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个人学期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商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商务个人学期总结

电子商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1

以湖南电大工商管理类专业为对象,探讨目前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分析其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湖南开放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分工的需求,以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为原则,对学生学业方向进行必要的划分[1]。它包括专业划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教学实施等内容。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既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和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一、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实施现状

电大的专业设置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规定,基本沿用了之前中央电大的设置规则。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专科开设有工商管理(分为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方向)、会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五个专业;本科开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五个专业。每个专业都制定了培养方案及实施规则,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设置、毕业规则、学位规则(本科专业)、课程说明等。电大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延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补修课(只针对本科专业)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最低毕业学分的要求;模块内的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全部由中央电大决定,选修课主要由省级电大决定。每门课程都有课程说明以及建议开设学期,在参考“建议开设学期”的基础上按照“滚动开课”的原则进行课程开设。学员必须先修满各模块中必修课程的学分,然后在每个模块内选择课程修满各模块的最低毕业学分(即限选课程),剩下的学分可以在各模块的课程中自由选择(即任选课程),最后总学分达到毕业最低学分即可毕业①②。目前湖南电大工商管理类专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别不大,课程总数基本在43门左右;其中有15门左右的必修课,共计53学分左右。本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则有较大差别,课程总数多的有50门(会计学本科),少的只有34门(财务管理本科);必修课程学分也相差较大,多的有62学分(工商管理本科),少的只有45学分(物流管理本科)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

从前面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电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还是延续使用了国内普通高校的专业目录,这不管从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还是从电大学员的学习需求来说都不太合理。首先普通高校是以培养“专业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来进行专业设置的,但电大开放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种专业设置直接导致了电大的专业教学偏离了其培养目标;其次从学员角度来说,开放教育学员的主要需求偏重于应用型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目前电大的专业设置划分笼统、指导性不强,使其专业课程涉及面广深度却不够,学员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二)课程体系不实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电大的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以模块化为主,其优点就是灵活性比较大,同时能够帮助学员系统的构建专业知识结构,但从实际应用来看这种课程体系却并不适合在职成人。首先,模块设置不合理。目前的模块设置主要从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出发,分为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延展课,课程数量多但内容不深,学员通过学习只能增加其理论认识,并不能针对性地提高某一特定能力。其次,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学生选课自由度不高。从前面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各专业的必修课所占比例非常大,少数的选修课也仅仅是限选课,而开放教育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即便就读的专业一样,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大不相同,选课自由度不高导致了学员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三)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

以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专科的课程教学计划为例,专业课程总共有26门,其中必修课程7门,选修课程19门,这些课程内容覆盖广泛,囊括了工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其中有很多课程都是理论入门课程,例如企业策划、税收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企业文化等等,内容粗浅空洞,缺乏实用性与操作性。另外还有一些课程内容重复度过高,比如说市场营销学、推测策略与艺术,学员并不能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

三、原因分析

(一)办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电大的办学理念是“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办学方向是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是针对基层群众的普通教育。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开放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情结,基本上都是复制普通高校“精英教育”的做法,这既不符合其办学定位,也不能满足广大基层学习者的需要。

(二)系统管理体制不顺畅

目前电大系统仍然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二元交叉管理体制”:组织、人事、财务等方面隶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学业务方面接受上级电大的协调指导,二者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联系。这就导致电大系统在办学过程中教学行政管理色彩比较浓,教学过程管理却有所缺失。另外中央电大对于地方电大教学业务的协调指导实际上成了直接管理,中央电大掌控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统设课程安排等各方面的权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权力集中,中央电大为了统筹全局、简化工作只能进行简单笼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而地方电大是教学的执行者,却缺乏办学自,只能落实中央电大的计划安排,不能根据地方需要进行针对性设置。

(三)教学管理机制不灵活

一直以来电大系统实行的都是“五统一”④教学管理模式,在一段时期内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开放教育的发展这种机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首先笼统的专业设置、统一的课程名称与教学大纲已经不能满足各个地方、各个行业的特殊需求,导致了“混文凭”的现象出现。其次中央电大统一考试,地方电大开展教学活动,教考分离导致地方电大在教学上缺乏动力,也不能对学员形成有效约束。第三由于各地的学习需求、教学水平不一样,材、考试与评分标准这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反而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

四、对未来湖南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3],并具体指出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国家开放大学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中提出要“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增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4]。目前开放大学建设的主要思路是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成为各自独立的办学实体,在享有办学自的同时各有侧重。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全国举办以本科为主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地方开放大学面向本地区举办以专科为主的、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5]。在这一办学思路的指导下,未来湖南开放大学将会在专科的专业设置、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设置、专业招生上有完全的自;部分本科专业也将会有更多的自。为此笔者结合现状对未来湖南开放大学如何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专业设置要突出能力

学历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在职成人,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湖南开放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突出能力为本,建议将工作任务与专业能力相结合进行具体的专业划分。就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涉及企业管理与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学员来自各行各业;虽然学员选择了同一个学科大类,但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提高的具体能力并不一样;因此只有通过基于工作任务、结合专业能力的专业设置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6]。具体来说,工商管理类的专业能力基于工作任务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生产管理、个体经营、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创业发展、物资物流、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等具体的能力方向。在此基础上首先应确定各能力方向的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然后再组合相关能力形成细分专业。学员入学时不需要选择细分专业,只需要根据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职业规划选择具体的能力方向学习,最后综合已获得学习成果确定毕业专业[7]。

(二)课程体系要突出灵活

课程体系设计是专业设置的延续,也是实现专业设置目标的有效保证。开放教育是一种职业后教育,学员参加学习更多的是想提高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建议未来湖南开放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可以在“能力为本”的专业设置基础上强调专业课程模块对具体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考虑成人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突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关键在于专业课程。具体来说在专业能力细分的基础上将所有的专业课程划分为多个专业能力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对应某一具体能力的培养;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由数个能力课程模块组成,这些专业能力课程模块根据具体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被分为核心模块(必修)、辅助模块(限选)、边缘模块(任选)。每个能力模块由几门相关的专业课程组成,不同能力模块所包含的专业课程各有侧重,各能力模块中的专业课程也互有交叉。模块内专业课程根据不同能力模块的要求又会被分为核心课程(必修)、辅助课程(限选)两种;同一门专业课程有可能会存在于几个不同的能力模块中,但学习要求可能不同[8][9]。这种课程体系给予了学员更大的自主空间,学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专业教学要求的指导下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灵活选择来完成相应能力模块的学习,进而通过能力模块的选择和灵活组合来完成相应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学校也要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措施,例如全面的选课指导、完善的自主选课机制、课程试学制度等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灵活性[10]。

(三)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

课程是课程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也是课程体系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关系到专业教学过程的开展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开放教育学员多是在职成人,学习目的性强,实践机会多,但普遍理论水平不高;同时在职成人生活更丰富,学习专注度不够,使他们对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并不感兴趣,更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学习内容的可操作性。建议未来湖南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应在合理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设计指导下,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首先在课程选择上应该在基本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学员的职业发展,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以工商管理类的专业课程为例,可以结合具体的专业教学计划选择开设相关的职业证书课程,例如营销师、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同时还应做好学历课程与证书课程的学分互认,使学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最大化学习成果。其次在课程内容上应该多学习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的先进经验,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中心,充分考虑在职成人的特点,采取对外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专业教材,突出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与互动性;比如目前工商管理专科个人与团队管理、资源与运营管理两门课程的教材就是比较适合在职成人学习的。另外学校也应该提供课程试学的服务,对于所有可以选修的课程学员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试学再决定是否完成该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员学习的满意度,反过来还能够推动学校提供更加符合学员需求的课程内容。

五、总结

总之,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湖南电大应该抓住向湖南开放大学转型的契机,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员需求为目的,结合湖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的先进经验,对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积极、深入的探讨,从而更好地推动湖南开放大学的建设。

作者:辛治杰 单位: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注释]

①国家开放大学2014级专业规则(专科).2014:183—186.

②国家开放大学2014级专业规则(本科).2014:254—257.

③湖南开放大学2014春季教学计划.2014:85—88.

④全国电大系统都使用统一的课程名称、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统一的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1]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35.

[2]开放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模型构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1—3.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9—86.

[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35.

[5]于云秀.开放大学的内涵与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1(5):27—29.

[6]李云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11—14.

[7]杜纯梓,周礼良,吴晓波.湖南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的实践模型构建与实践[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6.

[8]杨亭亭,等.专业设置改革与多元组合课程体系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74—78.

电子商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2

高职教育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理论以“适度、够用”为原则, 要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市场营销专业既要求学生掌握营销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商品销售、营销管理等专业技能。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不足

这些年来, 尽管很多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调整, 加强了实践教学, 但大多不尽如人意, 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反映, 虽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由于实习条件、实习基地以及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少人走上工作岗位后, 仍感觉学校里学的知识和工作实际相差较远, 以致于上无高深的理论, 下无一技之长, 真所谓“高不成,低不就”。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 课内实训。营销专业的一些课程,除安排理论教学外, 还安排实践教学。凡安排有实践技能教学的, 均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 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课内实训一般采用案例分析、演说、习题等形式开展。与过去教师一味满堂灌输理论相比, 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但是, 仍然远离营销实践, 仍有隔靴搔痒之感。另一方面, 由于实训教材或辅导书的严重缺乏, 开展实践教学没有依据, 没有系统化, 教师凭自己的理解能力零星作战, 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测评和考核, 教师做得好坏一样, 很难调动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第二, 模拟实训。借助于模拟软件, 在校内的实训室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公司业务、营销方案等模拟,通过模拟, 使学生了解了业务流程, 增强了感性认识, 但是, 模拟实训最大的缺陷在于它是静态的, 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 营销实践最终要面对的是市场, 解决人的问题。第三, 校外实习。一般在学期中或学期末, 再加上暑假2 周时间和毕业前一学期, 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让学生深入工商企业单位, 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 每次均有相应的实习内容, 学校及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均有指导老师对其加以指导。但是校外实习也存在着问题, 主要是实习基地不稳定。由于校外实习基地大多属于企业或个人所有, 企业和个人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 不可能无偿地提供给学生实习; 同时, 由于营销岗位本身的特点, 企业很难在特定的时间内安排大批的学生实习。这样, 一般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而接受的单位主要是一些“面子基地”“关系基地”, 学校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同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 达到互利互惠、可持续发展, 从而打通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要真正使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使学生毕业时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而高校红红火火的勤工助学活动不仅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 也为我们的实践教学打开了另一扇门。

二、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勤工助学扫描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国际性商贸名城义乌市, 是一所工商贸易学科优势较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以“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为人才培养原则, 依托中国小商品城和义乌众多知名企业, 坚持开放式办学。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是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已不限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勤工助学岗位也从传统的校园内的清洁工作, 图书馆、公寓的管理助理走向了社会, 学生更多的是在校外从事兼职。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勤工助学、参与实践的意识非常强, 另一方面, 也得益于义乌市场提供的机会。勤工助学不仅使家境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同时, 也使学生积累了工作经验, 增长了才干, 涌现了一大批非常出色的学生, 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 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重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经过调查了解, 我院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勤工助学参与面达到近100%, 工作时间主要安排在课余、节假日和寒暑假, 岗位基本集中在商品或服务推销、商场或企业的节假日促销外展活动、协助商开拓市场等营销一线岗位。因此, 参加勤工助学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市场, 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具体的岗位上真刀真枪地从事营销实践, 这样的实践解除了隔靴搔痒之短, 弥补了前述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教学的不足, 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锻炼。但是, 目前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还处在自发的阶段,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管理。

( 一) 自发性与盲目性

每年新生入学后, 会有大批学生加入到找兼职的队伍中, 大一新生由于在对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以及义乌市场缺乏了解, 使兼职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二) 勤工助学的出发点还不够明确

“勤工”是为了“助学”, 在经济上帮助自己完成学业, 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部分学生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仅限于此, 他们比较看重勤工助学带来的经济上的改善, 而并不看重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得到锻炼的无形价值, 不能自觉地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勤工助学的实践结合起来。

( 三) 学习与工作存在矛盾

勤工助学活动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 有时为了繁重的业务而不得不临时请假, 因此, 部分学生处在“兼职过关, 学业受累”的困境之中。

( 四) 产生心理问题

社会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带来成功与失败。在从事兼职工作过程中, 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 自我调适不当, 一部分学生或由于成功而沾沾自喜, 或由于失败而一蹶不振, 造成心理的失衡。

三、将勤工助学纳入到市场营销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之中, 加强引导和管理一方面是学生勤工助学红红火火, 另一方面是学校专业实训资源缺乏, 实践基地建设困难, 实践活动绞尽脑汁却仍然效果不理想。如何用新的思路将学生校外兼职的资源转化为学校专业实训资源, 使学生的勤工助学由自发走向自觉, 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在于将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纳入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中, 加强引导和管理。

( 一) 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勤工助学的意义

今天, 我们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意义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困”, 而应该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角度, 把勤工助学作为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途径。因此, 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打工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济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通过打工, 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贫困的摆脱, 还获得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勤工助学活动作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发展, 既能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对专业知识的运用, 促进知识结构趋向合理, 又能帮助自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被社会所认同。

( 二) 加强对学生勤工助学的引导和管理

1.根据岗位分布配备指导老师。成立由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组成的“营销实践指导小组”, 分别为从事不同岗位的小组配备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要建立学生勤工助学档案, 收集学生实践反馈信息, 定期召集学生集中交流实践经验, 讨论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 指导学生撰写工作日记, 并且根据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提炼岗位技能, 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学生的工作提出目标并指导学生努力达到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将实践与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相结合, 努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打工中去, 将自己的智力优势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从而使打工从单纯的低层次的劳务型向智力型与劳务型并举的方向转化。引导学生在钻研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结合打工的体会, 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实际, 有选择地重点掌握一些如计算机、外语等应用性知识, 从而培养自己打工的竞争能力。引导学生在打工中向他人学习, 学习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应对策略, 学习他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 从而积累做人与做事的一些技巧, 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选择适当的岗位, 低年级学生应以劳务性、服务、事务性工作为主, 主要培养自立能力、社会意识和劳动观念, 而高年级学生应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性等工作, 侧重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2.收集整理学生勤工助学资料, 编写学生营销实践案例。指导老师在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学生实践的素材, 通过集体交流、个别沟通指导,阅读学生的工作日记等方式, 善于发现学生工作过程中有价值的案例, 根据相关课程的理论,编写营销实践案例。通过案例讨论, 将部分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带进课堂, 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体验和锻炼。来源于学生营销实践的案例比书本的、网上的案例更加生动、具体, 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也更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同时, 也积累了更多的教学资源。

3.培养品牌学生, 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努力培养那些工作出色,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带动其他同学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取得更好的成绩。挖掘品牌学生工作中的创新精神, 吃苦精神, 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提炼出共性的规律, 总结他们成功的素质, 使我们的教育更具针对性, 更有说服力。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 解决兼职、实践活动带来的新的心理矛盾和压力。由于经济成分的介入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比起单纯的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得多。随着大学生兼职队伍的扩大,思想工作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将越多。仅通过思想启发已经力不从心, 只有通过心理咨询, 找出规律, 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学习期间的经济关系,理顺学识与金钱、道德与法律、能力与知识、当前与未来的关系, 树立容纳意识, 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 形成高度自信, 使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才不至于在求学的路上误入迷途。

( 三) 拓宽领域, 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向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