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标识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绿色建筑发展目前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我国于2006 年颁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此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规划设计部分) 》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运行使用部分) 》等评价技术标准体系文件,指导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五年的实践,《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于2011 年启动修编工作。同时各类绿色建筑的标准已在陆续编制。各地也因地制宜地组织编写了更加适宜地方建筑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已有14个省市颁布实施了地方标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二)绿色建筑的相关管理制度基本形成
2007年原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管理、申报程序、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做出规定。2008年开始,又根据标识工作实践,对相关管理制度和评价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了完善或修订,了相关评价管理文件。2009年6月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明确了对于具备一定绿色建筑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地区,经申请审批通过后,可以开展本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截至2011 年底,我国已有江苏省、浙江省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相继成立了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机构,颁布了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三)绿色建筑数量快速增长
截至2012年3月,全国已评出379 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800多万m2,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地区从过去的18个省区发展到28个,其中,陕西、福建、湖南、吉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云南及香港实现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零的突破,陕西和福建各达到8项,湖南7项。通过对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79个不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分析,社区的绿化率可以达到38% ,平均节能率达到58% ,节水率达到15.2% 以上,可循环材料达到7.7%。从目前各省已有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来看,前十位的省市如图8所示。整体来看,绿色建筑的面积每年增长都较快,尤其是2011 年获得明显的加速 [1]。
(四)通过LEED认证项目日益增多
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7日,中国大陆通过美国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的项目已达到200个。这表明,LEED在中国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当前USGBC网站上登记的中国大陆的项目总计为850个,认证项目与注册项目的比率约为1: 4[2]。从认证项目数量上看,中国LEED认证项目的数量,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之间数量日益增多,达到年间认证量85个的规模(图10)。从认证类别来看,LEED-CI(绿色室内装修)、LEED-NC(新建筑)认证项目在全部已获认证的项目中占据主体,具体如图11所示。
(五) 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日益增多
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发展绿色建筑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针对绿色建筑的专门立法
现行的《建筑法》颁布实施时间较早,也没有任何关于绿色建筑的规定,仅在第四条规定:“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建筑活动的法律《建筑法》对建筑节能、新型建材和建筑科技等工作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而是采用了“支持”、“鼓励”等的文字表述,明显缺少强制性,没有具体条款来约束。作为部门规章,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法律地位较低,推动实施与监管的力度远远不够[3]。
(二) 认识理念仍有局限
绿色建筑消费需求不旺,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 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少数专家、研究人员认识和了解绿色建筑,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绿色建筑就是多点绿化。正因为如此, 如果让人们增加投资去接受绿色建筑, 显然会阻力重重。所以, 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就显得很重要, 只有开发商、民众、政府都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及其投资回报和长远利益, 绿色建筑的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三) 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尽管目前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缺乏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有效的激励,很难提高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制度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度有待提高。对于企业来说,虽然绿色建筑更加节能与环保,从长远来说更加经济,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本身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加上目前消费者偏重商品房的价格、位置与安全,对于绿色建筑所体现的节能、环保、健康价值认知不够。
(四) 技术选择存在误区
在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上还存在误区,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将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集中应用在建筑中,总想将所有绿色节能的新技术不加区分地堆积在一个建筑里。一些项目为绿色而绿色,堆砌一些并无实用价值的新技术,过分依赖设备与技术系统来保证生活的舒适性和高水准,建筑设计中忽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措施,直接导致建筑成本上升,在市场推广上难以打开局面[3]。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J].城市发展研究,2012(5):1-4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范文2
1.1整体概况
我省从2010年底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截至目前为止,福建省共有25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达250万㎡,涵盖了办公建筑、住宅建筑、商业建筑、酒店建筑和科研用房等,在数量和建筑面积上,居国家中上水平。
1.2绿色建筑类型及标识类型
在2012年我省获得绿色建筑的建筑类型来看,公共建筑项目为10个,住宅建筑为8个,比例分布如图2。从建筑类型上看,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数量基本持平,说明我省绿色建筑在建筑类型上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公共建筑中,以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游建筑(酒店)为主,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等尚未有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这主要与绿色建筑在各行业的认知度及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适用性有关。在2012年度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中,获得设计标识为17项,获得运行标识为1项,见图3。从我省绿色建筑项目获得的标识类型上分析,这些项目大部分是设计标识,运营标识较少,其原因是:一方面绿色建筑一般是获得设计标识,然后才获得运营标识,而目前处于绿色建筑较快发展阶段,时间尺度的先后导致运营标识偏少;另一方面,对于住宅等项目来说,实施单位一般为房地产开发商,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仅作为其地产销售的一种手段,其并不关心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营标识的实现。
1.3绿色建筑标识等级
从2012年获得的绿色建筑等级来看,三星级绿色建筑有2个,二星级绿色建筑有5个,一星级绿色建筑有11个,见图4。所以本年度绿色建筑以一星级为主,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数量相对较少。这基本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规律一致,一星级建筑由于增量成本较低,技术难度较小,且易于实施,在绿色建筑中占主导地位;而三星级绿色建筑不论在面积上还是项目数量上所占比重较小。所以在我省目前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发展绿色建筑应以一星、二星级绿色建筑为主,并适当引导三星级绿色建筑发展。
1.4绿色建筑本地化
由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较为复杂,在绿色建筑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而衡量绿色建筑地域特征主要是看其是否采用当地适宜技术,更直接的体现是考察该项目是否采用当地的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在2012年度我省获得的绿色建筑项目中,依据《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0)评价的项目有5项,占2012年度的28%(见图5),所占比例不超过1/3,有超过70%的项目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所以绿色建筑当地化程度不高。
1.5绿色建筑地域分布
从绿色建筑地域分布来看,我省2012年度绿色建筑均分布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见图6)。在九个设区市的绿色建筑分别为:福州7项、泉州5项、宁德3项、厦门1项、漳州1项、莆田1项、南平0项、三明0项、龙岩0项,见图7。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反映了绿色建筑的认可程度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一致,一方面体现出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情况。
1.6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分析的因素,我省绿色建筑项目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单位比较单一。从绿色建筑实施单位来说,“万达集团”开展的绿色建筑项目有10个项目,“厦门建发”有5个项目,其他单位有3个项目。所以本年度万达、建发在我省绿色建筑实施单位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因此,下一步工作中,应加大对绿色建筑的宣传与推广力度,提高绿色建筑的认知度,使得更多的单位参与绿色建筑的实施与建设,以利于绿色建筑的良性发展。
2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保障。目前,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修订,多部标准和细则陆续编制,多省市的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实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5]。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省具体情况如下:1、广泛收集和整理来自省内各科研院所、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评审机构等单位在实施和开展绿色建筑工作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并已经着手对《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0)的修订工作。2、将《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检测及运营技术规程》等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列入我省地方标准编制计划,并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研究编制工作,为我省绿色建筑的合理设计、检测及运营管理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条件。3、2012年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福建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福建省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福建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等5项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我省绿色建筑及节能标准体系。从以上的情况来看,我省在绿色建筑评价及建筑节能方面的相关标准已经具备,但是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检测及运营还相对滞后,阻碍我省绿色建筑的发展,所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省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也是当前发展绿色建筑应重视的问题。
3配套政策的制定
绿色建筑是在经济方面需要更多的前期费用、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缓慢的项目,更重要的是,由于绿色建筑体系方面的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能使开发商受益,而多由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即使这样,一般也是在若干年之后才会见到节约资源的价值大于用于生态方面投资的价值[6]。建立绿色建筑激励政策,一方面可以调动相关主体参与绿色建筑开发、运营、消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并完善绿色建筑市场,建立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长效机制[7]。所以在当前条件下,要使绿色建筑由起步阶段转入迅速发展时期,制订并落实相关激励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2004年起,国家制订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激励政策,并于2012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1月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这些重要文件将全面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从地方政策制订来看,苏州是国内最早对绿色建筑给予奖励的城市,其后上海、深圳、青岛、武汉、广州等地相继出台了绿色建筑激励政策[8]。我省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制订了我省绿色建筑目标:到2015年,力争全省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00万㎡以上,并从2014年起全省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厦门和福州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措施[9]。但是与绿色建筑发展较好的省市相比,我省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相对单薄,所以我省还需进一步制订地方绿色建筑相关激励政策及实施细则,在财政支持、税费优惠、政府采购向绿色建筑倾斜等,确保这些措施目标明确、灵活有效、可行性强。
4结论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范文3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倡导,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尚未处于主导地位,增量成本作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亟待解决。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成本控制的建议,有助于绿色建筑各相关利益主体正确认识增量成本,促进绿色建筑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ocacy of national policy of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but has not yet been in a dominant position, so the incremental cost as the main obstacle to their development should be sol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cremental cost of green buil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ycle,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cost control aiming at the main factors, helping the stakeholders of green building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cremental cost,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成本控制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incremental cost;influencing factors;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046-03
0 引言
随着《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推出,我国绿色建筑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已评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4071项,总的绿色建筑面积达到4.72亿m2,但占总体建筑面积的比例还相对较小,绿色建筑的发展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增量成本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认识比较模糊,细致地分析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能有效地实现相关利益主体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1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是指在符合国家或地区强制性节能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绿色功能目标,而使用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方案和措施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额。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伴随绿色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笼统地分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不科学,也不利于成本在实践中的控制。根据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实例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得到不同阶段产生的增量成本有所差异,所以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为前期决策增量成本、施工建造期增量成本、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期增量成本。
1.1 前期决策增量成本
绿色建筑前期决策增量成本包括咨询成本和认证成本。绿色建筑申报材料费用、方案设计费用、模拟费用等属于绿色建筑的咨询成本。认证成本按照住建部统一的规定收取,目前项目注册费用为1千元,设计标识为5万元,运营标识为15万元,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专家评审。
1.2 施工建造期增量成本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新版评价指标,施工建造期的增量成本包含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施工管理六个方面。
1.3 运营维护期增量成本
运营维护成本分为建筑的运行成本和为保证各类设施正常使用而付出的修缮维护成本,包括能耗成本、管理成本、修缮成本、维护成本、改造成本、人力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其他不可A见的成本。
1.4 拆除回收期增量成本
拆除期增量成本是指在绿色建筑拆除过程中,应用绿色拆除技术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其主要是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包括生态环境恢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
2 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
2.1 地域因素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绿色建筑领域。由于不同地区的宏观经济条件和房地产市场环境不同,所以绿色建筑在不同的地区其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绿色建筑在不同地区的增量成本存在差异。一般高建设成本的地区,投入的增量成本相对较小,反之亦然。
2.2 项目定位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2.2.1 项目理念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受不同项目定位理念的影响。建筑的项目定位理念一般被分为只求达标、注重实效和追求领先三种类型。只求达标型单纯以绿色建筑的星级认证为目标,达到标准即可;注重实效型是企业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把握项目整体的实际运营效果;追求领先型是企业为了追求领先优势或保持良好的品牌竞争力,敢于在绿色建筑项目中使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根据孙大明等对国内绿色建筑项目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不同项目定位理念的平均增量成本比例结果见表1。
■
2.2.2 项目星级标准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我国绿色建筑的星级标准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绿色建筑不同的星级标准对应着不同的要求及规则,从而导致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有较大的差别。一般选取的星级标准越高,则相应的增量成本越大。根据《2015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对合理项目进行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分析得出,一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25.14元/m2和33.8元/m2;二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64.23元/m2和111.47元/m2;三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135.92元/m2和233.92元/m2,如图1所示。
2.3 技术措施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为了达到绿色功能的要求,在全寿命周期内相应的会增加各种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的采用是整个生命周期增量成本最主要的来源。
①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设计室外透水地面、采用垂直绿化及屋顶绿化、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场地的改造等技术措施,但是节地的技术措施可预见和考虑的范围有限,这使得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增幅有限。
②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采用中水回用系统、节水器具和灌溉渗透等技术措施,与其他绿色建筑技术相比,节水技术措施产生的增量成本要低一些,较少的投入即可取得较好的节水效果,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节水形势。
③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利用新能源、高效能设备、围护结构和照明系统等技术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受节能技术措施的影响最大,因此,节能技术往往受关注最多。
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在绿色建筑中使用绿色环保建材(如地毯、油漆、合成木材)和加工可循环建材等技术措施,以节约材料和提高材料利用率。
⑤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使用降声减噪的围护结构、通风换气装置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等绿色设备,来确保室内光、风、声、热和空气环境质量。
⑥施工管理方面的技术措施。主要是从施工质量保障、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方面入手,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四节一环保并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性能的实现。
⑦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使用智能化系统,垃圾管理和绿地管理等技术措施,以保障绿色建筑正常的运行和环境优美。
⑧技术熟练程度是指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所增加的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材料生产等技术的熟练程度。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其成本所占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2.4 绿色建筑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绿色建筑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等,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也会对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产生影响。政府为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对绿色建筑采取强制性要求和经济激励措施等,会影响开发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星级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商作为绿色建筑项目的重要主体,从全过程的角度降低绿色建筑成本的能力,即成本控制的经验直接影响着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增量成本还与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室内居住环境、室外小区生活质量、资源利用及消耗水平等功能的需求息息相关。
2.5 隐性因素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隐性成本包括:甲乙各方对人员进行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管理,或从绿色建筑咨询服务单位获取系统的咨询服务,因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另外绿色建筑为取得权威机构认可而进行的测试、分析、申报也伴随着成本的增加。
3 成本控制对策
3.1 使用被动式节能创新技术
节能与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采用节能创新技术可进一步缩小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被动式技能技术是根据当地气候和地质环境特征,采用非机械、低能耗的方式,实现采暖、通风、照明等功能,如在场地选址时,要考虑太阳辐射、场地的方位、风速风向等因素;根据建筑物空间不同的功能来选择适宜的朝向,建筑物的布局设计有利于组织室内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空调和灯具电器的使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对能源利用直接的特点,是环保、可行的绿色可持续技术。
3.2 利用信息技术减少浪费,实现各参与方间的协同管理
随着BIM、物联网等技术在建筑产业的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在成本控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绿色建筑由于其设计的复杂性、施工过程的专业性以及后期运营的独特性,更需要信息技术来控制其增量成本。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BIM数据模型把握项目的总体布局,并对建筑性能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而其信息传递功能可以保证设计方的绿色节能节水措施及时被施工方了解,减少施工方对绿色施工方案不理解所带来的损失。冲撞检查功能则可以实现设计方、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的协同管理,由于绿色建筑要实现节能与能源利用等要求,需要实现多专业施工单位的协同工作,而不同单位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单位理解不同,彼此间对于工作面的要求不同,极易产生工作上的冲撞,并对于后期运营产生重要的成本影响。在BIM技术的作用下,各方均可第一时间对于有冲突的工作加以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后期运营产生的不良影响。
3.3 构造集成成本管理体系,加强绿色建筑各参与方间的合作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控制需要各参与方的积极配合与协助。为此我们需要构建各方集成工作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设立共同的成本目标,使得各方在控制增量成本上有着一致的追求。当增量成本降低时,各参与方可慕档偷脑隽砍杀局谢袢∈找妫这样各利益责任方就有了控制增量成本的动力。在具体控制措施上,可以通过并行工作,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作,施工单位在设计阶段即参与项目,运营单位在施工阶段即开始工作,从而提高设计的可施工性,减少运营单位由于不了解节能技术等情况造成的增加成本。
3.4 完善G色建筑相关的激励政策
控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激励制度,如提高节能标准,鼓励精装修交付或给于更多的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热情。从源头看,对于绿色建筑的材料生产商,政府可以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补贴,以促进绿色建材生产技术的成熟,从而减少因绿色建材和技术产生的增量成本。对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除了给予补贴外,还可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的培训交流会,帮助其解决建造绿色建筑过程中的困恼,加强绿色建筑成本控制的能力。
4 结语
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项目各参与方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成本控制的初步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宋凌,张川,李宏军.2015年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J].建设科技,2016(10):12-15.
[3]马素贞,孙大明,邵文.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J].建筑科学,2010(6).
[4]伍倩仪.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
[5]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6]段计先.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基于价值工程[D].重庆大学,2011.
[7]李静,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5).
[8]Nurul Zahirah Mokhtar Azizi; Nazirah Zainul Abidin; AzlanRaofuddin. Identification of Soft Cost Elements in Green Projects: Exploring Experts Experience.[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
[9]Sood, S. M., & Peng, K. 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Building Sector: A Green Building Framework in Malaysa.[J].WASET Malaysia: University Tenaga Nasional,2011:02-08.
[10]ZainulAbidin, Nazirah. Investigating the awareness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concept by Malaysian developers.[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0,No.4.
[11]Shari, Z., Jaafar, M. F., Salleh, E., & Haw, L. C. The 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rating system in the Malaysianbuilding industry.[J].WseasTransactions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2009,5,3: 260-272.
[12]李楠楠.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综合效益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3]叶祖达,李宏军,宋凌,著.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M].2013.
[14]张大伟.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趋势;策略
1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与意义
伴随着经济水平快速上升、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的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呼声越来越高,绿色建筑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存在的危机作出的积极反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示着“绿色设计”依然将成为21世纪工业设计的热点之一。推广绿色建筑的意义并不在于绿色建筑自身,而在于在建筑中建立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做到资源节约、保持生态平衡;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也从而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降低各种能源消耗
随着人口的增长,有限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等)需求急剧增大;加之,种过度的采伐,导致可使用的资源越来越少,生态平衡被破坏。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国都将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因此建筑能耗也必将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之一。因为:森林的砍伐、采石场的建立、大部分砂石和混凝料的开采等等,主要都是为了满足建筑需要而引发的后果。此外,据相关资料统计:全部水消费的42%,是为了满足建筑内居住的人的卫生和饮水需要a全部破坏臭氧层气体(氯氟烃等)的一半和全部塑料消费的40%,被用于建筑工业。而这些比重在不断增加,只有通过建筑工程中的节能,通过推广绿色建筑设计,才能实现我国各种能源消耗量的减少。
2、引领低碳生活
目前,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所差距,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发展排放主要是消费领域排放的,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历程。而我国,当前的发展排放建筑行业中占据很大一部分,严重导致大自然的能源循环体系破坏,夏天变得更热,而某些地方冬天变得更冷;特别是近几年来,降雨模式也将转变,干旱和洪水时常威胁着人们;大规模的污染在灭绝着某些生物种类(最近的各种深海类物种频繁搁浅,白鲸频繁死亡等)的同时也在危及我们自身。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将引领我国低碳经济。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施策略
建筑行业则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重视“绿色建筑设计”,并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的全部过程,更加会围绕“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策略研究:
1、国家的宏观把握是根本
对绿色建筑来说,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守绿色节能制度、环境政策等法规,其规范从客观上总体性的制约着建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标准。而“按规范设计”是我国建筑师经常秉承的法则,也是我国建筑管理审核的重要依据,更是我国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标准。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是国家的基本发展纲要和战略规划,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很可能就给建筑师、设计单位增加了一副负担;导致许多业主,在建筑初期投入的增加,对绿色建筑根本不感兴趣甚至持反对态度。必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从宏观角度去把握,给予支持和引导;保证了建筑的质量水平,保障绿色建筑的设计形成了一种衡量标准。
2、规范行业标准是重心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使得整个行业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不规范的恶意竞争、小作坊的企业大量存在。如果规范企业的设计水平、施工能力以及后期维护,是很难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因此,要加强建筑行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行业运行规定管理的条例和规范,使得建筑行业发展有法可依。大力整顿资质不佳的企业,必要时取消其公司资格,实行优胜劣汰,实现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3、行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绿色建筑属于环保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更需要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除了需要建筑人才的高水准专业知识的“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在技术上、思想上、品质上的绿色设计,特别是在后面施工人员不一定会具备知识的情况下,设计师要从全方位去掌握建筑。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观意识、职业精神、符合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复合型人才。“绿色建筑设计”是全面的系统设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筑师全面把握和平衡。只有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建筑人才,才能保障实现绿色建筑发展壮大。
在这样的前提下,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才能得以发展和前行,才能通过对建筑的转变来维护并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3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1、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大力提倡建筑节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建筑概念开始引人。到目前为止,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4年以前):上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引入中国,以学术研究为主。在此阶段,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为推进建筑节能提供了法律依据。
2)第二阶段(2004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推动和技术科研机构的研究为主。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国家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这是为发展绿色建筑而制订的法律法规;住建部也先后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文件,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对建筑的建设和运行提出要求。
3)第三阶段(2008年以后):绿色建筑的推动力量拓展到了部分开发商和业主。2008年4月,住建部组织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等相关的管理制度,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已评出114个获得星级标识的绿色建筑。
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1)“绿色建筑设计”升入人心。建筑行业会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的全部过程,建筑中的每一个环节将围绕“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研究、实践。
(2)发展新型“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是指建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和物质的投入以及废物、污染物的排放,在制造的过程中,回收副产物,重新利用,降低环境的污染。这将为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及推广加大速度,也将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
(3)实施行业的“绿色过程”。即强调“绿色施工”,实施“绿色竣工验收”,制定“绿色技术标准”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环保、节能。才能整体达到节能节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历史责任,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绿色建筑”。
结束语:绿色建筑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也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它是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吕英娟,谈中国绿色建筑[J].山西建筑,2010年第2期
[2]张建.浅谈绿色建筑的“绿”[J].科教创新,2009年第07期
[3]秦佑国,发展绿色建筑要考虑中国国情[J].建筑2010年第14期
[4]彭娟.绿色建筑设计的初步深思[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第05期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范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适宜性技术
引言
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持续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建筑所造成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更是触目惊心。如何切实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资源消耗,平衡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技术灵魂,“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创建的基本原则。绿色建筑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更多关注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全过程对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同时,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建筑品质,改善生活、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的同时,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培养绿色建筑产业,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和普及化。
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简介
我国于2006年3月正式推出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并在随后迅速完善相关管理要求和技术细则,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认定和技术指导体系基本建立,绿色建筑的概念得以标准化和具体化,为全国范围内绿色建筑推广打下前期基础。目前,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已修订完成并颁布,评价方式由原来简单的措施条款符合性检查改为打分制,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被区分权重,使得绿色建筑的评价更为科学、全面、合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是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的。针对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我国分别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并且,针对民用建筑的不同使用功能,细化形成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宾馆建筑评价标准》,由此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绿色建筑的认证有一套相对固定、严格的程序,包括材料准备、材料形式审查、专家审查、备案、公示公告、证书发放。经过绿色建筑认证后,可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提高项目进行绿色建筑认证的积极性,我国按工程进展阶段的不同,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设计阶段标识”和“运行阶段标识”。“设计阶段标识”在项目完成施工图审查后即可申请,仅考评项目设计的绿色化程度。“运行阶段标识”则是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1年以上方可申请,考评项目绿色建筑技术/产品的落实情况,以及实际运行的绿色化程度。目前绿色建筑标识均由国家住建部备案、颁发和管理。量大面广的民用建筑是我国实施建筑绿色化的重点,因此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成为当前绿色建筑评价的主流标准。该标准基于“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在内容上划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共7个版块,其中进行“设计阶段标识”的项目不需要参评“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每个版块的条款分为“控制项”和“评分项”两类,其中,“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前提条件,如果参评建筑未能满足控制项中的任何一项,则判定为达不到绿色建筑要求。“评分项”是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项,每个“评分项”基本对应一项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并根据该技术/产品的绿色化程度和重要性赋予不同分值。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绿色建筑认证时,在确认满足所有“控制项”的基础上,根据其所采用的技术/产品的得分情况,区分该项目的绿色建筑等级。根据绿色化程度的不同,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为方便推广,住建部从2009年起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审权限下放至各省、直辖市的住建部门。我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所执行的标准为地方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4,由省住建厅委托的福建省海峡绿色建筑发展中心统一组织评审。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所执行的标准为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由国家住建部委托的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评审。
2福建省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简介
一项建筑技术的绿色化程度和经济性,与建筑所处地区的气候、资源、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地域条件存在差异,为此,充分调研和分析建筑所在地域条件,“因地制宜”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遵循“被动式技术措施优先、主动式技术措施优化”策略,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福建省地处沿海,建筑气候上骑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两区,山多平地少,夏季闷热,过渡季节长,常年较为湿润。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自然通风、遮阳、立体绿化、围护结构自保温体系等,是具有我省特点的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应予以大力推广[1]。
2.1自然通风
我省多数地区夏季和全年平均风速均在1.5m/s以上,具备自然通风的基础条件。而且,开窗通风在我省有着良好的群众生活根基,人们无论是过渡季节还是冬、夏两季普遍有开窗加强室内通风的习惯。自然通风有着两方面的突出优势:一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二是在两个连晴高温期间的阴雨降温过程或降雨后连晴高温开始升温过程的夜间,室外气候凉爽宜人,通风能带走室内余热或积蓄冷量,减少空调使用,降低建筑能耗。自然通风属于被动式、低成本技术,不耗能,且对建筑品质提升效果明显,但应在建筑的前期规划和设计中予以充分考虑。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通常结合计算机辅助模拟对建筑方案的通风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整建筑形体、朝向、室内布局和增加通风辅助设施(导风板、通风器)等方式进行优化。我省较为显著的季风特征,是进行自然通风设计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水陆分布、地势起伏、表面覆盖物等条件不同,会对局部微气候产生影响,形成地形风,如山谷风、巷道风等。当季风不明显(季风转换期)时,地形风是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建筑布置及朝向是自然通风首要考虑的因素。按建筑群排列方式,错位排列、斜向排列及自由式排列的自然通风效果较好,如图1所示。若受各方面因素限制采用平行排列的形式,为改善后排建筑的自然通风条件,可在前排建筑做垂直通风口,或利用底层个别位置做“过街楼”,也可将底层全部架空做水平通风口,如图2所示。此外在立体布置方面,可采用“前低后高”和有规律的“高低错落”的方式,为自然通风创造条件。在单体建筑的设计方面,应重点关注建筑通风开口面积和位置,以及合理利用外挑檐、挡风板等构造,形成良好的风压差,提供自然通风的基础条件。如图3所示。在室内平面布局方面,应统筹各房间及其开口位置,设计良好的通风路径形成穿堂风。此外,采用灵活的室内分隔措施,如通风隔断、带可开启扇的通风门(老虎窗设计)等,可显著加强室内通风效果,如图4所示。
2.2遮阳
窗户是建筑围护构造中热工性能最为薄弱的环节。通过设置建筑遮阳,可有效降低夏季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减少空调能耗和提高室内舒适性的同时,也可起到良好的防雨作用,避免梅雨季节因外窗无挡雨构造不能开启通风,而造成的空调时间变长,能耗增加。建筑各个朝向的遮阳形式选择与朝向所受日晒时间长短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我省夏季太阳辐射在东、西向最大,因此在建筑东、西向外窗设置外遮阳十分必要。并且,因东西向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宜采用综合遮阳。南面由于太阳入射角变化较小但日照时间长,所以宜采用水平遮阳。北面由于直接日射较少,不作为建筑遮阳的重点,可采用水平遮阳。我省建筑各朝向遮阳需求系数及适宜的外遮阳形式如图5所示。另外,天窗受夏季太阳直射得热大,也应采用遮阳措施。建筑遮阳形式有多种多样,如利用建筑形体(形体凹凸、阳台、挑檐等)形成的自遮阳,外窗固定外遮阳构造,外窗活动遮阳设施,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以及外窗玻璃自身遮阳等。从阻断热辐射的效果上看,设置外遮阳最为有效。外窗进行遮阳设计时,应优先采用建筑构造遮阳,其次考虑采用安装构件的遮阳,当两者都不能达到要求时再考虑提高窗自身的遮阳能力,原因在于单纯依靠窗自身的遮阳能力不能适应开窗通风时的遮阳和防雨需要。在建筑方案设计时统筹考虑外遮阳构造,可达到建筑美观与节能的双重效果。常见外遮阳形式的工程实例如图6所示。
2.3立体绿化
建筑立体绿化是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环境的有效措施。我省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植物成活率高,后期维护难度低,因此推广立体绿化有着天然优势。立体绿化分为屋面绿化和垂直绿化。屋面绿化是指在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的绿化。屋面绿化具有隔热节能、提供休憩活动场所、提高顶层热舒适性、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显著优点。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或构筑物表面攀附、固定、贴植、垂吊形成立体空间的绿化方式。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与种植地的生境条件息息相关。东南向的墙面或构筑物前应以喜阳的攀援植物为主;北向墙面或构筑物前应栽植耐荫或半耐荫的攀援植物;在高大建筑物北面或高大乔木下面遮荫程度较大的地方,应选择耐荫种类。垂直绿化设计应保证室内对采光、通风的正常需求,并综合考虑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室内功能要求。同时,应考虑后期养护需要,采取合理的节能节水浇灌措施。建筑采用立体绿化,屋面和墙体的设计条件会有所变化,应重点对结构荷载、防水、防腐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复核,避免覆土重量、植物根茎穿刺等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同时,应合理选用植物类型,形成易于养护、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避免后期植物死亡造成负面影响。常见立体绿化实例如图7所示。
2.4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体系
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人体舒适度,从而降低建筑物的采暖和空调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最基本方法。北方全年气温较低,气候干燥,为此北方建筑的围护结构重点在于阻断室内热量散失,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常用做法是在外墙部位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设计复合墙体及屋面。而相比之下,福建省地处南方沿海,夏季闷热,冬天湿冷,过渡季节长,由此决定福建省建筑围护结构应考虑阻断室内外的冷热量传递,适度提升整体隔热性能的同时,又能在需要时(夏季、过渡季节的夜晚等)进行有效散热。因此,在我省范围内进行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需要进行统筹考虑,不能一味提高其热工性能要求,否则将造成建材过度使用,经济社会效益不高。经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省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体系,相应的自保温产品也已能够基本满足当前建筑节能发展的需要。典型的自保温墙体材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陶粒)小型空心砌块、淤泥烧结多孔砖、煤矸石烧结砖等。这些自保温砌块(砖)不但可以满足我省墙体隔热保温要求,而且多数可以就地取材,甚至于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价值。常见自保温砌块(砖)的类型和保温隔热基本原理如图8所示。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范文6
关键词: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发展历程;趋势展望
引言
工程建设标准是针对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对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环境和公众利益,实现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最佳效率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经过60余年发展,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已达7000余项,基本形成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其他工程建设活动相同,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均离不开工程建设标准的引导和约束。21世纪以来,在积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绿色建筑经历了理念启蒙、示范先行、快速发展、全国普及的十余年发展历程。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2006年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颁布实施,绿色建筑项目实践在我国逐渐展开,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随之建立,十余年间我国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已逐渐成为建筑主流方向。根据住建部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16年9月,我国基于GB/T50378以及其衍生的地方标准开展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已达4515项,总建筑面积超过52290万m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保障绿色建筑的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历程
回顾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日本的CASBEE、加拿大的GBC、德国的DGNB、澳大利亚的NABERS、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等,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多数为民间机构推动下的市场化运作。与国外市场化运作情况不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必然的战略选择,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标准规范、系列规划、激励政策、管理规章等作为推进抓手,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尤其离不开标准规范的引导和支撑。我国在绿色建筑标准化方面的探索早在21世纪初就已开展,2001年《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3~2004年,《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出版;2005年,原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2006年3月7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共同编写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颁布实施,该标准是在总结我国绿色建筑前期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标准首次提出了中国“绿色建筑”定义,确定了四节一环保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适应绿色建筑实践的新变化,响应发展的新需求,2014年6月该标准完成了修订工作,将适用范围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并细化和补充了对于不同类型建筑的具体要求。该标准是我国各类绿色建筑标准的母标准,不仅直接用于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为其他专项的绿色建筑标准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有助于各特定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间的协调,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利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健全。自颁布实施以来,标准及其相关细则文件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各地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研究和编制的重要基础,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及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指导了绿色建筑的评价及实践工作。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3]1号),其中重点提及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对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催生促进作用。此后绿色工业建筑、绿色办公建筑、绿色医院建筑、绿色饭店建筑、绿色生态城区、绿色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等标准不断立项、编制、颁布,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呈现出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新建建筑到既有建筑改造、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从单体建筑到区域层面的发展态势。
1.1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
在总结《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用于民用建筑的实践经验基础上,2013年颁布实施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50878-2013,实现了绿色建筑从民用建筑领域到工业建筑领域的拓展。该标准是国际上首部专门针对工业建筑的绿色评价标准,突出工业建筑特色和绿色发展需求,核心内容是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运行管理。该标准在编制中体现了量化指标与技术要求并重的指导思想,采用权重计分法进行绿色工业建筑评级,重点规定了各行业工业建筑的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1.2从新建建筑到既有建筑改造
伴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扩散,部分既有建筑提出了按照绿色建筑理念进行改造的需求,催生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0878-2015的颁布实施。该标准在评价指标设置上有别于新建建筑的绿色评价,按照专业设置章节和大类评价指标,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规划与建筑、结构与材料、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气与照明、施工管理、运营管理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设置了加分项,在标准框架结构上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其他专业标准统筹协调。
1.3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
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理念贯穿建筑全寿命期,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开始,经历施工建造阶段,到建筑物竣工之后的运营管理,其中涉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明确绿色建筑的实施途径和具体要求。同时绿色建筑涉及多个专业学科领域,综合性较强,需要全行业的协同努力方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而全寿命期各环节主要负责方和相关参与方都迫切需要了解各自实施绿色建筑的对应要求。因此除了各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外,近几年相继编制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及行业标准《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JGJ/T391-2016。
1.4从单体建筑到区域层面伴
随着近几年绿色建筑规模效应和绿色生态城区的快速发展,区域层面践行绿色建筑理念的需求不断被提出,因此在总结绿色建筑单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等标准相继开展了编制工作。除了图2所示已颁布实施的各类国家和行业标准之外,行业主管部门还了《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12]76号)、《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建办[2013]195号)、《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建村[2013]190号)、《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建科[2015]179号)、《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15]211号),以及与现行标准配套使用的细则(例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等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支撑特定类型建筑开展绿色建筑实践。历经1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现有的以及即将完成的绿色建筑标准共约20部,在标准数量上已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目前尚有《既有社区绿色化改造技术规程》、《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规程》、《绿色航站楼标准》、《绿色仓库》等国家或行业标准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编制。国家层面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基本构建完成,体系以评价标准作为发展绿色建筑的具体目标和技术引导,以相关工程建设标准作为绿色建筑实践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可较好地实现对绿色建筑主要功能类型和主要工程阶段的全覆盖。
2、上海市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能源条件各异,而绿色建筑强调因地制宜,各地区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地级市根据自身特色编制相关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上海作为全国先期开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研究和实践的地区,结合自身气候、资源和地方建设特点,在标准编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下文以上海市为代表,重点介绍我国地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
2.1上海市绿色建筑标准规范总体情况
据统计目前上海市现行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标准规范共43项,覆盖了评价、设计、模拟、检测、验收、相关设备产品等绿色建筑诸多工作重点,详见表1。参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框架体系,上海市组织编制了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TJ08-2090-2012,目前该标准已被列入2017年上海市标准编制计划,正在开展修订工作,预计2018年完成。同时为了保障绿色建筑工程质量,上海市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地方《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G/TJ08-2199-2016,并在基础上开展了《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的编制工作,有望进一步统一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要求,目前该标准已进入送审阶段,预计2017年内完成。由此上海市绿色建筑标准基本覆盖了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各个阶段,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初步搭建完成(见图4所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在老龄化程度加剧、2.5产业急速发展等发展背景下,结合多年绿色建筑实践和项目实际需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针对养老建筑和通用厂房(库)等特殊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填补了国家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在某些特殊类型项目领域的空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通用厂房(库)评价技术细则》等技术文件,为特殊类型项目的绿色建筑评价提供了技术依据,对于规范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2.2上海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专业工程分体系表
为了更好地梳理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完善地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2013年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修订工作将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独立作为《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修订)的新增领域和15个工程建设领域之一,按照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等层级,围绕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测评、运营、改造、部品及系统的体系框架,将原先分散在其他专业标准体系中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标准进行了梳理及排序,体系框架图如图5所示。该项工作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同济大学,、上海现代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工集团等单位共同完成。编制组调研了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国标、行标、标准化协会标准以及上海地方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领域内各方面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同时在调研、汇总、梳理已编标准、在编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现状分析和合理预测,提出未来几年上海市待编标准,在《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DG/TJ09-01-2014)中提出了具体项目表,并对体系表中现行、在编、待编的标准数量进行了持续更新统计。图5上海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框架图与上海的情况类似,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超过20个省市、自治区根据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总体理念,积极制定了基于当地气候资源条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地方标准在评价体系、星级划分、项数及内容调整上均各有特色。而且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修订颁布后,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福建、重庆、吉林、湖南、天津、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编工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已经从国家延伸到地方,并在地方进行了不断更新完善的发展现状。3、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趋势展望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蓬勃发展,渐入佳境,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丰富、衍生。一方面随着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的持续增长,绿色建筑能耗、水耗及性能后评估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国家在科技研发方面持续给予支持,科研成果有望通过标准进行固化和传播;另一方面在室内外环境污染现状下,为响应公众对建筑品质提升的需求,《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等绿色建筑衍生标准已颁布实施。作为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的引导和支撑,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将会不断根据这些发展态势进行积极响应。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中多数标准是推荐性标准,需要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建标[2016]166号)的指导下,逐步进行改革完善。同时与技术更新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仍可能存在着部分标准老化陈旧、水平不高、供给不足、缺失滞后等问题,需要持续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进行动态修正完善。2017年3月,住建部了“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要求逐步将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完善和提高绿色建筑标准,制定绿色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继续推动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等重点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目前实施的强制性审图机制和自愿性市场化标识制度相结合的绿色建筑管理机制,可为绿色建筑标准的执行提供管理保障。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占领产业制高点的战略需求和社会共识。希望借由本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回顾与展望,能让读者一览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全貌,更好地发挥标准在在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各环节中的约束和引导作用,为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汇总》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微信公众号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3]《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DG/TJ09-0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