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好处范文1
关键词:垃圾;处理方式;中日;环保意识
人类的现实生活需要自然环境作为支撑,人类需要不断开发自然资源,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才能生存。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对资源造成破坏。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长期处在一种矛盾关系之中。同时,人类也始终都在寻找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办法,并寻求新的平衡点。科学不断进步,促使社会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生活垃圾数量增加,促使所有垃圾的处理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通过对比分析中日垃圾处理方式,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处理办法。
一、中日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现状对比
(一)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差异性
日本民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素质相对其他国家水平更高,尤其是相对发展中国家更高。日本的街道没有垃圾桶,日本民众都会将垃圾随身携带,然后将垃圾袋带回家中,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演变成为日本民众的生活习惯与社会风气,如果乱扔垃圾在日本将会受到鄙视。日本政府也十分卡中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工作,并将垃圾处理方面的知识列入课本之中,日本垃圾处理设施全部面向公众,任何学生与居民都能够参观。由于从小接受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工作,因此日本民众在这方面的意识相对更强。
对比之下,我国民众在环境保护意识方面水平价低。同时,我国居民对环境保护方面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限,环保意识淡薄。城市之中随处设置垃圾桶,也O置了环保标识,但是民众仍然不懂得如何进行垃圾分类。长期以来,养成了不注重环境保护的习惯。我国民众在垃圾堆放造成的危害性知识了解也明显不足。
(二)法律保障程度差异性
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一方面关系到社会民众行为习惯,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属于经济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针对废弃物方面的有效管理,日本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法律体系,且法律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法律条款之中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整的立法。日本在垃圾处理经济立法方面非常完备,因此,日本的垃圾处理以及经济循环方面均具有相关法律机制给予保障。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制定中,关于垃圾处理的内容明显不足。落实到具体工作的尤其是垃圾问题严重的农村地区的法律内容几乎没有。由此可知,在垃圾处理环节之中缺少必要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的保护,则工作势必无法有序进行。
了解我国行政法律内容可以发现,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内容并未能够形成专门性规定。既能在相应文件中查询到部分内容。真正可以体现循环经济方面的要求的地方性条款并不普遍。
(三)垃圾处理阶段分类程度差异性
垃圾分类属于垃圾处理过程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更加是垃圾进行再利用的前提。针对垃圾进行分类,需要从源头提供保障。分类规整之后才能够有效回收。进一步降低垃圾运输以及相关环节费用产生。一些研究者指出,垃圾其实不过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针对垃圾进行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处理能够使得垃圾转变为资源。
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生活垃圾可以被划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资源以及有害等几种类型。日本居民通常情况下会依据环卫部门相关文件中规定内容自觉对垃圾实施分类。日常生活垃圾使用垃圾袋封装,并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垃圾存放在规定位置上。在日本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工序十分精细,包括饮料瓶瓶盖以及瓶体都会分来,并且要冲洗干净,分门别类。
而相对日本,我国在给予垃圾进行分类方面的工作只能以尚未起步来形容。现阶段我国针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阶段,理论研究水平极低。垃圾收集处于混合收集以及分类收集相结合方面。现阶段,我国民众对垃圾分类识别的能力尚存在困难,更加无法谈及分类。
我国国内垃圾分类一方面缺少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缺少技术方面的支撑。政策及法律支持也比较缺少,促使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无法真正达到实际效果。尤其是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主要是通过小商贩收购的方式。有农田的农民则会将人畜粪便堆肥,回归农田。一些没有农田的则采取简单焚烧等方式,但是这种焚烧的方式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同样十分严重。
(四)垃圾再利用程度差异性
日本针对垃圾的规划与再利用水平较高,并建立各种类型的垃圾处理工厂。依据分类的垃圾采取多种处理手段,对垃圾进行资源化转化。日本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可以完成垃圾直接资源化。除此之外,也包括了焚烧、填埋以及加工可持续利用。日本垃圾处理结合了源头减量化方式进行,因为日本国家土地资源相对不足,采取焚烧的方式比较合理,更加对环境保护具有好处。焚烧之后,则可以发电、供热。剩余的垃圾无法进行完全焚烧,则在缩小体积之后进行科学填埋。这样一来,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利用。同时也能够促使垃圾无害化。日本在进行垃圾填埋以及再利用方面并不是通过简单处理就完成的,而是在系统性的分类之后,通过焚烧、粉碎、填埋等一系列工序完成的。日本垃圾处理发展成为一种系统性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看似无用的垃圾进行再利用,更加能够有效解决资源,避免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
对比之下,我国在生活垃圾再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仍然无法取得进展。在对城市生活垃圾方面的处理中,多采用焚烧、填埋、堆肥以及资源化处理办法。从表面上看,我国在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上与日本之间大体相同。但是,从本质上却可以发现两国之间的巨大差异性。我国在垃圾处理与再利用水平上明显低于日本。我国焚烧现状是粗放式的焚烧,并未能够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处理。因此,焚烧掉了相当一部分原本可再利用的资源。除此之外,焚烧经济成本非常高。我国国内在焚烧处理前期投入方面较大,此外,这种焚烧方式将会造成大量的二恶英气体进入到大气之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填埋方面,则因为在源头上未能够对垃圾进行清晰分类,造成了部分可利用资源被填埋。填埋工作中未能够结合有效保护措施,造成垃圾将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污染。进而威胁到了城市环境以及地下水资源。
堆肥方面,农村地区中堆肥情况普遍,大量堆肥中养分含量十分有限,为此,再利用价值较低。资源化利用仅能够在理论上体现,但是实践水平仍然较低。
我国城市中的垃圾处理情况水平极低,而农村地区在垃圾处理方面由于缺少人员管理,生活垃圾处理效果更差。农村中随处可见垃圾堆放,甚至在房前屋后以及河湖旁边都能够见到各种生活垃圾。
通过上述中分析,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日本城市与农村在垃圾处理方面差距很小,农村作为城市的郊区,其在垃圾处理的能力与意识方面都与城市相差无几。整个日本在垃圾处理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方面都十分完善。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农村地区地区广阔,这对农村生活垃圾环境的改善也造成了困扰,采取何种有效手段解决此类问题是本研究中亟待解决的。
二、改善生活垃圾问题主要措施
结合日本处理垃圾方面的措施可知,日本在此类研究相对较早,且已经形成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垃圾处理更加已经成为日本社会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日本在进行垃圾处理方面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垃圾处理产生了借鉴意义。我国垃圾处理研究发展相对较晚,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在对待生活垃圾方面我国不能够走西方发达国家的旧路,而是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创新理论,始终坚持高标准要求自我,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生活垃圾处理办法。因此,应当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政府导向性
通过法律支持以及政策帮助的方式实现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导向性。我国具有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促使我国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中存在非农偏好,因此,也造成了我国出现城乡差异性的机制。为此,对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总是表现出政府的导向性作用,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并进入到环境保护领域之中。基于法律角度提供支持。改善我国垃圾处理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首先需要从立法角度出发,争取在垃圾处理的所有环节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并应当对立法进行完善。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体系,对社会环境中所有环节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销售者的责任都加以明确。通过对比系统垃圾处理立法情况,具体包括了宪法、法律等内容。法律不完善造成了执行相关操作中也会存在问题,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属于垃圾处理工作中的主体,属于法律赋予其重要权利的机关单位,因此应当发挥其主体优势。与此同时,现行机制之中也会造成了部分环保单位只能够受命于本级政府部门。而地方政府部门可能出现看重经济效益问题,最终造成了政府与企业都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基于政策角度提供支持。政府政策性扶持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直接政策扶持与间接扶持。垃圾处理的相关工序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政府能够相应拨付一部分资金,通过有效规划,形成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的交易市场,能够对公众废旧垃圾购销提供帮助。同时,应当在政府扶持项目平台上建立二手交易市场。间接性扶持则是指政府通过借助税收与财政政策完成对垃圾处理的支持。另外也包括了金融政策、产业以及科技政策类型等。
(二)企业核心作用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活垃圾不能够完全依靠政府解决,需要企业能够参与其中,结合市场规律,促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进行垃圾处理。转变垃圾为资源,促使企业能够以开发开展垃圾处理方式实现垃圾处理。政府优先购再生产品,并对公众消费形成导向引导,通过促进消费的方式带动生产,从而能够形成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下的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社会参与下的基础性作用发挥
通过宣传、教育与实践方式有效解决生活垃圾问题,坚持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同时,也需要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性。在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方面,应当将人的思想意识的非理性至于有效控制范围内。基于道德层面分析,适应自然则更加具有挑战性。垃圾处理关系人们的利益,更加是有效控制欲望的一种重要表现。针对社会民众进行垃圾处理方面的教育工作开展,能够提升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还能够改善社会民众的在垃圾处理方面的习惯。真正做到改善环境与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在生活垃圾处理宣传工作上应充分遵循宣传――教育――行动的原则。宣鞴ぷ魇粲诨肪潮;ぶ中的重要前提,通过多元媒体渠道进行宣传,面型民众提供垃圾及危害性的信息。政府部门也应当在教育中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课程的设置。宣传与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能够形成全民行动,从本质上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集中日两国在对待垃圾处理相关问题上具有一定相似之处,我国要想实现地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就应当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问题,避免岔线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协调。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生活垃圾数量大,且问题严重。因此采用更加合理的办法解决此类问题十分必要,只有坚持正确的道路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哲,刘融,张冰洋.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基于中日垃圾处理之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125-6127.
[2]虞维.基于准公共品视角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政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
[3]黄佳娜(HuangJiahna).余姚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4]张哲.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调查分析――以云南省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4-19.
[5]何品晶,章骅,吕凡,邵立明.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基础条件与适宜模式[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02):116-120.
[6]程小文,姜立晖,孙增峰.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6.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好处范文2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1】
20xx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升我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根据《20xx年前三季度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折子工程进展情况督查转报》要求,XXX村在前几年垃圾分类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探索更为快捷有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办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垃圾分类是一个日常性的工作,必需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为此我村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小组,长期指导督促我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小组名单如下:
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组长:XXX(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XXX(村委会主任)
XXX(村支部委员)
指导员:XXX
宣传员:XXX
二、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队伍
目前,我村已建立垃圾分类队伍,队员共计48人,其中队长2名、街道保洁员41名(每名保洁员负责25户左右的家庭)、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清扫建筑垃圾、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清扫早市垃圾、1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打扫公共厕所。
这48人的保洁队伍全面负责我村2700余人,1019户的垃圾收集和分类工作,保证每天早7:30---11:30、下午2:00---6:00,准时将每家每户门前分好类的垃圾收集并转运到垃圾分类中转站。
三、保洁队伍的培训及指导
为保证保洁队伍自身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正确认识,使我们村的保洁队伍成为更专业、更有效的队伍,我村结合镇里安排,每年对这支队伍培训次数不少于8次,逢重大节假日进行严格的监督指导工作。培训内容为垃圾分类细化标准、装运操作技术等,保证垃圾在分类、投放、集中、运输过程中做到封闭、无遗漏、无遗撒。
制定系统的保洁员考核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制定惩罚机制,对不能按规定完成任务的保洁员及时进行更替,确保保洁员能够履行职责。
四、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村位于XXXX,村民日常的主要垃圾有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冬季以炉灰渣垃圾为主。长期以来,村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比较模糊,并不重视,所以此次我村加大力度宣传,发放指导宣传材料《XXXXXX》、可再利用购物袋、宣传单、垃圾分类袋等宣传物品1019份,共组织大型宣传活动4次。在村中明显位置树立LED电字宣传牌,滚动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信息。具体向村民讲述了各种常见垃圾如何分类,时刻提醒村民们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确保我们能够准确的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位。
五、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具体工作
今年为了给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便利,我村已经统一为村民发放了可分类的垃圾桶,每户3个垃圾桶,共计向村民发放3057个。并通过保洁员对包片的家庭户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村民们有效的,快速的将垃圾分类。
六、制定奖惩制度,规范垃圾分类管理
为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准确、快速。我们不仅对我村的保洁队伍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也对村民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将确保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足够重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定期进行入户抽查,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此项活动顺利进行。
总之,在区、镇、村三级领导班子的带动下,我村一定能够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争取将我村真正建设成绿色村庄。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2】
春华镇五举措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明显。
一是加大基础投入。20xx-20xx年,该镇每年投入环境治理经费约500万元,共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9个,配备环卫三轮车89台,购置26240个垃圾桶发放到户,拆除原有敞口垃圾池686座。
二是发动农户积极参与。通过“村村响”、宣传车、微信、宣传资料、标语横幅等密集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结合党支部主题教育、“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好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等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环保、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通过支村两委坚决执行、“三长”会议统一思想、召开户主会专题指导、个别家庭上门宣讲的方式,家家户户发动,层层推进工作。
三是建立专业化保洁队伍。按每15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选聘保洁员89名,负责垃圾分类宣传、面上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实行8小时上班制,实行统一工作绩效、统一劳动报酬、统一督查评比“三统一”管理办法。委托2家服务外包单位负责集镇、主干道和水域等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确保镇域保洁全覆盖。
四是严格责任落实。完善环境卫生治理方案、保洁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日常巡查与动态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村(社区)、服务外包单位、保洁员、企事业单位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讲评、年终一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和优秀奖励制,真考真评,重奖重罚,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到位。
五是细化标准全面推广。在金鼎山社区试点垃圾分类,在九木村试点垃圾二次分类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设施配备标准、农户和村级垃圾分类标准、农户用垃圾桶配备外观和容量标准、垃圾收集转运电动三轮车标准等,并在全镇全面推广。目前,该镇9个村(社区)已全部成功创建市级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送镇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由2016年的月均300吨减至20xx年的月均180吨,镇域垃圾减量达40%。全镇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3】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分类标准,强化宣传教育,完善运行机制,在全县确定了20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单位,努力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到江苏、浙江和我市的屯留县、长子县、城区、郊区等先进地区和县、区学习取经,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秦元忠为组长,副县长张志萍为副组长,25
个有关部门、各乡镇乡镇长和社区居委会为成员的领导组,专门负责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统筹协调工作。印发了《壶关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指导各试点单位和试点乡村,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规范分类标准。我们借鉴先进地区和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分别采取了生活垃圾“四分法”和“两分法”,并明确了处置方式。在农村,将生活垃圾分为渣土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对煤球、煤灰等渣土垃圾,由村里清运车收集,就地填埋;
对纸张、金属类等可回收物,由农户或村保洁员收集,回收公司上门有偿回收;
对电池、电子类有害垃圾,每10天由村保洁员上门回收一次,每月由乡镇统一回收,送市清运车收集,送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县城居民小区,对剩菜剩饭、瓜果皮核等湿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制肥厂发酵制肥;对可回收物,由居民或小区物业收集,回收公司定期上门有偿回收;对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一月上门收集一次,统一
送市里有害垃圾处理厂处置;
对其它垃圾,环卫部门逐日收集,送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机关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单位实行“两分法”,即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可回收物由公共单位自行收集,其它垃圾由环卫部门逐日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城乡生活垃圾的规范分类,为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完善运行机制。为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落地见效,我们重点建立完善了四项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学校、进小区、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五进宣传活动。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印发了倡议书、分类指南、宣传彩页、指导手册等多种宣传资料3000套共10000余份,并在电视台、报纸播放、刊登垃圾分类宣传知识,在三路九街的LED显示屏流播垃圾分类宣传标语,让垃圾分类理念和相关知识逐步深入人心。示范带动机制。县城选取3个居民小区、3个城中村、8个机关单位、2个医院、1个宾馆、1个超市、2个学校共20家和12个乡村先行开展分类示范,积累经验。对各示范点,试点期间先期赊欠一部分垃圾分类设施,向小区和住户发放,确保分类投放硬件配置到位,示范先行,积累经验。正向激励机制。每年年底计划以5%的比例评选小区(村)
住户,列为“五好卫生户”,媒体公开表扬,并给予每户适当奖励。监督考核机制。推行“双五”模式。在农村实行乡镇抓总协调、包村干部督导、两委主干主抓、村民小组负责、群众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乡村两级干部及各小组长履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工作好的除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外,还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履职较差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在县城居民小区,实行领导小组抓总协调、物业督导、楼长主抓、组长负责、居民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评为年度优秀物业、楼长和组长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奖惩措施,来调动各级主体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我们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客观上讲,仍然存在舆论宣传氛围不浓、群众分类意识不强、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经费投入未予研究、垃圾分类中转设施和终端处理未解决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以试点为动力,把试点单位、居民小区、乡村、学校、医院的好经验、好做法,逐一认真加以研究予以推广。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的满意答卷。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4】
9月6日上午9点,承泽苑社区在活动室召开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总结会。此次会议共有2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参加,由社区主任李亚军主持召开,会上对指导员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首先对垃圾分类指导员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宣传工作很到位。鼓励他们以老带新发扬好的工作作风。并提出几点要求:
一、严守上岗纪律,端正工作态度,杜绝迟到早退。
二、遇到问题及时与居委会人员进行沟通,共同解决。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北京第二届山地徒步大会(9月10、11日)、北京农运会(9月16日)、环北京山地自行车赛(10月6、7日)将陆续在我区隆重举行。为保障三项赛事在我区顺利进行,以干净、整洁、优美、有序的社区环境迎接比赛。社区干部刘爱杰在会上给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工作部署。最后由卫生主任姚淑娟宣布评出的13名优秀垃圾分类指导员名单,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承泽苑垃圾分类工
作取得更大成绩,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2纸南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
20XX年8月28日上午9点半,纸南社区在广纸俱乐部广场举办了“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南石头街环监所的大力支持,使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通过有奖问答、小游戏等形式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内容形式多样:
1、在活动场地摆放宣传展板,引导居民浏览垃圾分类宣传知识。从中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常识。
2、以垃圾分类有奖问答为主题的形式与居民互动。问一些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知识,答对的获礼品一份。
3、垃圾分类的游戏,活动场地放致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把废弃物品正确放入相应的桶里,正确的获礼品一份。
以此让居民认识垃圾分类种类,增强环保意识。现场气氛热烈居民群众都踊跃参加。这次参与活动的社区群众约500人次,发放礼品约405份。
活动现场还设有旧衣物回收摊位,旧报纸回收摊位,义工登记摊位,很多社区居民都积极把旧衣物捐出。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还向居民群众派发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活动的形式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让他们认识
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3九月份垃圾分类工作小结
20XX年7月28日黄埔区“垃圾不落地”启动仪式开始以来,黄埔街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城市、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幸福黄埔,继续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月主要做了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9月22日上午,黄埔街在荔园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行动日”活动。活动现场,小朋友表演了由社区居民谱曲填词“垃圾分类之歌”,令在场的观众感动不已,充分体现了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现场特邀请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的同志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解答咨询,指导居民如何科学分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倡议社会各界都来加入“垃圾分类卫士”的行列。为居民更直观了解不同的垃圾如何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我街制作一些垃圾实物示意图片运用在有奖互动游戏中,通过这种游戏大大提高了居民投放垃圾的准确率。
二、向机关团体推行实施垃圾分类工作:
如广州市邮政局黄埔分局、育蕾幼儿园,黄埔街垃圾分类指导员亲自上门做宣传,送去分类垃圾桶、发放海报、宣传册,并为单位制作安装宣传栏、“垃圾分类责任管理公示牌”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5】
天河区xx位于天河区东部,辖内7个社区均属城中村,
且辖内流动人口多是外来务工族,他们对广州市实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知晓率较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大多喜欢将厨余垃圾、固体废弃物垃圾、甚至对环境有害电池都混合放在一个垃圾袋中,这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开展成为一道难题。为探索一条适合城中村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天河区固废办的大力支持以及xx领导的高度重视下,xx选取辖区内条件较成熟的xx作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试点小区。主要做法:
一、结合实际,确定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xxxx有居民楼79栋,户数498户,其中户籍人口280人,流动人口840人,小区内楼房分布均匀,排列整齐,且楼道宽敞,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充分的居民自治经验,逐步形成管理有序的成熟小区。为摸索出一种适合xx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xx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询问等方式了解小区住户的日常生活习惯。考虑到xx以前垃圾投放和收运方式是在小区内设臵多个投放点二十四小时进行投放垃圾,在垃圾桶满了后,由环卫工人运走,这种处理模式如果不及时运走生活垃圾,容易造成垃圾落地和散发出异味,给小区环境带来很大影响。而通过定时投放、定时收运,可以及时将垃圾运走,消除垃圾落地和垃圾带来的异味情况出现,改善小区环境,容易得到小区居民的支持。在确定定时投放、
定时收运处理方式之后,为了使这项工作在不影响住户日常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结合小区住户早上外出上班时间多在7点30至9点,晚饭时间主要在19点至20点30时间段。xx将定时投放的时间设定在设定每天上午7点30分至9点、晚上19点30分至21点两个时间段定时进行生活垃圾收集。同时,为了增强居民准时投放垃圾的意识,xx选取了居民熟悉且投入小的通知模式——“定时摇铃”通知。在垃圾收运前有环卫工人提前十五分钟进行摇铃,提醒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投放,减少居民忘记投放垃圾的情况出现,不断地增强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醒居民按时投放垃圾,还可以减轻环保工人的工作压力,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双赢的局面。综合以上因素,确定了“摇铃收运、定时投放”为xx小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二、多管齐下,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加大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xx正门安装LED液晶显示屏,把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及时滚动播放,普及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为小区全部498户配臵了小型餐厨垃圾桶,在每栋居民楼楼道配齐分类容器,设臵分类指引为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准备了条件。
二是联动社区自治组织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xx社区属于xx经济一社物业,小区业主多是一社成员,要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必须要与经济一社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此,xx街成立了以经济社社长简柏樟任为组长的xx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环卫站站长、居委会主任,成员为副社长、两站成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出租屋协管员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方案,明确了由街道统一规划,加强组织,经济社、居委会上门协调,物管改进服务方式的工作职责,全面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三是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普及小区居民知晓率。通过在小区门口制作宣传标语、在小区各个楼道口粘贴分类指引、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小区居民的知晓率。每月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并结合小区居民特点与xx社区内学校合作开展了10多次形式灵活、内容贴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党员的带动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率。四是由志愿者和督导员全面开展平时宣传、督导工作,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开展20余次垃圾分类培训班和座谈会,组织完成了12名垃圾督导员和30名志愿者的队伍组建。30志愿者通过上门派发宣传单张普及小区居民分类知识和方法,指导小区居民进行分类。小区志愿者,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体会深刻,他们说,在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伊始,派发宣传单张时,一部分小区居民接过之后转眼就把单张仍到了垃圾桶里,而上门在和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时,大多数小区居民都以没有时间拒绝,即使居民有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是为方便自己,他们都是随手将垃圾摆进桶内。这些情况给他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小区环境一步一步得到了改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也不再抗拒了,大多数都慢慢接受他们的讲解,逐步开始进行分类工作了。现在大多数居民都知道垃圾分类工作,并参与了垃圾分类。而12名督导员对垃圾分类工作则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说,以前在监督小区居民投放垃圾时,很多居民都表示分类处理很麻烦,很多人都没有分,我为什么要分,很少将垃圾进行分类,分类的准确率就更加不用说了。现在通过与xx社区内学校单位合作,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情况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活动中设臵游戏、问答、歌唱比赛等环节,将垃圾分类工作做进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少居民在小孩的带动下进行了垃圾分类,分类准确率都比较高,目前准确率已达50%。
三、初显成效,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好处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农村 低碳生产 低碳生活
保定市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然而,作为大北京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保定的发展既得益于这一区位,同时又受限于这一区位。保定市肩负着保护白洋淀、维护京津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必须彻底舍弃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新的“绿色通道”—“低碳经济”之路,保定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也正在积极构建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过程中以及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实行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保定农村地区广大,有山区、半山区、平原区、水乡区、旅游区等,在价值导向、行为方式、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施行低碳化的变革,以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家园,探索保定市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促进整个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定市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保定市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进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努力建设安全无害、生态环保农业。保定是一个农业大市,80%的人口在农村,针对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保定市近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推进了农村、农业、农民生活的现代化。然而在生产、生活发展的同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生产高碳化问题。随着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制砖、水泥、铸造、炼焦、纺织、皮革和造纸等七大行业,所排放的废气含碳高且不断增加。平原地区农用机械、农用汽车、家庭小汽车越来越多的使用,大量尾气排放造成温室效应,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另外,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以及对有机肥的替代,矿物燃料替代秸秆燃料等原因,生物能资源尤其是秸秆资源大量剩余。在没有找到经济、有效地利用秸秆途径的情况下,大都采取就地焚烧、推入水中等不适当的处置办法,造成资源浪费,碳排放提高,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
农村生活高碳化问题。保定市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烧饭、取暖用能源,基本上使用方便、省力的煤或液化汽、天然气作燃料,而且农村所用电力,多为火电,用电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矿物燃料的耗费。在农村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和垃圾处理中心,一些村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不少村民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流,将垃圾直接堆放在路边或者河沿污染环境。
保定市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对策
保定市努力探索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对策,政府部门积极制定和完善农村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快推广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农民生活、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实行低碳化的变革,努力构建保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和完善保定市农村低碳发展规划。保定市实施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绿荫行动”、“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等活动,并制定了“低碳城市文明公约”。在此基础上,针对保定农村发展的现状,以保定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制定出保定农村地区总体低碳规划,保定市辖22个县则根据本县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出低碳模式。比如山区、半山区、平原、旅游区各具特色,相应地制定具体低碳发展模式并建立不同的低碳评价体系与标准。
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加快推广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保定市是农业大市,农业标准化的普及和推广无疑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又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
为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创立农产品名牌,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保定市质量技监局与相关部门制定、建立了《无公害绿芦笋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等30多项标准构成体系,还在示范区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有效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及盲目用药、过量施肥等现象,保障无公害绿芦笋的标准化种植,确保蔬菜安全。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作为推广农业标准化的抓手。据不完全统计,保定市级农业标准化总数已达80多个,蠡县山药、徐水无公害西红柿、安国无公害枸杞、清苑梨、唐县金针菇……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撑起了农业标准化的天空。
此外,河北大学物理学院老教授徐景智提出的“关于保定市加快推广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的建议”,得到保定市领导的重要批示,指出:“徐景智教授的建议很有价值,请农口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借鉴。”
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是一种以电、磁、声、波、场、纳米等物理手段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新型农业技术。由于该技术完全不用农药和化肥,具有安全无害、生态环保、显著增强农作物和畜禽品质等明显优势,这将是继化学农业之后的又一次技术变革。为此保定各市县,认真研究探索新型农业技术,对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指导。
结合本地农业实际,发展循环农业,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保定市结合本地农业实际,曾提出发展“五个农业”,即安全农业、节约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开放农业,从而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特别是节约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则是探索低碳经济的新路径。
发展节约农业,就是以“节水、节肥、节药”为重点,以节本增效为目标,大力推广节约型技术。在继续抓好工程、生物、农艺以及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的同时,扎实推进化学节水。在节肥技术上,推广“一村一站、一户一卡”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经济、环保”用肥,切实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到位率、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
发展循环农业,是指促进农业的节能减排,使保定农业逐步走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
保定市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确立了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保定市大力实施以沼气池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截止2010年底,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保有量达到44.3万座,建立完善建成农村沼气物业服务(站)点200处;全年实现经济效益4.15亿元,受益人口127万。小麦秸秆还田面积508.89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91.7%,创历史新高。
广大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校舍、太阳灶等利用技术,截至2010年底,全市农村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6.2万平方米,太阳灶1231台,太阳能采暖房13.26万平方米,各种太阳能灯2184盏。秸秆能源化利用成效显著,全市累计发展秸秆成型燃料加工点19处,秸秆炭化厂 1处。在此基础上,还探索农村新能源利用途径。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上,积极推广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发展草腐菌,提高秸秆生物转化率;在粮食主产区、高速公路沿线等地农村,积极推动生物秸秆气化、固化、碳化技术,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较上年增长5%以上。
倡导低碳生活,建设清洁文明村。北京邮电大学李资达撰文“低碳经济—人类的新生活方式”,他认为“低碳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拯救自己的机会。低碳不会降低生活品质,而是会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低碳生活,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态度,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活动,建立绿色的生活方式。保定市号召广大农村居民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
首先,引导人们日常用的水、电、气要“低”的习惯。将淘米洗菜和洗衣机内用过的水引入蓄水槽洗涤墩布,以尽可能地减少用水。
其次,家用电器选“碳”少的。推广节能灶、节煤炉、节能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到随手关灯,不开长明灯,冰箱选用节能环保款式,空调仅在最热的三伏天使用,这样人人参与,不但节约了家庭开支,而且减少了碳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