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暴力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暴力的特征

网络暴力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网络暴力;形成;缘由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加之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层出不穷,互联网深深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网络改变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异化失序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理性认识、研究和把握网络暴力的形成规律,及时引入法治治理模式,科学引导网络舆情,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根据《辞海》的解释:“暴力泛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行为;作为政治学的术语,则是指不同政治利益的团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制手段达到目的。”网络暴力是暴力的一种新的特定形式,是传统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有学者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 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从本质上看,网络暴力主要是一种言语性质的暴力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敌意行为。从其对象上看,其背后所指涉的对象都是基于某一事件或某个人所引发的连串性或暂时性的公共讨论。但在网络暴力里的公共讨论并不是充满理性平和的交流、讨论,而是充满了恶语相向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尖酸刻薄、恶毒甚至道德低下,已经远远超出了应有的正常承受范围。不光是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极端者更将这种暴力从虚拟网络延伸到了现实社会中,成为恶性循环。互联网的出现为暴力的泛滥提供了比过去更为便利的条件,与一般暴力相比,网络暴力有着三大特征:“第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第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缘由

网络暴力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暴力,按理说其残暴性应该不及现实暴力。然而,网络暴力在很多情况下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而呈现出比现实社会暴力更多的产生机会、更大的参与范围以及更深远的影响。为了认知网络暴力这一异化失序现象,需要厘清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理之道,构建足以预防和应对网络暴力的公共管理机制。

(一)网络的特征与言语的暴力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网络技术,本身就蕴涵着发展和风险的“双面性”,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技术进步表现为积极力量,但它并不总是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风险问题紧密相关。” 于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那些网络所与生俱来的特性成了网络暴力产生的潜在根源。网络空间交流的虚拟性可以让参加者拭去“身份”的束缚,加上参与成本低,使得一些网民摆脱道德、法律的“枷锁”,肆意宣泄着现实的不满和压力。同时,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公众能突破种族、社会、国家的界限,自由平等地参与到任何事件的讨论中来。公众无论身在何处、何时,只要具备上网的基本条件,通过手机、电脑等都能进入网络公共空间以获取信息、交流看法。网络的种种特征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公共空间。在网络暴力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无论是言语谩骂还是“人肉搜索”都需要一定的公共领域才能得以表现出来。正是网络的独有特性使得网络空间更易出现暴力倾向,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去抑制行为”。一些在现实生活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人,在进入网络后也可能会变得低俗、粗暴和极富攻击性。

(二)社会转型与公信力的缺失

当下的中国仍处于一个复杂困难且极为重要的转型时期,伴随着“权力的下放”和政治改革的滞后,我国出现了经济上的贫富悬殊、社会各阶层的分化与固化,加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成为常态以及全球后现代化带来的剧烈震荡,都使得观念碰撞、价值取向的多元以及社会矛盾的更为激化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更是对各种信息,尤其是公共信息的需求量大增。今年来,我国虽然在公共事务的公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当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便会把信息的获取渠道转向真伪信息并存的网络,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由于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如对权力机关的不信任、对所谓的“专家”的不信任,加上不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人人自危”境地,使得公众在网络世界里如同现实社会一样无所适从,人们往往以自身的想象或感受去处理周遭的事情,这就造成了社会的非理性化。同时由于言论方面权利的不完善,使得网络成为了现实社会矛盾的宣泄地,遇到不公不顺的事都要到网络上去发泄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暴力便更为具有了市场或传播空间。

(三)网民的低龄化与从众心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56.1%的网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网络公共领域参与者的年轻化与低龄化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网络暴力横行的直接原因。青少年由于心理承受力以及理性分析能力的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加上青春期躁动的心理和较差的自控能力,在网络上容易脱序失范,于是成为了网络暴力的主要实施者。同时,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人类所具有的天生的从众心理,暴力情绪便凭借着文字、图片等媒介在网民中散播开来。网民像被传染一般,失去理性的自我判断,人云亦云,不由自主地加入暴力的队伍之中,正如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到,“感染类似于一种催眠作用,所有的情感和行动在群体中,都具有感染性。在现实环境中,现场亢奋的氛围使得群体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四)泛道德化与“沉默的螺旋”现象

网络暴力的产生于泛滥并不取决于者所披露的事件真实与否,而是由于事件或事件当事人触动了大众的道德神经。中国在传统上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由之而衍生出的是公众的泛道德化。群体年轻化的网民容易受周围大众情绪的影响,急于对一件事情下道德的是非判断,而无法真正看清事件背后的复杂关系与原因,加之“沉默的螺旋”作用,使得暴力声讨的态势便成一边倒的难以扭转趋势。在传播学上,“沉默的螺旋”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暴力的特征范文2

在企业内网中,有许多重要的信息系统,基本都采用了用户名和口令的安全认证机制。用户的口令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变得尤为关键。

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首先要保证口令的安全,对于口令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口令的长度和复杂性。对于长度和复杂性都达不到一定要求的口令,很容易被破解。企业内网中虽然部署了防火墙等访问控制设备,但只能防范外来的攻击和入侵。很多对信息系统的攻击都来自于网络内部,而对信息系统内部的攻击常常以破解口令为主要攻击方式,最直接的攻击方法就是暴力破解。暴力破解法或称为“穷举法”,是一种针对密码的破译方法,即将密码进行逐个推算直到找出真正的密码为止。

如何识别暴力破解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IT管理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当前网络安全技术中,安全管理人员通常采用在网络中部署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产品的方式来发现暴力破解事件,IDS通过对用户和网络流量的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各种入侵攻击行为。但是,IDS系统在进行入侵检测时,由于基于特征检测,会产生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安全研究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也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实时发现暴力破解事件的发生。本文不借助于IDS产品,而从日志的关联分析角度来进行暴力破解事件的实时识别。

借助工具分析日志

在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里面,日志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它可以记录下系统所产生的所有行为,并按照某种规范表达出来。通过日志,IT管理者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而通过对安全相关的日志的分析,IT管理者可以检验信息系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这就是安全日志审计。安全日志可以帮助IT管理者进行事故处理、入侵检测、事件关联分析,以及综合性的故障诊断工作。

由于信息系统中存在多种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系统等,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日志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因此,IT管理者分析来自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海量日志时,存在日志分散、格式不统一、日志量巨大的困难。

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借助一个日志分析工具来为其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这个日志分析工具应该能够对分散的海量日志进行收集,并对这些日志格式进行规范化统一描述,实现对日志的集中化存储、泛化、过滤、归并、关联分析、审计、实时告警和综合展示。

关联分析是关键

关联分析在信息安全过程中是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日志数据进行自动化、持续性分析,通过与用户定义的、可配置的规则匹配来识别网络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和复杂的攻击场景,从而发现真正的安全问题,达到对当前安全态势准确、实时的评估,并根据预先制定策略做出快速的响应,以方便管理人员全面监控网络安全状况的技术。关联分析可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效率和防御能力,并为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关联分析主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减少误报,将单个告警事件与可能的安全场景联系起来;

二、消除重复报警,对相同、相近的报警事件进行处理,例如过滤和压制等;

三、为达到识别有计划攻击的目的,增加攻击检测率,对深层次、复杂的攻击行为进行挖掘,并以一定的规则表达式表示出来;

四、提高安全事件分析的实时性,提醒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内进行响应。

日志格式的泛式化是日志分析的基础,而日志关联分析引擎是日志分析的关键,强大的日志关联分析引擎,可以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实现更多的安全事件分析能力,满足多种安全场景的检测需求。

借助先进的智能事件关联分析引擎,日志分析系统能够实时持续地对所有范式化后的日志流进行安全事件关联分析。系统具备多种关联分析方法和能力:

首先是基于规则的事件关联。

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规则编辑器,用户可以定义基于逻辑表达式和统计条件的关联规则,所有日志字段都可参与关联;

规则的逻辑表达式支持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位于……之间、属于、包含等运算符和关键字;

规则支持统计计数功能,并可以指定在统计时的固定和变动的事件属性,可以关联出达到一定统计规则的事件。

其次是基于基线的事件关联。

针对网络流量数据,系统能够建立周期性基线和非周期性基线,通过同比分析和环比分析的方式来判断实际流量特征信息(称做特征指标)与基线/预测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而判定导致流量异常的攻击或者违规行为。系统采用了具有自学习和自反馈机制的基线生成/修正算法;

通过单事件关联,系统可以对符合单一规则的事件流进行规则匹配;

通过多事件关联,系统可以对符合多个规则(称做组合规则)的事件流进行复杂事件规则匹配。

暴力破解事件规则构建

借助于强大的关联分析引擎,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构造关联分析规则,实现对范式化后的日志的关联分析,自动化实时发现网络中的暴力破解事件,向安全管理人员提出告警。

暴力破解事件的安全场景为短时间内不断地尝试登录主机、设备或应用系统,可能使用同一账户,也可能尝试不同账户,但登录失败。鉴于这种登录行为,设备、主机或系统会产生登录失败的日志,每次登录失败都会产生相应的一条日志。故暴力破解的行为从日志的表现上为短时间内产生并发送了多条相同的登录失败的日志。

系统在匹配到满足该规则的日志信息后,会产生实时告警,从而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发现暴力破解的安全事件。

依据暴力破解的关联分析规则,更进一步可以设计出暴力破解成功的关联分析规则。暴力破解成功的安全场景为,日志分析系统先产生大量短时间内登录失败的日志,在之后产生一条登录成功的日志,且两种日志记录的源目的IP地址均相同,并且二者之间有时序上的逻辑关系,即登录成功日志产生于大量登录失败的日志之后。

通过实际系统,结合以上关联分析规则,确实可以实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暴力破解事件,有效降低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网络暴力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动画《寄生兽》;暴力展现;动漫分级制度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02-02

《寄生兽》是日本漫画家岩明均创作的SF漫画,作品描写了平凡的高中生泉新一和寄生在他体内、与其右手同化的生物右共存的故事。漫画荣获了1993年第17届讲谈社漫画奖和1996年第27届星云赏。2013年11月宣布电视动画化,并更名《寄生兽生命的准则》。2014年10月由中国土豆网独家播放,全24话,于2015年6月8日被中国文化部列入首批“网络动漫黑名单”。

动画,其词源来自于拉丁文anima,意为灵魂。动画也可以理解为是通过绘画等的方式为虚拟的事物授予灵魂的意思。如今动画已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早期皮影、剪纸、木偶、水墨等一些手工动画,还有如今盛行于网络FLASH的动画,以及欧美耗资巨大的数字动画电影。它们的特点就是运用影像技术将虚拟的场景和任务呈现到屏幕上,并通过逐帧播放的方法,进而形成连续活动的影像。这些场景中,画面色彩丰富,会使用到许多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特殊效果,进而呈现在屏幕上的内容也掺杂着各种效果。其中不乏大部分的暴力场景。关于媒体中暴力,早在1968年伯格那在他的著作《暴力与媒介》就有所涉及:只要是有意采用武力手段去伤害人,就是暴力。该定义较为单一,不包括口头威胁等。而后NTVS于1997年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言语暴力和威胁。并将暴力普遍定义为运用肢体或其他工具,以对生物或物品构成痛苦、伤害的行为或威胁。在此基础上我国中国传媒大学的龙耘教授于2009年对动画暴力定义为“即运用动画技巧和视听语言对上述威胁行为过程的公开描述”,同时依照依照暴力的目的性、公开性、伤害性等标准,将暴力在动画片中的展现方式概括编码。如下几种:肢体暴力――指生物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非现实存在的超能力来攻击自身或对方,如拳打脚踢、“光波”等徒手攻击行为;武器暴力――指生物运用任何器具、物品如枪支、刀剑、棍棒或随手可以利用的任何器物以攻击、伤害自身或其他生物的行为;物品损毁――特指人为造成的物品毁坏,如砸桌椅、砸碗摔盆、纵火等行为;威胁暴力――指对生物或物品的存在现状构成当下的实质性威胁的行为,如恐吓、威逼等。

动画片《寄生兽生命的准则》(以下简称动画《寄生兽》)共有24集,本文选取这24集作为研究总体,N=24。由于集数适中,因此本研究样本量即为研究总体n=N。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在《社会研究-设计与写作》一书中奖内容分析的编码界定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分析单位中所包含的特定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并用不同的数字将其表示出来”的过程。”用测量语言来讲,就相当于依据一定的法则(识别和分类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析单位)的某种特征(所包含特定的信息)用数字表示出来(测量结果)。本文根据龙耘教授将暴力在动画片中的展现方式概括编码方式,着重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动画剧情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暴力场景(施暴频率、持续时常、借助外力、波及人数)的基本评估,对暴力行为的性质(起因、合理度、真实度)判断,最后对暴力后果的展现(受伤严重程度、受害者痛苦展现、死亡后是否复活、施暴者的态度)分析。

通过对动画《寄生兽》的拉片统计,24集动画样本中总共含95个暴力场景。每集均约含4个暴力场景,持续时间为2分10秒。24集中每集都出现暴力场景。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动画《寄生兽》中的暴力展现方式呈特征如下:

一、“借助外力”和“肢体”是主要暴力展示的主要方式

本片中主人公主要借助与右臂合体的生物力量来对抗人类中的寄生兽。在展现暴力所借助的力量上,动画片有的“超能力”成为表现英雄模式主人公战斗而仅仅采用想象性展现方式的主要途径,这也是动画暴力不同于其他媒介暴力的显著表现方式之一[1]。而一般的拳脚打踹的暴力展现仅在三集中出现过,仅占本动画所有暴力场景2.3%。

二、“非人类”的模式淡化施暴方式的真实性

动画《寄生兽》从第六集开始,生物为救主人公与主人公融合,融合后的主人公拥有更强大的超能力成为大多数暴力场景的主体,暴力主体形象定位判断直接影响到少年观众对行为的价值判定。片中大多数暴力场景中施暴和受暴者都为单独一个人,且都有一方不是人类(寄生兽)。施受主体是否为正常人类可以间接到少年观众观看时对暴力真实性的判断[2]。

三、“正义暴力”与“快乐暴力”

研究显示,动画《寄生兽》中,主人公为了寄生兽不再伤害人类对其进行屠杀(施暴)。“正义”、“合理”的暴力占总比例的41.2%;但从本动画作者的意图(保护环境)上讲,主人公为了人类这个生命体的存活,不断屠杀寄生兽,其自身不断怀疑自己的施暴行为是否合理。“正义”和“非正义”暴力的概念模糊化,如动画中第六、十三、二十一、二十三集中,主人公自己独白:在自然界中,人类自认为是最高智慧生命体,不断的对其他生物进行残害。当有一种生物打破这种理想的常规时,人类会不择一切手段屠杀。实质上本动画中作为铺垫作者想表达的意图思想的“非正义”暴力远远超出“正义”暴力。同时,动画中绝大多数暴力场景中,施暴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四、侧重暴力场景的真实度的描述

与施暴的方式和合理度相比较,暴力场景描述的真实程度产生的效果更为直接。施暴的合理程度影响受众对暴力的认同感,而暴力场景的真实度则决定了受众的观感。逼真的恐怖暴力画面使得部分观众产生恐惧、恶心等心理反应。本动画中非常真实和较为真的的暴力描述(比如杀人和流血)占到了62.1%。其次一般真实的描述场景描述占了20.3%,还以一些艺术化处理(如“蒙太奇”、“静默”、“动画特技”等)。如图2所示。

五、“无痛苦”与“复活”

由于动画是虚拟的屏幕展现,研究中编码无法按照现实中医学的划分。但《寄生兽》中受暴者“死亡”占的比例最大,受暴者通常在死亡瞬间被一击致命,并没有明显生理痛苦,部分寄生兽死亡后可以重生。其中死亡占到了56.1%。其次依次是“重伤”“中度伤害”“轻伤”。其中在本动画中,由于寄生物的虚构特性,一部分受暴者死后仍能复活,在第5集、第7集,第16集、第17集、第23集共5次,占5.3%。如图3所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迅速普及,动画的收视渠道和方式都明显发生了变化。沉迷于网络中动漫等亚文化是众多青少年儿童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一般传播媒体相比较,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暴力的展现方式也越来越逼真,在本动画中,第1集中人物一出场,就以头颅被吞食、血浆四溅等示人,且通过动画技术对人体运动过程的分解并还原的创作方式使得画面感及其逼真。在角色刻画方面,动画又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刻画生物的眼睛为凸显,作为施暴者的寄生兽独有的漠视人类生命的空洞眼神和施暴前的狰狞目光被创作者刻画得非常丰富,与现实世界基本无差。由于我国分级制度尚未明确,此类动画会对国内动漫产品最大的受众群体儿童而言对其性格的生成和发展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动漫角色形象的特征对儿童性格产生的影响,在动漫中人物的性格往往给儿童留下很深的印象,儿童在观看动漫的同时会表现出一种“学习”、“模仿”的特征。如果长时间观看暴力动漫作品,久而久之其性格也会发生变化,使他们受到非控制的刺激进而模仿动漫中的一些行为,也会对儿童的性格产生改变[3]。另一方面,探其原著漫画《寄生兽》,不难发现,原著作者岩明均实质上是要探讨的是生态环保话题。使用这种血腥暴力的“捕食人类”的表达方式也是为了敲响长时间处于食物链顶端人类的警钟。作者利用动画的形式探讨了寄生兽生物团体对生存和人类共存方式的探索,表达对生命意义和自然共存的探索。值得观众深思。

因此,当务之急是净化网络环境和确立动漫分级制度。对网络动漫的积极引导和控制,相关部门应该将动画片细致分为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不同层次作品,如儿童观看的、青少年观看的和成年人观看的。以防止少年儿童触及不健康或动漫亚文化的相关动画片,同时具有较深层次意义的动漫可以被成年人观看并受启迪。在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实行的网络强制分级制度可以借鉴并作参考。有“非限级”和“限级”两类。在每个网页中都检索分类,“限制级”的影片对青少年和儿童是可以被屏蔽而无法播出。同时分级制度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的完善和后期的调整,也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配合,相信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互联网定会给儿童和青少年建立一个绿色的,利于成长的动画空间。

参考文献:

[1][2]龙耘,周笑非.动画王国中的暴力内容分析――以北京地区收视环境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6-10.

[3]李一三.“暴力”动漫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朱中伟,扬州大学在读研究生;

网络暴力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 教育冷暴力 普、职学生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文中教育冷暴力指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以下统称教育冷暴力)。我们认为:所谓教育冷暴力是在基础教育学校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非暴力手段进行的有意或无意的不公平对待,致使对方的精神和心灵上感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教育冷暴力分为语言冷暴力、行为冷暴力、制度冷暴力、网络冷暴力。中职教育本不在基础教育规定的范围内,但职业高中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年龄相同,现在许多地方要求普职招生比例要达到1:1,所以目前我国职高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我们课题组在调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冷暴力的同时,也展开了对职业高中教育冷暴力的调查。我们调查的目的:一是搞清楚在职高阶段是否存在教育冷暴力,如存在,它的表现形式怎样、施力者是谁、如何规避教育冷暴力。二是与普通高中教育冷暴力现状进行比较研究。

二、 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本次实施调查的对象是欠发达地区县城内的一所综合中学,普通高中属于市重点学校,职业高中属于省重点学校,我们分别在普、职高的三个年级中各随机挑选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普高197人参加,职高229人参加,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部分学生对本人的特征信息没有填写,所以表中合计与总参加人数不一致。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见下表: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统计

(一)教职工施加给学生的教育冷暴力情况

在问卷设置中,假定教育冷暴力的施力者是教职工,受力者是学生,问卷中设置了九项四个方面的内容,问卷中属于语言冷暴力方面有下列表述:老师有时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说:“你真笨!”, “你天生就不是读书的”、“你长大成不了才!”、“你纯属弱智!”;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有时老师说 “你这孩子糟糕透了!”,“神经病!”“缺心眼儿!”;当学生给集体抹了黑时,有时老师说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是害群之马”;教师有时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说: “你再不遵守纪律,我把你调到最后一排去”、“把你家长叫来”、“再这样,回家反省一周。” “我要报告学校开除你” 。属于行为冷暴力的表述:对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教师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无视学生的存在;对一些经常违纪的学生,教师把他们的座位调到教室的后排或较偏的地方,从空间上把他们孤立起来; 教师明确或委婉暗示自己不喜欢哪些学生,不让其他学生与其接触,从精神上把他们孤立起来。属于制度冷暴力:班级制定了一些制度,比如班规班纪,使一部分成绩差的同学受到了伤害。属于网络冷暴力:教师有时利用给家长发短信伤害了部分同学。调查结果统计情况如下表:

(二)学生之间相互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情况

问卷中设置了九项学生之间相互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情况调查内容,语言冷暴力的表述:同学之间散布谣言、说别人坏话、讽刺、挖苦同伴;行为冷暴力有如下表述:有些同学联合同学一起孤立某些同学、有些同学漠视同伴的存在,蔑视同伴、成绩好的同学看不起成绩差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看不起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同学、干部子女看不起普通家庭子女、身体健康的同学歧视身体有缺陷的特殊同学、城里的同学看不惯农村的同学;网络冷暴力:同学发短信或者用别的网络方式伤害同学;制度冷暴力在学生之间未涉及,因为学生的一切班规都要老师批准才能实施。其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表:

(三)部分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情况

问卷中设置了七项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情况调查内容,语言冷暴力的表述:学校调查老师教学情况时有学生故意夸大老师缺点,学生被老师批评了就联合几个同学恶搞让老师无法下台,学生上课故意大呼小叫扰乱课堂秩序以报复老师;行为冷暴力的表述:学生受到正当批评教育后有向学校领导诬告老师、学校在调查老师为人师表时有故意进行较差评、没有教我的老师值日批评了我,我一定会报复他;网络冷暴力: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在背后说老师坏话;制度冷暴力在学生对老师方面未涉及。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表:

(四)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调查情况

问卷设置了五种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群体。其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

四、 调查分析

(一) 高中教育阶段存在教育冷暴力现象

统计表中A表示调查所列现象不存在,C表示普遍存在,E表示存在的各种程度之和。第一,从表二、表三、表四中可以看出:无论普高还是职高都有A≠0,且 A

(二)教育冷暴力在普高、职高中的比较

从表二、表三、表四中可以看出:第一,普高A的值大于职高A的职。第二,普高C、E的值小于职高C、E的职。说明职高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较,职高学生受教育冷暴力的程度高于普高学生。本次调查的这一结论与有关研究的“职高学生是受教育冷暴力的重灾区”相吻合。

(三)教育冷暴力在普高、职高中的分布

由表二得出,教职工施加给学生的教育冷暴力主要分布在行为冷暴力和语言冷暴力方面,职高主要分布在制度冷暴力和行为冷暴力方面。由表三得出,学生之间的教育冷暴力,无论是普高还是职高主要分布在语言冷暴力方面,职高网络冷暴力也是比较突出的。由表四得出,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主要分布在语言冷暴力和行为冷暴力方面。总之教育冷暴力以语言冷暴力为主,行为冷暴力次之,制度冷暴力也比较突出,网络冷暴力存在。

(四)普高、职高中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分布

从表五看本次调查结果,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无论普高还是职高都是学生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家庭相对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差的,遵守纪律方面有缺陷的、性格特征内向的、身体情况特殊的。

五、 建议

教育冷暴力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而受害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为有效地避勉教育冷暴力的出现,特作如下建议:

(一)育人理念科学,评价标准客观

教育冷暴力发生在教育者和受教教者,受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它的实施者是人,是人从自身的理念和评价标准要求别人,而别人达不到而产生对他人的一种不良心理驱动。因此要避勉冷暴力的产生,这就必须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树立“人人皆人才,个个有潜力”的育人理念,受教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博爱之心与人相交,以宽容之心与人相处。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优点,并不断鼓励受教者要洞察其个性潜能,并不断激发,善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教育活动中,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让受教者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充满自信。

(二)认识到位,家校结合

普通高中学校教育大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比分数拼智力,部分家长成了教育冷暴力的帮凶;职高本该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个性特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但部分学校和家长定位不准,也去赶比分数拼智力的热闹,致使教育冷暴力在在职高教育中成了重灾区。所以,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对教育冷暴力有清醒的认识,要提高到培养人才,有关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从思想上要预防和杜绝教育冷暴力在学校的出现;其次是适时召开家长会,教职工会,让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教育冷暴力的危害,特别是对学生健康心理的摧残,对学生性格的扭曲,对学生高尚品德形成的阻碍,对学生未来成就的影响要认识到位,争取家校结合,共同避勉。

(三)制度保障,措施有力

教育管理者要把避勉教育冷暴力的发生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针对学校的实际,每月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中进行调查,适时提醒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冷暴力,若出现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反省和改正。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现个性潜能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让自卑者找到自信,认知能力暂时落后的适时赶超,从而让受教者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

【参考文献】

[1]王友强、刘玉碧,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概念的界定[J],《教育科学博览》,2013年1期,总232期,第2-6页。

[2]王友强、刘玉碧,论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对师生的危害——基于对143名一线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年12月(上)总182期,第135-136页。

[3]张升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冷暴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11.23。

[4]张 烁,就业率超95%认可度却走低 中职教育为何不受待见[N],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年02月28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注: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研究(CJF012068)”成果之一,课题负责人:王友强。

作者简介:

韩鹏,男,1977年生于四川通江, 中学一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高级职业中学。

刘杰 ,女,1978年生于四川通江,中学二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高级职业中学。

刘玉芝,女,1973年生于四川通江,中学一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实验中学。

网络暴力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话语权 网络表达 幸福感 家庭暴力 博客

话语权是指信息传播主体所享有的表达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所有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享有言论自由意味着每个公民都享有话语权,只是在现实中,不同公民之间话语权表达的渠道以及表达后对他人或者事物的影响力不同,从而影响不同个体之间权利的实现,甚至致使部分个体处于权利积弱或者缺失的状态。媒体作为传播言论的载体,其技术上所具有的传播特点必然影响着个体的权利表彰。网络传播因为其进入门槛低、交流可匿名等特点,给女性的话语权表达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而给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女性话语权的网络表达所带来的影响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网络交流给女性幸福感的提升带来机遇与挑战

幸福感,又称“主观幸福”,是指参与主观幸福评价的个体,根据自律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予以的整体性评价。①幸福感来源于对生活各方面感到满足,以及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与较少的消极情感。从测量的角度看,幸福感包括情感体验与满意度两个部分。②本文从情感体验角度分析话语权的网络表达给女性幸福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人类需要情感支持和释放渠道,尤其是女性。面对当今的社会现实,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女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家庭暴力等涉及妇女权益保护的问题严重。全国妇联主席宋秀岩指出,2009年妇联系统受理的家庭暴力方面投诉有4.8万件(次),占到婚姻家庭类总量的22.7%;配偶有外遇的有3.5万件(次),占到婚姻家庭类总量的16.6%。③

网络可以丰富女性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加幸福感。对于女性需要倾诉的特点而言,网络在为女性提供情感支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网络能为女性提供不同表现形式的、可供选择、适合女性心理特点的沟通方式,比如匿名网络聊天、BBS匿名发泄情绪、论坛匿名发帖询问意见等。当女性面对家庭暴力、丈夫出轨等问题时,常常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或者碍于面子、孩子等各种原因,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于是,网络往往成为她们发泄情感、寻求心理帮助的重要渠道。

除了家庭暴力等涉及女性维权的问题,由于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处的弱势位置,加之生理和心理特点与男性不同,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往往要承受一些男性不能想象和理解的压力、困惑,甚至痛苦。沟通、娱乐等方式都能够对女性的情感提供宽慰和支持。2009年北京市妇联研究室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妇女对业余时间安排的结果为:经常参与的休闲娱乐方式排名前三位的是看电视(81.79%)、阅读书籍报刊(58.92%)和上网(54.94%)。④

从以上调查数据中,我们不能得出妇女使用网络必然就是为了沟通、娱乐、缓解压力这个结论,但我们可以看到,使用网络是妇女休闲娱乐的一个主要方式、重要方式,从而说明网络使用是衡量妇女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毕竟,低收入妇女使用网络的机会明显偏低。所以,低收入妇女具有通过提高网络使用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的需求。而且这种使用网络的需求综合看来应该是高出其他妇女的。从此可以看出网络对于提升女性幸福感的意义和贡献。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网络因为其特有的传播优势,可以为女性幸福感增强提供机会,但这种机会也是挑战,因为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网络对女性幸福感的提升,是需要条件的。条件就是女性不仅要正确认识网络的情感支持作用,而且要不完全依赖网络,不放弃其他的权利保障渠道,尤其是不能碍于面子等原因,放弃法律的救济。否则,网络渠道带给女性的可能不是幸福感的提升,而是幸福感的降低。

因为,女性话语权的网络表达是一把双刃剑,适当使用,有利于女性幸福感的增强;不当使用,不利于女性幸福感的提升。例如,有的女性一遇到婚姻家庭问题,尤其是家庭暴力、小三问题,就只顾着寻求情感救济,沉迷于网络的交流中,讲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把网络上的群体支持当成法律判决,把心理安慰当成救命稻草,长此以往,无异于饮鸩止渴。毕竟,完全依赖虚拟的网络来解决女性的一切权利问题、幸福问题,是不切合实际的。

如果女性在家庭中面临自身人身权利等受到侵害情况,只是选择寻求网络情感支持,而不依靠法律最终来解决问题,结果可能就是遮蔽了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事情的伪解决、未解决。话语权得到充分甚至是过度彰显,其他权利却被搁置了,被网络在悄无声息中屏蔽了。这时候,网络给女性幸福感带来的就是负面影响,而不是正面影响了。女性要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注意网络给女性幸福感提供的只是暂时的情感避风港,避风之后,风浪依然存在。女性需要在现实中勇敢地面对风浪,迎难而上。

博客给男女平等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人们既可以通过博客信息,也可以通过博客进行自我形象的展示。对于女性而言,通过对博客平台的设定,女性可以表达自己的生活状态,阐释自己的思想感受,塑造自己的风格。可以说,博客这种可以由女性本人完全掌控的媒介平台,因为其传播主体在塑造自己形象的过程中,是话语权表达的自主平台,可以自由、真实地创造女性自己想展示的形象,从传播主体到传播内容都具有真实性、自主性、自由性的特点,所以,博客研究在“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女性形象展示和界定的权利,长期以来并没有掌握在女性自己手里。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女性形象的设定与展示是由相应的媒介机构来完成的,性别平等得不到实现。传统媒介机构掌握着话语霸权,而女性在传统媒介中不能掌控话语权。话语是社会文化传统的外化,是一种制度化的产物,男性在传统的文化结构中处于主宰地位,制定人类生活中的一切规范形式,话语作为一种权力体制的象征,被男性所操纵,并融入了男权文化对女规范、价值观念的要求,女性存在于男性所创造的文化陷阱中,女性话语在男权文化的制约和覆盖下走向边缘化,并依附于男性话语而生存。⑤传统媒介常常是从男性视角刻画着大众眼中的女性形象,从而形成大众对于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这些片面的女性形象并没有全面展示真实的、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压抑了女性的形象特征。

网络博客使用简单,其传播的草根性使女性网民扩大了表达的渠道,有了更多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对女性而言,博客就是自己能够主宰的天空,在女性自己的博客中,女性不仅可以进行畅所欲言的表达,甚至可以是堪称惊世骇俗的表达,如木子美曾经把自己的日发表在博客中国网站上,博客中国网站竟然因为这一日,点击量飙升。有学者将女性的这种写作称之为“反叛式”的写作方式,也就是写自己的身体,用不加虚饰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和心灵微妙的变化,肉体的每一丝波纹,都写进文本中,从而使自己不在男性话语中成为一种他者的角色。⑥木子美的博客对男权文化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反叛,也带来了人们对长期以来由男权文化占主导地位所形成的思维模式的思考:男性就应该是第一位的吗?女性就应该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吗?在木子美的博客中,她高举女性个体意识的大旗,极尽女性张扬之能事,男性反而居于附属地位了。木子美在博客中传播的内容从道德角度看必然会引起争议,但木子美事件的传播效果也不是简单的正面或者负面的界定和判断就能涵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从中看到了这样一个关于博客传播的不争的事实:博客客观上为女性话语权的表达提供了新的平台。

网络传播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给女性提供了参与的机会,给女性话语权的表达提供了平台,于是,人们从网络传播的平台上看到了男女平等传播的曙光。那么,网络传播真的实现男女平等了吗?女性在网络媒介中的参与性和话语权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呢?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普遍认为,网络传播中,性别仍未平等。中国女性在网络传播中处于传播主体、传播文本、传播受众三重缺席的状态。⑦但是,博客自诞生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女性这种缺席的状态似乎开始呈现被打破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博客的吸引而参与到网络媒介中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博客是一个可以自我控制、自我设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自身的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性的话语正在通过博客而逐渐变得有力量。16200万,这是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有的博客用户数量;9234万,这是截至2008年底中国女性用户的博客数量。⑧

女性话语权通过网络博客的表达,给女性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是挑战。博客只是提供了一个话语权的表达平台和渠道,如果新台唱老戏,新瓶装旧酒,那么这个渠道不仅不能有助于男女平等,而且还会起到相反作用:继续增强大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为女性按照男性的眼光来塑造自己增加了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传播渠道。因为女性博客容易沦为依照男性视角、矫揉造作、毫无新意地展示自己的广告牌,并没有女性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从而失去了独立自主使用和享受话语权的机会。所以女性应该突破被男性观看的视角模式,充分行使网络带给自己的话语权,促进男女平等。

技术的发展送来了网络新媒体,使得女性的话语权通过网络可以得到更广泛的表达机会。但这种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特有的传播优势的媒体,对女性而言,是福音,还是噩梦?目前还不能定论。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网络的传播优势确实能够并且已经为女性带来了新的感受、新的生活局面、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在这片新的表达话语权的阵地上,女性应该积极参与到网络的使用中来,享受网络提供给自己的情感支持来提升幸福感,并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情感避风港的作用;享受博客平台赋予自己的话语权利,并警惕不要落入男性视角的陷阱。面对女性话语权网络表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引用学者戴尔•斯潘德的话作出回应:妇女必须改变信息的符号并将新科技调整到女性主义的一端。妇女确实需要做好准备,这个准备也必须做得快一点,因为信息革命已经是既成事实。⑨

注 释:

①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②柯燕:《网络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8),第21页。

③宋秀岩:《呼吁出台反家庭暴力》,news.省略/20100430/n271848208.shtml

④北京市妇联研究室:《2009年北京妇女综合素质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北京:2009年度北京市妇联系统调查研究成果专辑》,2010(4),第80页。

⑤凌睛、梁瑛:《网络媒介与女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第82页。

⑥荒林等:《中国女性文化NO.2》,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⑦李伟娜:《中国女性在网络传播中的三重缺席》,《青年者》,2005(3),第58~59页。

⑧陈月华、张悦:《从博客看中国女性在网络媒介中自我形象设定的特征》,《新闻界》,2009(3),第96页。

⑨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网络暴力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校园暴力;社会转型;法社会学

[中国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10月,就在这个月里发生了三起“弑师案”,尤其是10月2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课堂里发生的“弑师案”,更是让国人瞠目,让世人震惊。曾经被视为世外桃源的校园,被视为纯洁无暇的师生伦理,在皇帝的新装被撕裂之后,出与世俗社会毫无差异的残忍与暴力。当案件发生后,无论是官方的反思还是社会的质疑主要聚焦于我们当前的师生关系和教育问题。毋庸置疑,我们确实应当检视早已紧张却被忽视的师生关系和教育问题,但我们却不能停留于此,我们甚至不能停留在如何给受害人一个正义的判决,我们需要追问的是究竟什么因素才是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只有揭示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才能有针对地进行犯罪预防与社会控制。

一、校园暴力原因的一般理论

有关校园暴力的原因论在我国的研究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流派,而是更多借鉴西方犯罪原因论以解释中国的校园暴力问题。在有关西方犯罪原因论的理论中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即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个人原因论又区分为生物人类学的理论和精神动力学的理论。前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天生的生理结构和基因结构,后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而社会原因论把犯罪的根源归因为特定的社会环境,但在社会原因论中又区分为祉会夏常状态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冲突理论、标签理论等。其中,社会反常状态理论把犯罪归因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间的极度紧张;文化传递理论认为犯罪是在社会文化传递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冲突理论注重社会中各个次群体之间的关系,犯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强者与弱者的关系,社会中强大的群体能够把弱小群体的许多价值观和行为定义为违规;标签理论则认为犯罪是相对的,任何行动和有此行动的人只有当被别人标志为犯罪时,才成为违规。在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之外,还有比较典型的二元原因论和三元原因论,前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后者从个人原因、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三个方面分析犯罪。可以说,以上理论是以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为基本模型发展出来的复合理论。

研究犯罪的原因是探寻犯罪规律,制定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的依据和基础,而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对犯罪原因论的不同理解则是各种刑事法律和政策存在本质性的差异所在。尽管西方理论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西方有关犯罪原因论是建立在西方犯罪问题的社会事实之上,而且即使是在西方,有关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论也是建立在一般的犯罪理论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依凭西方理论来解释和应对中国问题,而应该建立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连接中国经验和传统,发展从中国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和理论。因此,在有关中国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也不能局限于用西方理论给犯罪问题盖棺定论,而是从中国社会实践,展示中国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

二、“弑师案”的社会学本质

跳开西方各种犯罪原因论,我们回到案件本身,追问“弑师案”之所以被社会关注的本质所在,这是厘清校园暴力犯罪真正根源的前提。

(一)挑战师生伦理的极限

“弑师案”之痛并不在于其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甚至并不在于处于花季的青少年成为了杀人犯,其刺痛社会神经的是受害者和加害人的独特社会角色。作为受害者的社会角色是教师,而作为加害人的社会角色却是学生,这两个本为一体的社会角色却叠加在不断发生的命案之中,无疑挑战了早已陷入争议的师生伦理极限。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尊师重教业已成为中国文化血脉中的传统,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传统中围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建构了整个社会的秩序伦理,对师生伦理而言,主要体现在“尊”和“严”两个方面。所谓师之“尊”,表达了长幼尊卑的差序伦理,既从师,就要“尊”师,这也意味着要“遵”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很形象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师生伦理关系。所谓师之“严”,表达了中国传统“师道”之基本精神,即为教之严,管之严,罚之严。“尊”与“严”合而为一,相互建构了中国文化的师生伦理。然而,在当今中匡l社会,曾经合为一体的师道“尊”“严”,逐渐被剥离,没有“尊”谈何“严”,缺乏“严”也无从“尊”。当前社会喷涌而出的却是层出不穷的师生冲突,并逐渐演化成具有标志意义的“杨帆门”和“辱师门”,直至不绝于耳的“灭师门”。

(二)挑战社会关系网络的极限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人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同一社会关系网络中,不同社会角色相互依赖,也不断冲突,而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角色冲突程度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紧张程度。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似乎都矛盾重重,关系紧张而微秒,甚至在充满亲情伦理的家庭关系网络中,也已经危机重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转型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当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为主要有劳资关系和干群关系,这是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核心聚集地,也是国家对犯罪现象进行社会控制和法律控制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把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被视为“世外桃源”校园,成为社会精神的避风港。因为他们认为校园里师生没有利益冲突,没有俗世纷争,因为校园是铸造精神的花园。但是“弑师案”把社会震醒,原来连最美好的师生关系所构筑的社会关系网络都岌岌可危。

(三)挑战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极限

青少年犯罪问题在我国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是因为青少年犯罪是主要的犯罪群体,而且青少年犯罪量也再不断攀升。一方面,青少年犯罪率远远高于其它年龄层的犯罪率是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在全国刑事犯罪中的比例始终维持在70%以上。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量也不断攀升,根据200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成员低龄化、犯罪形态团伙化、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方式智能化等特点。更显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和严重。

而“弑师案”的不断发生,表明了青少年犯罪所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即青少年犯罪群体从边缘群体向中心群体的扩展,从局部问题青少年向青少年整体扩散。一般而言,在青少年犯罪群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青少年群体中的边缘群体,即城市和农村中的无业、失业、失学、留守青少年群体,这些人群构成青少年犯罪的核心群体。而深处校园中学子,往往被视为祖国

花朵、国家未来的栋梁,尤其是大学生甚至被视为“天子骄子”,似乎犯罪与这些群体无缘。但是,不被关注的、发生在校园中的青少年犯罪早已显现,而且已经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从职业学校、到正规学校、从中小学到大学,几乎覆盖了整个学生群体,犯罪程度也绝不亚于社会青少年犯罪。而“弑师案”的不断发生,只不过是以最为极端的方式显现了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三、校园暴力的社会根源

既然“弑师案”显现了在中国语境下已经恶化的校园犯罪和颇为严重的暴力问题,那么我们也应该在中国语境中探寻校园暴力的社会根源。尽管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暴力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因素更显得重要。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固然不可忽略,但作为社会问题的暴力犯罪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化的结果。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张力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迁。社会不仅分化为复杂多样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而且这些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逐渐向两极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原来潜在的社会矛盾凸现出来,两极分化所激发的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而难以调和,尤其当法律制度及各种公共政策难以跟进时更是如此。甚至国家的制度不仅不能调适社会矛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得犯罪问题在转型时期就变得更为严重。因此,可以说当代中国的社会犯罪主要缘于社会分化中社会结构方面无以化解的紧张。而暴力的社会深层根源也在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引起的群体性失范。

具体到校园暴力的根源,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结构性的张力也是非常明显。相对社会青少年而言,校园青少年看似被社会影响程度较低,校园可被视为隔绝青少年犯罪的屏障。但事实上,社会分层所带来的结构性压力很容易通过家庭和学校传递到校园青少年群体,而且青少年学生群体本身就是社会分化在个体生活中的投射和缩影。可以说,从校园青少年的心理到行动无疑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尤其重要的是,学校的社会结构也在社会转型中发生了质的变迁,原有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职业伦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从原有传递价值秩序的学校转变为传递职业技术的学校。以此相随的是,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些结构性变化带来了学校教育中的学生与老师、与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的矛盾,构成校园暴力的社会动因。

(二)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的冲突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主导的社会改革大量吸收以西方为样本的现代制度,但这些制度引入中国后却有一个长期性的本土化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尽管我国社会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我看来,还处于初级的表征阶段。即制度逐步引进,现代化制度框架基本完成,但支撑现代制度的文化和社会基础还没有形成。与此同时,以中国传统为支撑的内在文化始终支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决定中国人的行动逻辑。而两种不同文化所预期的社会行动总是相互矛盾,使得社会行动与社会预期发生了错乱。难以调适社会文化与制度冲突,最终导致了转型时期中国犯罪现象的井喷。

对校园暴力犯罪而言,也是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相互冲突的结果。在建构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语境中,表征文化传递到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社会系统之中。我们建构了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教育制度,建构了师生平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的表征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基本目标来塑造人才,传播以现代社会为基准的知识。但在教育的社会实践中,在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中,内在文化却主导了教育实践的行动逻辑。以家庭伦理秩序为基础建构的师生伦理继续主导了当前的师生关系,学校的管理也充满了“父爱主义”情结,使得制度的表达与社会实践发生了背离。而正是这种背离聚集到学生身上,不断加深了学生对学校教育直至整个社会制度的敌视和叛逆。“弑师案”只不过是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的冲突所引发的青少年学生对抗制度的一种极端表达。

(三)社会关联与社会控制的断裂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推进的社会改革逐渐解构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以此重建具有现代意义的秩序与文明。这就使得原有的社会关系纽带逐渐断裂,而这些社会关系纽带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步消失。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由两个最为基本组织的构成:一个是家庭,另一个就是单位。以家庭为根本的伦理秩序一直是传统社会的基石,而单位则是时代的社会基础。可以说家庭和单位不仅构建了中国社会的关系网络,也是其社会控制的基础。而社会转型却在某种意义上解构了这一社会关联,把处于家庭中的人和处于单位中的人推向了社会,成为了社会人。然而新的社会关联并没有形成,原有社会控制又在不断弱化,甚至消失。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一体化的法律控制机制并不完善,使得社会越轨和犯罪问题更显得突出和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