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的职业定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的职业定位范文1
一、专业设置与定位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根据专业发展前景调研,二是根据人才需求调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2010年中职专业目录》,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飞速地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中职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软件开发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应该说,计算机应用专业市场缺口很大,专业发展前景良好,人才需求量大,因此有必要开设计算机专业。
(二)专业定位
1、调查分析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了解到较适宜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有以下这些:
(1)计算机操作员(办公室文员、仓管、统计、收银等)
(2)单位内部局域网的操作维护
(3)公司或产品在互联网的营销宣传
(4)计算机硬件维护、调试、软件安装
(5)影视制作、多媒体加工制作
(6)电脑广告设计类工作
2、专业定位
在上述的职业岗位群中,大企业往往分工较细,比较注重一线员工在某方面的突出能力,而中小企业则往往要求一线员工是多面手,希望员工能同时满足几方面的需要。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办公自动化及计算机维护方向: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操作、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人员。
(2)网页制作:培养从事网页设计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具有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网页设计师。
(3)网络管理方向:培养负责维护公司计算机硬件、搭建与配备计算机网络、根据需求设计网络方案、与网络供应商配合维护和监控公司局域网,保证其正常运行的人才。
(4)多媒体技术方向:培养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制作、音视频系统开发和应用、网络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运营等工作的人才。
(5)网络广告设计方向: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网络广告设计的人才。
二、专业应职岗位能力要求
根据确定的计算机专业应职岗位以及应职岗位的工作内容,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确定职业岗位能力,最终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根据应职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确定其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每个应职岗位的具体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如下:
(一)职业基本素质
根据职业标准和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教育部门对学生发展的要求,确定职业基本素质,包括德育目标、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通用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富有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
3、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较强的自信心,能做到诚信守则;
4、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能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能承受工作压力,工作积极主动,思维敏捷,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好。
(二)职业基本技能
1、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2、计算机的操作和软硬件常见故障处理能力;
3、网络基本知识应用和常见网络故障的处理能力;
4、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5、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
6、常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利用office工具进行项目开发文档的整理、报告的演示、表格的绘制与数据处理、利用visio绘制流程图;
7、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
8、熟练查阅各种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与处理,进行文档管理的能力;
9、通过系统帮助、网络搜索、专业书籍等途径获取专业技术帮助的能力。
(三)职业综合技能
1、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系统维护能力;
2、面向对象、可视化及WEB程序设计的能力;
3、网页规划、设计能力;
4、数据库系统管理维护能力;
三、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行全过程工学结合的“校企一体分段式”教学新模式。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3年内完成两门基础课程,五门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每年聘请3位行业大师参与专业建设。每年至少聘请2位企业一线工程师参与课程建设及实习指导。每年至少派2位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每年至少派2位教师学术交流或到高校培训。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一个定位、两个转变、三个整合、四个强化”的思想推进计算机专业与其它专业群的协同发展。“一个定位”即将计算机专业定位为职业型专业;“两个转变”即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三个整合”即按培养目标的要求整合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整合师资配置;“四个强化”即按职业能力要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方向发展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熊以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2]蔡妍.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方向定位与课程改革.职业教育研究,2009,3.
[3]《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计算机的职业定位范文2
1.1计算机控制技术岗位
进行现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施、操作、使用、维护及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
1.2计算机通信技术岗位
从事电子、通信产品生产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软件编程、维护、服务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基于岗位需求的定制化课程
学生本身由于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他们的潜能也各不相同,这实质上就是个体差异,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学生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岗位,选择定制的课程,从而达到基于兴趣的目的行的学习,这有助于学生迈顺利迈向就业岗位。下面以网络建设管理与维护岗位,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软件维护与开发岗位,数字媒体技术岗位为例,构建基于岗位定制的专业课培养计划。以上举例列出了3种定制的岗位在不同阶段设置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就业岗位取向的,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课程不追求大而全,而是专和精,因为往往一个技术岗位上能用到的专业技术只有一或两项。另外,还有一项重点工作是基于岗位技能的自学能力培养和行业综合素质培养,缺失这一点,技能再好的人才也无法胜任工作岗位。
3构建全面的基于岗位能力达标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应当以多样化的形式为主,并将重点放在实践能力的考核上,要按照从事行业技能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达标考核。例如,学习阶段,局域网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考试内容可以是学生完成某个小型局域网建设的设计方案,教师可对该设计的难易程度、技术应用等等方面作为考评依据,顶岗实习阶段则采取招、投标项目式的行业规范进行实践,对设计及价格合理的按照中标考核,考核通过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让学生体验就业岗位带来的成就感,采取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
4某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内容
4.1校园网络建设
建设泛在的无线网络环境、物联专用网络环境、有线宽带传输网络环境等网络建设。无线网络环境主要指3G/4G网络、室内覆盖和无线Wi-Fi覆盖。无线Wi-Fi覆盖方面,该高校采用同时广播两个SSID标识,一个是运营商标识、一个是校园内网标识,用户选择运营商标识接入,上联到运营商认证平台验证用户业务账号后访问互联网;用户选择校区自有的网络标识,则上联到专网认证平台验证后访问校园内网。建设物联专用网络,前端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接入,在汇聚交换机层面往上建设1000M专用网络。有线宽带网络建设最少2G的高带宽的Internet接入能力,1G光纤到大楼,100M接入到教室、办公室、宿舍,提供1-50M接入能力。
4.2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快速搭建集成主机、存储和共享交换软件服务于一体的云服务平台及数据库,以及楼宇智能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4.3智慧校园应用建设
依托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智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平安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和科学校园五大类。系统建设具体包括校务管理、教学管理、学术科研、招生就业、文化生活和公共服务6大类。
4.4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和运维体系建设
计算机的职业定位范文3
摘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出现了很多缺陷和弊端,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求。2013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及时做出调整,以积极适应新制度、新规定带来的变化。本文将对其中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总体比较简单,因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无法客观真实反映事业单位所耗成本、不利于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等。基于此,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一、原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相关规定
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于外购、自行建造、接受捐赠增加取得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根据各实际支出资金的列支渠道,分别借记“事业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专款支出”、“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在列支时必须进行增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即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对于因报废、毁损、转让等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情况,先做注销账务处理,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残值变价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发生清理费用时,则进行相反处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同时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随其使用而改变。
二、新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相关规定
(一)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
就单位价值而言,一般设备由原来的500元增加为1 000元;专用设备由原来的800元增加为1 500元。对于以往旧账中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标准的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的“存货”科目,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转入新账中的“事业基金”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情况,应同时一次性摊销其成本,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存货”科目,同时做好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
(二)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增加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
1.购入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购入固定资产扣留质量保证金的情况,应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照确定的成本,按是否需要安装分别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或“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取得固定资产全款发票的情况,应按照构成资产成本的全部支出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扣留的质量保证金,根据扣留期在1年以内(含1年)或扣留期超过1年分别贷记“其他应付款”或“长期应付款”科目;取得的发票金额不包括质量保证金的情况,应同时按照不包括质量保证金的支出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质保期满支付质量保证金时,借记“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科目,或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建造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自行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进行调整。
3.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修缮后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科目账面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账面余额后的净值,加上改建、扩建、修缮发生的支出,再扣除固定资产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后的金额确定。新制度中的账面价值,指某会计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科目,例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账面余额后的净值。账面余额,指某会计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将固定资产转入改建、扩建、修缮时,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同时,按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按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4.以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成本,根据是否需要安装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或“固定资产”科目,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科目。同时,按照实际支付的相关税费、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定期支付租金时,按照支付的租金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计算机的职业定位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对策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
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根据社会的发展做了相应的调整,调整过后更加符合当前的发展情况。相较于以往额度会计制度来说,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提升了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原制度中“专用设备”的入账标准由800元调整为1500元以上,“一般设备”的入账标准由500元调整为1000元以上。调整过后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适用性,更加的切合实际的单位情况。
(二)调整了固定资产的分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分类做了更加明确的调整,主要划分为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六大类,并将“房屋与建筑物”调整成“房屋及构筑物”,“一般设备”调整“通用设备”等。
(三)盘盈固定资产的计价方式有所改变
新制度清楚规定了盘盈固定资产的计价方式,利用两种价值进行计价,即“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以及“重置完全价值”。在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办法获得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名义金额进行财务上的入账,需注意的是入账过程中,要标注计量资产情况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的,可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四)引入新的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新制度加入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虚提”,不仅可以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能动态的显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消耗。
二、当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事业单位负责人要对固定资产日常使用情况给予一定重视,但不能过度的干预核算办法,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就目前来说,部分事业单位财政部门没有根据固定资产的设计情况进行分类,在选择核算方法时也有偏差、方式单一,如部分单位在计提折旧时一律选择使用年限平均法。
(二)对固定资产的监管不够严格
由于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单独的、独立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管工作一般也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很难起到切实的监督作用。另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监督上,只是根据单位所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监督,也很难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凭证、账簿等材料进行一一审核检查,导致监督过程中难以发现实质性问题。
(三)核算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人员不愿主动的去掌握学习新的核算管理方法,在核算固定资产时依然是采用之前旧会计制度中的方法,致使获得的数据有一定的偏差。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人员的培训也不太重视,员工自身的知识结构以业务技能相对比较落后,导致核算结果不精确,工作效率也没有提高。
三、新时期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改进建议与策略
(一)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单位要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核算责任制,建立独立的核算部门,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安排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台账等进行系统化管理,并制定购置、转让、出入库登记管理制度,按照内部控制规范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岗位分离、相互制约制度等,确保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整个过程中核算和管理的严谨性,确保本单位内的资产数据准确性。
(二)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力度
事业单位应设立独立的固定资产监督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管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把控,及时的发现财政部门在进行核算时出现的问题与漏洞。
另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有专门的监督人员,负责各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检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凭证、账簿等相关材料,将监督作用真正的落实。
(三)提高核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完成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要给与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工作应付、经常出错的员工也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其次,单位应当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员工积极学习新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处理办法,多组织相关业务知识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业人士就账务处理方面的问题做针对性的指导切实提高其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质量。
四、结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了以往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更加符合新时期社会的发展。新制度的改革与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当前的应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与挑战,需要财政部门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真正的发挥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超.我国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商业会计,2015(19).
[2]符丹萍.浅析新旧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J].中国农业会计,2014(08).
[3]任雪莲.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新模式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6).
计算机的职业定位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三定位;学生;教材;教法
1、前言
计算机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个分支。作为计算机科学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必然产物,计算机英语是每一位计算机知识学习者所不得不认识和掌握的工具。而对于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 计算机英语又是他们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将从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着手来进一步探讨计算机英语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也就是本文即将阐述的计算机英语教学工作中的 “三定位” 原则。
2、综述
在阐述计算机英语教学“三定位”原则的具体内涵之前,首先教师必需思考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英语这门课程之前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他们对英语知识了解多少?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知识了解多少?他们期待从计算机英语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问题二“学生在完成计算机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后又将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他们在计算机英语这门课程中学到了哪些英语知识?他们在计算机英语这门课程中学到了哪些计算机知识?这些知识在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关键在于对教与学的把握。计算机英语教学的学生定位,教材定位和教法定位“三定位”原则将为计算机英语教师成功地展开计算机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尺度。
(1)学生定位原则
首先, 定位学生。即教学法中“因材施教”原则。在计算机英语教学中, 学生定位将会更加具体化和专业化。第一, 计算机英语教学实质上还是第二语言也就是英语的教学。因此教师无法也不可能回避教学工作中的“难度”问题。依据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是每一位中职学校计算机英语教师所应走的第一步。从本人实际计算机英语教学经验来看, 计算机英语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其重点应当放在词汇上, 除专业词汇外应当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生词和难词。第二, 定位学生,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英语教学工作中还应当做到专业化这一点。中职学生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来的一线工作。因此计算机英语授课教师必须依据其专业方向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计算机英语教学内容。同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应当依据学生今后可能的不同的工作范畴而对不同的计算机英语教学内容有所偏重。如: “网络技术” 应当适当偏重于软件这一块,而 “主板维修” 专业则需将重点落于硬件结构上。
(2)教材定位原则
其次, 定位教材。现有计算机英语教材,大多适宜大专高职学生,词汇量大,专业化程度高,难以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真正需求。定位一本权威而优秀的教科书并不难。要真正定位一本适宜中职教师教, 学生学的教材才是问题的关键。就学生学,教师教这两方面而言, 中职计算机英语教科书应当具备以下两个特征:第一, 要方便教师教。教材的编写应当条理清晰,每单元的各个部分应当梯次展开, 紧密相连,应当配有相应的练习。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的含概计算机普通科学中的大部分知识并涉及计算机领域的绝大部分常识,在专业化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大众化。多数从事计算机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并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因此计算机英语教材内容的大众化将方便和简化教师的教学工作。第二, 要有益于学生学。计算机英语教材内容在尽可能的用大众化的英语阐述和解释了本单元所涉及的计算机知识和常识后应当配备一定的专业化知识。配备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术语的计算机英语教材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计算机英语知识。“专门用途英语ESP将英语视为交际工具而非单纯定格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为实现英语学习者从事特定专业和职业的研究及执业的目的与需要,围绕特定专业,职业的相关活动,进行的词汇,语法和语篇教学,学习英语不再被看成仅仅是获得一种良好的教育,而且还与职业,学业和就业相关的多种需求联系起来,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如: 计算机英语教材必须包含 “屏幕英语” 和 “计算机缩略语” 这两项内容。
(3)教法定位原则
最后, 定位教法。第一, 计算机英语既然它在本质上还是第二语言即英语, 那么词汇的学习也必然是计算机英语教学的基础。计算机英语专业词汇的记忆是学习计算机英语的首要任务。因此计算机英语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专业词汇的认识, 熟悉和记忆的过程。计算机英语教师必须强调和重视专业词汇的教学。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专业词汇。并做到突出重点,反复引导学生记忆。第二, “把普通文化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强化它们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学术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实践表明,通过与专业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在专业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线索。如果像普通高中那样教授这些课程 ,不仅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反而容易进一步导致学生厌学。”计算机英语教学既是英语教学又是英语教学的专门化和专业化。“如果一门语言课的内容最接近于学生的功能需要,语言教学就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将计算机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区别开来。作为一名计算机英语授课教师必须补充自己在计算机知识的不足。在知道计算机英语专业术语中文意思的基础上,熟悉和了解计算机知识,以求更加形象和准确地向学生解释该计算机英语术语。
中职学校现有的英语教学,大多仍以基础英语为主,没有专业特点更缺乏职业特色。计算机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其特点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计算机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将英语看成是一种手段或工具,教与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或满足将来职业生涯的需要。
3、总结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语言不过是以之为工具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学好计算机英语,对于每一位正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计算机英语教学中的学生定位, 教材定位和教法定位 “三定位” 原则将为计算机英语教师成功地把握计算机英语教学提出一个较好的参考尺度。也只有做到了教师对学生准确定位, 对教材适当把握和对教法的正确应用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到知识, 无愧于学生;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无愧于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艺.程序员如何掌握计算机英语[J].Internet信息世界,2002(2).
[2]张云.计算机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嘉兴学院院报,2004(3).
[3]刘滟洁.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体会[J].太原大学学报,2004(5).
计算机的职业定位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1998年教育部下发文件允许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经过考试接收本科学历教育,并先后在北京、辽宁等省市设置了专升本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专升本教育在搭建教育立交桥、提高学历层次、解决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教育部及各个高校都在研究人才培养的新定位,这是关系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学生就业矛盾、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
一、专升本教育国内外实施现状
目前国内专升本有2+3、2+2、3+2等多种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北京市目前实施3+2模式,即学生高职3年毕业升入本科学习2年。3+2模式实施有两种情况,一是升入普通本科院校,设有2种课程衔接方案:(1)插入普本三年级教学班,所有要求同普通本科相同;(2)单独编班,目标和要求同普通本科一致,教学计划和安排有所不同。二是升入技术应用性院校,一般单独编班,按照技术应用性本科层次设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衔接方案。本文的研究是基于3+2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第二种衔接方案。
国外专升本衔接灵活,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制定培养计划,分类培养。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均为依据国情灵活办学的典范。
二、专升本教育现状分析
(一)生源分析:专升本的学生来自高职院校,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接收来自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多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属职业教育体系,他们熟悉并接纳了职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职业教育的学习方法,掌握了某项或某方面的技术技能。如升入本科后纳入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要求和考核,一方面消弱了他们已经掌握的技术技能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对体系的不适应或专业基础薄而丧失学习兴趣。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专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现了素质和基础的培养,专业按照学科领域设置。而高等职业教育体现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培养,专业按照职业领域设置。对专升本来说,一个本科专业必须接收来自多个高职专业的学生。以北京联合大学专升本教育为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网络组建与网络攻防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升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经对12所高职院校的13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掌握的主要技能五花八门。碎片的知识、单一的技术和技能、薄弱的专业基础使得实施普通本科教育难上加难。
(二)专升本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专升本学生均来自优秀的高职生,他们有强烈的求职欲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某项或某方面的技能强于普通本科生。但是他们却在专升本学习阶段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放弃读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我们上面分析的学校和专业造成的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将专升本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来实施教学,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甚至教学方法和过程也本科化。在对330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学生关于教与学的问卷调查中,52%以上学生认为理论知识理解难度大、课堂教学枯燥、没兴趣。
(三)专升本学生的就业单位分析
专升本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与相应的本科专业存在差异性,尽管它们的就业行业排在第一位的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是普通本科学生却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中就业比例比专升本高出15个百分点。同样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类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方面对比分析发现,专升本学生在私有或民营企业就业比普通本科高出17个百分点、在国有企业就业比普通本科低了10个百分点。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得出,专升本教育不应纳入普通高等教育体系,而应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属技术应用性教育范畴。下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来研究人才培养的定位。
三、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研究
专升本教育要抓住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本科教育,是对教育层次的限定;另一个是职业教育,是对教育类型的限定。目前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近专业在教育类型上有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代表的多个高职专业、37所软件学院开设的软件工程专业也属相近专业的本科教育层次。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属于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充分地调研现有的相关专业状况,分清教育层次中的教育类型和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对定位专升本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
培养目标:培养学科素质、专业技术和应用技能,具备高素质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课程体系: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是基于知识储备的。理论――实践――理论。
验证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理论。
(二)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现状
培养目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从事软件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国际化、工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
课程体系: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是基于知识储备的,理论实践。
实践教学:验证性实验、课程实训、企业实践(最后一年),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实践。
(三)高等职业教育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代表的专业现状
培养目标: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或高素质技术服务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单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
课程体系:职业性和技术单一性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基于技术应用的,实践实践。
实践教学:教学训做评一体化。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与专升本教育属不同教育类型的相同教育层次。前者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后者属于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性和就业导向是显性存在的,既体现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职业导向、教学实施的职业过程、实践教学的职业环境、考核评价的企业标准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综合的专业技术以及技术应用时的职业能力。而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的就业导向是非显性的,重视培养学生深厚的学科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学生要掌握知识结构、熟悉科学工作的方法。另一方面是课程体系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面向“学科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技术基础、宽泛的就业范围”,其课程体系是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每一门课程都是基于知识储备的,是完成由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面向职业的,以就业为导向,其课程体系是基于职业性和技术性的动态课程结构,每一门课程都是基于技术职业化应用的,是完成由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实践。
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均在“985”或“211”高校开设,通过调研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都提到培养“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从事软件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国际化、工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其人才培养定位到了软件分析与设计的高端国际化精英人才。同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相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的毕业生应该是注重企业级应用软件或移动商务应用的开发、测试、运维能力,通过“单项复合综合”路径使学生逐步获得综合技术,并通过校企合作不断让技术在企业项目中得到应用,培养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高职教育与专升本教育属相同教育类型的不同层次。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是教育功能的差别,职业活动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有层次性要求,这体现在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的高低,专升本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的技术综合性、应用型和策略性高于高职教育。第二是教育内容的差别,职业活动的集成度对从业人员的活动范畴有层次性要求。这表现为工作过程的深度广度。专升本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高职教育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专升本则培养技术综合性和技术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对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如表1所示。
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更综合,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
专升本教育要将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首先应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职业性的特征;再者,计算机技术在职业上的应用,工程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基于工程、夯实基础、面向职业、强化技术、重在应用的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原则。另外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层次的高等性:专升本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高等性体现在学生要具有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技术应用的综合性、技术运用的策略性。
(2)培养目标的工程素质:规范的软件生产过程是一个工程化的过程,参与软件生产过程的人必须要具有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素质,必须具有扎实宽泛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的职业性: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技术性”应是专升本培养目标定位的核心内容。专升本教育应加强对学生技术教育,尤其是要加强综合技术和技术职业化训练,因此培养目标应明确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
(4)技术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专升本毕业生必须夯实技术理论基础,并将技术应用到工作环境的工作载体中,是对综合技术的应用,并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策略,产生创新的效果。
五、结束语
专升本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逐步研究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对专升本教育科学而准确地定位正是对这一政策的有益践行,也是提高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彤,朱科蓉.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与改革研究[J].高职教育,2011(13)
[2]姜大源.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研究,2008
[3]罗t敏.“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优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7)
[4]董大奎,路瑞峰,棘冶.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
[5]王叙红.改进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