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的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发展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发展的方式

政治发展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发展方向

前言: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国家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体制的不断了解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较为枯燥的特性,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对于教学思想也应该做到进一步的转变。本文就结合相关现状展开相应的研究过程,希望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能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当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现状

1、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枯燥。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并不是在现阶段形成的一种教学现状,这是在思想政治学科形成时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该学科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应该加以正确的认识,这就是我们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应用的现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2、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手段单一已经成为我们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新颖,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出现一定的问题,教学效率偏低以及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等等。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用普遍存在的基本现象,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还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二、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应用的不足表现

1、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不能做到积极的引导。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进行的教学方法还是在于正面的“灌输”与强化,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其理论知识。但是通过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在课堂进行硬性的内容讲诉过多,对于学生的思想没有进行充分的引导所导致的,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应用不足的主要表现之一。

2、学生自身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得不到正确培养。我们在进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学生自身考虑问题的机会较少,从而使学生在一定基础上并不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对知识点的判断,使得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做到完整和全面,使得这方面能力培养过程较少,进而使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得不到培养,我们广大教师对于这一点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3、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不能够得到及时提高。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可以看出这样一种教学现象,在进行课堂习题的完成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出现的问题还是不断地询问教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我们教师的依赖性过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正确的培养过程,同时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得不到发展。针对于这样的一种现状存在应该起我们广大教师的重视,在今后的解决过程中还应该做到进一步的充分。

4、学生知识点的串联过程得不到正确促进。知识点的串联过程是我们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学生一旦出现知识点的缺漏都会导致自身学习结构缺失,使得知识体系从整体变成了分段。但是我们在进行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的培养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学生自身的知识点串联过程经常出现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不足的表现之一。

三、当今教育形式下对于教学方法的发展要求

1、对于“探究式”教学法及“合作教学”法加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死板”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比如说我们在进行对《正确消费观念》课程的讲述过程中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自身认为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学生对于这一问题就会进行不断的思考,同时对于自身的观点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换,这样“探究式”教学以及“合作教学”就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对于“课堂辩论赛”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应用。在对于学生自身问题考虑全面性培养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合理并且是党的组织课堂辩论赛是提高这一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中教学方法,学生通过相互辩论使得学生在考虑问题是能够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出发,使问题考虑得更加全面。比如说我们在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就展开了一场课堂辩论赛,在正反双方激烈的争辩下使得问题逐渐得到了完善,从而使学生对于这一方法的印象极为深刻,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正正的体会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3、课堂问题情境设置过程逐渐完善。我们在进行对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对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存在的疑问,将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但是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问题情境设置进行充分的引导。比如说在进行对《矛盾》的含义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进行一个小片段作为有道,让学生自身的感觉出现比较无奈的状态,最后让学生能够提出所看的片段存在的矛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等等,这也是我们今后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4、教学手段及方法做到充分具有针对性。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发展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的充分以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我们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给不同的学生对其产生积极的效果,还比如说我们在进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而言我们就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让学生对这一方面内容能够做到真正理解。这是我们在今后教学方法研究以及发展的主要方向所在,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

结论:

以上就是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的相关研究与论述过程,对于当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运用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论述进而提出今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在进行研究与论述过程中自身的观点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希望得到我们广大教师以及学者们的积极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彦才;新课程改革:尴尬与应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6)

政治发展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纺织品 抗菌剂 抗菌整理 抗菌性能

中图分类号:TS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95-01

普通纺织品对微生物细菌或真菌等没有抑制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的纺织品被认为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媒介物,当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遇到适宜的营养、湿度、氧气和温度时,即迅速在纺织品中生长、繁殖[1]。纺织品上细菌的存在,不仅会对纺织品性能,也会给服用者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防止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减少其在环境中的传播与蔓延,我们需要对纺织品中微生物进行人为的处理和控制[2]。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抗菌剂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抗菌剂整理纺织品的方法,以及最终的抗菌纺织品抗菌效果测试。

1 对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要求

要使纺织品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并且在整理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不利因素,对纺织品的抗菌整理要求如下:(1)抗菌剂抗菌性能良好,对细菌或真菌具有广谱性,同时要求抗菌剂低毒或无毒,对人体无害,满足生物相容性;(2)经抗菌剂整理的织物抗菌效果持久性有效要好;(3)纺织品在经过抗菌剂处理后,对织物外观、性能等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 抗菌整理剂的分类

抗菌剂是指采用化学或物理手段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并降低其活性的物质,少部分整理在织物上会赋予其良好的抑菌效果。抗菌剂由其组分可分为三大类,即天然、有机和无机抗菌剂[3]。(1)天然抗菌剂从植物和甲壳质动物中提取,在酸性条件下被溶解成含有氨基,能够吸附并与微生物细胞壁阴离子成分结合,阻止了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进而对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抑制作用。对天然抗菌剂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安全性高,但来源受限,耐久性差。(2)有机抗菌剂分为低分子、高分子、天然型及季铵盐类抗菌剂,杀菌过程中菌类的细胞膜被损伤是在化学反应中进行的,进而使得蛋白质变性,细菌的正常代谢作用被破坏。对有机抗菌剂杀菌能力强,但毒性较大,对机体环境要求苛刻,耐热性差。(3)无机抗菌剂对细菌或者真菌杀菌机理是利用Ag、Cu、Zn等金属单质对细菌作用来实现的。对于无机抗菌剂抗菌性能广、持久有效、安全性高、热稳定性良好、微生物抗药性小。目前此类抗菌剂在纺织品抗菌整理方面被广泛应用。

3 抗菌剂抗菌机理

对于细菌或真菌来说,主要是典型的外细胞壁结构,此细胞壁对其细胞内部成分的完整性起到了保护作用。细胞壁向内一层为细胞膜,有选择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通过,还是部分酶的反应场所,因此细胞的完整性和各组分的正常运行对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尤为重要。当纺织品经抗菌剂整理后,在使用中,抗菌剂就会对环境中的细菌的细胞壁起到破坏作用,使其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从而抑制酶的活性,蛋白质变性,丧失了分裂增殖的能力而死亡。

4 纺织品抗菌整理

目前纺织品抗菌整理主要分为两类:抗菌纤维法和后整理加工法。(1)抗菌纤维法主要用于针对合成纤维,在熔融纺丝阶段将抗菌剂混入纺丝液中,可制成抗菌性能的纤维。此法能使抗菌剂均匀分散在纤维中,抗菌效果持久、安全、溶出量小,但要求抗菌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并且不适用天然纤维,应用受到了限制。(2)后整理加工法是指将织物通过浸渍、浸轧或交联剂交联的方法浸入含有抗菌剂的溶液中,在经高温焙烧后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织物。根据纤维和抗菌剂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溶出型和非溶出型抗菌纺织品。前者是指抗菌剂能够从纤维内部慢慢扩散至纤维表面,在其表面形成抗菌环,仅适用于一次性抗菌。后者指抗菌剂与纤维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共价接枝,抗菌过程中抗菌剂不能扩散,但是当细菌接触到纤维时就会被抗菌剂杀灭,抗菌效果持久有效。此类抗菌纺织品在家庭床上用品、内衣中应用广泛。

5 抗菌性能评价

5.1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灭菌浓度(MBC)

MIC法将细菌分别滴入经阶梯式稀释过的抗菌剂中,然后定量检测抗菌剂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操作过程是将一定浓度的抗菌剂注入液体培养基中,接种菌液,振荡试管使二者能够充分地均匀接触,静置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MBC法检测步骤同MIC,对于抗菌剂和菌液需充分振荡1 h,得到抗菌剂的最低灭菌浓度。该法用于检测灭菌的抗菌剂最低浓度,但需1 h才能产生结果。

5.2 抑菌圈法

也叫琼脂扩散法,是一种定性评价的方法,对抗菌剂抗菌效果做以最初的评价。在琼脂培养基中注入菌液,振荡均匀后倒入培养皿中,或者将菌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培养皿表面,然后在含菌的平板上将抗菌剂以不同的方法放置,培养一段时间,以圈的大小来对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做初步的评价。

5.3 振荡接触抗菌法

采用强烈的振荡使得抗菌剂与菌液接触的机率增高,一般应用于非溶出性材料。对于纺织品和表面粗糙的样品测试抗菌性能,此方法是最合适的。我国卫生部于1996年了GB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并在2006年了纺织行业标准FZ/T73023-2006,至今一直使用。

6 结语

抗菌纺织品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人民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和公共环境交叉感染率的降低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检测方面还没有相关技术质量部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安全存在隐患,同时无法用肉眼从产品外观上鉴别其是否具备抗菌性能。因此,我们需要在抗菌纺织品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对其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探索开发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无毒害、高效抗菌,且不影响纺织品本身品质的新型抗菌纺织品。

参考文献

[1] 付伟,吴卫华,王黔平.新型银系抗菌剂的现状和展望[J].江苏陶瓷,2006,39(5):26-28,33.

政治发展的方式范文3

关键词:脱钩弹性;LMDI模型;强脱钩;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15-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04

一、引言

目前,中国碳排放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制造业碳排放就占了80%以上。国际上,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国外直接投资将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借口环境约束、质量标准,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形式制约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可见,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将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和国际等因素约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

近几年,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能源极具短缺的趋势下,国内学者加大了对中国制造业在面临能源约束和节能减排的研究。张艳辉(2005)认为在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资源节约型制造业成为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他提出了对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包括4大要素和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上海市制造业的资源节约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制定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陈诗一(2009)研究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以重化工业行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高碳排放对这些行业成长的影响是负面的[2]。王文治、陆建明(2011)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出污染物的排放数量逐年降低,制造业中相对污染密集的行业其污染排放受到其他行业的需求拉动影响较大,而相对清洁行业对其他行业污染排放的拉动较强[3]。徐盈之等(2011)运用改进的拉氏因素分解法对中国制造业1995―2007年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基于DPSIR框架构建了碳排放脱钩指数,对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了测度[4],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着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产出效应为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应为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制造业部门碳排放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但强脱钩年份较少;在强脱钩向弱脱钩的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效应起着关键作用。潘雄锋等(2011)基于1996―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进行了测算[5],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在1996―2007年间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制造业碳排放强度下降均是由效率引起的,而结构则引起了碳排放强度的提升。

目前,脱钩弹性已成为产业低碳化测评的主要方法,脱钩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另一种是用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进行衡量的相对脱钩[6]。本文利用脱钩弹性来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弹性等于碳排放总量的百分比变动与同期GDP百分比变动之比,来反映经济体低碳发展所处阶段和程度。用公式表达如下:

(1)若R

(2)若R=1时,表明CO2的变动幅度与GDP的变动幅度保持一致。

(3)若R>1时,表明CO2的变动幅度大于GDP的变动幅度。

特殊情况下,若R=0时,表明尽管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CO2的变动幅度为零,处于完全低碳状态。

本文分析的是制造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之间的关系,为了体现制造业的角色,势必要将制造业的相关变量融入到公式(1)中。根据产业因果链,笔者将公式(1)分解如下:

其中,Scale表示制造业规模,可以用制造业能源消费量来衡量。其中第一项表示产业发展脱钩弹性,第二项表示产业排放脱钩弹性。

(二)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9》中的“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中的“工业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实物量)”和“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计算中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采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采纳的碳排放系数。笔者主要选取对制造业影响较大的产业,选取标准是对应的能源消费量大于2000×104tC。

(三)数据处理

采用“物料衡算法”和“经验计算法”计算能源的碳排放量:

其中,E(CO2)表示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i表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Qi表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ri表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原煤的碳排放系数为0.7559,原油的碳排放系数为0.5857,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0.4483,水核电的碳排放系数为0。求解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LMDI模型。本文从碳排放系数、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强度)、经济增长等角度来分解制造业的人均碳排放量。其中,经济的增长受到资源、技术与体制的约束。

其中,Ei表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Qi 表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Q表示国内制造业的能源消费量,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pop表示人口规模。排放因子因素(碳排放系数)用coei表示,即i不同类型的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能源结构用stri表示,即i种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份额;能源效率用eff表示,即GDP单位的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因素用gro表示,即人均GDP;pop表示人口规模因素。其中,终止时期t的碳排放量分解为:

t时期相对于基期的人均碳排放量增量表示为:

t时期相对于基期的人均碳排放量变动比率表示为:

其中,Cres和Rres分别为(9)式和(10)式中对应的余项。

三、实证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我国2001―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效率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人口规模效应及总效应的变动情况(表1)。

可以看出,总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保持一致,即总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人口规模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次之,而能源效率则是制约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

根据并利用公式(2)、(3)和(4)及表1得到相应的脱钩弹性(表2),GDP、二氧化碳排放及制造业能源排放的变化情况如图2。显然,二氧化碳排放与制造业能源总量的变动趋势一致,而且两者的变动不如GDP变动的明显。

1.产业排放脱钩弹性值均大于1,说明产业排放与产业发展脱钩状态表现为增长连结。

2.2001年和2002年的产业发展脱钩弹性小于1,说明产业发展与GDP脱钩状态表现为弱脱钩;2003-2009年的产业发展脱钩弹性大于1,说明产业发展与GDP脱钩状态表现为扩张负脱钩。并且,除2007年和2008年以外,产业发展脱钩弹性呈现递增趋势,这种趋势在2009年表现尤为明显。

3.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弹性值均大于1,除2009年以外,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弹性值呈现递减趋势,说明相对于经济的发展、GDP的增加来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相对缓慢。其中,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能源效率提高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增长有抑制作用。

四、政策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限制经济增长来约束碳排放量的增长是不切实际的。 “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碳减排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减缓CO2排放增长应通过降低能源强度、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高碳能源比例、增加低碳能源消费,以及控制人口数量来实现。建议进一步深化我国能源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完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源价格结构和比价关系;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对生产者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惩;建立制造业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市场的激励机制调动制造业减排的积极性;加强温室气体减排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减排的重要意义以及日常消费行为与减排的关系认识非常有限。因此,增加碳减排的实施力度,必须加强气候变化宣传,不断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以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此外,还应注重公益团体、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促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自愿节能减排,以提升全社会的节能水平,构建节约型、生态型、集约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本文碳排放脱钩弹性、分解方法以及数据来源等的不完善性,对一些隐含因素还不能做出完好的解释,仍需要相关研究者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忠民,姚宇,庆东瑞.产业发展、GDP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1).

[2]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4):41-55.

[3]王文治,陆建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的污染排放:基于行业投入-产出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8).

[4]徐盈之,徐康宁,胡永舜.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J].统计研究,2011(7):55-61.

政治发展的方式范文4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政治发展的方式范文5

    一、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目的和原则

    (一)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目的是:建立与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在政府指导下组织建设的向中低档经济收入家庭出售的普通微利住房。中低档经济收入家庭的划分由市政府确定,每年公布一次。

    (三)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基本原则是:在政府组织指导下,采取优惠扶助政策,扩大住房金融服务,降低住房价格,提高住房质量,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全市人民住房达到小康居住水平。

    二、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组织领导长沙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住房办),按照市领导小组安排,负责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计划、国土、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配合,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资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按国家、单位、个人合理负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主要来源有:

    (一)各级财政安排的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专项拨款和借款;

    (二)政策性住房资金中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资金;

    (三)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用于城市建设的部分安排一定比例资金;

    (四)银行发放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贷款;

    (五)政策性和商业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六)个人购房资金(职工工资、个人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

    (七)其它资金。

    要积极发展住房金融,完善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开展住房贷款保险,适当放宽个人住房贷款期限。商业银行要优先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主要用于职工个人购买、建造、大修理自住住房贷款。要发展住房公积金与商业银行贷款相结合的组合住房贷款业务。

    四、经济适用住房扶持政策为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将采取以下优惠扶持政策: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严禁转手炒卖土地。

    (二)根据市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求,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开发建设的土地依法予以收回,作为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

    (三)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中应缴交的各项市属权限范围的收费和基金,依市住房办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方案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和市领导小组批准的《经济适用住房收费缴交通知单》(以下简称“收费通知单”),由市收费局按每平方米50元的标准在销售环节一次性收缴。其他收费部门和单位不再分别收费。各办理建设手续的部门依上述《批复》和《收费通知单》即可办理手续。未取得《批复》和《收费通知单》的项目不得比照享受优惠减免。

    (四)经济适用住房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零税率计征。所得税不实行预征。

    (五)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外市政大配套工程费可由政府承担;小区内非营业性配套公共建设项目按实列入成本;营业性配套公用设施不再无偿划拨。

    (六)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济适用住房专项建设用地内建设的房屋(扣除该建设用地内的拆迁安置用房和非营业性配套用房),除主要作为经济适用住房外,视项目具体情况由市经济适用住房领导小组审批决定,划出一定比例(20%?30%)房屋作为经营性用房,其收益用于平衡开发建设资金,充实开发周转资金。

    (七)降低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由市、区政府统一组织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建设征地拆迁,并可实行货币化拆迁安置补偿的办法,严禁违规拆迁和超标安置。

    (八)鼓励单位统一组织职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有条件的单位可按我市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给予购房补贴。

    (九)鼓励单位按规划利用现有空余土地筹资或集资兴建经济适用住房,解决本单位职工住房问题。

    五、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管理

    (一)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以政府统一指导下的社会化、大规模成片小区建设为主。禁止单位零星新征土地建设住宅,确需建设住宅的,只能利用单位现有空余土地或在市统一组织开发的经济适用住宅小区内购买或建设。

    (二)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规划设计,要贯彻“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思想,严格按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执行,对规划设计方案一律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竞选确定。

    (三)控制经济适用住房设计和建设标准,户型建筑面积以80~100平方米为主;允许经济适用住房室内装修采取底灰粉饰粗框装修的形式交验。

    (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施工必须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施工队伍,中标单位不得再行转包,并实行建设监理制度,保证工程质量。

    (五)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降低能耗,提高建设水平和科技含量。

    (六)工程项目的验收,要严格执行国家验收规范及制定的《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

    (七)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实行项目责任制,建设单位对工程负最终责任,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优质。销售住房时,须向住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交付住房之日起6个月内必须为住户办理好房屋产权证。

    六、经济适用住房的出售与价格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出售实行申请、审批制度。购买对象的确认,需经本人申请,由单位和系统或街道办事处和区对照标准审查后,报市住房办审定。

    (二)经济适用住房出售价格构成包括以下八项因素:

    1.住房建设的征地和拆迁补偿、安置费;

    2.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3.建安工程费;

    4.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

    5.以上4项之和为基数的1?3%的管理费;

    6.贷款利息;

    7.税金;

    8.3%以下的利润。

    (三)出售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平均售价应控制在1000元/平方米以内。各开发单位不得擅自提价向社会销售。具体售价由市住房办会同市物价局,根据以上8项因素逐项审查核实,报市政府审定后公布执行。

    (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每户只能享受一次。购房面积超过该户政策规定户控面积标准的,超面积部分按市场价计价。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付清全部款项后,产权归个人所有,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条件下可按长沙市职工所购公有住房入市办法进入市场。

    (五)不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而采取欺骗手段弄虚作假购得经济适用住房的,一经发现,立即收回房屋或按届时商品房价补购房款。

    (六)已购得经济适用住房的单位或个人,违反上述第(五)项规定出让或变卖房屋,其交易无效,并没收非法所得收入。

政治发展的方式范文6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是地方产业集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持对象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项目、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项目、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产业集群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关键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政策 专项资金 支持对象 监管

产业集群(简称“集群”)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热点。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现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要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倾斜,有条件的地区可创设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建设。部分省市在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如: 2007年,江苏省出台《江苏省产业集聚区创新服务专项资金资助暂行办法》,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2008年,江西省出台《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湖北省出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宁夏出台《关于促进“五优一新”产业集群发展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山东、湖南、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市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尽管自2001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政策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但多侧重于国外产业集群政策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的评述、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和政策建议探讨,而关于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就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对象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界定

一般而言,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选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虽然产业集群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仍离不开政府的适当干预,因此,政府制定、实施产业集群政策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从欧美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的实践来看,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政策不仅能弥补市场以及集群自身的缺陷,还能产生巨大的效益,促进产业集群的有序发展。制定和实施包含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在内的地方产业集群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市场失灵理论、系统失灵理论、政府产业政策失灵理论。

运用“属+种差”的定义方法,可将“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界定为: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是从地方政府按照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目标,由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支持和引导当地产业集群发展项目的专项资金。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来源一般是一种财政专项资金,其扶持方式主要有信贷担保、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无偿资助等,其中,以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两种方式最为常见。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对象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项目

产业链是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若干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经济活动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客观形成的环环相扣、首尾相接的链条式产业关联关系。产业链的本质和基础是价值链。产业链延伸指通过对产业部门追加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投入,使产业链的后续产业环节得以增加,或是得以增生扩张以获取追加收益的过程。它通常受一定经济目标驱动,如追求劳动力吸纳量最大化、产业资金追加量极大化、产业技术含量极大化和产业附加价值最大化等经济偏好(龚勤林,2004)。

产业链反映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而这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空间关系。生产从上一链环进行到下一链环体现的是产业链的时间次序;产业链上各个产业部门在特定地域空间内的分布则体现了产业链的空间关系。在宏观经济视野里,链条基本是环环相扣而完整的,而从区域经济视角看,链条未必就是完整的,特定经济区域可能具有一条完整链条,也可能只具有一条完整链条中的部分产业部门。正是由于产业链这种时空顺序,尤其是产业链的优区位指向客观要求产业链环节被配置到合理的经济区域,表现为产业链的区域间延伸。

产业集群具有产业特性和地域特性。产业特性是指产业集群通常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的生产及服务展开,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通过产业链或其他竞合关系联结,共享产业要素,塑造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构成产业生态系统。地域特性是指产业集群成员在地域上相互邻近,共同“锁定”特定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集聚特性。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企业集聚,产业链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关系(冉庆国,2009)。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特定产业区域,当集群内的产业链不完整时,需要采取措施延伸产业链,使得围绕主导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实现地理上的集中。产业链中大量企业集聚在特定区域所形成的技术替代与配套、市场竞争与结盟关系,能有效增强产业集群的抗风险能力,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充分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链的延伸也有利于原有价值链移向新的价值更高的价值链,从而有利于产业集群升级。

(二)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项目

产学研联合的本质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等参与创新的各种组织机构形成的紧密联系、互相合作和协调的网络,包括产学研合作网络、企业之间形成的战略技术联盟、供方与用户之间的网络等(方松,2007)。目前,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企业通过招标等方式,委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帮助其攻克技术难题;企业资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研发中心;企业在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提供科研场所和资源,吸引科技人才参与或加盟企业科研攻关活动。

目前,国内大部分产业集群自身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处于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低端,集群发展“大而不强”,这种趋势长此以往将导致集群的衰退。集群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而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而言,势单力薄,无力独自完成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借助外力,整合各领域的人才、技术和成果,开发新产品。企业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虽然科研硕果累累,但因为与企业需求脱节,许多技术成果未能转化为生产力,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产学研合作是以企业为主体,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

对于整个产业集群而言,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集群实现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准公共品性质,研发产业共性技术存在很高的成本以及风险,单个企业没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独自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因此,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需要集群内部相关主体之间的合作或者集群内外有关组织和机构的合作。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地方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产业共性技术的外部性和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及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集群内企业没有动力或没有能力去进行共性技术的研发。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优势,但其研发活动容易导致共性技术的市场化导向不强、共性技术的开发转化率不高。因此,仅仅依靠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任何一种组织的力量单独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实力均显薄弱。联合地方政府、集群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集群主体的力量,优势互补、高效整合各方技术资源,构建基于集群网络结构的官产学研联盟则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张聪群,2008)。

(三)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是指以面向产业集群提供营销网络、市场开拓、技术服务以及集群企业协调管理等集群共性需求的企业组织与机构团体为载体,而形成的专业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涉及的平台类型和范围比较宽泛。但作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的基本构成单元,主要有市场交易平台、行业自组织平台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三大支撑体系。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三大支撑体系的关系如图1所示。

市场交易平台。产业集群市场交易平台是指为产业集群企业提供整体的产品展示与销售、市场开拓和营销渠道的服务载体,产业集群市场交易平台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与产业集群紧密结合的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聚集了大量经营相同类别商品的集群厂商,为产业集群提供公共的营销网络,减少了集群个体企业的营销成本,实现了产业集群的生产环节和流动环节的有机结合。

行业自组织平台。产业集群行业自组织平台是指以行业为基本特征,基于共同的利益目标,由集群企业形成的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提供集群共同需求服务产品的组织机构,代表性机构是行业协会或同业商会。行业协会作为产业集群的代表,以集群中的会员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会员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帮助会员企业提高自身能力,以此来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行业协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企业服务,包括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企业指导、组织培训以及企业协调等内容;行业自律,包括制定行业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行业代表,包括破除市场壁垒、反倾销维权、与政府沟通、中介桥梁等;资源整合,包括打造区域品牌,引导合作创新。

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是指依托产业集群或优势产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试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加工、检测等公共技术支持服务的机构或实体(周继仓等,2007)。共性技术是属于公共物品的一种,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因此在完全市场条件下个体组织(特别是企业),自愿投资开发的可能性很小,从而导致供给不足。而集群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可以产业集群提供共性技术层面的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加大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在市场、行业和技术三个层面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可以极大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产业集群园区基础设施项目

工业园区是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定一块规划区域,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聚集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配置,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工业园区建设既要借助行政力量进行规划和整合,又要体现产业经济集群发展的内生特性(陈文华等,2010)。

虽然工业园区中的企业邻近与产业集群不能混为一谈,但两者存在着密切关系。工业园区可以向集群方向转化,工业园区是基于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建设工业园区是促进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集聚特性,要求集群成员在地域上相互邻近,共同“锁定”特定区域。从这一角度而言,以集群为导向的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存在的最佳空间载体。

集群企业在工业园区内的聚集,将产生外部经济效应。集群企业可以通过共用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共享知识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等无形资产、联合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建立集中物流中心等方式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降低运输、库存等生产成本。

集群园区是产业聚集的公共经济区域,包含着很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市政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等。集群园区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其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应当由政府财政承担。政府应该对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通讯、电力、供水、互联网、城建等设施)并高效运作,使园区能够真正服务于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五)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龙头企业是指那些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中,规模比较大的少数企业,其在产品设计、工艺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和其他中小企业比起来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些龙头企业一般自身只从事少量的生产或根本不从事生产,它们把生产任务外包给集群内的其他企业,而自身只负责原材料的供应、产品样式和工艺的提供及市场营销,从而在龙头企业周围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经营网络(许庆瑞等,2003)。龙头企业位于供应商和客户大网络的中心,在市场上占有牢固位置并起着领导者作用(贾生华等,2007)。

在产业关联度高的集群中,龙头企业通常被看作是集群发展的发动机和促进企业分工的直接推动力,对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和集群的不断演进起到提升与促进的作用。与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相比,龙头企业资金雄厚,实力较强,从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更大,因此更有能力和意愿来主导集群中的重大技术创新活动。它们一方面作为创新的发动机,通过更好的技术资源和能力创造内生的新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治理和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提高集群对新信息的吸收能力,并推动这些信息在集群内部的扩散(杨菊萍,2008)。龙头企业通过与其它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转移和扩散,并带动其他企业的创新活动。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

第一,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带动效应。产业集群中聚集着很多相似和关联度很高的企业,一旦有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出现,将刺激其他企业参与创新。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中起关键作用的龙头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或交易过程中,由于地理邻近、信任和外包安排的驱动,促使集群内其他相似企业进行创新以应对市场竞争,促使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进行创新以适应新产品新工艺的需要。可以说,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激励着整个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

第二,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指的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会被迅速地共享和仿效。由于地理邻近,在平时的合作和交易过程中,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产生溢出效应。特别对于参与龙头企业创新活动或者与龙头企业合作密切的企业,这种溢出效应更为明显。知识溢出主要通过人员流动、企业衍生、产品模仿、信息共享等方式。

因此,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并发挥在集群中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在整个集群内营造创新氛围,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对象的案例实证

目前,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或对象。部分地方政府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援助对象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俞培果.集群策动•集群政府与政府行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郑健壮,叶峥.基于资源观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7

3.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2004

4.龚勤林.论产业链的延伸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J].理论探讨,2004(3)

5.冉庆国.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关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3)

6.方松.产学研结合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J].决策管理,2007(15)

7.张聪群.基于集群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载体:管产学研联盟[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3)

8.周继仓,刘方华.加快主导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J].浙江经济,2007(1)

9.陈文华,关小燕,胡大立.工业园区建设中的集群战略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0(2)

10.许庆瑞,毛凯军.论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网络和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