劳动交易效率相对于中间产品交易效率越高时,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分层结构与企业内的分层结构之间的分界线,就会越来越朝着增加企业内分层结构层次的方向发展。温州最初简单的家族式企业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点将在接下来的内容详细讨论。
(3)温州模式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进入21世纪后,面对日益严峻的要素、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约束,温州经济开始遭遇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自2003年开始出现经济增幅在浙江省内处于倒数的局面,并不断出现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部分或者整体向域外迁移。在企业外迁的同时,温州民间资本大量向输出,投入到房地产、能源矿山等领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温州街、温州城兴起,形成了独特的“温州人经济”现象。
由图1可以看出,温州的经济增长幅度在1993年达到最大,为54.6%;1999年温州市经济增幅到达一个极小值,仅为8.5%;并且自2007年起,温州经济增幅下降趋势越发明显,2009年仅比上年度增长了4.3个百分点。由经济指标排名来看,2002年温州经济的排名掉到了全省第七,2003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省倒数第二,随后两个月排名全省倒数第一。本文简要分析其中三个原因:
①家族式企业发展瓶颈: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达到一定层次,企业分层结构组织也随之复杂化,家族式企业开始限制企业的进一步扩大规模,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上的排他性使得家族式企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从制度上限制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亲情关系替代企业管理,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的放开,市场规模的扩大,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降低,模式Ⅱ相对比较低的交易效率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②过剩的产业资本外流:温州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类产业内竞争激烈、利润下降,使得产业升级受到重重阻力,温州本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无法吸收前期积累的大量过剩的产业资本,导致资本外流出现大量的“温州炒团”。
③制度创新式微:政府因素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改善融资环境等方面都可以提高交易效率E,进而促进专业化经济,而温州缺乏这方面的改进。
5 结论
温州模式是中国市场化的标本,从地域覆盖上虽无太大份量,但是其逻辑与理路演进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温州模式现在遭遇的问题,也是中国市场改革深化中遭遇问题的先发征兆,认真分析研究温州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阿林•杨格著,贾根良译.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06).
新兴经济学范文2
关键词: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新制度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630.1;F2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4)02―0062―06
收稿日期:2013-07-1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自然垄断产业的激励性管制研究”(12YJAZH07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华涛(1971―),男,河南南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管制变革中,激励性管制理论作为管制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电力、电信、自来水、铁路等自然垄断产业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激励性管制是通过在信息不对称的管制者与被管制企业之间进行激励框架的设计,促使企业利用信息优势和获利动机达到管制目标。它是一种既能有效实现对企业内部效率的激励,又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的管制方式。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从传统管制方式向激励性管制方式的变迁,是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变迁,激励性管制应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双向提高。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自然垄断产业管制的文献大体可分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文献中没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直接表述,但在分析研究中却体现了这一理论。如植草益在分析自然垄断产业投资回报率管制存在的问题时,分析了企业内部无效率的产生、管制关联费用的增加、管制当局自由裁量权和寻租成本的产生等几个方面,这属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的范畴。再如拉丰和梯若尔(Laffont and Tirole)在分析管制中的激励理论时,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管制设计,和与利益集团相关的管制收买、合谋、管制承诺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肖兴志对产权理论、委托一理论与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的分析,戚聿东等对自然垄断产业改革产权模式的分析等,都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有关。另一方面,直接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自然垄断产业管制进行分析。如林关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尤其是在产权经济学意义上,对管制放松进行了分析,认为管制放松作为制度变迁,是在技术进步和各利益集团博弈力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制度均衡。和军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探讨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问题,分析了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竞争与管制的关系,进行了管制改革的交易成本分析,并针对中国现实进行制度分析,提出了“平行协调式渐进改革路径”的管制改革思路。②胡德宝等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改革的模式及路径、改革过程中制度变迁的动因等方面为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提供了解释,并应用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张航燕利用产权理论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产权模式进行了研究。④何大安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自然垄断产业管制的宏观交易费用。⑤汤吉军等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政府管制方式,并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⑥这些均是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所进行的研究,但还不够具体、系统,缺乏针对性。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系统分析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的形成动因和实施基础,既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一个扩展,也是研究的进一步系统化和具体化。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激励性管制,既有助于我们对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的全面理解,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改革。
一、交易费用与激励性管制形成的动因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决策成本、履约成本等。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WiI―liamson)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有三个原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倾向以及资产专用性。有效的制度主要就是针对这三方面来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属性与治理机制的匹配体现了组织基于交易费用的精心计算。
自然垄断产业传统管制方式是投资回报率管制.它的实质是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就企业投资回报率达成共识而签订的一种契约。管制对象主要是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价格往往是在估计企业的成本、需求状况和回报率的基础上间接制定出来的。激励性管制方式取资回报率管制成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正是源于对交易费用的节约。下面我们将从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倾向和管制成本的增加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即有限理性。在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中,由于管制者和被管制者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管制双方可以作为委托一关系来加以处理,其中管制者是委托人,被管制者企业则是人。在这种关系中,管制者的理性思考受到限制,它所知道的有关企业的信息要远少于企业自身所知道的相应信息,具体表现为被管制者企业对以最低的成本来满足产量目标要求的生产技术更为了解;只有被管制者企业自己知道自身为降低成本付出了多少努力,并且这种努力常常是无法直接测量或观测,管制者难以完全把握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自然会尽可能地高报自己的成本,而隐瞒其实际成本,从而产生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问题,造成较高的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
2.机会主义倾向。这是人们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是人所具有的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⑦投资回报率管制下具有机会主义倾向者既包括管制者,也包括企业。对于管制者来说,一方面在投资回报率跨时期调整时,管制者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机会主义活动,扭曲企业上一周期事前的激励从而最大化事后的福利;另一方面是管制者被企业俘获,为企业谋取利益而不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的扭曲激励和管制俘获必然带来管制中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交易费用的增加。
企业机会主义倾向的一种表现是生产效率低下。在投资回报率管制下,企业的价格与成本直接相关,成本越高,则企业产品的价格就越高,企业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从而出现“偷懒”带来的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这被莱本斯坦(Leibenstein)称之为X~非效率理论,也就是说在受管制的垄断市场环境中,垄断企业上至经营者下至作业者的每个成员都有可能显露出人的惰性,表现为专断、草率、对市场不作反应等行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内部运行费用被弗鲁博顿(Furubotn)等称之为管理型交易费用,生产效率低下自然就会使管理型交易费用过高。企业机会主义倾向的另一种表现是过多的资本投入。在投资回报率管制中,回报率是一个确定值,投资基数越大,企业的收益就越高,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会产生过多的资本投资,而不是在最低社会成本下生产它的产品。这就是所谓的“A-J效应”,即为了谋取更大利益,投入更多资本是企业的理性选择,结果是偏离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对社会来说就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
3.管制成本的增加。在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中,管制机构必须要收集、分析和加工有关的数据资料,并需要在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议会之间进行协调,这些行政方面的费用就是管制成本,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就是交易费用,弗鲁博顿等称之为政治型交易费用。③由于管制机构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并且难以计算其成本(管制机构大多不计成本),致使管制成本增加。在具体管制实践中,表现为政府管制的支出增长较快。如美国联邦政府的管制机构1970年的费用支出为2.92亿美元,1975年为5.71亿美元,1980年上升到9.96亿美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运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法对管制效率进行评估,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成本的增加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管制政策的反思。
在投资回报率管制下,由于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倾向等原因带来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交易费用的增加,以及政治型交易费用的增加,使得激励性管制被引入到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中。激励性管制借助于新兴的机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诱使企业说真话,不仅刺激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也降低了管制机构的信息收集成本、监督成本等交易费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管制效率,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二、制度结构与激励性管制的实施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是基于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两个基本概念进行的。制度安排是管束特定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行为规则。制度结构指的是某一特定对象中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和。也就是说,一种制度安排的有效运转是以其他制度安排的存在为条件的,各种制度安排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决定,由此形成一种特定的制度结构。
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是公众、管制者、被管制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是具体制度安排形成的动力机制,各种制度安排形成了自然垄断产业管制的制度结构。该制度结构不是制度安排的简单集合,而是按照政府管制价值取向要求形成的具有结构特征的制度体系。它反映了利益相关者在实现各自利益时的相互关系。
激励性管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需要耦合在相应的制度结构中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笔者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激励性管制实践的考察,认为合理的制度结构对于激励性管制的实施有着重大的促进与支撑作用,或者说,良好的制度结构是激励性管制实施的基础。在该制度结构中,产权制度、管制机构组织制度以及管制监督制度等是其最主要的方面。
1.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制度,产权界定不清,就会出现问题。产权理论的核心是:明晰的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经营者努力程度的关键因素。产权制度是自然垄断产业管制转型的微观企业基础。一般来说,产权明晰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得到改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行激励性管制的同时,伴随的就是以建立明晰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民营化改革。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能看到民营化改革。这些国家对包括电信、电力、天然气、铁路、供水等部门在内的自然垄断产业进行重组,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吸收社会资本,实施私有化产权改革。如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产权改革,即把原有单~的国有企业改造成股份制民营企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以前这些从未向民间开放的领域,使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结构或所有制结构由国有逐渐向国有私有混合或私有转变。
2.管制机构组织制度。为了适应自然垄断产业的激励性管制改革,西方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机构组织制度进行了变革,主要是建立独立性管制机构。如英国从1979年开始,逐步成立了电信、自来水、电力等方面的独立管制机构;美国的自然垄断产业独立管制机构主要有:美国州际商业委员会、联邦通讯委员会、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等。独立性管制机构是指管制机构必须独立于其他政府部门和被管制企业,这样不仅能够割断管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从而预防管制俘获,而且还能割断管制机构与其他行政部门的联系。管制的“独立性”和管制者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有预见性,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管制活动,①从而有利于建立维持满足最优投资的管制机制,使投资者遭遇投资风险和威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卡宾和斯特恩(Cubbin&Stern)评价了管制“独立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他们以28个发展中国家1980―2001年的有关数据作为样本,分析管制独立性对电力生产投资的影响,发现依法建立独立管制机构的国家其发电能力平均增加15-25%。
3.管制监督制度。在激励性管制过程中,管制机构具有更大的决策权力,管制俘获现象更为突出。同时,在激励性管制环境下如果管制承诺缺失会使被管制企业产生棘轮效应和投资受到威胁的预期,从而导致实际激励程度降低和投资不足。为了减少管制俘获和提高管制承诺的可信度,发达国家在应用激励性管制的过程中大都建立了完善的管制监督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司法审查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司法审查主要是对独立管制机构自由裁量权的审查及对管制程序的审查。通过对自由裁量权、管制机构是否依程序管制、管制程序形式是否合理,以及对参加人的程序行为等进行审查,避免权力滥用,促进良好管制环境的形成。公众参与一般包括管制调查、管制协商及管制听证制度和机制。为了保证公众参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在自然垄断产业建立了专业的消费者组织,如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煤气消费者委员会、自来水顾客服务委员会、电力消费者委员会等,它们都独立于政府管制机构和经营企业,只代表消费者利益。
三、路径依赖与激励性管制的渐进应用
路径依赖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变迁的重要分析方法。路径依赖是事物对其既已进入的路径产生的某种依赖性,它可能会在既定方向上不断自我强化。诺斯(North)在分析制度变迁时,用“路径依赖”概念来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强大影H向力。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利益因素。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才会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反之亦然。这就是制度变迁的原则。④二是历史的影响。“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⑤也就是说,初始的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发展惯性。路径依赖的制约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因为利益相关者对制度变迁存在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渐进性制度变迁能够实现制度变迁中的矛盾与利益冲突在时间和空问上的适当分离,为制度变迁的风险和成本提供化解和消化的缓冲区间。
由于投资回报率管制的长期应用,路径依赖作用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应用的渐进性特征。激励性管制在开始阶段不一定表现得充分和完美,但管制制度本身通过学习、适应和逐步强化,会逐渐改进,直至逐步完善其自身。激励性管制的渐进性应用,可以逐步融合原有投资回报率管制制度的运行特征,通过时间化解制度变迁的阻力,化外部性因素为内部性因素,从而更好地适应相关生产要素价格与管制政策的演变过程,实现新管制制度安排收益递增之目的。发达国家激励性管制的应用,正是考虑到路径依赖的影响而呈现出渐进性的特征,如英美价格上限管制的应用等。
英国价格上限管制应用的渐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效率因子x确定的渐进性。效率因子x调整除了考虑技术变革、信息不对称、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外,在刚开始实行时一般还要设定一个较低的X值,然后,随着管制经验的积累再逐渐提高X值。这是为了减少企业的阻力,避免不合理的x值给企业带来损失。如英国电信管制最初的x值为3%,1989年提高到4.5%,1991年和1 993年又进一步提高到6.25%和7.5%,1997年到2001年,因为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x值降低到4.5%,但从2001年开始,x值又进一步提高到8.25%。二是不同产业应用的渐进性。在英国,价格上限管制1983年应用于电信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之后,1986年它被运用于对煤气产业的管制,1987年被运用于机场的管制,1989―1990年被运用于自来水产业,1990年又被进一步运用于电力产业。
美国价格上限管制应用的渐进性更为明显。由于受传统的投资回报率管制路径依赖的影响,推行激励性管制有较大的障碍,因此,美国采取了比较折中的、渐进性的管制方法。1991-1995年,美国在电信业实行价格上限管制时引入了利润分享机制。由于本地运营商的经营环境相差较大,联邦通讯委员会提供了由两个合同构成的“菜单”供运营商选择:一是效率因子X值为3.3%,此时,总收益率在11.25%到16.25%之间的利润,运营商要与用户平分,超过16.25%的部分全部给用户。二是效率因子X值为4.3%,此时,总收益率在11.25%到13.25%之间的利润,运营商可以全额保留,总收益率在13.25%到17.25%之间的利润,运营商要与用户平分。1995―1.997年,FCC为了限制和消除利润分享机制对运营商提高生产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原来的方案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将因子x值设定为三档:4.O%、4.7%、5.3%。其中,当因子x值为4.0%和4.7%时,与过去四年的管制方案相似,视投资回报率的不同消费者可以分享一半或者更多的利润;当因子x值为5.3%时,不实施利润分享机制,运营商可以全部占有因提高生产率所带来的利润。1997―2。00年,FCC完全废除了利润分享机制,采用纯粹的价格上限管制,并将因子X值设定为6.5%。①从产业上看,价格上限管制目前在美国电信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在美国电力产业、天然气产业中还没有被广泛应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资回报率管制制度惯性的路径依赖。
四、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我国激励性管制改革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制度结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激励性管制,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改革有诸多启示。
首先,从交易费用理论看,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目前主要应用的仍是投资回报率管制,同样也存在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倾向和管制成本不断增加等因素带来的高交易费用问题。这就使得强化激励性管制的应用变得非常必要。对此,国内专家学者大都持赞同态度,如王俊豪等认为,在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中,应该扩大价格上限管制的应用范围,在城市公用事业经营等领域应越来越多地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肖兴志认为,在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中,激励性管制作为管制改革的方向逐渐成为主流,在众多管制模式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建议在水务产业中引入价格上限管制机制。
新兴经济学范文3
[关键词]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学习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兴趣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问题是指要解决而未解决的事情,是事物的矛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指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有目的地设计的解释或问答的题目等。
兴趣与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设计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呢?多年来,笔者通过以下等几方面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自主学习时精心设计悬念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认知学家皮亚杰认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也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变被“强迫”接受学习为积极主动去阅读学习呢?我巧妙运用语言的艺术来设计悬念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我在学生自主学习《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时,设计了这样悬念性的问题情境:“同学们,请听一个花卉公司的一段广告:‘你想拥有一束蓝色的月季吗?你想订购一束长开不败的鲜花吗?你想要怎样的一束鲜花,只要你描绘一下心中的形象,我们便能为你创造出你想的花卉……’同学们,听了这样的广告语你们信吗?”学生听后边摇头边喊:“我们不信!”我又随即打开多媒体,出示转基因的蓝色月季等花草。学生都哇地叫了起来:“这是真的?”并一个个都用渴求的目光注意着我。我见学生心里悬念顿起,并想尽快解开这个谜,于是,我又激发说:“不要一个个看着我,答案就在文章里”。‘此时,学生已经欲罢不能,他们都急不可待打开课文……当他们看完后,又一次哇地叫了起来:“哇,原来是采用的转基因技术呀!”趁此同学们兴奋之时,我又追问:“这转基因技术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人们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你喜欢什么样的花朵?”一连串的新鲜话题,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二、在合作交流时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欲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认为:扎实的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习的情绪状态达到的。因此我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欲望。
如《济南的冬天》一课,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阅读体会时,有同学说:“本文主要写的是济南冬天的‘温晴’。”有同学说:“写了冬天的山薄雪覆盖,非常秀气。”还有同学说:“还写冬天的水,非常清澄,水藻十分的绿”……初听起来,学生对课文内容都掌握了,而且表达得也较为到位,好像这篇课文就无疑可言了。学生真的都理解课文呢?我决定来激一激,看有无疑惑的地方?于是我在肯定学生回答后,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个中国行政区图后问学生:“你们知道济南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北方的冬天应是什么气候,什么情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却是温晴的?”“温晴又具体表现在哪儿?”通过层层启发激疑,学生对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济南“睡”在四周围着山的“摇篮”里,因为“温晴”,山的雪才是薄的,水藻才是绿的……
三、在探究过程中精心设计挑战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探究并不仅仅是一种你问我答式的索取信息活动,而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并进行自我探索的艺术。最好的方法就是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激情。我深知未来人才探究精神的重要,同时我也深知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此,我遵循上述教育心理学研究出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努力在探究过程中精心设计挑战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
如《孔乙己》一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探讨完后,我问学生:“老师也有一道探究题,不知你们敢不敢接?”“哪有不敢的,您提!”正处于探究热潮中的学生,此刻无所畏惧。经我一激,更个个摩拳擦掌。可当我把“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的‘大约’与‘的确’矛盾吗”这一探究题亮出时,学生先是一楞:怎么会在同一句里连学生都看得出是一对矛盾的词?是作者一时大意?不可能,作者可是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啊!于是他们又再读课文,并立即窃窃私语起来,仅一会儿就相继举起手来:“不矛盾!”“大约”是表示猜测,因为谁也没有看见孔乙己死了,只是猜猜而已;“的确”表示肯定,因为好长时间,确实谁也没有见过孔乙己,何况他的腿又断了,又处于冬季,而且没有人同情他,所以他必死无疑。这正是作者匠心所在…… 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小说主题及特点的理解。
另外,我还在学生探究问题意见相佐时精心设计辩论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精神,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种”;在课内外契合处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勇于创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德立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新兴经济学范文4
关键词: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大学生教育
新的世界形势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经济环境,这给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家庭微观经济环境的相异性又从客观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人格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入手,分析新的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全方位素质形成和能力培养带来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变奏着大学生受教育选择权及能力
1.经济全球化视野下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开放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吸引着留学生到我国深造,这加速了世界文化融合进程,也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对外交流的平台。但中国与国际化教育的现实差距使很多高考生或大学生更倾向于国外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高等教育开放满足了大学生知识需求多样化、丰富化的时代要求,但国际争夺高等教育资源的形势成为我国人才流失的重要环节。
2.经济全球化环境引发大学生倾向性专业选择 工科、商科和经济是未来社会最需人才的领域,成为国际教育的主线,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更多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无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受热门专业或行业发展的外来因素影响甚大。这不仅有碍于通识教育的发展,而且这种功利性的专业选择会使很多人在价值观、人生观甚至是世界观的形成中更多的染上功利主义色彩,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3.经济全球化环境下重审大学生能力和素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甚至是思维方式都产生巨大冲击,并对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在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为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要树立竞争协作的意识,然后通过多层次、全面性地涉猎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培养融会贯通的驾御知识能力;通过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提高创新意识,发展创造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环境下大学生应对改革艰难的抉择
1.社会形态的变化重组大学生未来之路 中国社会转型吁求传统社会向以法制契约精神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变,其重要体现之一是人们愈加重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地位,这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大。但工商文明吸引着大学生对于应时教育及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的专业选择,冷落能服务于西部及基层发展的专业,这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自主型人格形态孕育大学生人格的独立性 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格形态开始向自主形态过渡,要求个人主宰着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自我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决策。这种独立性的人格要求大学生在受教育及融入社会中均以独立的思维和个性进行判断、选择。机会均等的自主选择虽然有利于其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的培养,但对于自决意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精神与情感的无难免对其人格的形成、情感的培育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3.现代消费观念更塑大学生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重积累、抑消费、崇尚俭朴的古朴消费观念向鼓励消费,追求享受、崇尚时尚的现代生活方式过渡。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更高层次的满足,带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消遣活动和个人审美情趣精神文化需求日益突出。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快速适应性使现代形态的生活方式在其群体中表现更加明显。物质生活领域,追求时尚和前卫,攀比消费、超前消费、时尚消费演绎着的其物质消费观念,“月光族”和“急嫁族”的出现是其最好例证。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并未减少其对精神需求的渴望,读书、上网、打电子游戏、恋爱、闲聊、兼职是其消磨时间、慰藉心灵的重要途径。非强制性精神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精神领域显现出人际交往复杂化、道德失范明显化、生活作风随意化的特点。但充裕的现代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并不能支撑起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加快了他们的时效观念,但放慢了他们强身健体的步伐;不良的生活行为以及来自于物质和精神的不良因素导致的大学生心理或精神的疾病成为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4.第二次文化转型指导着大学生文化体系的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中国文化引入第二次文化转型----改造原有文化、开创新文化。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环境撞击中,摒弃民族文化中不合理因素,确立自有的价值取向,建立全面、本位的群体文化体系是将中华文明和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扬世界的重要保障,也是将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5.社会秩序失范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分层和道德的分化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新旧文化的传承与改造,导致社会秩序由规范化向失范化转变。社会秩序失范化是传统文化断裂的重要表现,其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是社会阶层分化。这对出身和志向迥异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未来选择上产生重要影响。出身贫穷的大学生群体或者消极悲观论调,或者愤世嫉俗,更多的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力争通过高等教育途径提高自我价值,跳入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而家庭出身富裕的大学生群体或者知足于现有的家庭社会阶层或者希望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深造。二是道德分化严重 现在大学生自我独立和个性的生存状态明显,少受规范性制度和观念的约束,随心所欲,追求自我。由此所诱发的大学生道德失范甚至是败落现象俯拾皆是。
在我国面临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诱导中国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无穷,由此也使大学生教育时态性很强,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作者单位:任雅洁、刘云广/保定学院管理系; 刘云广/保定某部队)
新兴经济学范文5
设计练习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练习是学生掌握、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层次性: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基本练习应侧重于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性练习题呢?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点肤浅体会。
一、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加强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思维发散,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发散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重在新和异,要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积极思考,用不同的解法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我设计一道加法题:8+8+8+5+8+8+8=?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大多学生提出了8×6+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8×7-3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8,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8,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8×7。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8-3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再如,我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六(1)中队1分队有9名少先队员,他们元旦到游乐园玩,只见售票处上写着:每票10元,10人以上8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门票才合算呢?这是一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学生可以思考多种买票策略,然后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合理的买法。
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力,学生主动参与热情高,在讨论、辩论、争论中,主要解法有:
①9×10=90元;②10×10×80%=80元,多买一张送人;
③10×10×80%-10×80%=72(元),按8折转卖一张;
④10×10×80%-10=70(元),按原价转卖一张。
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方法④,因为这样最省钱,更多的同学选择了方法③,认为自己得到优惠的同时他人也得到实惠,方法最优。当然也有学生选择了方法②,认为自己得到优惠时还能助人为乐。可以说,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但能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
二、类比迁移、激励思维,加强类比思维能力的培养
类比是将相近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辨析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练习设计中,要努力建构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尽力创设类比情境,引导学生自己类推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根据图形之间的关系,填口里的数。
类比练习设计也可出示相似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利用类比发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1)民生水果店运来西瓜6吨,比运来的苹果多1/4,运来苹果多少吨?
(2)民生水果店运来西瓜6吨,运来的苹果比西瓜少1/4,运来苹果多少吨?
以上两小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类比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类比,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三、突破定势、转换思维,加强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就是突破一般思维定势,从对立、颠倒、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练习设计加以训练与培养。
例如,“在1~500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数不是7的倍数?”这题如果只朝着“问”的角度去想,就不能很快求出结果,因为在500个数中不是7的倍数的数比7的倍数的数多得多,所以学生可先求7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然后从总数中减掉即为所求。
再如,“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6/13,乙车5小时行完全程,甲车需几小时才能行完全程?”此题若从一般思路去解,显得很麻烦,学生可进行逆思维:在相遇时(同样多的时间),甲行了全程的6/13,可知道甲乙的路程比、速度比是6∶7,在同一路程里甲与乙的时间比是7∶6,解题的方法:5×7/6=35/6(时)。
新兴经济学范文6
学生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所以,教师要善于进行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注重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去把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课堂气氛。
国内近年的研究表明: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占56%。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提问是低效或无效的。因此,深入研究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对于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灵魂,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老师的永恒追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达到引发兴趣,激活思维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体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所以我们设计问题,应具有一定思考性、渐进性。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与活动之中来。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师应掌握好提问的时机,问在学生“欲知”而“未知”之间,思维处于“困惑”之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产生困惑时的原因,掌握好火候,帮助学生及时解惑。提问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设计的提问方式,应该具有启发性,在学生思维能力暂时“断路”时,恰逢其时地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雪中送炭,帮助学生“续路”;在学生的认识模糊时,掌握提问的时机,澄清错误认识,使问题解决,锦上添花,提高课堂的效率。
3.设计具有生成性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心智
新理念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处理时,应善于抓住某一有价值知识闪烁的亮点,促使学生产生新思想、生成新问题,提出具有生成性的问题。教师通过有效的介入,及时给以点拨、评价、推广,拨动学生的心智。通过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的肯定,促进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共同生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知识点,设计提问,启迪孩子们发表对数学的个人看法,主动、乐意地去探索数学,痴迷于他们的数学世界。教师也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他们大胆而热情地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营造出浓浓的教与学互动的课堂氛围,让数学课堂闪烁知识的智慧火花。
4.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彰显学生的个性
学习是学生内心感受的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经常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凸现学生的能力,以形成其独立的思考,彰显学生的个性。让每个人都能够体验数学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多彩的世界需要我们多角度审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问题的空间,让学生经过了自己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给学生开辟并留出探究和创造的时空,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
5.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扩展学生的视野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我们知道:探索得来的知识最深刻难忘。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提问要具有探究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原有问题的研究价值,对问题进行延伸拓展,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中,利用原有的问题进行变式、扩展,围绕问题层层深入、剖析,纵向挖掘思维广度和密度,横向对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发展认识的机会和舞台,不仅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而且保持着学生思维上的活跃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