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美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建设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建设美学

城市建设美学范文1

关键词:地域文化;中原地区;美学思想;城市绿地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拥有广博多样的地域自然环境和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华民族善于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人居环境建设。我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与中原地区密切相关。中原地区的文化有别于一般地域文化,带有正统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越来越突出地域性特点,传统美学在当代城镇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我国目前城市的建设受到国外“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在城市建设思维上出现了情与理权衡的偏差,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本文分析了中原地区城市绿地建设的思考,并试图从中原地区美学思想的角度,探讨符合国人审美心理的现代中国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 

1对我们有影响的中国传统美学 

我国从前秦时期就形成了以审美意象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美学思想。传统美学影响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我们某些处理问题的方式还受这些思维方法影响。老子提出“道”是万物的起源,是宇宙的基本评价尺度,这影响到国人在看待空间界限上与西方人的差别:在老子的思想中,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点。孔子则重视个人的美育在社会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欣赏自然美方面,孔子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认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要符合欣赏主体的道德观念。 

我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整体和合的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尤具借鉴意义。风景园林师们要善于吸取前人的智慧、他人的经验,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城市住区与城市景观、城市住区与周边环境、城市住区内部景观等关系问题。 

2中原概念及其文化基本精神 

2.1中原概念的形成及其区域优势 

中原既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学的概念。汉代以后称河南一带为中土或中州、中原,在这个地域内产生和流布的文化,学界泛称为中原文化。 

中原一词最初不是作为地域概念出现的,只是一个普通名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中州之地的专用术语。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中原文化的源头博大精深,其影响力辐射四方。北宋以后虽然趋于衰落,但其影响依然绵延不绝。 

2.2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原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的焦点和文明核心。因此,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区域,这一地区的文化有别于一般地域文化,带有很强的正统性特点。刚健勤劳,自强不息,中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突出特点,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主张大一统,崇尚和为贵,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个突出的方面,是崇尚和为贵的大一统思想;注重发明创造,是中原文化的一贯精神。 

3美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3.1关学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结合运用 

1992年,钱学森先生在《美术》杂志上提倡中国画要画关于现代城市的题材,“城市山水画”这一提法开始传开。画家祝林恩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城市风光的作品,开创了“城市山水画”这一新的领域,祝林恩也被称“中国城市山水画”的开创者,“城市山水画”表现的是城市风光和都市生活,寄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美好向往和艺术性追求,对现代化“山水城市”的建设也提供了参考。 

生活的艺术是一种技巧,而艺术的生活则是一种境界。优美生活的体验要求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城市美学正是通过城市的审美与艺术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美学相辅相成,通过城市美学的指导思想创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内在修养,铸造城市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奥地利建筑师卡米罗·希特的《按照艺术的原则建设城市》正是现代城市美学艺术说的代表,他的艺术原则着眼于关系,特别是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者可以直接控制和创造城市环境里的公共建筑物、广场与街道之间的视觉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并且互相辉映的,每个物体之间应该无论从视觉体量或比例尺寸感受上都应有相对应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这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中找到城市环境景观的直观感受。除此以外,城市绿地建设相连更多关系的现代城市美学思想,就是我们不可不提的19世纪英国社会活动家埃布倪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说城市现代美学。其代表作《明日的花园城市》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就是通过对城市地块的规划设计,使城市布满各种绿地并且每块绿地在空间上相互联系交织成网带有均衡的观点。 

3.2山水园林关学与山水城市建设 

中国古典园林其实是风景名胜之集大成的“集景文化”,它把山、水、建筑、花木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都与山水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离开了山水就没有中国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的深远意境,山水在园林中,通过欣赏园林中山水可以联想到无限的自然景色,从而达到与自然亲近、驱除烦恼、陶冶性情的目的。现在,在建设山水城市的进程中,了解山水文化的特征,吸收古典园林中的美学思想,做到“古为今用”,对建设“山水城市”有重要的意义。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的美学特点是一致的,其所追求的都是诗画意趣和超越形似强调神韵,都是在“神似”上大做文章的。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去理解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吸收中国山水美学的精神,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使现代化的“山水城市”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富有东方文化的内涵。4中原地域美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4.1城市绿地建设文化性的内涵 

城市绿地建设本身具有文化属性,其可以凭借城市的合理利用来构建。城市这种形式在人类文明的长期进程中,与人类文化有机融合,从而向人们传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城市绿地建设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植物文化、生态文化、建筑文化等。 

4.2城市绿地建设文化性的体现 

城市绿地文化性在大都借风物抒感,借物咏志,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体现了华夏文化的无穷魅力。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市树市花及花卉展,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展等代表着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植物文化性在宗教方面更是大放异彩,人们也常常表达对宗教神灵的敬仰,菩提树等成为沟通神灵世界的媒介。 

4.3中原地域关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的体现 

中原地区美学思想深受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要求无论是人的审美,对艺术作品的评析还是对自然景观的赏玩,都强调绿地空间按主次序列进行有效转换。如洛阳市在城市建设中突出城市“十字”景观骨架,以金谷园路一洛南行政中心轴线和隋唐洛阳城遗址轴线所构成的南北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以洛河为轴,沿河两岸景观形成东西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应用功能并没有把人的功能需要和情感需要作为基本出发点,城市的各个功能分区往往既不清晰、不合理,市民缺乏适宜的心理过渡空间,并没有考虑到普通市民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域文化,一味引用名贵树种,而这些与儒家道德美学的初衷相违背的城市绿地建设应该回归到整体性的思考,应当从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建设舒适生态宜居的城市。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城市建设美学范文2

一、引言

健美操是一项全身的、大运动量、快节奏的体育活动,它遵循着运动的一般规律并形成了独特的运动形式,在运动中有大量的步法移动和肢体协调配合等动作,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中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终身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健美操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美的启示,吸引学生学习形体健美等活动,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阔学生视野,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农村中学在师资和场地建设上都受到很大限制,且农村中学的学生生性拘谨,平时参加各种锻炼和娱乐较少,表现在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以及乐感上都不如城市学生活泼。针对以上情况,探讨在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可行性,更好地发挥健美操的独特作用,推动健美操的普及与发展,使它早日进入中学体育课堂,更好地为学生终身健康教育服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十堰市郧县梅铺中学、郧县荼店中学、郧西夹河镇初中、郧西土门镇初中、郧西观音镇初中、竹山擂鼓镇初中、竹山竹坪中学、竹山秦古中学、丹江口市三宫殿中学、竹溪延坎中学、竹溪桃源中学、房县榔口乡初级中学,共12所农村中学和24名体育教师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十堰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健美操开展情况,向各学校发出问卷24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23份;向每个学校的两名教师发放问卷,共24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24份,有效率100%。

(2)文献资料法。查阅健美操项目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并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分析。

(3)数理统计法。利用统计学原理和Excel统计软件对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获取有效数据,并将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比较。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十堰市农村中学健美操发展的现状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12所中学均未正式开设过健美操课,但是有3所学校开展过健美操的活动。其中开展过健美操活动的学校是为了在市运动会上表演而组织学生学习和训练的。被调查的学校里,有1所学校有意向开设健美操课,可以了解到十堰市农村中学健美操开展情况并不理想,但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调查发现越偏远的学校活动开展得越差,接触健美操的学生越少。通过访问了解到,开展过健美操活动的学校,有这方面特长的体育教师,且教学条件比较好,校领导也比较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

2.十堰市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和场地器材的现状及分析

(1)健美操师资情况。从表2看出,目前在这24名体育教师中,综合素质都比较高,且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在大学阶段虽学过健美操课程,但都没有过多时间去钻研,造成在课程的开设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十堰市现推行的农村教师转岗培训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使中学健美操的教学状况得到改善,同时解决了健美操教师缺乏的问题,为十堰市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程提供了师资保障,加强了健美操的宣传,推动健美操运动在十堰市农村地区的开展和普及。

(2)健美操场地情况。十堰市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农村地区的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学校的减少对十堰市的农村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利的,撤并后留下来的学校在教学硬件上得到了保障,师资力量也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中学,虽然与城市中学还有差距,但是基本上大多数农村中学的硬件设施与配套器材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从表3来看,器材能满足上课变化要求的只有1所,20所学校一般,仅3所比较简陋。健美操的组织与实施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并不严苛,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教学场地。如可以利用学校的走廊、教室;场地小了,可以原地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教师将动作编排得有新意、有美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场地大了,就可以增加一些队形队列的变换,使成套的动作更丰富多彩。体育经费的不足会给体育教学带来困难,而健美操课的开设不需要过多的经费投入,非常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3.师生对开设健美操课的认识

(1)学生对开设健美操课的认识。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认为不适合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学生多为男生,且多数认为不合适的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协调性比较差,怕学不好。学生喜欢健美操多是因为其动作优美、动感强,且富有时代感、气氛活跃。学生喜欢的类型多是大纲规定的动作和舞蹈类。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现阶段农村中学生的健美操知识普及程度还不够,大多数学生仅仅只是通过网络来认识和了解健美操,并没有在学校得到全面系统的了解,所以对健美操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健美操等同于舞蹈或者是只是适合女生来学习的运动。目前各研究资料表明,人体形态的形成是要靠体育过程的美育去培养。健美操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纠正学生不良的身体姿势,保持健康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美、创造美、感受美的审美能力。所以健美操是适合所有学生学习的,特别是对中学阶段正在发育的学生来说,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教师对开设健美操课的认识。通过对24名体育教师的调查发现,多数体育教师对开设健美操课是比较乐见的,也很期待进一步加强对健美操专业知识的学习。认为不适合的教师所占比重较小,其认为不适合的原因是课业任务比较重,没有精力和时间来学习新知识。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对自身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还是比较自信的,在有政策的帮助下都是希望能够开设健美操课的。因为健美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4.在十堰市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的可行性

针对十堰市农村中学学校的场地和师资调查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大力扶持,十堰市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正在逐步提高,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大部分学校的场地和器材可以基本满足体育课的教学需求。虽然目前十堰市农村中学的教师人数仍然不足,但是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是较强的,经过培训后,可以胜任健美操教学。而且十堰市是一个拥有先天的体育人才优势的城市,数量众多的高校为健美操的教学师资提供了后备力量,这些条件为健美操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从师资的发展看,在十堰市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是可行的。

而针对学生和教师对开设健美操的意向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是喜欢健美操的,并希望能够开设健美操课,大部分教师也认为应该开设,健美操符合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需要,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开设健美操课可吸引学生开展形体健美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美的启示。这些说明健美操在十堰市农村中学拥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提高了开设健美操课的可行性。

十堰市市区中学的健美操课开展情况良好,十堰市农村地区可以参考市区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开发出一套带有农村独特特色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的农村中学已经开设了健美操课,并且也有不少学者也在研究在农村地区开设的方法,这些将会为十堰市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提供理论支持。

十堰市对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十堰市对扶持农村体育教学出台了多项政策并加大了经费的投入。种种政策的出台为推广和普及健美操提供了广大的前景,在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是时展的必然形势。

不管从中学生的生理特点,还是从十堰市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现状和师生对健美操的认识等分析,已充分证明在十堰市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有比较广阔的前景,是切实可行的。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十堰市农村中学目前健美操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学校领导对健美操不够重视,缺少拥有健美操专业的教师。在十堰市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主要受到师资以及以往体育课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十堰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人数仍然不足,但是教师的学历结构还比较理想,年龄结构比较年轻,而且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场地器材能够满足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这些为健美操课的开设提供了可能性。

(3)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和喜欢情况良好。健美操在十堰市农村中学已经拥有了群众基础。

2.建议

(1)想要在十堰市农村中学开设健美操课,首先应引起领导对健美操课的重视,加强健美操的宣传和普及,多开展相关的活动和比赛。

(2)多组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健美操培训工作,加强市区和农村地区的教师交流,互相提高教学水平,交流教学心得与经验,为健美操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熊姿,龙芬.对乡镇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的可行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21(4):121―122.

城市建设美学范文3

关键词:成语教学;多媒体;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iom Educational Software Based Multimedia Technology

Mo Chengda

(Dongguan Economic&Trade School,Compu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Dongguan523106,China)

Abstract: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for teaching can provide necessary support and the help,idiom teaching software in design process should make clear above all goals,clear structure,clear function,and based on this,the completion of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etc,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multimedia softwa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ion platform,connected to complete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Keywords:Idiom teaching;Multimedia;Software

一、多媒体成语教学软件的设计目标

在利用多媒体设计成语教学软件的时候,主要的思路是达到以下两个目标,并围绕着此种目标开展设计并达到应用的效果。1、通过对成语形成的研究,总结成语教学的规律。教学软件中对成语的内容、释义、典故等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科学归类,编写各个成语的动画脚本,并利用相应的动画软件制作出动画故事,开发其潜在的教育内涵,让学生在直白的动画环境下理解成语的来源以及哲理含义。最终使得多媒体成语软件成为学生掌握必要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2、利用计算机的强大的计算能力,开发成语学习过程中的“游戏”性,即设计具有智力性和互动性的人机交互的练习性游戏,以此形成一个教学和反馈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轻松的获得成语知识和运用技巧,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软件系统模块划分

(一)系统结构。在设计教学软件的过程中,其功能主要是面对教学,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控制、交互性、评价标准等因素方面,此种系统结构与其他的应用软件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需要重点考虑成语的文学性、真实性、严谨性,还需要对其符合教学规律的结构进行重点设计,使其具备教学的可操作性。综合考虑设计,包括了学习、游戏、查询等模块,并按照教学的进度为骨架,模拟游戏中人物、故事的发展来推进程序的展开。按照教学目标为基础,按照成语的个数为计量,划分5-10个成语为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中划分两个段落(学习和测试),将二者围绕学习的内容和目的结合起来。在提高教学软件的交互性上,采用树状的非线性结构来组织教学素材,设计管理模式时采用两种方式,即利用章和节的划分来控制导航管理。

(二)学习和测试模块。在系统设计中应当围绕的是学习和测试这两个教学内容来进行划分模块功能,因为学习和测试是达到教学目的并检测效果的核心内容,二者相互独立而又紧密结合,每个阶段的学习都需要有相应的测试来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并且其测试的内容是与学习内容一一对应的。

(三)查询功能模块。成语的查询功能是软件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本软件所设计的查询功能是建立在专业的成语工具书基础上设计的,为了满足其教学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三种查询模式,首字查询、字母查询、全词查询,同时在查询结束后,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解释和说明,显示如:拼音、注解、典故等内容。

三、软件功能的实现

(一)开发工具和平台。在开发和实现中,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在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下,建立起多媒体成语教学的平台。系统开发所采用的工具为交互式的多媒体软件Authorwares7.0来实现素材之间的相互连接与合成,将flash与其结合起来,对成语的典故、故事等场景进行生动的再现。操作系统采用的是常用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多媒体素材制作和采集的软件主要包括了主流的图像、图形编辑工具、声音编辑工具、动画编辑工具、视频编辑、数据库等,这些软件包括了:Photo Shop;Freen Hand;Corel draw;Sound Forge;Flash;Premiere;Microsoft Access等等。

(二)软件系统实现。在系统构建主体结构的时候采用的是非线性的超媒体结构。按照教学目标和流程的设计对内容进行细化,将章节和知识点分解为程序的节点,利用Authorware7.0的功能对多种连接进行提取和串联,以此完成每个功能节点的任意的跳转。多媒体软件CAI主要负责开头动画、用户注册、主体部分、结尾的部分制作。而主体部分的功能有包含了学习、测试、查询。因为使用软件的用户需要进行阶段性的储存,以便进行依次的展开学习,或者在娱乐中继续上一次的操作,因此该软件还增加了相应的用户进度管理,而注册和选择就成了其重要的调用方式。

(三)具体功能的实现。以学习部分为例,在此过程中软件呈现的是一个成语的画面,需要对软件进行激活,即进入查询的过程,点击:“拼音”或者“解释”,此时就会分别按照用户需求呈现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当点击下一册的时候,则需要呈现下一层的导航界面;点击下一个的时候就会出现相应的按照某种排列方式而形成的“下一个”成语。与此相关的,在数据库建立的阶段,应按照某种“顺序”对整个学习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排序,即成为成语的总表,并通过连接方式实现对每个成语的调用或者相关性的查询。

四、结语

总之在成语软件的设计中,是以成语教学的目标为基础,按照章节、成语的相关度对多个成语的知识点在数据库中进行排序,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操作界面的相互关联,完成对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和多媒体内容的调用。

参考文献:

[1]刘东秦.多媒体CAI课件的特点和制作[J].科学大众,2007,6

城市建设美学范文4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随着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开展,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这将推动我们不断更新思想,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伴随着教育方法的转变,慢慢融入了各科教学手法之中,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科学可行的方式方法使教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英美文学课程是各个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文针对如何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入到英美文学的课程之中进行实践研究,将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提高,提出了在“互动式”教学方法下新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考社会化;互动式教学;英美文学课程;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53-02

基金项目:内蒙社科规划项目“高考社会化趋势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2014B130)阶段成果

伴随着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开展,高校英美文学课程也要做出相应改变.“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

1 学生是互动式教学的中心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改变后的方法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和教师在互动的过程当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形成视听、读写、做的新型模式.所谓的视听:在听过教师的直观介绍之后,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查找与作者相关的影视作品自己去观看赏析,还有相关的讲座信息也需要学生自己去查找,听听相关的作品讲座,从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所谓读写: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需要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去更多地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掌握作品的文学流派,写作特点,使学生学会自己鉴赏,并且阅读完毕之后要写赏析,写读后感,这样可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程度和鉴赏层次.所谓做:在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学习赏析之后,便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去创造对作品的相关课件,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造关于作品不同形式的学习,需要学生自行收集各个相关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之后,总结归纳,也可以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收集,一起制作.这样培养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动手创作能力,团结意识,以及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能力.这样新型的教学方式应该从基础年级就开始施行,基础年级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安排不同难易程度的英美文学课程.基础年级可以先浅显地对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读一些简单的读本,先培养基础年级学生的文化基础,阅读兴趣,叫学生去积累更多的词汇,为更高难度的文学作品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基础较好,词汇基础,内在文学素养高,主要阅读一些难度较高的文学作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深入研究,主要培养高年级学生的鉴赏深入研究的能力.新型互动式教学模式,主力军在于学生,对学生的自觉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教师高度掌握教学进程,教学层次.教师可以根据相对难度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做成一组共同探讨研究,这样可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如此看来,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师的技能有所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所增长.新型的教学模式就要用新型的评价方式,所以教师的评价标准就要有所改变,主要查看教师对课堂的操控能力,对知识的传授能力,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掌握能力.对于学生的测评则是“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表现是否积极,是否按时上课,不旷课,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期末成绩则是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测评,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主要占到总成绩的70%.这种测评模式之下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相对难度加大,对于学生来讲不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 教师是互动式教学的设计者和控制者

互动式教学模式之下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淡化教师的作用,与之不同的是教师的作用大大提升了,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具有统筹兼顾的能力,能够兼顾全局,控制课堂,引领课堂,能够引领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方向进行学习.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之上施行组织和控制,还要有对课后的掌控能力,及时督促鼓励学生.这就要求学生配合,教师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教师的能力是教学环节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教师的能力达到足够的标准,学生才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是课堂的启动者.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所了解,要把教学内容提前为学生做疏导,为学生扫清障碍,提出对所学知识的具体要求,也可以对相应的文学作品提出一些感性的材料,这样方便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对材料的了解.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预习完成,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建议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在开始上课之后,教师需要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问题解决情况,还有课后作业,以及下一课的预习情况,查看学生对上一课的理解情况,是否全面深入,或者可以定期查看个人的学习笔记,或者小组的课件,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正建议.与此同时,教师在检查建议的同时,可以提供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交流时学生必须使用英语,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地使用英文交流,运用材料当中的词汇、术语,以此做好教师的启动工作.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同是参与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全面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写作流派、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产生的影响,收集各种不同资料.这样全面授课,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会出乎意料,能够正确解答.教师可以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就需要学生之间合作和充分预习来解决.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共同努力,而且要定期交换组员组长,要求组长定期汇总,把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课上请熟练的学生代表发言,提出疑问大家讨论,可以使学生充分交流.这样一来,英美文学课程才可以绘声绘色.教师的教学形式也就实现了多样化,教师可以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讲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框架的疏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优秀小组的课件做示范,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带动学习氛围.还可以采用学生备课讲解的形式,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可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层次.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分批讲解,分批展示.这样可以保证教师的授课时间足够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在学生课件展示的同时,一定要使学生竭尽所能充分展示.学生之间进行评比,表现好的学生一定要给予表扬鼓励,可以在班级内实行作品展的形式,把学生们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展示,把学生们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比较,择优展示,在课堂上大家一同欣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学习,积极展示,激发了自主创新思维,激发了创造潜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当中.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各自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需要一定的测评,其中重要的不是教师和外界的主观评价,而是学生的客观评价.

3 互动式教学注意事项

3.1 提高教师专业水准

对于教师,一定要有足够高的专业水平,熟练掌握英美文学知识,能够积极努力地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新型模式,不断地提升自身水平.学校应该对师资方面加以重视,更多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分期培训,对教师的技能更进一步地提升.实施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一定要求学校坚决实施下去,这样学校将来的生源和就业问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学校可以建立不同的学习研发小组,由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所谓术业有专攻.只有专业性提高了,教学的技术含量才会有所提高,不同教师可以肩负不同的职责.负责文学课程的教师可以专攻文学部分,为学生充分讲解文学作者的历史背景、文学写作特点、作品流派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专门负责影视鉴赏的教师可以充分展示影视魅力,引导学生观看并可以课堂即兴表演,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还有专门负责多媒体技术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创造出尽善尽美的多媒体作品.对英美文学作品做出充分地展示,使课堂生动形象,更加具体,教师们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升.通过教师之间的讨论,更能发现学生的学习弱点,可以弥补学生学习的缺点,打造全能学生.

3.2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成为当代的基础工具之一,多媒体技术也渐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应用于各行各业.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互动式教学模式迎合社会进步而生,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互动式教学模式必须采用的教育教学技巧.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大课堂知识的容纳量,拓展延伸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这种展示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更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以及拓展的知识,使教学形式不再单一,变得多元化.多媒体设备是各个院校的基础设备,一所学校的发展情况全看硬件软件设备,因此学校领导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注重多媒体的使用,多用互联网,建立相关文学名著的视频库,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教师的共同努力.与此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收集意见,对学生全面开放,把学生努力收集的信息有选择地录入,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共同的平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设备向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拓展知识层面.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方便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随着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进行,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填鸭式”、“启发式”、“压迫式”等转变为高效的“互动式教学”.英美文学课程上启用的互动式教学既顺应了高考英语改革趋势,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效率和兴趣,同时还能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世虬.英语互动式教学法[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赵江涛.互动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城市建设美学范文5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当今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业已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城市建设美学范文6

蒋晓妹 山东省济宁市育英中学

各种图像、影像充斥于当下社会,人们更多地从图像、影像中获得信息,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时刻都有各种吸引眼球的视觉信息冲击着学生的神经,他们对图像、影像表现出超乎前人的强烈兴趣。按理说,在这种“强烈兴趣”的驱动下,美术鉴赏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陕乐的。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课本上罗列的艺术经典的漠不关心,对于教师抛出的各式问题反应冷淡。究其原因,视觉文化的冲击作用不容忽视。视觉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于今天的美术鉴赏教学来说,是挑战也是契机,如何应对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当今视觉文化的影响下,美术鉴赏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因素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对教学技巧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课堂状况。就问题设定而言,美术鉴赏课中涉及的内容有其自身特点,它与其他学科在设问的侧重点上也应有所不同。另外,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关于美术鉴赏问题的设定也必然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特征。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分析”与“理解”作品的能力,进而学会批判地阅读作品,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是解决美术鉴赏课当前窘境的有效途径。

一、有效设问

课堂设问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课堂设问与回答是师生互动的常用方式,其引发的师生对话是美术鉴赏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式。教师正是利用问题作为脚手架来帮助学生达到思维和学习水平的提升的。事实上,当教师提出较好的问题时,也正在向学生模拟思维的过程。课堂上的提问不在于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美术常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观察和表达,尤其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所谓思维起于问题而止于结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的提出,便意味着一段思维之旅的展开。“为了让你的学生参与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你必须在课堂讲授中添加两个至关重要的成分:问题和重要性(隐含的意义)。这样你可以把信息传递变为对意义的追寻。”美国课堂提问研究专家丹东尼奥( Marylou Dantonio)和贝森赫兹(Paulc.Beisenherz)共同开发了“Qu:Est教学策I咯”(Questioning for Understanding: Empowering Stu-dent Thinking)。该教学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将师生对话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该策略强调的就是利用学生的回答,完善其思维,侧重以有效提问促进教学对话,使学生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

钱初熹在《美术鉴赏及其教学》一书中,将“问答型”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类型之一,并且明确指出了这种教学的优缺点:优点在于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缺点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有预设答案,实际上学生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她认为,在“问答型”的教学策略下,学生易于获得美术知识和鉴赏方法,但不利于发展他们基于视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这种策略没有实现所谓的有效设问。王大根在《美术教学论》一书中提到,设问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且激发学生的思维。该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给出了应对方法。对于设问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评价策略,他在书中做了详细阐述,这为改变“重设问而轻反馈”的课堂提问行为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有效设问强调的是设问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书中,作者总结了有效提问的相关论述:“为了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提问。……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美国教师Wilen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就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给出了九条建议:(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2)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6)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8)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9)鼓励学生提问。

需要指出的是,以教学目标指导提问,是有效设问成为可能的前提。教学过程包含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但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计划教什么、怎么教,而对学生将会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却缺乏兴趣、少有关注。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构成教与学之间对话的两个部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加以确定。因此,在设计课堂问题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即先对自己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彼得·法林将其称为“对教学之旅作出承诺”,具体内容包括:

1.你对学生的课程承诺——你的课程将覆盖哪些内容,你的学生将学会更好地做哪些事情(更清楚地理解哪些议题,解决哪些问题,等等)。

2.你如何实现你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些承诺,你和你的学生要怎样去做(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课程要求”)。

3.学习进展的测定——对于课程承诺的实现程度,你和你的学生将如何了解(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评分”)。

提出这些问题,正是为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将会为之后包括问题在内的具体的教学过程提供—个思维地图,这个地图会提示教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有效设问,不仅包含对于教师问题设计的要求,还涉及问题提出后的相关行为,如等待、反馈、新问题的生成等。由于涉及到诸多环节,需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和细节。可以说,有效设问是一个过程、—个系统,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实践。

作为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有效的设问会让教学变成一种理想的类似掷飞碟的游戏,而不是像一场棒球比赛。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加入问题的讨论,抓住某个观点,然后再把它掷给别人。于是,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变得生机勃勃。

二、课堂设问的程序

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和贝思·丹克特·萨特斯共同研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QUILT”框架。他们在《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阐述了该框架的五个阶段,即准备问题、陈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加工和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并且,将整个课堂设问看成是一个系统,从“准备问题”到“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基本涵盖了设问与评价的全过程。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把课堂设问的程序分为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倾听回答、反馈/评价、反思等五个步骤。这五个部分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应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加以运用。(图1)

第一步,设计问题。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注意关联性与合理性、强调普适性与针对性、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等原则,提出对学生有诱导性、有明确目的的问题,且措辞准确,以确保问题没有歧义和所提问的内容易于理解。

第二步,提出问题。采用恰当的组织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必要时重复问题,或者改变问题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所有人都能理解问题是什么。

第三步,倾听回答。教师应表现出对每一个答案的兴趣,并且引导全班学生尊重别人的思维方式。

第四步,反馈/评价。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必须跟进,给予适当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决定是否继续提出加工性问题、提供回答线索或是进行评价。如需继续提问,则返回到第二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整堂课结束后,进入第五步,自我反思。除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之外,还需要专门对整个课堂设问的全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因为在课堂设问中,学生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固定的,所以课堂设问过程中蕴藏了诸多可能性和不可预知的状况,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设问行为,以促进有效设问技能的提高。

三、课堂设问的策略

教学对话中,教师需要牢记课堂教学目标,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机敏的引导者。此外,这一过程中还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并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围绕相关主题进行的课堂对话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问题的设计一直到课后反思,这一流程要求教师必须做出系统的规划,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提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一)问题设计的策略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列举了优质问题的四个特征:(1)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教学目标;(2)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3)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4)清晰地阐明所要问的内容。

参照以上优质问题的特征,再结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际,笔者总结出以下问题设计的策略。

1.问题设计的技巧

面对课堂中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问题?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感知的基本问题外,在问题中怎样将学生的个体知识和经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本学科知识相关联?怎样扩大问题的所指范围,适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提到了一个选择问题的方法——问题环。课堂上的问题按照所涉内容的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学科内容问题、个体知识问题、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笔者将其作了适当改动。如图2所示,三者有单独的部分、两者结合的部分,以及三者相结合的部分。这意味着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单独的问题,如美术学科、个人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第二是两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结合的问题;第三是三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问题。在视觉文化影响下的美术鉴赏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强调与学生个人经验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问题环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引发学生兴趣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中西古典园林》一课为例,针对中西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的差异这一部分内容,问题设计样本如下:

单独领域的问题

①学科知识: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有哪些差异?

②个体知识:你在生活中遇到或者听说过哪些由文化观差异所导致的问题?

③其他学科知识:中西方在自然观方面有什么差异?

两者重叠的问题

学科知识与个体知识(①+②):当你走进中西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中时,产生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学科知识和个体知识的问题都涉及“差异性”。学科知识的问题“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的差异”,旨在探讨由中西不同的观念导致的表现在园林方面的外显现象;个体知识的问题突出了个人对于中西文化差异会产生什么样的直观感受。两者内涵相结合而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中西古典园林的差异性,又突出个人对于这种差异的感受。

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①+③):中西文化中自然观的差异是怎样影响中西古典园林特点和造园手法的?

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科知识的问题同样强调“差异性”,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突出了内在的自然观方面的差异,而学科知识突出了差异的外在表现。两者相结合所形成的新问题,将“差异”的外显现象和内隐原因相联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前面学到的知识搭建起连接两者的桥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个体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②+③):中西自然观的差异有哪些外在表现?

个体知识的问题强调由差异带来怎样的外在体验,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中西文化的内在不同,两者结合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了外在体验,又关注到了内在差异。

三者结合的问题

举例说明,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什么情况下应该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三个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看,是关于中西文化观的外在表现、内在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将三方涉及的提问点结合在—起,形成了以上问题。

2.巧妙安排问题顺序,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培养感知能力

美术鉴赏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审美活动。感性认识是基础,从作品中获得丰富和细腻的感性认识也是获得审美快乐的重要途径。问题设计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的层次递进,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欣赏和评价作品。“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品使你有怎样的联想?”此类问题,意在唤起观看者的审美感受。笔者本以为“感受”人人都有,见到任何—件作品和一种现象第一时间都会产生某些感受,这种问题自然不难回答。可事实并非如此。每次播放作品图片后问到此类问题,学生的反应往往出乎意料,有的一脸茫然,更有甚者直接回答“我没感觉”,只有少部分情感细腻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看到作品时产生的感受。这种状况不禁令笔者反思自己设计的问题及问题的顺序。根据美术作品鉴赏的需要,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这一导向没有错,那么尝试调整一下问题的顺序,情况又会怎样呢?由于视觉信息的过剩及复制技术的巨大进步,原本独一无二的作品被大量复制品所替代,人们的视觉对于这种静止的、无“震撼”视觉效果的作品习以为常,进而削弱了感官知觉的能力。针对当今视觉文化这一背景,笔者把“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景象”或者“你看到了什么?”这种直观地观察描述性问题放在最前,旨在引导学生看作品,看得进去作品,然后再提问关于作品感受的问题。在几次课堂试验之后,学生的表现给了笔者很大启发。

以鉴赏《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观察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一个女神?第二,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师:作品中表现了—个怎样的女神?请你尽可能详细地去描述看到的形象。

生1:……(停顿了片刻,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说起)

师:那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这个女神呢?(从具体问题转到一般性常识,目的在于找到学生能够接近作品的切入点)

生1: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

师:这位同学给出了一些描述女神的角度,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吗?(扩大提问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生2:还有雕像的高度。

师:这一点也很关键,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看雕塑的视觉感受。(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视角)现在还有同学需要补充吗?(停顿片刻)那我们姑且默认这些描述角度。(板书: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高度)哪位同学可以详细地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女神?(通过板书理顺学生的思维。同时,回到初始问题)

生3:鹅蛋形的脸型、高鼻梁、深深的眼窝,挽着发髻。

师:这是女神的面容特点,描述得很具体。那么,她的神态如何呢?(边听边在板书上勾出学生所描述的内容)

生4:没有特别明显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她看着远方。

师:哪位同学可以继续描述她的身形和动作?(将描述引向更加全面的观察角度)

生5:上半身是状态,看起来比较结实,下半身好像穿着长裙,看起来有种自然下垂的感觉。一条腿弯曲,感觉很放松。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她的高度。作品2米多的高度,会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

生6:高2米多,人们看她肯定是仰视。

师:仰视会带来什么感觉?

生6:显得很高大,会有种崇高感。

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停顿片刻,没有学生回应)好,刚刚我们已经非常详细地观察和描述了这座雕像所展示的形象。根据你自己的观察,细细品味一下,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过渡到关于“感受”的问题)

生7:我觉得她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师:“不食人间烟火”在这里具体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阐释)

生7:感觉没有缺点,很完美。

生8:她看起来显得平静、优雅而且很崇高。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是一尊经典的古希腊雕塑,学生们对此非常熟悉。也正是因为这种“熟悉”,使得我们平时看到关于她的图像时常常是匆匆一瞥,很难真正看得进去,这也代表了大多数曝光率较高的经典作品在美术鉴赏课上的尴尬地位。笔者安排问题顺序时,首先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了视觉信息的读取上,引导学生进行“发声思考”,让学生用语言详细描述这尊雕塑的造型特征。正是因为需要用语言进行描述,那么就迫使匆匆一瞥式的观赏状态变成了仔细的观察和用心的品味。然后,从细节描述再回到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并不是对作品难以产生感受,而是很难看得进去,一旦认真去看作品,感受自然会产生,而且更容易用语言来表达。以上两个问题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的顺序,完成“感知”这一步骤。对于作品感性层面的把握,为进一步理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笔者由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师生对话也为学习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搭建了脚手架,引导学生由已知的信息和知识逐渐过渡到未知领域,并初步体验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

3.问题表达清晰具体、措辞准确

问题的表达要遵循准确性原则,以保证问题容易理解、没有歧义。

在讲授《自由引导人民》时,笔者打算以一个核心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出作品中的虚构形象——女神,进而了解浪漫主义作品强调想象这一关键点。

问题是这样表述的: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吗?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我认为不是真实的。因为画家不可能亲临战争现场,这个景象肯定是画家虚构出来的。

生2:我也认为不是。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我认为这幅画的用意在于对战争参与者的褒奖,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者文字记载创作出来的。

生3:我认为不是真实的。画面中有女权主义的倾向,因为作者把一个女人放在了画面的中间。我认为这是—幅以宣扬女权主义为目的的作品。

通过课堂提问,笔者发现,即使是那些理解和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也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很多学生是从内容和意义出发考虑问题的,并没有立足于画面来思考。于是,笔者开始反思问题的表述是否清晰明确。问题本身是希望引导学生从画面出发,通过观察找到看起来不合时宜的人物,进而推测她的身份。问题中提到“你认为”,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的词语,而非设计问题的初衷——进行观察。而且问题表述中并没有强调“立足画面”这一点,限定不够准确,致使学生的答案过于宽泛。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表述中,动词运用不当,且没有限定思考方向,最终导致回答效果不太理想。

如何做到问题表述清晰、具体、准确?首先,根据教学需要,为问题设定范围,使问题有明确的指向。也就是说,问题一定要具体。比如,上面的教学实例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关注画面中的视觉信息,发现并理解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从画面人手,而不是其故事内容,那么,在问题中就需要点明“画面中……”。倘若教师希望学生就这幅画的整体表现展开讨论,那么,就不需要给予具体限定条件了。

其次,注意措辞。问题中涉及到的词语、句子结构应该清晰、容易理解、没有歧义。问题表述中出现的词汇应该是学生能够理解的,与其年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的问题:学生们理解了问题的意思吗?他们能够将问题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吗?学生对于该问题所希望的答案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吗?”当教师完成问题设计工作以后,将问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且仔细阅读几次,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的含义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有歧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经过思考,笔者对问题的表述做了如下更改:观察画面,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吗?这样的表述既规定了认知操作的动词“观察”,又限定了思考范围:是在对画面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基于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进行分析和判断。

再次,在问题表述中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的结构。如:你能……吗?你会……吗?你知道……吗?这类问题最直接引出的答案是“能/不能、会/不会、知道/不知道”。教师需要紧接着问下—个问题以使课堂对话得以继续进行。而由“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开始的开放式问题,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