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盈利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颖的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颖的盈利模式

新颖的盈利模式范文1

中小企业对于成本最为敏感,而它们对IT系统有着庞大的需求;在本地计算时代,IT系统是奢侈品,庞大的业务需求被高昂的成本压制了;一旦云计算得以发展,IT系统的门槛大幅降低,中小企业的需求就会呈现显著的扩散效应。目前全球云计算已经由概念期进入导入期,受政策、行业标准、市场需求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国内云计算市场将在未来十年发生爆发式增长。

而近年来,电信运营商最传统的业务——语音业务的增长已经达到了天花板,应用更为广阔的数据业务成为其新的盈利增长点。IaaS云计算是投资门槛极高、对运营要求极高、回报稳定的ICT业务,非常适合电信运营商参与,云计算将是继3G无线接入、智能宽带等业务之外又一重量级的运营商数据业务。因此,云计算的盈利模式将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问题。

2 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包括互联网internet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称为“云”,其计算能力通常是由分布式的大规模集群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搭建。

云计算服务可以分为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三种类型。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是把计算、存储、网络及搭建应用环境所需的一些工具当成服务提供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按需获取IT基础设施。它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平台虚拟化环境、效用计算计费方法和服务级别协议等组成。

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是把分布式软件的开发、测试和部署环境当作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PaaS可以构建在IaaS的虚拟化资源池上,也可以直接构建在数据中心的物理基础设施之上。PaaS为用户提供了包括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等在内的软件栈,允许用户通过网络来进行远程开发、配置、部署和运行应用。

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来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它通过浏览器把服务器端的程序软件传给千万用户,供用户在线使用。SaaS提供商为用户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而用户则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向SaaS提供商租赁软件服务即可通过互联网使用信息系统。

3 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服务盈利模式分析

电信运营商的盈利主要通过压缩开支、增加收入来源和增强客户粘性来实现。

目标云计算业务应用包括个人用户业务和企业用户业务。个人用户的云计算服务如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络游戏、云桌面等,通过互联网应用进一步向个人桌面电脑渗透。针对企业用户的云计算服务如在线CRM、虚拟计算、虚拟存储等,将本地计算能力向中心迁移。

3.1 个人用户业务盈利模式

针对个人用户的互联网服务很难直接收费,云计算也不例外。因此针对个人用户的云计算服务可以通过免费、多产品交叉补贴、多产品融合的方式优先发展用户;当用户数量到达一定规模之后,通过对部分用户提供收费增值服务、为第三方推广应用、将云计算作为增强用户粘性的后台服务协助新产品开拓等方式进行盈利。

(1)获得用户的模式

免费:免费是互联网领域通用的方法,在云计算领域同样如此。个人SaaS服务商通过全部免费的手段发展用户,PaaS服务商和IaaS服务商的成本较高,可能采取部分免费或者限量免费增量收费的方式。

多产品交叉补贴:电信运营商、大牌厂商等进入云计算,可以通过产品交叉补贴的方式快速发展用户。如:办理宽带赠送云存储空间,办理手机赠送邮箱服务,iPhone、iPad、iMac用户免费享有iCloud账号等。

多产品融合:云计算运营商将云计算置于服务的基础架构地位,云计算是服务体系的大脑,使得位于底层的云计算和位于上层的具体应用产品之间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讯录、任务、邮件、音乐、照片等基于云计算的任一产品推广都会帮助云计算服务本身获得用户。

(2)盈利的模式

增值服务:SaaS服务商可以通过分级服务向不同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除保持基础服务免费以外,增值服务均可以收费。前提是用户总数足够多,每推出一个增值服务都有可能带来显著的收入。PaaS和IaaS服务商可以对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使用量收费。云计算的商业化越成熟,用户的付费使用量就越大。

成为平台:一旦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无论是SaaS、PaaS还是IaaS服务商都会呈现出显著的平台效应,即可以成为第三方推广产品和服务的渠道,通过广告费、渠道费的收入分成等方式获得收益。

打开应用消费的空间,增加客户粘性:云计算成为服务的基础架构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会逐步拓展。以苹果为例,iCloud推出后,iPhone、iPad、iMac以及将来的Apple TV就能够基于同一个平台进行管理,应用呈现出极大的便利性,用户对应用和终端的粘性也快速提高。因此云计算即使本身不收费,也可以打开应用消费的空间,增加客户粘性,为运营商的其他产品增加收入。

3.2 企业用户业务盈利模式

企业用户云计算的盈利模式非常重要,不同的盈利模式选择决定了云计算服务所能够获得的用户数量、收入规模、收入的分成比例等。云计算服务如果倾向于免费,将可能快速收获大量用户,但是盈利压力较大;如果倾向于收费,盈利能力和用户数量可能均缓慢增长。

(1)企业级SaaS

1)租金:按用户数量、模块功能、使用周期收取SaaS软件租金。

新颖的盈利模式范文2

一、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

马士华教授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为前提,利用管理思想实现对产供销的协调管理,借助信息技术将供应链上的各项业务活动相集成,强调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实时信息的可见度,以达到提高整体效率的目的。供应链管理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实施供应链管理集成离不开集成信息系统,它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的平台,利用此系统可随时掌握整个供应链网络的资源需求状况,以及时进行产品生产和物流配送,实现信息流和物流的快速传递。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模式,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信息快速准确传递,根据需求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产品的周转速度,进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营运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是对企业所有短期性财务活动的总称,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以上两者的管理。2005年王竹泉等人倡导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传统按要素对营运资金进行分类的理论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2007年王竹泉等人又对营运资金进行了重新分类,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的关系又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3],这种分类更容易将营运资金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二、基于信息化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第一,加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VMI)。

供应商在企业的供应链网络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敌对关系不再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依靠坚实的供应链来获得竞争优势,与供应商形成一种战略合作关系,让供应商适度的参与到企业的内部运作当中,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VMI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消除供应链中存在的牛鞭效应。这种策略打破了企业独自管理库存的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集成思想,供应商利用集成信息系统实时的监控企业的需求情况,实行同步计划,及时的提供材料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实现库存最小化,降低营运资金在采购渠道的占用。另外,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可适度的应用商业信用,延长应付款的期限,实现一种短期融资。

第二,建立与客户的信息共享平台,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

客户的需求是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在供应链上流动的驱动力,建立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客户零障碍沟通,对其需求做出快速响应,通过将自身的信息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快速响应,减少库存量,加快物流速度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降低其占用的营运资金。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来设计产品,减少安全库存,或是进行个性化的订单生产,一个顺畅的订单流程能够通过降低接单变现周期来释放资本,使整个生产周期缩短,还能降低库存水平,从而提高营运资金周转绩效[4]。维持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建立客户诚信档案,减少应收账款的收款期,从而降低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的占用。

第三,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实施准时制生产策略(JIT)。

JIT的基本思想是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减少不增值或是低效率的作业,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其销售价格。运用JIT,要求企业间保持战略联盟关系,共享实时信息,这样它才能在企业内部运行良好。在JIT中,材料采购在订单生产前进行,以减少企采购时间,降低采购库存,进而降低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占用,提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周转;生产流程的控制减少了不增值或低效率作业,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流程的营运资金占用。业务流程的优化,使得产品的可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减少销售渠道的营运资金的占用。

三、结论

营运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将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是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新趋势,利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准时制生产策略以及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策略来实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高,真正实现柔性化的供应链管理和高效的营运资金管理。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28-33

新颖的盈利模式范文3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1;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119-01

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电力领域新签合同额达535.9亿美元,实现17.3%的增长。电力工程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最为活跃的建设板块。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不足。因为需要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再创新,以适应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复杂性、动态性、综合性、专业性等特征。

一、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1、业主自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业主自建模式是我国电力工程管理的传统模式,由于业主管理水平不高,出现问题的机率较大,针对这种问题,业主也会自发成立临时管理机构,聘请一些专业管理人才来管理电力工程项目。在短期时间内,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其缺点较为明显,不足以支撑电力工程项目的长期发展,挥大大降低工程施工效率,同时增加工程成本。随着电力工程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模式也逐渐被淘汰。

2、O理管控模式

监理管控模式是对业主自建管理模式的补充和提升,主要弥补了业主自建模式专业水平的不足,提升了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监理管控模式在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中也应用较为广泛,多为业主提供长期的第三方技术支持。主要对监理单位、业主以及承包商负责。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监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工程的质量水平,会造成业主单位过分依赖于监理,在监理或者贪污受贿的情况下会给电力工程带来致命的打击,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DBB管理模式

DBB管理模式是设计(Design)、招标(Bid)、建造(Build)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简称,这种模式也较为传统,是依照电力工程项目完成顺序来进行的逐个流程的管理的模式,在进入下一个阶段前必须要完成上一个阶段的相关事务。在DBB 管理模式每一个电力工程所涉及到的环节都需要逐个完成。设计环节由业主和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共同完成。招标阶段由设计人员辅助业主完成,竞争性寻找到最有性价比的施工承包商。施工阶段,设计人员则又扮演监督管理的角色,成为业主与施工方之间的沟通桥梁。

4、CM管理模式

CM模式是20世纪的一种传统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是由专业人员对电力工程的管理,从方案设计到施工作业到后期维护都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其优点在于不用再拘泥于设计、施工需要按顺序进行,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设计与施工环节进行穿插,最优化电力工程施工,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5、ECP管理模式

ECP管理模式,是目前国际上的通用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式的管理模式,是从电力工程项目方案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工程施工进度的把控――工程质量的监管的一体化管控模式。在ECP管理模式下,几乎所有的管理任务都交由专业团队来完成,大大减轻了业主单位的监管压力,并且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来协商解决,更加科学、高效。但个别业主单位在专业团队的管理过程中会进行干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管理效率,降低ECP管理模式的管理效用。

6、PMC管理模式

PMC管理模式即项目管理承包商管理模式,是业主全权委托承包商完成整体电力工程项目的一种管理模式。从前期项目的策划定向,到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的监管,竣工项目的验收以及最后的投入实际运营都由项目承包商来完成。这种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业主的管理压力,只需要解决小部分关键性问题或者进行决策。PCM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是全部由专业人才队伍来进行项目管理,从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来讲都较为优越,能最大化优化项目成本,保证项目施工进度,达到项目的经济性指标最优化。因为,一般的项目管理承包商管理模式都会与最后的经济性运行效果挂钩,涉及到承包商的经济收入。

二、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

1、与国际接轨,将创新与实践相结合

虽然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但目前主要运用的几种管理模式仍来源于国外,我国的自主创新管理水平还较低。无论从知识技术水平、管理模式科研水平、实践经验、管理人才队伍方面还是创新意识方面都还有所欠缺。因此,应当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管理理念,结合“一带一路”等大型电力工程项目的实践管理经验,提升管理团队的创新管理意识,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2、以效益为先,积极采用滚动开发模式

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管理所体现的效益。滚动开发模式是我国流域水电站水电工程管理中的一种自主创新管理模式,是一种梯级式的分阶段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专业管理团队的专业管理根据工程阶段的不同进行划分,实现相互管理,相互监督的目的。一方面能够加快推进工程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多项目组相互监督能够最优化建设成本,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多种模式混合使用,最优化管理方案

全过程把控目前是电力工程管理的主流趋势。从现有的管理模式来看,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势所在。例如可以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PM模式相结合,让PM模式对成本的优化作用得以体现,又让全过程、全元素的传统管理模式优势得以发挥。此外还也已积极引入最新的EPC工程管理模式,避免传统模式的必须按流程进行的弊端,实现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同时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众多,每一种均有其优缺点,但根据电力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动态性、综合性、专业性等特点,应当在实际过程中创新管理模式,选用最佳的一种或多种管理模式,以最优化管理效益,促进电力工程行业和电力工程管理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帆.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企 业改革与管理,2016(12):17.

[2] 惠哲.通信工程项目进度与成本的监理管理分析叶科技展望,2015,35(22):163-165.

[3] 付海贵.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今日科苑,2015(11):52.

新颖的盈利模式范文4

关键词:电力营销 系统 信息管理模式

1、引言

电力营销是电力市场营销的简称。大致来说,其是基于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它研究的目的是以满足消费者对电力公司的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过程。它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研究,包括电力市场营销理论、电力市场研究和市场需求分析。通过一系列的相关业务提供必要的服务,来满足客户对电力消费需求的目的,并实现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目标。

2、信息管理的特征

信息管理是以管理理论和决策理论为基础,其吸收了两个科学理论的决策模式、模型和方法,在系统吸收理论科学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的思想理论之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和最新的技术来解决管理问题。信息管理是紧随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所以其具有知识经济的特点:

(1)量化。该模型是依据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设计,以不同层次实现量化,从而达到最佳的经营管理。

(2)智能化。运用大量的管理手段,是以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模拟人脑的能力。

(3)综合化。注重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方法。除了运用管理学、信息论、统计学、经济学、数学、系统论和计算机知识以外,根据具体对象的不同,仍然需要运用不同的行为科学、社会学、会计、物理、化学、控制理论,以此消化成为专业技术知识。

(4)集成化。混合创造性思维和其他智力因素,良好的管理做法加上各种精华的所在,以实现系统集成和技术集成的管理功能。

(5)动态化。在信息管理过程中,根据内部和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断优化数字输入的信息,从而获得最优数字信息的输出。

(6)系统化。注重运用系统全面的观点来研究和解决所有不同功能的关系问题。

3、信息管理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3.1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各个阶段:

3.1.1信息化管理点

信息化管理点即数据级的企业信息管理,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数字化(数据采集),以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准确快捷地进行信息查询、沟通相传递,从而实现生产经营数据的共享,更加科学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1.2信息化管理线

信息化管理线即流程级的信息管理,在实现生产经营信息,数字化基础上,对企业的组织管理、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的管理流程,实现信息管理,从而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性、科学性,同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使管理活动更加具有实时性和有效性。

3.1.3信息管理面

信息管理面即决策级的信息管理,在生产经营数据数字化和管理流程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知识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经营的数据和管理流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及时地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指导,同时能够实现同类知识的智能借鉴和共享。

3.1.4供应链的企业信息管理链

供应链的企业信息管理链即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包括上游供应商、策略联盟、本企业购销、下游分销商、顾客等,在供应链级别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3.2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发展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信息管理必然要适应这些变化,实现面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企业信息管理。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拉动企业的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系统,进而拉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企业在最快的时间内生产或者组装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且按照规定的数量和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供应链系统送到顾客要求的地方。而且对顾客的使用情况和建议进行跟踪调查,为产品研发提供参考。因此,企业信息管理将向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发展。

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是“推式”系统,企业根据以往的历史销售数据,结合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并按照自己的产能,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然后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销售产品。但从以后的市场发展趋势来说应实现“拉式”营销策略,以达占领市场的目的。

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必须适应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不断优化生产和业务流程,进行流程设计和重组,以及相应的组织重组。

4、电力营销业务中信息管理模式的系统分析

如上所述,电力行业的营销管理,必须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满足发展现代电力市场的需求。根据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同时考虑到数字营销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案,努力克服过去的这种系统的缺点,根据业务逻辑层划分为客户服务、营销质量管理、营销业务层、市场管理决策支持层。这可包括4个内容管理系统的所有数字电力营销业务水平。

新颖的盈利模式范文5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王瑞良(1966-),男,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人,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电力工程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力建设经过长期有效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我国GDP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电力工程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实际需求,必须根据当前的形式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下

由于我国电力工程起步较早,现在的管理人员当初都是小学毕业之后就从事电力工程职业,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才升职成为管理人员。可见,电力工程的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即使,后加入的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其整体文化素质还是提高不上去。在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下,导致管理人员缺乏效益意识,不能及时接受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因此,导致工程的进度缓慢,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工程任务,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率。

1.2工程施工进展控制力度弱

纵观电力工程管理的整个流程,在电力工程中供用电技术工程才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不仅发挥了龙头作用,而且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处理好各公司之间的关系,实现各公司之间协调合作发展。在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电力工程的部门除了业务部、工程管理部之外,还包括财务部。财务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专门负责收取各种技术咨询费、工程款,而且能够及时处理好施工单位和供应商之间的各种款项,保证工程项目井井有条地进行。然而,其他部门在工程进展的过程中担当着自身的职责,由于缺乏高效的管理,导致各部门之间经常出现多次交接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整体进程。

1.3工程实施中仍然存在违规操作

一个完整的工程实施过程,包括工程结束后一系列的验收、工程决算、工程审核。同时,还要统一向用户收取工程余款,向施工单位以及供应商支付各种余款,顺利完成该项工程项目。然而,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按照规定办事,违规操作是屡见不鲜的。另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在工作时,经常受到管理人员的干扰,不能切实将监理工作贯彻到位,导致项目工程中的监理工作只是表面文章,根本发挥不到任何作用,因此,也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

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长期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我国电力工程项目面临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承受各种压力。因此,电力工程项目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究,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利用更加科学化先进化的管理模式来推动电力工程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因此,电力工程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实现我国电力工程更好更快地发展。

2.1采用滚动开发模式

滚动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十分适合运用在流域水电开发建立方面。因此,电力工程应该积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分工合作完成流域水电开发管理不同阶段的工作。因此,在电力工程的实际工作中,呈现出梯级式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电力工程的进度。同时,利用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确保各部门人员按部就班地工作,促使管理分工明确,彰显了专业化的电力项目管理工作。

2.2引入PM模式

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的弊端,尤其是缺乏对全过程的有效管理。而PM模式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切实实现对电力工程全过程和全要素的管理,充分利用了人力和物力,为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可见,这种充满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不仅切实提高而来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符合当下电力工程的实际需求。

2.3运用EPC管理模式

从国外引进的EPC管理模式是当下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之一,其不仅显著提高了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建设的效率,为工程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成为大多数电力工程首选的管理模式。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电力工程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突破创新。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优秀的团队,不断优化组织结构。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环节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要想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缺少优秀的团队是行不通的。因此,电力工程应该选拔出一些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人才,组成一支优秀的团队,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从而对电力工程实施高效率的管理,推动电力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电力工程项目的评估、监督和考核管理机制。提高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准,最重要的是避免盲目投资,加上减少决策失误,能够切实提高管理的效率。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之初,进行科学地评估,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分析。同时,在电力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项目高质量的完成。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理念。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电力工程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出先进地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推动电力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实际需求。为了立足于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电力工程必须积极进行创新,勇于突破,寻找出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推动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斌.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民营科技,2011(01).

[2]陈瑞.试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低碳世界,2014(13).

新颖的盈利模式范文6

【关键词】多渠道营销;购物心理;营销渠道

一、多渠道营销及消费者购物心理

多渠道营销是指企业通过一种以上的营销渠道进入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销售的产品可以是来自同一产品线,也可以来自于不同的产品线,多种渠道可以是被用来分别完成整个销售过程,也可以是综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销售过程。现在很多企业都采用多渠道的营销模式,其原因不仅是顾客购买方式的多样化,而且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管理复杂的多渠道系统也切实可行。与单一营销渠道相比,多渠道营销具有市场覆盖面大、信息来源丰富、单位产品分销成本低、在渠道建设上更具备主动性等优点。消费者购物心理是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与偏好,选择和评价消费对象的心理活动。

它可以分为从众心理、方便快捷心理、廉价心理、名望心理等。消费者购买心理、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购买心理是购买动机的驱使器,当消费者具备购买条件时,便产生了购买行为。每一次购买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是一种购买心理诱导的结果,通常表现为几种购买心理综合作用支配的结果。实践证明,消费者心理是实现社会商品购买力的一种强大的、客观的心理作用力。

二、企业多渠道营销模式的优缺点

(一)优点

第一,多渠道营销可以保证企业平稳增长。构建多渠道营销模式能够使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因为从长远来看,每个渠道的发展都要经历期和低潮期。有些渠道需要超前的投入而且投入量比较大,可一旦发展起来也会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而有些渠道虽然构建的时间短,但受市场影响也比较大、波动也更大。第二,多渠道营销能够提高市场覆盖面。多渠道营销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和客户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从而潜在客户变成固定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三,多渠道营销可以降低渠道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的普遍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渠道成本。由于不同的渠道在完成销售任务中所占用的企业资源不同,因而,为针对不同市场的销售过程配备适当的渠道或为同一销售中不同的销售任务配备适当的渠道,有可能降低企业整体的渠道成本。第四,多渠道营销可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顾客除了对产品有偏爱外,其购买方式也是不同的。因而多渠道营销所提供的差异化服务能够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二)缺点

第一,多渠道营销会给企业增加负担。短期看,建立多渠道营销模式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投入、增加企业负担。一方面,企业增加营销渠道时要么会遇到成本上升,要么会遇到销售额下降的尴尬。另一方面,企业在花费巨资建立新渠道后会被竞争对手低价复制过去,并且有可能失去对客户的控制,造成企业财务上的巨大损失。第二,多渠道营销难以综合运用。多渠道营销可能会增加市场的覆盖面,但如果企业渠道之间只是互相争夺客户的话,反而会造成企业销售量下降、渠道混乱不堪。因而,企业在采取多渠道营销战略的时候必须协调不同渠道间成员的行为,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第三,多渠道营销会造成渠道成员间的冲突。渠道冲突是多渠道营销的普遍现象,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渠道成员各自目标的差异会造成渠道冲突。一般来讲渠道成员会为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一旦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存在差异或渠道成员间的目标互不相容时就会产生冲突。其次,当渠道成员对如何实现组织整体目标产生分歧并且都坚持己见时,冲突也会发生。最后,渠道成员在有关目标顾客、渠道功能分工和技术等方面也会存在矛盾和差异,这些矛盾和差异若处理不当,将导致渠道冲突。

三、多渠道营销对消费者购物心理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多渠道营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当某个新产品刚刚进入市场时,消费者的要求和标准可以说是雷同的,而且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模仿性。这时如果企业采用多渠道营销模式,对某些产品实行广而密的铺货就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第二,多渠道营销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方便快捷的心理。例如多渠道营销模式下的网络营销就可以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提供空间的便利性,减少了消费者的交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等。第三,多渠道营销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廉价的心理。消费者在追求质量的时候永远不会忘记价格,可以说价格是影响消费的最敏感的因素。在多渠道营销模式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网上购物,因为消费者可以更为直接和直观地了解商品,如功能、性能、价格等。也可以轻易的筛选、比较这些信息,从而选择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另外,网络营销也可以使企业降低销售成本,从而为顾客提供更为低价的产品。第四,多渠道营销可以减轻消费者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性。现在购物渠道多种多样,消费者经常会在商店、网站、呼叫中心或其他渠道间不断获得信息,并最终完购买行为。企业只有提供安全度高、有信誉并且便利的销售渠道才能赢得更多的顾客。

(二)消极影响

第一,多渠道营销会导致消费者决策困难。采用多渠道营销时,由于各种渠道不能向消费者传递统一的信息,这反而使得消费者会在不同渠道之间不断获取信息,最终导致决策困难。第二,多渠道营销很难产生完美的客户体验。多渠道营销中企业很难在适当的时机找到恰当的方式与客户进行接触,这就很难使客户满意,从而产生完美的客户体验。第三,多渠道营销缺乏对客户系统有效的管理。目前,很多企业在渠道多元化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顾客档案,没有对顾客进行科学的管理,未能充分利用顾客管理这一重要的工具有针对性的为个别顾客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失去了对客户的控制。第四,多渠道营销有时会使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多渠道营销模式下,顾客不断的接受新产品的广告及各种宣传刺激,当所获得的产品信息不全,接受了失真或错误的信息,对信息的来源不信任,或对未来趋势不准确的判断或预期都会引起消费者的逆反心理。

四、多渠道营销模式下企业应该如何满足消费者购物心理

(一)解决消费者决策困惑

消费者之所以产生决策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同一产品的信息是不同的。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整合消费者数据,并且使消费者在任何渠道中都能获得同样的品牌信息和营销承诺。具体的做法有:(1)企业对顾客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是顾客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接受到相同的产品信息和商业信息。(2)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分析什么样的传播信息能够打动客户并保留其忠诚度。(3)以开放的姿态与客户进行随意的沟通和互动,并为他们提供多种购买渠道。

(二)创造完美的客户体验

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优势,顾客将依据自己对便利与控制性的个人判断在不同渠道方式之间进行取舍。企业怎样才能充分利用不同渠道的优势来向正在从购买的某一阶段向另一阶段过渡的顾客提供理想的体验呢?如果顾客的理想体验是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得到专业化的资讯帮助或者获得定制化的价格,那么通过网络渠道提供研究,与配置的便利就能有效地整合顾客体验。同样,培训电话销售人员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问题解答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总之,努力使固有的核心业务流程能够做到与客户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与互动。

(三)满足顾客定制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求,购买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从而最大化地满足每位顾客的需求,这必将增加对渠道相关能力的要求。

(四)灵活运用营销渠道

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强烈,需求数量增多,收入水平提高时,要适当扩大营销渠道的规模,给顾客一定程度的刺激和诱导;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趋向保守时,应适当进行渠道收缩,以减少对渠道的管理成本,并且相应降低产品价格,在销售原产品的同时加快对新产品的开发。随着通信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会引起消费者购物观念和购物方式的转变,如他们为了方便和节约时间,可能更倾向于网络购物和电话购物等新的快捷方式,此时就要同时运用多种类型的营销渠道。

(五)明确不同渠道的界限,加强渠道间的信息沟通

在多渠道营销中,各种不同渠道为争夺相同的市场而引发的渠道冲突是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因而,在设计多渠道系统时,非常关键的一点便是给所运用的各种渠道以清晰的定位,明确相关渠道之间的界限。例如,当多种渠道是用来分别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独立完成销售任务时,应该明确不同的渠道应该负责哪些目标市场,不同目标市场界定的具体的指标。在综合利用多种渠道来共同完成针对相同顾客的同一销售过程时,应该明确不同的渠道应该对销售过程中的哪些环节具体负责。在明确不同渠道的界限时,需要加强渠道间的信息沟通,从而更好的发挥多渠道的协同优势,应该建立起某种激励机制以促进这种渠道间的信息沟通,防止“个人自扫门前雪”意识的滋长。

参 考 文 献

[1]Anne T.Coughlan,Erin Anderson,Louis W.Stern and Adell.EI-Ansary,MarketingChannels[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Prentice Hall.2003

[2]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M].第二版.安徽:安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

[3]Jack Aaronson.多渠道营销的关键[J].成功营销.2006(11):6~9

[4]黄晴.基于心理基础的消费者促销[J].企业导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