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范文1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涌现出来,在现今的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已经不容易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很多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开始出现在大众的眼前,网络媒体也成为最广泛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所以本文就以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为例,来研究新媒体下心为传播模式的转型。
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都是飞速的,而网络媒体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网络媒体能够扎稳脚跟的原因和它本身的优缺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保证社会的稳定,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的前景,来进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
一、新媒体中的生力军——网络媒体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用超文本和超链接等完成的,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模式,所谓的超链接,就是点和点之间通过一种关系链进行连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换和存储与原来的那种具有顺序性和线性的限制不同,这种方式能够通过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快速地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的检索。而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能够让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特点,比如,在网络中的信息结构都是网状的,能够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来进行链接,这也是网络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另外,在网络中能够多个窗口进行编辑,能够是网络编辑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多种的元素。
综合而言,网络媒体就是依附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然后利用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来进行商业行为或者是公共行为的一种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二、网络媒体能够建立并且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传统传媒方式弊端的显现,政府也急于寻找新的传媒方式,而网络正是最好的对象,所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家网络媒体有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2.传播对象的小众化。无论是传统的媒体还是新兴的媒体,其目的都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对象,传播信息,网络媒体依靠强大的网络资源,丰富了信息的多样化,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进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3.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较强。和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信息传播不同,网络媒体有选择性和参与性,并且可以与参与者进行网络互动,增强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丰富了网络媒体的内容,更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4.先进的技术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具有强大的技术水平,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更加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能做出更加满足受众的信息,吸引受众的眼球。
三、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缺点
(一)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点
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地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
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
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地把优秀的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二)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缺点
1.信息的复杂性,难以辨别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还没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的网络充斥着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虚假的新闻,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
2.受众的人数比较小。我国有着13亿人口,虽然人口众多,可是由于传统的媒体,比如电视,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网络时代还一下子难以被接受,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发展起来;
3.受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网络媒体发展的标准。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时间段,技术先进,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以下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的人身上还有学生的身上得到有效的利用。现在虽然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人还是很多的。
四、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科技也迅猛发展,有了互联网,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媒体,比如人人网、微博等等,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经验和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引领者社会的舆论走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范文2
1.当前的平面广告
我国广告真正的历史非常短,其理论几乎全部来源于西方的成果,这就导致我国广告在快速成长的同时有着很多缺陷。广告是一门科学,却也是一门艺术,这就使得广告的效果无法像生产产品一样去检测,而只能靠广告人和企业的经验来把握。经常逛街的年轻人对于服装店的招贴海报并不陌生,一经贴出就能立即判断该店进行“降价处理”、“新品到货”等等信息,这些招贴通常都是够坦白直观但创意不足,招贴只有了“告示”作用。过期即变垃圾。特别是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对于目前的广告形式产生神品疲劳,甚至逃避态度。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外知名广告公司登陆中国,本土广告创意创造性显得格外重要。
2.国内平面广告优缺点
由于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一些广告业者在创意理念上开始出现盲目性,只是为追求所谓的高明创意而忽略了其准确定位,缺乏准确理念的指导,任由创意无度的进行,创意理念自然成了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创意设计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版式”。国产平面设计越来越多的加入了本土元素,在版式表现上追求新潮、国际化、出其不意,在这多元化的变化中却越来越明显的出现一些缺陷:首先,图形创意无意义。许多广告在图形创意上过度地追求视觉刺激,为吸引大众眼球而不惜一切代价。由于画面图形创意过于随意,图形创意的语言比较平淡,导致大众在面对这样的广告时,不仅很难有美感反而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其次,版式创意的繁杂。广告设计视觉化的力度,除了有赖于创意图形的良好表达,还取决于对其内容的恰当搭配与科学合理的编排。
3.排版与创意
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范文3
那么,什么是企业形象呢?对于“企业形象是什么?”这个问题,曾有人分析认为企业形象指的是企业的关系者对企业所持的态度与头脑中既已形成的印象。我们知道,和企业有关的不同背景中的人自然与企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联,而这些人便依循其自身对企业的感觉来判断、评价企业。姑且不论评价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总之,如果被评价为“那家公司颇获大众好感”或“那家公司值得信赖”等,公司蓬勃发展的前景已可预见了。
近些年来,社会已经从“物”的消费转变为“感觉”的消费,以前的消费状况主要依据的是机能或效果等固有的理性而客观的价值标准,但是现代的消费行为则似乎转向了以形象、感性等抽象事物作为评价标准。而多数人对某事物的同一印象,往往就形成了强大的舆论而导致新的事实。
那么,企业形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它必是通过企业的各种信息传达出在社会上产生的效果。过去,企业规模很小时,经营者可直接访问与企业相关的人士及团体,说明公司的种种观念和做法,使大众简单地产生对这个企业的某种印象,因此信息传达活动即企业形象的建立主要是有人来进行的。但是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企业关系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了,塑造企业形象单凭人力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就出现了以其他事物来代替信息传达的工作。设想一下,今日的社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光靠人的四处走动、口碑相传来宣传企业,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媒体便成为信息传达的工具。由于信息传达技术的进步,媒体承担情报传达的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所以想要建立企业形象的经营者都必须特别关注媒体的信息传达作用在企业实施CI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新闻媒体的大规模崛起,让人们看到了媒体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强大力量。企业作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或商业组织,无疑也会对新闻媒体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媒体与企业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密切关系时,这种“趋利”性使得二者快速结合、互动互赢并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兴盛的态势。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要素形成了企业的形象。简单而言,企业的信息传达活动形成了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建筑物、商品、服务、员工、广告、信封、信纸、招牌、交通工具、名片、员工的服装等等,都与企业形象有关。由此可见,企业的信息传达活动充分反映了企业,而将这类情报活动加以综合的经营政策,就是企业识别战略,企业的信息传达离不开新闻媒体,那么企业与新闻媒体的结合就顺理成章了。尽管新闻媒体产生的产品“新闻报道”不能脱离其“新闻性”这一特质,但是只要不违背新闻传播的规律,而企业的变动,比如:企业改革、新产品的研制与上市、企业产品的营销宣传活动、企业参与的社会公益事业,乃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等,只要是与广大消费者(与媒体的受众合一)的切身利益有关联,它就具有了新闻价值,也就能成为新闻事实,就能与新闻媒体走近,如此一来,利用新闻媒体为企业CI战略服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企业来讲,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大众的好感及信赖是有许多现实的好处的:其一为承认效果。博得大众认可的企业,相对来说能比较顺利地开展新的工作,也容易得到较高的评价。其二为缓和效果。每个企业都会有经营不善或犯错误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形象良好的企业常能比较容易地得到社会的原谅,减轻失误所产生的杀伤力。其三为竞争效果。消费者对形象良好的企业及其产品总是优先考虑采用。因此,这类公司企业常能击败竞争对手,夺得先机。换言之,这就是企业形象竞争上的效率。
企业依靠CI战略树立其形象,必然离不开宣传和策划,企业宣传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广告。随着新闻媒体在信息传达领域的显著作用,企业家或商家越来越看重新闻所产生的强大的价值效应,因此企业和新闻媒体日益走近。虽然都是企业信息,但新闻与商业广告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消费者眼里,广告可信度较低,缺乏商家所期待的感召力。而具有新闻媒体身份的记者,由于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进行描述,以报道事实的方式传达企业信息,淡化了商业成分就比较能感召消费者。特别是有些信息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的,无形中就带有了一点“官方认定”的色彩。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在企业形象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是其他广告宣传手段无法替代的。新闻媒体的全方位立体应用极易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并且由于削弱了商业广告的色彩,所以无形中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感召力更强了。
新闻媒体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主要的宣传工具,如果一家能被媒体报道,尤其是被媒体作为焦点新闻形式进行报道,可以说是企业提高知名度的一条捷径。
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范文4
学生对新鲜事物往往最感兴趣。因此,每节课的新歌学习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立即就想学会的愿望。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学生喜爱的歌曲根本无需教师教唱,学生就可通过电教媒体反复听,便达到无师自会的目的。但是一首歌曲,学生能独立学会歌唱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学生初步会唱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学生讲解、分析歌词内容、旋律,进行强弱对比、力度与速度变化等特点。例如,五年级上第三单元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是一首人人张嘴就会演唱的歌曲,可是我问到学生“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呢?”学生一个个都不出声了。于是我让学生翻到教材后面的“音乐湖”,看看国歌的由来,然后再次回到歌曲,讲解了歌曲中三连音的运用和作用,第一句的弱起和四度跳进要唱得沉着坚定。第一二句的附点音符要唱得饱满,表现在大敌当前时,我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战斗意志。第三句犹如报警的呼号,“中华民族”四个字要唱得十分有力,充分保持时值。“到了”两个字突然以休止符收刹,突出和强调“最危险的时候”,唱时切不可拖沓,以免减弱紧张的效果。后一句的三个“起来”应随着大三和弦的分解音上行,不断加强力度,“起来”之间的附点音符必须唱足时值,一鼓作气引向“我们万众一心……”这一句,以高亢嘹亮的歌声表现亿万人民坚定的信念。当学生按照要求把歌曲演唱出来时,一个个严肃的表情仿佛告诉我他们好像真的身在战争时期一样。教师的这种边讲边示范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歌曲的意境,让歌曲内涵与学生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使学生真正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歌曲演唱完,有的学生说:“老师,这是我唱过的最好听的歌曲……”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首歌是我唱得最好的一首歌……”有的学生说:“以后升旗仪式我一定会好好表现这首歌曲……”
高年级的歌曲演唱,不只是会演唱歌曲,更多的是表现歌曲。这个表现的过程,就出现了竞争……
那是一首劳动歌曲,歌曲名字叫《打麦号子》,歌曲采用了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歌曲的前两行没有旋律,采用了八分节奏进行劳动呐喊,烘托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找了一个女生来“领”,表现劳动场面。当我夸奖女生时,男生非常的不服气,吵着要和女生比赛呢,于是就推选出了一名男生出来,结果因为这个男生嗓子有点哑,表现得不是太好,但是男生可没有放弃,说下次上课继续比赛,我同意了这些孩子们的要求。这个男生的妈妈是我的同事,有一次碰到时,还说这个小男生在家里每天都练声,说要比赛呢。不服输是一种好的表现。下次上课时,比赛开始,为了公平起见,我找了三个女生评委,三个男生评委,十个人的大众评审团,当两组代表演唱完歌曲时,先由小评委分析演唱的优点、缺点,再由大众评审团发言,还有很多学生要评价呢。就这样,比赛结果出来了,男生胜利。我告诉学生,会演唱歌曲不值得炫耀,能够表现歌曲,能够评价自己演唱的优缺点才是关键。以后的歌曲学习我都会让学生自己找毛病,给他人评价等等,这种方式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了自己。
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范文5
你还记得上一次为购买一台台式机而感到兴奋是哪一天么?
十有八九,是多年前的事了。如今再也看不到这副场景了:无数的电脑爱好者专心阅读电脑杂志,比较图形处理器的速度和优缺点。科技类媒体不再孜孜不倦地跟踪报道每一代新芯片,猜测接下来会出现什么芯片。现在也很少有人会迫不及待地攒足钱,去购买顶级配置的台式机――当然,游戏玩家除外。
如今,购买台式机差不多与购买烤箱一样平淡无奇。你知道用它来干什么,也知道基本规格;你买一台回来后,就开始处理工作。无论是IT部门,还是家庭用户,都是如此。台式机已经沦为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大众化商品,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多方面。标准化是其中一个原因;台式机所用的零部件大多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更重要的是,台式机的功能已远远超过了软件的功能。如果你在近几年购买了一台用于一般用途的个人电脑,几乎可以肯定,它的功能基本上仍没有利用起来。我本人就是个典例,几年前,我买了一台四核个人电脑,但运行的软件无法充分利用这四个处理器核心。Windows和大多数应用程序不够智能化,无法巧妙地划分任务和服务,将它们交给这四个核心来处理。所以,既然我那台旧电脑的功能远远谈不上得到充分利用,何必要买一台新电脑呢?
考虑到现在缺少优秀的新应用程序,我们对于大多数基于个人电脑的软件的兴奋劲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能让人兴奋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硬件方面的创新已死,其实是生机盎然――实际上,我们正处于硬件创新的黄金时代。iPhone和iPad、Droid及其他基于Android的手机、黑莓、上网本、MacBook Air等轻薄型笔记本电脑,诸如此类设计出色的硬件有很多,而且丝毫没有停止脚步的迹象,反而是加快了脚步。手机市场的竞争,和个人电脑创新繁荣时期的电脑厂商之间的竞争一样激烈,下一代设备不断超越现有一代设备。
应用开发方面同样不乏创新。我最近买了一部Droid手机,可以用它来扫描产品条形码,查找产品评述,对着外文标记拍下照片,让它自动为我翻译,开汽车转弯时获得GPS方向指示,不一而足。我还可以用它来做台式机能做的许多事,包括阅读和编辑Office文档以及收阅电子邮件。当然,我还可以用它来打电话。
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 方言; 电视节目; 优点; 缺点
中图分类号: H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58-01
近年来,在全球开始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氛围下,方言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方言节目所传递出的亲切感,本土认同感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方言节目在本土观众中,特别是身处异乡的本土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创造了各台较高的收视率。当前在方言节目一片红火的景象下,也凸显出一些明显的缺点,比如题材单调,内容低俗,有些台大量制作方言节目导致太多太滥等问题也显得比较突出。因此当前对方言节目适度把握,正面引导,使其扬长避短,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显得刻不容缓。
一、方言节目的优势
(一)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方言所包含的民俗民风、文化传统、心理积淀、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方信息是普通话所不具备的。方言在其使用的人群中,比任何一种外来语言的生命力都要旺盛,囊括的信息更丰富,更生动,更贴近当地百姓的生活。方言节目利用方言作为电视播报的载体,能够普遍引起观众的心理上与情感上的共鸣,相比普通话节目,方言节目显得更加亲切。
(二)方言类新闻节目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方言节目中,平民化、口语化的语言表现载体把电视中的人物置身于一个与普通观众平等相处、诚恳相待的位置,使观众觉得电视里的人事不再是高高在上离自己很遥远的人事,而是使观众感觉他们就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员,从而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而方言独一无二的语音、表达方式、词汇体系以及强烈的感染力,不仅使主持人、剧中人物在表达自己思想时更独特灵活,感染力更强,而且使使用方言的观众对主持人、剧中人物的语更容易理解,自然而然地达到默契。
(三)方言节目顺应了当今民众对于文化多元的内心诉求。建国后全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工具更是被普通话所垄断,近年,在开放、多元的国际、国内文化背景下,观众希望看到轻松、流行、时尚、亲切自然的电视节目,以供消遣娱乐、缓解压力、情感交流。电视节目中使用方言,给人们带来了新奇感、亲近感、认同感,顺应了部分人对文化多元的内心诉求,自然而然地为这部分观受众所接受。
(四)方言节目形式更为灵活多样,入行门槛相对较低。方言节目相对于传统节目而言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比如一些新闻节目主持人使用方言播报,变传统的播新闻为说新闻,使观众感同身受。一些专题纪录片以方言栏目剧的形式情景再现更使观众如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关注积极性。这些方言节目由于使用方言作为语言载体,使得不论是主持人还是演员在不受普通话限制的前提下入行的门槛相对较低,一些普通群众稍有表演天赋,具有一定的镜头感便可以参与这些节目,所以更能广泛围地网罗到相关人才参与进来,从而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呈。
(五)观众期望值较低,大大降低了节目制作成本。方言节目由于参与者大都是普通群众,观众从心理上认为这类节目就是非专业的表演制作团队在制作,所以对这类节目的专业素质并不是太过苛求,使得这类节目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就拿电视剧来讲,一集传统电视剧投资成本至少也在四、五十万以上,而一集方言栏目剧的投资则仅有一、两万元,如此低廉的制作成本使得一些地方电视台也敢于尝试这类节目的制作,从而丰富了荧屏,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
二、方言电视节目的缺点
马克思唯物辩证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与生俱来的两面性,方言节目的优势和缺点也是同时存在的。
(一)题材选择上方言节目具有极强的局限性。方言节目一般比较适合一些轻松活泼的社会题材,如果重大题材也使用这一形式,则会让人产生不正规的感觉,继而影响观众对电视节目所播报内容真实性的怀疑。方言类电视节目过于注重表现形式而忽视了承载传媒使命的题材内容选择,这些节目往往打着民生的口号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事、有意义的和没意义的全部拉拢进来,不经筛选盲目乱做,把一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一股脑的搬上荧屏,必然降低了电视媒体在群众心目中的权威信和公信度。从现在全国方言电视节目来看选题范围狭窄、节目内容单一似乎已成为方言电视节目的通病,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二)一些方言节目流于低俗化,太过娱乐化。有些方言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太过流俗,过于娱乐化,在节目中频繁使用方言中一些低级趣味的语素,打着给世人警告的招牌暴露他人隐私,满足了观众的窥探心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再有,各台方言节目娱乐化倾向非常严重,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大众的品位,不利于社会的艺术发展;另一方面,节目的媚俗化改变了媒介在传播中客观、中立的态度,刻意迎合受众,有些方言新闻经常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方言或俚语,在客观上放大了这些不健康语言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对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三)对媒介传播功能的影响。方言节目具有极强的排外性,方言节目使当地观众感觉格外亲切,而外地观众则会倍感别扭,加之不懂方言的人会出现听不懂的问题。这就使得方言节目不可避免地会排斥掉一部分人。电视媒介对整个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增强着社会的凝聚力。电视节目的方言化,限制了观众群的范围,其影响力也必定减弱,其结果将不利于一个国家内部的文化交流和社会整合。
综上所述,尽管方言电视节目发展势头很足,但是作为电视媒体的从业人员也不能盲目乐观,不能仅仅片面追求高收视率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置媒介的社会责任于不顾。为了保证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健康稳定发展,采取一定的措施改革整顿是不容延误的。各电视台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观众的调查研究,要全面掌握好方言节目的长度和数量,不宜过多且不能够盲目的增加数量、延长时长,自觉抵制三俗问题。只有掌握好“度”,严把质量关,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大部分观众的需求,并照顾到其他观众的需求,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解决已经产生的类似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用好方言节目,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收视率,满足观众的休闲文娱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小寅,王秒秒.也谈方言电视节目[J].当代电视,2006,(6).
[2] 俞虹,金姗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J].现代 传播,2005,(1).
[3] 蔡敏.四川方言电视节目探索[J].当代电视,2004,(11).
[4] 邢斐.方言类新闻节日的劣势及负面影响简析[J].今传媒,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