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1
关键词:老龄化;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养老;养老服务模式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与老年医疗资源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与医疗资源亟需优化整合。如何有效衔接养老与医疗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我国中医药服务内涵丰富,其具备的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价值也被现今多数老年人所接受,因此,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医养结合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及其实施背景
1.实施背景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2005年的11.03%上升至2015年的16.1%(见附表),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8亿人,占总人口的18%。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蕴含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要求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同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32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提及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各地开始积极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老机构,探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优势与前景,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目标而努力。
2.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内涵
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是在养老和医疗资源融合后,将中医药健康养生与“治未病”理念引入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做到未病先防、未老先养。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强调服务对象、服务提供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政策保障五个方面的创新。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健康、亚健康老年人,还包括慢性病、残障、恢复期及绝症晚期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服务提供方包括各类养老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服务站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一些社会机构等;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既病防变、综合摄养”;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支撑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新建模式(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合作),还包括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老机构等;政策方面包括政策方针、法律保障等。
二、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实践探索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的结合,如北京、天津、江苏睢宁等,本文以服务模式为依据,介绍以下几个地区试点情况。
1.陕西:支撑模式
2015年,陕西省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结合社区托老院18年养老服务经验,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实行养老、康复、诊疗、护理一站式服务,加强中医药康复内涵建设,为老年人开展特色预防保健工作,受到了入住老年人的支持,医院也由此展现出新的生机。
2.黑龙江:新建模式
黑龙江省利用三级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的医疗救治、专业化的康复护理、全方位的养老养护、五星级的保健服务。例如省中医药科学院率先与4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随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与三亚瑞城假日酒店合作建立“中医医养中心”。
3.辽宁:合作模式
辽宁省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开通方便老年人就医的绿色就诊通道。营口市开发区中心医院和辽宁省亲和源公益养老中心签订协议,成立营口亲和源健康管理中心,每位养老中心的老年人都会接受更加方便的体检、中医保健、诊疗服务。目前,已建成12家中医养老机构,开放中医养老床位1400张,全省10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建立了多项协作关系。
4.浙江:社会资本
兴办浙江元墅公司以“机构+医疗+居家”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成功托管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了浙江省首批“养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和杭州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并开展连锁化运营,开创了居家养老购买服务、中医服务项目上门的先河。桐庐江南养生文化村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为主题,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养生文化和技术,集养生、康复、延寿为一体,建立了持续性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养老综合体[7]。
三、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割据及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
我国养老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由人社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共同管理,其中医疗由卫生计生部门主管,而养老由民政部门主管,使医疗及养老资源融合不够,“医”、“养”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目前,上海市建立了包括机构监督及老年人需求评估的全面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但我国大部分试点地区缺乏相关的监督评估体系[8],只有严格监管,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让服务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2.相关人力资源缺乏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末,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2.8万个,但通过内设、并设、引入医疗机构来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不到一半。据测算,我国目前需要1000万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但目前从业人员仅22万人,经培训的养老护理员仅2万人,且不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特别是中医药背景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医养结合”进程的瓶颈。
3.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尚未落实
医护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养老看护支出费用连续上涨,急需建立长期医养保险制度来缓解照护费用,这也是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需要保险制度作为支撑,但目前缺乏针对老年人健康特点的保障模式,大多数医保基金难以与养老机构进行直接结算。4.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还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都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许多养老机构受资金和场地限制,无法做到医养深度结合,更不用说引进相关人才、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没有规范,养老市场还不成熟,造成社会资本处于观望状态;相关部门没有设立养老服务专项发展基金;医保基金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如果开放医保,养老医疗易被滥用,滋生骗保现象。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多方协作,完善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律,通过部门联动,在医养结合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居家养老等各方资源,利用中医医院的资源和教育机构的科研力量,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养老院、教育机构之间的有机合作,形成以中医为主题的“医教研”合作的服务体系。
2.培养中医药相关人才
在高校教育规划中,结合中医药在养老、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新设相关专业,加强健康养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提高老年家政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相关技能;同时,加强对社会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理念培训,设定资格准入,促使其主动学习中医药知识。
3.将中医药优势引入老年人健康服务
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引入老年人健康管理。膳食方面,将中医提倡的因人因体质和缓进补,饮食宜多样清淡、温热熟软、细嚼慢咽等营养学理论引入老年人膳食管理。手段方面,将针灸、刮痧等中医保健养生技术引入老年慢性病的调养。运动方面,将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引入老年人运动管理,预防跌倒、强身健体。同时,引导优质中医资源,开展以中医为主题的养老服务试点,鼓励和引导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典范意义的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带动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的全面发展。
4.发挥保险作用,建立多元筹资渠道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居家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协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比例,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压力;深化养老保险改革,将养老护理院建设纳入基本养老范围。同时,拓宽筹资渠道,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专项资金,以此为杠杆,吸引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鼓励慈善团体等公益力量关注中医药健康养老事业。
参考文献:
[1]郝晓宁,薄涛,塔娜,等.我国医养结合的展望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6,11:3-6.
[2]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3]马丽丽,汤少梁,陈娜.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广西医学,2016,38(1):143-146.
[4]赵文.中医药“医养结合”展现新生机[N].中国中医药报,2016-02-18(2).
[5]佚名.“以医带养———医养结合”模式开创黑龙江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新篇章[N].黑龙江日报,2015-10-21(7).
[6]刘甦.辽宁设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N].中国中医药报,2016-09-21(1).
[7]章关春.浙江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迈大步[N].中国中医药报,2016-01-25(1).
[8]王阶.利用中医药发展医养结合推进健康中国[N].经济参考报,2016-03-25(A23).
[9]上海将全面推行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EB/OL].
[10]周蔓仪.“医养结合”要迈几道坎[N].中国中医药报,2015-09-30(1).
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养老服务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将完善和加快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业。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显现,传统的养老服务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养老制度保障不健全、城乡养老资源差距大等影响着城市养老服务业的稳定发展。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泉州市各级政府重视老龄化现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全市养老事业的有序发展。养老服务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笔者以泉州市为例,对其养老事业的实践进行检视,以期为破解养老服务业之困局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一、泉州市养老服务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和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养老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难题。养老问题不应只停留在物质赡养层面,还应延伸至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紧急救助和精神抚慰等层面。发展城市养老服务业,建立一套完备的养老服务体系就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举措。截至2014年末,泉州市60周岁以上的本地户籍人口有88.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2.37%[1]。可见泉州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而衍生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市政府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在整体规划、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养老服务更加到位,养老保障更有力度。
(一)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法规不断健全
与过去相比,泉州市制定相关政策的方向和目标逐渐明晰。自2011年以来,泉州市先后出台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贯彻意见》《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等文件。2014年在《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更加全面地提出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在泉州市政府的政策驱动下,养老服务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已建、在建的各类养老机构共有500多家[2];重视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推进“医养结合”新养老模式的发展;支持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建设等。可以说养老服务业在泉州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正大步向前发展。
(二)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泉州市推出相关政策,制定养老服务配套设施的配置标准,建立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具体表现在:一是养老机构管理更加精细化。各类养老机构根据不同的配置标准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公办养老机构发挥“托底”功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民办养老机构则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二是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全覆盖基础上实现提标升档。泉州市的养老90%是居家养老,因此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成为政府力推的养老政策。当前已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14个,基本实现全覆盖[3]。今后政府将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广城市居家养老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养老安居新体系。
(三)养老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泉州市养老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联合多部门,盘活社会多方资源,提供资金补贴保障。如为高龄老人提供生活补贴、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购买服务等举措。二是提倡社会资本介入养老服务业领域。如由民间企业投资兴办的“泉州市江南老年颐乐园”现已投入使用,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通过海外华侨的捐赠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建成了“大埔村养老院”等,这些都说明社会力量已逐渐成为养老服务业重要的供给主体。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大养老信贷投入和提高机构养老服务及入住老年人的保险保障水平等措施[4]。
二、泉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泉州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服务业仍带“病”运行。养老服务业关系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理应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突破其在当下的现实困境,以推动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一)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1.养老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政府的顶层设计影响着养老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泉州市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法规以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当前泉州市养老政策的关注点在于解决养老的经济问题,而忽略人才队伍建设、医疗保障等问题;二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一项政策从制定到获得广大人民接受是需要时间的,这就需要政府坚持不懈地努力。
2.资金投入和人才帮扶不够
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是泉州市目前面临的两大困境。截至2014年末,泉州市政府在帮扶特困失能老人、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方面投入了一定资金,但从效果看,城乡养老资金投入不均,部分养老机构处在艰难维持的状态。说明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力度还不够。此外,该市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专业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
3.养老配套设施规划不合理
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是养老机构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尽管泉州市在布局规划养老设施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出台的《泉州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配套设施之困局,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较为详细的养老设施规划、城乡养老设施不均、社区养老设施不健全、设施配置标准不明确和养老设施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二)养老机构发展动力不足
1.养老机构“供需”错位
泉州市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普遍比城市低,城乡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不平衡。如城乡养老机构的布局结构不合理,城区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而农村多有空置,一些偏远郊区没有设立养老院,存在“就近养老”难的问题。各类养老机构也存在着诸多瓶颈。由于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及收费标准不同,导致公立养老机构床位远远不够,而部分老年人因服务费用高而住不起民办养老机构。城乡养老机构“供需”矛盾问题已影响着该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争取资金支持的主动性欠缺
要确保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行,主动争取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近些年来,尽管泉州市在养老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资金,但部分养老机构在用地、设备等硬件方面资金压力仍然很大。如民办养老院的场所创办难度大,多以租房或自建房充当养老院场所,普遍存在亏本经营的状况。以晋江为例,目前仅有3家民建民营型敬老院,占现有养老机构的10%[5]。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利用率较低
泉州市传统养老观念较强。据统计,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约6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2%,其他居住形式(如养老院等)仅占3%[1]。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是泉州市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因此,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是泉州市政府力推的养老政策。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运作资金、养老场地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利用率比农村低,导致出现室内闲置现象。
4.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未能有效衔接目前泉州市各类养老机构有500多家,但部分机构医养衔接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养老机构的医疗配套设施相对滞后,无法实现“有病就医”;二是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部分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养老需求;三是护理型养老机构数量较少,护理床位比例偏低。这些充分说明现有医养结合发展较为滞后,亟需加以解决。
(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不足
1.社会民间资本参与不足
十部委联合的《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供给主体。泉州市社会资本涉及养老服务业各个领域,但是在参与过程中仍遭遇发展瓶颈。如民间资本参与缺乏统一、公平政策和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再加上养老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使民间资本参与动力不足、投融资能力较差,影响了社会力量介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
2.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存“短板”
泉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大多依靠社会力量创办,使其在场地、设备等硬件方面资金压力大,亏本经营的局面难以扭转。原因在于:一是政府的政策保障不健全,部分养老政策难以实施和落实;二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使民办养老机构难以维系。3.专业人才输送不足目前泉州市各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着专业人员难招的现象,说明该市养老服务人才严重短缺,再加上受过正规培训的专业人员极少,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养老服务业的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影响养老机构工作的正常运作。
三、破解城市养老服务业困局的整合举措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正处于“三期叠加”: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元年;二是“十三五”规划元年,相关政策还处于蜜月期;三是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大时代[6]。2015年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场时代大变革,尽管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破解养老服务业之困局要从政府统筹、养老机构建设和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助力养老。
(一)以统筹规划推进“精准扶老”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转变传统思维。一是完善养老服务制度保障。2014年泉州市把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并列为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说明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往往取决于政府实施的政策法规。二是提高政府投融资能力。泉州市政府将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资金补贴,重点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购买服务。三是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针对泉州市人才短缺的困境,政府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增设相关专业,建设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四是落实城乡养老服务设施。泉州市规划局将在片区开发建设时加强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并在新建楼盘配套养老服务设施。五是推进养老机构改革。政府要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和示范引领作用[7],同时要给予民办养老机构更多支持,实现各类养老机构“供需”平衡。
(二)以资源整合推动“社会化养老”
“社会化养老”主要是指社会力量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价值[8]。政府要协同多方社会力量,使其成为养老服务业的生力军。具体包括:一是鼓励社会民间资本介入养老服务业。以晋江为例,磁灶社区敬老院就是一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社区养老的养老机构,由民间社会组织负责投入资金和基础设施。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由政府投资并引入社会力量进行服务已成为养老机构发展的常态。政府要建立激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扭转社会力量及资金不愿投资费力不讨好的养老服务业的局面[9]。社会力量则要发挥自身社会公益性作用。三是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和人才培养。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建立促进社会组织承接养老服务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建设,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养老服务的队伍中。
(三)以技术创新实现“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是随着养老服务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理念[10],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盘活社会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的一种全新的养老服务模式。泉州市在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助力养老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2014年成立的“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完成了老年人信息录入、手机发放等工作,并开始向老年人提供优质、快捷的信息化服务,逐步落实实体援助服务项目[1]。而泉州市泉港区通过引进“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承接主体,出台《“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互联网+”养老助残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对象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和实体援助服务[11]。可见,将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相融合是我国养老服务业与时俱进的表现,提高了养老服务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四)以实践创新探索“医养结合”
全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如何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有望成为破解养老之惑的重要举措。但在探索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政府加以解决。具体包括:一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破除发展医养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医养产业往健康方向发展。二是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加强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保障老年人养老和医疗叠加的需求。三是加大对医疗养老的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护理型养老机构,落实养老机构医疗配套设施。四是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政府要与社会合作,鼓励更多专业的护理人员到养老机构工作。
作者:谢丹妮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泉州市老龄办.泉州市2014年度老年人口与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张薇.泉州老年人口88.6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受关注[EB/OL].
[3]张晓明,石伟琴.聚焦养老难问题多管齐下助老养老[EB/OL].
[4]余新仁.发挥优势加快发展:解读《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J].社会福利,2014(3):24-25.
[5]陈小妮.泉州多元化发展破解养老困局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EB/OL].
[6]王胜.“十三五”规划系列之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三期叠加,全面爆发[EB/OL].(2015-04-30)[2016-02-15].
[7]福建省民政厅.福建: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新步伐[J],社会福利,2013(8):44-46.
[8]王素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EB/OL].
[9]郭铭华.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何以举步维艰?[EB/OL].(2014-04-13)[2016-02-15].
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教学 辩证施护
近代中医护理仍坚持辨证施护的原则,根据疾病的病因给予不同的护理,加速疾病的痊愈。如清・郑树圭在《七松岩集・淋浊》中,对“气淋”的护理强调“只宜静养”,这是根据气淋的病因而制定的,而“砂石淋”的成因“属郁怒伤肝者多”,所以在护理方面应“戒气省劳,绝欲为第一”。《万应经验良方》对伤寒的护理,根据感受寒邪之因,在护理上提出“惟宜密室避风,勿食粥饭米粒,静谨自守,只以姜汁热酒,或姜茶等类与饮,待七日传遍经络,虽不服药,亦自然痊愈。”又如,泄泻病因属脾胃虚弱,或外邪困脾而致,因此《王氏医存》对泄泻病人特别注意食物的消化,提出“凡饵汤药,萁粥食、肉菜,皆须大热。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在施护方面坚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万应经验方》对阴症腹痛采用“食盐二碗炒热,布包熨脐腹,老幼皆治。”此外对阴症腹痛寒甚的,症见肢冷昏厥,或面唇青手足紫黑,用葱白二斤炒热,以不烫手为度,用单布包葱安肚上慢慢蒸熨,葱冷再换热之,俟热气透人腹内自愈,内以连根葱白七大根捣烂,酒煎去渣,热灌之,阳气即回。由此可见,辨证施护一直贯穿在每一病的护理之中。
目前在各类医院病房中的护士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由于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严重缺乏,中西医护理未能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临床上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并且普遍存在着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由此导致在临床上很少有辨证施护,更没有辨证施护教学的开展。
1 加强高质量的临床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①加强对临床教师思想与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护理人才的关键问题。”因此,作为临床护理教育者,首先应该转变思想和观念,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中西医护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认清各自的优势及护理内涵的共同之处,肯定中医护理理论对医学事业的贡献。②加强临床教师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教师首先要参加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充分认识和肯定将中医护理融人西医护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实践。③医院应与医学院多方联手,多手段多渠道地为带教老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环境。
教师可与学院中医系或中药系教师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也可到中医医院参观学习,从而学习不同教师传授中医护理知识的技巧。
2 探索有效的临床带教方案、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①建立合理的临床教学组织管理体系。设立教学总带教负责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使各项教学工作管理到位,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②运用多媒体设备讲授理论小课,使中医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懂。初步使护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形成联系。③带教教师运用PBL教学方法,结合实例,到病人床前,实地讲解,引导护生参与讨论,学会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④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病例讨论,进行教学查房。鼓励护生书写中西医结合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学会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进行最基本的辨证分析,在确立其病因、病性、病位的前提下,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反馈机制,重视护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同时,也要尊重、理解、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提高带教水平。
3 加强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速中西医护理技术的融汇和贯通,积极探索辨证施护科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把握护理理念的发展动向。吸取国际护理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充分利用医院与医学院已有的中西医资源进行学习与研究,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积累新经验,总结新理论。运用新理论新经验指导临床护理教学,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使临床护理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向社会输送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新一代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涛.传统中医护理在现代的优势特色及发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2):1067―1068.
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4
【关键词】全域旅游;健康养生旅游;发展策略
当前,全域旅游不再只注重提高旅游人数,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旅游质量上,从而通过旅游的方式来提升游客的生活品质。将全域旅游和健康养生旅游有机结合成为了当前的主流方向。
1.全域旅游对健康养生旅游的意义
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了推动现代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该篇文章的问世,全域旅游受到了国家各旅游企业的广泛关注。所谓全域旅游指的是优化调整旅游地区的发展模式,扩大旅游经营管理的内容,不仅仅只涉及相关景区、旅行社、饭店等,还必须充分考虑关联产业、体制机制、社区居民等各环节内容。
对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自然资源有很多,如自然资源(温泉、花卉、森林、草原等);人文资源(中医养生、休闲农业、健康服务等)。健康养生旅游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旅游+”战略,“旅游+”森林、“旅游+”温泉、“旅游+”医疗等,对整个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市场宣传结果,健康旅游涉及范围较广,涵盖了医疗健康旅游、生态养生旅游、养生度假旅游等,这些旅游种类之间是相互交叉发展的,是将度假、康复、中医药、养生等环节置于旅游业中。要想促进健康养生旅游的持续发展,就需要旅游部门、医疗部门、体育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等各部门配合协作,优化调整发展理念,摒弃旅游业过去单一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所以健康养生旅游应尽快实现集旅游产品、有关产业、公共服务和营销网络为一体的全域发展目标,从而提高全域旅游整体效率。
2.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的发展策略
2.1以中医药资源为核心,设计创新全体验产品
一直以来,医药文化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而当前,随着我国中医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已具备了多样化的医疗手段如针灸、拔罐、刮痧、食疗药膳等。最近几年推行的医药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主要是促进中医养生文化和旅游、度假、体育几方面的优势互补。在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设计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等作用。
各地区应深入挖掘本地区特有的优秀中医药资源、高效完善的医疗技术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全方位促进中医药资源和观光旅游、中医医疗服务和度假旅游的渗透融合,制造集中医药保健养生、康体疗养为一体的新型旅游项目。提高中医处方的利用率,并进行精美的包装,将药材、民间医药、民族医药等融合起来生成购物养生类旅游项目。此外,注重研发森林、温泉、康体等健康养生旅游项目。
2.2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推行全链条健康养生旅游示范点
为了保证游客有个良好的体验,应树立科学的组团式发展意识,构建一套完善可行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将该体系具有的规模效应淋漓尽致发挥。对于经济水平雄厚的区域,应实行切实可行的健康养生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医疗、度假、体育、养老的发展进程,实现各类新型业务如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等。当前,国家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各个地区构建十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区,近百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近千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全面推行具有当地特色的健康养生旅游景点,在一些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区域如北京、海南等,充分运用精湛的中医诊疗技术,发挥医疗旅游服务体系的作用,形成健康旅游产业一条龙服务。通过自身优势资源打造出独具地方风格特色的有助于游客健康养生的旅游项目。
2.3建立健全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为了保证全域旅游的持续健康运行,应加强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当前,有部分旅游重点区域前后安排组织了关于加快旅游发展的专业委员会、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等保障措施,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旅游管理部门的统一工作协调能力。还有的旅游区域组建了专门的维持旅游秩序的警察大队、旅游综合执法大队,以期在和谐的法治环境下推动全域旅游稳定发展。
建立健全涵盖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行政服务、旅游交通服务等综合体系的健康养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际中,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应和中医药部门、卫生部门、体育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共同努力推动健康养生旅游产业的全方位发展。对于具备实施健康旅游产业条件的地区,应安排组织专门的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及旅游产业协会,协调处理各职能部门间的矛盾问题,确立科学合理地发展战略目标,及时筹集大量的发展资金,实行旅游发展服务平台,加大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制定详细的规范标准,注重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交易服务质量,完善资金保障制度等,力争实现全方位、综合化的服务。
2.4促进旅游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
在现行的《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强调,将传统的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渠道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微信等渠道有机融合,构建先进高效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该体系有助于实现覆盖全媒体的营销网络,全媒体具有开放性特点,涉及了传统与新兴的所有媒介,通过对电视、广播、音像、网站等各种媒介形式的综合使用,实时接收各用户终端传送的多样化信息。
现阶段,在一些温泉会所、山地疗养度假以及养生休闲小镇等旅游区域均实施了医旅结合、医养结合的健康养生旅游模式,更有部分区域正逐步朝着智慧养生旅游方向发展,涉及了准确检测健康管理活动、加强生理与生理健康评估等各项服务业务。运用了各种新兴产品,比如将石墨烯中医“号脉”手环戴于手腕处,通过手机中下载的相关App软件观察脉搏的变化情况,并第一时间获得体质诊断结果以及中医给出的改善措施。
以上所提到的健康养生旅游服务内容和旅游产品都适合以全媒体网络营销为主要手段,从而实现预期的I销目的。建立健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保障每位游客都能获得良好的售后服务,向游客提供独具特色风格的产品。通过采用全媒体营销网络手段,有助于对各种媒介的高效利用如微信、网络、即时信息等,在全面采集、有效处理、及时存储和准确分析健康养生旅游产品需求信息时,主要以大数据处理技术为主,这样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方,都能方便快捷的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2.5加强资源优化整合
积极开发田园风光、历史人文景观、温泉养生等旅游景点,真正落实生态、养生、乡村三大目标,优化整合休闲养生、康体理疗等优势资源。一方面,在旅游胜地的带动下,对附近健康养生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注重发展系列旅游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主题对远距离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沿线建设美丽乡村,做到点线结合,主题突出,交叉运用。在一些偏远和交通不便的地区,应构建养生会所或者养生类酒店,进而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通过私人研发的生态养生产品,与康体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配合协作,从吃即国药、生态食物,行即在乡间道路上行走、参加采摘和劳动活动,听即积极融入养生讲坛,养即养身、养心,疗即药疗、温泉水疗等渠道全面实现。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基于全域旅游的健康养生旅游满足了全区域协同共进的要求,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各类优质的健康养生服务活动,受到了各大旅游业的广泛关注,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参考文献
[1]周波,方薇.国内养生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论坛,2012,(1):40-45.
[2]金京.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武义县发展养生旅游的对策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21):302-303.
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5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辨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11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348-05
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多系统性、炎性、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反复发作性、多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发病率高,国内成人患病率0.32%-0.36%,女性高于男性2-4倍。临床表现为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特征。伴有或游走不定、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麻木不仁、晨僵、关节屈伸不利等。本病属中医的“痹证”、“历节风”等范畴。是难治性疾病之一。
1 病因病机研究
1.1 现代医学病因病机研究
目前,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感染因子:虽尚无直接感染因子,但一些病毒、支原体、细菌都可影响RA病情进展。②遗传倾向:HLA-DR4某些亚型的B链第三高变区的氨基酸排列有相同的片断,称之为共同表位(shared epitope),它出现在RA患者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发病与遗传有关。③另外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关节扭伤、跌伤、骨折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主要机制是由免疫介导反应引起的。
1.2 传统医学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学虽无RA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又可称为“周痹”、“历节”、“顽痹”、“骨痹”等。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三气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体虚感邪是RA发生的内在因素。《素问・刺法论篇》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风寒湿邪是RA发生的外在因素。体虚感邪,固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的内在因素,但是如果久居严寒之地,又缺乏必要的防寒措施或因其他原因;久住潮湿之地;睡卧当风,感受寒湿,日久也可致病。故《症因脉治》指出:“风痹之因”“饥饿劳役,风邪乘之,则风痹之症作矣;”“寒痹之因”,“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冒风冲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而湿痹之症作矣”。
痹阻不通是RA发生的主要病机。体虚感邪,风寒湿入侵,内外相因,痹阻经络,不通则痛,则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无论感风、感寒、感湿,三者均不离痹阻,而其所产生的痰、瘀又进一步成为新的病因而痹阻脉络,因此不通为其病机要则。故日:“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则经脉闭塞,气血不流,而痹斯作矣”(《顾氏医镜》)。
RA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正气亏虚为病之本,风寒湿热痰瘀为病之标。正邪盛衰的动态变化贯穿于疾病始终,反映了疾病不同阶段的标本特性。就病位来说,其病本在肝、脾、肾,其标在经络、筋肉、关节。
2 治 疗
2.1 西医治疗
2.1.1 药物治疗,目前,西医治疗RA药物的研究取得进展,用药范围扩展。一线药物:即非甾体抗炎药,包括水杨酸类和其他药物(NSAIDs),可以缓解RA症状,是RA的常用药物之一。这类药物对RA的免疫病理机制并无影响,对关节破坏没有治疗效果,副作用以胃肠道症状为突出表现,可以表现为消化道溃疡和出血。无成瘾性及依赖性。二线药物:即缓解病情药物,包括改变病情药(DMARDs)和细胞毒药物,为慢作用抗风湿药(SARDs)。适用于早期患者,能够改善关节症状并降低急性期反应。这类药物起效时间较长,除了改善症状外,还能抑制异常的免疫功能,及早使用可以控制骨病变,但是大多是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三线药物:即糖皮质激素(SAIIDs)。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强的抗炎药物,对活动性、多发性关节炎或RA可迅速改善功能,但是不能阻断RA的病程进展和关节破坏,有明显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如果使用不当,其危害甚至大于RA的危害。
生物药物:是新兴的RA治疗药物,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生物制剂具有药理作用选择性高和毒副作用小的优点,预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组织工程载体:此类药物可以缓解RA症状,有一定疗效。辅助治疗:如使用维生素。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围绕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的活性和血管翳来展开研究。同位素药品:目前主要为核素一云克,这种药物主要由微量元素锝(Tc)和亚甲基二膦酸(MDP)两种有效成分组成。作为一种新的抗风湿药物,它具有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消炎镇痛效果好,有效率高的特点。
从使用状况以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并无特效药物,在治疗RA中主要以减轻疼痛、控制病情发展为主要目的。传统的西医药物虽然见效快,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①毒副作用较大,②不良反应较多,③用药不够灵活,④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⑤停药后症状容易反弹等不足;新近研究的药物,虽然在某些方面能够相对避免传统用药的弊端,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①偏重实验研究而使临床研究相对薄弱,②实验研究与临床用药相对脱节,③造价较高,④药价较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等。这些问题使西医用药及研究方面出现困境。
2.1.2 外科及其他治疗①关节病变手术治疗:外科疗法包括滑膜切除术、关节清理术、关节囊剥离及肌腱延长术、关节融合术、截骨术、关节成型术、关节切除术和人工关节。②免疫抑制性手术:双重血浆置换术即血液免疫净化治疗。这种手术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RA。③光量子血液疗法。对于多种疗法治疗无效和迅速恶化的重症类风湿病人,如Felty综合症患者,除了用免疫抑制药物外,还可进行胸导管和胸腺切除以及切除脾脏。
从外科治疗来看,现代医学仍然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传统的手术治疗只是对已经出现的单个症状的针对干涉疗法,进行手术治疗受到病情发展的局限,是对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和功能受阻的一种补救措施;新的手术手段在临床中的有效性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手术带
来的经济负担也是需要考虑的环节。另外,术后感染、运动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等生存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医学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面虽然存在成效,但是某些不足仍然不可避免;虽然外科、药物治疗双重人手,但是仍然只能缓解目前症状而不能彻底根治;虽然运用不同的手段介入治疗,但是还是不能脱离药物维持;虽然暂时缓解症状。但是患者的经济、心理、生理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亟需摆脱困境。
2.2 中医治疗
祖国传统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祖国医学的很多文献古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有所记载,同时,对其治疗也不断深入。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展现中草药高效低毒等特色,可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有所收获,中医药界也正在从不同侧面为此努力。
2.2.1 内服用药①单味药物: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确有抗RA的物质基础,如雷公藤多苷、青藤总苷、昆明山海棠生物碱和总萜类内酯等,药理研究表明这些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和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使中药对RA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临床已经显示了一定的潜力和优势。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由此可以看出,中药治疗RA大有前景。②经方治疗:目前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方研究主要为:当归四逆汤、桂乌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黄芪汤、四妙散和四物汤等。如当归四逆汤具有散寒除湿止痛、补益肝肾、阴阳双补之功,运用于RA病至后期,多表现为肝肾阴阳气血不足之证,疗效确切;桂乌汤在消除关节疼痛、缓解关节僵硬等方面有独到疗效;桂枝芍药知母汤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而改善症状;防己黄芪汤祛风除湿、清热通络、化瘀止痛、补肝肾强筋骨;四妙散合四物汤用以治疗湿热或热毒阻络的RA。从文献整理中发现,通过辨证加减使用经方治疗RA确有疗效,用药灵活多变,毒副作用较小,可以长期服用,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同时也存在不足:起效慢;实验室研究受限;仍然需要结合西药治疗;虽然对单位药物的药理机制等比较明确,但是对于整个方剂的研究不够等。③自拟汤剂治疗:中医的特点在于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症状,病情的发展而因人治疗,与此同时,灵活的运用方药也是确保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随着对传统医学的逐步深入,很多医家不断探索,根据不同的病情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因素干扰、个体差异等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与方药,充分体现的中医药的优势。如自拟一白二乌汤治疗寒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基本方药为:白芍12g,制川乌(先煎)9g,制草乌(先煎)9g,当归10g,雷公藤9g,桂枝6g,防风12g,羌活12g,青风藤15g,乌梢蛇9g,伸筋草12g,生甘草6g。根据风寒湿实证与风寒湿虚证而灵活用药,随证加减。用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本方能改善本方能改善晨僵时间、关节痛数、关节肿数、疼痛指数、肿胀指数,能降低ESR,使得RF因子转阴。
自拟汤方的研究层出不穷,充分显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灵活多变,随证加减,与西药相比较疗效更好,但是在研究中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观察指标也存在差异;不同的医家存在不同的理论指导、治疗方向与侧重点的差异而产生分歧。
在剂型方面,除了传统汤剂以外,还有中药口服液、散剂、药酒、片剂、膏剂、胶囊、饮剂、颗粒剂、丸剂、注射剂等。
由此看出,各种剂型方便患者用药,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利用度,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医德;但是由于研究水平的差异,研究设计的不统一性,辨证用药的模糊性,疗效指标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医内服用药提出了问题。
2.2.2 中医外治除了中药的内服用药以外,中医外治也是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包括针灸治疗、外敷、药浴、推拿等手段,以下分述之。①针灸治疗:研究证明,这种治疗手段可以调节免疫机制,影响体内自身激素分泌,调节神经传导。文献整理使用方法有:单纯针刺,灸法治疗,温针疗法,蜂针疗法,穴位注射法,火针疗法,埋线疗法,特殊疗法,有耳贴压穴法,激光治疗法等。②熏蒸与熏洗:熏蒸,即让患者接触煮沸的中药蒸汽一定时间的一种治疗方法。熏洗,是通过蒸汽和热水的渗透途径经使药物之间作用于病变组织,发挥药物及物理温热作用,另外,药物煎煮中产生大量中药离子,以离子特性渗透皮肤,进入体内产生药物的治疗作用。③药浴。④外敷:热敷,即将中药熏蒸所用纱布与一定时间,再用这种纱布敷于病变部位,反复更替药袋的一种治疗手段。药敷,即将药物粉碎,用姜汁等将其调为糊状。均匀摊于纱布上而敷于病变部位或有效穴位的方法;也可以将药物经过处理,用胶布固定于有效穴位。热矿泥外敷。⑤推拿:推拿有一定的手法,运用揉拿法类可以消炎止痛,使炎症产物随血液循环而排出。搓抖法类能促使局部发热,起到通经活络、疏风散寒。⑥穴位注射。此外,还有新近研究的汽化疗法、烫疗等,与以上提到的外治疗法在原理上有相同性,不再做述。
中药的外治法可以使药物直接接触患者病变部位或有效穴位,可以起到内病外治的效果,使药物直达病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易于操作,充分调动机体内外环境,安全可靠,奏效迅速。但是由于RA疗效标准不够统一,操作范围较广,研究机理不够充分,所以,这些外治法很少单独使用,多配合内服用药治疗,这样就增加了疗效评价的难度。
文献整理中发现,传统医学多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手段治疗RA。中药内服加外治,可以更有效的加快、增强疗效,标本兼治,充分调动机体的积极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2.3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临床中也发现,RA的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而西药起效快,缓解症状迅速,可以较快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也存在:①需要长时期服药;②毒副作用比较大;③不良反应多;④存在药物依赖性;⑤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等弊端;中药以辨证论治为原则,用要灵活多变,毒副作用低,适合长期使用,但是直到目前为止:①中医在认识RA及RA的症状分型上仍然不能统一;②诊断不很明确、具体;③不管是外治还是内治,虽然各具特点,也还是因为诊断标准、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的不统一性而影响推广;④实验研究较少;⑤重复性较差,缺乏足够样本;⑥近期疗效观察较好,远期疗效观察不足等不足。
近年来,不少同行清楚地认识到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各自的局限性,提出中西医结合或综合治疗RA。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尤为重要。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①要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②早期发现进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③早期联合应用病情缓解药;④注意新药物的作用;⑤中西医结合;⑥观察远期疗效。
3 辨证分型
在辨证分型方面,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仍然存在较大
分歧。
3.1 传统医学研究
目前中医对于RA的辨证分型不统一。依据将本病分为:①热毒内盛型,治以清热解毒,方用《证治准绳》犀角散加减;②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减;③寒湿阻络型,治以温经散寒,通络除湿,方用《金匮要略》乌头汤加减;④正虚邪恋型,治以扶正祛邪,方用《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通过整理文献,辨证分型整理如下。
①活动期:风寒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游走不定、遇寒则痛剧,关节屈伸不利、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苔薄白。脉弦缓或弦紧。治宜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防风、桂枝等。代表方剂有防风汤、小活络丹等。
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游走不定或肿胀、肢体沉重、恶风、小便不利,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缓或濡紧。治宜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秦艽、薏苡仁、苍术等。代表方剂有蠲痹汤、七圣散等。
寒湿痹阻证: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遇寒则痛剧、硬僵屈伸不利、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治宜疏风散寒,除湿通络。常用药物如桂枝、白术、乌头、独活等。代表方剂有乌头汤、麻黄加术汤等。
风湿热郁症:关节红肿疼痛如燎、晨僵,活动受限。兼恶风发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便干尿赤,舌红苔黄或燥。脉滑数。治宜疏风清热。常用药物如石膏、知母、黄柏、薏苡仁、生地、赤芍等。代表方剂有宣痹汤、白虎加桂枝汤、二妙散等。
寒热错杂证:肌肉关节红肿热痛、但局部有畏寒,或自觉发热而触之不热;或关节屈伸不利、得温则舒,甚则关节僵硬、变形,但发热恶寒、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脉弦数或弦紧。治宜温经散寒,清热除湿。常用药物如生石膏、黄芩、栀子、桂枝、麻黄、制附片、生姜、芍药、知母等。代表方剂有桂枝芍药知母汤、三妙丸等。
热毒痹阻证:关节红肿疼痛明显、得冷则舒,壮热烦渴、面赤咽红、便秘小便短赤,舌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通络。常用药物如水牛角片、生石膏、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丹皮、生地、玄参、紫草、板蓝根、桑枝等。代表方剂有清瘟败毒饮、银翘散、白虎汤等。
痰瘀互结证:关节漫肿日久、僵硬变形、屈伸受限、疼痛固定,舌质紫黯苔白腻,脉细涩或细滑。治宜活血祛瘀,化痰通络。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赤芍、香附、当归、地龙、白芥子等。代表方剂有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桃红四物汤、桃红饮加减等。
此期病理特点是邪气盛、病势急、关节症状明显、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化指标如: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多表现为明显异常。
②稳定期:病情虽然好转,但因病人本身气血不足,或肝肾亏损,再加上活动期的攻邪治疗,使邪气未尽、正气更虚,因而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症状复杂多变的表现,其各项生化指标可轻度异常改变。
痰浊痹阻型:证见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疼痛固定不移,肢体重着。伴胸闷、痰多、困乏无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治则:化痰通络,佐以活血止痛,予蠲痹汤加减。
气血亏虚型:证见肢体肌肉酸痛乏力、活动后加剧、或关节变形僵硬,伴面色无华、头晕、心悸、气短、自汗等证。舌淡舌体瘦,或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脉细涩。治则:补气养血、通经活络,予独活寄生汤加减。
肝肾阴虚型:证见久痹不愈,关节热痛,昼轻夜重,伴有腰膝萎软无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嫩无苔。脉细数或弦数。治则:滋补肝肾、养阴通络,予虎潜丸加减。
肾阳虚衰型:证见久痹不己,关节筋骨冷痛、麻木昼重夜轻,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伴面色咣白,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小更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治则:温补肾阳、宜痹通络,予金匮肾气汤加减。
③缓解期:此期病人一般无典型症状与体征,偶因天气变化、而关节再次出现疼痛。其病机主为正虚为主,因而治则应以扶正固本为主,肾虚者补益肝肾,血虚者养血益气,方药以六味地黄汤、金匮肾气丸、人参养荣汤之类。
在辨证分型方面,由于两种医学有着不同理论基础,于是临床分型上始终不能得到统一,就使得诊断标准、试验病例标准、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方面的不统一。现代医学主要侧重于实验室研究,而传统医学侧重于临床表现,二者在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向方面各有不同,也增加了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的难度。
3.2 现代医学研究
目前比较承认的是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略,不再作述)。
对于RA的临床研究,不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都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并且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不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都存在自身所不能克服的弊端,于是,中西医结合疗法呼之欲出。在不断的研究与比较中,已经慢慢摸索出治疗RA较为全面的方法,两种不同理论的治疗方法相结合,可以扬长避短,并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地解决了彼此的难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确诊、早期联合用药是目前治疗RA的最关键的问题。
4 突破口
目前,中医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由于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给研究和比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通过研究文献不难发现,2003-2005年这段时间中,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研究层出不穷,相关报道也屡见不鲜。就其水平而言,有辨证论治的疗效分析,有相关病例的报道,有专方、验方、自拟方及病案分析,也有实验研究。虽然也有部分研究采用了对照的方法,但是却没有比较严谨的科研设计、随即分组、盲法的前瞻性研究,这样就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性与可比性的相关评价。于是,尽可能的应用盲法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前瞻性研究意义重大。
4.1 实验研究
在实验设计方面,有学者研究已经研究出适用于中医药评价的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即分层随机化、单个病例的随机对照试验、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和集团随机试验。其中,分层随机化与单个病例的随机对照试验对于RA的中医方面的研究意义比较大。
随机临床试验的方法已经被全世界公认为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药的实验设计与实验研究提供了相关思路,这也是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对话的一个切合点,为中医药的现代化铺路。
4.2 评价方法
4.2.1 证候诊断证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据,也是中医认识生明机体的方法。中医证候诊断,能够体现中医的特色,也是进行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医始终是一门经验的临床学科,所以,其主观性也就不能避免、消除,只能尽量降低。
因此,证候诊断标准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证、不同的发病阶段、不同的病理表现而制定、修改。
4.2.2 证候计量方法 目前,证候计量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主症+次症法,②症状积分法,③综合评分法:将证候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评分。将症状、体征及客观检查结果均进行评分,最后综合后进行计量。
同时,为了减少计量方法的人为偏倚,国内外都在探索临床症状计量诊断的新方法。
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6
一、规划背景
(一)基础现状
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36个,其中,医院7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个;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5.1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31人、注册护士数为1.65人;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为2103.5万人次,住院患者52.5万人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病床周转次数分别为27.6次、28.7次、18.6次,病床使用率分别为90.8%、89.5%、59.1%,住院率分别为3.8%、2.8%、1.1%,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9天、11.1天、9.8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机构就医吸引力不强,医疗服务有待提升,致使本地大量患者外溢;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老龄化趋势加剧,专科医院、康复疗养保健机构少,重点学科建设薄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医、保健需求;三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供给与合理利用不足,医疗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高级次、高成本的医疗机构,大部分基层卫生机构和专科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较低、门诊量不足;四是我市仅有5个专业精神病诊疗机构指导全市236个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防治服务,精神卫生诊疗网络尚不健全,精神卫生疾病防治力量不足;五是民营医疗机构规模小,未能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未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二)面临形势
从规划远景目标看,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梦,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面临新的更大挑战。
从人口结构层面看,到2020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医疗服务需求将急剧增加。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需要更多医疗卫生资源支撑,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更为凸显。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将持续增加,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公共资源造成压力,特别是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从居民健康需求层面看,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居民生活方式迅速变化,疾病传播速度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趋加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存在。
从技术和协同发展层面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动与京津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和“健康中国”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要求,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协同发展前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基本适应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我市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职能及布局。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当前,着眼中长期,科学优化、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与群众服务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坚持保障公平与提高效率相统一。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协调性,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坚持区域整合与协同发展相融合。统筹城乡、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优化整合和均衡调配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功能。紧紧抓住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群众健康水平的同质化、一体化。
坚持内涵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相协调。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尤其是城市三级公立医院的资源规模,坚持走精细化内涵发展之路。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建设高水平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医疗卫生保障。
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好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政策,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
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及资源配置标准
根据本规划指导思想和医疗机构设置原则,以人口数量、患病状况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状况为主要依据,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设置。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与规模,对于需求量大的专科医疗服务,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专科医院。鼓励引导社会办医,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根据省与北京市卫生合作框架协议,适度承载北京医疗卫生资源溢出和服务。
(一)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1.医院
(1)公立医院。
——省办医院。设置省办综合医院1家,即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到2015年底床位数为1690张,按照“增加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在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增加其单体医院的床位规模。
——市办医院。分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设置市办综合医院2家。承接首都医疗机构外溢,按照每年新增人口与医疗需求相符的原则,以引入社会资本为主,在市区北区(双峰寺空港区)新建三级综合医院1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相关政策,部分县级医院可逐步升级到三级医院标准;鼓励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向中心城区外迁移;严格控制一级医院数量,中心城区不再新增一级综合医院,市域内不再新设置50张床位以下的一级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设置市办三级中医医院1家。鼓励社会资本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中医医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健康需求变化,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医院设置进行调整。
专科医院。主要包括:
市第三医院。由市肿瘤医院和新建的市传染病医院合并而成,建设成为集医疗、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市级肿瘤和传染病专科医院。
市妇幼保健院。迁址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妇儿医疗、保健和指导任务。
市儿童医院。新建市儿童医院,以儿童疾病防治为主,承担全市儿童重大疾病防治及指导工作。
市精神病医院。设置市精神病医院,以精神疾病治疗和心理咨询为主,承担全市精神疾病防治及指导工作。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立精神科病房。
市口腔医院。迁址新建市口腔医院,改善现有医疗条件。同时分别在市区北区(双峰寺空港区)和西区(双滦区)建立4-6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口腔医院门诊部,开展口内、口外、牙周、儿童牙病、口腔种植、修复等口腔诊疗项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
——县办医院。依据县域常住人口数,原则上设置县办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各1个;50万人口以上的县可适当增加公立医院数量;每个县至少有1家县级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县可单独设置精神病医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工作。
——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根据我市实际,依托市中心医院和技术力量较强的专科医院,建立区域市级综合性医疗中心和市级专科性医疗中心,主要面向辖区居民提供代表本地区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性医疗服务,并承担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一定的医学科研任务。
(2)社会办医。社会办医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根据我市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状况,鼓励以社会资本举办为主设立特色专科医院,重点建设骨科、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康复、精神病、眼科、耳鼻喉、肿瘤、皮肤病、烧伤、整形外科等专科特色突出的医院,与公立医院形成相互补充、错位发展,力争建成和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社会影响和品牌特色的社会举办医疗机构,实现社会办医床位数占全市总量的比例有所上升,办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10万服务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可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人口一般在1万人左右。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口增加,可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新区和街道办事处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城市一级和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可依据需要,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域内可依照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原则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要面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初级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由辖区政府解决,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地点与所属街道不符的重新规划设置。
(2)乡镇卫生院。分为一般乡镇卫生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山区等交通不便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分支机构,同一乡镇不能同时设立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综合考虑城镇化、地理位置、人口聚集程度等因素,选择1/3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成中心乡镇卫生院。支持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县办医院分院。
(3)村卫生室。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可不设村卫生室。按照基层医改的要求,继续强化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4)个体诊所等其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鼓励发展特色专科诊所,新设置诊所以本辖区服务人口数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上一定区域范围内不重复设置同一类别诊所。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设置公共卫生科为补充,构筑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
市级设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各县区分别设置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中,未设置疾控预防机构的承德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保障全区国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公共卫生科。每个乡镇卫生院设公共卫生科。
(2)妇幼保健机构。按照“县市合、乡增强、村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机构职责整合,理顺服务职能。
整合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建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整合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建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其中,未设置妇幼保健机构的承德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设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所,保障全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妇女健康检查、孕前优生检查等服务项目落到实处,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整合乡镇卫生院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组建新的“乡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接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保留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场地资源共享共用;保留村医、计划生育村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
(3)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整合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组建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整合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组建县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局。其中,未设置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局的承德高新区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1家。将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为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公室,做好域内监督执法和卫生监督等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协管,承担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村(居)计生专干兼任村(居)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员。
(4)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精神卫生工作管理机构。设置市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各县区均设置精神卫生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县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乡镇(街道)设置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负责辖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病人线索摸查、建档立卡、免费发药、社会康复、技能训练和定期家庭随访、转诊等工作。
——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设置市级精神卫生防治中心1家,承担患者的紧急住院治疗任务及由县区转诊而来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任务;协助市卫生计生部门规划并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定期统计、分析、评估、报告相关数据和工作信息;指导县级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承担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各县区分别设置1家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有精神专科医院的设在精神专科医院内;无精神专科医院的至少在县办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承担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5)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依托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设置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指挥调度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资源,承担全市急危重症病人求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应急反应、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宣传急救常识,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收集、报告和传递急救信息,参与维护急救“绿色通道”。各县区根据需求科学设置紧急医学救援机构和紧急医学救援平台。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为龙头、县区紧急医学救援机构为依托的全市医学救援网络体系。
(6)中心血站。设置市中心血站1家,难以覆盖的县区可依托县办综合医院规划设置供血点。
(7)卫生信息化机构。将市医学情报站更名为市信息中心,相关职责由信息中心承担;各县区设置专门的卫生信息化机构,实现以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为基础和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的六大业务协同应用。到2020年,我市全面实现市域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互联互通”的卫生计生信息化构架。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1)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融健康理念于养生养老服务之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加快建设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医疗卫生与养生养老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采取医务人员定期巡诊、派人员驻守、开设“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为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诊疗和急诊急救服务。“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实施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双十”工程,规划建设10个富有地方特色、体现医养结合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园区,满足10万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养老需求,为承德及京津地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健康养老服务。
(2)健康养老照护机构。根据全市老龄化状况、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疾病谱、就诊模式及市场需求,规划建设一批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健康养老照护机构,相关机构床位及人员设置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支持依托综合医院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健康养老照护病区。鼓励有条件的的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以健康养老照护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市区与县区健康养老照护机构的数量按照1:1的比例设置。
(3)健康管理机构。设置市健康管理机构,满足居民相关健康需求。县区健康管理机构按照区域发展和保健需要进行建设。
(4)美容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
(5)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可根据全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结合当前临床检验能力和水平,设置一定数量的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市级与县级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的数量按照3:1的比例设置。
(6)加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机构建设。在市、县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加强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评估工作。大力发展基层治未病医疗队伍建设,原则上每个乡镇卫生院新增1至3名治未病巡诊中医人员,定期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7)其他诊疗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其他诊疗机构。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1.床位配置。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现有病床使用率及医疗机构级别、功能等相关指标,依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规划床位配置标准,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县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右为宜,5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可适当增加;市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800张左右为宜;省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在严控公立医院单体规模的同时,对公立医院实行动态调控。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90%、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床护比配置不达标时,一般不得新增床位编制;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80%、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时,应适当减少床位编制。
2.人员配置。人才队伍培养是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技术职称和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并获得执业(或职业)资格(合格)证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使其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人员的专项能力建设。
(1)医院人员配置。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50、3.10人。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置。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万名居民配置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全科医师与注册护士1:1的比例配置社区注册护士;其它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9人;非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总数的5%。
——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乡镇卫生院人员本着精干高效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交通等因素配备80-90人。在人员配置总量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90%,行政后勤人员比例不得超过10%,公共卫生人员不低于3-4名;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医师。
——村卫生室卫生人员配置。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以上资格医师)执业;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或联办的村卫生室,每增加500-1000名服务人口应增加1名乡村医生。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置。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到达0.83人,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人才满足工作需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根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要求,按常住人口0.3/万的比例,核定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按常住人口1.35/万的比例,核定设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常住人口少于15万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数不少于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现有人员编制标准高于本标准的,可暂维持现有人员编制总数不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公共卫生人员3-6人。
——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根据服务人口、社会需求、交通状况以及承担的功能任务等因素合理配备人员。市、县、乡级机构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均不得低于总人数的80%。
——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人员配置。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配备人员。
——血站人员配置标准。根据年采供血等业务量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人员配置。按照区域人口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合理配置公共卫生人员。
——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人员配置。按照区域人口及承担的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合理配置人员。
3.设备配置。根据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结合全市医学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大型医用设备实行总量控制,按照“规划、论证、申报、审批、采购、反馈、评估”程序,办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严格控制利用贷款、融资、集资等形式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严禁单位擅自购置或无证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对社会举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预留一定配置额度予以支持。鼓励在医疗机构分布密集区域,设置影像、病理、检验中心等机构,整合大型医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阳性检出率和设备利用率。
4.技术配置。健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负面清单制管理。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研究网络建设,围绕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加快推进适宜医疗卫生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以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为目标,立足我市实际,加强对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指导,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形成以市级为主体、县级为基础的临床重点专科新体系,逐步缓解地域、城乡、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可持续发展。
5.资源信息配置
(1)积极应用新技术。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促进智慧医疗服务和健康大数据的应用,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创新人口健康信息化投资建设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项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3)积极推动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和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率。鼓励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和远程会诊,缓解边远地区和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降低就医成本,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
(4)大力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5)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构建与互联网安全隔离、联通各级平台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高效安全稳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6.经费配置。规划期内,按照“两个提高”(即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要求,逐步提高政府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投入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的政府补助政策。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基层卫生机构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经费投入保障。
四、保障政策
(一)完善医疗卫生资源调整机制
拓宽医疗卫生费用筹资渠道,提高财政和社会投入比例,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在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等系列改革基础上,按照“科学调整存量、严格规划增量”的原则,合理确定区域内公立医院的数量和布局,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设备配置,严禁举债建设和装备,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公立医院资源过剩的县区,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布局,根据需要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和人才定向培养的支持力度。新建居住小区和社区按照相关规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平性和均衡性。
(二)构建多元化办医新格局
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新建城区,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满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重点加强中医、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建设;优先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县域医疗能力和水平;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达标率95%以上。加强社会举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发展,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率。推进区域注册及医生多点执业备案,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探索公立医院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科学评估办法,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以居民健康需求为依据,合理确定各类人才队伍规模,制定有利于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重点加强护理人员培养,促进医护队伍平衡发展。强化医教协同发展,推进院校医学教育与卫生计生行业需求紧密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合格临床医师。
以卫生计生人员需求为导向,改革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提升卫生计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切实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加强对医药卫生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推动医药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创造良好职业发展条件,鼓励、吸引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护理、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大力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
健全以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事业岗位的70%,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医疗卫生人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发展和合理流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员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药卫生人才倾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为辅的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为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四)规范医疗服务价格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监管,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保护患者合理就医。在总额控制的基础上,推广开展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探索建立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资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等价格,同时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五)推进防治结合与中西医协同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医院及相关专科医院要依托相关科室,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合作,承担辖区内一定的公共卫生任务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强化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工作职责,着力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联防联控工作,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要承担起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以及职业病、精神疾病等患者的治疗任务,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以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做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和其他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设置,增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统筹用好中西医两方面资源,提升基层中西医综合服务能力。市办、县办中医院及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国医堂。
(六)推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和健康信息共享、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拓展健康服务范围和空间。加强现代信息手段在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精准化,提高服务能力和防控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制定并落实支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政策,对非政府办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位、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鼓励以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多样化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支持发展大健康新医药产业集群。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建立问责机制,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确保本规划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二)明确责任。市卫计委依据本规划组织实施,重点规划市办及以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将床位配置标准等卫生资源细化到各县区,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县区卫生计生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地方实际,编制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逐一细化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各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配置规模,对村级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县区规划编制要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合理确定各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目标;要与新型城镇化及区域发展布局相结合,做好与本规划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合理控制资源总量标准及公立医院单体规模。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经市卫计委组织专家论证、县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及时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抓好组织实施。
(三)协调联动。卫计、发改、编制、财政、人社、国土、住建、规划、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工作。卫计部门制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发改部门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依据本规划对新改扩建医疗卫生建设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编制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设置;财政部门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人社部门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住建、规划部门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审批建设用地,将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医疗机构规划用地;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