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1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入了“全球性大规模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特别要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还应结合中国的具体问题,从全球经济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经济服务。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深化《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工作的体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与学界同仁交流,试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与时俱进法
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会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在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实新内容、新数据资料,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比如,在讲授世界贸易组织一章时所采用的课本中关于成员国家与地区数量的问题时,就应该采用最新的数据;又如,讲到欧盟一体化进程这个问题的时候,欧洲债务危机是当前的热点,作为教师,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在讲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时,教材中欧洲联盟成员国的数据是2004年5的1日,只有25个成员国,而实际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在2007年1月1日零时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已增加到27个。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注重新知识的传授,学生会感到知识陈旧。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集思广益,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案例要真实可靠,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为此,要求教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加工,选出适用于教学的素材进行修正和更新,使案例适合于世界经济教学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二是案例要具备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因此,教师应适当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案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界能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并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石油危机?现如今的石油价格猛涨,会不会爆发第四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等等。
(三)课堂讨论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它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呆板,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结构。教师根据教学安排,选择一些热点问题作为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讨论发言,提高同学们的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门头表达和组织能力。例如当讲到反倾销问题时,结合我国近年来频繁遭遇反倾销的案例,针对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组织大家展开讨论;又比如在产品周期理论教学中,提供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学生通过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探究发现袖珍计算机电子产品从研发到成长在到成熟,基本遵循从美欧日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和东盟的产业转移途径,产品的比较优势从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劳动力优势转移的过程,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产品周期。
(四)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因其直观性,突破视觉的限制,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同时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加上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授课方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另外,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为了避免用多媒体教学感觉像放电影的现象,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另外,在网络时代,教学方法也可以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如多媒体课件上传到网上,便于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教师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此外,教师将有关的素材放上去,让学生阅读。这些都为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五)联系实际法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时,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这样听者更爱听,教学效果也更好。真正做到:要实学不要空学,要活学不要死学,要真学不要假学。例如讲“对外贸易依存度”这一概念时,可以联系实际谈谈中国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的原因以及影响;又如讲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最好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更具说服力,也使学生能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六)多元考核方式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传统的考试方法是采用“一卷定乾坤”方式,即到学期末举行一次性的考试。它不能了解平时学生学习的情况,也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甚至到学期末由于考试的科目多而复习时间少,不得不请求老师划考试范围甚至考试期间抄袭作弊……如此种种使得学生向着高分低能而努力。因此,对本课程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显得十分必要。设置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建立从学习过程、作业练习到期末考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视角、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如:在一学期中,针对所学的每章课程内容布置作业并进行检查;布置一次学习论文、平时的到课率、平时提问发言等都可以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种考试方式使学生不处于被动状态,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既能多学知识,也能活跃课堂,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2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1.1课程具有系统性、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在微观经济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非常广泛,微观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等,同时还还包括一些微观的经济政策。
1.2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在实际过程中,学生因为经历较少,缺少实践经验,面对很多理论概念,所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
1.3使用较多的定量、图形分析
在进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定量分析的手段,同时也结合了定性分析的方法。所以在对于很多经济学理论进行求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通过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来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加以理解。
2《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2.1设计和丰富课堂内容
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内容相对复杂,所以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每一堂课都要经过仔细的设计,要善于话题的提出和重点的突出,要学会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还要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不能一上来就抛出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学过程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对于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掌握的同时,又能够对其真正的含义加以理解。因此在对于知识进行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和次要内容的补充,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加快对其理解。
2.2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众多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包含动画、短片、图片等内容的多媒体文件引入课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直观清晰的认识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需要展示大量的图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经济现象,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这一点。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得课堂互动得到有效的加强,同时还能够使得课堂内容得以丰富。因为微观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这些问题出发来对其中的微观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于学生自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微观经济学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注重理论的分析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室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案例,借此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不可否认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当前国内的热点问题加以引进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于微观经济理论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同时教师要注意讲授西方经济学理论时,要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对问题合理分析,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近况和趋势。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对于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得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得到有效地提升,并且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使学生在经济学道路上越走越远,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燕.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可实验性和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206-209.
[2]李晶,田丹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上的区别与联系[J].时代教育,2015,(7):188-188.
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3
关键词: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评价;SING清单;CASP清单;NICE清单
20世纪50年代,因卫生保健费用急剧增长、卫生事业社会化及卫生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卫生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以遏制卫生费用的恶性膨胀。卫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卫生经济学评价也应运快速发展起来,并得到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以及各个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经济学评价的一个分支,卫生经济学评价(economicevaluation)是应用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卫生成本)和产出(效果、效益、效用)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以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或为政府及卫生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1-2]。常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有最小成本分析法(costminimizationanalysis,CMA)[3]、成本-效果分析法(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4]、成本-效益分析法(cost-benefitanalysis,CBA)[5]和成本-效用分析法(cost-utilityanalysis,CUA)[6]。在卫生经济学评价体系中,药物经济学评价发展迅速[7],已广泛应用于药品定价与报销、临床指南研发、公共卫生资源配置、药品研发等领域[8]。然而受卫生经济评价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国内的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规范性较差,部分评价报告由于存在设计方面的问题可能会误导卫生决策[9]。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本文介绍现行的三种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清单,以期为使用者提供参考。
1SING经济学评价清单
SING经济学评价清单[10]是由苏格兰国家指南小组(TheScottishIntercollegiateGuidelinesNetwork,SIGN)基于Drummond等人的经济学评价文献指南[11]制定的评价工具,包括2部分,共有12个条目(详见表1)。第1部分有9个条目,用“是”“否”“未报告”或“不适用”判定;第2部分有3个条目,条目1用“高质量(++)”“可接受(+)”“拒绝”判定,条目2、条目3用“是”“否”判定。在使用清单进行判定之前,评价者需先行确认:①研究是否为经济学研究;②使用PICO(Patientor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原则分析确认研究是否与关键问题相关,若均判定为“是”,则开始进行评价。
2CASP经济学评价清单
CASP经济学评价清单[12]由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文献严格评价项目(CriticalAppraisalSkillsPro-gramme,CASP)改编自Drummond等[9]的10条卫生经济学评价标准。清单包括三部分,共12个条目(详见表2)。A部分有4个条目,旨在探讨研究是否有效;B部分有5个问题,旨在判断成本和结果如何评估和比较;C部分有3个条目,旨在探讨研究是否会增加当地人的愿意支付力。所有条目均用“是”“未报告”“否”判定。前2个条目为筛选问题,如果判定结果都为“是”,则继续进行后续条目;后续10个条目均为细节问题。
3NICE经济学评价清单
NICE经济学评价清单[13]是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ClinicalExcellence,NICE)为研发指南而制定的评价工具,共有两部分,包括20个条目(详见表3)。第一部分有8个条目,用于评价研究的适用性;第二部分有12个条目,用于评价方法学质量。所有条目均用“是”“部分”“否”“不清楚”或“不适用”判定。第二部分最后一个条目为总体评价。
4结语
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4
劳伦斯·a·博兰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方法论家,《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博兰认为,批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的特点在于它强调批判,科学家非常欢迎批判,阻挠批判是非科学行为。在博兰的这部著作别强调批判,不仅书名有批判二字,而且书中很多章节的标题中也都有批判二字。在批判的过程中,逻辑的方法得以运用,但是其中的逻辑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这就需要加以批判,使其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可见,逻辑的地位也是比较重要的。
一、概念理解
1、经济学方法论
它是应用逻辑的一个分支,“经济学方法论”这一名称的提出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相关,在那个黄金岁月里,经济学方法论学者们同样争论着我们今天所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何谓经济学方法论。一个普遍流行的、且被马克·布劳格等著名经济学方法论学者所支持的观点是,“经济学方法论仅仅应该被理解为应用于经济学的科学哲学” 。而科学哲学有时也被称为科学方法论。于是人们把“应用于经济学的科学哲学(或者说应用于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简称为经济学方法论。这便是“经济学方法论”这一名称的由来。了解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含义以后,有助于我们了解逻辑在其中的地位,也有利于我们对经济学中的逻辑与社会学中的逻辑进行比较。
2、逻辑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乃是对真实的和有成效的论据的原理的研究,在研究时就需要找到既真实又有成效的逻辑论据。
要使论据合乎逻辑的唯一条件就是前提或假设的真实性与结论的真实性联系起来,必须要一致。如果你的论据是符合逻辑的,则要求你的结论也是真实的。
3、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有时也叫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而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逻辑方法。它与归纳法正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4、归真推理法和归谬推理法
归真推理法是从假设到结论、向前“传递”真实性。它是一种根据假设命题的推理方式,按照该方式,如果前提被证实,则结论亦将被证实。例如,如果a是真实的,b将是真实的;但a是真实的;所以,b是真实的。
而归谬推理法是从结论到一项或多项假设、向后“传递”不真实性。在这两种推理的过程中,传递不是凭空的,假设和结论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逻辑的存在,否则就是空谈。
二、归纳法、演绎法和归真推理法以及归谬推理法的异同
归纳与演绎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逻辑与方法。归纳是从观察出发,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得到经验概括,然后通过对资料进行解释,归纳出理论与问题。而演绎是从理论出发,提出假设、猜想和推理得出研究假设,通过对假设操作化得出观察的结果。这两种方法是一个相反的过程。相同之处在于特殊情况下,理论和观察的结果可能是一致的。
而不同之处在于:归纳法认为只有经验知识才是原始的真正知识,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都是靠归纳法从观察的结果中得出的;演绎法则否认经验知识是科学知识的基础,因而也否认归纳方法和归纳逻辑,主张通过逻辑演绎从已有的知识推断出新的知识,把演绎推理作为获取知识、建立理论的唯一手段。这种争论也必然波及经济学领域,并一直伴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
归真推理法和归谬推理法在经济学方法论中比较常用,这两种方法强调一个传递的过程,前提是假设和结论具有一致性。例如,归真推理法中的假设必须是真实的,而归谬推理法中的结论是不真实的。在传递的过程中,假设和结论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否则就是错误的,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和批判。
归纳法、演绎法以及归真推理法和归谬推理法这四种逻辑之间也有异同之处:归纳法和归真推理法也有相同之处:都有一个真实的前提,得出的结论也是真实的。不同之处在于:归纳法的结论是通过观察得出,而归真推理法是通过向前传递得到的。而演绎法和归谬推理法也有异同,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从结论出发,得出前提;而不同之处在于演绎法中的结论是真实的,通过概念操作化,得出观察的结果,而归谬推理法中的结论是不真实的,在向后传递后,得出的假设也是不真实的。
可见,在逻辑学中,这四种方法不是截然分开,相互联系的。有时候在分析问题时,需要其中任意两种逻辑方法,而在特殊情况下,四种方法全部都能用得上,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定。
举个例子来说: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如果需要一种理论来支持自己的研究而又没有现成的理论可
转贴于
以用时,这时,研究者就需要通过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观察来进行概括进而得到自己需要的理论,但是,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和真实,还需要对该理论进行研究假设,在观察中得出理论的真实性。在这个例子中,运用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结合,归真推理法也有所体现。可见,这几种逻辑方法不是截然分开,是相互联系着的。
三、对这四种逻辑方法的思考
看过《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之后,在经济学方法论史上,大多数经济学家的争论都集中在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孰优孰劣的问题上。虽然逻辑学产生很久了,但归纳与演绎问题的争论却是在培根创立他的“真正归纳法”之后,培根是归纳逻辑的奠基人,他认为,逻辑应该成为科学发明的工具,把逻辑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创立了归纳逻辑,这对于后人研究方法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引发了归纳与演绎各自作用和地位的争论,甚至产生了两个极端的派别: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许多经济学家越来越认识到两种极端观点的错误,体会到在经济学研究中纯粹的归纳法和纯粹的演绎法都是不可能的,需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样,在进行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时,才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我的思考如下:
1、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结合运用
在进行社会学研究时,归纳法和演绎法用的非常普遍,特别是在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这两种逻辑方法时也有不足之处,在《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这本书有这样一个例子“豪斯曼认为的“好理论”并不是指“真实的理论”,因为他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完全不能决定什么是真实性。因此,对他来说,关键问题是由明显不真实的假定构成的理论如何得到解释。在这个过程中,他利用了演绎—推理法则的模型,他必须不间断地关注“规律”或“规律性”的假设,也就是说演绎—推理的模型不能达到许多经济模型建立者所声称的真正目的。”转贴于
这说明了演绎逻辑在运用的过程中,有时很难让人满意。这就需要研究者在运用的时候能够结合其它逻辑方法,单一的逻辑方法是不能达到研究的目的的,影响研究的进度,甚至研究因此中断。
另外,德国学派的另一个温和代表瓦格纳也认为:“关于方法争论的真正解决,不是在演绎或归纳之间作出选择,而是承认演绎和归纳。……如果可能,两种方法应该结合起来应用。”
所以,归纳法和演绎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是需要结合起来的,它们是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正像廖士祥所说的:“归纳法借助分析和演绎,汇集有关各类材料,整理它们,并从中推出一般原理和规律。然后演绎法一时又起着主要作用,它把这些原理彼此联系起来,从中暂时求出新的更广泛的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归纳法主要分担搜集、选择和整理这些材料工作,以便检验和证实这个新规律。”
2、归真推理法和归谬推理法的运用
在经济学方法论中,这两种逻辑方法是比较常见的。经济学中的研究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每一步都需要严密的逻辑才行。归真推理法是从假设到结论向前传递真实性,其中每一步都要前后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而归谬推理法是从结论到假设向后传递不真实性,这当中之间的逻辑性也是需要一致的。否则,就会前后就会出现矛盾,给人以批判的机会,有可能引起研究界的激烈争论。
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这两种逻辑方法有时可以使用一种就行,特殊情况下,两种逻辑方法的结合使用,会使研究更有说服力一些。
四、结论与小结
逻辑方法在社会学和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运用它们进行分析的时候,研究者需要先思考一下应该运用哪种逻辑比较合适、恰当,这样研究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不容易出差错。
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5
关键词:商业方法;商业方法专利;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0;D9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专利法出现以来,商业方法一直被排除在专利客体之外。“商业方法专利除外”原则被绝大多数的国家专利法所接受。然而,自1998年State Street案以来,商业方法①逐渐越过了专利适格性这一门槛。而且随着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加入,尽管各国在商业方法专利授予条件上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商业方法的专利适格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默认。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和授权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美国为例,2010年第705类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分别达到17 231件和3 649件②。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思考。一个重要而又为既有的研究所忽略的问题是:如果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是合理的,那为什么在漫长的专利制度发展历史中,商业方法却一直被忽略?也就是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是什么?
上述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解释③。考虑到专利制度本身是一种经济制度。其本质在于通过赋予发明人对客体的垄断权来推动发明人对于客体的公开,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增进。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的变迁,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第一,商业方法能够带来社会福利水平的增进,这是赋予它专利适格性的必要条件;第二,这种增进作用是有条件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或者某种条件下可能不存在或者不明显,因而会被专利法所忽略;而在另外的时间内,在另外的条件下,则可能出现,从而产生了赋予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的必要。本文正试图运用两人生产交换模型,来论证商业方法在社会产出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对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变迁进行解释。
二、相关文献综述
由于商业方法专利案例出现在前,因而既有的研究主要是对赋予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争论。Bradley(2003) 认为,商业创新,为创新者提供了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其本身创造的经济激励能够充分地鼓励商业活动中的创新和发展;Nicholas(2003)运用先行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对商业方法发明者的激励进行了进一步说明。Olswang(2004)指出,商业方法过于抽象以至于法律不能对其垄断权的范围进行限制以适当平衡对创新的回报和自由竞争的需要,商业方法专利的成本与其他专利的成本要高得多。Michael Likhovski(2001)认为,如果为商业方法提供专利保护,意味着竞争的焦点应该从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转向对商业方法专利权的拥有上,这样对消费者显然不利。另外,相当一部分研究对既有的商业方法专利质量进行了批评。Bagley(2001)和Lunney(2001)指出在审查计算机所实施的商业方法发明时,已经存在的商业方法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个缺陷就产生了使众所周知的商业模式仅仅通过计算机来实施就能够获得专利保护的现象。Meurer(2002)、Hall等(2003)指出,低质量的商业方法专利可能会导致“反公地悲剧”(tragedy of anticommons),带来社会福利的下降。
Allison和Tiller(2003)、Hunter(2003)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商业方法专利性问题,认为商业方法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并不是具有更低的质量和价值。Allison和Tiller(2003),Wagner(2004)关于美国和欧盟商业方法专利的各种研究,设法找出商业方法专利在专利特性方面,如专利质量、范围和价值等与普通专利相比是否有不同支出。但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这些实证研究并未找到商业方法专利与其他一般专利不同的明确证据。从更微观的层面,Martin(2002)通过对信息技术领域商业方法专利的实证研究,认为软件商业方法专利是信息技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Soininen(2005)研究了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的战略运用问题。Kretschmer和Soetendorp(2001)分析了商业方法专利权利人在专利诉讼中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战略运用问题。
既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商业方法专利无论是从专利特性还是对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等方面都与其他普通专利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论证了赋予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是合理的。但这种论证是针对商业方法被赋予专利后的经济表现,并没有说明对商业方法进行专利保护的必要性。此外,既有的研究并没有解释商业方法在社会产出和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机制,更没有解释这种作用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区别。因而也就无法解释在漫长的专利制度发展中,技术创新一直被保护而具有同样作用的商业方法创新却被一直排除在外?在实践中,这种含糊不清也直接导致了试图将商业方法按照技术专利的标准进行审理,造成专利制度本身运行的混乱。
三、商业方法专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1.商业方法的界定。由于商业这一概念本身的外延过于广泛,很难对商业方法进行清晰的界定。而且在一般意义上讲,这种界定也是不必要的。商业方法专利的出现要求对商业方法进行“可操作”意义上的界定。2000年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自动化商业方法专利白皮书》,将商业方法正式列入美国专利第705分类,将商业方法定义为:“装置及对应的方法,用于商业运作、行政、企业管理或者财务资料报表的产生,其能够使资料在经过处理后有显著的改变或者完成运算操作;本分类也包含作为资料处理或者运算操作的装置及对应的方法,它用于决定货物或者服务的费用”。这种列举的方法实际上是对商业方法这个概念的狭义化,而忽略了商业方法的本质特征,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带来了对于“商业方法”理解上的混乱。
商业方法的界定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首先,商业方法指向交换领域而不是生产领域。商业方法往往不直接涉及到实物的生产,而更多的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过程。指向生产领域的各种方法则能够施加于实物领域而产生特定的有形效果。其次,商业方法是一种制度安排而不具备实物形式。商业方法通常指各种交易规则。包括契约的达成、契约的实施、信息的传递等等。其背后都有理论支撑,这些理论是人们智力劳动的成果,是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结(黄毅等,2004)。再次,商业方法本身能够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在一个交易可以完全无成本的环境中,交易方式不影响最优资源配置的实现。而一旦交易费用存在,则不同的初始产权界定、不同交易机制的设计就会影响到最终的产出。某一种商业方法之所以被采纳,正在于它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增加最终的产出。由此,将商业方法界定为: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④。运用交易费用这一概念,能够将它纳入到生产函数中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交易费用的假定。在商业方法的界定中已经引入了交易费用,但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最早由科斯提出,并将其定义为“发现相关价格的工作”。威廉姆森从有限理性、投机主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少数交易、信息不对称、气氛这六个方面归纳了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盛洪,2009)。交易费用可以从外生和内生两个方面进行区分。外生的交易费用是指在人们作出决策之前就可以看到的,例如交通运输、存储等等费用。而内生交易费用则指那些只能在人们作出决策之后才能看到的交易费用,它与交易的次数和交易数量均相关。在我们的模型中讨论的是内生交易成本,因为是否交易、交易多少数量是个体最优化决策的结果。我们采用冰山交易费用的处理方法。1单位的商品经过交易,买方最终只能够获得k(0k1)单位的产品,其中有1-k单位将作为交易费用被消耗掉。
3.经济环境界定。本文构建一个两人两种产品的生产交换经济模型。两人(i:i=1,2)具有完全相同的偏好和禀赋。不失一般性,我们假定其效用函数为Ui(x,y)=xiyi,i=1,2,其中xi,yi表示个体i消费X,Y两种商品的数量。每人拥有1单位的劳动禀赋。由此lx+ly=1,lx,ly分别表示该劳动力分别在X,Y两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投入,且满足0lx1,0lx1。因为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我们假定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x=lax,y=lay。其中a代表了个体的生产技术水平,且满足a>0。整个经济环境为一个物物交换的环境,不存在货币债券等金融工具,并且商品不可储存(unstorable goods)。
(二)不存在交易条件下的产出
若不存在市场交易行为,也就是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消费模式(我们简记为A)下,个体将通过分配自己在两种商品上的劳动时间从而获得相应的产品效用最大化。
个体的最优决策由以下决定:
max[DD(][]lxi,lyi[DD)] Ui=xi·yi
s.t. xi=laxi,yi=layi,lxi+lyi1
解此规划问题,能够很容易地得到:当且仅当lxi=lyi=1/2时,个体i效用达到最大化。我们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定义为模式A,此时个体i能够获得最大化效用为UAi=2-2a。
(三)存在交易条件下的产出
如果允许两个个体进行交易,那么每个个体都除了可以选择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外,还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来实现自身效用的改善。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这种交易是不存在的。因为二者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资源禀赋上都无差异。但是,在没有交易费用的条件下,我们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双方都按照自给自足的模式进行生产和消费,则整个社会的产出X,Y的数量分别为:(21-a,21-a),而如果双方采用分工的模式,则其产出会是(1,1)。如果限定a>1,也就是假定存在规模效应的话,双方就可以通过交易来获得效益的增进,自给自足将不在是最优生产消费模式。
更进一步,我们引入交易费用,即通过交易。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除了a>1限定,还需要其他的条件来使得双方进入到分工交易的模式。
此时,对于任一个体,其决策将是个体最优化决策所需考虑的因素,由(xi,yi)增加到(xi,yi,xsi,xdi,ysi,ydi),分别表示X,Y商品的生产数量,购买数量与出售数量。文定律表明最优决策不会买卖一种以上的产品,不会同时买和卖同种商品,不会买和生产同一种商品(杨小凯,2003)。由此,在存在交换的前提下,某个个体要么从事X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出售Y来购买y;要么专业化生产Y,并通过出售Y来换取X。由于模型的对称性,现假定其中个体1专业化生产x,由于劳动投入方向是唯一的,因此其决策只是在于多少用于交换,而多少用于消费。其决策变量变为(x,ss,yd),其决策为:
解这个最优规划,得到:
当且仅当xs1=x1=1/2时,个体效用最大化。我们将两个个体分别进行专业化生产并进行交易的模式称为模式B,那么专业化生产x的个体将获得最大化效用水平为UB1=kpx/4py。同理可得,另一个体2专业化生产Y而通过出售Y来获得X。其最优生产模式为:ys2=y2=1/2,其效用水平为UB2=kpy/4px。
双方的交易模式为:个体1生产1单位的x,并将其中的一半用于出售,而同时个体2生产1单位的Y并将其中的一半用于出售。双方各自的效用为:
UB1=kpx/4py
UB2=kpy/4px
(四)商业方法在产出增进中的作用
我们将两人在两种生产模式下的效用水平进行比较。如果UB1UA1或者UB2UA2,那么双方将会停留在自给自足模式下进行生产和消费,不存在交换。而如果出现UB1>UA1且UB2>UA2。那么分工就会出现,而且带来双方效用的增进⑤。分别代入计算结果可得,交易的产生必须同时满足:
px/py∈[22(1-a)/k,2-2(1-a)k]
由于在模型中不存在货币,同时商品也不可保存。由此交易只能是1/2的X商品同1/2的Y商品。因必须满足px/py=1,这意味着2-2(1-a)k121-a/k,由此:k22(1-a)且a1。
此条件表明在技术保持在a水平时,交易费用1-k足够小,即k超过了k0=22(1-a)这个临界水平后,两个体经济就会实现从自给自足的模式向专业化分工模式的转化,整体产出增加。也就是说,当商业方法带来显著的交易费用水平下降,并小于1-k0时,两个体经济系统就会实现自给自足向分工的转变。两个体的效用水平都会得到提升。
(五)商业方法经济作用对技术水平的依赖
如上所述,商业方法能够以另外一条路径实现产出的增长和个体效用水平的提升。但是这种效应严重依赖于既有的技术水平。
1.只有在a>1满足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经济作用。条件a>1实际上要求生产具有边际报酬递增效应。这与新古典经济环境中通常边际产量递减的假设不一致,因而这里所描述的经济促进作用在新古典的经济环境中也就不存在。
然而,实际上新古典经济环境中a1的条件似乎更多地为了使得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解出现在内点而进行的一个技术性的假设。在现实中,a>1这一条件具有相当的现实性。“Learning by doing”的现象就广泛地出现在计算机工业、国际贸易、技术引进等等领域。这些企业的产出会随着投入(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由此,商业方法专利所具有的作用并不因为要求a>1这一条件而失去一般意义。
2.商业方法作用实现的交易费用临界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升高。k0是商业方法经济作用实现的临界水平。由[SX(]k0[]a[SX)]=-23-2Aln2
因此能够得出结论,在技术水平很低时,特定的商业方法代表的低交易费用并不能实现生产消费结构从自给自足向专业化分工的演进。产出的增进只能够依靠技术水平的提升来实现。而当技术水平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时,特定商业方法代表的低交易费用水平就能够实现这种生产消费结构的演进,进而在技术水平没有进步的情况下实现产出的增加和效用水平的提升。
四、结论
专利法的立法宗旨决定了专利法客体适格性是以其对社会产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为依据的。商业方法之所有一直以来被专利客体所忽略,而在20世纪90年代为世界所接受,除了软件技术发展带来的商业方法表现形式的变化外,更多的应该从商业方法的经济作用角度进行解释。
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的获得,根本原因是它能够增加产出和社会福利。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它能够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降低交易费用提升交易效率,同时还会带来整个生产消费结构向专业化的方向演进,增加社会产出水平和福利水平。
商业方法的经济作用依赖于技术水平的发展,一是必须有边际报酬递增技术存在,二是技术的进步能够使商业方法通过降低交易费用进而实现生产消费结构专业化演进变得更加容易。当技术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时,商业方法的经济作用很难实现;而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商业方法的经济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第一,必须对商业方法创新给予专利保护。尽管其他的方式如商业秘密等也可以对商业方法给予保护,但保护的力度显然不如专利;第二,商业方法创新应立足于商业方法本身,而不应该试图通过对其实现形式的技术创新来进行判断;第三,商业方法专利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业方法创新出现,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 严格意义上讲,在商业方法专利这一概念中,商业方法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而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事务处理或者商业经营的方法,纯粹的商业方法依然不具备可专利性。然而,计算机软件化并不是商业方法专利的本质,其实质创新之处在于从事某种商业活动的方法(刘筠筠等,2008)。
② 数据来源:http://uspto.gov/patents/resources/methods/applicationfiling.jsp。
③ 比如从软件技术发展的角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商业方法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而使其本身得以客观化、稳定化。其实施虽然仍需要人工的干预,如对信息的输入、对继续执行步骤的选择等,但这些步骤与传统商业方法下所需要的智力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他只是一些简单的或常用的选择,对人脑的依赖程度大大弱化,在一般情况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就保证了商业方法实施过程的稳定性和可区别性,为商业方法成为财产权客体提供了条件。此外,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商业方法的稳定性和可区别性又保证了其在应用上的可重复实施性,这也符合了专利法对专利的实用性要求。
④ 由于交易费用本身的内涵比较宽泛,能够降低交易费用的途径除了商业方法的采用外,还包括交通、通讯等等。此外,在制度方面,法律的完备、特定意识形态的形成、政治运行效率等都具有这一特征。本文的结论并不排除其他制度和技术在此方面的作用。一个更加技术性的说明应该是:本文的结论更多是充分性的,而不是必要性的。
⑤ 在“=”时我们的处理是假定个体并不会尝试改变。这点在存在交易费用时,必然会成立。
参考文献:
[1] Allison, J.R. , Tiller, E.H. The business method patent myth[J].Berkel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2003, 18:5-27.
[2] Bradley, C. Business method patent: are there any limits[EB/OL].[2003-11].Http://jmls.edu/ripl/vol2/issuel/wright.pdf.
[3] Bagley, M. A. Internet business model patents: obvious by analogy[J].Michigan Tele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Law Review,2001(7):253-288.
[4] Grandstrand, O.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wards intellectual capitalism[M].Cheltenham: Edward Elgar, 1999.
[5] Hall, B. Business method patents, innovation and policy. Working paper[EB/OL].[2003].Http:///papers/w9717.pdf.
[6] Kretschmer, M. & Soetendorp, R. The strategic use of business method patents: a pilot study of out of court settlements. Journal of e-Business,2001,2 (1):9-38.
[7] Martin, N.L. The strategic value of business method patent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Doctoral Dissertation,2006.
[8] Meurer, M. Business method patents and patent floods[J].Washington University Journal of Law and Policy,2002(8):309-340
[9] Michal, L. Fighting the patent war[J].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 2001(6):272.
[10]Nicholas, A. Smith. Business method patent and their limits[EB/OL].[2003-11].http:///voline/Smith.pdf.
[11]Olswang. The first mover monopoly[EB/OL].[2004-07].http://oiprc.ox.ac.uk/EJWP0500.pdf.
[12]Soininen, A. The software and business method patent ecosystem: academic, political, legal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s in the U.S and Europe. Doctoral Dissertation, 2005.
[13]郎贵梅.专利客体的确定与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4]张玉蓉.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策略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5]陈健.商业方法专利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普及;中职;教学方法;创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018-01
一、 计算机普及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率逐年增高。城镇中小学已经完成了计算机课程的普及工作,乡镇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普及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北、上、广三地计算机普及率达到了40%;2013年,这一数据达到了70%。以上数据表明,我国计算机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普及,计算机的普及率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二、 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普及北京下,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人认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挑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前计算机普及的背景进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 学生基础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考高中落榜的学生。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基础较差,这给中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热衷于大型网游,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兴趣不大,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计算机知识往往较为排斥。中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再加上混结业证心理的存在已久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定位,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上机实践教学为辅。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被很多老师采用,特别是兼职老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只顾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管学生学习的成效如何,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考核方式单一
与大不多课程一样,大部分中职院校计算机考核形式以期末考试为主。而考试的内容往往是课堂中讲到的计算机小知识点。在考试前,老师往往会给学生划“考点”,学生只要在考前将老师划出的考点背熟就能够轻易的获得高分。这种考核模式看似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点的程度进行了有效考核,但是实际上却异化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一种考核。往往考试一结束,学生就将学的东西忘到九霄云外了。
三、 计算机普及背景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 调整教学目标, 创新教学模式
本人认为,在计算机普及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依旧不适用了,调整教学目标,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一是对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目标的调整。在计算机普及的背景下,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满足于所规定的教学认为,还应当兼顾学生的计算机兴趣,结合当前新一代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二是对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方案。计算机教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不断提高计算机客场教学效率。
(二) 增强课堂趣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加上自身基础较差,正处于叛逆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收学生的“待见”。本人认为抓住中职院校学生特点,增强课堂趣味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当今社会,更新最快的就是计算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室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素材,最大程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建网络共享平台,延伸教学空间
充分利用资源,创建现代化学习平台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可将数据、音像、文字、声音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师生教、学信息的双边反馈,有效转变了传统单一化的教学形式,将计算机信息空间大幅拓展,极大地丰富了海量信息的表现效果,增强了教学效果,便于学生深刻、准确、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因此,中职学校应尽快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以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掌握自身学习进度,对未掌握内容提取钻研。
(四)创新考核方式
中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考核多以理论考试为主。本人认为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体现计算机学科实践特点。计算机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创新的能力。通过理论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无法了解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情况。有的高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还可以,但是真正到了上级操作时却两眼抹黑。总的来说,在计算机普及的背景下,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了。中职院校计算机考核方式应当加强对学生上机实践能力的考核,例如让学生上机完成作品,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参考文献
[1]白海莲.浅议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J].中国科技纵横.2011(12).
[2]宁洁.浅析现代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思路[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2).
[3]陈荻莹.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职业.2011(29).
[4]尹树玲.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