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范文1
(1)中西方教育思想中,对知识获取方式的界定不同。中西方自思想文化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强烈的对比和差异性,同时也为教育理念的不同埋下了伏笔。中国古代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在古希腊同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尊重学生“材”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教师的作用是“助产”,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诘问,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2)中国教育求“稳”,而西方教育求“变”。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个性张扬直截了当,反映到教育思维模式上就表现为东方教育重“和谐、统一、稳定”,而西方文化重“竞争、创新、变化”。中国人都有较强的群体文化心理,很注重“别人怎么看”,这种从众倾向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很少有学生敢反驳老师。与中国文化求“稳”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体文化鼓励独特、推崇个性、倡导变革。
二、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三、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1)中西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顺序不同。顾泠沅教授曾用一个学游泳的例子来说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先把学游泳者全部扔入泳池中,他们相信总有一部分人会浮出水面,当然也有部分会淹死,然后捞上来进行动作教学。中国:在学游泳前将动作要领说清楚,然后将学习者扔入泳池,绝大部分人不会淹死,然后继续进行巩固。从学游泳例子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理论与实践的先后之别,中式的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内容都已经总结成纲,这要比探究性学习更节省时间、效率更高,而且中式课堂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低错误率。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精妙之处,但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在固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和教育思想及背景下产生的,别人的方法固然优秀,如若生搬硬套拿来就用必然会造成自身的不适应,因此中西方教育者不断地寻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中西方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向不同。本研究按照中西教育思维的不同,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即中式课堂教学法和西式课堂教学法,中式课堂教学法更侧重于讲授式、解说式、示范式教学,其知识信息是从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理论归纳后实践练习;西式课堂教学方法更偏重于讨论式、探究式、提问式、情境式教学法,其知识信息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实践练习后理论归纳。
四、教学目的的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西方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西方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力图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发现自己的存在和认识与开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富有可塑性的,其必须经成人的帮助才知道去发现社会的存在和要求,于是老师和家长比较注重通过不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成为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五、教学活动的差异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范文2
关键词: 文化差异 高职 英语教学
地域不同则文化不同,文化不同则语言不同。为什么西方的笑话不能逗乐中国人?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却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就是文化差异。在我国,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高职日常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注意语言的讲授而忽略有关的文化知识,这就造成不少学生虽然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在交际中却常会冒犯对方,导致双方的不愉快。很多情况下,人们可以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但违反讲话规则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沟通。这一切都证明,教师应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英语学习也不例外,要想把中西方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更好地融合,首先我们就应该知道中西方文化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成因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能够使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加深对语言的了解,与此同时,语言则会因为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由来已久,我们在地域和历史等方面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文化方面的差异。
(一)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差异。中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所以,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才会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呢?/你啊,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由此可见,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有很大的不同。
(二)生产劳动
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英语中与水产、航船相关的词语非常多,如:Don’t climb a tree to look for fish.(勿缘木求鱼);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涉及生产劳动方面的词语就特别多,比如英语中只有一个carry来泛指“搬或运”这个动作,但在汉语中就有许多,如扛、挑、担、抬、提、挎等。此外,汉语中我们常用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却会说 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等。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马)呢?原因是中国人一般用牛来耕田种地,而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这些都体现出生产劳动给两国文化带来的差异。
(三)风俗习惯
1.称谓、称呼及敬语谦词
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少。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而因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从而也产生了权力和义务上的不同,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而且,有很多时候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或有时候只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在英美国家人们认为这样是非常得体而又亲切的,但在中国人的眼中,这样的做法却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
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词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西方,他们喜爱追求平等,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所以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不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汝、尔、你、您和吾、我、在下、敝人等敬语。中国之所以敬语谦词如此多也是源于我们的礼仪制度和中国人传统的等级观念,它要求人们跟长辈、上级甚至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同时,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词,在我国谦虚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如不使用,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
2.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涉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或家庭情况等问题是不礼貌的,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而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国家,集体主义观念强,所以中国人很可能会问及这样的问题,以示对别人的友好和关心。例如,中国人可能会说“你每个月工资多少?”“你家有几个孩子?”等。而因为西方气候易变,所以见面经常讨论一些关于天气的问题,不会问及隐私问题,这些问题会令他们尴尬,难以回答。
(四)历史典故
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如果我们对彼此的文化了解不多,很多时候就会很难理解对方,很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文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的典故多源于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英美文学作品及神话传说,如莎翁的作品、《圣经》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
(五)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语法形式完整,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away?(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有时句子看上去松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想留就留下,不想留就走,没人管你”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句间关系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二、文化差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只有清楚和理解文化后,语言学习才会更容易掌握,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要培养出具有高职特色的实用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文化差异的渗透。
(一)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内容随时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中西方国家在文化、风俗、生活习惯、政治上的差异,使学生能够更快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为更好地学习英语铺平道路。例如,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和推广,国外的节日也越来越被我们国人所接受。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教师可以就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节日讲有关Christmas和Valentine’s Day的来历以及这方面的习俗,这样将语言与文化同步进行,不仅增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了解了异国风情,而且能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英语电影、图片等,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让学生接触到教科书中所没有的更为地道的英语。如,带有中文字幕的英文原版电影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一段优秀的电影片段可以帮学生解决很多问题,学到很多可以随时运用的英语精华。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1.找出电影台词中最切合实际生活的部分;2.反复听电影片段,并跟着模仿;3.疯练,直至脱口而出;4.攻克其中的重点单词、口语要素和实用句子,举一反三,直至运用自如;5.话剧表演。
(三)注重英语俚语(American Idioms)的传授
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都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俚语正是这些文化内涵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与外国人交谈时,俚语很多时候不容易被理解,导致沟通障碍。因此,教师可以随时随堂讲授,要求或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平时积累。此外,还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场合与时间,这样理解会容易些。
(四)开设中西方文化选修课
中西方文化选修课向学生提供了中西方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让学生去感知、认同和领悟其教育意义,加强了学生对世界的了解。教师可通过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推论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学到文化史上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分析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到终身学习的本领。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高职英语教学之间关系密切,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设计者对语言本身提出的要求,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知识得到有效的扩展和深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对比,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他们更理解本国的文化,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文化差异的传授是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合文化教育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将文化意识和文化差异真正融会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语言,并能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使英语学习更加多姿多彩,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更迎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润清.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范文3
关键词: 中西婚俗 异同 六礼
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各国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全球多元文化环境中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中西婚俗异同之比较作为切入口,探寻中西婚俗的文化意蕴,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在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的过程中,保持本民族传统婚俗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可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独特习俗。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对比研究中西方婚礼习俗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原则下,我们可以吸收西方国家文化的优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在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深入认识本民族文化特征,重视并保护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纳彩即择配,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纳吉,指提亲,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送彩礼、送嫁妆”。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期,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即正式举行结婚仪式。西方婚俗主要包含四个步骤,即建议、改姓、选期、举行婚礼。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根源、婚姻观念、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婚礼习俗大异其趣。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发掘中西文化的深层意蕴。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中,等级宗法制度严明,人们社会等级观念浓厚。同时,中国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人们十分注重寻找个人的集体归属感。西方社会深受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推崇个人价值至上的价值观,强调个体之间的平等和自由,讲求“人身自由”和“民主平等”,个体意识强烈。
婚礼习俗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婚礼服饰的差异尤其引人注目。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西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全球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历史潮流中,中西方交流的加强和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中西方风俗的差异日益缩减。历史上各民族服饰曾千差万别,特别是各国婚礼服饰特色鲜明,中国的婚礼服饰华丽、颜色鲜艳,同时又具有传统、朴素、保守、内向的特征。中国古代曾依“天玄”而采用黑色婚服,西方一以贯之的白色婚服有着浓重的宗教意味。这说明是中西婚礼习俗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作为人类生活整个系统中的一种文化要素对婚姻事物和观念有着重大的影响,透过作为婚姻缔结形式的婚礼习俗,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宗教或通过神圣的宗教婚礼或经由源远流长的教义对社会群体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中西文化发展模式不同,内涵迥然相异,但是无论是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婚姻还是道德佛教理念渗透下的中国传统婚姻,都选择用宗教话语权彰显其神圣性和重要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越来越重视,婚礼习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中西方婚俗是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其区别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有学者指出:“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一论断有待斟酌。笔者认为,西方基督教婚礼并不随意轻松,而中国现代婚礼则失之谨慎严格。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形式各异的习俗。婚礼习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最能反映这种文化间的差异。近年来,中西方的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如今的中国,在婚礼上穿凤冠霞帔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年轻人追慕西式婚礼浪漫唯美的风格,将西方元素注入婚礼仪式。然而穿着白色婚纱步入的不是教堂而是酒店,没有在牧师面前对上帝宣誓而是跪拜高堂,令婚礼显得“不中不西”,既没有西方照耀下的庄严肃穆,又体现不了中国婚姻伦理崇尚的“孝敬长辈”、“相敬如宾”。面对多元文化带来婚礼习俗的嬗变,笔者认为,保持本民族风格、彰显传统文化是对待婚俗和其他文化习俗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05.
[2]欧阳若修,韦向学.外国婚俗[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
[3]郭金秀.从婚礼习俗看中西婚姻观中的宗教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
[4]范明生,陈超南.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范文4
关键词:文化碰撞;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具体体现
BBC作为全球作为全球知名广播公司,在在全世界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因而其名下拍摄的纪录片等有来自全世界的受众在收听或在线观看。相应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一经播出就受到全世界的热议。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实验的故事。看过那次纪录片的人都知道,里面剧情一波三折,学生们由刚开始的反抗故意挑事到最后的逐渐朝着老师们所期待的方向变化等,如果细细体会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说英国学生调皮捣蛋不听话,不如说是学生们对外来文化的不适应或者说是文化之间的碰撞。本文主要就纪录片来看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首先来分析一下自然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着广阔的领土里面地势地貌也是相当复杂的,相应的由于中国领土南北喝东西跨度都很大。气候差异也很大。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自然环境生活的中国人,其所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是因地而异的。
其次就是文化传承因素。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次朝代的更迭中,汉文化等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同时又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扩大了自身的内涵。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更多的是文化的交融性和抗挣性,形成了价值观的多样性和权利观。
最后就是社会结构问题。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大地上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现在为世人所接受的是56个民族,然而在历史上其数量要远远超过今天。众多的民族都在自己的活动区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所以中国的文化复杂性和多样性就可以不言而喻了。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纪录片里的具体体现
首先:从思维方式上来看,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比如说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幕,在思想道德课上,英国人把这节课叫做social education.李老师在第一节课上选择的课题内容是孔子《论语》里的句子。第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句是:敏于事而慎于言。第三句是:三思而后行。同时,她也就孔子的其他观点做以阐述。例如:teacher said:“according to our cultures,students are born to obey the rules,respect the authority,so parents are always right...and everybody know to respect teacher and parents.”
students interrupted and said:“parents are not always right.”
从李老师的上课内容我们就可以以及我们经历,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思维是基于事实或者说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所以我们国家把儒家学说作为培养我们价值观,形成社会道德体系的重点来讲解。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和实证。我们耳熟能详的苏格拉底在他活着的时候,经常去大街上与人辩论一求真理。也正因为这种长期形成的理性思维,才使英国的学生对老师授课内容有点接受不了并提出了自己的反对观点。这就是典型的思维方式导致的文化碰撞。
其次:从价值取向看,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在整个纪录片里,以英国学生为代表的个人主义和以中国老师为代表的集体主义进行了多次碰撞。比如:
第一幕:升国旗。
Chinese teacher:it’s the time when we show our respect to our country and when we can find a sense of belonging.
English student A:just a flag.you don’t need to see it everyday.
English student B:it’s pretty boring,to be honest,I don’t see the point,either,because it’s just raising a flag into the air.
第二幕:思想品德n。
Teacher Li:you have to adjust yourself to be suitable to the society instead of everything to suit to you.
Student:in my opinion,I think that’s wrong.I think you should be your own person.you should be who you are.
从上面两个对话可以清楚的看到集体主义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英国不是很愿意被接受。
再次,从伦理道德上看,西方人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在纪录片的第一集里,有这样两幕:
第一幕:关于黑板报上的Confucius quotes.
Teacher Li taught: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knowledge makes humble ignorance makes proud)
Students interrupted and said:“I doubt what humble means.”
第二幕:有这样一个男孩叫Joe,当他面对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体育时,他哭了。
而且他非常看重别人的眼光。He said:“if everybody is seeing you,and you are doing the worst in the class.”相反当他用超快的时间解开中国玩具套环时,他非常自豪的在旁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能并主动去帮助别的同学。
从上面两个情景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为人处世遵循孔家教训,以谦虚谨慎,低调务实唯美。而西方文化正好相反。所以当听到谦虚使人进步时,就有学生对此表示怀疑。而且从第二个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功似的狂喜。
最后,从社会关系上看,西方人平等意识比较强,中国人等级观念比较强。西方的平等意识强调个人竞争之上的平等,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能充分尊重他人。
三、结语
基于各种因素,中西方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存在文化冲突的时候,文化融合也不断上演。比如说在此纪录片中老师们所组织的做饺子、跳中国扇子舞、以及剪纸等活动就是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并且很受英国学生的欢迎。还有在体育老师介绍中国体育考试时用拼音Gao Kao一词没有用相应的应该词汇。英国学生都听得懂。这就是文化融合的一个体现。所以,文化冲突固然存在,但只要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了,文化融化将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北京外研社,1999.
[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障K[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范文5
【关键词】中西方 面子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03-02
面子观是礼貌原则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十分重视面子的问题。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且历史文化和思维习惯也不同,所以中西方的面子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人,从西方的面子观中取长补短,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加强对西方面子观的了解,认识到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人们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更加顺利。
一 中西方的面子观
1.西方的面子观
国外学者对于礼貌做了诸多的研究,提出许多理论模式及研究方法。高夫曼对面子做出的解释为:一个人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他认为人们追求面子,是为了获取更正面的社会价值,是为了展示自身的优越。布朗和列文森在1978年提出面子理论,并且在1987年对这一理论做出修改和进一步的阐述,认为面子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并对礼貌现象与面子问题做出系统的论述。具体表现为,当掌握话语权的一方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对方产生威胁时,那么他就会考虑这个行为的实施程度以及对对方的实际威胁效果;人在说话时会考虑双方的亲密程度、社会地位以及考虑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的强求感。说话人最终决定采取的礼貌方式、交际策略都是由此产生。
2.中国的面子观
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面子做出研究,她认为面子代表的是人们的声誉,是通过人的成功和不断进步获得的良好评价,也是人们用努力和聪明才智构建起来的声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看重面子,甚至有人爱面子胜于生命,很多中国人认为面子是荣誉、声望,也是自尊和尊严,为了维持和保护面子,人们有时可以付出任何代价。面子就好比中国社会的道德戒律,面子表示着一个人的道德完整性。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于面子有关的行为相当重视,譬如“赏脸”“丢脸”“给面子”“照顾面子”。此外,中国人在人际交流中习惯贬己扬人,而对于别人的不当之处,在批评时又习惯先扬后抑,先给予肯定再指出不足,充分顾全和维护他人的面子。这种面子很大程度上标识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群体认可度。
3.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综上,可以看出中西方首先在对面子的定义上存在差异,中方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形象和个人的社会地位体现,而西方则更加倾向于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看重个人的行动自由和个人的愿望满足,不受约束。前者以社会为中心,后者以个人为中心,存在明显的不同。中国人的面子多赖于外界所给予的认同和肯定,没有布朗和列文森所讲述的消极面子这一点。比如中国人习惯在宴客时劝酒、劝吃,相互夹菜,虽然是热情好客之举,实际却又有妨碍他人自由之嫌,也就是布朗和列文森所讲述的消极面子。西方更加看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解放天性,重视个人隐私。
二 中西方面子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不同的价值观,中西方礼貌也就存在差异,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看法也源于此。
1.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
受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影响,中国人强调集体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很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影响下,对集体的重视显得尤为突出,由此产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就顺理成章。突出集体能动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统一的,人应该受集体约束。与此同时,儒家礼教应运而生,强调人与集体、社会的和谐统一。儒家礼教倡导个人应最大限度地服从集体、社会。中国人的面子主要是建立在社会群体的意识上,是与社会群体对个人的认可程度、认同程度相挂钩的。
西方国家的历史主要是以民族迁徙为主,在不断的迁徙中开拓领域,融合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历史。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显得独立、立体,逐渐看重人的自我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强调和突出个人的能力体现,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主义。同时,西方社会产生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基督教,基督教推崇自我实现,重视个人的思想,这些都对西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方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更是加深了对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重视。西方人的面子是建立在个人的行为自由,权利、隐私、愿望得到尊重和满足的基础上。
2.中西方人们性格和思维模式的差异
西方人经常对中国人的某些行为处事,表示不理解。中国人的性格与西方人相比较为内向、含蓄,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张扬。中国人在利益受到威胁时,不会直接点明,而是会谦让,比如孔融让梨。中国人有时习惯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的利益得到满足,习惯顾全大局,重视集体利益。然而,西方人不一样,他们习惯主动争取自己的利益,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和威胁,努力捍卫自己的消极面子。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考虑,讲求圆满,追求和谐和辩证,思维上会比较笼统、模糊,做事喜欢“留一线”,这一点从中国人平常的说话习惯上便可发现。而西方人的思维属于线性思维,习惯先有部分再到整体,擅长逻辑思考,条理分明地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具体问题。在合作有冲突时,一般是更加看重实际利益,尽量传递给对方足够的信息,让别人尊重自己,保全自己的积极面子。
3.中西方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的一大来源是儒家文化,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十分久远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儒家文化十分倡导群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即强调团体的作用,无论是谁都要尽自己所能去服从团体,为团体服务,最终形成团体之间的共识。中国人十分崇尚集体的力量,追求集体荣誉感也正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有的时候,宁可用个人利益来换取集体的利益。西方国家由于其地理环境以及受到基督教影响较为深刻的因素,人们所向往的是个人的自由、民主以及独立,其体现出的是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这具体体现在西方人特别讲究个人的隐私和权利。从这个层面来讲,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正是其不同价值观念所作用的结果,中国注重集体的面子,而西方注重的是个人的面子。
总而言之,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只是其文化差异中的一个方面,受到各自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不同的影响。随着世界开放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化,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呈现出相互包容的现象。对于面子文化的中西方差异,只有深入到双方的文化内涵中才能挖掘出其本质,了解各自的言语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因不理解而造成的交流障碍,最终促进中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三 面子观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
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是经历长久的历史演变聚积而成的,不能因为差异化的存在,就做一味的排斥或抵触。作为中国人,从西方的面子观中取长补短,并对自身的面子观做适当的扬弃是必要的。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多样化,是大势所趋。中国要更好地发展自己,就要与西方积极地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发展彼此。而前提是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信仰。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含蓄委婉的,但西方的面子观与中国不同,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应该充分考虑西方人的面子,尽量做到客随主便,或者主随客意,这样才能更好地合作交流。
四 结束语
面子观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面子观,它反映了不同地域范围内不同的行为规范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中西方的面子文化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双方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在其对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不断影响下,继而形成了不同的面子观。作为中国人,要在充分了解西方面子文化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和谐交流。
参考文献
[1]刘亚茹.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3)
[2]黄金德.试论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J].琼州学院学报,2009(6)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范文6
关键词:节假日 中西方思维模式 不同
一、前言
2005年,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很多中国人在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国节日何以被韩国捷足先登,申请成为他们的世界文化遗产,不能不令我们这些屈原故里的人感到伤感和失落。同时,韩国端午祭的申遗成功,也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切实行动起来保护我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笔者对中国的传统节假日以及法定假日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中西方在节假日的具体庆祝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则直接体现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二、中西方节假日时间对比
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及法定假日时间一览表(国际通用节日及名人诞辰除外)
1.元旦公历1月1日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4.龙抬头农历正月二月初
5.植树节公历3月12日
6.劳动节公历5月1日
7.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8.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9.青年节公历5月4
10.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11.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
12.教师节公历9月10日
13.国庆节公历10月1日
1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15.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16.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
17.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八日
18.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西方主要传统节日及法定假日时间一览表(以美国为例,国际通用节日及名人诞辰除外)
1.新年 1月1日
2.总统纪念日林肯诞辰和华盛顿诞辰之间的星期一
3.情人节2月14日
4.愚人节4月1日
5.耶稣受难日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五
6.复活节一般指3月21日或其后第一个星期日
7.植树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五
8.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9.阵亡将士纪念日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10.国旗日6月14日
11.父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12.独立日7月4日
13.劳动节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14.美国甜蜜日十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15.退伍军人节十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16.万圣节10月31日
17.感恩节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18.圣诞节12月25日
通过对以上主要中西方节假日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18个主要的中国节日中,除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日期每年可能有所不同外,其余节日的时间都是非常确定的,每年均在同一天进行庆祝;而在18个美国的主要节日中,我们可以发现除7个节假日有具体的时间外,其余假日每年庆祝的时间都会有所不同。其中中国有具体日期的节假日占到了88.9%,而美国有具体日期的节假日仅仅占到了38.9%。对比两组数字,我们不难发现,这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占到了50%。
三、中西方节假日时间差异引发的思考
为什么中西方在节假日的庆祝时间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究其根源,中西方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或许可以解释这一有趣的现象。毋庸置疑,不同思维模式的形成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密不可分,反过来,已经形成的差异性思维模式在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中西方节假日庆祝时间上的差异恰恰是不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性的一种间接、概括的反映,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思维,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并进一步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受到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的耳濡目染,人们的思维方式会逐渐成形稳定。思维模式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去遵循这种习惯的思维定式,并用这种方式指导并制约其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及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差异性思维模式。
首先,从目标上,中国人强调的是统一、秩序、和谐,因此整体意识较强。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中国节日具有统一、准确的时间。因为只有这样,节日的庆祝活动才便于明确时间,从而体现出良好的秩序和和谐的氛围。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强调个性和自由,因此个人意识较强。例如,将节日定在某个周末或工作日,就表现出了一种自由和随性,而赋予节日一个时间段,则为大家庆祝节日的时间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将人们的个性进一步地彰显出来。不仅如此,这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体现。例如,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大型文艺表演,国庆60周年的大型庆祝活动,无不体现出中国人崇尚的统一、秩序、和谐;而时中国仪仗队的整齐划一和英国仪仗队的高低错落、胖瘦不均,则无不体现出二者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
其次,从认知过程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由微观到宏观。说到节日,我们便很自然地想到了中西方时间表示方法的差异。例如,中国人表示时间喜欢从xx年到xx月再到xx日,而西方人则喜欢将年放在最后;不仅如此,中国人表示地点也喜欢从大到小,从国家到xx省xx市xx街最后到xx号,而西方人的表示方式也同样恰恰相反。至于冬奥会后,年仅18岁的周洋之所以遭受质疑,也与许多中国人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不无关系。获得冠军后,周洋感谢父母,希望他的父母生活得更好一些但却忘记了感谢国家的培养。一句原本非常真挚纯朴的话,却引发了一场争议。原因很简单:她没有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先国后家、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模式,她这种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的做法显然与一些人已有的思维模式相悖,于是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次,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中国式思维更多地体现了一元性,而西方式则更多地体现出了多元性。中国式节日庆祝的时间点和西方式的时间段便是一元与多元思维模式的具体体现。此外,这种一元与多元化思维的差异还体现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体系中。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当中,孩子们面对的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非此即彼,很少有开放性的问题,即便他们面对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在国外,面对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问题时,孩子们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而每一种答案则都有可能是正确的。
最后,从处事态度上来说,中国人的思维中推崇一种将复杂变简单的至高境界,习惯于遵循某一定式。而西方人的思维中则讲究变革和创新,在中国人眼中,他们也许会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例如,中国的绝大多数节日有具体的时间,且每年的日期都不变,于是很容易记忆。而西方的很多节日常常在某月的某个星期几,日期年年不同。难怪一些中国的年轻人说不清母亲节或是父亲节的时间,尽管他们已经为他们的父母庆祝过几次这样的节日了。再比如,中国人为每一位的数字都起了一个明确的名字,如“个、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单位各自分工明确,读取一串数字时,我们只要将数字和他所在位置的单位一起念出来就可以了;而西方人读数字时则涉及到一些运算,尽管这些运算并不难,但却始终不如中国式的简单便捷。例如:199999,中国人会说: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而西方人则说:one hundred ninety nine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ninety nine.
那么,不同的思维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方式究竟有些什么影响呢?
比如,美国某个州原本打算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但由于公路沿线的一个美国家庭拒绝搬迁,导致这条公路事隔10年仍无法修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个体意识太强,太注重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放置于公众整体利益之上所致。而中国这些年之所以发展迅速,则恰恰得益于思维中强大的整体意识和将整体利益放置于局部利益之上的结果。
再比如,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便不难看出,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是以统一的面孔出现的。尽管其间也有小国林立,群雄争霸的时期,但在那些时代伟人的心目中,却始终存在着将各个小国大一统的思想。因此,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有人站出来完成这一统一大业。秦始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还统一了文字和钱币。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观西方人,他们则恰恰相反,由于更加注重个性,因而整体性便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对比中、欧,我们不难发现:中、欧虽拥有大致相同的纬度和大致相同的面积(欧洲总面积是93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中国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欧洲却一直是小国林立,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欧洲。归根结底,是他们太注重个性,相互之间无法包容所致。
当然,西方式思维模式也有其先进和可取之处。比如,中国人口众多却至今未能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即便有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也都是来自欧美的华裔,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被西方同化。再比如,许多现代新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西方国家,在他们轻松地享受知识产权带给他们的高额利润的时候,中国人则以仿造能力强而出名,从而依靠简单的模仿赚取着低廉的产品差价。不同思维模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由此可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