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1
【关键词】网络 学生成长 自制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02
网络世界是名副其实的花花世界,如何进入其中,不迷失方向,使其为我所用,助我成长,这对于我们还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还真是个问题。可以说,善用网络,我们的学生就进步得快,成长迅速,反之,就会落后,甚至误入歧途。可如果因为网络有这样那样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东西,而一味地强调少上网,远离网络,那不就等于怕苍蝇而不打开窗子,也享受不到新鲜空气了吗。所以,不是不能上网,关键是怎么上网,上网又做些什么,又如何对待网上的那些不良信息。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自由健康地游弋于网络,那么,研究并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必要。下面谈谈我是如何运用网络来让学生成长的。
一、利用游戏
现在的家长乃至老师,谈到游戏,就是无奈,摇头,可以说是“谈戏色变”,确实,游戏害了我们很多学生,使其沉迷其中,不能自己,不能自拔,更是不搞学习,成绩是一路下滑,这还是轻的;重的,视校规校纪不顾,在外通宵上网,不仅学会了吸烟等不良习惯,还结交了许多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人,严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更有甚者,由于长期玩暴力游戏,出口脏话,行为不端,甚至把游戏中的角色带到生活中来,有了暴力倾向。我们的职高生中就不乏其人。这很使我们头痛。一直以来,我们老师都是一味地反对学生玩游戏,可屡禁不止,游戏的诱惑远远大于老师的苦口婆心。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来个解铃还需系铃人”,让游戏来帮忙。顺着学生,先不反对它。就把游戏运用到我们的职业教学中来。譬如说,我们的学生不是很喜欢玩游戏吗,在学习flas制作时,就可以先投其所好,让学生玩大量的flash小游戏,这样他就知道在游戏中一般都必须要有些什么,怎样交互,甚至能够弄清一些游戏设计的不完善的地方。到一定时候,老师再拿出两个小游戏,来详细分析其制作方法。完了就布置任务,譬如就给出以同学们自身形象为对象的素材,让同学们来模仿设计flash小游戏,一定时间内完成,有什么不懂的,可以上网查资料,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劲头比较大,自己经常玩的,如果自己也能做出来,那该多好,他们很感兴趣。这样的安排也不再受机房上机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而且在搜寻资料的过程中,还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知识。只要有一个学生完成作品,其余同学就会羡慕,就会请教,就会行动,这样就会有一批学生完成。那些自称为游戏的高手,也不愿意在小游戏上败下阵来,也怕同学取笑他:怎么样,你这个经常玩的高手还比不上我吧。这样非常有得于学生间的互相激励互相学习。只是,要注意的是,对于游戏的难度一定要注意把握,太难了,学生没办法解决,太容易了,发掘不起来学生的潜力,学生也没什么兴趣。有了一次成功,就会有二次,三次,甚至更多。就会逐步地让学生从游戏中走出来,体会自己设计游戏的成就感,也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技能。
二、利用QQ
只要有机会上网,同学们都会打开QQ,即使上课时间,也会趁老师不注意和对方聊上两句。即使是听话的女生也喜欢如此。更是有趣的是,他们除了和不认识的人聊以外,还经常是面对面地运用QQ进行聊天。一开始,我觉得他们很无聊,很是反感,也禁止。可显然这一举动很不受学生欢迎。后来我想,既然大家都愿意这样做,那肯定有它的可取之处。确实是这样,现在的学生其实心思都比较重,有些话,面对面还真是不好说,在网络中,有什么心事,高兴的,烦心的,能说的,不能说的,不都可以说出来了吗?这样毫无顾忌地释放出来,其实是一件好事呀,免得学生心理上有什么负担,有时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于是,我有意识的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聊天,并公开我的QQ,和学生一起讨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话题。而且,我还秘密地以外地人的身份加入他们的群,时不时地教他们一些新知识和小窍门,发一些笑话,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之类的,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后,他们开始和我交心。这样,我也就可以帮忙排解学生们心中的烦恼,他们的中有因为学习没劲困惑的,有情感困绕的,有因恨老想报复的。每次,在QQ留言中,我都耐心细致地进行回复,给他们出主意,由于本来我是了解他们的,所以谈起来知根知底的,学生还真是服了。我暗自高兴。遇到实在没法解决的,我往往会寻借口找到相关同学了解到情况,并亲自找他谈心。这样的效果非常好。现在,只要我上QQ,就信息不停,学生留言太多了,所以我往往都是隐身,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三、网络热点
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2
一、阳光心态,愉快工作
在季秀珍教授的讲座上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一个教师是一份承载着重要责任与使命的特殊职业,教师心理健康既关乎教师个人的生命健康和职业幸福,又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今天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却愈发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面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无疑成为师德建设的一大障碍,师德问题的背后通常隐藏着某种心理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担负着净化心灵的重任。当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学生成绩为主的考评、家长难以沟通等重重矛盾、压力集中作用于教师身上时,也容易促使教师产生紧张、焦虑、不安、忧郁等心理感受,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对教师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我想我们的工作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心态。都说笑一笑,十年少,那么我们何不做一个快乐的老师,拥有阳光心态的教师,才能创造出阳光的课堂,教出阳光自信的学生。
二、接受风雨,做好预防
校园中的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适应,破坏校园氛围,反校园欺凌工作任重而道远。纪林芹老师的课程系统阐述了校园欺凌的知识,包括欺凌的概念界定、发生特点、危害、发生机制以及与校园欺凌有关的国家政策等。身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普及校园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作为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要对自己负责。自己要努力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要是自己成为一个自己满意的人。要对他人负责。我们的生活,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是还有其他人。所以要对他人负责。当今和以后,无论到什么时候,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认认真真工作,扎扎实实做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确保校园和谐平安稳定。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三、同感共情,合力共育
么青老师在《创新家校共育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到,
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3
【关键词】微信平台 中小学生 课外阅读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41-02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调查发现,学生网上阅读的比例不断增大,阅读低俗小说的比例不断增加,学生的思想受到严重侵害,暴力化、庸俗化、成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平时学业繁重,作业量比较大,根本没有多少业余时间,一旦有了点时间,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放松,比如看低俗小说、打游戏、听音乐等。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逐渐下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余时间几乎都被作业、考试、特长班、补课班占据,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课外阅读不是正式的学习。
目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在家阅读的人通常占总数的86.63%,其中约有10.43%的人在新华书店或公共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只有大约2.67%的学生在学校外面读书,可见家庭环境对于学生阅读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并不乐观,家庭阅读环境不理想,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收藏了一百本书以上占40.11%,十本以上的仅占到了46.79%,在国内还有4.55%的学生只有几本书。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二、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阅读的优势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逐渐向教育渗透,学生使用微信的人数越来越多,微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利用微信及微信平台开展中学生课外阅读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微信的课外阅读就是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并将阅读材料放到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通过微信,不受学习时间、地点限制,开展自主阅读,家长参与指导、评价孩子的阅读。
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阅读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阅读时空的灵活性。学生的阅读不再受时间与地点的束缚。无线网络的发展促使学习空间得以延伸,学生可以在无线网络覆盖的地方利用任何无线网络设备进行连接,自主阅读;学生还可以实时在线交流,也能突破时间阻隔进行非实时对话,交流阅读心得。二是利用碎片时间阅读,阅读材料碎片化。在当前快餐文化的趋势之下,基于微信的阅读呈现出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学生能够较为便捷地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阅读的材料趋于小规模化或颗粒化,教师精心为学生准备一个片段,或者将一本书分为若干小片段,学生利用几分钟就能读完一个片段,就像把阅读文本设计成微型章回体一样。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阅读材料可视化,利用视频、图片和语音模拟阅读材料的逼真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是阅读资源的丰富性,指阅读人群的丰富、阅读方式的丰富和阅读内容的丰富,学生通过阅读,利用留言功能,记下自己的感想,还可以在线和其他人进行交流。
三、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外阅读的方式
利用微信开展课外阅读,需要在W校层面开展,一个教师或者一个教研组组织开展这样的课外阅读难度大,学校将基于微信的课外阅读规划为校本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动员信息技术教师、图书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班主任参与实施。
(一)搭建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
微信公众号平台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有企业性质的公众号,有免费的个人订阅号,服务号和订阅号有不同的推送权限,腾讯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公众号平台开发接口。微信公众号融合了信息批量处理、云计算、Web与数据分离、开放API、跨平台整合等技术,能满足学校开发课外阅读校本课程,而且操作门槛低,一般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独立操作并培训其他教师。
(二)开发课外阅读课程
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制定课外阅读课程方案,制定整体计划,组织好监督、评价,重点工作是再次开发阅读材料,制作阅读素材。
课外阅读的内容要灵活多样,可以读一本完整的名著,将一本规定学生阅读的名著根据章节、故事情节分解为若干小章节,每一个小章节还要准备视频、图片等素材;可以介绍一本书,制作一本书的视频简介;也可以选取一个章节、片段,引导学生阅读;还可以选取精美小文章。阅读素材的格式,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录音、动画、图片等,鼓励学生参与开发阅读素材,尤其鼓励学生将文本录制为声音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干净、简洁的平台界面,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当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标题时,能立即看到正文内容,没有任何垃圾广告或是商业营销页面蹦出。学生在阅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阅读素材消息之前看到的是消息界面。为吸引学生阅读,消息界面由一张画龙点睛的封面图片和主题鲜明的标题组成,也可以显示部分正文内容。学生点击之后,标题下面紧接着就是封面图和排列整齐、字体适宜又可调的正文,没有广告蹦出,页面干净整洁,无广告打扰。
(三)上传阅读材料,学生利用微信阅读
信息技术教师将语文学科组教师收集的素材再次加工、整合,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微信平台阅读、评价、留言,或者与同伴、家长进行交流,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在设计阅读素材时,要做到图文并茂、字体适中、编排工整,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
(四)阅读的评价
基于微信的课外阅读评价形式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等发展性的评价,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补评和教师总评的基础上,参考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进行定量评价。总体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学生在阅读中的优点要充分肯定,阅读能力欠缺的地方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指出,并提出今后阅读的建议。
四、思考
新媒体发展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基于微信的课外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在与校本课程的结合中已经初见成效。基于微信的课外阅读方式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传播内容与载体的彻底分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了互联网环境下学生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的需要。但是这种阅读方式只是传统课外阅读方式的补充和延伸,它有自身的局限性,还需要教育工作进一步的系统化、规范化。基于微信的课外阅读导读就是让学生认可这种移动的阅读方式,学校要引导学生的阅读意识、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校在开发阅读素材时,应当注重版权问题。虽然平台推送、转载和分享信息所带来的侵权问题暂时没有人追究,但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要起到典范作用,尽量采用原创的素材,转载和分享阅读素材时要自觉遵守有关于版权的法律规则。
【参考资料】
[1]文为民.互联网环境下读者服务模式的延伸[J].新世纪图书馆,2012(3).
[2]唐勇,张春红,张京凤等.手持阅读器――拓展图书馆的服务[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7).
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小学生;道德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以及共享性特征的新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使网络触手可得,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当前的小学生作为网络互动活动中的一个组成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成长的阶段,尤其缺乏对事件的是非判断能力,易于影响价值观念的形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既要适应社会的要求,也要做到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同时家长和学校更要做好对学生道德发展的监督。因此,探寻完善新媒体环境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小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道德发展的转折期,要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更多地需要外在的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发展逐渐由外在的制约向内在的自觉性过渡。因此,外在的环境是影响小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主要因素。道德判断是道德认识的重要内容,“道德认识主要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知。”[1]有了良好的道德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行为,使其在一定情景中是合理正当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手机等通讯设备越来越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变得多样化。新媒体环境具有大众性。学生除了要受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引导外,不免会去尝试、了解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今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0亿,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2000多万。与2015年相比,10岁以下儿童群体所占比例有所增长,互联网正在不断向低年龄段渗透。可见,小学儿童在网络使用中已经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一些较为常见的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以及各类移动应用软件中,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小学生的身影,他们会对一些社会现象大胆做出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有些是偏激的也有些是极端的,他们的道德认识还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他们在行为的标准、社会道德的规范以及是非观念的认知上都是不完善的,会受到网络上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在其进行行为推断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行为后果是小学生做出道德推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中,儿童往往会通过所观察到的网络事件的后果去判断这件事情的好坏。而事实上,这个事件的后果本身就需要首先做出判断。因为这个后果并不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不能切实去体会。所以他们可能是受一个已经被判断过的后果所影响而做出评价。根据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很难去做出明确的分辨,所以小学生的道德判断的发展在这些大量网络互动中不免会受到一些影响。
(二)阻碍小学生自制力的养成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自觉性和对自我的控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体现,是规范自身行为的内在约束力,即自制力。因此,自制力的培养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传统的小学生道德成长环境一般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道德训练。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海量性以及共享性,智能手机的出现成为新媒体各类平台的重要载体,不断更新升级的手机系统更好地发挥了这种作用。当前小学生普遍拥有手机,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更加紧密,做到及时帮助儿童查缺补漏。但是正因如此,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新媒体带来的丰富内容。大量多样化的信息类型吸引着他们的眼球,一些儿童沉溺于手机或是电脑游戏。近几年,新闻报道中不断出现儿童因过度玩手机而导致脊椎损伤等案例。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长此以往,不仅伤害身体健康,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自制力的养成,小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是随着年龄不断增强的,新媒体环境中充斥着各种诱惑,已成为小学生自制力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
(三)诱发小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基于一定的道德需要,并且会受到榜样、行为后果、行为目标以及社会性目标等的影响,进而改变或形成某些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道德需要的内容、程度直接影响着道德行为。”[2]道德需要是指在一定社会或集体中人们将所要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在道德要求。“人们之所以有道德需要主要是认识到道德原则和规范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所必须。”[3]因此,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与其道德需要是紧密联系的。道德需要的内化需要一定的外界引导,激发主体从内部实现转化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道德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会易于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不能正确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使内在的道德要求影响道德需要的形成,表现为行为上的缺失。网络上的一些行为是小学生易于效仿的榜样,这种行为的后果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损害他人利益等。较为常见的就是网络骂战,很多是年龄较小的小学儿童,这种网络暴力很多时候比身体上的伤害更加巨大。而参与这种活动的儿童表现为长期处于网络之中,较少参加课外活动,以及长此以往而导致的性格冷漠、孤僻,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更多的是到网络上去发泄,而不愿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会易于出现冲突。另外,新媒体包含的海量信息,使得小学阶段的儿童接触到超越其年龄的内容,当前的小学生常被人们称“早熟”,然而这种“早熟”一般指他们知晓很多事理,在认知上高于实际年龄,但是经验和阅历还是很欠缺,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冲动,如一些师生冲突、校园暴力等。然而这样的道德需要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道德需要下往往会导致其道德行为的缺失。
二、完善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道德发展有效途径的建议
(一)正确引导小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
1.建立班级网络互动平台班级网络互动平台是利用网络技术去模拟一些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围绕一些班级活动进行交流的模式,目的是引导小学儿童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行为判断能力的成长。这个互动平台的设置与小学生日常所接触的网络形式相类似,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在接触到类似情景时能够起到迁移的作用,进而做出恰当的评判,促进认知发展,深化内在的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判断的能力。以班级或者学校为单位开发新媒体平台的网站或电子信息共享平台,贴近小学生日常网络活动的情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研制手机版和电脑版。首先要对班级或者全校的学生做一定的调查,确定学生是经常处于什么样的新媒体环境中,这样使网站的开发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能够更好地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这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师的参与,各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建立起这个模拟平台,成为引导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效路径。2.制定手机管理制度手机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有效使用手机所制定的一些措施。一方面针对在课堂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当前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主要处理办法还是采取没收的形式,但是这样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反而会增加师生间的矛盾,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是为他好,而教师也往往采用强硬的态度,这是一种师生互动中的思维定式,而因此引起的误会与冲突往往被人忽视。久而久之,难免师生关系恶化。制定手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严格控制学生的使用,培养小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使其他影响、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手机管理制度要依据学生的必要需求来制定,采取统一保管的形式。另一方面手机更多的是为了家长与儿童之间保持必要的联络,所以在制定的时候既要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同时也要考虑手机的真正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使道德认知的发展得到积极的外界影响。
(二)加强小学生道德意志品质
1.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人间本有的道德性,盖于骨肉之间最为自然,且天真流露,毫无修饰。”[4]64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始于家庭生活,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与家人之间的交往所养成的德行,处于主导地位的家长是儿童行为规范的引导者。因此,即使进入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道德发展初期的小学儿童。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已养成的他律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来引导儿童。所以家庭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推动性作用。小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是指小学儿童在学校或社会活动中,在其遇到或处理一些行为事件时所展现出来的自觉性、坚韧性以及自我控制力。新媒体环境中的小学生很难把控新鲜事物的吸引,道德认知的不足易于导致片面的道德判断方式,对于事物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主观喜好,如果没有外界的及时监督会过于依赖和沉迷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信息便利性和娱乐性。家长在学校道德教育外要严格把控儿童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并了解儿童对于哪些信息关注度较高,进而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为儿童良好自制力的发展打好基础。2.关注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自我评估,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主动的监管方式,它是小学生的道德发展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关键内容。通常包括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等。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的管理会表现在其面对具有一定诱惑力的事物时所做出的反应。良好的自制力更多的来自于对自我的灵活调控能力,而更高层次的道德意志以此为基础。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小学生自我管理情况,新媒体环境对小学生的诱惑力很大,而这又是无法避免也不应去回避的,面对这项现代化技术,学生要去了解,同时也需要克服一些弊端。另一方面是小学生群体之间的管理,这种途径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是一种学生自治的形式。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些群体活动,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些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通过讨论,制定一些规则,使管理活动有依据可循,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充分认识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理念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的观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小学生的外部世界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更有助于小学生道德需要的发展。新媒体环境对小学生社会化程度的影响是高于其年龄特征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了解周围的人是谁,在进行的是一个相对平等的交流。道德需要具有发展性,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道德需要,因此内在的道德要求就不同。在某些情境中小学生会面临高于其水平的道德要求,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形成相应的道德需要。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是通过直接的道德训练途径帮助儿童补充这种欠缺的需要,培养道德信念,使儿童在网络互动中的行为符合相应的道德标准,并内化为内在的道德要求,从而为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奠定基础。但是这种理念并不是单纯地将日常生活的内容直接搬运过来,而是要从人性的角度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与关怀,培养道德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组织教师自主开发生活类课程,创造模拟情景,让儿童接触一些社会行为,并观察、适当引导或提示其做出判断。这些情景的创设可以根据一些真实的案例或事件来研发,并且此类课程不应做分数评价,而应根据小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给出相应的建议。另外,还可以布置一些此类型的作业,如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做一个记录,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想与做法,教师或家长给予一定的反馈。“品性的养成,必须是先由家庭做基础,学校继续之,社会辅助之。”[4]63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更多的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的道德准则也在不断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新鲜、复杂。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渗入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中,并且新媒体时代才刚刚开始,未来将会在更多方面发挥作用。小学阶段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关键期与转折期,更不能忽视其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影响,教师、家长做好监督的同时,还要思考怎样利用新媒体技术服务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如新媒体的及时性特征可以为师生提供实时沟通,一些信息的传递也变得快速、简单,也是对人力、物力的节省。因此,要积极引导小学生适应网络活动,而不应采取回避的方式来避免它的影响。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途径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小学生预防或克服新媒体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还会出现新的特点,今后仍更加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55.
[2]柳斌,朱小蔓.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397.
[3]朱贻庭.伦理学小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88.
[4]丘景尼.教育伦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6]李菲.对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0(10).
[7]徐涛,李文.新媒体与未来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5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微信自诞生之日起,一跃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聊天工具,人们利用微信交友、学习、娱乐。微信使用人群涉及各个年龄层次和各个职业领域,“微信控”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大学生成为微信适用人群的中坚力量。微信不仅给大学生的社交带来影响,也对大学生人格道德的塑造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一些不良事物的影响,微信使用有利有弊,这就需要大学生及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克服微信使用中的弊端。运用微信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于大学生普遍使用微信这一现象,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应该是扼杀排斥,而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积极借助微信创新高校德育路径,转化微信弊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一、微信的特点
微信的含义是指通过网络进行视频、图片、文字,并支持语音对讲和多人群聊的一种手机通讯软件。到2014年,微信使用人数有6亿多,其中大学生约占了50%。微信以其便捷的互动与丰富的信息内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它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交活动和知识学习的新平台。备受追捧的微信软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即时互动性
时效性强是微信互动交流的一个显著性特点。自媒体时代到来后,个人的媒体权力大大增强,微信便是自媒体的代表。个体通过文字和语音对讲与好友进行即时的通讯联系,通过微信公开的视频、图片、文字会第一时间显示在朋友圈,朋友圈好友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即时回复,实现了信息、信息被接收和收到回复的快速性,帮助人们即时交流,增进感情。人们还可以通过公众账号和好友转发的消息链接等渠道收到各类新闻资讯。
(二)便捷性
微信通讯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它的便捷性,微信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个体掌握自己的微话语权力,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手机为载体的微信得以迅速扩展其使用量。由于微信的使用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和高端的技术,只要具备一部智能手机,下载微信客户端,申请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即可。微信使用无门槛,只要有需要,无论身处何地,微信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给对方发私信、评论、点赞、分享朋友圈进行亲朋好友间的互动交流,无须任何烦琐手续,真正实现了交互的便捷性。
(三)扩散性
微信具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使得微信具备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旦一条信息在朋友圈,就会像细胞产生裂变,不断被复制转发,会在很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舆论。信息只要借助微信这一平台,就会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影响面非常广。
二、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从腾讯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微信用户构成中,20~30岁的人约占74%,其中大学生就占了64%。微信正以自身特有的优势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沟通交流工具。微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一)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传统的德育模式方法单一,主要通过课堂上的灌输式讲授,或者是流于形式的主体教育活动,收效往往不理想,学生感觉枯燥,提不起兴趣。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一切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手段都应该被借鉴。通过微信实施德育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首先,通过微信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可以深入大学生生活实际,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次,微信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都是被动地接受,微信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朋友圈等平等的互动交流方式,受教育者有任何道德层面的疑惑,可以即时通过微信与教育者联系,寻求帮助,拉近了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实现了两者的平等互动。
(二)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微信对高校德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微信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第一,微信内容庞杂,冲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微信像一个大杂缸,里面充斥着各种类型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黄色、暴力和西方价值观等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不是很多,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严重挑战。第二,微信降低了德育的可信度。由于微信的开放性和即时互动性的特点,使得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看法和评论,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传播的主流德育思想受到了挑战。第三,微信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自我封闭。微信可以使大学生通过手机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借助朋友圈展示自我,容易造成大学生自我封闭。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课,都刷着微信,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社交中,这对德育工作倡导的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挑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微信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
(一)加强微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情况的不断出现,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方法,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这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首先,德育工作者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素质,要在理论指导下,提高自身德育理论水平,包括对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只有具备充分的德育知识,在面对难题时,才能很好地解决,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德育的可信度。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还要增强微信技术的使用能力,只有充分了解微信的使用技术,掌握微信使用的特点,才能将微信科学地运用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中。微信作为新兴的手机通讯媒介具有很多功能可以被开发运用,如高校担任德育角色的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即时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公众账号,及时向学生推送德育内容。此外,微信还有很多功能可以被德育工作者利用,这需要德育工作者熟练掌握微信的使用技术。
(二)加强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引导
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主要对象,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德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其科学使用微信。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微信构建的虚拟圈子极易使大学生沉溺其中,脱离现实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出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调控上网时间和浏览的内容,鼓励理性、文明的使用微信。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科学使用微信的模范典型,为大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可以通过对比发现自身使用微信的不合理之处。第二,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面对微信上形形的信息内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是很强。近年来,微信犯罪数量在高校校园中逐年增加,这都是由于大学生无法正确辨别和对待微信上的信息造成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大学生对微信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减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加大微信犯罪宣传,列举微信犯罪的典型,让学生们知道哪些形式属于微信犯罪。还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浏览具有德育意义的信息来提升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他们更好地抵御不良信息的思想侵蚀。
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6
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读学校教师,他时常被政府机关、高校邀请参加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研讨会,时常被中小学邀请就青少年问题进行学术讲座。2016年他又被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和预防犯罪研究中心作为专家,邀请参加“全国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干预机制”的学术报告会,大会发言中,他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全社会教育矫正体系”的建议,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他就是石军,一名“工读学校”的老师,他面对的是一批所谓的“问题学生”。他是如何追寻“工读教育”的“文化性格”,帮助这群孩子“寻找回世界”;如何从一名新手教师,在短短的6年时间,成长为文化型、研究型教师的?
决心做“问题孩子”的守护神
自己这么优秀,为何来到工读学校?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石军想了下,回答说:来到工读学校其实是一种“偶然”,但是这种“偶然”中,其实包含着“必然”。石军说自己是学教育的,他的梦想在教育里面,从本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到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再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他的“教育梦”一直在延续,在追随,从未远离。
在中山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当班级大部分人把未来工作锁定在高等教育上的时候,石军的目标始终没有远离过基础教育,因为他更喜欢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的教学与研究。至于来到工读学校,石军更相信是一种“缘分”,相比普通学校而言,工读学校的孩子更需要优秀教师的“教育与守护”,更需要优化的环境的“侵蚀与熏陶”,更需要优质教育的“教化与濡染”,石军觉得这非常符合他的专业定位和自身的“文化性格”。
工作这6年里,石军时常在想,工读学校更需要有心的人去耕耘,去收获。“我们不是农民,是老师,却同样是一个播种者,不是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它撒在孩子们的心里。于是,这6年来,石军一直捧着一颗心来,大部分时间就这样沉浸在学校里面,以校为家,就如前任校长谢永德先生所言,“学校从此又多了一名守护神”。当然在遭遇棘手的事件和“疑难杂症”时,也曾有过惆怅,有过失意。
在工读学校的日子里,石军老师时常在记录,记录孩子们生活上的点点滴滴;他在感受,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他在关注,关注孩子们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坚强,他在守护,守护这群顽童、无知却依旧不失纯真的孩子,做麦田的守望者。石军说他喜欢“守望者”的角色,是源于塞林格的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的心境是宁静的,在灯红酒绿,天空和大地被拥挤的高楼所遮蔽的繁华而喧嚣的城市,每当夜幕降临,学校早已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只剩下那些怀着忧虑之心的“守望者”们依旧在守望着大地、守望着星空、守望者这些需要帮助寻找回来之路的工读生。
给予孩子“妈妈”般的关爱
众多教育工作者用他们的行动和一生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样一个命题。爱学生,如何去爱?在石军看来,首先要懂得去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爱,从某种程度上说,尊重比爱更重要。石军的学生都是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的“问题学生”,在教育转化他们的过程中,石军觉得爱、尊重、赏识、公平和信任,这几个“关键词”是教育转化的关键。
和小雨的相识,是新生开学的第一天,和其他新生相比,他的出场与众不同,因为他是由警车“押送”过来的。见到他时,只见他披头散发,蓬头垢面,满脸疲惫,充满愤怒之情,看似很麻木,很绝望,当我们给他检查随身物品之时,小雨立马呈现抗拒情绪,虽无傲慢无礼之行为,却有“非暴力不合作”之态度。他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他那充满深邃而仇视的眼睛审视着周围的一切,却不说话。看到他,直觉告诉石军老师,他的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石军老师开始对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开始寻找和他有关的相关资料。原来小雨父亡,与母亲关系极差,性格顽固、偏执,有严重旷课、夜不归宿、打机成瘾、说谎、偷盗、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
新生军训的那一夜,小雨哭了,哭得一塌糊涂。从前在同龄人中看得比命还重的“面子”,此刻再也不要了,只想像一个孩子一样大声地哭,悔恨,愧疚,霎时间充满他的内心。
在日常的管教值勤过程中,对待小雨,石军老师更加关注,关注他的一言一行,关注他微妙的情绪变化。小雨还是一如既往地冷漠和偏执,从来不听老师们的任何建议。父亲的离去,让这个原本就很冷漠的孩子变得更加冷漠,让这个原本学习动机就不强的学生变得更加不思进取。
二月开学后,小雨开始了疯狂的旷课,严重荒废了学业,沉迷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任班主任怎么劝都劝不回来。四月份,他更是一意孤行,连续七天的逃学上网创造了全级的旷课记录,老师到处奔波找寻,最后被通缉归校,老师一次次语重心长的谈话和宽容,让小雨留了下来,但是还是没有改变小雨的命运。五月、六月就这样在学校“安分”的昏昏欲睡,身在学校中,心在学校外。一睁眼,一闭眼,就是一个上午,再一睁眼,一闭眼,就是一天。这样的日子对一个“网虫”来说还真是无趣。七八月份的暑假,小雨决定不再做个普通的“网虫”,开始要玩大的!和母亲嘴里经常说的“损友”一起去上网,一去就是半个月,直到开学才被“逮捕”归案。
针对小雨的实际情况,石军同办公室五位管教勤老师坐下来一起商量教育转化方案,最后确定了“人文关怀、行为训练、激励教育、学业辅导、挖掘亮点”的整体教育策略:即在学习和生活上o微不至地关心;细节上多加关注,给予他尽可能多的关爱;遇到挫折及时给予鼓励;行为上进行相应的规范教育和行为训练;注意挖掘他身上的亮点,并进行相应的放大。
作为工读学校教师,石军始终深信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动过程,唯独从内心发出,真真切切,才能触及学生内在的心灵深处。其实,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和欲求,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狮子”,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通过体验一点一滴的成功,激发他们内心沉睡已久的自信心,引导他们认清自己,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一次简短的谈话、一次及时的鼓励、一部触及心灵的影片,都有可能让小雨豁然开朗。为此,石军手把手地教他自己洗衣服,晚上睡觉帮他压好蚊帐,鼓励他参加班干部的竞选,把他的日记作为优秀日记在学校橱窗内展览,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利用周末的时间带他出去看电影,教他下象棋和围棋等。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小雨变得开朗了很多,相对于过去,小雨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天,石老师值班,他像往常一样“伺候”学生一个个上厕所、午睡,一如既往,把孩子们“哄睡”以后,石老师就来到了办公室,看书、写作、备课。突然,一声轻微的呼喊:石老师,我流血了。一听到“血”字,石老师立马跑到寝室,发现小雨流鼻血了,他立刻把小雨搀扶出来,让他躺在走廊的长椅上。毛巾、凉水……
这原本是一件小事,石老师没有过多地在意,也没有特别地关注,直到第二天早上批改日记之时,又把他拉回了昨日的记忆之中。小雨在日子中写到:“今天,我被老师感动了,我在午睡时,突然流了鼻血,于是我就去找老师,老师让我躺在他的怀中,然后用水轻轻的拍我的头额,足足拍了有10分钟之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回到了妈妈的怀抱,感觉很温暖,很安全,这件小事,我会铭记一辈子的,不会忘记,原来老师的爱也会和妈妈的一样。”
“问题孩子”缺乏持久的关注、关心与关爱,他们内心世界很久都没有涌现出感动。小雨不是没有良心,你对他的爱,他能够感受到,能够感受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现在,小雨已经完全适应了工读学校生活了,他那“凶神恶煞”的眼神已经越来越少看到了,他的眼神也变得如此地澄清。石军老师感到开心,为自己的教育有爱开心,为转化成功开心。
踏上研究型教师之路
教育不应该成为“快”的事业,工读学校的工作更应该“慢”。对这些孩子正如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说的“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
入职6年来,石军坚守母校师大校训给予的教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自己无愧于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石军认真备课,教学材料准备充分,力争使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和法制课趣味盎然,教学中坚持灌注一种积极的道德教育的渗透,努力坚持营造充满“文化情境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反思性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境与困惑,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教学反思,形成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从刚入校时候的从几分、十几分,上升到60~80分的学生大有人在,有个别学生考入了普通中学,这在工读教育界是比较少有的。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有的甚至只有小学层次,即使如此,面对这样的群体,石军没有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而是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对他们来说,只要孩子们取得一点点的成绩,他们都会为孩子的点滴进步感到骄傲,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这就是他们的“教育成功学”。
作为一名工读学校教师,石军在日常的值班管理中,有目的地记录一线的教育素材,感触教育现象,反思教育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出感想、故事、形成随笔、教育札记,在实践过程中重视对各种类型的“问题学生”进行研究:在这些年中,他系统地分析了人际关系障碍学生、智力缺陷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学习动机缺乏学生、离异家庭学生、多动症学生、性差错学生等几十个个案,大部分个案成文公开发表。
短短的6年,石军老师先后成为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协会理事等。石军作为一名派成员,被任命为民进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发挥长期扎根基础一线的优势和自身的教育学科特长,参政议政,撰写了大量的教育类信息稿件被广州市统战部、广州市、民进广东省委和民进中央录用,撰写的多篇教育类提案被提交广东省政协会议。
在守护“问题学生”的过程中,石军老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背靠文化遗产;好好学习,天天向下,直面教育现实,身体力行,身心交融的在田野中追寻工读教育的“文化性格”。
石军借用海德格尔《诗人思想家》中的几句诗句,修改后来鞭策和祝福自己。
命运召唤,
必毅然上路,远行,前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