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会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会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环境意识
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但环境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这就表示要从多方面进行环境教育,充分运用每个学科中蕴含的环境教育的作用。纵观整个世界,进行环境教育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的每一门学科之中。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自然也承担者环境教育的责任,美术课堂就是进行环境教育最主要的场地。要进行环境教育,美术课自身就要对其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等等有所了解。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不仅要利用蕴含的环境教育的相关资源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还要发挥出美术教育对于保护环境的作用。将环境教育融入到美术的教学中,就要从美术本身考虑,选择适当的方式,将两者完美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效果。
一、美术教学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美术的创作是以环境为基础的,它的作品离不开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人事物。美术的创作角度是希望最终能体现出作者的愿望和展示出作品的美的目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是这种创作视角。将环境意识融入到中学的美术课程当中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中学美术的教学内容里有各种各样的题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中蕴含的环境意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边学习美术知识,一边接受环境教育,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运用美术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时,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开展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更受到社会的青睐。通过美术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因此,在组织美术教学时,美术教师一定要从美术教育和环境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着手,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将环境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的相关对策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在创作时都会从自然环境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并收集有用的素材,大自然对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来说就像是自己的朋友和老师。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身边的环境加以利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把大自然作为自己创造的模特。大部分学科的学习都以课堂教学为主,长时间让学生待在教室里,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发挥想象力。在大自然中,学生可以自由想象,还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花草树木,轻松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爱上大自然。
(二)运用美术让学生了解和保护环境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加入与保护环境有关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去大自然写生、以山水为主题创作等等方式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画出优美的作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了解到污染环境会造成的严重影响,还可以让学生在描绘景物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对周围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学校的绿化和具有文化气息的长廊都可以被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环境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将身边的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
美术是将物质材料与自身的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艺术,新颖奇妙的材料可以让作品展示出不一样的美。美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的废弃物中寻找创作的材料,如旧挂历、各种瓶子和毛线等等,将这些物品在自己的艺术加工下变成艺术品,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美感。学生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学习《装饰画制作》这节课时,学生就可以将不用的旧挂历、广告纸或一些碎布条运用起来,通过艺术加工,将这些本身就带有丰富色彩的,肌理比较独特的材料加工成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装饰自己的房间和教室。
(四)充分运用课外活动进行环境教育
课外活动在美术教学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发挥并参与实践的机会,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可以把环境意识融入到课外活动中,运用多种活动课,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到环境教育,达成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外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活动,也可以在环境宣传日那天开展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去观察身边环境,感受自然的美,学会从自身做起,主动的保护环境。
三、结束语
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环境问题也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想要实现的目标。美术教学和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把环境作为自己创作的对象,而且它的综合性很强,因此,运用美术进行环境教育存在很大的优势。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环境教育和中学的美术教育充分结合,利用学生身边的环境资源,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学会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范文2
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服务,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尝试,同时与儿童进行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大量的资料支持,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如《欢欢喜喜过春节》这一课,教师必须准备全国各地人们喜迎新春佳节的图片、文字与相关影像资料,还需要收集各地区用于迎新春的具有文化特色的装饰物品,等等。再如《我的手》这一课,教师必须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的外延。因此,我们在课上除了让学生了解手的重要性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外,还增添了魔术、手影等视频观赏,便于学生充分了解手的用途。有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把这些主题活动进行得更加生动和活泼。
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不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旁观者、评论者、模仿者,而是应该引导他们重视、体验、反思、提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儿童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帮助他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让儿童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变成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使课堂教学成为儿童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儿童关注生活、提升生活。
如在教学《保护水,节约水》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制作出“小鬼当家”调查表格,记录当月家庭用水情况。在调查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记录下了用水情况,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抄写或出示单据展示用水吨数,当孩子们统计出家庭用水的情况后,均意识到了危机,纷纷表示保护节约水资源迫在眉睫。课后孩子们设计制作了节水计划书和各种形状的告示牌,并写上了充满童真而又富有人文气息的广告语。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促进了他们之间的资源共享,同时也更便于他们对教材中的“生活”产生情感,更便于教师引导儿童对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体验。
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会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93―01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告诫我们,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我所提的“学行相宜”,就是把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的实践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既达到进一步融会贯通和深入领会知识,又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最真挚的情感,锻炼和培养最专业的态度,建立和形成最科学的价值观,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不断提升,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把“学”和“行”有机结合起来
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我认识到语文学习中的学和实践尤为重要,学生将知识掌握然后进行实践,再将实践中的所获运用到课堂学习中,这种“学”与“行”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和螺旋提升,使学生的兴趣越来越大,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也越来越深,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会越来越高。如我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让学生先后完成“三个一小时体验活动”,在学习课文前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分别在家里和室外进行“做一个小时盲人”的体验活动,并把自己的感触写下来在课堂上交流,在学完课文后再次让学生进行“做一个小时盲人”的体验活动。通过课前的体验活动,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眼睛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和发言感情饱满、情真意切,能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们浓浓的情感体验和升华。在完成了课后一小时体验活动后进行的交流中,一个学生的发言让我这个做老师的也深深地感到震撼,她说:“这次体验我明显的没有前两次那样害怕和恐惧了,当我的心静下来时,我的手和脚,我的鼻子,甚至我的思维都更灵敏、更清晰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我们遇到巨大的困难时,不应该感到恐惧和害怕,而是要思考我们能够利用的是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让自己克服困难。”
二、让“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在实践活动的尝试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和他们共同商讨研究,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实践活动。实践活动需要学生整合各学科知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筛选资料,还需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以满足实践学习的特殊要求。“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了知识整合的重要性,认识到与人合作、团队精神是获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实践活动的尝试中,学生学会动手、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了分析和总结。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让它们有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意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不断升华。可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确是培养提高学生各种能力、良好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之路。
三、深入挖掘身边的资源延伸和拓展“学”与“行”的活动
学会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髓。小学是人生品性修养的基础时期,思想品德教师应把握学生特点开展合理教学。
一、利用课堂时间,渗透感恩教育
对于一个充满热情与动力,刚刚升入小学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初期接触的课程及相关内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人生标准。因此,教师要教好学生的第一课:感恩。而这看似简单的人生第一课,仍需教师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中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借助课本。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本中,并不缺少关于感恩的内容,比如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这篇文章,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文章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我”的父母爱“我”吗?父母对“我”的爱有什么表现?“我”应该怎么感谢父母?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加之教师对于整体方向的把握,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父母。通过课本可以让学生开始理解感恩,而通过课堂小活动则能让学生牢记感恩。又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时,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后,利用余下的时间开展课堂活动,挑选部分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代表家中的“爸爸”“妈妈”“孩子”等身份,通过模仿家人一天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日常生活中家人对自己深深的爱。对于扮演家人的学生,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明白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和艰辛,理解孩子在家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对于扮演孩子的学生,则在其中明白付出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自己也要学会报答家人,学会感恩,不能一味地当自己世界里的“小公主”或“小王子”。通过这些课堂感恩小活动,唤醒学生对于父母、家人、自然、世界的感恩之情,让学生懂得珍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结合生活实践,体悟感恩教育
在课本和课堂上学习到的感恩材料永远也比不上生活中的实例,如果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感恩实例融入进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将对学生产生不同于单纯课本教育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举出相关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分析,最终总结判断。比如一位学生没有带笔,另一位学生借给了他,教师就可不提及学生姓名,对事不对人地借助这件事在课堂提出,让学生都能明白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友谊,再让想要表达的学生说出自己身边同学对自己的帮助,通过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感恩的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要感谢他人的帮助,教育学生不能只是单方面接受他人的帮助,也要学会回报他人。最终教师总结,将感恩教育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在讲述正面事例的同时,也要进行反面的教育,通过说明反面实例中不恰当的做法,让学生深刻理解自身应该去做的事情。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从一滴水说起》一文时,教师先通过文章让学生明白水的重要性,之后可以举例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情况,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去做,要节约水资源,因为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水,还需要父母辛苦劳动,水厂工人艰辛工作,运水工人繁重运输,水源才能到达我们身边,所以应该保护水资源,学会感谢为这一切作出努力的父母、工人叔叔以及提供水资源的大自然,学会感恩。
三、开展课外活动,夯实感恩教育
学会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范文5
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正确程度是英语教学的正常现象,我们本来就是以学生学会英语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但是要知道,尽管我们对“正确”的期待不减,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却常常难以避免,于是纠错便成了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面对中考升学的压力,教师拼命纠错,学生辛苦改错便成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尽管如此,学生仍然会出现如语言或语法知识点记不住,应用知识能力较弱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与学生没有真正有效地利用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有鉴于此,找到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的途径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
一、通过巧妙处理学生课堂错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新课程提倡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主动思考和提高学习能力作为重点,学生课堂错误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正是实现这种要求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巧妙捕捉并处理那些对课堂有价值的资源,让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错误中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从而让这些资源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助推剂,进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会学习、学会积极思考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一次公开课中,教师教授动词不定式的运用后,问学生不定式的结构式什么?一位学生回答说,只要一个句子中两个动词之间加上“to”就行了。学生们哗然,教师也马上要求该学生课后好好复习一下所学内容,学生红着脸坐下。很显然,这位学生的回答错误是因为他对动词不定式结构没有理解透彻造成的。但是,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应该进行模糊式的冷处理。而是应该引导一下,首先说明在结构上确实存在两个动词之间带“to”的,但是,它的基本构成是“to+动词原形(只能是原形)”,有时还有遇到使役动词而省略“to”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除了结构上的要求,还需在意义上有正确的理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回答中找到值得鼓励的“点”,比如说学生能够知道在两个动词之间加“to”,说明他最起码不是一无所知,应该对学生的勇敢行为加以表扬与鼓励,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就会敢于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汉语背景下的英语学习最容易受到汉语言特点的影响,造成学习的负迁移。对于这种错误我们不能逢错必纠、纠错必细,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妨碍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学生普遍的口语交际错误,应当把握时机,在课堂上给予更正。对于不一定需要在课堂上纠正的错误,可在课下与学生交流,从而避免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秩序。
二、通过主动积极的反思,处理教师自身错误,提高自我教学能力
尽管英语教师解读英语的经验多于学生,但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与差异,仍然会导致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面对现实,教师不要害怕错误,而是应该着重解决如何纠正自己的错误,一方面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纠正,不可因为羞于自己的错误而遮掩,另一方面要巧妙利用错误资源,比如,当场让学生进行改错、类比,并展开辩论,还可以利用“幽默”等手法,消除教学中的尴尬局面,在不经意间解决问题。
当然,教师对教学中的错误进行深刻的反思是最重要的。在反思中可以观察到自己的错误是因为知识结构或知识面存在问题,还是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不足造成的,从而督促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拓宽专业知识面。在备课中则更需要深入研究教材,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充分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尽可能减少我们的错误,提高教学能力。
三、挖掘学生书面错误资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书面错误资源主要表现在试卷或练习中。很多情况下,学生对于试卷或书面作业中的错误不够重视,对于做过的习题不管是正确与否都会成为往事。实际上,把以往的试卷或者其他的书面练习集中起来,针对错误进行再次回顾与反思,是对宝贵错误资源的很好利用。但现实中这样做的却非常少,很多学生对英语试卷的处理是做完一张扔一张,学期结束后就什么都找不到了。这一点不仅是学生的认识不足,更是教师对这一资源的忽视。
研究学生英语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能有效反馈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表达情况,通过调控策略进行写作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要身体力行,不能敷衍了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错误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应该重视它的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发现,并充分发挥自我的智慧,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最终在解决错误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同时也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学会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范文6
一、以生活化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易懂、亲切和富有感染力的温州地理资源创设生活化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并进入学习佳境。
如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的教学,教师展示温州电子三维地图,问:“同学们,你的家在哪里?”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在地图中查找。教师继续问:“新学期如果老师从学校到你家家访,该怎么走呢?你能根据电子地图画一幅学校到你家的路线图吗?”学生积极画图。接着教师展示某生的路线图,追问:“你家具体在社区的什么位置呢?你能画一幅社区平面图吗?”进而比较学生画的社区平面图,由发现学生所画地图存在大小不一、方向不明、符号不清等情况,引出地图三要素的教学。这项设计活动相对于教科书中提供的“杜鹃、王朋画的平面图”和“明阳小区平面图”等材料,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生活化体验易化难点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很多内容有一定难度。在难点处理上,教师可运用温州地理资源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易化难点。
如学习《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温州市地图、温州市区图,让学生深刻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的关系。教师又将书上的《西双版纳旅游图》更换为《雁荡山旅游图》,并通过雁荡山两日游的设计,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直观而亲切的温州地理资源贴近了学生生活,易化了知识,突破了难点。
三、以生活化材料巩固知识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充分联系和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温州地理资源,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如第四单元中的“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内容意在让学生理解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区域地理特征,让温州各地的学生来谈谈家乡的生产活动,进而展示温州“精耕细作”、“海水养殖”、“丘陵果林”、“梯田”等图片来加深学生对区域特色生活的理解。
四、以生活化实践拓展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历史与社会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得以强化。温州地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部现实的、生动活泼的教材。
如开展登雁荡山、楠溪江野外宿营、景山一日游、温州人口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能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和图表。例如:在登雁荡山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了选择温州地形图、温州交通图、雁荡山旅游图、雁荡山等高线图等工具图;学生学会了去联系交通工具、确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时间、联系餐宿、自主分成若干实践小组并安排分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课堂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以生活化感受培养情感
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的刺激引起的。温州地理资源是学生感知最真切的客观事物。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自己身边生动真实的地理材料和对家乡特殊感情的心理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其积极的情感。
针对有些学生对计划生育不理解的现象,在《国土与人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展示温州的人口数量、密度、空间分布、增长率、男女比例等情况,让学生探讨温州因人口问题带来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相关问题,从而使其深刻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感。
六、以生活化资源构建课程
新课程提倡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温州地理资源是重要的乡土课程资源。教学中充分利用温州地理资源,能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