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消失业保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取消失业保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取消失业保险

如何取消失业保险范文1

我国的现实国情是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量大;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十分粗放,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很大,产能过剩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人均煤炭、耕地、水、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40%、28%、17%、7%和7%;与此同时,我国矿产资源回收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资源产出率是日本的1/8、英国的1/5、德国的1/2、韩国的1/2。我国高耗能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72%、73.7%、71.9%、73.1%。

价格是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面对上述资源环境压力,必须通过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把节能减排转化为经济主体发展的动力和内在约束,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务院总体部署,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理顺价格与保障民生、促进发展与抑制浪费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出了一些价格改革措施。

(一)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促进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炭价格实现完全市场化,同时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核电机组上网电价实行标杆电价。同时,调整和规范销售电价结构,提出将销售电价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工商业及其他三类的方向。进一步完善2008年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建立的成品油价格机制,缩短调价期限、调整挂靠油种、取消幅度限制。建立起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当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二)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节能减排

加强和规范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管理,稳步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将脱硝电价实施范围由14个省扩大到全国。利用煤炭价格下降的空间,在销售电价不变情况下,调整电价结构,提高了电厂脱硝、除尘加价及可再生能源附加标准,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电价政策。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出台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逐步健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排污收费等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价格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积极推行居民生活阶梯电价、水价和气价,稳定满足基本需要部分价格,适当提高较高消费的价格。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价格上涨超过一定幅度时,向居民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二、价格市场化改革与涨价的关系

价格市场化改革不等于涨价。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让价格信号能更加灵敏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同时,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供给与需求,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并动态地实现价格均衡。在价格改革的过程中,出现暂时的价格上涨是有历史原因的。过去我们长期压低资源价格,不考虑环境成本,导致供求关系无法通过价格得到正确体现;现在要理顺价格,客观上会有一个价格暂时上涨的过程。但价格的上涨反过来会激励资源性产品的供应,抑制不合理的需求。

价格市场化后,在新机制下,价格会形成正常的波动,但不会持续上涨。例如已完全市场化的煤价前几年上涨,近两年下降。今年完善油价机制后,同样,也随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有时涨、有时跌,涨涨跌跌的波动成常态。

三、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情况

现行油价机制框架是经过2006年、2008年两次改革建立起来的。2013年3月前,油价调价时间是22个工作日,时间较长,对市场反应不够灵敏,造成价格调整有时会滞后,使人们产生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跟涨不跟跌”的印象,同时也会被一些经销商利用提前囤油或惜售,加剧市场和价格波动。

今年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完善,调价周期缩短为10个工作日,取消调价幅度限制,使价格更加灵敏反映国际油价变化和国内市场供求情况,不仅保障了国内市场成品油的正常供应,同时由于经销商很难判断油价走势,且缩短调整周期后再进行囤油操作,囤油的情况基本消失,油价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步伐。

四、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情况

长期以来,由于天然气价格改革不到位,导致天然气出厂价格大大低于进口天然气到岸价格。无论是从扩大进口天然气、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还是从激励社会资本投资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的角度,都要求尽快调整不合理的天然气价格。今年6月底出台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建立了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并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适当调整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对鼓励天然气生产和进口、引导天然气合理使用将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

在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过程中,政府十分重视保障居民用气价格的相对稳定,主要措施是推动建立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区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保障居民基本用气价格相对稳定,同时,在居民用气价格调整时,将严格规范程序,事先广泛听取社会意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五、如何利用价格杠杆保护水资源

水价是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的重要杠杆和手段。近年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水价体系得到进一步理顺,全社会节水意识和用水效率得到提高。但受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制约,水价水平总体偏低,促进节水的价格杠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和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稳步提高水资源价格,使水价真正反映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污水处理和其他与水环境相关的全成本。合理制定各类用水水资源费,逐步提高征收标准特别是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逐步将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提高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进一步完善节水型水价制度,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阶梯价格、两部制水价、季节差价等水价机制。

六、化解产能过剩的价格改革举措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差别电价是主动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制定差别化的电价政策。基本思路是:(1)分业施策。对不同的高耗能(电)产业,依据其行业特性和产能过剩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电价政策;(2)实行差别电价。对同一行业内的企业,以同质单位产品的电耗标准为依据,电耗水平不同,加价标准不同,单位产品电耗越高,加价标准越高,以促进企业提升技术,降低电耗,鼓励先进,淘汰落后;(3)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严禁各地越权制定对高耗能行业的电价优惠政策。对企业自备电厂加装电能加量表,并按规定缴纳相关基金和附加。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一头加价、一头降价(优惠)现象。

七、提高政府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一是完善成本监审办法。哪些成本能计入价格,哪些不能计入,要有更加严格的规定,约束经营者成本的不合理上升。经营者自身的成本情况要提前公开,同时逐步试行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成本监审,提出专业技术意见,提高成本监审结论的科学性。

二是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提高听证会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包括进一步完善听证会参加人的产生方式,鼓励具有经济、法律、技术等知识的专家参加听证会,支持听证会参加人开展深入调查,提出专业意见;进一步提高听证会的公开性,并探索在听证会期间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让更多的人可以充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努力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与保障改善民生之间寻求平衡

一是先试点后推进。重大改革或调整政策,尤其是建立健全重大价格形成机制,均先选择典型地区实行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进。比如天然气价格改革,2011年在广东、广西开展试点,在今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与可替代能源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加大利益调节力度。改革前充分研究改革可能的影响,建立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如在成品油价格改革过程中,利用特别收益金,对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农林渔业和暂未调价的出租车行业发放补贴。三是保障基本需求。贯彻“基本和非基本”理念,按照“保基本、建机制、促公平”原则,区分居民基本和非基本需求,逐步实施居民生活阶梯价格制度(如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四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全方位的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化解物价上涨影响;如2011年建立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挂钩的联动机制,将9000多万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有效地保障困难群体生活。

九、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2011年初,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指导各地在2011年底前全面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将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养失业保险金人员等9000多万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联动机制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各地在物价水平连续明显上涨后,短期通过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长期通过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化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