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介融合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介融合的前景范文1
引言
近几年媒介融合以势不可挡之势遍及全球,我国现阶段因受体制和行政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媒介融合还没有充分展开。但近年已经进入即将加速发展的态势。
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正经历着蜕变的痛苦和喜悦。新闻摄影的媒介融合,“也就是把音频,视频,图表和静态照片结合在一起应用,依靠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传播,逐渐成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对互联网的一个对策”。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式为基础,运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限。报纸新闻限于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摄影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摄影报道不断创新,呈现出新的走势。
一、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摄影出现的新特点
(一)新闻摄影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在媒介融合下其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新闻摄影一直都是以发表作品为成果目标,在媒介融合下作品诉求仍有部分保留,但总体而言,新闻摄影的生产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产品属性的发掘。从作品到产品的根本属性变化,源于各种媒介技术的创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界限,传统媒体机构的差异性几乎消失了。谁能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来使用自己的产品,涉及基本的生存问题。
(二)新闻摄影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发展
随着数字化通讯技术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新闻摄影已不在是专业摄影记者的专利了。现在社会信息量巨大,新闻摄影记者不可能随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数码手机的普及,降低了照片拍摄的门槛,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在第一时间捕捉影像的能力。大量非职业摄影师也纷纷涌入新闻摄影的行列之中。“草根新闻摄影”随之产生,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摄影作品对职业摄影记者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目前很多新闻机构都在新闻报道中广泛采用业余摄影者拍摄的各种素材,并与业余摄影者签约成为签约摄影师。新闻摄影形成了职业摄影记者和签约摄影师、专业拍客、普通市民等草根新闻摄影者多元主体,共同创造了现新闻摄影的新局面。
(三)新闻摄影报道由单一媒体独立运行转向多种媒体融合传播
新闻摄影报道不再局限于报纸、杂志,电视也大量采用静态新闻图片。而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更是新闻摄影传播的重要媒介,有了网络媒介影像互动成为了现实。影像互动是通过幻灯片,视频或Flash技术整合文字音响和互动的报道形式,影像互动可操作性强,这种报道形式基于新闻摄影静态照片的延伸形态,幻灯展示的摄影作品与视频采访、加入旁白、现场声及背景音乐,以文字背景叙述和在线互动作为补充以达到影像叙事的效果。通过影像互动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透彻地了解新闻信息。现实中受众从纸质媒体获取信息的数量在迅速减少,报纸杂志甚至电视都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夹击。网络成为新闻摄影重要传播手段。
(四)传播形式由单一向多样融合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取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静态的新闻图片、有声幻灯片、视频、博客甚至微博。随着3G技术的来临,手机报也成为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新型的传播工具,在新闻摄影传播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摄影面临的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
对新闻摄影来说,数字摄影技术在带来高时效和便捷性的同时,也为某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制造虚假照片提供了方便,从而造成了数字技术的滥用与异化,使新闻图片的真实性面临前所未有威胁,直接挑战新闻摄影的底线。
自“周老虎”、“刘羚羊”事件出现之后,有关PS图造假的新闻接连不断。闹得全国上下闻虎丧胆,遇羊心慌。虽然惊动了司法界但真假老虎的争论至今依然没完。“刘羚羊”事件中虽然当事人也道歉了,相关人士也辞职了,但PS图造假依然在增加。从这些事件中,人们频频上了PS图的当,PS图已做到以假乱真的水平,人们几乎无法辨别真假。PS图造假正冲击着我们正常的生活,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辨别真假的能力。
(二)拍摄质量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从相机和摄影技巧两个方面来看
1)从相机本身来看 现在新闻摄影主要使用的是数码相机,在使用的镜头相同、现场环境相同的条件下,数码相机没有胶片相机拍的照片清晰,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出图像质量总觉得有些差异。这个问题牵涉到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工作原理。因为数码相机和胶片的原理有着根本的不同,数码相机成像不如反转底片细腻、层次丰富;数码相机拍摄远景分辨率不够层次较少,越是拍近景优势越明显。想用相同的镜头、在同一现场环境下,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出相同成像质量的图片,在中、近景,特别是纪实摄影拍摄时,是可以做到的;但对于大场面的远景风光来说,数码相机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工作的。这一点新闻摄影者必须清楚认识到。
2)从摄影技巧来看,正由于数码相机的先进性和便利性,让有些摄影记者本身变得浮躁起来,在追求多快的同时忽略新闻照片的精和深。不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急功近利,过度依靠电脑。丢掉了稳重、思考的头脑,采访不深不精,有了这样的情况就不可能拍出高质量的新闻照片。也由于数字技术降低了拍摄的门槛,让大量非职业的草根新闻摄影者涌入了这个领域,这些人没有经过新闻摄影专业知识的培训,新闻摄影素质不高。因而制造出了大量内容重复、角度雷同、视觉乏味、意义牵强附会的图片。
(三)新闻数码摄影图片数量大,图片使用选择难度大
由于新闻摄影者现主要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图片,相对胶片相机拍摄而言数码相机拍摄成本很低,收藏、删除很容易,所以新闻摄影者往往对一个内容不计成本重复拍摄许多图片,从而导致拍摄的新闻图片数量太多。而新闻摄影图片作品的平台、图片网站(图片库)都对所有公众开放,普通公众也可以轻易图片。因此,新闻摄影图片数量及其庞大,新闻图片编辑要想在这些海量图片中选择最佳图片来使用,其难度绝不亚于海底捞针。这容易造成新闻图片编辑因选图片不当而使用了假的或质量不佳的新闻图片,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在媒介融合下发展新闻摄影的对策
(一)确保数字化新技术下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赖以生存的重要问题,也是新闻摄影工作的底线。怎样才能杜绝假新闻图片呢?
1)完善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则,从制度上最大可能防止假新闻图片的产生。
2) 新闻摄影者一定要熟悉相关图片编辑软件的使用,让自己有较高的PS图片的基础和能力,这一点对识别PS图片很重要。新闻摄影者要能运用视觉经验观察图片画面内的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光线的方向、强度、硬度是否一致 ;色调、饱和度、色彩层次等是否一致;清晰度、锐度是否一致;透视效果是否一致 ;设备或拍摄手法不佳导致的低画质效果是否一致。把图片放大后看细节部位的颜色是否过度,放大到出现马赛克格子,过度的颜色你会看的很清楚,PS过的图片做的再好,他的过度颜色,和画面的修改痕迹不可能在放大的状态下完全自然。
3)对数字影像必要的后期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规定:第一,只对照片做传统暗房可以做的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处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修改图片内容。第二,在调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一定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第三,对于一些内容被修改的图片,一般不要刊登,如果确有必要刊登发表,应当就修改的内容在媒体上做出必要的说明。
(二)提高拍摄者的专业素质,多研究各种拍摄对象
针对新闻拍摄工作的特点,新闻拍摄者要多练基本功。一定要十分熟悉自己所用相机的性能特点,对新闻摄影的主题、构图、角度、光线要有充分了解。不排除使用胶片相机拍摄新闻图片的可能,不同的任务用不同相机。养成良好的新闻拍摄习惯,多思考,多深入,精选角度。同一新闻材料尽量不要拍摄过多的图片,并养成现场初选删除明显不合格的新闻图片,以减少废片的产生,减轻图片使用选择的工作量。
(三)完善行业自律的规章和有关法律
由于数字时代数字化新技术的使用,新闻图片传播的把关难度很大。各主流媒体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图片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作为,加强对新闻图片的传播管理。对蓄意不良新闻图片的媒体和个人应坚决予与处罚,涉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应追究违法媒体和个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强对草根新闻摄影者的教育和培训,要他们知道新闻拍摄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新闻拍摄水平。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即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他对广大受众将产生一个全方位接受信息的全新平台,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国际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宗礼.论新闻报道的多媒体融合[J].新闻爱好者,2008 (11).
[2]雷蔚真.跨媒体新闻传播理论与务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媒介融合的前景范文2
摘要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在人事管理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应尽可能在组织结构重组、管理思维上进行变革,体现“良性路径依赖”,避免制度变迁进入“锁定”状态,出现“非良性路径依赖”现象。制度变迁的转型有助于提高我国报业集团媒介管理的“软实力”,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发挥管理的协同效应,则是我国报业集团顺利实现媒介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 媒介融合;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 G23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周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2014年8月1 8日,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在这一国家战略的主导下,我国各级报业集团纷纷实施媒介融合战略,媒介融合成为当下我国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在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探索之路中,其内部的人事管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器”和“平衡阀”的作用。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报业集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事管理机制变革,拟在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探索。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的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是新经济制度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道格拉斯.C.诺斯( Douglass C.North)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认为,可以用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方法来分析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认为,沿着既有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被称为良性路径依赖(也称为“诺思路径依赖I”);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被称为非良性路径依赖(也称为“诺思路径依赖II”)[1]。长期以来,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沿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政府规制和刚性色彩浓厚,在报业集团组织结构重组、管理思维上,应加大变革力度,尽可能实现良性路径依赖,避免非良性路径依赖。
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上,我国报业集团内部的编辑部整合改造虽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一些报业集团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良性路径依赖。如人民日报社组建“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推进深度融合,人民日报客户端从2014年6月12日上线至今,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自主下载量已超过4500万[2]。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中央编辑部”,实现新闻生产的“统一指挥、统一把关;滚动采访、滚动;多元呈现、多媒传播”。2012年2月,国内第一个物理形态的中央控制台——“南方都市报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成立,将新闻采集、分析、传播、营销、服务等报业组织机构实行模块化、扁平化。201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后,新媒体业务成为该集团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2014年7月22日凌晨,澎湃新闻正式上线,成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的新媒体产品代表[3]。尽管我国各级报业集团在现阶段取得了一些媒介融合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学者对此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黄鑫宇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基于不可预知的市场竞争因素,报业呈压扁组织结构、迅速组合的“模块化”发展趋势[4]。目前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尚处于探索之中,良性路径依赖和非良性路径依赖是一种相互转换的关系,处于动态变动之中,我国报业集团在媒体矩阵、组织架构、采编流程等方面,其内部的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之间仍未真正打通,新闻的一次采集、分类加工、即时生产、融合的“中央厨房式”的一体化生产链条尚在摸索。我国报业集团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未来报业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必将推动我国报业集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重组模式。
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由历史选择决定的,即便所选择的路径是错误的,制度变迁也有可能陷入“锁定”状态,束缚传媒发展[5]。目前学界和传媒业界的共识是:建设新媒体并非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简单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上。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管理者大多由传统纸媒新闻采编人员转型而来,媒介融合管理者还保留原来的思维定势,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容易顺着“办报”的原有思路办新媒体,会导致思维的僵化,出现“锁定”状态,出现非良性路径依赖,造成媒介融合低效。因此,媒介融合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注意发挥媒介融合的优势,摆脱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的非良性路径依赖,除了充分吸收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的惯用做法之外,还应因地制宜,稳慎推进报业集团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发展,避免照搬、沿用原有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人事管理机制。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路径突破
林毅夫将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6]。我国一些新闻传播学者如胡正荣、周劲、陈戈、石培龙、王守国等从传媒制度变迁的阶段性、制度困境及意识形态根源、制度变迁的路径问题等不同角度,结合制度变迁理论,对传媒产业制度变迁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到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变迁这个研究领域,笔者认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并非单独起作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模型往往交替起作用。多年以来,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在我国报业集团改革中相互作用,前者起到主导作用,后者起到补充作用。我国报业集团属事业性质的新闻文化单位,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在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考核培训、奖励表彰、处分申诉、争议处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政府规制内容,从政府规制主体上划分,属公共的政府规制;从政府规制的作用与效果上划分,属激励性政府规制;从政府规制的方式上划分,属直接政府规制。这些人事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呈现出社会性政府规制的要求,承担着减少我国传媒市场的负外部性,增加传媒市场正外部性的职能,体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同时,我国报业集团基于自身发展,在人事管理机制上白下而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变革,如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激活新闻采编人员活力,实行首席专家制度,这些人事管理变革的举措体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自发性、盈利性、渐进性、边际性等特点。2015年4月28日,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上海报业集团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方案》,体现了上下结合、利益诱致的制度变迁方式。为实现媒介融合的制度变迁内容,上海报业集团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制度变迁的主要目标,通过建立“首席记者”“高级记者”“资深记者”等新闻采编业务序列(属纯业务序列、有别于“总编辑、部门主任、部门副主任”等行政序列职务),改变原有报社内部职务晋升“写而优则仕”的传统模式,为好记者、好编辑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新的职业发展空间[7]。
(一)在转换用人机制上进行变革,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为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共长”,在我国报业集团内部,应按照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建立依法规范、灵活高效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建立一种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国家、报业集团和员工等多方利益:从国家层面而言,依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履行依法规范管理的义务,突出对报业集团工作人员的制度约束和权益保障,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特色;从报业集团层面而言,建立一种合同聘用、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报业集团工作人员良性的“进、管、出”机制;从报业集团员工层面而言,明确报业集团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主体平等地位,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在组织结构、学习培训上进行变革,体现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2009年,《华盛顿邮报》进行机构重组,设计内容生产和编辑制作两个方面,整合后,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平台的协同能力大大提高,报纸和网络业务上的整合进一步促进[8]。在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在新媒体组织结构设置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集团层面已基本实现新媒体中心、数据库业务部、信息技术中心、边锋四大模块构成的技术平台,初步构建全媒介融合智能信息服务平台。但我国报业集团大多注重“报网互动”,在设置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面进行“增量”变革,在“互联网+”的趋势下,报业集团在自身的“存量”变革上,却办法和手段不多,传统报纸业务和新媒体业务的互联互通亟待加强。因此,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织结构上需根据报业集团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体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遵循新闻传播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科学设置组织结构。
在学习培训上,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十分注重员工的培训,通过举办讲坛或讲座等形式,培养新闻采编、综合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报业集团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人才,加大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力度。我国一些学者对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国秋华提出,从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来实现知识资本的运作与整合,最终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她建构了以人员、组织、技术、学习、知识、管理为核心要素的传媒学习型组织系统模型[9]。在学习型组织建设方面,我国报业集团应注重加大对现有传统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既熟悉传统报业新闻采编规律,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我国报业集团在内部员工中应普及互联网思维,提升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三)在收入分配、激励保障上进行变革,体现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目前,我国新媒体行业人才缺口巨大,据统计,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为传统媒体的2-3倍,目前对网页设计、网络编辑、美工、手机软件开发等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10]。我国现有一些媒体的技术力量薄弱,既缺人才也缺资金,却盲目上马“大数据”“云计算”项目;有的媒体忽略以人为本,优秀人才引不进来,业务骨干却流失严重[11]。在我国报业集团内部,熟悉网络规律和市场的新媒体人才十分缺乏,为引进和留住现有新媒体人才,在收入分配机制上,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奖勤罚懒、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新媒体部门的总体效益情况确定工资薪酬水平,新媒体部门员工的工资水平随总体效益而上下浮动。同时以岗定酬,以岗位确定绩效收入,按岗定酬,岗变酬变,向关键岗位倾斜,打破“平均主义”,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新媒体人才。如《萧山日报》在全媒体经营上采取风险承包、目标管理、部室经营、公司四大模式,对下属各公司(经济实体)实行基础奖、效益奖、特殊贡献奖,根据收入或利润完成的不同情况按级别奖励;下属公司(经济实体)新任总(副)经理实现与行政职务脱钩,其薪酬待遇与公司(实体)效益关联。
在组织中,激励就是激发、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12]。一般来说,报业集团的激励机制包括三个维度。
首先,物质激励的维度。为满足报业集团各类人才在物质上的需求,需要给予其物质激励。当下,在“新媒体战”和监管环境严峻的背景下,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记者,都出现了离职潮[13]。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传统纸媒除内容优势外,在媒体平台、受众规模、资本实力、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等方面劣势明显[14]。因此,我国报业集团需按照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要求,实行报酬激励制度变革,采取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丰厚报酬,可有效地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为充分调动新闻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变革僵化的用人制度,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上海报业集团在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中,坚持“导向为先、内容为王、受众为本、采编为宝”,体现了传媒制度变迁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对内部原有薪酬制度进行革新,对表现优秀的纯业务序列的记者和编辑,规定其收入可以高于行政序列职务的部门主任、副总编辑甚至总编辑,体现了传媒制度变迁的经济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已有少数报业集团已开始探索实行股权激励,还有一些报业集团或报社在新媒体发展上不断探索激励政策。如《钱江晚报》将新媒体运营收入,100%用于新媒体发展,用于再投入和团队激励,该报“升学宝”微信获浙江日报报业集团70万元孵化资金支助项目。
其次,精神激励的维度。报业集团的精神激励包括事业激励、声誉和地位激励、权力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等。报业集团应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精神激励方法,采取竞聘上岗等方式,有效晋升新媒体人才的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上海报业集团的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则较好地体现了精神激励的原则,体现出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再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维度。报业集团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不能简单只采取某种单一的激励措施。我国报业集团新媒体人才的流失是激励制度失败的重要表现。根据绩效函数P=F(M×AB×E),员工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M(即工作积极性[激励水平])和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AB,而且还与E(即工作条件[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报业集团不仅要对新媒体人才进行充分激励,而且要为新媒体人才发挥自身能力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物理工作环境,而且还包括舒适的人文环境。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近期出台《互联网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参照互联网企业对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管理的实践,对技术人员晋升设计了“技术通道”“管理通道”双向畅通的职业通道,以改变传统媒体技术人才队伍薄弱的状况,为媒体融合发展打牢基础。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协同效应
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1世纪初,在制度变迁的推动下,我国传媒经济运行中的垄断力量逐渐减少,经济性垄断力量不断提升[15]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的效率,发挥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协同效应,提升传媒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性垄断力量,将是今后报业集团人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
(一)转换制度变迁方式
在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改革过程中,制度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媒介融合初期,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引擎”效应,这是报业集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媒介融合打开局面之后,应充分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协同效应,让不同的利益主体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的报酬,激发最大能量。在传媒改革中,“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率较高,但产生的效益不一定就高。诱致性制度变迁在制度安排上往往契合现实需求,但是速度比较慢,制度安排效率较低。”[16]因此,在报业集团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人事管理制度变革中适时变换制度变迁的方式,充分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提高报业集团员工的积极性。
(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我国报业集团充分发挥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人力资源的专长,使员工的能力与相应的岗位对应。从纵向上来讲,报业集团员工各有不同的能级地位,在我国,包括报业集团在内的事业单位按岗位进行管理,管理岗位分一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一至十三级、工勤岗位分一至五级,如果员工的工作与其能级地位不匹配,就会出现人力使用不当和低效的情况。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报业集团应充分考虑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员工的长处,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对报业集团的人力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尊重不同类型员工的劳动成果,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人才的主要保障。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改革应明确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配置,做到能级对应,激发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发挥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对报业集团形成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因此,我国报业集团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人事制度的管理协同效应。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基于人事管理的协同效应,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部门会更加积极追求报业集团的广告、发行、印刷和其它经营实体的多元化收入,努力改变依靠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改善媒介产业的盈利结构。尽管在报业集团内部,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的职能和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有效协同不同部门之间关系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传统报业和新媒体产业两者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7]光明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专题调研组.打造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一[N]光明日报,2015-06-06( N7).
[3]朱春阳,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介融合的上海模式[J]中国报业,2014( 15):46.
[4]黄鑫宇中国近现代报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基本规律[J]中国出版,2013(3上):59-64.
[5]陶喜红,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2
[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制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见(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4.
[8]王春枝整合与改造:欧美报纸编辑部的融合路径[J].中国记者,2009( 8).
[9]国秋华,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4.
[10]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对策和思考- 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11]李浩燃.以“日新”精神力促媒介融合[N]人民日报,2015-05-22( N))
[12]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1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3]陈阳.从“不专业”到“专业”,体制外记者与媒体机构的冲突[J]国际新闻界,2014(6):16-28.
[14]任义忠,从过度竞争到战略联合——我国报业集团竞合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2014(4):9-13.
媒介融合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动力;融合效应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及其现状分析
随着“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迅速涌现和日益成熟,媒介间的融合在新兴媒介环境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学术界关于媒介融合现象最为普遍的看法是:媒介融合即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总体联盟。
媒介间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①不同媒介形态的媒介通力合作完成整合和并购以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提高实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②新旧媒介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形成新的传媒形态,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全球性的媒体世界中,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BBC等为代表的大型传媒集团已经开始了打破隔阂、实现媒介融合的实践。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凤凰卫视为代表的国内大型传媒集团就已经开始竭力拓展传媒报道新领域,竭力加强传统电视媒体、纸质媒体与新兴互联网媒体的互动,以推进媒介间的融合。中央电视合全国各省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各自媒介的网络电子版,操作模式也日渐成熟。中国的传统媒体已经逐步开始了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合作,共享资源,各自发挥所长的新时代。
二、媒介融合的现实条件分析
媒介间的相互融合综合了多方面的客观现实因素。
首先,媒介自身局限性的要求。纸质媒体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较高,电视媒体声容并茂,直观强势。广播媒体专业、小众。网络媒体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短时间内难以撼动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因此,各媒体间优势互补、彼此融合、互利共赢显然是大势所趋。
其次,政府良好政策氛围的促进作用。政府多项媒介改革措施的有利实施,深刻拓展了媒介的纵深发展空间。
再次,信息传播渐趋小众化,要求各媒体形态必须就其信息来源、传播方式等做出调整以适应其新形势和新变化。
最后,传媒科学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传媒形态,正面引导着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及其融合进程。
三、媒介融合的动力分析
首先,适应不断变化的受众的需要。媒介间的融合满足了不同受众对于各类信息的消费偏爱及其自由选择,使得受众综合性的消费各种不同的媒介内容成为可能。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下的受众更加倾向于使用单一的网络方式来获取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所覆盖的一切信息,这就客观上推动了媒介间的融合。
另外,传统受众地位的改变加速了媒介融合。受众的需求日趋小众化和个性化,客观上要求媒介间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渐趋规模化,媒介形态日益成熟。尤其是,网络媒介及时、迅速及其海量的信息传播,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平台。
再次,政策法规的支持。媒介融合需要统合产业内外来平衡其所涉及的多方面利益因素,因此,来自国际、国家甚至地区的法规政策以及市场竞争规则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政策上的支持,既包含了经济上管制的解除,又包含了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促进。近年来,中西方国家纷纷调整传媒政策,改换思路,刺激三网融合,鼓励新的传媒发展模式的确立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企业意在于发展中领先市场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可以十分敏锐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及时做出改进来满足这种需求。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使得不同媒介间的交叉业务日益增多,受众对于信息的迫切需要刺激了媒介企业的融合,形成了大型跨媒体集团。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媒产业分立的格局并成为了企业应对竞争的首要选择。媒介融合降低了传媒运营的风险,满足了其最大化追求商业利益的需求,掀起了我国媒介发展的新浪潮。
四、媒介融合的效应分析
首先,刺激了媒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高科技含量客观上赢得了受众,合理化媒介运营推动了媒介规制的改革,最大程度的刺激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其次,拓宽了传媒的盈利渠道。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多渠道盈利模式变单一广告盈利为多支点盈利格局,逐渐改变着传统依赖“卖广告”来支撑运营的格局,增强了集团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形成新的传媒经营理念。媒介融合所提倡的互动式服务,更新了受众传统的服务理念,减少了受众媒介接触的盲目性,增强了互动性和主体性。
在媒介产业格局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融合必将带给媒介市场以新的变化和挑战。我们应扬长避短,在最大限度发挥媒介融合积极效应的基础上促进传媒产业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当代传播.2009年,第2期
媒介融合的前景范文4
摘要: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近年来受到新媒体的猛烈冲击,收听率不断下降。媒体融合是形势所趋。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和溯源、媒介融合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信之即时通讯以及语音互动与广播电台的必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当广播电台与微信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重新改造广播电台传统传播方式,以期为广播事业重振雄风。
关键词:广播电台;移动终端;微信;点播模式
2015年的春晚让人映像深刻,这场每个农历新年全中国最大的盛宴上首次被另一个媒介――微信――抢尽风头。这一天在微信上抢红包是看春晚最大的乐趣,比节目更吸引。
微信来自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腾讯的动作的整合时快速和激烈的,上线仅仅四年的微信,全球使用人数已经突破6亿。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运营商甚至已经成为了腾讯的“管道”,甚至传统企业都正在被腾讯削弱。腾讯微信“公众账号”中,很容易看到类似“CCTV焦点访谈”这样的媒体人都在大家关注之中。
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广播电台面临着巨大困境。改革势在必行。微信的媒体营销,虽然还在早期的探索阶段,但是微信作为移动终端的一个代表,具有个性化、私密化、移动化、互动性等传播特点,笔者认为简直像是为广播量身定做一样。而且因为它是一种声音传播软件,尤其适用于广播。此外,我们发现,许多传统广播软件多是同步播出,其次是在线自主点播,原创内容是比较罕见的。传统媒体――广播电台,如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研究移动终端使用人群的特点,开发一些有针对性的,突出优秀的品牌节目和主持人,将有更强的服务性和影响力。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和溯源
“媒介融合”是过去20年里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之一。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一切拉平了地球,人类改写了通讯的历史,创造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这个时代,信息已成为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口语、纸笔、印.刷到广播、电视等,人类无一不被媒介的强大气场所震慑:一种媒介接踵另一种媒介出现,一种媒介交错另一种媒介,信息环境里媒介的演化越来越人性化、合理化、完善化。“后麦克卢汉主义”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在融合研究领域获得广泛认可:“媒体的发展是一个自我调整和自我组织的系统,其作用机制是弥补媒体,后生的媒体对先有的媒体有补救作用。”[1]我国媒介融合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2009年后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理论探索和问题的丰富度逐年提高。媒介融合的概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媒介融合的政策、法规研究;二是中观层面:传媒业的发展和转型,传媒业的管理;三是微观层面:新闻制作、流程再造。本文涉及媒介融合为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由于媒介融合的学术定义又不同的意见,所以这篇文章对媒介融合和整合相关媒介的概念做溯源界定。
要定义媒介融合和媒体融合,我们必须首先定义“媒介”和“媒体”这两个词。学界等同换用这两个词的现象经常存在,但其实是有广义和狭义差别的:
媒介:中文当中“媒介”第一次出现在《旧唐书・张行成传》中。当时的“媒介”是指使彼此发生关联的人或事物。“媒”指媒人,后来扩展到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介”字,一直是指两个对象之间的中介或工具。英文当中首次出现有关媒体的字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其意义是使事物发生关系的中介或用具。在第二十世纪原始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名的论断:媒介就是讯息。[2]中国学者胡正荣认为媒介是中介,在事物的发生中存在。[3]
媒体:此词来自拉丁语“Medium”,音译成媒体,意指信息从发出到接受两者之中承载并传递的承载物和工具。媒体指两层寓意,一指携带消息的东西,二指贮存和传递消息的实体。中国学者大多数认同媒体是一种媒介组织,指的是拥有、使用并经营媒介的机构。如广播是一种媒介,广播电台则是一种媒体。[4]
不过中国传播学者们一般认为媒体和媒介两词不需要有那么明确界定,可以尝尝互换使用。蔡雯就认为“媒体融合或称媒介融合。”[5]这种使用方式源于:当代大众媒介,一般都由物质工具和组织机构共同参与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系统,故提及“电视媒介”时会同时考虑作为物质工具和组织机构的双重存在。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早载30年前在《自由的科技》中被美国学者伊契尔・索乐・普尔提及,指多种媒介呈现混合各功能于一体的趋势。“媒介融合”被美国新闻传媒学院的媒介融合中心主任定义为:“打印、音频、视频、互动数字媒体战略、经营、文化联盟。”[6]
中国学者邵培仁的定义是:媒介融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指不同的媒介在一起,“量变”到“质变”过程,构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如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等等。而广义的概念指所有的媒介和相关要素趋向一体化。[7]
中国学者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传输平台的创建,可以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媒体之间,内容和传播方式可以互相借用,从而形成发展潜力。
二、媒介融合研究的焦点
因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试验层出不穷,信息与经济的增长点也不断涌现。这种高速实验性的发展导致了媒介融合的报告里糅合了很多个人倾向与意愿。媒介融合研究是一个急速变动的领域,笔者搜集的研究资料不过多时就急需更新。
目前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主要内容涉及印刷媒体、广播、电视、出版等具体媒体,从宏观上从产业着手,微观上从个案剖析。研究者对“媒介融合”具有两种态度:
(1)三网融合说
提出不同的行业“将/正趋向融合”的人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兼执行总监的Nicholas Negroponte(1978)。他用三个互相穿插的圆(代表计算机行业、印刷及出版业和广播电影业)来展示他们的技能和描绘聚合过程的边界重合,而它们三个的交织处将成为增长最快、改进最多的范畴。在这个基础上,他会理解为各种技术和形式的媒体融合在一块。这给新闻传播学界的许多其他研究者启迪[8]。不断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实践中走向深入的媒介融合状态下,传统媒介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种观点在业界和学界中涌现,将来会出现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超媒体集传统媒介的所有功能于一体,完全取代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
(2)新旧媒体共存说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2000)并不赞同超级媒介会取代所有传统媒介的说法。他引用1950年代美国人对“通用载体”的研究给了答案:“尽管媒介融合一直被描述的天花乱坠,我们不应期望,一种单一网络突然取代电视机、收音机、电话、传真机、书刊。所有形式的媒体成了一个巨大的媒体的想法几乎就跟当年1950通用载体的想法一样异想天开,当时人们认为所有形式的个人交通工具将被集成到一个单一的通用的携带装置。想把一般媒体混合在一起的通用媒介,是不可能得到的所有功能都特别好。[9]”根据菲德勒的观点,每一种媒体都有独特的优势不同于其他媒体,互联网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高岩研究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相关新闻变革及对传媒业的影响后,同时研究了西方媒体的形态,他总结为六个字:矛盾、融合、共存[10]。孙旭培先生坚持在中国国内推进新闻变革,他主张中国国内的新闻改革,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说起,通过对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有余的仔细研究,媒体在改革背景和国家开放时期,不断发现自身潜力和优点,新闻事业在中国曾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媒体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舆论监督报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相结合的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积极促进社会进步。孙旭培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媒体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化、电子化改革,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中国传媒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这将极大影响我们的媒体未来的发展模式[11]。
中国学者王菲(2007)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情景下,考虑移动终端需求的情况下,媒介生态的演变由内容、网络和终端三者构成。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和‘任何时间’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标。由此产生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大媒体产业一体化形成。[12]”新闻改革应考虑如何针对融合的方法到目标,达到整个媒体的融合。
但笔者发现研究较少探究媒介融合深层次矛盾,常聚焦媒体与微博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缺点、传播渠道的简单互动,较少研究传统媒体是如何艰难被迫适应新闻媒体的传播侵染,并给出解决答案。笔者认为传统媒体的生产者虽然借助了新媒体寻找新闻线索,利用了新媒体自身内容来扩大影响力,但传统媒体却沦为新媒体的主要内容提供商,且无法得到新媒体的同等回馈,传统媒体已成新媒体的免费打工者。若由此角度开展融合研究,或许将会为两种媒体提供一种解决之道。
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综述
(1)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在世界各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升级,尤其日本韩国普及率较高[13]。日本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增长快速的国家,它的发展仰赖和产业链的合作,尤其结合移动通信运营商和金融业,对中国移动通讯互联网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14]。移动支付方法的普及和降低互联网流量的成本,这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人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日本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迈克尔.塞勒对整个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的影响有较详细的叙述描写。在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要大力覆盖3G网络并提高网络的稳定,还需要注意和产业链紧密联系。
(2)移动终端与广播结合的条件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表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即时通信使用手机率为91.2%,逐渐演变成移动即时通信渐渐从一个单一的通讯工具转变为付款、娱乐、O2O等附加值的服务入口,其庞大的用户群为其他服务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商业价值。笑蜀(2010)认为移动互联网将是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人为本、即时为深化和扩散的人际传播形式的方向[16]。广播的传播特征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私密化、移动便捷性、互动沟通性这些传播特征,具有天然的适应性。
(3)移动终端的代表――微信
关于微信的研究著述和分析报告大多是从传播学或者社交网络的视角出发,如方志鑫,蔡莉白两位在传播学上对微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从微信的产生、传输和微信传输模式所带来的彼岸花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效用和满意理论”为基础,分析为什么受众普遍接受微信。[17]再如党昊祺分析微信的使用人群、传递内涵、传播媒介和受众三者的关联主要通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文章介绍了整个过程,明确阐述了微信通信,详细分析了通信内容的多样化和微信发展的紧密联系。’[18]匡文波和刘德寰写作描述目当前的发展前景和未来手机媒体的应用。[19][20]上述著作对微信和传播学的研究起到了极好的指导作用。不只在通信领域,在其他领域的一些研究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视线,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将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如张敏展示了微信、米聊等几个颇具特色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和改变。[21]此外,媒体《微信潮不是传统的短信“生与死”的咒语》报告中,也将微信和传统的短信相比,微信对短信彩信业务有影响,但分析后,认为短期内微信取代短信“有难度”。这些研究总结了微信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四、结论及不足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电台生死攸关,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运用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运用,工具和概念的创新组合,全方位的整合传播资源,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新的媒体宣传大战中,微信是不可取代的传播手段。
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和溯源、媒介融合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信之即时通讯以及语音互动与广播电台的必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当广播电台与微信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重新改造广播电台传统传播方式,以期为广播事业重振雄风。(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3]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4]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5]蔡雯:《媒体融合和融合新闻》,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6]许日华,郭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人民大学谈媒体融合》,人大新闻网站,2006年4月11日,
[7]邵培仁:《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8][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
[9][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10]左艾甫:《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电台改革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1]孙旭培,王勇:《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实践――“非典”报道与禽流感报道的比较研究》[J].《当代传播》,2004年第3期.
[12]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
[13]柴雪芳.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对国内运营商的启示[J].移动通信,2010.3(6):6-8.
[14]路凌霄.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发展[J].中国科技财富,2009(22):23-28.
[15]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至140页
[16]笑蜀:《微博客神奇,但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南方周末》2010年10月29日
[17]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2) :219-220.
[18]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 (7):71-72.
[19]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219.
媒介融合的前景范文5
一向具有敏锐度和危机感的西方报业很早就试水新媒体,以互联网思维拥抱媒介融合,但鲜有非常成功且具有典范意叉的案例,中国报业媒介融合也是如此。那么,“合而不融”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走出当前“合而不融”的困境?
任何产业的升级无非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旧的彻底淘汰,让新产业进入市场;另一种是旧的产业自我更新达到社会新需求.笔者认为,目前中国报业“合而不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盈利模式的局限。目前报纸网站能自负盈亏的凤毛麟角,重要原因是报网盈利模式非常有限。北京市记协主席梅宁华说:“平面媒体进军新媒体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盈利模式,这是制约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最大的障碍。”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单一甚至未能真正形成,概念化与粗放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大多数报网需从纸媒汲取资金,这只能加大已难保自身的纸媒压力。尤其是一部分地方性党报网,由于受众数量小,影响范围和投入回报有限,其结果只能沦为面子工程,造成资源浪费。
其二,竞争力培育的忽略。新媒体对报业确实产生了巨大冲击,但报业不能以客观态度去面对,一味跟风与占位。一旦报业把注意力盯在形式跟风与盲目占位时,必然忽视自身公信力的打造和竞争力的培育。《泰晤士报》网络版执行副总编辑巴瑞表示:“初期的网络版只是转载报纸的部分内容,在加快新闻更新速度后,一度想追赶通讯社,后来我们认识到这是错误的,因为通讯社每时每刻都有人在不断更新新闻,而网络版做不到。”报纸网络版的定位应该是新闻加评论,重在评论。没有特色之路就会失去竞争力,此时报网依靠传统纸媒生存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三、编制的阻碍。目前中国报业的编制双轨并行:事业单位企业化后,老资历的员工依然属于事业编,新进员工则实行合同制;再加上融合前景不明晰,巨大的不确定性使得管理者不愿意冒风险去突破已有的稳定体系,利益格局很难冲破,因此报业媒介融合基本上都是政策性的“硬融合”,是上级管理部门的“高姿态”介入。此外、新媒体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势必会减少员工的福利待遇,使员工对推进媒介融合没有热情,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
媒介融合的前景范文6
【关键词】手机出版;全媒体;优化
随着数字及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移动终端改造升级、受众多元化需求增多,媒介融合发展迅速,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媒体形态。手机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是媒介融合的“代表作”,它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数字化内容、最新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手机的移动性、便携性、即时性等诸多特点融为一体,在俘获越来越多受众的同时,日益显现其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手机出版的优势凸显
在我国,虽然手机出版属新兴出版形态,产业链条还欠完善,其发展受到出版内容同质化、盈利及利润分配模式模糊等制约,但手机出版仍以其独特优势,分享媒介融合的盛宴。
1.作为载体的手机具有独特性
手机因具有随身携带、伴随性阅读、可收发彩信和登陆网页以及客户端软件等特点,彻底突破了时空限制;因其互动性强,用户可变被动接收为主动选择内容供应商及其产品并形成即时反馈;因传播上具有独特的针对性,为移动运营商针对不同用户开发和提供增值服务提供了商机和便利;因手机续费便捷,减少了中断订阅的可能,用户的稳定性大大增强。此外,手机的无线传输特质省去了传统出版的印、储、运、发环节,数字产品不污染环境,其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2.传播方式活,盈利渠道多
一般网络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网民免费供应网络资源,进而获得受众注意力,之后将注意力销售给广告主,进而获得广告收益。手机出版的盈利模式是通过自身多媒体的出版内容,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便捷形式,以及良好的针对性和互动性,迅速俘获受众注意力,占领受众在路上、车上的富余时间,培养受众对手机阅读、手机浏览网页、电子游戏、彩铃、音乐的依赖性。所以手机出版有条件采取用户付费订阅、运营商和内容供应商分成的盈利模式,其盈利渠道从单纯依靠广告,变为广告加用户付费双重收入渠道。
3.受众覆盖广,市场潜力大
受众分属于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喜好倾向。媒介融合下的手机出版,集合了图文、音视频的媒介内容以及网络游戏、在线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把受众范围扩大到老、中、青各年龄段以及属于不同阶层的人群,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性地接触手机出版的手机报、手机图书馆、手机彩铃等内容,这就使得手机媒介的用户群进一步融合,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用户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拓宽。
二、手机出版实现全媒体化的条件齐备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手机媒体以更加丰富的出版内容、更加多样的出版形态,适应用户多样化的读、视、听的需求。
1.数字和通信技术使手机出版全媒体化成为可能
全媒体化的特征之一便是不同媒介资源、不同传媒形态和业态边界的模糊。当科技革命带来的数字技术打破不同传媒形态和业态边界之后,手机出版便会打破传统媒体单一信息形态局限,将文字、图像、语音、视频、动画进行数字化处理、转换和整合,充分发挥数字化兼容、开放特点,实现自身出版内容的全媒体化。而且手机硬件设施不断建设和更新以及数字接收终端包容性进一步加强,将会为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游戏及手机图书等手机出版产品提供进一步支持,而手机最终会彻底颠覆了“通讯工具”定义,成为能够实现网页浏览、在线阅读及在线视频的全媒体工具。
除数字技术给手机出版的全媒体化带来机遇外,宏观层面上“两大推手”也催生着手机出版。其一,2010年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方案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手机出版全媒体化带来了政策、资源、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强力支持。其二,2009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而正值试点期的4G通信则能以100Mbps速率下载,比拨号连网速度快2000倍,且能基本迎合所有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这使得网络和手机终端真正实现了融合,网络内容的表达载体进一步由PC机向手机移动设备转移。
2.手机二维码技术有力助推手机出版全媒体化
二维码技术丰富了手机出版的产品形态,通过手机摄像头对纸媒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手机便会自动链接到网络上特定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化内容。比如,金陵晚报在今年感恩节曾推出过一份“感恩报纸”,智能手机用户可以使用“快拍二维码”工具对报纸上的二维码图形进行扫描,扫描过后手机便会自动链接到该报特制的感恩节歌曲,从而实现平面媒体 “发声”。
三、手机出版如何优化发展
由于依托于手机的随身携带、移动性、便利性、广泛性等特点,手机出版成为媒介融合的呈现平台,同时,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技术上的更新对手机出版的优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