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干预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干预的内容范文1
(一)一般资料
实验中,本研究一共要选取180名留守儿童,分别在两个社区各自选取90名留守儿童,在一个社区实施干预,另一个社区不实施任何干预,即确定干预对象和对照对象的来源。在180名留守儿童中,男孩、女孩各占50%,年龄在6~11岁之间,6岁儿童30名,7岁、8岁儿童各20名,9岁儿童36名,10岁儿童34名,11岁儿童40名。
(二)干预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干预方案,其内容以学校的参与型活动为基础,再深入社区开展相关活动,营造社会关注和爱护留守儿童的气氛和环境。活动前,教师要与校方充分沟通,明确本研究与教学的关系,这样可以保证干预活动顺利进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校分年级开展参与型活动,包括图画、游戏、角色扮演、讲故事、讨论、心理训练等众多干预方式。干预方案包括:学校干预活动,按年级分组,由各科教师协作完成,将干预方法与活动应用到其日常教学中,并开展相关的干预活动。社区干预活动以静宁县的社火队为主要力量,借助社火队每当逢年过节举办的社火活动,开展倡导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宣传活动。同时,广泛召集社区居民举行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讨论会,探讨迫切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以便提高社区居民对留守儿童及其心理问题的重视与认识,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研究坚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开展相关干预活动,教师制作具体的干预活动方案,以便学校更好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协作者的身份,主持和引导讨论会的举办,社区居民是讨论会真正的主人和参与者,他们在会上的发言和讨论是会议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干预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评估方法
运用检验法,对比干预前后两个小组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分析干预方案与措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何种作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对留守儿童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周步成教授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以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个社区儿童进行考察,问卷回收率100%。具体内容参见结果部分。
二、干预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在实施干预措施前,两组的检出率,除总焦虑倾向外,其余8个分量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前两组心理问题比例大体相当,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如表2所示,在实施干预措施后,除总焦虑倾向外,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MHT的8个分量表检出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干预措施对干预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三、结论
以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学校为中心,以社区为辅助的干预模式,对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成效显著。本次干预方法中充分结合本地人文特色,根据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制作针对性的方案。当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干预是一项长期工作,政府、学校、监护人和社区都应发挥自己相应的作用才能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作者:陈世闻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威戎小学
参考文献:
心理干预的内容范文2
1.1研究对象
通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从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中筛选出40名(一年18人,二年级22人)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体育干预实验。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有90个题目,分为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每个因子反映受试者某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体育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分析与比较实验前与实验后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体育干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影响。
1.2.2实验法
体育干预实验的内容主要有体育游戏、校园健身操、太极拳、篮球、体育拓展活动等。实验时间为2013年9月~12月,共15周,每周3次,每次活动时间为45~60分钟,共45次。体育干预实验根据不同时期实验内容与目的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体育游戏为主(7学时),通过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干预实验,确保体育干预实验的效果。第二阶段体育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健身操、太极拳、篮球、体育理论知识等(32学时),这一阶段体育干预内容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学前教育专业女学生较多的特点,选择了以健身操为主的练习,同时结合对身心健康培养效果较好的瑜伽,以及加入了少量的具有身体对抗性的篮球。第三阶段是以体育拓展活动为主(6学时),体育干预活动的内容呈现多样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与任务。
1.2.3访谈法
实验过程中,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跟踪访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和情绪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2.1.1体育干预后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SCL-90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本研究在实验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长沙师范学院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自评,并筛选出了40名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进行了体育干预实验。在对筛选出的40名学生进行15周的系统体育干预实验后,再次采用SCL-90量表对被试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10项因子分均下降并逐步接近国内常模。在各因子中,仅有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存在十分显著性差异,其他如躯体化、强迫症、焦虑、恐惧、偏执、人际关系等因子分逐步接近全国常模。说明体育干预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2.1.2体育干预后与干预前学前
教育专业学生SCL-90均分与因子分比较从表2、表3可以发现,体育干预实验前与实验后,被试的SCL-90均分与因子分均呈现十分显著性差异。在表2中,被试的SCL-90各项因子的均分与干预前相比均呈现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各项因分子均呈现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体育干预实验后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明显好于干预前。说明通过对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体育干预,有着较好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2实验分析
在体育干预实验前,本研究从筛选出的40名学生中再随机选取出20名(一年级7名,二年级13名)学生作为跟踪访谈对象。在体育干预实验前以及在体育干预实验后,对这20名学生在实验干预的过程中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在心理咨询师的陪同下,与这20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跟踪访谈,且对学生所述进行了记录与分析。通过对20名学生进行跟踪访谈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一致认为,由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自我的沟通能力增强,增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友谊,使他们变得更加乐于与人交往,相互谈心与交流。同时,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能够获得愉悦的情绪,发泄心中存在的压力,使心态变得更加开朗与乐观。此外,由于参与体育活动,使得体质的增强,学生有了足够的体力与精力处理生活中的事务,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同学们一致认为,参与体育活动很好地改善了她们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如下。在关于“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最困扰问题”的交流中:在体育干预实验前,20名学生中有6位学生表述是来到学校不适应,心里总想着回家;5人表述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不愿多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比较封闭自己;4人表述是学习成绩提不高,感到很焦虑;2人表述自己恐惧害怕接触外界事物;3人表述别人包括自己都管不住自己,评价自己有强迫症。体育干预实验后,再次对这20名学生进行同样问题的访谈,结果惊人地发现仅有2人表示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想回家;有1人表示不愿意与他人交往;2有人表述担心成绩上不去;没人恐惧接触外界的事物;1人表述存在与人交往难的问题;1人表述管不住自己的行为,自评有强迫症症状。说明体育干预对强迫症、焦虑、恐惧、人际关系交往等因子的促进效果明显,对学前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在关于“学生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以及知心朋友问题”的访谈时。体育干预前,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谈,主要由以下三种情况组成:交往一般,无知心朋友,表述有6人;交往一般,有知心朋友,表述者为2人;交往不好,无知心朋友,表述者为12人。实验后,对学生的访谈情况由4种情况组成:交往比较好,有知心朋友,表述者为9人;交往一般,无知心朋友,表述者为3人;交往不好,无知心朋友,表述着为5人;交往好,无知心朋友,表述者为3人。同时,本研究发现,在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本研究借鉴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以及结合现实中访谈的细节,分析研究后得出:系统合理的体育干预手段的确可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打开心扉,慢慢地从恐惧、害怕与他人接触到愿意、不惧怕与他人接触交往。本研究从对学生的访谈中就清楚地感受到学生的态度转变,从开始一系列苦恼的问题转变为轻松愉快;从不愿意交谈到肯主动跟老师交谈等。这些都表明:系统合理的体育干预手段,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关于“工作目标和对自己就业前景信心问题”的访谈时。
体育干预前,20名学生中有14名学生感到自己的就业前景渺茫,没有明确定位也无信心,并且呈现一种随波逐流的事态;4名学生为不知道;2名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有明确定位,并试着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同时发现学生在交谈过程中,明显语气、眼神都很胆怯,交谈中回答问题也略显没有信心。在体育干预后,相对于体育干预之前,学生在内心对自己今后的目标有了较明确的定位。其中有13名学生有自己清晰的学习目标,对今后的就业前景也逐渐充满信心,语气也较体育干预前坚定,跟老师的谈话也显轻松,不像体育干预前的紧张不自在。同时,这13名学生开始将学习成绩和技能的提高作为第一目标;3名学生目标不是很明确,信心不强;4名学生没有目标,害怕今后就业,比较缺乏信心。说明系统合理的体育干预手段,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认知、明确目标、缓解恐惧、增强自信心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满意度的问题。在体育干预前,其中有13名学生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满意,甚至厌恶,主要原因有不想学,认为学这些没有用;学不进,自己内心叛逆地拒绝接受这些新事物;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从内心深处不适应、甚至排斥;没有什么朋友,不怎么说话,什么事情都埋在心理,比较抑郁,同时也不愿意跟其他陌生人和同学交往、接触,内心害怕;对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有敌对心理,看不惯,对班干部的管理故意捣蛋,同时对存在此问题的学生的班主任老师求证,确实有存在以上情况的发生;4名学生对这个问题持不知道态度,也不知道为什么,根据这4名学生自己的表述,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学习与生活目标,也不屑与他人交往,比较偏执;3名学生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满意,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朋友较少、认为自己家里穷内心自卑焦虑与他人交往会被人看不起、不愿意多与他人说话性格孤僻等。通过体育干预后再次对20名学生进行谈话。相对体育干预之前有了明显变化,其中仅有3人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存有不满,其余的学生对学习都有了憧憬和欲望,而且给自己设定了可行的目标,通过体育干预,在性格上也变得开朗自信了,愿意与人交往。可见,体育干预实验前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了较明显的转变,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说明体育干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体育干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长期坚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1.2体育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发泄与缓解不良情绪。
3.1.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参与各类体育活动,能够端正其学习态度,豁达其心胸,能够使其正确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具有更加坚强的毅力来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
3.2建议
3.2.1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或竞赛,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与兴趣。同时,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喜好程度的不同,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不同的个人或集体项目的体育选修课程,根据他们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学生的个人爱好,为其推荐相应的运动项目或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3.2.2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随机应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地引导和激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2.3合理有效地制订体育锻炼的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习惯。同时,在体育运动之余,使其获得更多积极的运动心理感受,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干预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 妊娠,青少年期;生殖健康服务;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干预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195.1 R 169.42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54-03
有效减少青少年未婚怀孕是促进青春期生殖健康领域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在生物、社会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深刻改变的时期,此时的青少年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社会方面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与成年时期的怀孕相比,这一时期怀孕的危害更为严重。
为减少青少年不安全以及未婚怀孕,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相关的研究项目来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2]。而我国该类研究较薄弱,对于未婚怀孕青少年的服务多仅局限于终止早孕,缺乏其他相关教育和支持。本研究在对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社会心理能力的研究分析基础上,试图深入探索以未婚怀孕青少年为中心的综合教育、服务干预策略,初步了解综合干预模式内容和方式的适宜性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分别选自北京市、济南市、广州市妇幼保健机构,于2006年8-12月来就诊要求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未婚、年龄10~24岁女青少年,采用自愿原则参与,有精神疾病及智力障碍者除外。本研究最终参与干预前后问卷调查者共计385人,其中干预组190人,非干预组195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及内容 运用自行设计的自陈式不记名调查问卷(KAP)与相关心理测评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后完成问卷填写,比较其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心理社会能力,以评价干预效果。问卷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尊量表[3]、应对方式量表[4]、内外控制源量表[4]。在就诊和干预完成即时,分别在独立、安静的房间对被试进行问卷测试,调查员审查合格后,当场收回。
1.2.2 干预研究设计 在流产术实施前后分别提供干预。主要内容为:流产手术前提供必要的医学检查,并提供面对面的流产前咨询和健康教育,包括流产过程及各种可能后果等信息,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作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同时提供一般流产后复诊联系卡片和保健宣传手册,内容为避孕指导、术后康复等。
流产术后,以本研究自行编制的《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与保健指导活动指南》[5]为基础,通过联系安排流产青少年术后复诊,为其提供流产术后日常护理与自我保健、营养及体型恢复指导、避孕知识及技能、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以及缓解压力、有效交流、合理决策、拒绝与协商等生活技能指导。研究将这些内容设计为2个活动,并利用术后1~2月内的随访安排干预。
活动1――流产术后自我保健:帮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识,认识未婚怀孕对健康的危害,掌握流产后护理、营养保健知识和技能。同时学会交流与表达、缓压、拒绝等生活技能。
活动2――提高生活技能:是使青少年掌握必需的避孕知识及方法,减少不安全;同时培养青少年做决定、协商、自信与自尊等生活技能,逐步形成个体责任感和健康行为。
干预活动以参与式培训为主,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技能,并设计康复训练操,增加青少年兴趣,鼓励参与。每次活动2~2.5学时,总计4~5学时。
同时,研究设计编制了知识宣传折页及手册,“如果怀孕你该怎么办――学会求助”、“未婚青少年人流术后保健指导”及“呵护花季共享青春,提高你的生活技能”,在每次干预之后发放至青少年,帮助其进一步学习巩固有关知识。非干预组不提供如上综合干预措施。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软件包统一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录入,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知识、态度分别采用相应的赋值进行评分。知识、态度平均得分越高,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好,态度越趋保守。
2 结果
2.1 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比较 比较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情况,总体前者(87.3分)明显高于后者(64.6分)(t=14.29,P
分别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自身知识得分发现,干预组知识总平均分从干预前的68.7分上升为干预后的87.3分(t=-14.91,P
2.2 态度反应 性态度是一个人在性方面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的体现。本研究设计性态度问题共7项,内容涉及对“婚前”、“未婚同居”、“保持多个”、“”、“对男友性要求”以及对“未婚怀孕”等态度。
干预后比较,干预组与非干预组青少年性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P=0.821)。但在对于“婚前”一项上,干预组态度平均得分(51.25±20.45)明显高于非干预组(43.50±17.50)(t=3.916,P
比较干预组自身干预前后的性态度可以发现,干预后青少年性态度得分有所提高,从(60.35±12.02)上升为(62.74±10.97),表明性态度在干预后转变更趋于保守(t=-2.609,P=0.010)。对于婚前,认为“准备结婚男女就可以有婚前”一项上,赞同率由干预前的63.2%下降至56.9%;表示“赞成未婚同居”者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1.1%下降为23.7%。对于“未婚怀孕”的态度,干预前后该项得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520,P=0.013),由(52.50±35.68)上升为(59.50±32.23)。干预前28.9%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不能接受未婚怀孕但认为是正常现象”,在干预后该比例下降为24.7%;表示“完全不能接受”未婚怀孕者却由干预前的17.4%上升为干预后的22.6%。
2.3 行为比较 本研究对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时,设定了包括、避孕行为、求医行为、行为改变意愿以及生殖健康应对策略等多项问题及相关场景。
在针对不同生殖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方面,接受干预的青少年呈现了更为积极的变化。面对生殖健康问题的做法,干预组青少年表示会“找医生咨询”的比例(64.9%)明显高于非干预组(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3,P
涉及婚前上,本研究未发现干预组青少年的发生比例呈现明显降低。避孕措施的使用频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比较则发现其避孕措施使用频率有所提高,多数干预组青少年在干预前选择“偶尔使用”避孕措施,而在干预后选择“每次都用”避孕措施的比例明显上升,由干预前的13.0%上升为干预后的65.9%。非干预组在干预后避孕措施的使用频率虽然也有提高,但是上升比例低于干预组,提示干预措施对于提高青少年避孕措施的使用频率具有一定帮助。
另外,对于“在结婚前是否打算避免”,多数干预组青少年持否定态度。对于“在结婚前是否准备避孕”,则大多数干预组及非干预组青少年均予以肯定的应答,而且干预组青少年比例(85.9%)明显高于非干预组(53.7%)。提示干预措施对帮助青少年选择安全的具有一定的作用。
2.4 干预前后2组青少年心理社会能力的变化 见表2。
自尊、应对方式与内外控制感在本研究中被选为评价心理社会能力的指标。
3 讨论
对文献回顾发现,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以相关的研究理论为基础涉及发展青少年非意愿怀孕的干预研究[5],而我国起步较晚。本研究以青少年门诊为研究现场,试图在为未婚怀孕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和自我保健知识技能的同时,融入相关的心理社会能力培训,旨在提高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知识和良好应对、交流等心理社会能力,进而减少导致未婚怀孕的危险行为,预防再次怀孕;并探索一种改善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综合服务模式。
结果发现,干预使青少年在生殖健康知识,尤其是避孕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干预组生殖健康知识总分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
国外有研究指出,对怀孕进行预防的模式不仅要提供信息,还应包括决策技能、如何处理性关系等[5-7]。开展以价值观与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干预可以使青少年的性态度明显改善,减少怀孕。笔者的一些前期研究也证实,青少年未婚怀孕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中心理社会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8]。本研究针对与青少年危险发生关系密切的几项心理社会能力(如交流、协商、应对、建立自信、缓解压力等)进行了干预,但由于心理社会能力目前尚缺乏完善的量表加以测量,因此研究者以一些国内外研究为基础,选择了3类量表。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后应对方式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非干预组;内外控制源得分显著低于非干预组,提示在干预后青少年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并且更倾向于自我内控。表明干预活动对青少年的相关心理社会能力有所影响,并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生活,产生积极的长远效应。
虽然本研究未发现干预活动对减少青少年发生有所作用。但深入分析发现,尽管干预组青少年发生比例相对依然较高,但采用安全比例增加,避孕措施的使用频率,特别是“每次使用”的使用率明显上升,而采用“体外”等不安全的避孕方式下降。事实上,本研究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并未过多地、严格地提及利用“禁欲”来避免未婚怀孕的再次发生,而是集中于“如何避免不安全”。美国有关以减少青少年生殖健康危险项目[5]1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对于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参与项目可使之无保护的可能性减小。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干预组青少年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准备避免”,但“准备避孕”。提示对已发生和怀孕青少年,其干预重点应在于促进其建立一种负责的安全,以减少重复非意愿妊娠的风险。
本研究初步发现,对未婚怀孕青少年实施涉及知识、态度以及心理社会能力方面的综合干预,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鉴于青少年未婚怀孕问题的敏感,本研究在实施干预上面对较大挑战,以至总体研究人数相对有限,因此外推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有必要在此初步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4 参考文献
[1] 李游,余小鸣,宫露霞,等.非意愿妊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5):281-284.
[2] KIRBY D, BARTH RP, LELAND N, et al. Reducing the risk: Impact of a new curriculum on sexual risk taking. Fam Plann Perspec, 1991,23: 253-263.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19.
[4] 卫薇, 余小鸣, 邱敏,等. 控制源量表和心理社会能力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0):945-947.
[5] 余小鸣,主编.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综合干预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0-150.
[6] CHRISTOPHER FS, ROOSA MW. An evaluation of an adolescent pregnancy prevention program: Is"just say no" enough? Fam Relat, 1990,39(1): 68-72.
[7] ALLENJP, KUPERMINC G,PHILLIBER S, et al.Programmatic prevention of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s:The role of autonomy, relatedness,and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 Teen Outreach Program. Am J Comm Psychol, 1994,22:617-638.
心理干预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预防;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32-01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所面临的心理危机复杂多样,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所产生的心理危机,例如学习压力过大、社交问题等,另一方面则是对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所产生的心理危机,例如毕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因此,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工作对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危机干预管理的可行性。
一、心理危机的特点
心理危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界定,一方面是将危机理解成矛盾冲突,指的是人在生活过程中在对应某些境遇或者在生活目标的矛盾,另一个方面则是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用了许多的自己的方法仍旧不能达到心理平衡,采用借助他人的帮助的状态。心理危机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性,生活中的矛盾往往是出乎预料的,具有很到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期望下,本就不够成熟的心智极其容易在某些突发事情的触发下产生心理危机。
第二,痛苦性,心理危机是一个十分痛苦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危机的状态下,人的观感将会产生各种痛苦,例如情绪低落、内心迷茫、彷徨、不知所措等,同时又找不到抒发的出口。
第三,严重性,心理危机实际上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生命问题,它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危机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的情感、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人机交往,更严重的会让人产生过于压抑的心理,最终有可能影响危机到人的生命。
二、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行网络管理可行性探究
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内容包含三个大的方面:心理危机的预防、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及大型心理危机事故的预防与干预。
1、心理危机的预防网络管理
高校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主要包含对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前的心理健康宣传和辅导工作。首要工作是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化解大学生存在的潜在危机,以达到降低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其次是要针对心理危机的特别对象进行着重观察和教育,这种有特殊倾向的学生一般包括新生、毕业生、学困生、贫困生、情感困惑的学生。可以通过开展一定的心理测试来甄别特别对象,并针对这些特别对象建立相关档案,以及时对危机预防对象实现全面的动态掌握。最后,要合理的制定危机心理预防工作内容,既要包含心理健康知识日常宣传普及等一般性的宣讲工作,还要重视特别对象的心理预警工作。
对于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采取网络管理是十分可取的,现代校园的网络覆盖状态良好,学校配备的计算机系统也较为完善,学生普遍拥有自己的计算机设备,这也给心理健康的归纳汇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校园平台内心理健康的宣传内容,同时可以通过许多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有利于心理预防工作的高效实施。
2、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主要是指当学生反馈的心理状态已经显示存在危机的时候,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去开导学生,并避免学生的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危机干预的主要包含及时干预和专业干预两个方面,所谓及时干预也就是要在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危机的第一时间内采取干预,主要干预手段为询问当事人的情况、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对当事人的不当行为进行劝阻,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所谓心理危机的专业干预则是指辅导员要陪同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相关的专业干预,辅导员要协助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专业干预,要向心理辅导老师提供学生的生活学习信息,协助其拟定干预计划。在干预过程中学院要配合心理辅导老师同干预对象及其家属签订各项承诺书、责任书,帮助干预对象的恢复。
在心理危机事故网络管理条件下,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相关的询问,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转发一些有益于学生走出困境的相关资料与学生讨论,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以确保干预计划的合理实施。
3、大型心理危机事故的预防与干预
目前高校大学生自杀、事故死亡等创伤性的突然死亡事件几乎每年都有,死亡事件的发生给家庭和高校及社会都带来莫大的伤害。而深究事故的原因,大多是是由于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且无法合理的将心理危机及时的化解,从而产生了心灵上的扭曲,对生活失去了信息。
实际上,学生产生这些负面的心理是存在一个过程的,是可以有效避免和预防的。利用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心理危机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电子档案,通过辅导员的定期了解反馈,来掌握有心理危机倾向学生的动向,并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一旦预警信号产生,院系心理危机工作者们就应该主动对其进行预防管理:学院辅导员、心理委员以及个人都可以通过日常交谈和观察等方式及时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旦意识到有危机因素产生,在保证问题学生的安全情况下第一时间报告学院,争取有效自杀干预的机会。
网络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管理中实现网络管理无疑提高了心理危机干预管理的管理效率。但我们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网络平台的合理、科学的使用,既要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严谨有效的执行,又要保证在工作过程中避免网络平台的频繁使用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参考文献:
心理干预的内容范文5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手术前晚心率,收缩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焦虑;生理指标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最准确的方法。对于治疗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预防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组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常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就会干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1]。因此,对围术期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82例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39~78岁之间,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岁)和对照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前访视。①实验组:由病区护士、DSA护士共同完成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术前3 d由病区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术前1 d和术中由DSA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状态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方法及其安全性;手术的成熟性;参与手术的人员介绍;手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教授缓解焦虑、抑郁和自我放松的方法;组织相同疾病的手术成功患者交流心得;术后及时向患者反馈手术完成情况,告知可能会遇到的痛苦与不适及应对方法;给予患者所需要的来自各方的信息刺激和情感支持;②对照组:于术前1 d下午术前访视时进行一般心理护理,由DSA护士实施。内容包括术前准备的内容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日晚入睡前、手术日7:30分测量心率、血压,并记录。入DSA时的心率和血压依据手术单的记录。在术后第1天开始追踪随访两组患者,获取相关信息。
1.4 焦虑程度的评价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项目及评分标准,高于50分为焦虑。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各指标间进行t检验,P
1.6 质量控制
所有样本精神状态正常,营养良好,均为初次手术,手术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2 结果
2.1 生理指标心率、血压的测量结果 (表1,2)
3 讨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2],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且大多数表现极为严重,如果在应激事件发生之前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相对缓解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通过本案中的心理干预措施,在对实验组进行的心理干预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到,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基本上随手术的临近而递增,提示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的程度随着手术的临近而增强,从表3中可看到,干预试验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应激源的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
4 结论
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身体恢复等方面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可应用于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拓宽心理护理的广度,创新护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把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参 考 文 献
心理干预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心理护理;恶性淋巴瘤;情绪
恶性淋巴瘤(ML)属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左右,位居恶性肿瘤发生率第11位[1]。ML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伴贫血、消瘦、皮疹、发热、肝脾肿大、不规则发热等临床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系统化心理护理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82例ML患者行分组研究,实验组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收效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82例ML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ML。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法,将奇数者纳入实验组(n=41),偶数者纳入对照组(n=41)。实验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1~72岁,平均(50.15±6.3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22~69岁,平均(49.97±6.73)。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健康教育、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实验组加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认知干预。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后,患者极易产生消极、悲观、厌世情绪,应采用一对一宣教、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小讲课、小讲座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以增进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此外,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交流,尊重患者,注意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及行为,鼓励褒奖患者正确的行为及认知。②多样干预。受疾病及治疗的影响,患者常出现消瘦、全身无力、不规则发热等临床症状,躯体的不适可进一步加重患者负面情绪。应教会患者2~3种情绪调节方法,如渐进式肌肉放松、音乐疗法、注意转移疗法、运动疗法等,以增强患者自我情绪调节及管理能力。③主题式团体心理干预。1次/w,60min/次,共进行6次干预。团体心理干预主题依次为:相识相知、认知重构、情感发泄、情境模拟、发掘内心、总结回顾。主题式团体心理干预对释放患者负能量、激发患者积极性、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④持续性心理支持。恶性淋巴瘤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等特点,持续性心理支持是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先决条件。建立微信群、QQ群,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为患者提供持续心理支持,以增强患者安全感、信任感及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情绪状态及依从性。①焦虑自评量表(SAS)[2]。采用SAS评价患者焦虑状态,SAS共包括20项内容,1分:很少有或者没有;2分:有时有;3分:大部分时间有;4分:总是。分数愈高,代表患者焦虑状态愈严重。预实验证实,SAS 的Cro nbach'α系数为0.92。②抑郁自评量表(SDS)[3]。采用SDS评价患者抑郁状态,SDS共包括20项内容,1分:很少有或者没有;2分:有时有;3分:大部分时间有;4分:总是。分数愈高,代表患者抑郁状态愈严重。预实验证实,SDS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③依从率。采用我院自制依从性测量表评价患者依从性,满分100分(用药依从性20分,治疗依从性20分,作息依从性20分,定期复诊20分,其他20分)。依从性分级情况,差:不足60分;良:60~80分;优:大于80分。依从率=(优人数+良人数)/总人数×10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分别(57.65±5.87)分、(58.36±6.16)分,对照组分别为(57.26±6.48)分、(58.79±6.79)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分别(43.58±7.98)分、(45.75±8.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1.92±9.04)分、(52.73±8.56)分,t分别为4.4287、3.8035,P
2.2两组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依从性分级情况:差1例,良13例,优27例;对照组依从性分级情况:差7例,良14例,优20。实验组依从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χ2=4.9865,P
3讨论
3.1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情绪影响分析 ML属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对于患者来说,被诊断为ML无疑是一种强烈的生理及心理冲击,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一系列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患者依从性及康复进程。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加行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2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依从性影响 依从性,亦称顺应性、顺从性,它是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案落实的先决条件。提高患者依从性,对确保护理方案及治疗方案顺利进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实验组接受系统化心理护理,秉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系统性心理干预。干预后,实验组依从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恶性淋巴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娅,李芳,马艳.循证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71-272.
[2]吴利芳.白血病化疗患者癌症相关性疲劳的多元化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