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方经济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方经济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突破都离不开方法论的变革,深入了解不同经济学体系的方法论是把握好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关键。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比较,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对经济制度、经济权力及其历史变迁的研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结为经济关系,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生产关系及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把生产关系的变化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从生产力水平出发,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并使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范式与其它的经济学流派区别开来。马克思经济学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其理论,而且在于其方法。
当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视为一般和永恒的范畴,从总体上看,其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并以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在这一哲学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并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可见,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出发,侧重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也有类似的体现,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也没有使用过相同的名词。
二、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总量研究方法和个量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个量研究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其特点是把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排除掉,突出个体经济主体的现状和特征。这种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主要分析单个企业中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和利润的决定及单个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单个居民户的收入合理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单个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决定、个别市场的均衡等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往往将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局部特征表现得非常清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难以注意到宏观经济对个量关系或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二是研究结果常常是有条件的,因为这种方法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排除一些外部经济因素来研究个体经济问题,但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一些外部因素却常常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有时还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而且研究结果往往与现实不符。
总量研究方法把制度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及后果和个量都看成是不变或已知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的总体或总量为研究主体,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研究消费时,只着眼于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总投资、总储蓄的相互关系,对个体的消费行为及其变动则不予关注。这种研究方法由于抓住经济运动的总体状况及总体结构,因而其研究结果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往往忽视个量对总量的影响。
作为分析经济的具体方法,不论是总量研究方法,还是个量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个量与总量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有些经济现象从总体和个体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运用了总量与个量研究方法。关于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有时以个别资本为研究对象,有时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在对魁奈的《经济表》中运用的总体的研究方法,曾给予很高评价。他说:“魁奈的《经济表》用几根粗线条表明,国民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产品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无数单个的流动行为,从一开始就被概括为它们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大量运动,——几个巨大的、职能上确定的、经济的社会阶级之间的流通。”但由于魁奈“有限的资产阶级的眼界”,使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进行错误的划分,因此,他虽然天才地应用了总量分析的方法,却不能得出完全科学的结论。从马克思对个量和总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中,不难发现:第一,马克思的总量分析总是以个量分析为前提,因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性。而二战后以凯恩斯主张的以总量分析方法建构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却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这也是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理论界为之修漏补缺的重要原因。第二,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作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个量或总量的研究方法。而西方主流经济学者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则往往忽视甚至抹煞了现实的阶级关系。
(二)均衡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均衡分析方法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的方法。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曾借用机械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来说明经济均衡。因此,均衡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各种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均衡实现稳定的条件。虽然,由于影响均衡的条件经常变动,以致难以达到均衡,但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研究各种力量的均衡方向,仍然极为有用。均衡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将经济事件分为若干部分,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而对其他部分存而不论。一般均衡分析法则侧重用各种经济因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重视不同市场中各种商品和资源的产量和价格的相互关系。如果资源供给状况、消费者偏好、技术函数已知,一般均衡理论便能从数学上证明通过资源和商品价格的自行调节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的水平即均衡状态。
均衡分析法侧重经济数量关系的研究,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其科学性不容怀疑。但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时都往往忽视量的平衡背后质的关系,甚至用量的平衡取代质的同一性,这往往会掩盖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如,马歇尔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确立了供求相等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并以此代替价值关系。但他从来不回答为什么供求相等时的价格恰好处在这一水平,而不会处于其他水平。因此,这种分析方法缺乏对价值实体的分析。从均衡方法的具体运用来说,决不能用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的分析。函数分析是量的关系的研究,而因果关系的分析是质的关系的研究,因此,不能用量的分析代替因果关系的研究。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将经济规律和一切规律分为三类,即因果律、同时律(或结构律)和函数关系律,并指出:“最基本的是因果经济律,因为其他两类经济规律都可以转化为因果律”。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也完整系统地运用了均衡分析法,在分析供求时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竞争如何使供求趋于一致,同时也着力分析在供求一致时的价值决定问题,这实际上是分析价值实体问题,因此,马克思能科学地揭示价值是价格变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均衡分析,他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再生产平衡发展的实现比例或均衡条件,但并不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是均衡的,而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难以达到均衡,并且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三)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为了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达到均衡状态需要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会由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只着眼于前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考虑从一个均衡点到另一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的时间延滞,则被称为静态的研究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汉森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引用拉格纳·佛里舒的话说“不但考虑在某一时点的系列数值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要考虑在不同时点某些变数的大小,同时我们引用某些足以在同时属于不同时刻的其中数值的公式,这是动态学说的重要特点。只有通过这种学说,我们才能解释一种情况怎样从前面的情况中产生出来。”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们并不计较日期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静态经济学;而把那些对每一个数量都必须注上日期的理论称之为动态经济学。”
由此可以看出,用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来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如何将根据有无时间的变化与有无增长来区分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统一起来?阿克利在《宏观经济学》中指出:“静态分析,不论简单的或比较的,都只集中在均衡位置上面。它既不涉及达到一个均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涉及各个变量向均衡状态所经过的路线。这是一件关系动态分析的事。”“如果均衡是在时间推移中没有变动的一种状态,那么只要均衡保持着,一种关系的时间维度就可以略而不论。”按阿克利的意思,尽管均衡是在时间中变动的,但量上没有变动,可按静态来处理。瑞典学派的林达尔在《货币与资本》中认为:“没有经济事物不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如果要具体考察动态与静态,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个一般方程,然后又将具体的经济量值带入方程中,如果在量上不变动,这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如果有量上的变动,就称为特殊的动态。”
西方经济学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法各有所长。静态分析可有效说明均衡的条件,而动态分析可观察到经济变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运动的,运动是普遍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例,并且认为静止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质的稳定性。但决不允许用静止掩盖和替代事物运动变化的绝对性。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必须在质量互变中研究动态与静止。因此,西方经济学中的静态与动态分析与的运动与静止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局限在数量关系上。
(四)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比较与评析。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分析这个方法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分析。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是“动态实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马克思很重视实证分析,如,马克思对分工、生产、交换、市场、利润、利息等范畴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实证分析,他的经济研究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可使对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述更简洁清晰,推理更直观、方便和精确,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与英国的斯密、李嘉图,法国的魁奈、西斯蒙第及德国的李斯特等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相比,马克思是当时经济学大师中运用定量分析最多和最好的。《资本论》在数学方法上,除运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之外,还有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及众多的统计图表。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恩格斯认为:“单靠数学演绎就确定一个论断为真理的事,这种情况几乎从来没有,或只是在非常简单的运算中才有。”而且列宁也指出:“数学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说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可见,马克思经济学对数学的运用,只是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而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把数学当成一种目的,以数学化的程度来评价经济学达到的水平。
(六)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在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经济问题。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假定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做深入分析。但在许多情况下,经济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复杂得多。因此,制度经济学家创立了将制度作为变量,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用,采取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总体来看,制度分析方法的特征主要有:第一,动态化特征。即用进化或演进的眼光看待经济世界,这是制度分析方法的一个突出特征。制度分析方法特别看重制度的演进,而且认为促进制度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技术的变化或技术的能动性,同时还认为技术变化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必须在制度演化的动态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二,“非纯粹经济分析”的特征。制度分析方法始终坚持一种信念:社会经济是一个整体,经济系统中一切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原因。所以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既考虑“经济因素”,又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把法律、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研究的内生变量中。第三,方法论的集体主义特征。从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有两种途径: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二是方法论的集体主义。正统经济学是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基础,而制度经济学则带有强烈的方法论集体主义色彩,他们认为对制度这一集体行动的考察和描述才能最好地理解个人的经济行为。第四,具体化特征。制度经济学家使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及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的特点,侧重研究微观经济制度,并更多地从现象上和形式上进行分析,较少进行内在矛盾的分析和考察。其理论核心总是围绕制度的内涵和构成、制度变迁和创新、产权制度和国家理论这些具体的制度范畴。
制度分析方法不是西方制度经济学家的独创,其实马克思就是一个制度经济学家,他的生产关系分析实质就是制度分析,与西方制度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马克思是从本质上来进行制度分析的,西方经济学家则是从现象上进行分析。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注重从现象和形式上进行制度分析,因而具有客观实用性,所以它针对当代外部性经济问题的解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中。
三、结论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经济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感悟事物所形成的理性结论。
西方经济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71-02
一、实践教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经济学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学会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判断各项经济政策的优劣,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是通过教师多样化的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平台。实践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课的目的是为了拉近理论和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变成积极主动的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带动理论的学习。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在实践环节设计时应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放在首位,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纸上谈兵变成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案例讨论,课后调查等形式的实践模式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更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
二、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模式
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模式都必须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一)课堂实践教学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因其运用灵活,实践性强,是经济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通常使用的几种形式是:
(1)引入案例。在新章节讲解之前,给学生布置预习并提出案例,根据案例设计几个与该章节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例如,在讲供求理论一章前,给学生布置一个案例:为什么明星的收入如此之高,他们的高收入合理吗?他们的收入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预习相关内容,在上课时,请学生代表发言,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为了寻求和验证答案而积极听课,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穿插案例。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及现实的应用性,将案例穿插其中。穿插的案例必须是教师精选的,不仅具有代表性,最重要的是真实性和实践性。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得到的事件更感兴趣,更能引起共鸣,教学效果也更好。好的案例还应具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受课时的限制,有些问题无法深入展开,可以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后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3)案例讨论。给学生布置课后案例,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在下一堂上课时让学生代表分别发言,陈述观点,最后教师总结。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在寻求答案时对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方法。
2.实验教学法
近几年,各高校已经开始运用实验教学法。但是如果想真正发挥实践教学法的作用,在教学计划中就须安排一定的课时,还要有教学大纲、教材及完善的考核方式。实验教学法通常会运用游戏,实验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趣味性很强,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的理解了经济理论。例如,在讲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假设在拍卖会上,有一件篮球明星球衣要拍卖。选一位同学做拍卖员,其余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进行竞拍。三个小组都想拥有这件拍卖品,但每组为此愿意付出的价格都有限。假设第一组愿意用10 000元,第二组愿意用8 000元,第三组愿意用7 000元获得该项拍卖品。实验开始时从5 000元开始叫价。由于大家争相购买,价格很快上升。当卖者报出8 500元时,第一组得到了这件球衣。这件球衣给了出价最高的买者。第一组用8 500元买到这件球衣,得到什么收益呢?其收益就是1 500元的消费者剩余。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消费者实际付出的价格,然后教师再进一步指出消费者剩余同价格及消费者福利之间的关系。
(二)课外实践教学
1.专题调查法。
专题调查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为提高专题调查的效果,可以紧密结合当地的行业、地区特征来进行,或者是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对专题问题的调查对当地的经济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或者是对经济时事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加关心国际国内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完善的指导方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并用正确的方法工具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如果完全听任学生自己实施,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2.专家讲座
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校内的专家、教授给学生讲授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专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学完通货膨胀和失业一章后,学生仍感觉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失业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请了省内知名的经济学专家举办了一次讲座,不仅为学生融会贯通地讲解了我国经济的现状,还通过现场问答的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内,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基本技能的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都需要在校外实习基地来提高。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从事社会经济调研、经济分析、经济管理和实际业务操作是我们培养经济学人才的最终任务。为此,应发挥学校,学院和系三方作用,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研院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寒暑假或者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阶段进行实习。为提高实习效果,可以为学生设计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和实习记录,考核实习效果。
4.鼓励学生发表相关经济类文章
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后,善于思考的学生会对一些经济理论,社会热点产生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和数据,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分析工具,比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进行分析并形成文章发表。经验表明,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分析创新能力是很强的,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会使学生从被动的理解经济学理论变成积极运用参与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现象分析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正如经济学家曼昆所说的:经济学这门课改变了我的一生。
(三)开发适合本科生使用的演练软件
为减轻教师的工作任务,实践教学也可以通过采用软件的形式完成。这一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软件中配套出一些题目,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链接到更高级的经济学资料中,结合学生的特点让有能力的学生深入学习。通过这些练习,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明确该掌握的知识低线,同时,又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既夯实了基础,又突出了个性,满足了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的个性化需要。
2.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在设计的软件中,提出适应学生生活环境的、易于学生理解的案例,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案例。通过这一环节,为学生走向模拟实际环节做准备。
3.模拟实际中的经济问题,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软件结合热点经济问题分国际及国内两方面出题,让学生作为社会经济的参与者,对一系列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这一环节无对错之分,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三、实践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实践教学法是经济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为更好发挥实践教学法的作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正确看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尽管由于传统理论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的讲述,公式的推导,图形的运用和习题的讲解上,导致学生把经济学看成是抽象的理论,与实践和现实脱节,没有培养起学生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兴趣和敏感性。但是,经济理论毕竟是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进行经济研究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在强调实践教学时忽视理论基础,本末倒置,实践教学始终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教师应正确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只对生动有趣的案例感兴趣,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讲解和运算等内容感到枯燥,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把抽象的理论用生动的语言讲出来,力求使自己的讲解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理论内容。
2.在教学计划中制定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尽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教学改革比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教学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还有待加强。目前,实践教学大多靠教师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为提高教学效果而主动加入一些实践方面的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理念和体系。事实上,实践教学不能只靠教师的“灵机一动” 和日常的积累,应从整个专业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在教学计划中制定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成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完成,它需要学校、院、系三方共同努力,从校外实习基地到软件系统的开发投入等,无不需要各方的共同支持才能完成。
3.完善考核方式。要让实践教学真正被学生和教师重视起来必须有完善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是对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一种判断和肯定,严谨的考核方式能让学生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实现独立自主地参与实践环节而不是出现所谓的经济学上的搭便车现象。在操作中,实践环节不仅应计入总成绩,甚至可以有一定的学分。
结语
实践教学是经济学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但究竟应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探讨。不管实践教学的形式如何,归根结底实践教学应体现经济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应用创新的能力,结束经济学仅仅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应关心的事情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经济学无处不在,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 郑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6,(7).
[2] 汪红梅.关于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3] 刘晓伟.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5,(12).
[4]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4).[责任编辑 杜 娟]
西方经济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经济学思维方式;思维支点;有穷维度;大利维度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06102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以哲学代替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较为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不光有利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微观个体理性的分析经济现象。
1 经济学思维方式发展回顾
1.1 时代进步推动发展
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哲学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思维方式。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抽象、演绎、推理等思维方式被系统性的用来研究经济现象。17至18世纪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的提出和影响下,人类巩固了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经济学开始注重经验、实证和观察,形成了重实践的思维方式。19世纪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等自然科学使人们开始注重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写出了《资本论》这一经济学巨著。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使人们对物质运动和时空有了新的认识,相对性思维方式发展了经济理论,如从一般均衡到非均衡、稳定均衡到动态均衡、线性模型到非线性模型等。
1.2 学科交叉促进创新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丰富了思考问题的多角度,突破了传统思维的瓶颈。
(1)数理学科与经济学。1838年法国学者古诺在《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中把数学逻辑思维带入到了经济学领域中。随后发展中,数学思维一直占据中主要地位,厂商理论、消费者理论、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等都离不开数学思维。统计学思维方式融入经济学诞生了计量经济学,完善了经济学的实证思维。同样,物理学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推动也是不可估量的,“均衡”概率就来源于物理学领域。
(2)伦理学与经济学。经济的发展不能是总量的提高,需要考虑到减少社会贫富差距。“公平”这一概念就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结合的核心部分。经济学追求效率与价值最大化,但不能忽视社会伦理中公平原则。从帕累托标准讲如果经济中一个人收入状况变好,而其他人的状况都未变坏,这个增加的收入应该分配给某一个人还是用来平均分配,前者也许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但也许会引起社会其他人的不满。
(3)法学与经济学。经济发展需要法律来规定所有权制度和保护契约有效。经济学思维方式不能只把焦点放在资源约束上,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复杂的经济活动将难以实现。产权及产权保护就是法学与经济学的融合,思考经济问题时,要考虑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的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以及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
(4)心理学与经济学。许多经济现象无法通过理性人模型得到充分的解释。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使得“心理-行为分析方法”在经济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革新了传统理性人假设的思维方式,不以主观的先验假设为依据,强调对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经济学除了利用上述学科优秀成果的同时,也吸收了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的丰硕果实,使得经济学思维方式更加科学与多层次。这不是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杂乱无章,而是人类对经济现象理解的进化。
2 经济学思维方式核心概念与思考维度
2.1 核心概念简析
(1)“经济人”假设与理性选择。“经济人”假设就是指人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假设。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且都是自利的,作出的选择都是理性选择,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以获得最大的利益。“经济人”假设最早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并且奠定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这种思维方式,把人类的行为限定在“个人主义”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有着价值型,但是对于分析人类复杂的经济行为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2)资源稀缺与机会成本。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益的资源是有限的,每个人生活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人做出的选择都是面临着消耗资源,资源虽然可以用于不同用途,但是一旦用于某种用途就不能用于其他用途,所以人在做出一项选择后就必然会放弃其他选择可能带来的价值,这就是机会成本。这种思维方式使得经济学致力于研究效率与资源配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经济学,但也体现了西方人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
(3)边际与均衡。边际思维是考虑增加的投入与增加的产出的关系,从数学上讲就是自变量变化与自变量变化导致因变量变化的关系。均衡思维就是指经济活动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变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状态。均衡思维使得边际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关于商品价值的矛盾,化为了相互依存互补的部分,生出了新古典经济学,博弈论的产生又使得均衡的唯一性变成多重性,边际分析方式基本构成了一般均衡的数学分析基础。
西方经济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能力培养;西经案例教学;分阶段案例教学模式
一、分阶段案例教学模式的内涵
尽管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如果不正确实施,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想有效地使用案例教学方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就必须采用恰当的案例教学模式。所谓分阶段案例教学模式是根据教材章节内容特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科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习能力,结合案例教学实施方法的多样性,确定恰当的案例教学目标,并通过合适的案例教学手段来达到案例教学目的。案例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展开,既可以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案例解释,也可以就某一案例进行启发式讨论,前者以教师为主导,后者则强调学生的参与;前者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低,后者则需要学生有相当的理论运用和分析能力。就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来说,现在国内高校采用较多的西经教材是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这本教材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第二章的供求基本理论、第三章的效用论等章节难度不大,但包含了如均衡、边际等在整个西方经济学中都广泛使用的术语和分析方法,对这些术语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后续章节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章节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经济现象,而这一阶段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还较少,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针对这些特点就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描述和解释性的案例,用学生可以体会到的现实案例帮助他们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恰当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二、分阶段西经案例教学的实施
根据分阶段西经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西经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我们确定了如下分阶段西经案例教学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第一阶段,理解能力培养阶段。这一阶段案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理解和记忆经济理论的能力,主要在西经教学初期进行。本科西方经济学通常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对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受初、高中应试教育影响,观察生活的能力以及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都较低,即使学习了相关知识,也不能熟练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这一阶段的案例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形式上,主要通过在理论讲授中穿插适当的案例,建立起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或对相关事件的观察,加深对抽象经济理论和原理的理解。同时,适当地进行互动,由教师先阐述案例相关内容,并提出问题,然后请同学进行思考、发言。这样的案例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培养起主动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从教学内容看,西经教学初期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学术语,如“边际”、“弹性”、“机会成本”等,在后续的学习中将被反复使用,而这些概念对初次接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存在一定困难。此时穿插一些案例,特别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将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为此,合适的案例选取是关键,选择的案例应该尽可能具有现实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现实性是说案例尽可能取材于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现实生活,并且尽量选择近期和热点的经济案例,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对案例本身的理解。典型性是要求所举案例能够较好地概括相关理论,建立起案例与理论之间的联系。而启发性则强调所选案例应能启迪思路,进而深化理解教学内容。在进行互动提问时,所选案例也不宜太难,所涉及理论尽量做到单一,这对于未系统接触过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在分析问题时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性。第二阶段,运用能力培养阶段。这是在进入到教学中期后,随着学生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将案例教学推进到理论运用的阶段。这一阶段案例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应该逐渐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转变,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由对案例的讲述和简单地提问向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研讨转变。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尽管教师不再是主角,但不意味着教师就成为甩手掌柜,良好的案例教学课堂组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言,自己尽可能多倾听,避免以自己的观点影响或左右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另一方面又要给予学生应有的启发和提示,引导学生挖掘案例,把讨论引向深入。同时,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论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也要进行客观评价,对学生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起到能力训练的目的。为了训练学生的理论运用和分析思考能力,在这一阶段的案例选择上,除了注重案例典型性外,在难易程度上也要适当把握,要考虑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如果案例过难,超过学生的分析能力,会使其无从下手,难以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观点,也不能展开深入讨论;案例过于简单,又达不到能力训练和提升的目的。第三阶段,创新思维培养阶段。西经案例教学后期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案例设计上,这一阶段不再局限于教师提出案例,而是可以让学生参加到案例的提供中来。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经济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根据所学的知识构建和创新案例。学生可分组,在课后利用媒体、自主观察等方式提出案例,在课堂上提供给其他组讨论,并由其他组的同学评判案例的创新性。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关注经济时势的习惯,鼓励他们积极体验并探索研究社会中的经济现象,这对创造性地运用经济理论和提升经济学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西经案例教学配套体系建设
西经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教学手段的改革,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要的配套体系建设也很重要。首先,建立配套的教学制度是必要的。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与之配套的教学制度。为了更好地推进西经案例教学,必须创造一个更为主动学习的环境,出台自主学习的相关文件,将主题调查、分组讨论、参观考察等学习环节纳入学生考核体系,改革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提升案例教学环节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其次,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是关键。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轻松随意地教学,相反从案例的准备到案例的组织实施,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地设计和准备。在西经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通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熟练把握案例,还要具有很强的案例教学课堂组织能力。为此,应加强对西经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观摩学习、交流经验,聘请富有经验的案例教学老师到校讲学和进行教学培训等多种手段提升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最后,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创造更有利于案例教学活动开展的硬件条件也是必要的。通常情况下,面对面的交流、恰当的空间距离,更便于案例讨论活动的进行。因此,便于移动的座椅、环形的教室布局更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同时,活动挂图、悬挂的幻灯机、投影仪以及电源插座等设施也是必要的。为方便师生在教室里自由移动、近距离交流,可以配置一些可提供大、小班级使用的,具有不同学生容纳能力的专门的案例教室。
参考文献:
西方经济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异同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在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极端重要地位的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理论体系本身的重要历史地位与政治地位,所以人们通常会在研究中把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做以区分,挖掘其中的个性和共性。而且,搞清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对于正确看待这两个不同的经济学说以及正确理解和处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矛盾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经济学是指马克思的《资本论》学说,西方经济学是指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后到目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发展起来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说,以塞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人的《经济学》为代表。
一、起源与轨迹差异
众所周知,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者共同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以劳动分工为起点,详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初始的分配规律和生产模式。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认为亚当•斯密为自己提供了思想的灵感和来源,只是这两个经济学在后续的发展和继承中走上了分岔路而已。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在描述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上是准确的,但受限于他的时代,亚当•斯密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这一历史规律。马克思通过改进这一学说使之能够伴随历史进步而坚持其正确性。但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原有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思想具化和数学建模的方式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修缮完善,像类似不对称信息、外部性理论等,类似凯恩斯主义则是回应经济失灵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发展完善,它们只是在同一理论源头发生而形成的不同理论。
二、理论形成路径的差异
政治经济学几乎可以算是马恩两人的合作的成果。《资本论》真正的创作时间,应从1844年马克思把研究重点从哲学转入政治经济学后起始,直到1865年底第三部分草稿写作完结,至1867年第1卷的出版,大约20年时间;后期第2和第3卷的写作和修订持续到19世纪70年代,总共大约40年时间。所以说,马克思本人对《资本论》核心思想的创作应该集中在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而西方经济学是由西方众多经济学家共同积累而成的。自1870年边际革命的蓬勃,马歇尔的集成,到张伯伦等对微观部分的完成,自凯恩斯开创宏观体系,希克斯等人的完善,到塞缪尔森的整合,再到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对自由主义的回归和供给曲线对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创作史的路径,相对于经济来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历的时空跨度更大更长,所以流派缤纷,但是西经的内在体系逻辑不如马经的清晰连贯。
三、研究对象上的差异
虽然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部分组成,而西方经济学也包括这四部分。然而对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来说,可以援引塞缪尔森在他《经济学》著作里的话:“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决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消费之用。”简而言之,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中合理配置而使人类需求获得最大满足的一个社会科学;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由此便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看法是有明显差异的。通常来讲,“生产关系”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与生产力建立联系来探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相比较而言,马经因为其建立的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故而它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社会关系更为重视,但西经则对解释和预测表层经济现象更为重视。
四、利益和立场上的差异
经济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科学,所以它有一定利益立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从阶级性上讲,政治经济学代表着工人阶级利益,力证社会财富是工人阶级劳动创造的,那些被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理应重归工人阶级所有。而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古典主义,通过表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财富这块蛋糕做大等优势来证明其合理性。但双方无论从彼此汲取多少对自己有益的成分,都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自身的本质属性和阶级立场。历史和实践向我们明示,经济学家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去接受代表自我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代表自我阶级的利益,维护自我阶级的立场,选择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等态度去研究、解释和解决经济问题,鲜有例外。
五、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建立的基础。由于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政治经济学还认为,虽然变化的供求关系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但商品的价值才是商品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供求关系只会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以供求均衡为基础的,它不像马经那样存在独立于价格之外并决定价格的抽象的价值本质,而将商品的价值视作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实物交换比例,在货币条件下表现为商品供求均衡时的价格,这样价值就与均衡价格完全一样了。正是因为把价值定义成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在政治经济学的视野里,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转化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一切非劳动收入,工人工资只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全部价值均由工人的劳动所创造。而西方经济学把“经济人”视作起点来研究,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仅把劳动当作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所以说西方经济学将工人的工资视同如利息、地租一样的生产要素对生产贡献的报酬,因而不存在对工人剥削的问题,认为这只是社会成员各方自发自愿交换的结果。
六、研究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认为无论哪种社会形态都不会一直稳定永恒,所以视社会发展为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认为社会经济形态总会向更高级的形态更替。但是西方经济学始终坚持理性主义和唯心史观的方法论,由于西方经济学基于这样的方法论,因而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将永恒稳定的存在,构建了一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观。政治经济学对规范分析也十分重视,用抽象定性的方法研究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的经济制度本质规定,要特别注重对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但西方经济学却重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推理、计量、检验等方式,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具体资源配置、分配制度、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宏观和微观的市场调控方法进行探究,可达到为经济主体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目的。
七、结论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不管是起源轨迹、理论路径、还是具体研究对象的确定,抑或是研究方法的选择,总之以上多种差异,最终归结为马经和西经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结论上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阐述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它更着重于通过概括经济规律而使企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却是通过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点来揭示资本主义的黑暗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目的。简而言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和供求关系,但政治经济学则着重考虑资本再分配问题,把资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以利润最大化为流通方向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彭德林.新制度经济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塞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西方经济学研究范文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每天能够接收到的信息非常之多,无法全部真正理解和记忆,很多信息转瞬即逝。碎片化信息大都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推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对问题的分析是片面且不严谨的。信息碎片化不仅对年轻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而且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产生冲击,影响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碎片化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冲击
1.信息碎片化的表现。海量的信息大多是将旧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网络将这些信息粉碎后以一种简单化、直接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碎片化的信息虽然极大地扩充了我们的阅读量,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效率,但是信息的快速更新也容易导致人们分散注意力,搜索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标题式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简单、快速甚至跳跃式的阅读方式,使得我们丧失了深度思考的功能,甚至引起信息焦虑症。信息焦虑症首要的表现为浮躁,所有的信息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过眼云烟;信息焦虑症的另一个表现是注意力与海量信息的矛盾,我们在生活的各个间隙获取信息,人们以一种“轻重量”的社会姿态参与活动,随便通过社交网站和微博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这种交流没有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而是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随机反应。
2.西方经济学的特点。目前大多数高校讲授的西方经济学一般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对象为总体(国民经济的活动整体),分析方法为总体分析,主张需求管理,认为除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外,还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当干预庞大的体系和不同的派别虽然丰富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但过多的争议和相互对立的观点也会使作为初学者的学生产生很多困惑。西方经济学在排除一些非主要的因素和现象的基础上,运用抽象的方法,建立自身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随着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深入,数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因此,西方经济学内容和方法数学化倾向非常明显。虽然数学化只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化,但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使得西方经济学显得更为晦涩难懂。
3.信息碎片化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冲击。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各类信息指数式增长。Twitter(推特)每天平均产生超过3亿条消息,Facebook(脸谱)每天扩散的信息接近40亿。大学生还没有能力将这些海量的信息碎片进行整合和利用,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效的学习。浩瀚无边、丰富多元的碎片化信息能够极强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上课时不愿意听课,形成“每个人都在讲,每个人都在听”的“杂市式”教学模式,严重冲击了课堂教学秩序。
二、信息碎片化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由于西方经济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使得教师不得不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直接讲授给学生,采用最为陈旧单一的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这种讲授法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和教师基本没有互动。学生很容易丧失兴趣,对枯燥乏味的经济学原理不明就里、稀里糊涂,不但不能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问题,甚至连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也不能够掌握,完全背离了我们的教学目的。虽然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教学并不能解决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弊病。
2.理论与现实脱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大多抽离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与我国的国情具有一定的差距,很多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好的例证。尤其是一些严谨的假设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令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性产生极大的怀疑。学生很难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差异统一起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构建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方式。而且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多,不同理论之间的结论还有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抽象理论内涵和实质的理解与把握。
3.背离学生学习初衷。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初抱有很强的功利心,认为西方经济学与创业致富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学好了西方经济学就能快速致富,或者能够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但随着对西方经济学的深入学习,严谨的假设、枯燥的理论和大量的数学模型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令他们认识到西方经济学只是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创业致富的关系不大,背离了学生的学习初衷。这种精神上的失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4.考核方法以应试为主。闭卷考试是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主要考核方法,考试成绩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牢牢掌握书本知识。闭卷考试的出题范围有限,大多数题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对于那些运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考核比例有限。基于学生对分数的重视程度,应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考试之前的突击学习成为一种通用模式,因此学生对经济心理实验法、案例教学法和经济模拟教学法等创新性考核方式不感兴趣。
三、应对碎片化信息,打造“互联网+”的教学模式
1.手机进课堂,转变教师角色。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手机已然成为大学生活的一种必需品,手机进课堂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场移动互联网的革命中,教师应该顺应大环境的改变,转变角色,从课堂的教学任务、教学信息中心、知识中心和资源中心的角色中退出来,演变为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练和导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进而形成“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2.利用网络,实现碎片化教学模式。教育部办公厅2015年公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纽带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管理,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联结和互动。利用网络,整合各种碎片化信息,构建西方经济学碎片化教学资源平台是提高教学过程信息化的重点。首先,应该利用现有资源,将学校自主建设的经管类实验室与网络公共平台结合起来,打造西方经济学理论学习平台;其次,整合各种公共网络平台,教师利用微博、微信和QQ等工具广泛传播的功能,将公共网络平台应用到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当中,突破讲授式教学的局限性。
3.改革考核方式,探索碎片化考评模式。对西方经济学的考核由出勤、作业、测验、课程应用论文和期末考试五个部分组成。在每一个理论模块结束之后,要进行一次专项知识点训练。专项知识点训练以客观题为主,便于手机等便携式智能终端的浏览访问,及时作答;定期测验以主观题为主,通过电脑等便于输入的终端设备完成。通过这种定期测验的方式,对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进行监督和鞭策。课程应用论文每个学期需要呈交多篇,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在封闭的网络环境中完成,充分利用现有的经管实验室的软硬件支持,实现一人一卷“无纸化”考试。
综上所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构建西方经济学碎片化教学资源平台,实现碎片化教学和碎片化考核的有效融合,将碎片化信息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冲击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认知能力,系统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