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分析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分析方法范文1
一、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
1.游戏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学生第一次接触心理学课程难免有很多迷惑,觉得心理学很神秘,如果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游戏法,对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应该是最有效的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还能激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一:猜谜语游戏,它的规则是教师负责出谜语,然后依次让每个学生开始轮流回答,如果这个学生回答不上则扣一分,然后从下一个学生开始进行下一个谜语,如果这个学生答对则加一分,直到教师出完所有题目,最后计算所有学生的总分,总分最高的为赢家,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现象并不神秘,是存在于生活里的每个角落,如听到玩游戏就会感到高兴,然后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会理解思考的含义,并且会在大脑里飞速的思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理解思维的含义,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量的储备,在游戏中既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总之,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并把跟心理学相关的词汇讲授给学生,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心理学的含义,在游戏中让学生情绪放松而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如果每位教师都可以把知识与游戏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到乐趣无穷自然可以享受学习的过程并且乐在其中。
2.结合实例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心理学虽然复杂担忧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记录观察周围环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共同研究与探讨,并且学会课后不断观察周围与反思自我,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结合作品人物的心理现象和案例进行分析,还可以结合自我心理现象和心理感受分析。
二、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体验
教师用游戏法与讲授法结合有趣的教学实例,应用到了广大学生的身上,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之后,在相互交流经验和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中,不断地成功带给大家不断地前进的动力,教师以及学生都对心理学产生了空前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信心也增强了,在课堂上教师也与学生进行交流,大家不断交流进步,加深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师生的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既是一个领导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的观点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授方法以便更适合学生,也与老师一同改变教学方式共同研究教材,从而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三、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心得
幼儿心理学是介绍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是对幼儿从孩童走向成长必经的教育之路,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失的。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是个体生长发育快,发展变化迅速的时期,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幼儿通过在环境下的熏陶,在以游戏为主导的教学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儿童心理的发展包含着认知情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儿童的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心理过程的主导活动是不同的,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动力作用,幼儿的行动充满了情绪的色彩,这对幼儿的心理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找到一个对教师对学生都有益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盲目对学生实施被动式教育,要引领学生,不断带领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慢慢感悟到心理学的奇妙,让幼儿在游戏中在乐趣中掌握了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事半功倍。所以说找到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幼儿心理学教学经验
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实质,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是大家一直前进的目标,现如今提出的游戏法与讲授发结合的等等一系列教学方法,都很好地解决了教课难的这个问题,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困意横生,还可以能够在游戏中在欢乐中掌握的该掌握的专业知识,而且会让学生的记忆更为深刻,对心理学的感悟会不再感受于表层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掺杂了自己的意识对自己的言于行有了在心理学上的感悟。
幼儿心理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对幼儿进行心理学教育势在必行,找得到适当的方法让幼儿更深刻更好的理解心理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找到对的方法教师才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认知社会,更好地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刘懿,徐旭荣.中等职业教育[D].2010-10-20.
心理学分析方法范文2
摘 要 金融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释、预测以及调控人这个市场主体的心理。金融心理学的定量方法研究能够正确的研究市场的资本与资产配置关系,能够实现最优的配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便是金融心理学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 金融心理学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金融学的研究的核心内容便是研究资产与资本的配置效率问题,二十一世纪是市场经济时代,在该时代中,资金以及资本则是通过金融市场来进行配置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好或者集体则便是市场的构成要素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便形成了市场中的资本以及资产两者的供应关系,并形成了价格。价格的波动则是资产以及资本配置的方向标。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并逐渐完善的阶段,力求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健康、迅速。实现这一点,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充分的将现有的资本集中起来,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投资效果,进而实现最优的资本以及资产配置[1]。金融学与心理学的融合完全来源于同一个思想:即人类可以计量出自身的感觉。建立一个高效的、现代化的、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必须加大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的运用到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道路上来。
一、金融心理学概念的提出
人的行为是理想的,这是金融学的一个标准前提,Grordon Pepper曾经说过:拥有大众心理学的学位可能比拥有经济学的学位更加的有助于理解金融市场行为。从金融市场的主体要素可以看到,金融市场是一种群体行为,研究这种群体行为的科学便称之为“社会心理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是一个大的房间,人便成为住在这个房间的群体,这样的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在这个大房间,共同去求解一个经济类问题,接下来便是研究这些组成要素之间是如何互相作用的,特别研究的重点便是某个人的存在是如何影像到其余的个人行为的。
金融心里学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社会心理学实际上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的分支,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主要分为十四个大的分会,每个分会都对应着心理学的一个比较具体的研究领域,比如运动心理学、组织心理学以及政治心理学等等,经济心理学也是这十四个分会中的其中一个,经济心理学的分支又主要包括货币心理学、股票市场心理学以及储蓄、投资和赌博心理学,这三个分支能够非常直观的解释个人在与金融市场经济进行交互的行为,与此同时,还能够对我们解释清楚金融市场自身的意义,这些是经济心理学存在的最为重要的一面。金融市场的驱动便是社会中的数以万计的人,这是一个大的群体,群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影响。这种金融现象又可以称之为“群众心理”以及“大众心理”。群众心理并不等效于个体心理与群众数量的乘积,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因此,需要深入的理解金融市场的群众心理,需要解释市场与人们群众之间的互相作用,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去解释成交量、价格以及舆论媒体之间的反馈环以及拼接的过程,其中,能够理解做出最终决策的市场参与者则更加的重要。研究经济行为的金融心理学便诞生了。
二、金融心理学的定量分析方法
针对金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个: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以及定性分析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而定量研究方法是量的研究、量化研究[2]。本课题重点研究定量分析方法,目前,金融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生态化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实验设计技术在不断进步。能够很好的控制误差,而在定量分析方法中,金融市场经济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因此,金融市场的实验环境便就是生活,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人的心理活动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比如社会、个人以及外部的环境以及多种复杂的要素等等。因此,金融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这些因素,这种多因素的研究便是未来金融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具备非常高的生态效果。金融心理学的生态化研究将会使得实验更加的贴近现实的生活,其结果也将更加的接近实际的金融市场。
(2)精确化的数据处理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大,这样便可以使得大量的多元素数据统计分析才能更进一步的开展,针对复杂的、大型的数据处理软件也已经问世,如SPSS、LISREL、HLM等一些级别比较高的软件已经被应用到金融心理学的研究领域[3]。这样,便可以突破技术的限制,使得数据的处理变得更加快捷,效率更高。这样,多种影响因素量的增加,这样便可以分离出来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使得数据研究的结果更加准确,更能够贴近现实的环境。
(3)重预测性研究方法
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能够准确的预测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向,这便是重预测性研究方法。金融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水平:最低的描述水平,这种水平仅仅测定或者评价当前的心理行为状态以及特征;其次便是解释水平,该阶段则重点研究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以及活动特征等;最高的水平便是重预测性水平,强调通过精确的揭示金融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找规律,通过规律来预测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
三、总结
金融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释、预测以及调控人这个市场主体的心理。只有具备预测水平的心理学研究才具备真正的实际价值,金融心理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构建好对应的因果管理数据模型,并且要时刻注重纵向的数据动态分析。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元回归分析、因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多层分析等高级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均可以为金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周爱保,张泽良.行为金融学:心理学与金融学协同发展的平台.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心理学分析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育新方法的探讨,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前中国教育的实际。长期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突然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一时改革幅度过大,一旦学生和老师不能很好地适应,将会严重地影响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当前有效的课堂资源要求改革的主要方面在课堂,主要的力量在老师,当然,对于师生配合也会有所要求。由于我国的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匀,所以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不能一概而论,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
1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形式问题
地理教学的评价者多是工作在一线的地理学科教师,大部分的工作仅仅限制于地理学科的研究,没有真的深入教学课堂中,受教学实践、个人素质、理论根基等因素的影响,其做出的教学评价仅仅限于形式,而没有触及“实质”和“内涵” 。主要表现是教学中的评价主要为“你很好”“你很棒”等不痛不痒的词语,缺乏鼓励性,且以意见为主而很少涉及建议。
1.2初中教育对于地理教学的随意性
由于目前教育体制的限制,地理学科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少,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地理作为一门副科学习,学习态度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进一步导致学校在安排老师上也存在随意性,所以安排的老师并不是专业的地理老师,可能是教数学、语文的老师顺便教授地理,老师缺乏专业性。缺乏专业性的老师,存在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找不到教学的重点,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也存在一个老师带多个班级的地理课程的情况,教学压力大,很难对一个学生甚至一个班级倾注太多的精力。笔者见过有些初中学校由一个老师负责全校地理教学!这样教学,老师的正常休息都无法保证,怎样花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地理教学呢?
1.3理想化问题
理想化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学的评价问题。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中,大部分学校以下课检测习题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不管各个学生地理成绩的差异性,这样就会严重地打击基础较差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从短期看来,应试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这使得部分老师为追求更高的评价效果而采用应试教学的方法,这样就忽略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1.4地理课堂“作秀”
部分学校应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应试教育,所开展的“应试教育”仅仅限于检查时,并且作秀成分严重,课堂很松散,盲目地把应试教育等同于让学生放松,这样的作秀不仅仅让学生学不到知识,还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措施
2.1加强地理学科的师资力量建设,用专业的地理老师去教授初中地理
作为严重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的初中教学,急需要一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学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要招聘专业的地理老师,而不是用教主科的老师去代授地理。同时要经常地组织老师再教育,接收新的知识和教学思想。有很多老一点的教师教学思想陈旧,不能很好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2改变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多点实质性的鼓励,对于学生的成长多点参与,真正地做到人文关怀。例如在评价的时候,对于差生多点关怀,在考核机制上,实行有差别的考核机制。不能仅仅以课堂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来制订考核标准,所以要建立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确保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同时保证暂时落后的学生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2.3采取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是科学性的,是带领学生认识世界的学科。对于部分名词的解释不能仅仅限于文字,要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还要通过图片、视频等。例如对于龙飓风的危害,对于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对于山地的气候垂直型分布等等专业名词,由于初中学生社会经历不足,如果仅仅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解释,学生无法理解。同时笔者认为,地理是带领学生发现世界美的学科,让学生发现我们的自然环境如此不一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学科的了解和探索欲望。
2.4互助学习,让学生相互帮助
让学生自发地组成互助学习小组,老师尽量只讲知识的主干部分,对于有些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一来,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大大地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且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多,对于班级的建设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2.5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众所周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大趋势。但是笔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学校配备的计算机仅仅是一个摆设,学校不舍得让学生使用计算机,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坚强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素质教育,在下一代的教学中一定能让地理学科的教学完成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臻.初中地理情景教学案例设计[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Z6) .
心理学分析方法范文4
关键词: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代替法;累积法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随着初中物理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初中物理教学面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教材中从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到实验的设计,再到实验的过程及结论的得出,自始至终都穿插、渗透这各种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这几年的升高中考试,对于科学方法的考察也开始成为热点内容之一,但在初中教材当中很少涉及这些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无据可依”。因此,将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常用的一些科学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由于初中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但物理知识多数都比较抽象,那么学会一些科学方法,对他们理解和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探究影响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有正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两个因素,所以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这一问题。还有,空气看不见、摸不到,但我们可以利用转换法,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只是初中物理中运用科学方法的很少一部分,还有许多物理问题需借助科学方法来解决。所以,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物理主要涉及到的科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阶段,主要涉及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代替法、比较法、放大法、理想实验法、归纳法、分类法、逆向思维法等科学方法。在这里,我就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代替法和累积法向大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观察法
实际观察是学习初中物理学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学生直观了解和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途径。观察法要求学生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能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如在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时,学生只听到“嘭”的一声,同时看到瓶塞被弹出,对瓶口出现酒精烟雾则无需注意,但这需要老师及时交代,提醒学生。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老师通常会用正、反对比观察进行讲授,如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老师会让学生观察增大气压和减小气压两个正、反面的现象后再给出结论。
(二)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探究被改变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的科学方法。
这个方法贯穿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例如“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时,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电压大小,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最后得出欧姆定律。除此之外,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实验时,每一个实验涉及的因素都比较多,所以,就更显示控制变量法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三)转换法
转换法是对于要研究的对象是一些看不见、摸不到、量不着的很细微现象或很不容易测得具体数据的物理量的规律时,把它们转化为学习者比较熟知的看得见、量的出来、摸得到的大的具体的现象或容易测得的物理量,再来认识它们的科学方法。
转化法在初中物理中也跟常见。比如,在探究分子运动时,由于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但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就可以认识到分子的运动;在探究磁铁磁性强弱时,可以通过吸附在磁铁上大头针的数量来判断;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时,转化为测排开水的体积;测液体压强时,转化为测液柱变化的高度差等等。还有一些物理量不易测得,如电功率、电阻、密度等。对于这些物理量,则可以根据定义式转化为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再由其定义式来计算它们的值。转化法的使用,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转化的思维方法得到训练。
(四)等效代替法
等效代替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相对来说很复杂的物理问题和过程转化为效果相同或相等的的、比较容易研究的物理问题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中,比如说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变形是等效的,一个力就代替了两个力;在平面成像的实验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因为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利用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代替物像的大小。这些都是使用了等效代替法,尤其是平面镜成像实验,运用了等效代替法后,使学生更加直观、准确地得出结论。
(五)累积法
累积法是指在测量很小的量时,常常将很小量累积成一个相对较大的量的测量方法。比如,要测量书的一页纸有多厚,可以把一百页书累计起来测量总的厚度,再除以一百。再如,测一颗米的质量、计算心跳一次的时间,对于这些不易测取的物理量,均可以用累积法来测量,这样测量出来的物理量误差小,更接近真实值。
在探究一个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时,并不单单运用一种方法,往往伴随多种方法同时使用。这就要求学生要理解并掌握每一种科学方法,能够用科学方法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所需条件。这也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表现。
科学方法使用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科学方法的不断了解和掌握,不但加深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理解和运用,还能将所学习过的物理科学方法灵活的运用到新的知识中去,或者应用于自己在生活或其他课程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情境中去,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发现物理现象问题、分析问题所在和最终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样做既是发掘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关键,也是教师给予学生的最具生命力的教育,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秀娟.信息技术在经济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05)
心理学分析方法范文5
近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正值青春期,心理不成熟,易冲动,也没有成年人的自控力,只顾眼前的畅快,而不具有长远眼光和前瞻性。具体表现为早恋、冷漠、打架、厌学等。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问题,这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为了较为清晰的看清厌学行为的真实缘由,我对此行为作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探寻有效办法,希望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应对课业,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教育的效果。
1.中职学生厌学的表现
厌学即学生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表现的冷漠行为,对学习并不感兴趣,消极对待。厌学的主要表现有:课堂打不起精神,课后异常活跃;动力不足,对待学习随意;学习成绩差,形成恶性循环;较为叛逆,喜欢把精力放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因为中考成绩未过高中录取分数线,而不得已且内心极不情愿的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所以,常常自我否定。另外,中等职业学生学历介于本科和初中之间,选择职业和岗位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艰难,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作用不大,从而兴趣缺缺,这些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所表现出的厌学心理。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原因
2.1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现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儿女期望值过高,希望他们学习成绩优秀,方方面面表现过人,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家长对子女惩罚过重,造成学生对学习极为反感,甚至与父母对着干。同时单亲家庭以及留守家庭对子女缺少关爱,放任自流,这样的家庭并不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另外,有部分老师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使得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遭受指责,恶性循环;还有,社会上对中职学生存在歧视现象,极易导致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认为自己学不好,从而放松自我,不追求进步。
2.2 学生基础差。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的现象,学生学习费力,常常力有不逮。同时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常抱有学习"无用论"思想,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破罐子破摔。
2.3 教育教学方法不当。职业教育用普通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生计教育",是为谋生的教育,亦即通常所说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就业。故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就业"脱不开。可是,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却有所偏离。近几年,由于社会发展平缓,社会岗位饱和,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越来越难。
2.4 德育效果不佳,学生缺少关怀。中等职业学生处于的青春期阶段,年龄较小、阅历浅薄、心智不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健全,较难分清是非,对于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行为不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独自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欠缺。有些中职学校老师只顾着完成本职工作,轻视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的关怀。
3.中职学生厌学的危害
由于厌学,导致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精力放在其他学习之外的事情上,学习成绩差,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掌握不好,从而毕业后失业率较高。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恰好能真正体现出一个学习的教学力量及形象,所以学生的厌学还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及教育教学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每位中职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同时也投入大量的精力,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学得过人本领,学会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一旦出现厌学心理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来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中职学生厌学的对策及建议
对于以上出现的现象,本人作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期能改变学生厌学心理:
4.1 完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传授教学知识。教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去感化厌学的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切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尊重他们的人格,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让学生在悄无声息中对你产生好感,尊重、支持老师的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
4.2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前学生阅历尚浅,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教师应以人为本,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社会日新月异,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分析当前社会用人准则,使他们认识社会需要大量技术方面的人才,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克服厌学心理。尽人皆知,老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只要我们一直坚持、循序渐进的引导,最终厌学的学生就会慢慢步入正轨,成为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好学生。
4.3 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专业技能,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热爱,获得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以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操作课程,获得较高的操作技能,成为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
心理学分析方法范文6
一、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根据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教育报告可以知道.21世纪的四个支柱是:学知、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主动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问题式教学在激发学生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极大地局限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分数定优异,严重的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施要点
在问题的发现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很多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往往感觉一切都懂,但是遇到老师提问时却回答不}:来,这说明阅读方法不得法。所以,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歪关重要,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基础。正确的阅读方法应包含以下几点:第一。从基础中发现问题。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在基础阅读中带着问题去阅读,遇到不解之处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第二,精读教材,从目录和引言中发现问题。目录明确地展现了教材的编排思路和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精读目录和引言,能够促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思路,从而在横向和纵向上发现问题;第三,深读教材,从隐性知识中发现问题。高中历史教材中有些知识点是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教材并未言明,只有通过认真思考、钻研教材、才能把隐藏的知识总结概括出来。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发展“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不可或缺的条件。“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教学必须建立在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嗣中。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为载体的。教师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信任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教师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话语,给予更多的注视和关怀;对于不善于表达或怕羞的同学,教师可以采用纸条传递信息的方式: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做法、观点不但不予斥责、施压,相反更要给予鼓励和掌声,让其体面坐下。这样,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学生才能逐步消除害怕犯错误的心理,才敢于在课堂中养成积极向上、乐干探究的品质,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