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体融合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体融合的建议

媒体融合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多媒体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方法;融合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是英语教学中不能回避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出发,分析研究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其在实际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方法;探讨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下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教学效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反映在学习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2)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一是对原有经验的改组与重组;(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比,建构主义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而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角色,不应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是学生意义建构的辅导者和合作者,以及努力为学生搭建新旧知识桥梁的建设者。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缺点。其优势有以下几点:(1)能够尽可能的创设语言情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让学生如临其境的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视听的结合中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实现了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建构学习情境的目的;(2)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理解的发展

规律及时地调控教学进度,学生可根据个人原有经验与知识体系选择性的建构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3)多媒体教学系统最大限度的提供各种交互功能,实现了语言的交互性学习;(4)多媒体教学由于呈现信息的多种形式和多维度,使得课堂生动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多媒体教学对于我国目前所提倡的提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也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只起辅助作用,多媒体的教学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也不能代替教师。其局限性与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缺少情感上的交流。由于情感交流的缺乏,学生便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机械式的反应,使得英语学习变成一潭无生命的死水。(2)有些英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电子板书”来替代传统的“黑板板书”。而这实际上却是另外一种新的“填鸭”方式的教学(3)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是一种固化的程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使得教师也越来越程序化的教学与讲演;(4)多媒体教学中易出现一味强调教学信息量的现象。如果教师在单位时间里讲解节奏过快或演示信息量过大,学生将被置于被动学习状态,思维处于高度紧张或极度疲惫状态,容易导致学生厌学。(5)由于多媒体文本的储存功能,使得许多英语教师不再就着当前的学生来进行备课,而是沿用以前使用过的相同课件。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教和学相脱离,并且容易让教师养成懒惰投机的习惯。

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经过历史实践的磨炼与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为英语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一味的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克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法的精华部分,使两种教学方法互为补充,扬长避短,达到英语教学效果的最大效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单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的交互行为,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传统教学法中的讨论法就与此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不谋而合。讨论法正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讨论,相互沟通,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法。在这个交互学习过程中,学生交流知识和经验,丰富个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达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加深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最佳融合。所以对待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恰当地运用,不能一味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否定传统教学法的积极的一面。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的英语教学实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根据自己原有经验和知识来建构知识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尽可能的在实际教学中创设类似真实的语境,通过语境的创设唤起学生原来的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搭建认知桥梁。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交替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就能为学生提供最恰当最真实的语言信息输入。这里结合实例探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情况下英语教学的效用问题。

问题教学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的,教师作为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创设多媒体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如在学习《traffic rules in England》一文中,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英国繁忙的一个街头景象的幻灯片,出示问题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traffic rules and our country's?在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答案:在英国,交通规则是靠左走,而在中国却是靠右走。通过在多媒体下的问题教学能够迅速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搭建进行中西社会文化比较的桥梁,进而加深和纠正部分学生对交通规则在世界各地一成不变的知识的建构和重组。同时由于对直观图片的感知和亲身参与的讨论,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角色扮演法此种方法体现了建构主义所提倡的社会交互性。学习者在互动中完成知识的重组或建构。此种方法也是时下许多英语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方法。这里以《go shopping》为例,分析在多媒体教学手段下

角色扮演法的运用。如教师可展现一系列商店照片,如food stores,clothing stores,book stores,supermarket等等,然后在不同的照片背景下,邀请不同组学生分角色扮演购物者和销售者,依据学生能力尽可能的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当表演完成后再放映几段在这些不同商店购物的英文影片,要学生认真听,并比较在之前的角色拌演时所用语言与实际影片中语言的差异。放映过后,教师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去这些不同的商店买东西,售货员和购物者的某些语言是否有重复,是否某些句型结构可以通用。然后总结出几个通用句型:如售货员可说Can I help you?May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Welcome to our shop.Please take your time.等等,而购物者则可说I want to buy……;I would Like to buy……;May I try on……?等等。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让学生对购物知识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之后教师可再次邀请学生上台来表演所总结的句型,让学生真正掌握在真实语境下购物语言的运用。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统筹全局,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在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下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扬长避短,物尽其用,努力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悦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效用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2]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m](第三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3]谢徐萍 师生心理的充分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4]桑晓丽 运用建构主义指导英语课堂教学[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2)

[5]卢君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高职英语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7,9(8)

媒体融合的建议范文2

一.NGN体系结构方面的研究

1.NGN的基本特性

NGN的功能和特点在Y.NGN–Overview草案中已经做了一个综述,该草案给出了NGN的定义和基本特点,描述了NGN的能力和预计达到的目标,并重点描述了NGN的研究领域。草案主要对的形态和特征进行了描述。

NGN的基本特征包括:基于分组技术传输;在承载层面、会话∕呼叫、应用∕业务之间实现控制功能的分离;业务提供和传送层面分离,基于开放接口提供业务;支持多种类型的业务(实时、流媒体、非实时、多媒体等);宽带能力,具有端到端的服务质量;通过开放接口实现和传统网络的互通;具有移动性,用户可以无限制地接入不同的业务提供商;多样化的标识机制;对于用户来说,同样的业务具有统一的业务特征;在固网乂移动网络之间实现融合;上层业务功能与低层传输技术独立,支持多种接入技术;适应各种调整要求,例如紧急通信、安全、隐私保护等。

2.NGN通用参考模型

NGN的基本原则和参考模型在Y.NGN–GRM草案中已经做出了描述,该草案是在Y.100、Y.110和X200等建议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将NGN垂直划分为业务层和传输层。业务层包括各种会话型和非会话型业务,如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传输层用于通信实体间的信息传输,实现对NGN业务的支持。同时,该建议草案又将业务层和传输层水平划分为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在NGN的参考模型中还提出了广播与电信的融合、多媒体业务支持、用户和终端的标识与定位、应急通信、与非NGN互通、安全以及QoS方面的基本要求。

3.NGN的功能要求及其体系框架

Y.NGN–FRM草案提出了NGN的功能框架模型,内容涉及的参考模型、功能实体定义和功能参考点定义等多个方面。该建议草案以Y.NGN–FRM提出的参考模型为基础,细化定义了NGN业务层和传送层的一些功能实体,并将这些功能实体与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相对应,如业务层的控制平面中有接入控制、定位、与分组互通、与PSTN/ISDN互通和媒体资源控制等功能实体;业务层管理平面中有、网络及网元管理、业务管理等功能实体;传送层的管理平面中有代琿、网络及网元管理等功能实体。该建议草案还对业务体系提出了总体要求。

4.可管理的NGN网络

Y.NGN–MAN草案的名字改为Customer Manageable IP Network,主要关注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可管理IP网的业务定义、业务需求、参考模型和功能要求。可管理IP网的业务是向用户提供网络资源控制和管理。可管理IP网应具有用户分组及业务分集、信息接入控制和安全、移动控制和管理、带宽分配和SLA协商、端到端QoS配置和优先权配置等多种能力。

5.融合的NGN

Y.NGN–CONV草案初步分析了NGN和Pre–NGN的网络,并计划分析多种融合示例,如接入部分融合、核心部分融合、终端部分融合、移动性部分融合、业务部分融合和内容部分融和;并对应NGN的业务和传输分离的特点,将其分为业务和网络两个管理域。此建议草案还处于一个初期研究阶段。

二.NGN业务要求和移动性方面的研究

1.NGN的业务要求

Y.NGN–SRQ建议草案提出了NGN 的业务总体技术要求和网络要求的框架,内容涉及的通用要求NGN的业务要求(包括对数据平面、VPN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要求)和的网络要求(包括对数据平面、操作维护QoS、流量管理、安全和认证、移动性、互通、计费、网络演进、控制平面等的要求)。

2.NGN的移动性管理

Y.NGN–MOB草案描述了NGN中的移动性管理要求及其体系结构,将的移动性分为网间移动、网内移动和接入网内移动3种情况,并从通用、用户和网络3个方面提出了对移动性管理的要求,提出了NGN移动性管理的功能体系结构。

三.FGNGN在体系结构方面的进展

在FGNGN成立后,JRG–NGN的相关工作转入到FGNGN中来进行,其中总体框架结构将是NGN研究的重点和起点。在本次会议上,厂商和运营商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思,如朗讯公司提出的“软”路由器概念。随着数据网纟各逐步模块化和标准化,1P网络也在协议和特性上逐渐复杂化,进而影响了网络的可扩展性。“软”路由器将路由器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实现了两者之间的退耦,从而允许各自演进和扩展。

在FGNGN会议上,包括朗讯、英国电信在内的成员提出将3GPP和3GPP2提出的IP 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NGN核心网中的会话管理候选方式。IMS是针对移动环境设计的,目前已经完成了UMTS和cdma2000环境下的设计,而NGN要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必须要制定新的规范,从而使IMS的实现以及业务提供与用户接入方式相互独立。目前IMS是FGNGN研究工作的重要起点之一。

媒体融合的建议范文3

3月25日,有“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广播影视技术设备展览会”之称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 2010)在北京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这次展会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参展企业和机构,以及数十万观众。

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的展会打破了CCBN侧重有线网络技术的惯例,三网融合、双向互动、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业态等成了本届CCBN 的流行词。融合的新网络、融合的新设备、融合的新业务是展览的重头戏,特别是国家广电总局设立的“三网融合新业态展”更成了观众最集中的展台。

而在CCBN的各论坛上,从机顶盒企业到高清电视厂商,再到有线运营商、网络设备商、增值服务商的代表,也是张口必提三网融合、NGB。“这有点超出论坛的话题限制,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讲讲自己对三网融合的理解。”在一个关于电视设备的论坛上,一位发言人打破了原定的演讲计划,临时谈起了三网融合。而台下的听众并不反对,反倒是听得津津有味。

或许是“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公布”日期迫近,点燃了参展企业畅想未来的激情。可是,在三网融合盛宴将启之际,有太多变化、选择、挑战要面对的广电行业,准备好了吗?

修路:

改造,还是重建?

“三网融合给我国有线网络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在CCBN的主题报告大会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指出,三网融合将打破广播影视传统的层级分割和分散格局,给广播影视的传播理念、方式方法、业务形态和体制机制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据了解,由于缺乏国家投入,各地广电部门一直处于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有实力的竞争主体,也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全国的有线电视网络仍处于割裂状态。尽管目前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74亿,但其中近2/3仍是模拟网络用户。另外,截至去年底,有线网络的宽带接入用户也只有300多万户,在全国超过1亿的宽带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而且,有线网络也还不能提供IP电话等话音服务。

由此来看,“目前的广电网络还不足以承担三网融合后的全业务”,业内人士指出。而没有基础网络,广电的新业态、广电行业的战略转型也就无法实现。

“实现三网融合,建设广电新业态,我们要先‘修路’,后‘筑巢’,然后再‘引凤入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把网络建设、搭建业务支撑平台和引入新业务形象地比喻为“修路”、“筑巢”、“引凤入巢”。他指出,广电行业要实现三网融合,必须在技术层面、机制层面和业务层面做重要调整。

其中,网络建设是最首要的问题。而对于如何“修路”,来自企业界的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一位外资企业代表建议,要实现网络整合,让全业务支撑一步到位,可以整套照搬欧美、日韩的网络体系,重建我国的广电网络。“第一,国际上‘三网合一’的标准、技术和经验,已经在各国的多年实践中被证实可行; 第二,重建网络不仅可以实现广电和电信网络功能的统一,还可以解决各地网络割据的问题。”他说。

但在大多数国内广电企业代表看来,“重建”不现实,更没必要。“我们得承认,我们的网络在某些方面与电信行业的网络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很多方面,我们的网络也有很大优势。而且经过改造,三网融合后,广电的网络不仅能‘跑起来’,还能‘跑得快’。”在CCBN“有线网络双向改造论坛”上,深圳赛瑞琪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明指出,广电的铜轴电缆,现阶段就可以“跑高清”、“跑VOD”,数字化以后,频道压缩,还可以传输更多高清节目,而这是电信网络无法比拟的。而现有铜轴电缆经过改造,数据传输能力也将接近光纤传输的水平,比“光纤到户”能节省很大成本。

“目前很多地方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和广电运营商合作,利用广电的网络搞EPON(以太无源光网络)+LAN(本地局域网),而我们广电现在已经能轻松做到千兆EPON+百兆EoC(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的双向网络改造,未来还会有万兆EPON+千兆EoC标准,成本、效率都比电信网络具有优势。”廖明建议,广电企业可以在NGB标准未出台前,先按照国际标准完成双向改造。

尽管廖明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但也有人担心,NGB标准出台后,提前改造的网络会面临标准过渡和再次改造的问题。对此,有专家建议,NGB不应凭空出现,通行的国际标准应该包含其中。

筑巢:

一统割据平台

“修好了‘路’不等于就能跑业务,没有统一的业务支撑平台,全国范围的广电网转型还是不能实现。”盛志凡认为,“筑巢”比“修路”更关键。“中国有6千万数字电视用户,和美国有线电视用户总量差不多。但问题是,我们是支离破碎的,比如,在北京市歌华使用的机顶盒,拿到湖南长沙就用不了。网络不能互联互通,就谈不上跨地域的交互新业务。”

对此张海涛指出,着力推进三网融合,要加强技术、体制和服务创新,促进有线电视网由小网变大网、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标清变高清。他建议,广电行业要加强体制创新,加快有线网络整合和“事转企”步伐,让用户由看电视变成用电视。

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就已颁布了《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加快网络中心事转企的步伐,加快推进省级网络整合,在2010年底之前基本实现一省一网的目标。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3个省份基本完成了网络整合,北京、陕西、湖南和深圳的网络公司已经上市。

思科展台

张海涛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将按照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要求,抓紧研究提出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方案,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股份制改造等市场手段,尽快形成有线电视网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提高有线网络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水平,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联合发展的新格局。张海涛还建议,广电网的市场化和整合可以借鉴电信行业的经验。

然而,各地广电网割据的局面已是多年顽疾,并非一日就能化解。眼看着三网融合实施在即,如何能在短时间内给广电的新业态找个合适的平台呢?

对此,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据该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助理张卫介绍,华数把融合阶段分为: 业务、网络分离阶段; 网络分离业务融合阶段; 网络融合阶段。在华数看来,融合不只是简单地合并物理网络,更主要的是业务融合。这不仅适用于传统广电业务与电信业务的融合,也适用于广电网内的融合。因此,现阶段应实现“不同运营商的不同业务,通过统一的接口”。

数字电视

而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CEO励怡青更建议,广电运营企业要抱团取暖,突破体制和地域上的局限,成立以NGB为导向的紧密型业务发展联盟,变“小网”为“大网”。

引凤:

广电也做App Store

“筑好巢,支撑业务井喷式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就具备了,但并不代表新业态就能建立起来。”盛志凡认为,发展构建广电新业态还要建立“引凤入巢”的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业务。

有竞争力的业务,是运营商生存的根本。对此,国家广电总局要求运营企业加强开发服务新业态,推动融合创新和本地化服务。比如,加强对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技术的融合研发,大力开发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电子政务、银行支付、民生信息、电视通话、宽带接入、家庭智能化等多种新业务,使有线数字电视真正成为家家户户人人可享用的多媒体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那么,这些业务又从哪来呢?

在国家广电总局特别设立的“三网融合新业态”展台,记者看到了基于“全媒体互动电视”的“生活/政务/医保/社区服务”、基于“直播交互融合数字电视”的“关联购物”、基于“互联网与数字电视融合”的“华数淘宝互动电视新平台”,以及基于“物联网与数字电视融合”的“智能家庭”等众多广电新业务。

而这些服务大多由华数提供。联想起前不久国家广电总局领导视察华数,并对华数的融合业务给予肯定,业内人士表示,华数很可能不仅将成为三网融合试点,它的融合业务更会成为广电三网融合业务的“标杆”。

然而,励怡青认为,“新业务不能靠一家企业独自开发。”要广泛联合内容供应商、设备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强化产业联盟,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在展会上,记者多次看到有增值服务商找华数等运营企业洽谈,寻求合作机会。对此,盛志凡表示: “如果运营商按照目前的模式,自己投资开发业务,再自己分发给用户。一旦运营商不知道或者不是非常肯定某项业务能否赚钱,能否为用户喜欢,他们会很犹豫。而这可能使整个产业链失去发展的机会。”因此,他认为,广电运营商倒是可以学学苹果公司,建立类似App Stroe的分成模式。

花絮

机顶盒变PC

CCBN 2010现场展示了机顶盒内部架构。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数字电视将增加越来越多的功能,由于传输和存储数据量的增大,传统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也可能脱胎换骨――存储能力必须提高,甚至引入大容量硬盘; 而机顶盒的芯片也将更复杂、处理速度更高。据说Intel等厂商已经在研究功能更强大的机顶盒专用芯片,或许要不了多久,机顶盒就会变得像是一台PC主机。

数字家庭中心

向电视转移

在CCBN2010上,基于三网融合的新业务、新产品成为了各参展商热衷展示的“宝贝”。而“数字家庭”这一被传统电信企业和PC厂商的炒作多年的服务,也成了广电的“花招”。随着“数字家庭”的中心从PC转向电视,用户的体验也在发生改变。

在思科公司展台,思科以“网络融合•体验无界”为主题,展示了一系列满足多种业务需要、推动增值业务发展及助力实现“三网融合”的创新技术、全面解决方案和产品。在思科数字家庭体验区,参观者端坐在沙发上,面向一台大屏幕液晶电视,轻点遥控器,就能操作“家里”的电话、传真机、甚至电脑,体验理财缴费、娱乐、办公等各种功能。

意法半导体

单片机顶盒芯片

意法半导体展出了丰富的数字电视与机顶盒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并推出一款单片机顶盒芯片Sti5197L,该芯片支持中国的以太网接口标准,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而推出,可以让设备厂商以很低的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实现增值功能。

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暨南亚区总裁纪衡华表示,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中国消费者期待家庭娱乐设备的功能更加丰富。意法半导体已针对这一趋势制定了消费电子的核心战略,全力支持中国广播电视、3D、高清机顶盒市场的发展。

捷成世纪展示

新一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作为CCBN的常客,捷成世纪带着一年来的最新成果,以“融合三网做新媒体先锋 贯通全台建高清化体系”为主题亮相CCBN。捷成新一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JMAM,针对有线数字电视、传统电视、电台、网络、手机、CMMB等各种媒体及内容,对采、编、播、管、存实行一体化流程化管理,能帮助媒体轻松实现全面数字化视频播出、节目传输、网上、交换出售等增值服务。

媒体融合的建议范文4

比较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几乎都有自己的“TMT”研究小组。从相关研报的看,这个内涵和外延都不够清晰、涉及多元化领域的概念得到券商密集、长期的关注。

TMT是个鲜花盛开的地方

苹果iPhone带来的触摸革命,电影《阿凡达》演绎的3D世界,都是TMT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TMT”是Telecommunication、Media、Technology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代表“电信、媒体和技术”三层含义。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IT技术,Media更多是以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它是“十一五”规划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后出现的概念,集电信行业、媒体产业和IT技术三大领域于一体,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合适的称谓。

“整体上还处在培育期,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行业内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高成长,发展前途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民族证券的张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TMT行业。主流券商对TM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信、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元器件、传媒、家电五个领域,其中一些家电企业生产的产品多元化,也被纳入进来。少数机构把光伏产业、新能源也归到TMT的范畴,不过是非主流。

东海证券的康志毅对TMT行业做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包括电子元器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游涵盖计算机软件和通信行业,下游集中到消费电子、计算机、电子商务等领域。通信行业的影响力较大,涉及到三大运营商投入的产业链、设备、通信服务、智能卡,等等。以上三个层次的主管部门是工信部。

传媒行业是相对独立的,涵盖了网络运营商产品发行、广告投放、新媒体研发和推广,行业内的上市公司知名度相对较高,比如华谊兄弟(300027.SZ)、奥飞动漫(002292.SZ)。传媒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广电总局。

TMT的子行业繁杂,大中小企业并肩发展,以小企业为主,高成长、高风险是其最大特点。从未来趋势看,该行业势必会大规模整合,但行业的成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在这些新技术主导的领域投资,机遇和风险不言而喻,似乎到处开满了鲜花,但稍微不小心也会踩到狗屎。

如何投资TMT

康志毅接受采访时说:“行业比较零散,整体性行情不好捕捉,关键以挖掘个股为主。电信行业大规模的投资、出口复苏等因素,往往会在TMT行业激荡出较大的投资机遇。”在选股思路方面,他建议考虑概念多元化的公司,如涉及EMV芯片、电子阅读器等领域的大唐电信(600198.SH)。近期的投资机会上,他建议投资者关注经营业绩支撑较强的企业。

除了外需出口催生的投资机会,张凯尤其强调了主题投资。他说,主题投资机会可以分为产业内融合的投资机会和产业间融合的投资机会。产业内融合包括物联网、传感网、三网融合等概念。产业间融合指的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过程中,迸发出的行业和个股投资机会。

和年初不同,目前机构并不看好3G领域。我国3G用户量累计1808万,但这一成绩并不理想。按照2009年预期,到2011年3G用户应该发展到2.4亿户,但目前尚不到1/10。现有大部分用户是低端用户,他们对于价格很敏感,对于现在运营商推出的众多智能手机还没有消费能力。一年来,三大运营商3G的布局显然“跑偏”了,现在它们又重新回归到“用户为王”这个终极目标上,开始寸土必争的血战。

尽管如此,市场上对手机支付、手机阅读、电子书等概念依然宠爱有加。中国移动宣布手机阅读业务上市,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四家国家级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翻开了全民阅读的新篇章。中信建投认为,移动支付是一个荷尖初露的大市场。截至2009年,我国手机用户已达7.4亿户,手机渗透率达到56.3%。但国内手机支付的渗透率仅为个位数,相比日本50%比率,前景广阔。

机构关注哪些公司

民族证券指出,二季度将是计算机行业全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给出“推荐”投资评级。该机构认为,该行业的投资主线应该以确定性的业绩复苏和行业投资增长拉动IT建设需求为主线,兼顾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手机支付、股指期货和智能电网等主题投资。硬件方面推荐长城电脑(000066.SZ)、长城开发(000021.SZ)和同方股份(600100.SH)。考虑到医疗、电力行业加大信息化建设等因素,推荐远光软件(002063.SZ)、用友软件(600588.SH)和东软集团(600718.SH)。

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需拉动、政策扶持、消费结构升级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该行业出现了V型反转,今年前四个月也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机构普遍认为近两年该行业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不过,近期由于经济恶化,估值高企,机构对该板块非常谨慎。申银万国建议低配通用元器件厂商,建议选择受惠新业务发展能持续快速增长、业绩稳定的公司,包括莱宝高科(002106.SZ)、士兰微(600460.SH)、中环股份(002129.SZ)。

在通信行业,东海证券对恒宝股份、烽火通信给出“增持”评级。恒宝股份(002104.SZ)是电信、联通两家公司通信卡的主要提供商,并通过资产收购进入了中国移动的采购名单。2010年光通信设备仍是运营商的投入重点,三网融合中对接入网的改造也将形成广阔市场,烽火通信(600498.SH)从中受益匪浅,加上国家扶持光纤宽带建设,未来事件可能刺激估值水平提升。

媒体融合的建议范文5

欧洲广播之所以能保持其独特魅力,并成为世界广播发展的一面旗帜,除了有各路资金保障、市场化运营以及电台专业化坚守等原因外,还有重要的因素:一是欧洲听众具有收听广播的传统。数据显示,法国66%的人口每天有收听广播的习惯,平均每天每人收听时长接近2.5小时;法、德等国成人定期收听广播(每周至少一次)的比例接近其成人总人口的80%。二是欧洲广播联盟等相关组织以及各国政府都把建立数字广播行动计划、扩大数字广播频谱资源等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有的还直接与汽车厂商合作推广车载数字广播接收设备等。比如:英、法等国政府通过了相关法案,建议2013年在各自国家销售的所有新车内安装车载数字广播接收设备。三是欧盟等实施的“欧洲数字化进程”等多个数字化技术项目,直接把欧洲广播推向了媒介融合的统一技术平台上,由此催生了数字音频广播、网络广播、手机广播等“广播升级版”,它们的普及与发展为欧洲培养新一代听众、挖掘潜在听众提供了技术条件。

随着欧盟相关组织和各国政府对数字广播发展的重视,欧洲广播业将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一是收听广播的人群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欧洲各国将DAB、DAB+和DMB等数字技术标准逐步引入广播及汽车行业,各国的数字广播覆盖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英国为例,有94%的英国人口预计可收听到BBC的数字广播,85%能收听到商业性全国电台节目,大约66%的人口能收听到地方及区域电台的数字节目。

二是广播与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将加快。随着数字广播技术特别是混合广播技术的应用,欧洲广播将呈现出广播与手机、平板电脑等不同终端的融合,进一步彰显广播便携性、伴随性等特性和优势。此外,它也将实现音频与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格式文本的融合,并可实现广播不同制式间的自动转换。

三是广播内部业务重组和机制改革将日渐深入。目前,欧洲很多电台开始按新媒体环境下的业务流程或某些要素,重新架构组织机构,将传统的业务类别和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调整为业务流程和融合型的组织架构,扁平化协作与管理成为新的趋势。随着广播与互联网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相关的职位如多媒体节目主管、多媒体广播终端主管、多媒体广播运营主管等将受追捧。

四是广播品牌将日益深入人心。多年来,英国BBC电台、法国RTL电台等能始终保持优势的秘诀在于其品牌建设。面对激烈的全球传媒竞争环境,欧洲广播将会更加注重广播节目品牌和服务品牌的打造,确保其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听众提供高品质的“听觉盛宴”。

媒体融合的建议范文6

广电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

从“九五”中后期计算机技术逐步普及和多媒体(Multimedia)概念引入以来,广播电视从录制播出、传输、到终端接收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更是如此。

1. 广电多媒体摄制现状

“十一五”末至“十二五”初年,广播电视各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在多媒体节目制作上成效显著。

1) 多媒体节目的技术质量大幅提高。“十五”期间电视、广播节目制作的数字化是广电多媒体节目远离“噪点”与“杂音”,并实现了清晰度的提升。目前我国有多个中央及地方电视台制作高清电视节目,在此基础上今年已有中央、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深圳六家电视台开始摄制3D电视节目;各级广播电台的音频质量显著提高。

2)摄制设备开始出现“中国创造”的声影。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工程用摄录编播设备一直由进口品牌统治。“十二五”期间,一批民族品牌脱颖而出。如北京华创科技生产的HDC-1680高清摄录一体机采用500G大容量硬盘易盘卡存储介质,采用无机械、耐抗震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DNxHD自主研发的节目源硬件编码节目平台),去年深圳大运会期间正式投入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前期拍摄工作;再比如按我国AVS编码标准生产的AVS编码器已在湖南等少数地区投入运行。

2) 广电多媒体播出技术不断创新。去年,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和上海电视台(百事通)实现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合并,并在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实现成功对接;“十一五”至今,我国共有中央三台(央视、国际台和央广)、上海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杭州+浙江电视台”(联合)等七家广电媒体建设了各自的互联网电视(OTT)集成播控平台。

2. 广电多媒体传输现状

目前,我国广电多媒体传输呈现多样化趋势:卫星、有线网络、地面无线和互联网“齐头并举”。

2.2.1 广电多媒体的卫星传输

广电多媒体的卫星传输在形式上可分为集体类和个体类。前者主要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电视台、广播电台)提供节目源;后者的服务对象为有线电视网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网不能通达的边远地区的家庭,俗称直播卫星。

按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我国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能广泛传播的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源集中在中星6B和中星6A(原鑫诺3号)两颗卫星上;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等多媒体数据用亚太6号卫星传送,调制方式为DVB-S,其中包括CCBN-1 HD和北京、湖南、CHC高清电影等近二十套高清节目。

我国的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多媒体)节目通过中星9号卫星传送。其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ABS-S信道编码技术,相较DVB-S,其转发器带宽的利用率提高了30%,同时具有技术实现复杂程度低、同步性能好等优点。目前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免费传送25套卫星电视和17套卫星广播节目。

(1)广电多媒体的有线传输

有线电视的大带宽及抗干扰性决定了其在我国城镇是广电多媒体的最佳载体。“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数字电视基带传输、射频传输和“混合”传输(与宽带互联网信息同传)有力地保证了有线广播电视多媒体的正常运行。

1)广电有线数字多媒体的基带传输

“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全国SDH网建成(通达县一级)。各地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一般利用互联互通的SDH网传送(数字)广电多媒体新闻素材和少量(数字)多媒体电视节目。也有的占用SDH资源向所辖区域(如县市)传送网内全部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节目。但此种传输方式的收益极小或性价比较低。

2)广电有线数字多媒体的射频传输

典型数字电视网内的传输采用射频光(副)载波调制、光纤到小区或光纤到楼的形式与6套左右模拟电视混合传送。多数地级市的数字电视多媒体也采用这种射频光副载波调制利用1550nm光纤长距离传送到下辖县(市)。

3)广电有线数字多媒体的混合传输

本文所谓的“混合”传输指广电有线数字多媒体信号和宽带互联网信号同纤同缆传送。我国主要地级市一般采用EPON+EoC、HFC+CMTS技术方案,前者成为首造方案。但目前存在EoC标准不统一、设备不兼容、质量参差不齐、网络不互通等弊端。

(2) 广电多媒体的地面无线传输

截至去年底,随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和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标准的制定,全国有部分城市采用国标单频网传送地面广电多媒体数字信号,覆盖个人用户、商业固定场所及移动交通工具等,采用模拟与数字、标清与高清同播的方式传送;完成了近900个县市区的CMMB基础网络覆盖,建成大功率站点近千个,覆盖人口8亿,传输的内容有全国5套卫视节目、30套省级频道和300套城市频道。

(3)广电多媒体的互联网传输

广电多媒体借助其进行传输具有交互性强、传输便捷的优势,因而倍受关注。其中较典型的是OTT(互联网电视)的传送。由于OTT承载的是包含视频的高码率多媒体点播节目,因此要求承载网必须是连接互联网的基础网络,对网络的要求是双向宽带,最低传输速率应不小于2Mbps(视为宽带)。目前普遍存在广电网络非双向及部分电信网络传输速率不高的情况。“十一五”初期,我国广电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已在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全面铺开。截至去年底,其双向覆盖率约为1/3;而中国电信已于去年2月正式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以改变目前接入层主要采用“铜缆+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接入方式的现状,大幅提升带宽。

(4) 广电多媒体的监测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电多媒体的运行内容和运行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鉴于此情况,国家广电总局投入巨资,在全国县以上有线网络机房安装“安全播出

预警系统“,将地面广播电视(多媒体)监测范围拓展到地市级,并建立了境外及境内卫视、IPTV、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系统,实现了监测监管信息的资源共享。目前,我国广电(多媒体)监测系统的规模、质量、范围均居世界第一。

3. 广电多媒体接收现状

“十二五“初期,广电多媒体接收系统主要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直播卫星接收系统、家用电脑、掌上电脑、TD-CMMB手机的实现,

1) 电视机与收音机。据统计,目前我国有4亿多台电视机,收音机(设备)的普及率近70%,城乡广大居民家庭使用的各式电视机和收音机一直是广电多媒体接收的主力。目前电视机正朝着大屏幕/超薄发展、收音机向多功能迈进。4亿多台电视机仍以接收VSB-AM(残留边带调幅)信号的模拟电视机为主。FM收音机(含立体声调频)为城镇居民首选;MW和SW收音方式乡村家庭采用较多。

2)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我国广电多媒体接收的数字化从有线电视终端开始,因此其是各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网内终端已1.1亿户。但限于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网的特点、运营商的开发能力/经济实力/主营策略和技术标准的制约,发展不容乐观。

a)终端的单一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网借助全球史无前例地整体转换策略在数年间使在役数字电视终端居全球首位。这种推广策略客观上造成了产品的单一性、终端业务的“单一性”、和终端功能的“单一性”。

① 产品的单一性

考虑到我国多数有线电视用户的经济能力,有线数字电视终端从一开始推广即采用以“机顶盒实现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以电视机为显示装置”的模式,用户不必购买专用有线数字电视接收机(业内俗称一体机),用户家第一台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由运营商买单(用户一般只需预交一年收视费)。随着一些地方整体转换的结束,少数一体机开始作为一种第二终端在家电卖场销售。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有条件赠送决定了产品硬件的单一性。一个10多万用户的中型有线数字电视网其机顶盒一般仅有3~5个品牌,5~10个型号,限制了用户将其作为第二终端的购买欲望;而一体机由于必须与当地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合作开发才能实现商用,故产品更单一。

② 业务的单一性

目前有线数字电视网传送的主要业务有单向数字电视、双向互动电视、时移电视、高清电视(含高清互动电视)。因此各有线数字电视网在役的终端主要有单向机顶盒、双向机顶盒、高清机顶盒(部分支持高清互动功能),在业务实现上呈单一性。

③ 功能的单一性

目前一般有线数字电视网在役的终端仅能看电视、浏览数据广播和提供简单的游戏。杭州华数等少数数字电视运营商开发的双模机顶盒、IP机顶盒能实现网页浏览功能。

b)终端的不开放性。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地数字电视运营商各自为政,加解扰方式多达十余种,中间件标准不统一,导致各地终端不能互通,不能像手机终端那样实现漫游;另一方面,限于成本原因,目前的有线数字电视终端还不能通标准接口实现流媒体的播放。

3) 直播卫星接收系统。我国正版的直播卫星接收系统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组织招标,由指定的直播卫星地方服务机构统一安装。目前已累计招标(正版)接收系统1.165亿台,且有数千万台山寨系统在运行。其接收系统采用圆极化方式和30cm以下小口径天线,安装调试方便(因其半功率角HP较大)但接收机与DVB-S卫星解码器不兼容。

4) 家用电脑。“十一五”以来,我国家用电脑的配置不断提升。今年一季度的主流配置为:2.4G双核CPU,2G以上内存,500G硬盘。这给通过互联网或USB等外设接收(浏览、观看)广电多媒体提供了使用条件。另外,近几年CNTV、芒果TV、CIBN等互联网电视链接使家用电脑接收广电多媒体呈快速增长趋势。

5) 平板电脑。“十二五”末随着ipad的上市,我国平板电脑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一是以苹果ipad2、联想乐Pad等为代表的主流机型,其CPU主频不小于1GHz,容量不小于16G,内存不小于2G,屏幕尺寸在10寸以上;二是以长城Gpad E2、创维M5为代表的“山寨”机型,其CPU主频在600MHz左右,容量为8G左右,内存为256M或512M,多为7寸屏幕;三是以本易M3、影乐M728为代表的低档机;四是以HTC Flyer、摩托罗拉X00M为代表的“奢侈品”,采用双核CPU。上述平板电脑由于支持WiFi功能,故理论上能通过WiFi与互联网电视实现链接。但笔者认为以上第一种应是主力,这是因为:其终端数量最大、硬件配置(含屏幕尺寸)支持流畅播放广电多媒体;第二种对视频的处理能力较差,画面伴有停顿及声音梗阻现象;第三种只能播放土豆网上的短视频;第四种其高昂的价格令人难以接受。

6) TD-CMMB手机。其是广电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主要产品。该产品与中国移动合作在移动TD标准的手机上集成广电CMMB接收模块,目前已有4000万终端用户。持有TD-CMMB标准格式的手机用户能够在高速移动的状态下稳定地接收CCTV-1、CCTV-5、CCTV-新闻、晴彩电影、各省卫视(一套)、当地电视台(一套),业务操作使用简单,画面清晰流畅,图像质量高,且不会因观看数量的增加造成拥堵现象,也不产生流量费。其次,TD-CMMB终端还支持数据广播(如“晴彩财经”服务能把实时股市行情以广播方式推送到手机终端。第三,其还支持“晴彩导航”服务,变传统的利用GPS进行最短路线选择为最佳路线选择。第四,其还支持电子阅读(即支持“晴彩阅读”业务)。

广电多媒体技术“十二五”发展思路

广电多媒体技术作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撑平台,其发展要体现国家战略。因此“十二五”中后期,广电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主题是服务三网融合、满足百花齐放的发展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1.多媒体编解码技术的应用更新

目前我国广电多媒体编解码以欧洲的MPEG-2为主。随着高清和立体电视的应用,编解码效率更高的H.264和AVS技术将得到应用,它们将与MPEG-2方式并存或单独存在。对有线电视而言,由于“十二五”期间将是高标清(含高清3D)混合传输方式,为保护原有MPEG-2编解码投资,如传送的高清节目在5套以下(即处于高清试播阶段),笔者建议高标清全部采用MPEG-2编解码技术(标清节目维持原编码率,高清节目编码率控制在18Mbps左右),如在10套以上,则建议高清采用H.264或AVS方式(编码率可设为11Mbps,此时可达到全高清效果),标清方式不变;对地面电视而言,由于此方式的数字电视未普及,加之“十二五”期间其传输形式为高标清同播形式,故建议地面数字电视空白的地区直接全部采用H.264或AVS编码方式实现高标清同播(高清编码率为11Mbps,标清编码率为3Mbps);对于卫星电视而言,尽管目前标清和高清节目均采用MPEG-2编解码方式,但目前我国卫星传输的高清节目不到20套(主要为有线和地面电视传输网络提供节目源)。如果卫星高清节目实现商业化,加之我国3D节目的逐步卫星传输,则建议将其编码方式转为H.264或AVS。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H.264与AVS两种编码方式在编码效率和性能上相似,但目前AVS编解码设备的价格仍偏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相较MPEG系列和H.264的成熟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故目前广电多媒体在高效编解码上一般采用H.264。笔者认为,广电多媒体可从地面数字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编码着手推广AVS应用,时机成熟后(可能是“十二五”末或“十三五”)再以AVS逐步代替H.264;同时建议凡以后入网的数字电视终端解码芯片,必须同时支持(兼容)H.264、MPEG-2和AVS,在实践中不断提高AVS终端的可靠性。

2.多媒体的覆盖

“十二五”中后期,随着多种终端的普及和多层次需求的增加,对广电多媒体广播电视的覆盖提出了新的要求。

1)广电多媒体的WLAN覆盖。WLAN是无线局域网的统称。它能将广电多媒体节目通过互联网以无线方式传至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终端设备。其中炒得最火的是Wi—Fi无线接入技术。由于其发射功率低(不大于100mW,相比较而言手机在200mW和1W之间;对讲机约5 W左右),辐射小,不需布线,且避免了3G网络“昂贵”的流量费,因此“十一五”期间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公益性应用,比如说宾馆、火车站、广场、图书馆、娱乐与休闲场所等的免费开放(传输)。但在我国,公益性应用尚未普及,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API无线局域网标准历时五年,才2009年6月以独立文本形式成为国际标准。因此为加速WLAN在我国的公益化普及,笔者以为“十二五”中后期对WLAN的发送与接收需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研发与攻关:

a) 实现终端设备对Wi—Fi和WAPI两种局域网的同时支持并快速切换。

b) 实现WLAN的多频发送与接收。

c) 实现WLAN多台无线路由器混合覆盖的基本无干扰。

2) 广电多媒体的NGB传输。广电多媒体传输的未来将是双向高速和大宽带。而有线网络全国范围内的改造和互联互通是重点。

鉴于广电“十一五”末在上海启动的NGB示范网项目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大带宽,其用户端速率为30Mbit/s,能满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用户的宽带需求,故笔者建议按NGB标准进行现有广电有线电视网(包括骨干网)的改造。

a)骨干网的改造

“十.五”初建成的我国有线电视SDH骨干网的光传输速率为2.5Gbit/s,而NGB规化的(骨干网)传输速率为3.2Tbit/s,因此必须对原SDH网进行升级,增加ASON(自动光交换网络)设备、DWDM(密集波分复用)设备、将2Mbit/s为基本单位的交叉复用设备升级为2.5Gbit/s的设备等,同时进行电源的扩容和配套软件的升级。据悉目前上海——杭州线已完成3.2Tbit/s的骨干网改造。

b)城域网的改造

城域网的改造事实上是对汇聚技术的升级,应换用采用全分布式无阻塞交换结构的大容量远程接入路由器,使交换容量达640G以上。

c)接入网的改造

接入网的改造是NGB战略的重点,更是难点。考虑到各接入区域的网络基础、经济能力的不同,本着“保护原有投资,逐步升级”的原则进行。

c-1)基于CMTS的接入网改造

CMTS接入网是我国最早应用的双向网络技术,采用DOCSIS2.0方式。进行NGB改造时,需进行CMTS设备的升级:升级为DOCSIS3.0,以满足NGB用户接入速率(宽带)的需求。

一期升级改造可按光纤到楼(FTTB)的设计来进行。设到楼栋的光节点覆盖50户,楼内继续使用原有的电缆分配网络,其网改后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设建设的接入网要覆盖18万NGB用户(即要按接入18万个CM终端设计)。一般地,一个ACR(汇聚路由器)可以覆盖6万用户,故需投入ACR数为:18÷6=3(个)。

一个CMTS端口可带250个CM,故一个ACR带CMTS端口数为n=6万/250=240(个),全网建成后CMTS端口数为240×3=720(个)。

本方案每个ACR下光节点数为:60000/50=1200(个),故全网建成后光节点数为3×1200=3600(个)。

c-2)基于EPON+缆桥Modem的接入网改造

“十.一五”末期,较多有线接入网采用EPON方式进行网络改造,故对这种接入网进行NGB(再)改造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以下仍按上文FTTB情形建设一期工程,仍按到楼栋的光节点覆盖50户为模型进行设计。实际改造的基本法则是:分前端到居民楼栋之间以完全的无源光链路(PON)覆盖,(居民)楼之后继续使用原电缆分配网络。改造示意图如图2所示。

设建设的接入网要覆盖18万NGB用户,即要接入18万个缆桥Modem终端(也称EoC终端),同3.3.1节,需投入ACR数为3个。一个主流OLT带16个PON口,每个PON口带一个ONU/缆桥交换机,每个缆桥交换机带50个缆桥Modem,故每个OLT带16×50=800个缆桥Modem,因此一个ACR带OLT数为60000÷800=75(个),故全网建成后需投入OLT数为75×3=225(个)。

本方案设置的光节点数同上文。

3)广电多媒体的光纤入户。广电多媒体的光纤到户主要是应对部分地区电信固网的光纤到户试点工程。实现广电多媒体的光纤入户其理论并不复杂,即将前文NGB接入网的光节点/ONU下移至用户家用即可,目前扬州广电已采用EPON实施光纤到户工程,但仅户均网络改造成本即达1500元。笔者认为:广电光纤入户是NGB的终极目标,但目前必须大幅降低入户光设备(如ONU)的成本。

4)广电多媒体的无线通信传输。“十一五”末期,各电视台利用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的3G无线网络适时、低成本地进行了不少场次的电视直播和新闻素材传递,但图像质量始终未突破标清瓶颈,接收画面不容乐观:利用单通道移动TD-SCDMA(3G)网络的,每秒不超过10帧,基本没有实际应用于电视领域的实例;利用单通道电信CDMA2000(3G)网络的,每秒不超过20帧;利用单通道联通WCDMA(3G)网络的,可达到每秒25帧和352X288的分辨率,基本上可以短时间应用。但在此分辨率下动态的画面还有马赛克和丢帧现象。故“十二五”期间应在目前编码技术的条件下(MPEG-4/H.264/AVS)对多通信模块绑定技术进行攻关,同时升级3G网络容量。

就前者而言,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a)信号延迟问题。目前以色列的相关产品LiveU LU-30延迟为5-10秒。b)不同链路(含不同运营商的链路)数据率的动态控制。

后者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即加速TD-LTE 4G无线通信试验和网络部署。TD-LTE是第四代无线通信标准(即“4G”),该系统运营后终端的上网速度比现在3G的每秒几百K左右的速度高出数十倍,达40-50Mbps,下行峰值可达80Mbps。利用这一技术可在飞驰的汽车上实现广电新闻素材的传递和直播。今年元月,中国移动首个TD-LTE基站在北京美惠大厦开通并通过测试验收。截至笔者发稿之日止,北京移动已建成完工TD-LTE基站40个(其中开通测试31个)。笔者建议中国移动在天津、深圳、上海、南京、青岛等城市快速建设TD-LTE基站并实现区域开通,取得试验数据;并建议其它电信运营商也按此标准进行研究测试,力争明年实现3G到4G的部分升级。

3.基于物联网的广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是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基于物联网的广电多媒体应用是未来几年重要的信息服务。比方说利用机顶盒遥控器实施家庭购物、利用手机测控广电多媒体传输网等。前者必须使商店的每一件商品接入物联网,物联网通过特定接口与广播电视网相连,同时还要实现机顶盒界面(菜单)与商店的视(音)频虚拟连接;后者要对广电网机房(尤其是无人值守的有线电视分前端机房)传输设备(无线发射与接收天线、有线设备与缆线、CMMB基站等)进行物联标识,通过TD-CMMB网络实现与指定手机的通讯。上述服务都需要使用传感器,对电磁环境复杂/传输距离远的高山无线发射与接收天线以及传感器(主要是灵敏度和抗干扰性指标)要求较高,要进行攻关;另外,由于物联网对地址空间的巨大需求,使得其对具有丰富地址资源的IPv6协议栈“情有独钟”。但其(IPv6)过于庞大,不能直接应用到传感器设备中,需对协议栈及路由机制进行精简,以满足网络低功耗的要求。目前uIPv6已,这是一款最小的IPv6协议栈。

三网融合终端的开发与应用

“十二五”中后期,三网融合的实质性推进给广电多媒体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启动中小型终端广电有线网接收项目

“十二五”期间,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小型终端大有作为。中国移动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时下三网融合的大形势下,有线数字电视网业务向中小屏推送大有作为。所谓中小屏,指电视和电脑屏之外的平板电脑、播放器(中屏)和手机(小屏)。目前济南有线已率先启动了中小型终端接收项目,实现了三屏合一的梦想。该项目的亮点是支持断点续播服务。即实现同一视频节目分别在电视机、电脑及手机三个显示终端上播放,用户若在任意一个终端暂停正在收看的节目,即可在其它两个终端从暂停处继续收看,以达到随时随地不间断享受互动电视视听盛宴的目的。济南有线数字电视网的用户在家通过电视收看精彩节目时,若突然有公务(需外出)可即时暂停电视播放,在汽车上用手机继续观看,等到达目的地后又可暂停手机播放,再在电脑上继续收看。但网内手机终端需支持Symbian、Windows mobile、Andriod等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笔者认为类似济南有线的项目可能在“十二五”末期形成规模。那时随着平板电脑(如ipad等)市场的日益火爆,用户外出还可使用平板电脑实现“节目续播”,以实现强于手机的收看体验。如果能实现中小型终端有线网的WiFi覆盖,则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2)实现终端体验的优化

终端体验是联接用户的纽带。包括使用体验和观看体验。就使用体验而言,如何将终端的启动时间缩短至观众可以接受的程度是“十二五”期间需要攻克的难关。笔者建议通过软件设立快速启动通道,若用户需快速启动,可连续按动启动键,系统可跳过某些自检程序直接进入操作界面;就观看体验而言,主要是主体电视终端的显示。立体电视是对真实场景的虚拟再现,因此其显示技术是“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要点之一。鉴于不需配戴眼镜的指向光源式(立体电视)显示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透光性强、不影响原显示器件的设计架构等优势,但目前尚处于开发阶段,未有成熟产品问世。因此笔者建议对其进行重点攻关,使观众连续观看一个半小时无头晕等不良感受,则产品大有“用于之地”。

3)实现终端的多功能化

终端的多功能是吸引用户的手段之一。这一点智能手机走在了前列。如其带有拍照、录音等功能。而广电数字电视机顶盒限于成本因素在多功能上几乎未下功夫。笔者曾撰文呼吁给机顶盒增设“单独听”功能(即在机器内安装小功放及喇叭,实现不开电视机只听伴音的功能)。

如今整转已过半,因此笔者再次建议进行“单独听”功能的开发,使机顶盒能尽早地走进商场的柜台成为家电的一员,形成运营商、商家的双赢和用户的特殊需求。再者,在利用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开展IP电话业务的区域,可以对遥控器进行攻关,使之可接打电话。另外,还可给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机增设WiFi功能,以使其通过无线“免流量”接入OTT。

目前,新入网的直播卫星机顶盒本机带功放和喇叭,而且通过与移动基站“绑定”的通讯模块,实现接打电话;今年的CCBN展会上就展出了多款带WiFi功能的数字机顶盒终端。

4)实现终端的软开放性

“十一五”末期智能手机的火爆打开了数字电视终端的软应用之门。本文所谓的“软应用”是指由安装于终端的多款软件所产生的多种应用,笔者称之曰“软开放性”。在数字电视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有基于数字机顶盒较低配置硬件的实时操作系统,有基于平板电视、高档手机等较高配置硬件的Android和IOS等操作系统。有着数十万应用程序和很高开放性、在智能手机领域大放异彩的Android操作系统如果能成功地移植到数字电视机顶盒和数字电视一体机中,则对于数字电视的深入普及事半功倍。鉴于机顶盒和一体机的显示要求具有比手机更高的处理能力,更高的显示分辨率、刷新率和OSD(屏幕显示)色彩深度,因此,将开放性和高应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成功植移在数字电视机顶盒(或一体机)中需要进行如下攻关:

a) 开发一套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用于接收数字电视广播、显示EPG(电子节目指南);提供多媒体扩展功能,建立一个框架以实现大屏幕、高清的动态图像。

b) 实现在终端上播放包含FLASH的多媒体音视频文件功能;浏览和编辑通用格式办公软件的功能。

c) 实现终端大数据量互联网下载和电视节目(含点播节目)同步播放的功能。支持断点续传(下载)和续播功能。

目前天津广电正在研发基于Android系统的有线高清机顶盒,相信其应用指日可待。

基于四网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