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育人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校合作育人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校合作育人制度

家校合作育人制度范文1

[关键词]高校;四位一体;全员育人

一、全员育人的内涵

“全员育人”是学生工作中一个概念,早在2004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不仅是辅导员要发挥育人的功能,专业教师也有育人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员育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同全员育人是高校存在的核心价值,全员育人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成材率。高校通过搭建各自平台实现自身的全员育人目标,这就不仅要求学校本身要做好,同时也要积极发挥学生、社会、家庭等等的各种合力。

在学校层面,学校的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各项服务。任课老师要做到“德育”+“智育”的双重任务,将课堂打造成为全面育人的重要平台。在社会层面,优秀校友和校企合作的企业是育人的两条主线。校友通过回校服务以及吸纳优秀在校生做社会实践来打造独特的育人模式,实现全员育人。校企合作中的校外方,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提供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得到良好的检验。在家庭层面,家庭支持是学生经济来源的根本,血缘关系使得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在全员育人中,家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学校要积极建立稳定的家校联系。在学生层面,学生有极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先进学生代表的作用是全员育人的新内涵。

二、构建全员育人体系的紧迫性

(一)高等教育普及对构建全员育人体系的紧迫性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经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向往和φ府办学的支持。据国家教育部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40%的高值,在校大学生数量更是突破了3600万。在这个巨大的数量面前,高校要想按照之前的育人理念来培养学生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对高校的教育功能、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育模式都提出了挑战。

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传统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冲击。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当前,在校大学生已经步入“95”后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些学生从小生活环境优越,但是普遍存在自主生活能力欠缺、大学阶段甚至人生奋斗目标不清晰、理想信念不坚定等问题。如果没有正视这些问题,不加强全员育人体系建设,那么小则影响学生能力培养和个人成长成才,大则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

(二)社会发展对构建全员育人体系的迫切需求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转型期,一方面是大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在高校扩招之后,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工厂化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针对社会需求的转变,高校必须调整策略,要认识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作用。高校要从传统的教书育人拓展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同时转变高校是传授知识的唯一场所这种观念,主动为学生各种能力培养搭建平台,重视家校联系、校企合作等非传统途径。

2014年,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新”这一重要发展战略,高校是社会创新创造的重要推动力,高校在校生以及毕业生是创新创业的主要群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需要专业教师的理论指导,需要校外企业提供资金和实践指导,需要家长的理解,需要团队的合作,这些都属于全员育人范畴,因此,高校全员育人体系搭建越完善学生创新创业越能出成果,社会发展也才越健康。

三、“四位一体”全员育人体系在高校中的嵌入

(一)以班导师为平台,挖掘专业教师育人潜能

笔者所在系院在发挥教育育人功能上,较早启动了班导师制度,所谓班导师就是在新生入学时为其分配的导师,一个导师最多可以带8个学生,在四年的过程中负责学生的学业、创新创业、参赛、毕业论文等多项任务。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系院特制定了《导师制实施办法》,对于导师的指导方式、指导次数和指导质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班主任制度对辅导员工作是一个极其有益的补充。

1、班导师可以优化日常教学效果

班导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介绍专业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等方面可以发挥天然的优势。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提升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良性互动帮助学生构筑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训练机会,使学生真正做到“爱专业、学专业、用专业”,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2、班导师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

笔者所在系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创造、创意”的四创型人才。班导师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对于创新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在与班导师共同工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这都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3、班导师可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学院给每位班导师配备的学生数不能超过8人,就是想让班导师对于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通过交流知悉学生对于未来的想法和考虑。根据教师自己对于专业的理解以及对于本行业的熟悉,给予学生特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班导师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专业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做好个性化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定位,切实强化学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

(二)以新媒体为渠道,完善家校联系制度

在传统观念中,家校联系无非就是定期召开家长会,但是在大学阶段因为学生来源于全国各地,传统的家长会已经不再可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人们社交生活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高校育人工作也与时俱进,应用新媒体为中介来增加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粘性。同时以新媒体为平台的家校联系制度,不但可以及时有效地促进双方的沟通,而且能够避免对家长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影响。

具体来说,新媒体为平台的家校联系制度有三种运行方式来加强高校的全员育人工作。第一,高校思政工作者运用微信或者QQ等社交软件建立家长群,定期在群里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办法展示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状态,引起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第二,每个班级制定班主任来与家长进行必要的联系,整个年级则由辅导员承担与家长联系的工作。有些工作利用小范围或者一对一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加以解决。第三,积极构建学校――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模式,在@个过程中三方都可以各尽其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充分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同时该模式还能解决家庭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教育理念分歧,学校发挥对家庭教育科学指导的作用。

(三)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建立育人新平台

笔者所在系院所设置的专业以应用型为主,在新时期人才培养压力下,学院愈发重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可以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在经济形势的新常态之下,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和实践技能提前植入大学课堂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带来效益和效率的双提升。同时,高校优良的师资力量也可以为企业培训员工,高校科研项目更能通过企业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充分实现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联合办学和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常见的几种模式。不管是联合办学还是专业性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企业及其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正成为全员育人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是旁观者而是受益者,学生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企业和学生都要加强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现有的合作模式基础上,开拓创新,为全员育人增添更多的现实途径。

(四)以班导生为途径,探索学生“三自教育”

班导生带领新生班级,在实质上是一种朋辈互助模式。大学的第一年是所有新生在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间是大学生接受信息能力最强,同时可塑性也最强,也最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和心理问题。新生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不仅只是身份上的改变,而且在观念更新、视野拓展、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整体生活等方面都会面临着全新的适应,在这一前提之下,大一新生身上就更容易呈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性。班导生在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解决上就可以体现出其价值。

第一,班导生可以让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环境,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内容上,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高中阶段有着巨大差别,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是专业化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大学期间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仅要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还要去听学术报告或者进行社会调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较高。

第二,班导生为新生树立榜样,在思想上引导新生。选聘出来的班导生都是学习优异,表现突出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承担着多种社会工作职务,工作能力较强。很多人都是班级负责人,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重要干部等。他们在学生群体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新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另外,通过班导生去安排学生工作,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新生的抵触心理,毕竟班导生和新生在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四、总结

全员育人体系内涵的不断丰富和体系的不断完善是社会进步的需求,是学生自身的需求,也是学校培养新型复合人才的切实需要。文章通过对全员育人紧迫性的分析,提出构建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新模式。通过充分挖掘专业教师、家长、校外企业、学生干部的潜力,形成育人合力,为在校生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强化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

“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并不是理论上的设想,而是正在稳步推进的真实举措。在面对内部需求和外部压力时,高校只有做好准备,做出行动才能抗衡压力,才能完整履行高校育人功能。这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既是解放了压力,又为工作进步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胡忠玲.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2]谢怀平.全员育人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3]余进军.探析高校全员育人保障机制[J].前沿,2013(16).

[4]张慧,汤洪棉,罗玉华.高校班导师制度的创新与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5]王玉斌.坚持全员育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家校合作育人制度范文2

[关键词]大类培养;家校联动;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00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04 [本刊网址]http:∥

一、概念界定

(一)大类培养模式

大类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从招生开始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照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后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北京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调研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并按照该方针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改革,后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这是大类培养模式最早的摸索和实施。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建立了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专业培养体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方向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在全面认识专业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做出理性选择,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效果和效率。

(二)家校联动机制

家校联动主要是指高校和家长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以平等的教育主体身份,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监督和相互学习的实践活动,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及时和正确的指导,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不足之处,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双赢。

机制本为机械学概念,当机制被引申到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时候,我们认为机制应该是指构成某一事物的各个组成要素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机理所构成的该事物的运转方式和运动过程。所以本文中的家校联动机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运用何种方式、采取何种手段合理配置高校内部的各项教育资源、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目标。

二、大类培养模式下家校联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2004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见》中提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机制,互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教育培养是学校、家庭等方面共同任务,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和选择同样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指导。但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的力量在学生进入高校后显得过于薄弱,因此大类培养模式下家校联动机制构建的研究成为必然。

(一)是保证教育效果和提升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从大一入校经过1-2年的时间进行基础培养,学类涵盖的通识课程及各个专业方向的引导课程。引入家校联动机制能够使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在大类培养模式中“强强联手”,利用家庭参与对学校管理责任进行分担,对学习、分流等各环节进行监督和引导。高校在实施教育时实施的方案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而制定的,无法实现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家庭的参与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家庭介入教育环节及时反馈教学环节的最新情况,保证教育效果和提升教育效率。

(二)是增强教育信息透明度和动态性的有效方法

如今高校已经从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变成愈加开放的教育环境和系统,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状况对大类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在这种状况下家校联动机制能够使学校和家庭两方互享教育信息,增加教育信息的透明度。同时教育信息,以及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不停的在发生变化,家校联动机制可以使学校和家庭进行实时动态的联系,及时处理动态信息。所以大类教育模式下构建家校联动机制是增强教育信息透明度和动态性的有效方法。

(三)是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现代化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增多,受到各种多元化的信息所影响,基于此学校的教育教学面临着严峻考验,工作难度较之前增加,为了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的变化,必须构建家校联动的教育机制,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以“联动”模式促进教育效果的达成。

三、大类培养模式下家校联动机制构建的实践探索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家校联动机制的运作能够促进教学培养目标达成。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科院”)从2011年开始筹备,2014年正式开始进行计算机大类招生,经过三年多的准备和摸索在家校联动机制构建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常规性的家校联动机制。在常规工作中与学生家庭之间通过沟通和联络建立起来的互动交流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建立共同的学生发展培养档案,记录学生大学期间的各种表现,通过建档和沟通和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该项机制的实施对在一线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提出了较高要求,杭科院计算机大类学生一人校就建立详细的学生信息卡,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和父母姓名、联系方式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与学生父母的沟通交流达到加强学生管理,让家长参与到学生违纪处分、奖励表彰、学籍异动、请假销假等管理中来,共同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二)学生活动中的家校联动机制。学生活动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达到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新生开学典礼、迎新晚会等学生活动环节邀请家长参与或者通过远程视频等手段和家长进行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家校温暖,营造家校联动教育的温馨氛围,达到家校联动育人的目的。杭科院计算机大类在分流前期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听课、了解分流制度等,并致信给家长让家长即使未到校也能了解计算机大类进行专业分流的情况和实时动态。

(三)特殊节日、重大纪念日中的家校联动机制。在特殊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结合社会上营造的纪念氛围进行家校联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特定节日,学校悉心策划主题活动,营造教育氛围。2015年母亲节期间学院组织“母亲节表白墙晒幸福”活动,鼓励学生向微平台发送与母亲的对话截图。在家长的协助下,学生们展示出一段段与母亲的温情对话。这是在特殊节日下利用网微平台实现家校联动育人的一次典型活动。

(四)信函反馈的家校联动机制。学校可以利用传统邮寄和电子邮件的方式为家长提供查询参考的信息资料,如学校的重大事件、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活动、学生资助情况、学生成绩查询、社会实践状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比如,信息工程学院每年1月份向所有大一新生家长寄送《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学生成绩单,把学生第一学期的基本情况、奖惩表现反馈给家长。家长也需反馈相关信息,并填写《回执单》交还学校,以便学校因材施教。

(五)家长访问的家校联动机制。学校可以择取家长非常关心的教育主题,吸引家长主动来校访问。2015年,信息工程学院以计算机大类分流为契机,召开了家长开放日。由于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专业选择和填报,这次活动吸引了近50多名家长的积极参加。活动安排了专业社团参观、随堂听课、座谈会、教师家长约谈等多项内容。家长们到学校亲身感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切身体验学生的生活,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育目标实现,达到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结果。

四、大类培养模式下家校联动机制构建的路径分析

(一)引进网络等多手段构建家校交流的平台

高校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补充、互相支撑,二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合力作用。过去,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并且加上高校的特殊性,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无外乎电话沟通、写信及家长会,但是效果并不良好,并且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制约,沟通很不方便。然而,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网络的普遍应用也应运而生。为了进一步提升家校联动育人的作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真正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合理机制和交流平台。比如学校可以在官网可以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家校沟通平台或者建设一个专门的网站,整合学校的活动情况、家长答疑及咨询、组建网上家长学校等功能来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充分合作。此外,学校还可充分直接使用时下比较流行的微博、QQ、微信公众平台等等多种方式提升家校联动时效性,教师们将学校发生的事情或举行的活动整理成博文,家长们通过关注这些博文了解学校的状况;通过QQ群,使得教师、家长以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家长们可以互相联系,互相帮助,并且通过导员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共同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发表一些正确引导教育孩子方法的小文章、小贴士等,这对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们会有很好的启发。

(二)以学生为桥梁促进家长观念的转变

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对象,也是教育所关注的核心,他们在家校联动育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夹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接受两者的教育和观念,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冲突的地方,如果这时两方沟通不善就会很容易造成互不理解,协调不好,会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家校联动育人作用,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桥梁作用,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进而调和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专门教育让学生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用真人实事挖掘家庭教育如何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产生理解并愿意主动传达给家长这样正面的信息,扭转家长们的观念,使家长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与学校联系,对于学校的一些要求更加配合,对于学校开展的活动尤其是家校合作的活动产生兴趣,鼓励学生家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帮助家长们逐步参与进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来。当然,学校还可以向学生公开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不再是采用简单强制命令的管理办法,让学生充分明白和了解学校做每一个决策的原因和理由,让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理念产生共鸣,并在善意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指出学校的改进之处,并反馈给学校。学生作为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是维系学校顺利合作进行的纽带,其对于进一步提升家校联动育人作用有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三)探索“与时俱进,科学有效”的合作教育方法

家校合作育人制度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主体;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育人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教育与产业经济相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大学生的实训、实习提供机会和途径,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本质属性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需求必然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特别需要一支具备高超技能、良好理论和技术知识素养的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变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状,要贴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积极鼓励校企协同育人,建立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高职教育模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的明确任务,是职业院校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面向养老服务产业,就如何实现校企双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形成校企深度融合机制,提高合作效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局面等进行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二、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方面注重与企业的结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也借鉴了国外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和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但因缺乏政策、法规等的支持和保障,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协同育人大多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不够紧密,甚至有些学校和企业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在合作育人中处于什么地位,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不深,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所需的人才差距较大。(一)校企育人的目的不同学校的目的是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和途径,让学生及时学习行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升学生的工作实践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问题。企业育人意识淡薄,主要目的是解决眼前的用人需求和劳动效益提升问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给企业带来的长期效益缺乏判断。因为校企双方的育人目的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很难实现“校企双赢”。(二)企业育人主体地位不明显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深度,双方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承担教育任务的主要仍是学校教师,企业很少。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不高、主体地位不明显,主要是提供实训、实习场所,教学和技能技术方面的指导仅限于形式,缺少规范,企业的育人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缺少校企协同育人运行保障机制目前校企合作方面的管理比较简单,大多数是通过签订一纸合作协议来进行,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流程标准,很难适应校企合作育人标准化、精细化、程序化的管理要求。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缺少第三方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不利于校企合作育人的健康发展。(四)制度缺失,缺少法律保障近年来,国家加强教育立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教育部及各地区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政策文件,但缺乏具体的推进措施,且迄今为止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尚缺乏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正是因为没有规范的制度和系统的法律法规做保障,使得校企协同约束力小,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得不到很好保护,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难以付诸实践。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协

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职院校要与行业、企业结成协同育人共同体,学校的服务力和企业的教育力是双方协同的结合点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纽带[2]。我国“银潮”呼啸而至,全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非常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老年服务人才,而老年服务人才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群体———老年人而非仪器设备,因此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启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贯彻落实“服务企业,全面合作,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基于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创新具有专业特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训交替、能力递进、课证相融、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校企协作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调研,对养老服务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剖析,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专业的核心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学生先在具有仿真性质的校内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学习,在熟练掌握养老服务知识和技能后,再到养老机构实训、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养老服务实践。(二)校企协作完善“能力递进、课证相融”课程建设好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应该能够满足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专业技能发展、职业个性发展的要求。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有利于整合校企双方的专业技术力量,建立课程开发和实施平台,促进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作业流程对接、课程结构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教学内涵与岗位要求的对接度。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制订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时进行了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建设改革,课程开发主体除专业教师外,还有与我校长期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养老机构专业骨干、养老行业协会专家。大家一起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调研,分析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和目标岗位工作流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完善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专业技能为核心、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融合、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能力递进、课证相融”课程建设。通过学习,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老年生活护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老年疾病照护能力、老年康复保健能力、老年心理护理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等均得到有效提升。因为课程体系与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所以学生可以参加与养老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格考试,以提高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适应能力。(三)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坚持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创立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一起加强项目案例教学探索,以案例教学为导入,项目化传授护理、急救、康复、保健、按摩等专业技能。如:在“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护理工作需求设计教学案例、布置护理任务,采取分组教学形式,小组成员围绕护理任务进行研究探讨、信息收集、分工合作,制订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反馈护理结果,最后评价总结。这种教学效果非常好,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让学生能够自主、自觉、有目的地参加学习,达到手、脑、心统一,真正掌握养老护理专业技能,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四)校企协同共建“双师型”师资团队过硬的师资团队是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企业的背景及工作过程[3]。因此,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企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设中,以打造“专家引领、双兼互聘”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建立校企师资互学互派、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学校聘请合作养老机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确保专业建设始终紧跟养老行业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学校通过执教能力培训、举办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组建了相对稳定的专业兼职教师库,入库教师10余人,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教学学时比例达50%。另一方面,为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发展始终居于行业发展的前沿,学校积极推进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制度,帮助专业教师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社会服务、项目开发等能力。(五)校企协作创新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学校优选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具有培训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采取校企合作、共同管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训、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学校在学生开始实训、顶岗实习前向学生下达明确且与实习岗位相关的实习任务,明确顶岗实习需要达到的目标。采用“导师制”顶岗实习模式,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有企业导师的指导,实训、实习考核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我校与北京儆堂集养老服务中心、北京远洋养老产业集团合作,进行订单班培养,构建“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课程体系。在保证开展学校核心课程教学的前提下,企业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要设置企业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标准。学生在企业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爱岗敬业精神,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也在探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学校和企业明确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责任,学生与合作企业内有经验的师傅进行“师徒结对”,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养老机构当学徒,学习实践技能。(六)校企协作开发教材校企协作开发教材,可以有效克服通用高职教材存在的内容陈旧、脱离企业生产需求、基本理论比重大、不利于职业人才培养等问题。校企协作开发的教材能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以理论实用、够用为原则,融入企业生产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有效对接。2015年该专业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养老护理服务流程、岗位职责标准,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了《老年人生理结构与功能》《老年中医养生》《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际沟通技巧》等系列“十三五”职教规划教材,完成了学校实践教学标准项目和实践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七)校企协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一根“指挥棒”,指引着教与学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效迈进。我们在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坚持多元化原则。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学校教师,还有企业指导教师、企业师傅、第三方组织,他们分别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次是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包括理论学习成绩,还包括实践操作技能、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职业道德素养等。通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双方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情况,查找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实行督导教师、上级教师听课制度,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学生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总之,构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创新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就要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注重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侯晓霞 单位: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宝玲.高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高教论坛,2011(2):111-113.

家校合作育人制度范文4

一、“现代学徒制”的价值取向

2014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决定》提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 学徒) 的培养为核心, 以课程为纽带, 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 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 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 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现代学徒制的双元育人,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由单纯用人和参与育人,转化成育人的一元,其育人功能上升到法律层次,企业具有用人与育人并举之功能,实现了产教的融合。

二、中职学校构建“现代学徒制”专班的探索与成效

近年来,笔者学校不断探索实践“双元三段、分类定制、校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6月至今,学校汽修专业与广东永奥投资集团联合办学,建立了三届“永奥汽车专班”,通过“双元三段式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共同培养职业化的机修、销售、接待、钣喷、客服等汽车售后服务人才。

(一)“双元三段式”

“双元”是指学校和企业。“三段”是指学生培养的三个阶段,经过“职校人――企业人――职业人”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一阶段: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由学校专业老师开展教学。第二阶段:学生参加专项岗位技能强化实训,培养职业素养,由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开展教学。第三阶段: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学校派出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跟踪管理。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源于永奥集团人才梯队培养的雏鹰计划,指对学徒等基层员工的培养,目的是使其成为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

(三)培养计划

(四)合作成效

1.初步实现了两个对接。通过定向培养,专业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集团内部的培训资源,充实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

2.学生获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学生会在总结报告中如是说“我们中职生,没有驾照,没有经验,想进入车行不可能的,没有你们就不可能有我这段时间的快速成长”“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我很腼腆,现在的我已经充满了自信,无论未来会怎么样,我会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3.学生积累了职场经验。学生接受了企业理实一体的系统培训,从事了岗位工作,体验了企业文化与制度,奠定了职业意识,为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4.学生坚定了“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信念。学生苦练技能,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也获得了报酬,坚定了“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信念。

5.学校积累了校企合作典型经验。本专班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之一,为我校相继开办的电商“台湾班”、汽修“东风南方日产班”和即将开办的汽修“日本课程班”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中职学校构建“现代学徒制”专班的问题与破解

近年来,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然而不少职业院校的探索遭遇了“企业不屑于与学校合作”或“第一年合作,第二年不再合作”的局面。

(一)原因分析

1.法律、政策等保障不足。2014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从国家层面完成了现代学徒制试c的顶层设计。然而,政策往往“扶强不扶弱”,“现代学徒制”试点以高职院为主,能获得国家政策和资源扶持的学校和企业少之又少。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

2.校企之间投入与产出失衡。笔者学校在学徒制校企合作之前,某高管曾说:“学校和企业是社会中两个分工不同、目标不同的团体组织,双方只需做好各自的事情即可,没合作必要。学校只需让学生学好该学的、能学的,就够了;毕业后,符合我们条件的,我们就招聘,继续培养。当然,我们更多是社会招聘。”这其实就已经道出了企业不愿意进行校企合作的原因。然而,在中职学校构建“现代学徒制”专班则更举步维艰,因为中职学生具有其特殊性: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普遍缺乏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学徒身份不能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二)破解方法

1.教育、财政、税收、劳动等政府部门协同出台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扶持“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相关法律、政策、制度。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省市镇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迅速响应起来,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制度,促使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育好人、用好人、留好人,鼓励企业主动发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通过委托管理、购买服务、专项拨款、税收扶持和发放成本补贴、育人奖、社会贡献奖等利好政策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此外,劳动部门应放宽学徒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年龄限制,确定“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以保障学徒的合法利益。

2.学校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共同利益点,建立密切联系。校企双方能否合作、能否长期合作,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学校要在提升办学口碑、育人质量的同时,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共同利益,真正建立起“学校是企业用人的阵地,企业是学校育人的前线”的关系,实施校企双方交互育人:(1)师资共享,学校拥有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企业拥有职业化、行业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可以互补互用。(2)学校拥有完整系统的育人场室、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等教学资源,企业拥有技能训练的实战车间,各取所需,资源共享。(3)学校甚至可以成为企业的“培训学院”,采用“现代学徒制”形式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

3.根据岗位能力需要,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研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以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课程体系为例(如下图所示),在校企通用职业素质和机修工学徒特有专业品质的基础上,根据汽车维修4S店或维修厂机修工的小工、中工、大工三个层次的能力需求,将专业技能和基本技能划分为八个等级,共36门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

4.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徒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2014年6月,总理指出:“职业技能人才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应该是有敬业精神加职业精神的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更要培养职业精神。”因此,中职学校要将职业素养课程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组建师资队伍,开发好职业素养课程,如《形象与礼仪》《服务意识》等,让中职学生从入学起接受职业素养的洗礼。

家校合作育人制度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内园外站 创新机制

1 概述

今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文件中指出:“要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实训教学,突出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专门针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的场所,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环境和资源,使学生在实训环节就能按照未来职业岗位基本技能的要求进行专业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通过合作,不仅解决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足、办学经费困难等问题,也促进了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从而保证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文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例,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理事会实训基地建设方式和成效。

2 多方合作,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

学院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主动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了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成立了职教集团和职教联盟。

理事会由179家单位组成,下设常州、苏州、无锡等8个区域合作委员会和政策与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8个专门委员会,各专业群对接成立了9个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形成了“四方三层”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架构。

图1 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架构图

校企合作理事会主导了多元合作开放办学,规划并推动了学院制度建设,促进了学院民主决策机制和现代高职教育制度的构建,有效整合了学院内部与外部优质办学资源,推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2008年以来,学院与常州地方政府、省模具工业协会、日本FANUC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内园外站”合作育人平台――校内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以下简称“产教园”)和8个校外校企合作工作站。“园”、“站”功能互补,相依相持。利用“内园外站”,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师资队伍的培养和优化,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专业与产业良性互动,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 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打造“内园外站”式实训基地

3.1 共建“产教园”,构建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

学院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带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投入,共建实训中心(基地)、“校中厂”、技术应用中心、培训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5类实体在内的产教园。

①产教结合、研学互融,打造合作育人基地。学院依托企业在资源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博世力士乐(中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成了10个融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技术一流实训中心(基地),实现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专项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实训教学功能。学院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共同解决生产性难题,发挥企业“真环境、真设备、真任务”的不可替代作用,“校中厂”在土地及基础设施使用、员工培训、项目合作开发、毕业生优先选择等方面享受学院的优惠待遇,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②科研主导、岗位互聘,打造师资培养基地。学院制订了《专业教师社会实训管理暂行办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认定办法》等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了对专业教师的“双师”培养。学院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校中厂”相应岗位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管理,提高工程实训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合作单位为学院提供了企业工程师、技师与能工巧匠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和兼职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进行课程开发实施,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企业也把其教学工作纳入到员工年度考核指标中,从规范制度、考核激励等多方面确保兼职教师工作的圆满完成。

③项目驱动、资源整合,打造社会服务基地。学院依托“产教园”,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社会服务基地,增强学院服务社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同时,学院以技术应用中心为阵地,开展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培训等“多方位、立体化”社会服务活动,在机器人、数控装备、农业智能装备、精密模具等区域主导产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工艺攻关、应用技术研究等各项技术服务。

④政策扶持、服务助推,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学院建成了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中心,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园,入园企业为社会提品研发、工业设计等服务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基地,成为学生创业的练兵场。入园企业通过开展培训、风险投资以及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创办企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一条龙服务,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

3.2 共建“工作站”,创建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在学生实习就业、校企合作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了校企合作工作站,站内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站”内优质企业资源,合作开发并实施顶岗实习课程,实现了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系统化。

①打造区域据点,统筹区域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工作站协助制订区域合作工作年度规划,为学院和政府、行业、企业牵线搭桥,做好服务工作,传递各方需求信息。学院与常州、镇江、无锡、南通、苏州等地相继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拓宽了校地之间的人才输送、技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渠道,为学院更好服务区域经济提供便利条件。

②校企共建“厂中校”,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工作站”,学院主动“走出去”,不断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制定《“厂中校”建设管理办法》,在无锡桥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优秀合作企业统筹建设了8个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的“厂中校”,并统一进行协调管理。同时,各系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安排专业教师依托“厂中校”参加企业实训锻炼,提高工程实训能力,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完成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任务,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③构建“工作站”式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做实“订单”培养工作。学院制订并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控制程序》等文件和制度,自主开发《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依托“工作站”,实行顶岗实习全区域、全员覆盖管理;整合专职教师、企业师傅、兼职管理员三支队伍,建立“多元主体、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顶岗实习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并实训了高职院校“工作站”式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顶岗实习“放羊”问题。

④优化“双师”素质培养,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院充分利用“工作站”平台,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训、职教师资培训、校企人才互聘、专业技能认定等途径,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聘请企业专业人才参与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修改、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实训指导、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指导等途径,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⑤构建区域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客户满意度。由“工作站”牵头,协同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开展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三年后就业状况调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及满意度调查,定期召开麦可思数据解读分析报告会,相关部门根据调研反馈结果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等方面的改进;依托“工作站”平台加强与各地区域政府、企业和校友会的联系,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有力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工作。

4 “内园外站”功能互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成效显著

“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合作育人工作系统化程度,促进了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匹配,构建了“工作站”式顶岗实习教学模式,解决了合作育人不均衡、不落地、合作育人载体缺乏和优质资源整合机制缺失、人才培养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能力不强、顶岗实习“放羊”等问题。利用“园”内先进装备、技术,合作开发并实施生产性实训、研学互融、创新创业等1264个教学项目。

“产教园”建成以来,“校中厂”、“实训基地”累计接纳学生实训1349778人次,累计完成常州装备制造业类企业“四技”服务项目293项,到帐经费1845.53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3156亿元,承担了市级以上纵向科技计划项目30项,转让实施专利5件,带动了18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开发或引进社会培训项目37个,承担了江苏省农机“111”人才培训等政府培训项目,面向社会开展70161人次项目培训。同时面向全国中高职院校教师252人次,开展25人次的国际师资培训。

“工作站”功能充分拓展,开发了567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总量达5066家的企业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每月进入基地进行实习实训的学生达19260人次;企业为学校投入价值4752.5万元的设备,比建设前增长256.21%;学院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到账5380.05万元,比建设前增长107.13%。

在“工作站”内,校企共同评价学生,实现了“教育服务岗位化、过程管理区域化、质量保障多元化、合作就业平台化”目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3金4银3铜,荣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称号。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98%以上,就业竞争力指标逐年攀升。

5 结论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职院校中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则是校企合作中的前沿阵地。本文以常州机电职业术学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双方的需求,给出了校企合作方式和具体做法,最后总结了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更好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韦胜东.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初探――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1(4):102-103,107.

[2]钟建坤,杨黎,葛建新,罗坤明.校企深度融合 办特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互渗共赢”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6):7-9.

[3]耿俊梅.浅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组织与制度保障[J].职业教育研究,2011(9):53-54.

家校合作育人制度范文6

一、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实现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1、探索和建立全员德育的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德育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加强德育岗位培训和培训,以提高德育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转变观念,开拓视野,努力提高管理班级的科学水平。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是一班之魂,是学校工作得以贯彻的中枢神经,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鼓励班主任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撰写德育案例、论文,积极参加各级评比。

3、全面构建全员德育网络,创设并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德育工作大环境,切实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感。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组织实施全校的德育工作,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德育工作体系。学校领导、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二、重视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

1、师德师风建设是以德治校、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本学期我校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抓好此项工作:

(1)建立约束机制,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交民主评议行风、学生问卷等制度,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监督,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习惯,学校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

(2)组织学习德育相关文件和学校德育各项制度职责,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更新育人观念,积极参与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

2、推进德育阵地建设,提高德育渗透能力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德育的学科渗透。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2)精心组织每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活动传统。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3)狠抓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成效首先体现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养成上。一学期来,学校继续狠抓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工作,采用激励措施调动各班积极性;每周进行“文明班”评比,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表彰。

三、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班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

2、通过多种形式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学生严格恪守“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