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体融合的现状

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1

一、依托于技术进步与节目多样化发展趋势的电视媒体。当下,电视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消遣娱乐的主要媒介载体,其快速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体现在多样化的节目类型与不断进步的技术载体上。

就电视节目类型样式来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受众审美多样化需求,电视节目已经从最初的剧情类、新闻类和散文类的简单划分发展到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模式。以真人秀、竞赛或剧情为载体的综艺类节目发展得尤为迅速,而单就同一种类的节目来说,其演化方式也多种多样,并开始依托于其他媒体探寻更市场化的生存走向。例如,依托于网络进行播出的电视作品,PPS就是依靠其客户端同电视剧发行进行合作,主打长篇电视剧的网络播出权。

二、具有特定受众群体的广播发展趋势。广播虽然受众范围不如电视广泛,但仍然有它特有的发展空间。广播特有的以“听”为本的性质和某些特定的受众群体是广播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与电视不同,广播的接受器官是听觉,它可以将人类的视觉从某种程度上解放出来,以便在听广播的同时,继续专注日常生活及工作,于是诸如司机等特定的人群就成为广播媒体的最大受众群。同时,也随即产生了交通广播、音乐广播等相应的类型广播。为了获得更广泛的受众,并取得相应的市场收益,广播也正试图同电视结合,热播的电视剧集往往能够以广播剧的身份现于广播,产生单纯的“音频版本”,同时以MP3等音频格式见于网络下载客户端。

三、网络媒体的多渠道、多样化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30%以上,超过85%以上的网民实现了在家庭中享受私人网络。①网络以其多样化的内容、多渠道的发展路径成为当下发展最为迅速的媒体。

单就网络自身的特性来看,媒介资源的多样化以及共享性使其获得了较为灵活的发展空间,而在共享信息之后进行的实时交流与反馈,又使网络的发展逾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正因为具备这些优势,网络成为电视与广播共同寻求合作发展的对象,依托于网络载体进行播放的视频与音频,是网络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电视、广播同网络媒体融合现状及趋势所在。为了迎接并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内各个大型电视机构及广播开始进入同网络媒体融合的复合媒体时代。单就电视领域来说,中央电视台和上海文广集团最先涉入网络音频及视频领域。

仅仅几年时间,各大广播电视媒体就都纷纷向网络领域进军。2001年,新华社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自己的网络电视平台;2004年,央视网络开通“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中央电视台相当一部分节目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地方卫视以湖南卫视新平台“金鹰网”为首,在网络同电视结合的同时,努力试图发掘其市场地位,不断探寻赢利点,使网络与电视形成“湖南卫视——金鹰网——芒果网络电视”的层级发展阶梯。

广播电台资源进入网络领域则稍晚于电视。2005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网络电台,以丰富的内容资源形成了一个以中央电台为中心力量,全国各地方电台为辅助力量的发散分布式格局,共达到9套节目、270多个重点栏目在线点播服务,网站音频数据总量达到了2TB。

电视、广播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特征

一、综合性的媒体功能优势。走向融合发展的电视、广播与网络,最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者整合以后的优势功能实现上。

电视利用自身已经形成规模与范式的发展脉络,为网络和广播提供了自身广泛的受众群体及相应的节目样式。而广播则可以在音乐资源、交通信息以及传统说书类节目中为网络提供另一部分可利用的媒体内容。网络因其自身所特有的综合性、跨时空性媒体优势,能够较为完整地整合起电视及广播的节目内容,并利用实时反馈的特性对一部分节目资源进行迅速的市场分析及盈利点定位。

二、三种媒体互动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一旦实现较为全面的媒体融合,电视、广播、网络三种媒体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个发展中的良性互动趋势。

如果存在一个较好的媒体资源,电视、广播和网络三者可以同时享用,客观上促进了媒体资源的广泛传播,但如何利用三者自身的优势来占有更丰富的媒体资源,也是三大媒体平台时刻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就从另一个角度促使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借鉴、学习以促进彼此间影响,在良性互动中,增加自身的成长空间。

三、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新媒体形式诞生。伴随着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结合三者优势的新媒体力量应运而生,媒介发展进入了一个从形式到技术都不断迅猛进步的崭新时代。②新型的媒介形式主要包括移动多媒体广播、数字高清电视以及手机媒体等。

数字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而广播电视领域所欠缺的互动性以及移动性也伴随着手机媒介终端的诞生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新兴的媒体形式正是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进产物,媒体的功能从简单的娱乐、信息传播开始向服务业扩展,③这是媒介融合后对于受众最直接的优势显现所在。

多元化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媒体内容的激烈竞争。尽管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但这种共享资源的开放模式也使得媒体之间形成了彼此的竞争关系。一旦某一优秀的媒体资源在其中一大媒体中实现了首轮传播,第二次传播的力度及范围就很有可能被削弱,其直接结果就是收益的下降。例如,电视剧资源一旦在网络平台登录,收视率会呈现出下降趋势,网络平台的不限时段和容量的随意性播出是造成其在电视中收视率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管理模式及体制的重新制定。在媒体实现全面融合发展的同时,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制就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尤其对于网络。从现有的法规来说,网络同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任意占用将使其他媒体面临版权保护的尴尬局面。因此,制定新的媒体管理模式也是电视、广播与网络融合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所在。

三、媒体内容的重复使用致使艺术精品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对同一内容的过度开发使用,并在见到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迅速炮制雷同形式作品,是文化艺术市场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大典型现象。例如某一题材的叙事性作品,在电视剧率先火爆之后,网络就以其迅速的传播优势对它进行二度传播,广播也随之将其录制成音频作品。同一时期内,同一内容的作品遍布各大媒体,形成媒体资源的改编完全没有新意、过度重复使用的局面。与此同时,雷同作品再度被如法炮制,于是造成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艺术精品出现短缺现象。

由此可见,在媒体资源及媒体形式不断融合发展的今天,视频内容及音频内容成为各大媒体进行资源共享及互动的主要力量。借助新型媒介的传播优势,媒体内容实现了互换流通,传播效果达到了最大化,媒体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整合、开发以及利用。(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注释:①参见CNNIC在京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2

本文分析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动因及现状,提出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新策略。要进行多媒体的融合,注重内容的呈现,实现权威性、公信力的嫁接。以达到媒体融合传播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融合;新策略

人们把报纸、广播、电视合称为传统媒体。一直以来,它们都借助各自优势共同发展。而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介质的先进性不仅冲击着传统媒体,而且也让传统媒体不得不进行变革。同样,网络媒体在内容的来源、权威性和公信力上都受到传统媒体的制约。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新闻信息能否进行更合理而有效的传播,它们并不是竞争的关系,只有互相取长补短,进行融合传播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动因

在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强烈冲击后,网络媒体的局限也充分的暴露出来,传统媒体仍以它自身的优势向前发展着。而二者的发展是在相互撞击之后归于平静的竞合。二者融合的动因有着它自身所具有本来特性和发展的需要。

1、媒体自身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驱使

媒体除了信息外,它还担负着社会舆论引导、宣传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网络媒体有传播快捷、迅速,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而传统媒体又有充分的信息源和强大的公信力及权威性,因此二者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件大事的传播,应该集中力量办大事,既起到信息量的传播又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2、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它注入新鲜的血液。传统媒体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技术使自己实现报道的多媒体化。就网络媒体而言,在大规模集中进行报道时它就显得力不从心。首先,网络媒体并不具备传统媒体所拥有的大量记者,它在人才上是一种缺失。其次,它也不将巨大资金投入到一件事情的集中深度报道上,这也是因为网络快速、大信息量的原因。再者,商业网站仍然没有采访权,这一点也制约着网络媒体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占有。因此,从自身发展来看,都有其限制,只有选择融合才能取长补短,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优状态。

3、由媒体生存的社会大环境所决定

我们很难发现有人会一整天的坐在某一种媒体的面前持续的收看节目,通常人们在一天之内会在不同时间使用几种不同的媒体,甚至还会在同一时段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媒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班做的“上海市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表明,上网的人中觉得每天获得的信息量不满足的占35.4%。这说明,人们光靠某一个媒体来获取信息是不能满足其需求的,也就是说,媒体生长的环境是一个共生共长的环境。而对于媒体的消费者和供养着受众来说,他们更愿意用多种媒体发挥各自功能为自己服务。

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现状

有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大众媒体之所以发生变动,最大的原因来自于信息通讯的技术革命,……这种新媒体的产生和原有媒体间的融合,打破了原来的产业界限,尤其是大众媒体领域的界限,在带来了不同产业间融合的同时,成为大众媒体产业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1

最早发生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现象在欧洲、美洲、澳洲等发达地区。在1994年之前,这些国家的主要报纸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至1999年6月,根据《美国新闻评论》杂志的网站公布的数据,世界范围的网络版报纸数量已增至近5000家。”2 在我国,纸质媒体实现网络化要比发达国家晚一些,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成为第一份登陆互联网的媒体,自此我国内地媒体网站从无到有,已逐渐成为网上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11月28日,《拉萨晚报》以独立域名上网,至此,我国内地所有省、自治区行政区域均有了新闻媒体网站。”3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认为,2011年中国媒体融合总体呈现五大特点,即电信、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媒体合作低调进入新阶段,合作深化和多元化;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互联网中心化特征已现,移动互联网成着力点;媒体融合产品的研发提速,终端、技术应用、内容等基于媒体融合趋势的创新层出不穷;跨媒体营销受到重视,全媒体集团1+1>2的整体效应初现;媒介融合带来产业链的变革。4

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新策略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瓶颈。二者只有进行融合,将优质的内容放在先进的传播形式上,才能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1、多媒体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必须发生在两种以上的媒体之间,形成一个可以相互依赖和借鉴的多媒体形式。外国现在较为显著的媒体融合是形成“多媒体编辑部”。比如,融合要考虑的是报纸与网络的融合,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融合。是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通过不同的传播介质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多媒体性,从而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2、注重内容的呈现

我们可以随意的看到任何网络上信息的传播都是“拿来主义”,它们并没有自己的信息源。 Yahoo发言人曾说,“大家留意观察,会发现Yahoo从来没有自己的编辑、采访、写作人员,我们做的是整合的工作”,“如果有一天,与我们合作的媒体不高兴,跑掉了,Yahoo就会垮掉……我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5 这也就极好的说明了网络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性。在现今,媒体对于受众的争夺已经由先前的“眼球吸引”到现在的“头脑占有”,要在内容上站住脚才能够真正的吸引受众。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将二者优势结合,既能突显传统媒体的广度和深度,也能凸显网络的方便和快捷,真正将内容赋予新的形式,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来传递内容。

3、权威性、公信力的嫁接

传统的老牌媒体在长此以往的传播活动中都肩负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等作用,在这些过程中它们所形成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新兴的网络媒体所望尘莫及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实质上是移植和嫁接了传统媒体在受众心中的权威感。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膨胀,人们在选择浏览哪家网站的时候选择的依据便是公信力,而这个时候,传统媒体无形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只有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为它们带来共赢。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注重了多媒体性、内容和权威性的树立,才能真正的将传播的效果扩大,才能更有效的融合不同的媒体,使他们各自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3

1 广电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是互联网、手机、电视等三大族群,广播电视新媒体在这三大族群众的主要形式有网络视频或者网络广播、手机电视或者手机广播和数字电视等。下面我们就其现状进行分析。

1.1网络广电煤体发展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网络广电煤体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网络视频形势大好,网络广播前景不明。2006年谷歌收购了视频网站YouTube,这是历史上视频网站交易价格最高的一次,受到中国网络视频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的成功上线,四大门户网站紧接着都推出了自己的视频频道,使优酷网和土豆网等网络视频网站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据统计,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规模达到62.7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但是,网络视频行业也存在着内容同质化严重、不良视频泛滥、传输延迟与画质模糊、商业模式不成熟、盈利模式单一、网络视频的盗版现象普遍等问题。相对于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的发展前景不明。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广播日趋成熟。世界上主要广播电台都都很看好廉价的网上空间,在国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实现了网上广播,受到广大听众的厚爱。虽然网络广播兼有互联网和传统广播的优点,但在我国的受众群体还不成规模,盈利模式不够成熟等缺陷,发展前景不明。

1.2手机广电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手机3G时代的到来,手机广电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为广大用户所接受,手机广电媒体的主要现状是手机电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的发展势头不够。虽然手机电视发展较快,但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应用普及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发展面临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因素是内容比较匮乏和同质化、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淮同时存在,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利润来源主要依靠用户的订制费用以及数据流量等接收使用费用。我国的手机广播业务在2003年开始出现,由于存在内容匮乏和同质化的问题,我国手机广播的发展步履维艰。

1.3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是数字电视期待创新,IPTV仍需培育。我国数字电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用户数量达6千多万,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接近40%,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我国发展数字电视存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用户规模庞大、盈利空间充裕等明显的优势,但是网络分散、内容匾乏、产业链中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阻碍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急需创新市场推广模式。交互式网络电视在2005年以后一直处于市场培育期,虽然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成功的发展模式,但从我国电视新媒体发展的总体上看,仍然面临着基础网络与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电信和广电两个行业的利益博弈、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盈利模式不成熟。

2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视频的迅速发展严重冲击到电视产业。网络视频与传统的电视相比,具有内容多样,可随时随意点播,同时,网络视频画质更优,内容更全面,即时性更强,以上这些优点的存在,严重冲击到传统电视产业;二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到电视频道的生存方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广电新媒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广电信号的压缩传输,原来一个频道的带宽可以承载四个以上频道,因此,广电行业需要重新整理频道,重新审视立台特色;三是新媒体功能的增加带来电视节目形态急需进行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以信息和娱乐功能为主,而新媒体的功能更加强大,除娱乐和信息功能以外,还有资讯和通讯的功能,因此,迫使电视节目依据这些功能,不断改变自身角色;四是传统的收视率统计方式已经不能够决定新时期广电行业的盈利问题。传统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是通过抽选部分用户进行测定的,所统计到收视率直接影响到盈利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收视统计方式受到挑战,公众的收视行为更为自由、多样,移动收视和公共场所收视等方式越来越多,运用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状需求,数字化以后广电频道的主要收入分别来自内容销售、节目收视费、应用服务费、政府补贴、广告费等多种方式,不再仅仅依靠广告。

3 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广电媒体节目内容资源的共享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广电媒体是以丰富节目内容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大量出现,使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拓宽了媒体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同的媒体通过交流、合作,使大量的资源得到共享。二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渠道和接收终端融合。从当前广电媒体的现状看,广播电视业务多种多样,有无线电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等,多媒体业务有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等。这些业务不是传播模式的不同,而是运营模式的不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这些渠道势必相互交融。这种交融包括内容资源、技术资源、用户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过融合改造,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自开展多网融合业务。更通俗的理解就是让手机、电脑和电视三种终端都成为新一代的信息、通讯、广电媒体。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形态新媒体都存在着政策限制造成新媒体运营的自主性不强;内容匾乏、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单一、包括视频网站在内的不少新媒体都未能实现盈利;可应用的技术还不能满足新媒体今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认识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对广电业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广播;视听新媒体;战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09-02

一、我国传统广播的发展现状

我国广播事业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立“四级办广播”的建设方针以来,中国电台广播业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我国传统广播目前面临以下四大现状:

1.行业规模大。按照“四级办广播”的建设方针,中国县以上行政单位都有资格开办广播电台,星罗棋布的电台大大提高了中国广播的覆盖率,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技术发射条件的限制,市场的脉动弱,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之外,中国的绝大多数电台都呈现出地方性、本土化的特点,各台之间业务联系很少,几无经济往来。

2.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电视业发展状况相似,全国广播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东强西弱的态势非常明显。电台发展的不平衡除了表现在外部市场空间上,还表现在电台内部经营的空间上,电台内部各个频率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一般来说,在大城市,交通电台或频率近几年的发展很快。除个别经营不善外,交通电台或频率的广告收入增长幅度和总量都居各台或频率之首。这是交通运输发达和社会与个人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的结果。

3.广告市场发展空间巨大。2010年度我国地方广播广告收入前十强:1.北京电台7.1亿;2.上海电台4.55亿;3.江苏电台4.14亿;4.天津电台4.1亿;5.广东电台3.79亿;6.深圳电台3.45亿;7.浙江电台2.89亿;8.黑龙江电台2.83亿;9.陕西电台2.5亿;10.山东电台2.4亿。

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无论是绝对份额还是市场比例都低很多。不过,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电台的市场位置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电台的广告增长空间或潜力还很大。

二、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现状

1.我国视听新媒体的形态。(1)IPTV。随着国内宽带普及率的持续提升,在需求拉动、技术推动、运营商业转型等多种因素驱使下,我国IPTV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据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调查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月,我国IPTV用户累计达1 400万户,新增587.9万户,同比增长76.3%,相比2005年年底的26.7万户,增长超过50倍。目前,我国IPTV用户规模占全球用户数的1/4。(2)手机电视。据2012年5月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3G手机用户已超过1.52亿户,手机电视月使用用户已突破600万。(3)移动电视。移动电视在我国相对于IPTV、手机电视业务,公交数字移动电视较早普及使用。

2002年9月,上海东方明珠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隶属当地广电系统,覆盖率在上海市区达到了95%以上。2003年1月巴士在线(2007年9月改为CCTV移动传媒)在南昌成立,在全国 30 个城市投入建设,拥有超过2.5万部公交车,4.7万个显示终端。2005年4月,华视传媒在深圳成立,2007年12月华视传媒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覆盖 26 个城市,拥有终端9.5万个。2006年北广传媒在北京成立,隶属当地广电系统,覆盖中国石油集团全国31个省市1.8万多座加油站和北京的地铁系统。

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这些视听新媒体与三网融合大趋势相互推进,共同发展。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主要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业务应用的融合。 三网融合不仅在物质层面上进一步使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而且在思维模式层面上使整个人类世界产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广播在这一新的媒介环境下,与视听新媒体的融合也就势在必行了。

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双方都会遇见与之相伴的诸多新问题,如:传统广播与视听新媒体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何应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如何通过优化的经营与管理实现视听新媒介内部各环节的协调运转与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等现实性问题等,这些问题既诞生于网络社会的物质层面,又隐藏于网络思维的精神层面;既影响着两者融合的发展进程,又使受众感受到了生活上的变化。

2.视听新媒体的特征。(1)复合型传播。视听新媒体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从传播形态上看,新的传播技术导致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够在新的平台上把传统大众媒体的各种类型综合起来。比如IPTV、手机电视等,所有的媒体都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供受众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浏览。这样一来,广播节目就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被受众反复收看收听的。大众媒体界限分明的媒体类型区分,在新媒体阶段将不再具有意义。(2)全员性传播。视听新媒体使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的媒体。从传播者的角度看,新媒体的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信息、发表言论。(3)综合性传播。视听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突出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现实中互动性的人际传播、单向性的大众传播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组织传播,在新媒体传播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广播受众之间被如此联系一起,可以大大增加互动性。

三、二者融合的趋势——以韩国广播和视听新媒体融合为借鉴案例

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5

>>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出版 传统广播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 视听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发展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趋势分析 国外视听新媒体内容服务发展 新媒体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传媒监管对策研究 移动化、社交化: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新态势 媒介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跨界发展 云计算技术在视听新媒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技术、市场与规制:我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整体回顾 三网融合:要顺势而为加快IPTV等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 新媒体环境中视听率研究的框架性构想 三网融合背景下美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创新研究 电视传媒应对视听新媒体的挑战策略研究 校园新媒体的发展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卷烟市场监管模式研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监管研究的探索 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张沛,竞争环境下的美国“三网融合”【J】,通讯世界,2002(3)。

3 Tim Wu, Network neutrality, broadband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n Telecommunication and High Technology Law, vol.2, 2003

4 杨状振,美国电视节目低俗化监管体系探新[J],电视研究,2008(1)。

5 J. Kramer et al, Net neutrality: A progress report,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37,2013

6 J. Kramer et al, Net neutrality: A progress report,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37,2013

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融媒体;基层媒体;宣传工作;传统媒体;控制形式

融媒体实际上是各种媒介载体的混合,它可以将不同媒体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合力,减少多个媒体之间的竞争,实现更广阔的宣传覆盖面[1-2]。但是在融媒体大幅度发展的背景下,基层媒体的宣传工作同时也受到了冲击。基层媒体的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不稳定性,相对难以控制,并且工作内容也非常繁琐,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3-4]。因此,研究融媒体时期下基层媒体宣传工作的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基层媒体的宣传工作较为分散,需要先将不同媒体对应的宣传工作进行划分,避免恶性竞争。结合信息传输平台以及集成系统,实现互补性融合,增加新旧媒体的现实融合价值,建立可持续的融合发展结构[5]。

1基层媒体宣传工作现状分析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融合媒体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宣传体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稳定性[6]。在此基础上,基层媒体宣传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活动传播媒体的信息,这样虽然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会无法合理、合规地将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引导[7]。面对现状,还需要优化完善相应的宣传工作,以此来提升基层媒体的宣传效果[8]。进而更好地捕捉到新闻的热点,并在展示新闻的同时完善基层的宣传工作,实现新闻宣传与实际宣传的两促进,进一步提升人民大众的理解度和接受度,从而加强基层媒体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应变吸引力。

2基层媒体宣传工作存在问题

2.1基层媒体的融合度不高

在融媒体时期,基层的媒体宣传工作建设目前仍停留在组织融合的发展阶段。由于在宣传的过程中存在变化的过程,这部分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并且宣传内容不固定。因此,可以通过对媒体宣传平台的构架来完善对应宣传工作的执行进度以及效果。虽然依靠平台宣传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是有着一定的弊端的。举例来说:平台的宣传工作稳定性较差,一旦发生运行故障,无法进行有效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同时,在内容编制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人员配置冗余,造成宣传内容的严重重叠现象。

2.2缺乏整合资源的能力,仅能完成简单联合,无法形成关联性较强的宣传链条

部分基层媒体在进行宣传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媒体宣传资源的控制以及处理效果较差,未形成独立的思路,只能依靠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实现物理宣传融合。但是这样的宣传模式无法利用融媒体实现宣传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无法得到宣传内容在全平台的良好展示。

2.3宣传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足

宣传人员对于宣传内容不熟练,造成媒体资源配合度不高,影响宣传效果。在通过融媒体宣传的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对于各个宣传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的执行与扩展具有一定的阻碍,导致基层媒体的宣传工作呈现的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

3融媒体时期基层媒体宣传工作分析

3.1优化基层政府服务扩展宣传路径

融媒体宣传方式对比于传统的宣传方式,具有更强的灵活应变性。在基层媒体宣传的过程中,相关的服务也会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升级变化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宣传的路径和形式,同时对于其他关联的基层工作的宣传也会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基层政府服务与基层媒体的宣传工作逐渐有了一定的融合趋势,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对于内容的建设以及宣传也形成了更为高效的途径和方式,逐步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形成更加贴合实际的媒体宣传路径。目前阶段,我国政府的媒体宣传形式逐渐实现了更新改革,基本是依据信息化技术来进行处理的,通常会创建对应的新媒体或者融媒体平台,将所需要或者公示的相关信息通过平台发表至对应的区域,以此来实现媒体的日常宣传。不仅如此,这种结合新媒体以及融媒体实现宣传的形式还可以扩大整体的宣传范围、提升工作的综合效率及质量、加强网络化以及信息化等优势的均衡融合。

3.2创建信息化的基层媒体宣传服务平台

媒体宣传服务平台是一种较为新颖且效果显著的媒体宣传形式,在最近几年被较多地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但是传统的媒体宣传平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以及缺陷,相关的应用宣传效果也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的传媒行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严重的打击。为了加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同时提升整体的宣传质量,需要依据实际的需求,创建更加灵活稳定的信息化的基层媒体宣传服务平台。我国的融媒体发展一向是立足于信息的传输与共享的,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对媒体的信息做出强化宣传,以此来进一步“统一”信息的具体宣传时间。这样的形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局限性,无论是在对宣传工作的管理或者是控制上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通过创建基层媒体宣传服务平台来增加宣传工作的路径。举例来说:可以在服务平台中创建对应的控制管理区域,将不同宣传工作进行分类处理,公共留言板可以将宣传的内容进行布置,以此来加强宣传的力度。另外,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中,聚合新旧媒体,将所得出的资源与社会生活服务融合在一起,完善优化平台的执行效果,从而扩展宣传的路径,为融媒体基层媒体宣传提供数据支持。

3.3加强宣传内容资源分享共赢

通常情况下,对于基层媒体的宣传工作的实施,首先需要加强宣传者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实现宣传资源的分布与共享,实现更加高效的互惠共赢。所以,在进行宣传的前期,可以通过新闻策划去确定对应的内容,同时,再依据时下的热点新闻,对初始的内容做出修饰以及处理,使社会大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确所宣传内容的核心点,建立对应的层级设计,分别可以划分为初级层级设计、中级层级设计以及顶层设计。不同的层级对于宣传的工作都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初始的层级一般负责多宣传资源以及内容做出采集、汇总、整合,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部分相对较为繁琐,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保持严谨,确保无误差;随后,是中层设计,这部分是对初始层级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作整理的,一般具有决策性,对于较好的宣传资源或者内容,中层级执行人员会对其筛选留用,而相反,一些不实的资源内容,经过核实会被淘汰,所以中层级的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顶层设计一般是用于决策的,确定宣传的具体应用内容,负责与各个宣传部门进行关联交流,进而确定最终的宣传形式,以确保媒体宣传顺利实施。

3.4突破人才瓶颈

融媒体的应用与关联自然少不了人才的加持,所以,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宣传工作。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将重心转移至高校人才的培养之上,可以通过对现有人员进行新媒体传播理论、传播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形成礼教双向培养,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在合适的时间之内,进行实践经验的积攒,便于其在未来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成为新闻素养+新媒体技能+大数据分析兼具的融媒体人才。其次,部分的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瓶颈期,这一问题对于宣传工作也会造成对应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初始基础上提升人才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引进外校综合力量,依据实际的需求,构建对应的培养机构,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具有专业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顺利度过瓶颈期。

3.5迎合主流媒体宣传形势

媒体的宣传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实际上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会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基层媒体的宣传人员要时刻把握主流媒体宣传形势,结合自身的宣传模式做出迎合,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可使用性。现如今,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也逐渐成熟,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受众的新闻信息获取渠道也是千变万化,同时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也提升了宣传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更加有利于完成媒体工作的改革以及创新。另外,迎合主流媒体宣传形势,还可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相同的宣传格局,打破传统媒体宣传的限制,互联网思维以及技术也会对其做出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具有中心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宣传传播模式,进而帮助我国媒体行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结语

媒体工作的更新以及改革实际上是相对较为复杂的,涉及较多的社会问题,所以在优化完善对应宣传工作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对应的影响因素。另外,宣传工作也需要设立坚持推陈出新、契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并在基础之上,进一步做到贴合现实、贴近生活,具有真实、全面、系统的特征。在基层媒体宣传工作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贴近一线,对于宣传工作的逻辑思维不断开拓,结合现今自媒体的发展现状,构建更具灵活性的宣传工作模式,使相关行业逐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宣传工作的社会价值,促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奇峰,邓浩江,王玲芳.信息中心网络缓存决策策略综述[J].网络新媒体技术,2021,56(2):1-9,30.

[2]孙浩博.融媒体时代报业集团转型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2):253-254.

[3]陈琦,项春雅.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5):214-216.

[4]陈兴海.新形势下强化高校基层团学组织工作探究[J].才智,2019(30):241.

[5]袁璐.高校融媒体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探究——以宜春学院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9):85-87.

[6]王琪.新媒体视角下加强基层党建宣传工作探究[J].记者摇篮,2019(12):25-26.

[7]王睿佳.融媒体时代企业宣传培训工作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0(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