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介融合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介融合定义范文1
(一)媒介融合定义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二)媒介融合现状
目前媒介形式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等,媒介融合就是指不同媒介形式的融通整合,即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以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最有效地传播信息,取得最大的收益。新媒体发展表明,媒体融合的技术障碍已经被攻破,不同媒介方式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有线和无线之间,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存储、显示之间,已经具备联盟的技术基础。
(三)媒介融合价值
媒体融合对于电视媒体新闻栏目主要有三方面价值。一是内容价值,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了弥补电视新闻栏目在时效性和信息量的劣势,将网络媒体的信息作为电视新闻媒体丰富自己的辅助途径,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克服地方电视台的地域限制;二是互动价值,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网络电视必将成为未来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方向。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要,只有增强电视栏目的互动性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电视媒体需要借助其他媒体优势,充分创新媒介互动方式,充分聆听群众的声音,使他们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
二、媒介融合下新闻主持人的现实困境
(一)网络信息把关不严
网络由于其开放性和虚拟性,容易充斥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虚假信息的滋生与扩散也在不断加大,我国个别媒体在采用网络信息时,对信息把关力度不够,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不仅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也会给媒体的公信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主持人信息素养低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传统主持人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等基本素养外,还需要具备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新闻信息报道中,主持人应具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策略方法和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能力。
(三)报道碎片化
由于网络媒体的影响,在信息报道的时候容易出现碎片化的报道,难以让受众对信息全貌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另外在报道中部分电视媒体忽视了新闻深度的挖掘和评论,只注重画面效果,以消息为中心,影响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三、媒介融合下新闻主持人能力要求
(一)信息筛选能力
一些媒体的低门槛和缺乏监管,造成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冗余的信息。信息的权威是电视新闻栏目生存的根本。如何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需要主持人具有信息筛选的能力,做好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主持人的筛选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闻栏目选题的筛选,二是直播过程中对互动信息的筛选能力。前者需要主持人在参与新闻栏目采编时,对网络热点新闻的真实性及新闻价值做出自己的评判,对互动讨论进行把关。
(二)主持人与网络受众互动能力
新闻直播的互动性持续低迷一直是电视媒体的困扰,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媒介融合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微博,增强同网络受众的互动程度。作为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互动能力是适应电视媒体媒介融合的重要能力之一,不仅需要在直播过程中同网络受众积极互动,线下也要注意与受众的互动,如设置民生留言板、利用官方账号节目预告、节目制作情况等信息,增加主持与受众的亲切感,增强受众粘度。
(三)主持人的反应与评论能力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分析、评论信息的能力。主持人的评论能力主要包括快速评论能力和深度评论能力。快速评论能力主要考验的是主持人快速反应的能力,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能够借助自身的知识热点话题进行高水平解说与评论。深度评论能力是指主持人对网络上碎片化、表面化的消息进行深加工的评论能力。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而深度评论是实现权威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媒介融合过程中,需加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深度评论能力。
(四)全能型主持人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深,电视信息栏目互动性的不断增强、新闻信息整合、评论的增多,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不断改变。主持人作为栏目、受众的纽带和桥梁,要求主持人要成为参与采编导播整个环节的全能型人才。全能型主持人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采编播导的能力,主持人虽然不一定要对每一条新闻进行撰稿、编辑、剪辑等工作,全程参与到栏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整个栏目的核心,实现主持人中心制;二是沟通协调能力,全能型主持人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应具有领导沟通协调能力,全局把握栏目制作的各个环节。
(五)主持人的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是媒介融合时代主持人必须具备的信息表达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主持人作为特殊的媒体用户,其自身掌握了大量的一手信息,比一般人拥有天然的传播优势,在信息表达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源、信息准确性、信息提取等的处理,避免报道虚假信息对栏目产生负面影响。主持人也需提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媒介融合的创新之源主持人只有不断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掌握未来电视媒体发展的动向。由于公众人物的身份,主持人需时刻加强自身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主持人要严格自律,不管是在节目主持还是虚拟网络主持,都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媒介融合定义范文2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媒体 中央电视台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单个传统媒体仅靠自身的力量已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走得更远。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网络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形态的出现,为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之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新的传播方式也使其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一、概念界定
(一)媒介融合
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契尔・索勒・普尔教授最早正式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一概念。他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指出,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融合的原因是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并认为,媒介融合不仅仅形成了一个操作平台,更是一种新的媒介合作模式。国内较早引入“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她认为,相比较大众媒介各自的独立经营,不同媒介间的联合运作可以降低成本,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
媒介融合有两种意义上的划分,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媒介融合是狭义上的融合,它指的是由不同媒介形态的组合而产生的新媒介形态。广义上的媒介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方式、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等的融合。
(二)新媒体
“新媒体”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提到“新媒体”这一概念。不久以后,“新媒体”一词开始在全美至全球范围内流行。
从目前新媒体的发展来看,现阶段的新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手机、电视、PDA、MP4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它能实现个性化、互动性、细分化的传播。综合来看,关于新媒体的表述主要是依托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依赖性。为了适应大的媒介生态环境,传统媒体纷纷开始与新媒体结合。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也都找到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媒体平台。例如,央视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英国广播公司(BBC)的BBC网站等。
二、央视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网络媒体的出现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各类传统媒体为了争取市场、弥补自身技术上的不足,必须对自身以及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中央电视台就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新媒体之路的探索。
(一)搭建新媒体业务平台
自1996年中央电视台国际互联网站()建立以来,央视就在不断地探索新媒体之路。2006年,中央电视台合并央视国际()和央视网络电视台(),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中央电视台新媒体业务的平台,试图建立一个以图文为基础、以视频为核心、以互动为特色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使中央电视台对网络新媒体的探索成为可能。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China Network Television,简称CNTV)正式开播,它以“参与式电视体验”为产品理念,充分发挥电视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双平台的优势,融合广播、电视、播客等的内容,对传统电视节目资源进行再生产、再加工以及碎片化处理,着力打造网络原创品牌节目,鼓励网友原创和分享,并建立可进行个人点播服务的播客台“爱西柚”和搜视台“爱布谷”,从单向的图文传播转变为以视频为主的互动传播。
央视播客台“爱西柚”作为视屏分享网站,本着“UGC+SNS”的互动分享理念,为用户提供多种基于视频内容的互动应用和参与式网络互动电视体验,用户自行上传的视频是其主要内容来源。搜索台“爱布谷”则为用户提供网络互动直播、点播以及视频回看服务,方便用户观看所有电视节目。
(二)新媒体传播途径的发掘
新媒体带来了新的传播平台,使央视的传播渠道由无线网和有线网变为卫星和互联网,信息覆盖面更加广泛,传播信息量更加丰富,传播速度也显著提升。丰富的视频资源和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以及移动传媒终端,使得中国网络电视台真正成为了跨媒体传播的权威平台。
中央电视台大力拓展其传播途径,从原有的如广播、电视等,扩展到电脑、手机终端、车载移动电视以及大楼电子显示屏等。2006年12月11日,央视网手机电视正式开通,IP电视的双向互动和自由点播模式使用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想看的节目、获取想要的信息,深受用户喜爱。2007年12月18日,央视网开通了车载电视,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5万辆公交车,10万块显示屏,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
(三)媒体新技术的运用
数字技术与传媒产业融合带来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体受众激增,市场逐步成型。一个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主导的媒介新生态环境已经形成。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媒体是目前最典型的三种新媒体。新媒体具有很强的消融力量,它正在消解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间的原有界限,为其提供了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传播平台。它的新,不仅表现在出现的时间上,更体现在技术层面上。
CCTVBox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款网络电视客户端软件,作为央视网的客户端播放器,它在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同步收看中央电视台各直播节目的同时,还能通过聊天室为用户搭建沟通桥梁。该软件整合了央视国际丰富的节目内容,网罗全面的视频资源,以统一、精炼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并通过友好的用户界面、强大的播放机制使用户可以无障碍地观看视频,实现了与用户的良好互动。
无论是BBC可实现跨媒体服务的媒体终端软件iPlayer,还是中央电视台的CCTVbox,都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新媒体的应用。例如,央视网就与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公司、超微半导体跨国公司AMD、英特尔等联合成立了新媒体应用实验室,共同研发新媒体技术。
中央电视台还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2P流媒体网络直播平台,该平台可以同时承载约800万人在线观看网络直播。流媒体技术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对于容量较大的视频、音频多媒体文件可以做到一边下载,一边播放。不仅如此,中央电视台积极应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如博客、播客、社区、搜索等,同时建立多终端的传输平台,实现了由单一的PC终端向手机、电视、IPTV等多终端的转变。
(四)网络合作的加强
为获得更好的发展,提高自身影响力,中央电视台还同其他媒体进行了多方合作。这种合作分为台网合作和网络联盟。
对于大型活动的播报,央视网充分运用台网合作,使得网络各媒体平台也能享用到央视的电视节目资源和广告资源。例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不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也会在央视国际()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同步播放。央视会发起网络投票,评选观众最喜爱的优秀节目,利用网络平台,为电视提供互动支持,同时也为相关网站带来许多广告资源。这种良性合作与联盟最终实现了双赢:中央电视台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各个网络媒体也不同程度地获得了一些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
同时,央视网还与各门户网站开展了战略合作。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网联合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网等多家视频网站对比赛进行联合转播,并与人民网、新华网等174家网站开展公益性联合推广,最终,有89.9%的互联网用户在奥运会期间登录奥运授权合作网站,总体受众规模达到2.31亿,总页面浏览量达到1076亿,创建了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新媒体转播联盟,并实现了全球首次大规模的奥运会新媒体联合转播。
由此可见,台网合作与网络联盟是电视和互联网的一次深度融合,更是一次完美的互补行动。
三、启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媒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脱胎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网络电视台()、报纸、期刊等的电子版;另一类是单纯的新媒体,例如车载移动电视、楼宇大厦的电子显示屏幕、智能手机终端等。前者除了有技术上和功能服务性上的优势外,还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和人文价值。而这些价值就是前者所依附的传统媒体所赋予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之路的探索过程中,应避免单打独斗,注意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
媒介融合定义范文3
[关键词] 信息化产业融合产业结构
一、 产业融合的理论
1.产业融合的涵义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通讯技术的革新(光缆、无线通讯、宇宙卫星等的利用及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革新的迅速展开,推进了通讯、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间的相互合作。由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交叉,引起了人们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对于产业融合的内涵及其界定,研究者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出发,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代表性、有影响和比较多被引用的,如:尤弗亚(yoffie,1997年)将产业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欧洲委员会“绿皮书”把产业融合规定为“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格林斯腾和卡恩那(greensteina&khanna,1997年)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者消失”。我国著名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周振华则提出“产业融合(convergence)是在信息化进程中发生的一种新经济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运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形成与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部门出现固定化产业边界的模糊与消失的融合现象。”以上论述的侧重面虽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都认为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间相互渗透具有内在成长性,正在促使现有的产业边界重新划分。
2.产业融合的类型
产业融合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从发生融合的产业或行业的角度分析,产业融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高科技产业间的交叉融合。具体表现有生物芯片、纳米电子、三网融合等。
(2)传统三次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具体表现有融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工业中的服务比例上升;工业旅游、标准化农业、观光农业等。
(3)传统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具体表现有农业内各子产业间的融合;工业内部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融合;金融证券保险的混业经营等。
(4)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具体表现有农业高科技化;生物和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电子商务、网络型金融机构等。从产业融合的程度和市场效果的角度来分析,产业融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完全融合。原来的两个或多个产业完全重叠,新产业逐渐替代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使原来产业的市场空间不断缩小,直至完全消失。在产业融合历史中,电气技术产业与传统的机械、纺织、铁路等产业的融合,就使得以蒸汽机为基础的制造产业完全消失。
②部分融合。原有产业之间出现了部分的重叠和交叉,融合的新产业部分地替代原有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原有产业之间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比如E-book只能部分地替代传统的纸质书籍。
③虚假融合。由于产业融合只是发生在本产业的边界内部而没有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处,虽然出现了融合的产品形态,但是融合的产品并没有替代原来的市场需求或创造大量的新的需求,因而真正的产业融合并没有实现。例如,几十年来,计算机和通讯成本一直在下降,但是数字融合在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致20世纪90年代都没有真正实现,没有融合的计算机、通讯和视像产品都无法改变已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二、产业融合和信息化
1.信息技术的特点
(1)创新性。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几项重大突破(如半导体、卫星通讯、计算机、光导纤维等)都体现了其高强度的创新型,并推动各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重组与调整。
(2)渗透性。渗透性是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渗透性的基础是技术的通用性和开放性。每一项信息技术产生之后,都存在着应用到更广泛社会经济领域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使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成为可能。
(3)倍增性。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成本却很低,这就决定了信息产品生产过程的低边际成本、高产出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信息技术倍增性的特点使信息产业得以低成本扩张,迅速开拓新的业务和市场,加速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4)识密集性。信息技术涉及高技术前沿研究,它以大量的知识背景为依托,处于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领域,因而在信息技术领域集中了大批科技尖端人才,形成了高智商高素质的人才群体。
(5)产业关联性。有研究计算显示,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部门的感应度在我国37个国民经济部门中列第9位,说明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2.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1)信息产业的渗透融合。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扩散、发展和融合,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变化。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融入传统产业之后,传统产业纷纷出现分化、解题和重组,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如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创造了大量产值与需求。
(2)信息产业的交叉融合。信息技术与其他高技术产业如生物、航空、海洋等产业的融合,产生了新兴的边缘产业如生物信息产业、航空电子信息产业、海洋信息产业等,创造出了新的产业门类。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这类融合赋予了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
(3)信息产业的重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内容对载体的依赖大大减少,电子书籍、数字电影、网上音乐、图片和声音等数字化信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识。针对这种变化,“内容产业”应运而生。所谓“内容产业”,根据欧盟“info2000计划”所做的界定,是指涉及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企业,其范畴涉及各种媒介上的印刷品、电子出版物、音像传播(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内容产业”的概念很好地概括了信息产业的全面重组融合。信息产业内部的子产业围绕“内容”展开重组,使原来相互独立的子产业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三、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升级
1.传统的产业结构转换理论
按照传统的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优势地位的部门替代这种结构转换来实现的。由于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所对应的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速度差率不同,从而在产业部门之间就出现了“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的现象。因此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总是同时存在着低增长部门、高增长部门和潜在高增长部门三种类型的产业组合。由于部门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就表现为从比较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不断向比较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比较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不断扩展,而比较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相对收缩。因此从时间系列来讲,这三类部门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新的高增长部门取代增长减速部门原来所占居的主导地位,在递次发展进程中,潜在的高增长部门又成为新的高增长部门取代原来高增长部门的位置。产业结构转换主要表现为产业间优势地位更迭的运动状态,即具有更高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率和产品替换率的产业部门不断取代衰退产业部门的过程。传统产业结构转换的关键在于“产业增长减速”的必然性,即原有高增长部门出现增长减速,其产业优势地位才被高增长部门所取代,或者将被潜在的高增长部门所取代。这主要是与传统实物经济及产业分立的特有属性有关。由于产业技术的专用性增强,其技术的产业扩散十分有限,而专用技术的日益细化,实际上使产业技术更加分立。在此基础上,不同产业部门呈现出不同的技术进步周期和不同的技术进步速率,总有一些产业部门处于技术进步速度减慢的状态,而另一些产业部门处于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的状态。库兹涅茨曾用逻辑曲线和Gompertz曲线拟合了几十条不同产业部门产量和产品价格的长期趋势线,证明了产业增长减速或多或少是有规则的。
2.产业融合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条件下,产业间相互渗透具有内在成长性,促使产业边界重新划分,产业结构转换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已不再是单纯的产业优势地位的部门替代了。因为产业融合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产业部门日益细化、产业关联复杂化、部门间交易规模庞大且交易量大增为前提条件的,并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打破了各种产业边界,导致产业之间更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如上文所述,信息产业的渗透融合表现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延缓了自身的生命周期。新旧产业跨越固定化的产业边界的限制,通过技术、产品、市场和管制的创新和融合来改造衰退的产业结构,并成长为全新的产业;而信息产业的交叉融合和重组融合则体现为高科技产业之间通过相互融合,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任何产业和企业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高科技产业波动速度快并且生命周期短,在衰退期到来之前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将获得更持久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结构转换已经不再是一种线性的新兴部门对衰退部门的替代关系,而是多元新兴部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产业增长减速的规则性,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中发生了变异: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条件下,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的程度将大大下降。因为信息化的产业融合,其基础是数字融合,是数字技术在各产业部门的广泛运用。而在数字融合这一点上,各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周期基本上是同一的,并具有相同的技术进步速率。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各产业部门的运用,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其专用技术的生命周期及其阶段性,从而延缓和减轻技术进步速率下降的程度。这就意味着导致产业增长减慢的技术因素被削弱了。总之,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大大推进了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到资本密集型为主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演进过程。
3.推动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措施
(1)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主要原因,没有技术的迅速发展,就谈不上技术的融合。而没有技术的融合,产业融合将很难发生,也就无法利用产业融合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加快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产业融合化的进程。
(2)政府应该相应地放松管制,制定新的管制规则、法律及政策,为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目前,中国存在着大量的行政垄断和部门分割现象,传统产业分立的多重管理体制将不再适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和规则。必须走向管制框架的融合,采取单一管制。在产业融合的事实面前如果不打破个部门的既得利益、继续采取传统的管制框架,必将阻碍资源的自由流动,制约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不利于产业融合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3)产业融合必然要求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支撑。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技术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关键是如何使风险成本社会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即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分散高新技术风险成本,其中一个重要的资本载体就是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因此我国应当加强风险投资创新,这对于改善投资体制、增加民间投资、实现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体,要顺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在观念上进行革新、战略上事实转变,从多方面推进产业融合。企业要从研究需求出发,推进技术的创新融合。无论新旧产业都有开展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将通过混合兼并、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在技术和市场开发方面共担风险。在社会协作过程中,有些科技企业处于一定垄断性质的行业中,长期被锁定在一定的经济运作方式中,企业首先要克服“惰性”,克服传统运作惯性,转变核心能力的刚性,使得企业基于不同技术创新融合之上的核心能力柔性化。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给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带了不稳定性,企业要重新设计适应产业融合的战略和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信息化和产业融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马健:产业融合识别的理论探讨[J].社会科学辑刊,2005(3)
[3]吴颖等: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媒介融合定义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程整合,信息素养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从1985年开始,美国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1989年发表历经4年时间修订完成的“2061计划: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强调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教材改革和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及时了解新技术与新技术教育的发展,熟悉改革教材,设计、尝试与评价新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1994年由何克抗、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着手研究教学模式改革。期间发表的《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再认识》一文此引发了国内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课件的大讨论和大反思。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2000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发了全国性“课程整合热”。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产业己经历了四次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在宽广的社会交互环境下的学习新方式。教育部在2000年11月提出“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各地搭建起了符合实际的数字化学校解决方案,研究集信息技术设施配置、软件和资源和教师专业发展和应用为一体的信息技术环境,开展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实践,形成有特色的数字化学校教学模式,推进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多样化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定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也指将信息技术融人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识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其中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
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无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还是在其他课程中都要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作为学习对象、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对课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目的。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认为: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互动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主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形式的发展,构建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人的现实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
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认为:信息技术目前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研究和实践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教学实践层面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有助于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3.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完善和发展了传统教育,但是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局限性,进而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
在系统理念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课程整合强调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进行课程教学和设计,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考虑通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来强化课程的教与学。
在作用范畴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重视培养 “信息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课程核心目标更加关注如何培养人的基本素养――信息素养。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确立了课程人文引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知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与社会互动的过程;是从“计算的工具”、“学习的工具”到“生存发展的环境”的技术发展过程。信息技术作为“生存发展的环境”,已然成为当今文化的重要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行为、思维习惯,形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目标演变的内在动因。课程核心目标的演变之路还将继续延伸。而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这一“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创生者,指引着我们更进一步的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延伸的,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倡导一种观念。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创新,正从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一节课”的整合向综合考虑信息技术多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把“创新”理解为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全方位地“重构”现代课程的过程。这是教育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2.
[2]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
媒介融合定义范文5
郭泷阳,孙玫璐
摘要: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争论促进了混合方法研究的发展,混合方法研究融合了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成为“第三种研究”范式。混合方法研究综合了两种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在博物馆成人教育领域的研究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博物馆成人教育;质性研究;量性研究;混合方法;英国
作者简介:郭泷阳,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学习理论;孙玫璐,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成人教育、成人工作场所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42-04
博物馆,从诞生之初,只是欧洲中世纪统治者体现身份、纵情奢华的工具。直到工业革命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才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今社会,博物馆因其多采用图片、实物和有声教学,比传统意义上的书本文字易于掌握,针对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实物和有声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因此,教育便成了博物馆应该承担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要把博物馆办成非正式教育的理想场所,发挥其“第二课堂”的作用。
在我国,很多学者都充分论述了博物馆在非正式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博物馆教育的今后发展方向。国外已经有学者开始用混合方法研究博物馆的教育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博物馆与成人教育的关系。混合方法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通过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博物馆在传统的知识传授背后的学习话语,为我们在建设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意义。安东尼奥·葛兰西和皮埃尔·布迪厄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博物馆在教育中的角色问题。根据当代教育理论的分析,在博物馆中学习的理论确实有他的现实意义[1],但是,学习成果必须建立在博物馆各种设施不断发展,且能够覆盖到更多的市民的基础之上。一般的研究多采用建构主义和解释学,这两种理论观点都强调理解是一个基于经验和先前知识的过程。但是,这两种研究范式都忽略了很多实际的问题。
“新博物馆”理论认为,尽管工作人员将政策和程序作为一种专业实践予以采纳,但是,他们做出的种种决定实际上反映了根植于社会制度叙事中潜在的价值体系[2],这种社会压力可以来自学问、教育、责任、社会内部、表现、参与、重建等方面。
博物馆过去是少数人世界的缩影,那里展示的都是少数权威认为的高雅的珍贵东西,而那些原始的、流行的、平民的或者低等的东西则被排除在博物馆之外。而现在,一些博物馆仍然扮演着这样角色。我们可以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论框架,并且,将批判民族志和批判话语分析作为质性研究的工具。
一、混合方法研究的背景和定义
混和方法研究是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方法。混合方法研究的出现和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20世纪,量性研究作为传统的研究范式,在很长的时间中都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质性研究开始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质性研究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引发了研究界的广泛争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西方学者提出,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可以混合使用,于是,混合方法研究被看做第三种研究范式,成为量性研究、质性研究后的第三条道路。[3]
对于混合方法研究的定义,虽然学者们给予了不同的论述,但总体上都认为,混合方法研究是结合了质性研究方法和量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以吸纳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优势,使研究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
混合方法研究以实用主义和系统哲学为理论基础,超越了传统的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范式之间关于归纳与演绎、主观与客观、价值介入与价值中立、实在论与相对论的非此即彼的争论,在研究完整的教育问题时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混合方法研究中包含了定量和定性方法的运用,使用混合方法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不同方法策略之间的互补优势来更全面、更深入、更正确地理解研究问题和呈现研究结果。
另一方面,混合方法研究也引起一些批判。他们大多集中在质性和量性范式的认识论的假设不同,也就是说,两者有完全不同的研究文化和传统。克雷斯威尔就认为,混合方法研究是有限制的,一是因为主要数据收集的使用量下降,二是因为保密性问题。
二、在博物馆教育中的运用
无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使调查结果的信效度更高。使用混合方法研究博物馆教育,既能研究博物馆在成人教育中的特殊属性,又可研究其一般属性。通过对参观者的调查,研究者可以发现并解释公众在参观博物馆时,所呈现出的趋势上和模式化上的规律,还可以调查在更复杂的特殊情况中,语境所呈现出的复杂性。这些研究设计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宏观的社会结构中,关注到博物馆是多元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关注到一些热点话题的的差异性。
博物馆学习的研究,应去探索博物馆在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运转,以及其采取的一些适合博物馆的运作方式,尽量客观地将定量数据作为研究的附加价值,提供参观趋势的分析。同样,质性研究的数据提供可统计学上的一些信息,研究者可以通过三角定位增加一些研究发现,或者从其普遍信息中发现矛盾和问题。
(一)量性研究
一般来说,量性研究多是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的。一般来说,量性研究的数据在获得之后得到的分析结论会比较客观,控制好问卷的信效度、被访者随机抽样,就可以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相应的关系。在英国的研究者在对敦提这个城市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中,就包含了七个客观部分的内容,包括名字、参观频率、住址、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民族。通过随机抽样的调查,从敦提的五个地区收回了月1 500份调查问卷。数据的交叉分析产生了多种统计学上的结果,包括参观者的社会背景,参观者的学历,以及参观者在博物馆中获得学历的比例,等等。
(二)质性研究
以关于敦提博物馆研究为例,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运用用了批判民族志和批评话语分析两种具体方法。
1.批判民族志。批判民族志是执行研究方法的范式之一,它主要研究目标是让被研究者“发出真正的声音”。批判民族志强调对研究对象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和诠释,并深入批判、反思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权力结构。批判民族志热衷于研究那些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被社会人(通常是政府)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民众受到政策和社会的影响,也会忽略这样的现象。批判民族志可以帮助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审视那些初看起来的是在增加包容性和参与性的博物馆实践。进一步来说,民族志的框架纯粹是在研究在微观环境中,美术馆的展览的真实解释。布迪厄认为这是“谦虚的策略”,就是用一种简单的语言、交互式显示屏和有趣的展览,可以发出更多的力量和权威,换句话说,这些东西的背后,是话语的等级制度,也是这些发声人的等级制度。
本质上,从实践知识的角度来说,批判民族志对博物馆的研究,强调的是一种综合了经验和兴趣的大众的教育需求。博物馆应该考虑到对于普通人故事的讲述以及他的叙述方式,以便于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少年,无论参观者的知识储备有多少,他都能对博物馆的展出产生共鸣。
博物馆的建设无可避免会关注硬件设施的配置,包括场馆的面积,展馆内多媒体的装置,有关部门在考虑对博物馆的建设和改造中,如果仅仅考虑的是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政绩和表面外观的宏大,这样的博物馆的设施给予参观者的参观感受将会大打折扣。如果在一个博物馆中,它的参观者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博物馆如果在多媒体设施上做得太过复杂难懂,这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个负担,因为他们有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使用方法,而只有年轻人才可以发现这些多媒体的乐趣。因此,在博物馆的配置中,并非是越先进越好,而是应该考虑到更多参观者的自身条件限制和能力。
2.批评话语分析(CDA)。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起源是是路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米哈伊尔·巴赫汀的类型理论、葛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传统。批评话语分析是一个研究工具,可以用来分析语言中交往中涉及到的话语和形成话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内容;批评话语分析主要通过语言,来分析在传媒、司法、教育等领域在身份、性别、社会角色等方面隐性的偏见、污名化和刻板印象。
博物馆也会使用字母和图标的组合,来建构展览的叙事。在研究中,批评话语分析主要是为了研究从博物馆研究中所获得的文献数据,也就是教育政策、宣传单和其他相关材料。费尔克劳夫在讨论话语秩序时,建造了文本和语境联系的桥梁,以英国学者对敦提的研究为例,研究者发现,博物馆的文化活动承担起在民众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社会排斥方面的作用。文化活动为城市提供了正面的图片,为经济复兴、保留技能、吸引就业作出了贡献,文化活动还为志愿者和社区参与创造了机会,也刺激了终身学习。敦提城市委员会文化战略的安排,有三个目地,七个战略目标,21个关键区域和超过一百个的活动点。这样列表式的语法对于读者是很容易接受的,但是,这个战略中没有了任何一个有争议的环节,没有了数量上争论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非常明确的划分,谁是宣传者谁是被宣传者,谁是发言者谁是聆听者,谁是知晓者谁是无知者。
根据布迪厄的观点:语言的转换也是经济的转换。换句话说,语言并不是仅仅让别人理解你,语言也是财富和权威的符号。同样,展览叙述不仅仅使用语言也使用了图片和物体,这样的展览绝不仅仅只有教育性的意义。展示语言的诗学带来了独特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充满了社会价值观和象征的功效。因此,批评语言分析可以向世人展示博物馆中价值主导的隐性课程。对于博物馆的展览来说,分析的方法是从描述(展览分析)到解释(学习过程分析)到说明(社会学的分析),这样的研究可以关注到博物馆展览,教育和权利的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的问题)之间背后的联系。[1]
三、对博物馆成人教育研究的启发
(一)对全面研究的分析
研究中,质性和量性研究方法,由于两者哲学基础和理论逻辑不同,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分析,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博物馆教育的分析和认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在一起使用可产生沟通理论与实践所需的更加完全的知识,为更好的发挥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在研究中,我们也需要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不仅要对成人教育进行宏观政策、社会现状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理解,还需要着眼于细节,从微观的成人教育的个人、场地、媒介等进行研究,对成人教育进行更好的理解。
(二)对博物馆教育的反思和批判
批判和反思精神是研究中很重要的思维。对于博物馆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表面作用,在现状层面进行分析,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质性研究中批判民族志的使用,就是对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全面的反思。例如,当今社会很多博物馆内都设置了很多多媒体资源,运用科学技术向民众宣传更多的知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老年人和青年人由于自身知识技能和对科技的理解程度不同,对于这种多媒体资源的利用看法是有所不同的,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只用通过对现状的不断反思,才能更好地打造适合更多民众的博物馆展览。
(三)促进博物馆教育跨学科发展
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和系统哲学。混合方法研究关注的是问题本身,并应用为导向。研究者可使用一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研究问题,即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相结合。对于成人教育学来说,受到自身发展的限制,研究者在研究中使用单一方法很难超越该方法的某些限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可以使研究者综合运用研究方法,在实际研究中,为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如同媒体没有优劣之分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哪种研究方法是万能的。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混合方法研究融汇了这两种研究范式,弥补了之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不足,为我们理解定量与定性方法、科学性和实用性、理论和实践等关系提供了方法论视角,使研究真正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教育的非意识形态的本质对意识形态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混合方法研究设计联系了叙事解释和结构分析,使我们了解了,使我们在更大的社会建构中理解博物馆;另一方面,批判民族志和批判话语分析是两种带有明显政治立场的研究方法,也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释一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和现象。
参考文献:
[1]Michael Osborne,Muir Houston and Nuala Toman.The Pedagogy of Lifelong Learning[M].London:Routlege,2007:178,186.
[2]黄丹麾.新博物馆理论与后博物馆学[J].中国美术,201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