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文1

1.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突出应用特色,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就业去向明确的实用课程;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深入了解计算机应用类专业适应的职业岗位群,研究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作规范,明确各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和院校自身目前的师资和设施优势确定课程结构,选定合适的岗位群,确定几个职业方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当然,课程体系设置也要跟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建立动态课程体系,适时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1.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各职业方向所需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六个阶段:课堂上机练习或实验、课程综合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在这六个阶段中,都要进行精心规划和安排,构建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1.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高职高专院校应造就一支实践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形成相应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一方面,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承担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的指导和考核工作,以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送培现有教师,选送具有某个主攻职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每位专任教师至少主攻一个职业方向,精通该方向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情况,努力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某一职业方向的行家、专家或能手。加强校企合作,接收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通过合作,也能更好地了解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1.4加强适合职业特点的教材建设

根据行业特点,结合行业要求或行业实际工作流程、工作项目编写适合职业特点的特色教材和实验手册。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教学特色,编写自己的特色讲义或教材。

1.5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特点,不只限于笔试,可采取机试、设计、参与科研等多种形式。另外,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或通过面试、作业、项目调查、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考试形式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结束语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面向岗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47-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主体承担着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场所。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才需求变化不断加大,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教育改革,更好地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的需求迫切。国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地步,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教育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信息技术类专业是21世纪以来各大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在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类人才也是社会各单位的紧缺人才,国内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开展了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高职院校由于其本身定位于社会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信息技术类专业主要是培养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基础应用型人才,例如,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的学生主要是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和计算机程序代码的编程等基本技能。

目前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和本科院校及研究所等单位同质化的特征,而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和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有一定差距,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无法适应本科的课程体系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定位不准确,资源浪费等现象,而且不适应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要集中在技能培养和社会适应的角度上来,信息技术类岗位实际需求与高校课程体系存在较大差距。

改革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面向未来的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来分层次区别不学生生的专业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使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回到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归宿上来。

1 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概述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有1288所,其在校生规模达到了1000万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院简称高职,是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学制大都为三年,主要是以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主,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与普高学历相等的学生。主要培养目标是具备高等教育知识,有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其根本的教育目的是以实用为本、能用即可。

目前,信息技术类专业在一般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由于高职招生对象的层次是以专科层次的为主,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主业基础技能,但是理论基础很难较好掌握。社会上的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应用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大多数高职毕业的信息技术类学生,比较适合从事基础应用性的工作。

高职目前的教学课程体系很多程度上都参考了本科的教学课程体系,并且教学过程也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学过程类似,随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的变化,偏重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无法适应现有的高职教学体制。课程体系中的很多课程对于高职生来说是无法理解,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讲授效果和实践过程的效果不明显。通过目前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培养的信息技术类人才根本无法和社会上的信息技术类人才需求相结合,造成了社会教育资源浪费等严重的问题。

针对高职教育办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高等院校及主管部门都进行了关注,目前高职的课程体系相对本科的课程体系来说相对自由,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也有了提供,但是人才培养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社会岗位技能需求变化很大,纯粹的校园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岗位需求。让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变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办学过程中面向岗位需求开展专业教学。

2 面向岗位的专业教育模式

面向岗位需求开展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就是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实际应用的技能要求来设置,教学过程按照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一般过程来开展,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我们可以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中软件测试员的岗位定位开设相应课程,把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过程进行环节分割来增加实践环节,把社会实际项目中的软件测试环节引进的课程教学环节中来。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也是信息技术类专业中传统的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例开展面向岗位的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具有普遍性和合理性,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教育模式改革探索是可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需求,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的办公自动化应用和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专业岗位主要可以归纳为程序设计开发、应用软件使用、网络及软件系统的实施几个方面,每个岗位方向具有相关性同时也具备差异,每个岗位的技能需求都需要具备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基础知识,而不同的岗位上赖以生存的技能存在很大差异,刚走出学校的毕业是无法很快适应某一角色。同时在同一个岗位上的工作性质也存在差异,例如程序设计开发岗位上有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程序测试员的层次区别,每个层次的技能要求不一样,要能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必须要求在校的教育适应社会岗位。

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就业岗位具备不同的应用方向,每个应用方向上又有不同的应用层次,可以通过构建面向岗位实际需求的专业教育模式。首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原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改成具备一套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在这套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方向课程体系,也就形成了一套专业基础课,多套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然后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生进行分角色选方向教学,例如甲乙丙三个学生可以分别选修三个课程体系学习,但是三个学生要同时修一套专业基础课。由于每个岗位的人才层次区别,对在同一个课程方向的学生实行就业岗位定位教学,具备当软件设计师的人的理论实践环节的要求和具备当程序员的理论实践环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也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课程作业应该是不一样的。另外针对适应计算机岗位的过程难度较高的特性,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在校学生的三年学习过程进行分割,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公司的实际项目进行教学并增加公司实践的过程。这样一个专业学生在同一个专业体系中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层次区分培养体系的专业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自身的技能,同时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提高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使专业学生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途。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个典型专业,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实用为主,面向岗位的专业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技能,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

3 结论

通过研究国内信息化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和国内高等院校的发展情况,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义务特征,结合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一个以人为本、面向岗位的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技能培养明确、就业岗位适应度强、人才培养效果明显的特征。以人为本、面向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信息技术类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国内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探索也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高永.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24-25.

[2]杨民刚.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思考[J].教育研究,2008(5):102-104.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 产业升级; 高职;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2-59-03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l of computer specialty adapted to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Wang Qiankun

(Wuxi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21415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s changing. Take Wuxi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target of the computer specialty's training model, adjusting structure of specialties, modular curriculu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optimiz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researched in order to form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l which can adapt to the upgrading industrial.

Key words: industrial upgrading;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specialty; training model

0 引言

根据“十二五”《无锡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无锡市近年来不断进行产业调整与结构优化,此次产业调整对象中涉及计算机类的有电子信息、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随着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无锡市的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急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对计算机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构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无锡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十二五”期间《无锡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将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1]。因此,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新一轮无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2]。

根据无锡市的产业集群规划,电子信息业将成为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又包括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这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向都有利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

2 产业升级下无锡市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

2012年,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紧缺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出台了《无锡市2012年紧缺专业人才调查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了《2013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研究报告与目录内容显示:①行业需求市场特征明显随着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软件与服务外包、物联网与云计算、电子信息、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行业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为+85%、+80%,+64%、+58%,位居前列;②随着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这些新兴产业对具有合适技术专长与就业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③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市场分工愈加细化,除了对高技能人才重点需求外,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专业咨询人才、网络营销人才开始紧俏。当网络营销成为新趋势,熟悉行业业务、又具有营销素养的商务服务型人才成为新一类企业紧缺型人才。

3 无锡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形势分析

据调查,目前无锡市范围内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专业方向涉及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电子与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但是这些专业设置比较常规与传统,没有和原学校的特色专业交叉融合,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而且各学校之间的专业设置缺乏互补性,布局不合理,热门专业方向争相开设,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与浪费,短缺专业方向却由于师资和教学设备的缺乏依旧受到冷落。一些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专业(如物联网与云计算专业)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或很少有与其相关的专业。

正是由于各高职院校之前在开设计算机类专业时对市场分析不够,不能有效进行专业调控,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人才培养计划缺乏针对性,就业人才的市场适应性较差。调查发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大趋势下,计算机行业人才的需求在类型、数量和能力层次方面有较大调整,而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与产业升级有效而全面的对接。因此,为适应人才需求方面的变化,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应积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大力培养无锡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形成适应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

4 基于产业升级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院为例)

4.1 适应产业升级需求,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现包含计算机专业(动漫、软件)、会计专业、商贸专业等,这些专业各有特色。为培养适应当前无锡市因产业升级所需的计算机类专业技术人才,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我们适当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布局,构建计算机专业群,包括:①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数据处理及信息维护,Web与手机端开发人才;②数字媒体专业,主要培养平面设计、广告创意、三维设计、影视动漫人才;③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设计与管理,企业信息化、网络营销人才,以适应产业升级中产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网络营销等)所需。

4.2 依据产业升级需求,明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经过专业资源整合和专业结构优化,我校已初步确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通过对产业升级后的一些相关企业行业所需计算机类高职人才类型的调查以及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普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如电脑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逐渐饱和,行业性质或专业性质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相对短缺[3]。特别是产业升级后,市场分工更加细化,除了对高技能人才重点需求外,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较强的, 以及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跨岗位甚至跨职业能力的毕业生更适合企业需求。因此,根据专业群确定的三个专业方向,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多层次”培养方式,即在培养适应大多数计算机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型人才基础上,重点培养产业升级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所需的生产维护和售后技术服务型人才,加强培养高端计算机企业所需的辅助研发型人才(图1)。

4.3 构建动态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

专业群建设中包含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虽然表面上分属三个不同的专业,但在起始阶段有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课程才会逐渐分化。因此,我们对原来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有关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专业通用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根据专业需求的变化,形成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4]。

专业通用课程模块,集合了计算机类相关职业所必需的入门知识、理论和技能,侧重培养从事计算机类企业基础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由“基础核心模块” 和“提升核心模块”组成,属于深一层次的学习,包含计算机专业必需的核心知识和专业理论,重在培养从事各计算机岗位所必需的专项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开发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从事计算机行业中某职业方向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关注产业升级后相关产业的技术内容,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方式将技术发展的内容引入专业教学,并结合不同的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考证与常规教学有效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

各专业方向的模块化课程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模块组合与取舍,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4.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能否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前提。构建能服务于区域产业升级的师资建设方案,包括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资源、企业支撑等,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引进新教师时要考虑到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做好青年教师的 “双师型” 梯队培养计划;可聘请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或让教师到高新企业兼职,形成适应产学紧密合作的“互通、互融、共建、共管”的师资队伍模式。

4.5 携手新兴企业,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携手新兴企业,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是适应产业升级的根本之路,能更好地强化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紧密合作,有效跟踪新技术,使学校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增强与企业相适应的主动性,进而使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训环节等更贴近产业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即学生在校实训过程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而对于实训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5 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第一,在区域产业升级时,密切关注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和产业发展动态,淘汰旧专业,开办新兴专业,同时考虑到相关专业、衍生专业,以保证一定区域内各类人才的“生态平衡”,有利用于高职学校及时形成有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依据适应产业升级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行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层次和数量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结构与劳动力需求协调发展,从而使专业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依据适应产业升级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还可以及时科学地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防止高职学校毕业人才的结构性失业,并与企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实现有效对接[5]。

第三,在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开发的契合区域产业升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并能在市场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能使学生具有多方面就业能力,从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形势,也为个人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深度推动校企合作,将学生的培养过程与产业升级中的新兴产业、高新产业紧密结合,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素质,形成职业能力,也有利于学校形成更可行、更适应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无锡区域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我校进行了计算机专业集群建设,构建了适应产业升级所需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了师资队伍,完善了校企合作方式。专业集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以及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融合性和合理性等。

参考文献:

[1] 无锡市政府.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计划[N].锡政办发,2011-10-25:

〔2011〕288号

[2] 阙明坤.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以江

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1-12

[3] 张学军.试论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新课程(教师版),

2007.9:53-53

[4] 浦慧忠.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9-51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设计艺术类;实训教学;设计软件;实战案例分析法

1 应用技术型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模式

《计算机设计软件》在应用技术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属于专业课。应用技术型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创新机制,拔尖创新人才,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重技术、轻实训,重视“基本功”而忽视认知过程和实训过程的设计教育模式存在于多数院校。

普通院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应用技术型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应以“理论教学直观,实践教学模拟”的教学模式来为设计艺术类专业培养设计与技术并存的复合型人才。即坚持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要重点进行实践教学的模拟性,最大化缩短普通院校与民办高校教育存在的距离。

2 应用技术型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革新

教学改革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及开创性的工作。应用技术型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正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从设计实践出发进行人才培养。社会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型人才占主导地位,这正为高校设计软件课程教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1 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思想的改革

存在于许多院校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应用技术型高校对于设计软件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视。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首先应不断进行教学思想转变及教学思维的转换,其次应调整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设计软件课程设置,如增加《设计软件课程设计》或《设计软件测试周》等课程。最后实现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以适应社会转型背景下设计人才的培养。

根据以上分析,作者对教学思想的改革途径有两点建议:首先,要求学生做到自由操纵电脑,不断研究电脑和软件的新功能及其应用扩展,以适应不断探索创新的设计要求。其次,明确电脑设计作品,不能参考、借鉴和模仿,要突出设计创意。这就要培养学生直觉、发散和聚合等艺术设计思维,才能在构思和设计表现上突出个性。

2.2 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内容革新

自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即为中国设计教育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第一,课程内容应增加计算机图形学和软件工具的内在逻辑性结构。如在《Photoshop》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计算机位图和矢量图的定义方法、RGB、CMYK色彩模式、通道和路径的概念;在《AutoCAD》教学中阐释人机交互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及管理方法;在《3DMAX》教学中对三维空间建模等基础进行重点教学。

第二,内容上由简到繁,选取针对设计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解设计软件中常用命令键,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个别代表性的问题,可以重点分析。

第三,认清设计的核心是创作,这就需要教学内容安排上不能仅局限于掌握软件,更要增加综合知识运用。因此,教学大纲应增设诸如色彩与图案关系,构图发展与色彩理论、美学修养及BIM实训等内容,突出现代艺术设计中创意、构思和意念等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审美和应用实践水平。

2.3 设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实践性非常强,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要灵活将操作技能应用于实践。通过分析和讲解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整套设计方案制作流程,激l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作者结合设计艺术类专业发展现状和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可采取实战案例分析的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以课内教学和课外作业紧密结合的方式。教师首先制定整个教学进度和课程内容的教学大纲,并针对每节课程内容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最好能在实例教学和知识讲解后,安排一个综合性任务。例如,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在完成对套索、路径、图层和色彩调整功能的基础讲解后,安排一个照片合成任务,随后组织并指导学生作品参加设计类比赛;在《AutoCAD》教学中,可以在讲解三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命令等功能后,安排绘制一个建筑物三维立体图的任务。

第二,提倡学生自己创作素材,以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设计本身是一种理性的创作活动,学生通过手绘稿或是自己拍摄的素材再经过软件调整设计,不仅可以利用设计软件来创造视觉上的感官刺激,还可以突出设计作品的原创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对全局的把握能力。

第三,结合设计艺术类专业,引入实战案例分析的创新教学方法。如在《设计软件课程设计》中采用BIM实训系统,使学生通过对具体实际工程案例的模拟,在经过分析、辩论、演绎和推断等认知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生对整体设计过程的了解。学生运用《3D MAX》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训练则需要与实际社会工程案例接轨,按照实际工程定性法则要求,去规范化设计要求与作图要求,使设计在现行社会法则中具有可行性。

3 结语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应该着力于设计实例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从而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当代社会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教师提高自身艺术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要形成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构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东西方审美理念融合的科学教育体系,以培养符合应用技术型发展趋势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侯力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教学改革;培养模式;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19-0040-03

1引言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中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培训一体化以及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等新的发展趋势,教师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 传统的师范教育必须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对于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原有师范教育内涵和方式的挑战。[2]将教师教育纳入综合性大学之中,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是很明显的。

原有师范院校在转型或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后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切实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长期以来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实际上也是这种危机的典型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塑自身的“学术性”,促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和谐发展,如何巩固并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已成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而设置。但是计算机课程发展具有结构的不稳定性,并且在具体的制定和实施中出现的偏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理论教学过多、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由于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学方式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实验也大多以简单的验证性为主;课程内容重复,各类课时比例不尽合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知识及现代教育理论较少顾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性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在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广州大学计算机学科现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分为信息与软件方向、信息管理方向、计算机教师教育方向。每年招生人数大约200-280人。这些专业或方向都有各自的培养计划,学生在招生时选择的专业,很难中途换专业,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根据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我校的现状,提出建立计算机类专业、方向教学大平台,建立一个立体化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宽口径的本科毕业生。

在此平台下,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应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思路,具有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所倡导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修养和师德。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等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应用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 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方面的应用能力。

(7) 具有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

(8) 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

(9) 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0) 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教师教育的模式,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公共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加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基础和教师教育的教育专业性,使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由封闭走向开放,极大地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以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师资。

3课程体系的建设

培养方案的重新规划和设计整合三个专业教学计划整合为一个大平台,一个计算机教师教育教学计划,三个专业模块的教学计划。由于对学生已经进行了分类教育,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进行新的研究。

由于三个专业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能适应三个专业的要求,重新设计和规划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建立新的学籍管理体系,使学生能方便地跨专业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编写更合适的教材。剔除陈旧的教学内容,注入能反映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新成果、新动态的新内容,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到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组织编写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教材。建立新的实验体系和实践环节,编写配套的实验教材。

建设一个分层次,跨专业的教学平台,在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体系、实践环节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对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产生巨大推动。

学生可以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对专业有所了解后,再对自己有兴趣的专业或方向进行选择。这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减少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并且拓宽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在高年级则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师资。通过把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专业构成一个大平台,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师范教育的模式,培养“专业+师范”的复合型师资,师范生在完成与非师范生同样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加修14个学分的师范教育学程,便具有了师范生的资格,使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逐步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协同共生。

4实验体系的建设

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在计算机大类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培养规格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三个阶段的实验教学,重基础实验课,打好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结合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同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实验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实验教学,扩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说明的基本方法,网络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集体协作能力。对教师教育专业通过学科教学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专业实践过程,使学生能具备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能力。

5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教师教育的优惠条件已经不存在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我们学校是以大类招生,一年以后分流,由于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不了解,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少,甚至不能开一个班。

由于教师职业也面向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使得师范生的就业有更大的挑战。

6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

师范生由于要以教师职业为目标,所以一旦作为师范生,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有一些潜在约束。总的来说,师范生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相对稳重一些,学习也自觉一些。

由于有教学实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非专业能力方面比非师范生有更大的优势,但在专业能力上一般比非师范生的能力差一些。在从事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上竞争能力差一些,但在一般的专业技术职业的就业上,应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 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3. (6).

[2] 钱国旗,等. 理念创新与策略思考――一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A]. 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年会交流论文[C]. 扬州大学,2003.2004.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 硬件 专业人才 培养

一、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当前各个高校在硬件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较为严重地影响了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

1.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特色

高校中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一般分为2类:一类是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程序编写等偏软件人才,如各类软件工程师等。另一类是偏硬件方面的专业人员,主要从事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结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当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人才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广而不精”,学生在硬件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专业工作。

2.学生硬件动手能力不足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所学的知R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广,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因而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硬件类专业要培养的就是有较强的硬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实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硬件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在相关实训设备、人员配备、资金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然而当前高校在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表现在实验室设备不足、相关的人员不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协调性缺失等情况,较为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硬件方面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3.师资不足,尤以“双师型”教师紧缺

制约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因素是师资因素,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学生。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要求需要有一支既精通理论又拥有硬件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然而当前高校中硬件类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各高校毕业的硕博人员,其特点是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指导,长期的理论灌输也使得学生的专业热情降低,影响了培养质量。虽然不少高校也注意到了应培养和招聘更多的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但是受制于工资待遇、教师编制等现实性因素,高校硬件类专业教师师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当前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高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深刻地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而且也影响到整个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统筹作用,因此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应首先从培养目标入手,应对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缺乏特色的问题予以清理,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专业从事计算机硬件类的设计、技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人才,要和软件类人才区别开来,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独立从事硬件类方面的专业工作,拥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

2.根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作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其科学性、针对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针对性不足、结构冗余、内容落后的现状,应根据计算机硬件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人才培养目标来重构硬件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覆盖硬件类专业内容从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到创新课程的纵向分层体系,明确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创新课程各自的功能和内容,形成3类课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依据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合理充实现有的硬件类课程体系的内容,促使课程内容紧跟时展,夯实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基础。

3.完善现有的硬件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应成为今后硬件类人才培养改进的重点,因其在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有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素养等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为核心,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在硬件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被降低甚至有所忽略,因此在今后应着力于推进硬件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进,培养具有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硬件类专业人才。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硬件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实训计划、顶岗实习等,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和校外2个方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校内方面,加大对学生硬件类实验硬件建设的投入、师资配备,在课时分配、课程评价等方面向实践教学倾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硬件类的竞赛活动等;校外方面,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校外学生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因地制宜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结语

总之,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需要教育部门、高校乃至教师和学生本人各尽其职,通力合作,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说,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远不止本文所提到的以上诸方面,其他如教材问题、学生的兴趣问题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继续加强该方面的深入研究,笔者对本问题的阐述也希望能起到引发议论、启发思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