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1
由于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所以各国都早已对其的防治十分重视,技术手段已经十分发达,而我国对于此灾害的治理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各种技术还不是很发达,虽不能与欧美各发达国家相媲美,但跟我们自己以前的状况相比较,我国治理灾害的手段还是有了质的飞越,本文就着重介绍了我国的几种典型的地质灾害和它们的防治手段,希望人们对它们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
1.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分析
1.1平原地区地质灾害及分析
地震、地面沉降、岩溶坍塌、地裂缝等是平原地区多发的地质灾害,主要的是地震。地震是由于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或地壳的剧烈运动而引发的,它多发生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全国有两大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而在我国的平原地区正好是地震多发区,它具有分布广、频率高、震源浅、强度大、破坏性大的特点,严重危及附近地区人们的生命安全,主要多发城市有北京、天津、呼市、太原、兰州等,这些城市都有可能是未来的震中位置,而且这些城市中不乏北京这样的发达城市,它不仅人口建筑众多而且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一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地表垂直下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面沉降,人为因素主要是我们过度开采地下水,自然因素主要是地下的升降运动和地震的影响。岩溶坍塌是指岩洞上方的岩土体发生形变而向下陷落的现象。地裂缝顾名思义就是指地面产生开裂而形成裂缝的现象。它包括地震地裂缝、构造或非构造地裂缝、混合成因的地裂缝。
1.2沿海地区的地质灾害及分析
我国沿海地区正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平原区多发的地质灾害如地震等,在沿海地区发生的频率也比较大。再加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建设好以及对环境的改造力度大,所以这里不仅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而且毁坏程度也是最高的,所以此地区的灾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沿海地区导致灾害发生的因素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就是海水作用对城市的影响,这也是其发生的地址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主要灾害有土地盐渍化、海水入侵、风暴潮灾害、海岸蚀退等。土地盐渍化是由于海水入侵或海水倒灌导致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所以当海水渗入到陆地的土壤中时,会使土壤的含盐量大大增加。风暴潮主要是发生在春末或初秋时由于飓风或台风所导致的地质灾害。海岸蚀退主要是海水对地面的侵蚀作用引起的,海水不断侵蚀陆地,使得陆地面积减小,海岸后退,海平面不断上升,这已经使得一些沿海国家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如马来西亚等。另外还有一些河流的不断淤积使三角洲的面积扩大、地下水的运动使得地面沉降等现象发生。
1.3山区地区地质灾害及分析
山区的地址构造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发生的地质灾害比较多,危害程度也比较大,发生频率最高的为泥石流、滑坡、崩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降水多的季节, 山地地区植被常年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质疏松,在加上连绵的雨水不断冲刷,就容易爆发泥石流。泥石流发生时会对沿途的村庄和农田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它的预防和治理是十分急迫和重要的。崩塌的发生也跟植被破坏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山地地势陡峭,夏天一遇到大雨就易引发崩塌。虽说崩塌和泥石流的成因比较类似,但是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泥石流是连绵的小雨引起的,泥土石子混着水一同从山顶上滑落下来。崩塌是暴雨的巨大冲击力导致的,整块山体的脱落,俗称“塌方”。另外在高纬度高海拔的山地地区还经常发生冻土灾害,使得此地区寸草不生。山地地区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其影响灾害发生的因素也比较复杂,有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度和频度、地貌、地质构造、气候、沟谷发育程度、植被覆盖程度等,这些也都是我们对山地地区灾害治理所要考虑的因素。
2.地质灾害的防治
2.1地震灾害的防治
地震灾害的主要成因是自然原因,这通常是人力所不能避免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灾害的预报,提高预测地震的技术手段,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和避免伤亡,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利用先进的预测工具及时观测,避免在发生像汶川地震这样的惨剧。我们在做好地震监测、预报的同时,更要投入很多精力在做好抗震工作、加强工程抗震能力上,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要提高新建工程的抗震能力,在工程开始建设之前,应该做好该地区的地震烈度评定工作,以此确定此项工程的抗震标准,建筑材料也最好选用轻便不易坍塌的,这一点上可以借鉴日本的技术,日本最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岛国,抗震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其建筑所用的材料也十分轻便,对此我们可以引进使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经常宣传地震逃生方面的知识,经常在各大学校和单位组织较正规的逃生演习,帮助人们掌握此方面的知识,当真正发生地震时,有利于人们快速撤离,减少伤亡。
2.2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灾害的防治
对于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我们首先要明白,这种灾害是不可能根除的,因为它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而造成的,但就现在的水资源状况来看,我们不可能不去开采地下水,所以我们只能尽力采取措施减少地面沉降的发生或控制其危害程度。
对于地下水的开采我们可以适当减少,在开采之前做一些相关调查,使开采量和沉降量之间的比值适合当地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入研究区域内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确定合理的开采层次和井位布局。相关工作人员还有继续探索控制此灾害的新技术、新方法,使得开采量引起的地面沉降尽可能的小。地裂缝大多是由于其它的地质灾害所引起的,所以只要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其它灾害的发生,这种情况也就会相应的减少。
2.3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灾害的防治
这三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十分类似,因此它们的防治工作也很像,而且它们和上述灾害最大的不同是,这些灾害可以消除,它们大多数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工程和经济活动导致的,而不是自然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所以这类灾害从技术上讲,大部分是可以防治的。我们禁止人类肆无忌惮的砍伐活动,而且在城市扩建时要查清地质环境条件,避开各种地质灾害体,还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合理容量和建设布局与环境的适应性,对建设时可能诱发的灾害进行评价和预测。
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2
关键词:地震监测台网 矿山地震 灾害评估
中图分类号:TD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86-01
近年来,我国矿山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矿山地震、瓦斯爆炸和媒体自燃引发的,给矿山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近年来,矿山地震监测、电磁波等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有效分析地震监测台网在矿山地震灾害评估中的应用,本文以大同市燕子山煤矿和老杨沟煤矿为例,展开具体的分析,主要分析了老杨沟煤矿顶板塌陷的基本参数等。
一、燕子山矿山地震灾区的地质情况
1.燕子山矿区的地质地貌情况分析
燕子山矿区位于吕梁山区的黄土丘陵地带,地势是东北低西南高,矿区的最高点位于震区的西南方向,海拔约1300米,而最低点则在震区的东北方向,其海拔高度是1225米。而老杨沟塌陷中心的海拔高位于两者之间,是1227米。
2.震区的含煤层和采空区
本震区的最主要的含煤层是侏罗系大同组,其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碎屑岩,一部分是煤层。该区煤层的平均厚度是9米左右,主采煤区分为两个地带,一个是四号地带,一个是八号地带。其中,四号地带的煤炭约在低下30处,煤层的厚度大约为1米,其顶板地质为细砂岩,底板的地质为砂页岩;该煤层的结构比较简单,煤层比较稳定。而八号地带的煤炭约在地下七八十米处,煤层厚度在1.5米到2米之间,一般煤层的厚度为1.6米;该煤层顶板的地质为中细砂岩,底板则为泥岩,煤层结构也比较的简单,其是本震区的主要采煤层。
二、GPS控制网的布置分析
1.由于要满足测区内矿体 1∶5000 比例尺地形测绘、井探工程测量、地质点坐标及其高程测量, 所以测区内布设 E 级 GPS 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以满足详查要求。为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测量成果的可靠性,GPS 控制点的选择和布网遵守下列原则:
1.1大部分GPS点直接布设到各个矿体内, 一些矿体GPS选点困难, 布点时也尽量靠近矿体。
1.2较大矿体布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通视的GPS点。考虑测图需要, 可加密布设一些GPS点。较小矿体且相邻较近的几个小矿体布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通视的GPS点。
1.3 GPS控制点尽量远离高压输电线路和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 如电视发射塔, 微波站等) , 以减少对GPS 信号的干扰。
1.4GPS点位的选取以方便交通、便于使用和保存、以及点位基础坚实稳固为首选。由于矿区内都为岩溶地貌, 选择基础坚实的岩石, 刻凿 GPS 中心标志及编号, 以红油漆填涂, 以便GPS数据的保存和使用, 及节省GPS作业成本和时间。
1.5为便于全网整体观测, 整体平差, 提高精度,GPS 控制网采取三角网锁连接方式。
2.观测方法
在 GPS 观测前, 检查星历及图形强度因子 PDOP值, 当点位观测条件欠佳或 PDOP 值接近 6 以及同步边较长时, 适当延长观测时间, PDOP 急剧变化时, 停止数据记录, 待降到正常值时, 再进行观测, 这样就确保了基线向量的正确解和精度。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 1 次( 量至毫米位数) , 两次量取的天线高差不> 3mm, 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开机后认真记录测量手簿, GPS 接收机开始采集数据后, 时刻注意接收机的工作状态, 如 PDOP、接收信号的类型和数量、存储容量、电池容量等,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在接收机观测过程中, 禁止靠近接收机使用对讲机及手机, 雷雨季节注意防雷; 而且观测者不得离开测站, 防止人及其他物体震动、碰动天线或遮挡卫星信号。每日观测结束后, 及时将数据转存或备份, 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三、燕子山煤矿矿山地震灾害评估及其成因的分析
1.燕子山煤矿矿山地震的灾害评估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显示,煤矿的采空区在燕子山的一处公路上,该位置的地理坐标为北纬40度5分28,东经11度56分22,与大同市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的塌陷位置基本吻合。此次塌陷所引发的的燕子山煤矿矿山地震的级别2.1级,震源深度也就是采空区的深度,仅仅80米而已。此次矿山地震对地面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塌陷中心,产生了深度超过10米的地面沉降,公路和附近的铁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此外,此次地震还使地面出现了裂缝,且裂缝的长度和深度都是罕见的。
2.老杨沟煤矿顶板塌陷的成因分析
在上文中,笔者指出了老杨沟顶板塌陷的地震基本参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距离燕子山煤矿的距离非常近,因此,矿山地震发生时,老杨沟煤矿会遭到压缩气浪和地震的双重打击,从而使井巷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笔者注意到,老杨沟煤矿的抗震设防烈度很低,此次矿山地震已经超出了它设防烈度,因此,在遭遇高强度矿山地震时,就会出现顶板塌陷的状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利用地震监测台网和GPS技术确实可以定位矿山地震的具置,而且可以定位矿山地震所引起的塌陷的具置。因此,地震监测台网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又有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点比较稀疏,其主要功能也是监测大地震,因此,其对矿山地震的监测能力就大打折扣,定位的精确度也因此降低。不过,将地震监测台网等地球物理系统应用到矿山安全生产中,可以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对于实现矿山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地球物理系统完全应用到矿山生产中,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培兰,龙政强,张华等. 广西南丹大厂矿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地震,2011(3).
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3
【关键词】地震;灾情统计;现状;对策
一、引言
地震是破坏性最大、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5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l000次,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地震约十几次。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20世纪以来,全世界发生的最严重大地震有十一次,我国就有三次,分别是 1920年12月宁夏海原8.5级地震、1976年7月唐山7 .8级地震、2008年四川“5.12”汶川8.0级地震。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十秒甚至几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破坏,顷刻之间就可使一座城市化为废墟。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次生灾害和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环境污染、瘟疫等衍生灾害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基础设施遭到重大破坏,资源遭到毁损,环境遭到破坏,对社会经济影响重大。
地震发生后,首先要对地震灾情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并形成灾情报告。灾情报告是反映灾害情况的专门性文件或文献,是全面系统地掌握灾害情况,实施防灾救灾以及进行灾害研究,认识灾害规律,分析灾害发展态势,进行预测、预报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灾情报告是在灾情调查、灾情评估、灾情统计基础上完成的。灾情统计是灾情报告的重要组成,是对地震灾区进行综合灾害分析与评估的根本和依据。本文仅对当前防震减灾统计工作,尤其是灾情统计工作中较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并通过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统计深度分析和统计队伍建设等方面,得出防震减灾统计工作对政府决策发挥的作用。
二、地震灾情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地震灾情统计工作就是统计由于地震灾害产生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资源环境的直接危害。地震灾情统计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是通过搜集、整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是灾情统计工作的灵魂。科学、系统、准确的统计数据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的必要依据。由于各地防震减灾统计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和部门领导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强化统计工作管理,更好的服务于防震减灾工作,无论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对部门单位的管理都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防震减灾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发挥防震减灾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提高统计信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三、防震减灾统计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地震系统综合统计工作,以中国地震局和各级地震部门“防震减灾事业统计年报”为主,内容主要包括人员结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水平、职工培训与教育;地震事业经费;仪器设备和车辆状况;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市县地震部门基本信息等。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地震统计基本要素,为地震科技、防震减灾、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能较好地服务于防震减灾的需要。但由于各地防震减灾统计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和部门领导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影响了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意义的正确理解,给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统计工作简单化,部分单位对地震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目前我国地震灾情统计局限于一般性的数字调查、整理和汇总,统计数据的深度、广度分析加工不够,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有待提高。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地震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如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就出现了因在地震灾情统计工作中职责履行不到位,统计工作简单化,统计数据出现不及时、不科学,导致统计信息错误,个别领导干部被免职。
(二)统计信息与防震减灾中心工作结合不够,统计数据产出效益较低。目前的防震减灾统计工作基本上处于简单的数据汇总,为防震减灾“3+1”体系服务的功能发挥不足。统计工作对灾区现有的各类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和二次开发的程度不够。如“5.12”汶川地震,波及甘肃陇南八县一区,陇南市各级统计部门参与了地震灾情统计工作。市地震局派出三名业务骨干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灾情收集组,开展全市各类地震灾情数据资料的收集审核汇总,设计全市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需求的各类统计报表。甘肃陇南市和四川接壤,距离震源很近,地震造成的破坏很大,亦属重灾区。但统计数据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影响不够,发挥的作用有限,统计数据产出效益偏低。
(三)统计数据和结果的实用性不够,难以成为政府决策的有力依据。灾情统计数据影响大,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关系到社会各界对灾情的判断,也关系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评价。统计数据失真时有发生。有些灾情统计数据基于假定和预判,甚至主观需求,得出的结论可实用性不强,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四)部分部门、单位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到位,统计口径有偏差。 对统计指标的涵义,一般有两种理解和两种使用方法:其一、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其二、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除了包括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外,还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因此,统计指标包括六个具体的构成因素。这说明如果没有统一的口径范围,则不可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指标数据。在地震灾情统计中,要对统计指标准确理解,才能杜绝不同部门对同一统计指标不同的统计结果,才能得出科学的统计数据。
(五)统计工作体系不够健全,缺少稳定、专业的统计队伍和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目前地震灾情统计工作体系尚不健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统计队伍也不专业,往往是哪有灾情,哪儿才相应地出台措施。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更好地为抗震救灾工作搞好统计服务,发挥统计优势,形成省、市统计联动机制,四川省统计局先后发出《关于紧紧围绕统计系统报送抗震救灾工作相关材料的通知》、《关于填报〈统计系统5·12地震受灾情况统计表〉(日报表)的通知》、《关于加强对救灾款物监管的通知》、《四川省统计局关于加强抗震救灾统计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文件看似加强统计服务工作,实则说明我国统计工作体系之薄弱。另外,统计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基层统计人员普遍存在业务知识不足,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职责不清,目标不明,工作找不到抓手,开展工作缺少思路和办法。有些基层统计人员满足于已有的工作经验,默守陈规、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没有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些基层统计人员对学习的根本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学习中囫囵吞枣的多、学以致用的少。有的人学历层次本来就不高、文化基础薄弱、知识匮乏,不仅不自加压力,奋起直追,对本职的统计业务知识、技能也不肯下功夫学习,与新时期统计工作的要求不适应。
四、对策
(一)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统计数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基,无论任何行业都离不开基础工作。所谓统计基础工作,就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等统计法律法规,对各环节统计工作的规范管理。统计基础工作做不好,就保证不了统计数据质量,就谈不上统计为社会服务,为领导、为社会各阶层提供真实有效的数字依据。目前,地震灾害统计要素主要有:发震地点、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烈度、烈度Ⅵ度以上面积、地震受灾地区、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包括死亡、重伤、轻伤等)、房屋破坏情况(包括毁坏、严重、中等、轻微等)、生命线工程损失(包括桥梁、铁路、公路、码头、机场、水利水电工程等)等,以及是否有中长期或短临预报等内容。在灾情统计工作中,第一,要实现统计调查数据管理和的规范化、正规化、法制化,逐步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统计调查、管理、信息制度。第二,坚决杜绝随意提供和公布灾情统计信息的行为,避免造成社会重大动荡。
(二)加强统计深度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深度分析建立在数字调查、整理和汇总的基础上,切实按统计机构网络化、原始记录完整化、统计数据台帐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分析经常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培训正规化、统计工作法制化的要求,实现对基础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度、广度分析加工,得出的统计信息资源可以共享,得出的结论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这样的深度分析才能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灾情统计工作中,第一,要实现统计资料不仅为党政领导服务,更要为社会公众服务。第二,实现统计资料从粗加工、低层次的传统服务向深加工、多层次的现代服务转变,树立一种精益求精的观念,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信息的可利用性。
(三)加强统计队伍建设,确保统计工作上水平。针对目前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的实际,要着力加强统计机构的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统计人员,努力造就一支“专业型、分析型、管理型、执法型”的基层统计干部队伍。同时要稳定统计队伍,积极争取解决统计人员求人又受气,事多待遇低的问题,要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留住统计人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统计系统要具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统计干部队伍。各级统计部门及其广大统计工作者一定要顺应时展要求,适应新形势统计工作的需要,强化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搞好统计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高质量完成统计任务为己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从而不断增强统计队伍自身的素质。注重学习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业务知识,增强统计业务素质;学习统计法制知识,增强统计法律素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新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水平;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场经济理论知识,提高统计分析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把统计队伍建设成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优秀统计队伍,从而使统计工作在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建立健全统计工作体系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统计工作体系,就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统计职责、统计内容、统计程序、统计资料管理和奖惩措施等方面内容,建立统计工作基本制度。把统计工作纳入到全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等指标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分数多少来评选先进,形成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工作机制。建立信息体系,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为部门和领导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网站、印发统计资料等形式,定期地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在地震灾情统计中,要对统计指标准确理解,规范统计指标口径,严格杜绝对同一统计指标得出不同的统计结果。将灾情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等纳入统计序列,形成科学的统计体系,真正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兰日清.大型结构三维地震反应分析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
[2] 文里梁.基于三维GIS技术的地震灾情场景模拟系统[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
[3] 董鹏聪.地震预警中震源参数的快速确定研究[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
[4]杨仁孟.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
[5] 兰日清.公路网络地震作用下经济损失方法的研究[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
[6]肖东升.基于GIS和CA的地震灾害压埋人员情景分析与评估理论[D]. 西南交通大学,2009.
[7]王延伟.基于J2EE的通用地震信息系统[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
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4
关键词:地震 公路毁坏 抢修
近年来由于地壳的不稳定运动,造成我国多处地区遭受地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此次给包括四川、甘肃等省份在内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汶川地震造成全国公路基础设施损失已经达到130亿元。其中四川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损失达到115亿元,甘肃11.4亿元,陕西超过1亿元,重庆超过6000万元。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青海玉树地震对四川部分地区带来影响,四川甘孜州石渠、白玉等地震感较为明显。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据初步统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人民币,造成林业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原本脆弱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快速修复公路,保障救灾物资运输是为灾区群众打通了一条通向新生的“生命线”, 也是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黄金线”。因此探讨震后毁坏公路的重建问题,有着广泛深远的意义。
一、震后产生的公路毁坏类型
1.地震造成山体发生裂缝和崩塌,山石滚落堵塞公路。
2.地震直接造成公路崩裂,公路毁坏严重,造成路基缺口、滑塌、沉陷。
3.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遇到暴雨形成泥石流、堰塞湖等引发公路水毁,造成路基缺口、滑塌、沉陷、冲刷、淘空、冲毁等;沥青路面松散、坑槽、脱皮、龟裂、网裂、翻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淘空、断板、破碎、面板悬空;桥梁基础冲空、锥坡毁坏、侧墙胀裂倾覆、拱上填料及台背填土积水、栏杆损坏、桥面损毁、甚至桥梁损毁等;涵洞堵塞、沉陷、翼墙毁损、冲毁等;
二、公路毁坏后有关公路桥涵的处理问题
1.地震造成山体发生裂缝和崩塌,山石滚落堵塞公路的,在救援工作展开以后,应及时找出原公路,抽调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及时清运堵塞在公路上的山石,对于局部震裂或者塌陷的,进行局部填土等处理方法,在原路上打通一条便道,以便争取时间,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待伤员救援完毕,再按照常规方法对公路进行维修处理。
2.地震直接造成公路崩裂的。路基本身发生破坏,破裂面在路基内部,多数路基土中含水量较大,路肩裂缝和滑塌,一般规模较小。路基缺口,多为崩解破坏。对于这种类型的公路毁坏首先要紧急部署,全面排查。灾情发生后,紧急召开了抗震救灾道路交通保畅工作部署会议,迅速启动了抢险救灾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应急保障组、灾害调查统计组、综合协调组、道路(水路)运输保障组,根据各条线路的受灾情况,组成保畅抢险突击队,分别负责不同地段的抢险任务。二是加强监控,确保安全。工作人员和全部道工要上路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危边坡、路基沉陷、下边坡坍塌采取设立警示标志、限速、限载、禁止通行等措施,对个别危险路段、桥涵落实专人24小时监测,对危桥全部安排专人24小时看守,禁止通行的同时采取修建临时便道或绕行等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三要全力抢修,保障畅通。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保障抗震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实施,抢险突击队要不分昼夜,克服困难,迅速利用机械设备对塌方严重的部分路段塌方进行了清除。四要坚守岗位,及时协调。交通系统各单位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保持信息畅通,加强信息传递,进行全面抢险协调指挥,并不断对各线路通行情况进行督查。
3.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公路水毁的,应根据不同毁坏类型进行维修。对一般性损坏桥梁可进行桥梁常规性修复维护;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运行的危险桥梁,采取限载和应急加固措施;对中断交通一时难以修复的桥梁,要迅速抢修便道或设置绕行标志。桥梁修复或重建时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和施工。村道公路水毁涵洞的修复。若涵洞孔径偏小,视该处汛期水流量情况,加孔或扩大跨径;若涵洞位置不当,局部破坏的按原结构修复,并将引水沟槽改善顺适,全部破坏的改建在适当位置;发生主河道不利演变时,可按原设计修复并随路线增设防护工程;涵洞翼墙倒塌,洞身垮塌以及铺底冲毁的修复应依据水毁的成因有针对性的确定水毁修复方案。
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5
关键词:地震 公路毁坏 抢修
近年来由于地壳的不稳定运动,造成我国多处地区遭受地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此次给包括四川、甘肃等省份在内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汶川地震造成全国公路基础设施损失已经达到130亿元。其中四川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损失达到115亿元,甘肃11.4亿元,陕西超过1亿元,重庆超过6000万元。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青海玉树地震对四川部分地区带来影响,四川甘孜州石渠、白玉等地震感较为明显。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据初步统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人民币,造成林业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原本脆弱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快速修复公路,保障救灾物资运输是为灾区群众打通了一条通向新生的“生命线”, 也是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黄金线”。因此探讨震后毁坏公路的重建问题,有着广泛深远的意义。
一、震后产生的公路毁坏类型
1.地震造成山体发生裂缝和崩塌,山石滚落堵塞公路。
2.地震直接造成公路崩裂,公路毁坏严重,造成路基缺口、滑塌、沉陷。
3.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遇到暴雨形成泥石流、堰塞湖等引发公路水毁,造成路基缺口、滑塌、沉陷、冲刷、淘空、冲毁等;沥青路面松散、坑槽、脱皮、龟裂、网裂、翻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淘空、断板、破碎、面板悬空;桥梁基础冲空、锥坡毁坏、侧墙胀裂倾覆、拱上填料及台背填土积水、栏杆损坏、桥面损毁、甚至桥梁损毁等;涵洞堵塞、沉陷、翼墙毁损、冲毁等;
二、公路毁坏后有关公路桥涵的处理问题
1.地震造成山体发生裂缝和崩塌,山石滚落堵塞公路的,在救援工作展开以后,应及时找出原公路,抽调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及时清运堵塞在公路上的山石,对于局部震裂或者塌陷的,进行局部填土等处理方法,在原路上打通一条便道,以便争取时间,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待伤员救援完毕,再按照常规方法对公路进行维修处理。
2.地震直接造成公路崩裂的。路基本身发生破坏,破裂面在路基内部,多数路基土中含水量较大,路肩裂缝和滑塌,一般规模较小。路基缺口,多为崩解破坏。对于这种类型的公路毁坏首先要紧急部署,全面排查。灾情发生后,紧急召开了抗震救灾道路交通保畅工作部署会议,迅速启动了抢险救灾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应急保障组、灾害调查统计组、综合协调组、道路(水路)运输保障组,根据各条线路的受灾情况,组成保畅抢险突击队,分别负责不同地段的抢险任务。二是加强监控,确保安全。工作人员和全部道工要上路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危边坡、路基沉陷、下边坡坍塌采取设立警示标志、限速、限载、禁止通行等措施,对个别危险路段、桥涵落实专人24小时监测,对危桥全部安排专人24小时看守,禁止通行的同时采取修建临时便道或绕行等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三要全力抢修,保障畅通。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保障抗震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实施,抢险突击队要不分昼夜,克服困难,迅速利用机械设备对塌方严重的部分路段塌方进行了清除。四要坚守岗位,及时协调。交通系统各单位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保持信息畅通,加强信息传递,进行全面抢险协调指挥,并不断对各线路通行情况进行督查。
3.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公路水毁的,应根据不同毁坏类型进行维修。对一般性损坏桥梁可进行桥梁常规性修复维护;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运行的危险桥梁,采取限载和应急加固措施;对中断交通一时难以修复的桥梁,要迅速抢修便道或设置绕行标志。桥梁修复或重建时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和施工。村道公路水毁涵洞的修复。若涵洞孔径偏小,视该处汛期水流量情况,加孔或扩大跨径;若涵洞位置不当,局部破坏的按原结构修复,并将引水沟槽改善顺适,全部破坏的改建在适当位置;发生主河道不利演变时,可按原设计修复并随路线增设防护工程;涵洞翼墙倒塌,洞身垮塌以及铺底冲毁的修复应依据水毁的成因有针对性的确定水毁修复方案。
三、 震前震后都不应忽视的相关问题
地震毕竟是突发事件,但震前灾后要在日常养护工作中,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抢”、“防治结合”的思想,把隐患消除在日常养护中,因此,公路养护部门要把防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1.做好监测工作,时刻关注地质信息。对所辖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桥涵等设施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和动态监测。加强同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随时掌握气象动态,做好局部地震、山洪、泥石流的监控和防范工作。
2.制定救灾预案,常备救灾物资。备好足够的水毁抢修物质和材料,资金有限时可采取与沿线料厂或物质供应商签定汛期即时供货保证协议的方式储备物质。近年来,由于道路抢修的需要人们开发了不少水泥基道桥快速修补材料。快速抢修抢建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具有极好的施工性能和极高的小时强度。它同时具备:大流动度、无收缩、早强高强、高黏结性、耐久性、抗油渗等多种产品特性。目前比较先进的抢修抢建材料大多以喷射混凝土、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材料为主。这些新型抢修强建的材料运用于公路施工,这些材料大多适用于市政养护工程、道路抢修、各种混凝土结构加固、防护。
3.全面抓好预防,落实好日常性养护。根据不同公路、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制定预防性养护措施。每年震期前应对所辖公路进行拉网式隐患调查,查出的隐患应在震期之前处治完毕,尽可能把公路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灾情发生后要按照“立足灾情、严阵以待、突出重点、严密组织、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反应灵敏、全力以赴、快速高效、保障畅通”的原则启动灾后应急抢修预案和雨季水毁抢修责任制并抓好落实。在预案中要对敏感路段及重点桥梁逐一落实防治措施。
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6
关键词地质灾害 地质作用不良介质人类工程活动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的种类众多、发生频繁。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地质灾害对城市、厂矿、交通和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及其正常运行的危害日益严重;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同时也诱发和加剧了多种地质灾害,并引起了灾害的连锁反应。这些灾害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各种地质灾害均属不同的地质事件。它们是在地壳运动、地面发展演变,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其发生发展分别受到各种地质作用的控制和制约,在地壳运动和地面演化的发展进程里,分别具有各自的时序和空间展布规律。显示出地壳表层不同地区的活动程度(强弱)不同,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也有差异。
2.地质灾害的分类及活动特征
地质灾害是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及其相互作用下,在地壳运动和地质、地貌发展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它直接危害着工程建设与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地质灾害可以分为4个大的类型(表1~4),即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地质灾害;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地质灾害;不良介质条件造成的工程病害;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等。
(1)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地质灾害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于地球内部能而产生,主要在地球的深部圈层进行,包括使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实质都是现今地壳运动直接或间接表现形式之一。尽管它们都具有各自的运动形式和表现特征,可以呈块体的升降、带状的错位、缓慢的形变、突发的冲击和骤然的爆发等多种形式,但它们大都是在地应力作用下的表现。
(2)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地质灾害
外动力地质作用起源于太阳能为主的地球外部能,表现为岩石圈表层和其外包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地面的运动和地形、地貌的变迁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这是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能把上述的运动和变迁都简单的列为地质灾害范畴以内,关键在于区别运动量和变迁速度是否达到形成灾害的程度,是否达到影响和损坏工程建筑的程度,或者将要达到灾害的临界程度。
表1 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
内动力地质作用
形成的地质灾害类型 灾害发生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防治能力
与情况
主要动力原因 地壳运动特征
地面升降或掀斜 地应力 缓慢 避让
活动断裂的位移
地裂缝活动 地应力
地应力 缓慢
缓慢 避让
避让
高
应
力及能量集中 坑道变形及高边坡失稳
坑道部分突水、突泥
坑道煤、瓦斯突出
岩爆
地震
海啸(地震诱发的)
地下热害 地应力
地应力
地应力
地应力
地应力
地应力是部分原因 缓慢
突发
突发
突发
突发
突发
缓慢 可部分治理
可部分治理
可部分治理
可部分治理
避让
避让
避让
火山活动 岩浆活动 突发 避让
表2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
外动力地质作用
形成的地质灾害类型 灾害与主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 防治能力
与情况
主要作用过程 主要营力
土石的斜坡运移
(崩塌、滑坡、泥石流) 搬运作用 重力与水 避让与可部分治理
水土流失 搬运作用 重力与水 可部分治理和制止发生
冲刷和堆积 侵蚀与沉积作用 流水
风沙与沙漠化 风化剥蚀作用 风与干旱
土地盐渍化、沼泽化、冷浸田、管涌、浸没、渗漏 潜水面升降作用为主 地下水
地面沉降 人类工程活动为主 地下水
地下海水入侵 人类工程活动为主 地下水
岩溶与塌陷 侵蚀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 地下水 避让与部治理
地下水污染 搬运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 地下水 制止发生与治理
海岸变迁 侵蚀、搬运、沉积 海水 较难治理
海洋地质灾害 侵蚀、搬运、沉积 海水 较难治理
其它(如煤炭地下燃烧) 风化作用 氧化 较难治理
(3)不良介质条件(岩体、土体)造成的工程病害
介质条件具体指岩体、土体条件,以及其中夹有破裂面、软弱面、不均匀层、胀缩层、可变层、振动液化层等。这些条件都可以导致工程病害。如果没有可靠的现场定量化的测试数据作为地基承载能力的计算依据,就不能满足重大工程和高层建筑设计的需要。
(4)由于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人类在创造财富,建设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必然从事大量的工程活动。过量的和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往往是诱发和导致有关地质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时甚至成为灾害的直接肇事者。应该着重指出:我国地质灾害损失总值的65%左右,均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参与有关。目前,这种损失仍有上升趋势。因此,及时控制人类工程的不合理活动,已经具有明显的迫切性。
表3由于不良介质条件造成的工程病害
工程中的不良介质条件造成的病害 工程病害的特征和原因 防治能力
与情况
工程地质特征 力学特征 地基承载力
岩体 软弱夹层 容易形成滑脱面 软弱 弱 可以有效的查清和防治,防治效益是很大的
破裂面 容易发生位移 不连续面 不稳
破碎带中的破裂物质 强度低不均匀 弱、不均匀 不均匀
洞穴及不均匀块体 承载力弱不均匀 弱、不均匀 不均匀
不良工程的岩石 具有胀缩性等 变化 变化不定
土体 淤泥类软土 疏松软弱 软弱 不稳 可以有效的查清和防治,防治效益是很大的
黄土类土(部分) 湿陷性 湿陷 不稳
红粘土 收缩性、不均匀 收缩 较不稳
膨胀土 膨胀性 胀缩 不稳
盐渍土 可变形 变化 不稳
冻土 可变形 变化 不稳
饱和粉土(部分)
饱和粉细砂 液化性 震动液化 震动失稳
表4 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类型 人类活动的主导原因 灾害的特征 防治能力
与情况
地下水污染 人类排污 缓慢 可以有效制止
水土流失 人类破坏植被 缓慢
风沙及沙漠化 人类破坏植被 缓慢
冲刷和淤积 人类不合理工程 缓慢
人工填土 人工堆积 缓慢
地面沉降 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水 缓慢 进行合理的工程活动可以减轻灾害损失
土石的斜坡运移
(崩塌、滑坡、泥石流) 人类工程活动 缓慢
塌陷 矿产开采,抽水振动 缓慢
地裂缝 过量开采地下流体 缓慢
工程活动诱发的高应力及能量集中 高应力及能量集中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坑道变形及高边坡失稳 人类工程活动 缓慢
坑道突水、突泥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坑道煤、瓦斯突出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岩爆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矿爆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诱发地震(水库、注水等)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地下热害 人类工程活动 缓慢
3.地质减灾对策
目前,对它们的各自研究水平和防治能力各不相同,防治难度也相差很大,因此,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1)对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地质灾害,目前的研究和预测的水平相对较低,治理能力也很差,主要采取避让的办法,少数可以部分超前避让减轻灾害的严重程度。例如地震灾害,目前虽进行了不少工作,但实现地震预报还是未来的长远目标,即使能准确进行地震短临预报,也难以阻止地震发生,只能减少生命的伤亡和部分财产的损失,房屋和其他建筑物还可能照样倒塌。从工程建设角度考虑问题,就产生了要求研究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问题。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各种地质灾害,均与地震灾害有类似特点,现在对其危险区段圈定的可靠性,比起中近期预报和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要高。因此,超前研究区域地壳稳定性,觅找相对稳定地段,即地质灾害相对较轻的地段,开展安全建设,并对建筑物提出合理加固和预防措施,是减轻损失的可靠办法;其次才是对灾害危险区的前兆台网监测和有关基础研究工作的部署。所以,适当加强构造稳定性评价研究,增加其灾前经费投入,可以避免更大损失,已成为当前减灾的战略指导方针之一。
(2)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各种地质灾害,虽然对少数具有一定的治理能力,但花费巨大,现在绝大部分的灾害仍以避让为主。目前的研究水平已经能够可靠的或者较为可靠的圈定它们的危险区段,因此,加强地面稳定性评估工作,在经费上超前投入,是提高减灾效益的最好办法之一。同时也要加强系统地动态监测,对灾害的临界程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预报灾害的发生和对灾害作防治处理等。
(3)不良介质条件(岩体、土体)造成的工程病害损失,在我国许多地区多起因于宏观决策失误。例如,由于工程选址前期缺少必要的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勘察,以致造成不合理的工程选址,往往会大大增加工程地基的建设投资,因而浪费了建设资金。如果按照常规地质工作程序,超前进行介质条件的稳定性勘查评价研究,获得可靠的现场定量化的测试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这部分损失大都可以避免或减少。
(4)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日益增大,我国每年平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估计可达200亿元以上,其中130亿元均与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了解人类工程的合理指标,制止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合理规划开发和整治土地,对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为了避让地质灾害的侵扰,合理规划、整治和开发利用土地,觅找相对安全、经济的建设场区,确定合理的工程加固措施,以保证工程建筑场地的安全和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综合防灾、减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庆华等,1996,地壳运动问题,见: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第四版)(上),北京:地质出版社.
〔2〕谷德振,1963,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科学通报,(10).
〔3〕郭希哲,1991,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北京:地质出版社.
〔4〕郭希哲等,1990,我国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对策建议.地质灾害与防治,Vol.1,No.1.
〔5〕蒋溥等,1991,中国地质灾害及其宏观成因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Vol.2,No,1.
〔6〕孙叶,1998,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力学,地质力学.
〔7〕李兴唐等,1987,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理论及方法,地质出版社.
〔8〕刘国昌,1979,区域稳定性与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Vol.46,No,2.
〔9〕刘国昌,1993,区域稳定工程地质,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0〕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简介,1991,中国减灾, Vol.1,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