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阅读能力;文化差异;渗透教学

英语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是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英语学科本身的教学开设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强的基础上,从西方引进的一门语言学科,本身就包含有浓重的西方语言文化色彩与中国语言文化特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语言环境进行充分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开展英语的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新课程标准下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接触的英语阅读教学资源以及信息越来越多,并且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学生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缺陷。很多学生多是借助网络资源以及教学便利用于娱乐,而进行英语阅读学习与知识拓宽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导致英语阅读教学中,虽然拥有便利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等,但是在实际教学与阅读学习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另外,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文化教学学科,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于教学开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但是当前教学环境下,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学生受到的文化环境以及氛围熏陶越来越少,再加上对于中国语言文化认识的缺失,导致学生在教学知识与内容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对所学知识的背景以及相关文化制度等进行全面认识。最后,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与其他国家的英语阅读教学相比,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局限性,英语教学中对于语法知识以及解题技巧的教学过于重视,而对英语学科文化知识背景的讲解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忽略和不重视,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与理解训练中多是按照既定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学习,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

二、新课程视角下英语阅读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渗透分析

1.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英语学科本身是一门西方文化语言教学学科,含有浓重的西方文化和语言色彩,其中也有对于中国文化的引进与融合,因此文化背景和氛围比较浓厚,但其中也存在较为突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与中西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文化习惯不同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对于两个人之间的见面招呼方式的教学,就应结合中西方见面招呼方式的不同,进行教学知识的引进与教学开展。习惯上,西方人见面多以“Hello”为打招呼方式,但“Hello”在汉语中仅表示“你好”的意思,这与中国人之间的招呼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在招呼上除了会用到“Hello”外,还会说一些表示客气或者是问候的语句,像“吃了没”“去哪”“干啥”等,但如果将这些招呼语言用到西方国家的招呼中,就显得很没有礼貌,因为这属于对于别人隐私的探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2.新课程视角下英语阅读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渗透

首先,针对上述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教学渗透以及融合应用中,老师应注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针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举例解读,以使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有个初步认识,进行知识学习中的文化氛围营造,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注意结合这些背景知识的积累,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英语阅读学习质量与效率。其次,还可以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参与英语阅读学习,使学生通过更多知识内容的学习,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体现。最后,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探讨或者是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金玉清.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交际能力[J].吉林教育,2009(1).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中西文化;英美文学;英汉翻译

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审美观念也不同,英汉翻译就是传递两个文化之间的信息,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上的不同会在我们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西方的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对西方的语言进行研究,还要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对西方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刻的了解。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的差别

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教对国家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有宗教的影子,对西方国家来说,基督教产生的影响充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基督教宗教经典的《圣经》更是作为主要载体,承载着西方的文化。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主要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影响最大的就是佛教,其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在翻译英美的文学作品时,要特别注意不同宗教文化的区分,防止因宗教文化出现翻译错误,影响翻译效果。

(二)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的差别

价值观是指认定事物,判断是非的价值取向,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价值观产生的理解就会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强调的是以个人为中心,崇尚个人主义,而我们国家则更多的关注集体利益,强调以大局为重。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的不同致使中西方在文化习俗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龙”我国象征着吉祥,我们也被称之为龙的传人,但在西方国家的《圣经》里则是魔鬼和撒旦的象征;中西方之间也都有一些各自比较忌讳的数字或词语,例如西方人对数字13比较忌讳,而我们则对数字4、7比较忌讳。

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技巧

(一)了解《圣经》文化及西方神话

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掺杂着一些《圣经》里面的内容和一些西方的神话故事,如果对这些内容了解的不够深入,就没有办法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无法完全掌握作者所想要表述的深刻含义,在进行翻译时就只能停滞在作品的表面。因此,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需要对《圣经》和西方的神话故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对英美文学进行更加准确的翻译。

(二)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

一般情况下,在开展翻译工作前都会翻阅大量的文献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西方国家的影视资料来对英美的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有条件的译者还可以选择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所属地进行现场考察,亲身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深入的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熟悉西方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只有将作品和文化结合起来,才可以翻译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

(三)了解英文词汇背后隐含的喻意

在开展英美文学翻译时,我们要结合语境进行翻译,不能只看表面的意思,而要把文化差异带入进去。之前我国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大多采用的是直译,就是仅仅把表面意思翻译出来,并没有深入思考它的内在含义,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对英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英语习语的运用也愈加灵活,例如:smellarat一般人会通过字面意思翻译为闻到有一只老鼠,这样翻译显然是不正确的,其正确的意思应该是对某件事情感到不妙,一般英语习语的意思都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沉淀所形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时不能只看表面意思,要结合西方的文化和具体的语境进行翻译。综上所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我们要深入了解、研究这些差异,才能对文学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在翻译时不能仅就字面意思进行直译,而要最大限度的了解中西方之间在、文化习俗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性,合理的使用这些差异,使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既符合原文的含义,又能容易被读者所理解。

参考文献:

[1]陈翠兰.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语文建设,2014,02:73.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 中西婚俗 异同 六礼

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各国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全球多元文化环境中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中西婚俗异同之比较作为切入口,探寻中西婚俗的文化意蕴,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在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的过程中,保持本民族传统婚俗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可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独特习俗。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对比研究中西方婚礼习俗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原则下,我们可以吸收西方国家文化的优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在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深入认识本民族文化特征,重视并保护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纳彩即择配,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纳吉,指提亲,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送彩礼、送嫁妆”。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期,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即正式举行结婚仪式。西方婚俗主要包含四个步骤,即建议、改姓、选期、举行婚礼。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根源、婚姻观念、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婚礼习俗大异其趣。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发掘中西文化的深层意蕴。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中,等级宗法制度严明,人们社会等级观念浓厚。同时,中国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人们十分注重寻找个人的集体归属感。西方社会深受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推崇个人价值至上的价值观,强调个体之间的平等和自由,讲求“人身自由”和“民主平等”,个体意识强烈。

婚礼习俗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婚礼服饰的差异尤其引人注目。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西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全球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历史潮流中,中西方交流的加强和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中西方风俗的差异日益缩减。历史上各民族服饰曾千差万别,特别是各国婚礼服饰特色鲜明,中国的婚礼服饰华丽、颜色鲜艳,同时又具有传统、朴素、保守、内向的特征。中国古代曾依“天玄”而采用黑色婚服,西方一以贯之的白色婚服有着浓重的宗教意味。这说明是中西婚礼习俗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作为人类生活整个系统中的一种文化要素对婚姻事物和观念有着重大的影响,透过作为婚姻缔结形式的婚礼习俗,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宗教或通过神圣的宗教婚礼或经由源远流长的教义对社会群体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中西文化发展模式不同,内涵迥然相异,但是无论是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婚姻还是道德佛教理念渗透下的中国传统婚姻,都选择用宗教话语权彰显其神圣性和重要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越来越重视,婚礼习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中西方婚俗是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其区别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有学者指出:“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一论断有待斟酌。笔者认为,西方基督教婚礼并不随意轻松,而中国现代婚礼则失之谨慎严格。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形式各异的习俗。婚礼习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最能反映这种文化间的差异。近年来,中西方的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如今的中国,在婚礼上穿凤冠霞帔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年轻人追慕西式婚礼浪漫唯美的风格,将西方元素注入婚礼仪式。然而穿着白色婚纱步入的不是教堂而是酒店,没有在牧师面前对上帝宣誓而是跪拜高堂,令婚礼显得“不中不西”,既没有西方照耀下的庄严肃穆,又体现不了中国婚姻伦理崇尚的“孝敬长辈”、“相敬如宾”。面对多元文化带来婚礼习俗的嬗变,笔者认为,保持本民族风格、彰显传统文化是对待婚俗和其他文化习俗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05.

[2]欧阳若修,韦向学.外国婚俗[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

[3]郭金秀.从婚礼习俗看中西婚姻观中的宗教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

[4]范明生,陈超南.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线条 差异性 共性 中西方绘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74-01

线条造型为绘画的基本造型方法。线是绘画语言中最单纯简洁的一种,但也是最丰富复杂的一种。线条是如何牵引艺术之帆,中西艺术家用它又作怎样的描绘和思考,下面分别从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性中寻找它们共有的生命力。

1 中西绘画语言从线条开始

随意画一些线条,或者用儿童原发性的线条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线条都具有很独特的个性,它们被赋予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象,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感。而艺术家们正是通过它们来主张不同的丰富思想,他们会赋予特定的内容和含义,使其产生内在的生命力。从艺术的原义上来理解,这些线条都满足了他们心灵触觉和生命表现力的欲望,变成了语言,他们都是艺术家。这便是线条的本质认识。对线的思考再作细致分析,如刘雪茜在《构成艺术》中把点线分为消极形态和积极形态以作区别,“几何学上的线,只有位置方向和长度,没有宽度和厚度,它是面的分界及体的边缘,这是概念性的线。这类线依附于面与体,没有独立的形象。但有一定的视觉效果,称为消极形态的线。把线作为形象理解时,除了具有相当长度外,还应有一定的宽度和形状,这称为积极形态的线。”显然,这种解释区分了几何学中的点线和艺术中的点线关系,它为艺术线条提供了更为开放性的解释。我们安排一些线条,例如长短线、直线、曲线、粗细线、光滑线、深浅线、零乱线等等,当我们真正在物体上去寻找时,又很难发现具体线条的存在。因此,线条具有抽象的特性。中国古代道学思想“小到无穷便是大”,可以从侧面相衬这种想法,线条亦是有广度和形态的,它又具有具象特征,甚至与面的概念有交融。如果这样去理解,线比单纯意义上的面更为复杂了,甚至可以说,在绘画艺术中线是面的高级形式。所以中西绘画语言都从线条开始。

2 线条的再现

线条在画面中留下的痕迹,源于艺术家内心自发性律动的影响。线的千变万化源于心灵的千丝万缕。线的表现力来自于人类内心最根本的表现欲望。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从一开始,中国画重视和专注于线条笔法的研究和探索,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画。艺术家希望通过线条找到与大自然的共鸣点,实现“天人合一”的艺术理想,之后的“以书入画”,“以画养书”都说明了线条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书法的很多艺术元素、思想、要求都能融入绘画。书品即人品,画品即修为、涵养等。线条的自律对中国画艺术家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形式上,强调对笔墨变化研究,但其实质脱离不了线条造型的实质功能。西方绘画中,线条作为造型元素之一,始终伴随明暗、光感、体积等元素。达芬奇说过:“肉眼能看,将所见实物的表面和外形最准确的传于心灵,从这些形状之中诞生了以优美的能愉悦感官的和谐比例,如同合乎比例的和声给予听觉的一样”。这是很长时期里我们对西方艺术的解读。因为能精准地再现自然是西方艺术传统的艺术观,所以有时候我们忽略了很多西方大师其实也是线描的高手,例如安格尔,拉裴尔,费钦等,只是他们在表现手法上不单单是线条。

3 线条在中西绘画中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用西画的方式来分析客观物象,客观物象的存在总会在形体或与其它形体之间产生边缘线或外轮廓线,物象本身的结构也需要用线条来表达。所以西方绘画中的线条也是甚为重要的。前面说过,线条可以成为面的高级形式,可以正确表达正、侧、背等不同转向的面,还可通过自身的粗细、深浅、曲直等变化配合其它造型元素来表现物象,以达到物象的艺术再现,这是线条在西方绘画中的表现。俄国画家列宾更认为形体的起伏并不像初学者所相信的那样要依赖于明暗,而是依赖于那些组织恰当的线,如果线条组织合理、位置恰当,单是线就足够了。可见西方造型艺术也是线条的艺术。以中国画注重线条而西画不注重线条来区分中西绘画是不恰当的。例如西方古典大师拉斐尔的作品与国画大家潘天寿写意泼墨作品比较,会发现西画的线条运用是相当重要的。而且线性透视是西方艺术的重要造型方法。中国绘画对线条的使用更是古今贯之,为无数大家倾注,而由之生发的美学思想至今还泽润世人。例如中国美学思想崇尚中和理想,空灵境界,崇尚“乐”与“线”的审美意味。道家老子认为美在于无,在于无的空与虚,空与虚蕴涵着有与实,这种有无相生的虚无成为支撑整个中国艺术的哲学之一。中国绘画相对于西画来说更赋予了单独线条的精神涵义。内部形式上面没有区别,表现形式上有差异。所以从开始,中西艺术是同源的,在相当长时间里由于地域文明、文化思想、材质媒介的不同,在利用线条的表现上出现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并没有分裂艺术的本质,而它们在不同的枝端熠熠生辉。

4 中西绘画之共性

我们把随意产生的形态千姿的线条罗列出来,这些简单的线条在画面中可能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只有当这些线条被用来表达事物或环境时,它才会产生特有的内涵。这是中西绘画的相同点。线条的生动性与功能性使它成为中西绘画的共性连接点。中国传统绘画造型从线条开始,造物立形,抒情达意,那些线条是那么明显,那么凝练简洁,却而生动、趣意盎然;而西方古典油画作品中线条却是很掩隐、细致、精微,却也叫人忘形忘物。自然万物本身是没有线条的,画面中的线条都是通过人的视觉在自然物象上概括提取的,艺术源于心灵的写照,或一种直觉,一种理念,一种感觉,也许造型仅是外衣而已。表现艺术真实才是艺术家们共同的目标。当线条的使用被中国画浸润在“笔墨”概念里时,就直接通过笔墨来解释了。而西方艺术从科学逻辑上可能更关注些,例如对透视线的精确研究等。实际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西绘画共有的思想。古希腊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也如中国画般是超越生活的理想美,线条的能动性能穿越现实生活、穿越平凡。近现代,中西方艺术有交融与渗透现象。当代工笔画家何家英的作品与西方古典绘画作品有着同样的精致性和写实情怀。张大千拜访毕加索时,发现毕加索家里呈放有临习中国画的油画作品。

总之,线条造型方法的运用,从一开始对中西方两种艺术形式来讲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思想和环境形式下出现,但推动艺术的精神情怀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刘雪茜.构成艺术[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4.

[2] 黄珂.素描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 跨文化 身势语 研究

一、引言

不同民族的语言棱镜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语言交际是人类进行交往的主要手段,非语言或身势语(Body language)是人类进行交往的最初形式,有着口头和书面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法国作家罗曼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总交流量=55%的身势动作+38%的语音声息+7%的图形文字。所谓的身势语,从广义上讲就是指那些包括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在内的非语言的身体信号。中西身势语存在不少差别。

二、交际空间距离差别:中国人习惯亲密集中,西方人喜欢疏松自由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中西方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间距明显不同,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的不同,不同的间距对中西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也具有不同的反映。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任何人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自我空间,不同的民族、行业、文化背景、个性及其环境等,这个空间大小不同。根据研究,交际舒适距离有四种情况:亲密接触交际双方关系紧密,如丈夫与妻子及母亲与幼子之间;私人距离朋友,好友或亲戚之间;礼貌距离,进行一般办公或社交活动;一般距离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西方人四种舒适距离分别为60、120、360、720 cm,而中国人对应距离要小的多。东方人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他们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空间。

三、交际目光表情差别:中国人表现含蓄微妙,西方人体现七情六欲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哲学家奥塔加在说:“每一次注视都说出了注视者的心路历程。”中国成语有“画龙点睛”,男女之间有眉目传情。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而在美国,这种目光是不适用于两个男人之间的,这种凝视常常是同性恋的亚文化人群使用的代码。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女士的凝视是一种文化准则。

微笑的面部表情有益于人际交往。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绘出了最微妙动人的面部表情。笑脸不仅美丽,还是快乐的表示,更能传达歉意与友好的信息,在公共场所上不小心碰到别人,微笑着表达歉意就等于说“不好意思,请原谅”。亚当斯讲过:“当你露出笑脸的时候,别人会更加喜欢你”,特别是服务窗口的人脸上经常挂着微笑更能让大家感到满意。中国人面部表达感情比较含蓄,有时还用很复杂的表情遮掩感情,让人摸不着头脑,西方人却常常用夸张的表情,让你能立即明白对方的反应,可以看到他们的七情六欲。而中国人那种“看脸色办事”和“给人拿脸色”,更是出神入化的用非语言来表达观察心境。所以,交际双方“to read one′s face” 、“察言观色”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四、交际身体接触差别:中国人注重内容实质,西方人讲究形式礼节

握手、拥抱等身体与他人的接触在交际中也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信息,我们必须仔细区别和严格把握。

握手 手掌地张开表示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手掌的接触则表示合二为一。今天,握手作为交际双方见面的开场白,不仅是一种表示友好和亲热的礼节,还可以表达各种更丰富的感情。但不同的文化带来各国不一样的握手习惯。德国人做客仅在进门时每人一一握一次手,而法国人拜访别人时见面和离开时都要与主人握手;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要用力,既是表达力量,又是表达热情。中国人一边握手一边讲“你好”,有时握着的手还不停地上下摆动,表达了很高兴见到你的热情。交际活动中,如果握肩膀和握胳膊时,实际上是进入了接受者的密切区域,只有在感情极为密切与融洽的人之间才受欢迎。在异性之间,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如果伸左手与人相握,则是无礼的表现。

拥抱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貌和礼仪,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妇女每天第一次见面时的拥抱是常见现象,夫妻和近亲好友久别重逢时也常常相互拥抱;两个男人应否相互拥抱,中西各国差别较大。俄国人、阿拉伯人、法国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男人之间也热烈拥抱表示欢迎。不过,在东亚和英语国家,两个男人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握手,否则可能意味着同性恋。这些差异充分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和浓厚的社会文化意义,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深层的差异在身势语这个表层上的具体表现。

五、交际姿态动作差别:中国人表达简单内敛,西方人表露丰富多彩

姿态动作习惯地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态。东方人感到,西方人说话办事喜欢指手画脚,特爱比画,相比东方人显得大胆而泼辣,随意与个性,美国总统奥巴马富有激情地演讲动作语言将全场的追随者的情绪调动到,很难想象美国的总统不会演讲。但当你看到老师上课坐在课桌上时,也不用惊讶,因为他是某美籍外教。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受观众喜爱的歌舞类节目《千手观音》,二十一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姑娘静静地用她们的手势语传递信息,默默地表达了向全国亿万观众的新春祝福。而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姿态动作就很有代表性,二战时期德国军人就根据犹太人的手部动作多的特点来区别逮捕他们。相反,西方人则认为东方人谨小慎微,日本女子的碎步反映出他们的柔顺和屈从心理。同样表达互不相干,西方人习惯将大大交叉地放在胸前表示作为旁观或不准介入,中国人则两臂放低两手相握表达“袖手旁观” 。

六、结语

东西方身势语的种种差异源于文化的差异,源于有着千变万化的文化的民族性。而文化不但具有民族性,还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清楚地认识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和非语言交际都是人们在不同环境、长期历史积淀下的产物,是代代相传和约定俗成的,都是社会共同的习惯。必须要准确把握非语言交际特点,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全面掌握中西文化习俗,了解双方的文化特点、民族心理和习惯,做到“入国问禁,入门问俗”,缩短文化距离,真正相互尊重,平等往来,才能成功地用好非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际,避免交际失误(Communication failure)。

参考文献

[1] Barfield,Owen.History in English Words.Edinburgh:Floris Classics, 1967.

[2] 王福祥,吴汗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中西方隐私观 差异 原因

隐私,在西方社会中普遍存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A man' 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家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是神圣不容侵犯的地方。个人的事也是如此,不想被人知道,更不想受到外界的干预。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没有隐私这个词,体现了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主题。鉴于中西方国家对于隐私观的不同看法,使得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许多误解与矛盾。这就要求我们,与外国朋友交往时,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尤其是隐私观。因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浅析中西方文化中关于隐私观的差异。

一、 隐私观的不同表现

(一)礼貌

礼貌同隐私的关系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区别。在中国人看来,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收入等是对他人的关心,是礼貌的行为。如中国人在街上相遇,常会问道“你吃了吗?”“你去哪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更被我们视为见面打招呼的礼貌行为。但在英美人看来,这些有关家庭、个人一些情况的话题关涉到个人隐私问题,属于不宜话题或禁忌话题,不应该在谈话中提到,否则会使对方尴尬,阻碍交谈的继续。从中学至今,外教的口语课堂上,学生们百问不厌的话题就是“你结婚了吗?”“你今年多大了?”纵使我们知道这对于外国人来说都是“secret”,但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我们自认为的关心总是一个接一个的探知外教的“secret”。因为我们觉得,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问题,称不上是隐私,却不知,对于英美人而言,则认为自己的隐私遭到了别人的无礼干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式的礼貌原则与西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二)工资

中国人喜欢问的另一个问题是“你每个月挣多少钱?”“你这个房子多少钱?”但在西方社会,即使父母子女也可能并不了解具体的工资数额,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家庭很孤立,而是表示一个人的“隐私”和“独立”。但是,他们也并不是不谈及工资。

(三)空间

中国人习惯以围墙为界,用围墙来保护自己的领域,本质上讲,是对群体隐私的一种维护。美国人一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和个人私密感。美国人对家宅、单位、学校与其接壤的邻居间的界限意识十分敏感,不经允许他们绝不进入别人的领地。财富越多,也就代表着隐私越大,空间也似乎就越大。在他们看来,空间与隐私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在中国家庭中,门对隐私的用途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孩子把自己关在门里,父母则会强迫他们把门打开,通常会怀疑孩子在门里做些不好的事情。亲友来访敲门未开时,讲究礼貌的人则会推门,如被推开,就径直进入,小心探问。当推不开房门时,就会有人在门外大声呼喊主人的名字。关系亲近的,常常不敲门就进入,这在中国是很平常的事。在美国,如果门敞开着就意味着一种邀请,你这时便可轻轻敲门以示对办公室主人的尊重,随后自然地就会受欢迎。

(四)年龄

中国人并不害怕提及年龄,“老”象征着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应该得到年青一代的尊敬与认可。而西方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个人奋斗的社会。人老了就意味着从社会竞争的舞台上退了下来,对女性来说,“老”还意味着个人魅力的丧失,这对他们来说是件既悲哀又无可奈何的事情,而且老人的独立意识很强,有一种不服老的自尊心。因此,西方人尤其是女性不情愿与人谈及年龄。在公交车上,你很容易看到年老的人给其他有需要的人让座,同时,如果你帮助年长者也会遭致对方的反感。一位外国游客看见一位年轻人帮助一位身强力壮但看上去年纪偏大的人推车时,他对这样的事迷惑不解,认为年轻人的行为是在歧视别人,侵犯了人权。

来过中国的欧洲人常说“中国人没有隐私可言”,中国不是没有隐私,只是不像美国人那样把个人感情溢于言表。

二、 差异的原因

中美隐私观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不同。从古至今中国都主张凡事以国家、社会和家庭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利益。另外,传统儒家思想教导我们:要重视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照和爱护。所以父母过问子女的交友、婚姻,在日常交往中彼此问寒问暖,过问生活中的私事,就是很自然的事。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倡导独立和自由。他们认为没有隐私,就很难进行独立的思考,难以逃避政府以及社会的压力。隐私与个人自由、个人创造性和独立性密切不可分割。在他们看来,没有隐私,就不可能有自由的社会。

这种差异的产生还源于国家制度及法律保护程度的不同。中国封建制度束缚了人的个性解放和个体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中国法律对隐私权利的保护也相对滞后,这些都是阻碍中国隐私观念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西方国家自由平等的政治制度和强有力的司法维护,都为隐私权利的形成提供了平台。

三、小结

现在,隐私问题已经得到不同国别不同种族人们的普遍重视。对于一名对外汉语教育者而言,我们要加强对于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了解,这不仅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的交流,减少误解与摩擦,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因材施教,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 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周慧. 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J].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