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范文1
西方经济学由于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如果你不做进一步的思考,你会认同西方经济学对一些经济现象所做的解释。比如消费、投资、出口、政府支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加政府支出。再比如消费者为什么会受欺骗,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如果信息对称,消费者是不会受欺骗的。
经济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经济现象、操作、理论。经济现象是我们天天能够看得见和体会得到的,比如鸡蛋多少钱一斤,上海股票多少点,某公司雇佣多少员工。操作则是我们需要思考才能够感觉得到的,比如企业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它们为什么大多数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理论则是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比如什么是货币,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经济现象、操作、理论在经济学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经济理论是基础,经济现象则是丰富多彩的,经济操作是根据经济理论而形成的。经济操作赖以存在的理论,既包括书面的理论,也包括实际中应用,但没有在书面上出现的理论。由于有一部分经济理论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这就会使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在一些时候被认为没有理论依据。经济理论是以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为原料的一种逻辑思辩,它既包括书本上的经济理论,也包括非书本上的经济理论,如散落在普通人观念里的经济理论。
1、经济现象。
在经济现象这个层次,西方经济学是很有欺骗性的,因为西方经济学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以西方微观经济学为例,它是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下,西方微观经济学开始分析构成市场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以供给为核心的理论是生产、成本、利润理论,以需求为核心的理论是效用理论、预算理论及收入理论,最后对市场的类型及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的结论。这些理论,表面上都有道理,因为人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是单个的、割裂的、片面的经济现象,这和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正好一致。
我们都熟悉需求曲线,它描述的是商品(或产品,下同)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同样的钱,如果价格越低,买到的东西越多。而需求曲线告诉我们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至于需求量为什么会随价格的高低发生变化,西方经济学有一个解释,说是边际效用递减,比如吃一个苹果觉得很过瘾,吃10个苹果就难受,因为第10个苹果的效用是负效用。由于每个苹果的效用不一样,自然它们的价格也不一样,由此,消费者可以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叫做消费者剩余。
我现在要问的是:消费者买商品的钱是那里来的?是赚来的?借来的还是其他人给的?我假定钱是赚来的,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就是商品形成的过程,钱和商品有一种天然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存在在简单的数字里,比如8=2*4,8=2*2*2等等。我设商品是M,钱是N,如果要让商品和货币相等,我只要在商品的前面加些系数就可以了。我要加的这个系数,在微观经济学里叫价格。至于价格的涨跌,是拥有商品的人和拥有货币的人斗争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在这一点上,利用逻辑分析方法的缺陷及人们熟视无睹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片面地把需求仅仅看成是需求,而无视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生产与分配的层次问题,更无视生产与分配存在的制度基础。在货币制度的基础上,生产的过程也是分配的过程,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同时也是产品形成的过程。钱不能吃也不能穿,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分配产品的工具。
货币作为分配工具,它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换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把交换的过程断章取义,那有什么意义呢?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在人们购买之前已经存在,因为你赚钱的时候,你已经为给你钱的人生产出了产品,你去买产品的时候,只是你凭“钱”这个凭证去把你的东西取回来而已,至于你取回多少,就要看产品的价格了。
我们再来看看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学和经济学两个方面来看。从数学方面来看,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三种关系,它们是平行、重合、相交。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供给曲线(直线,下同)和需求曲线,它们相交、重合或者平行都是很自然的。因为,你想要它相交,你就可以把它画成相交。从数字的角度来看,任何数字都可以分解为一组数字的加、减、乘、除。西方经济学就是用这些数字和图形来证明均衡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没有把货币和以货币表现的产品分开处理,所以才会有萨依“供给创造需求”、才会有重农、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不同认识的争论。其实,产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只要你系数给得对,就可以相等。它们的实质是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至于市场均不均衡,已经变成了经济学家的一个游戏。
我们再来看看生产、成本和利润。日常生活中,生产、成本、利润是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养鸡的成本、养牛的成本、做假奶粉的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养鸡的收入和利润、养牛的收入和利润。生产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它既包括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也包括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就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言,在使用货币的情况下,分配的一端是产品,另一端是货币,付出货币的一方是成本,得到货币的一方是收入。收入和成本是一样的,它们之所以叫收入、成本,仅仅是因为分配的主体的差别而已。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它反映的是两次分配对分配主体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现象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所要解释的就是经济现象,按道理它在这个层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经济现象不是自然现象,用分析自然现象的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就有可能出问题。比如,某个自然现象受N个因素的影响,为了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在分析经济现象时,这样做就有问题。比如,我们分析价格的变动的时候,我们假定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不变,而只考虑需求的变化,最后的结论自然是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在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需求已经以货币的方式存在,而西方经济学将这个“二次分配”的闭路循环切割成一个个小片段,它怎么可能正确呢?它怎么可能不庸俗呢?
2、经济操作。
经济现象是在一定的经济操作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说的生产、成本、利润一般来讲,指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利润。那么企业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专业分工的结果?是节约“交易成本”的结果?还是一系列契约的结果?
按照交易成本的理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使用市场机制是要付成本的,而企业由于内部没有交易,所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取消市场机制,消灭资本主义,交易成本不就不存在了吗?
其实,企业的存在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从产品循环运动来看,环境要素转化为产品为企业的存在提供了基础,没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你怎么也不会有企业。当然,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也不一定会有企业。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货币的循环运动是企业存在的条件,因为货币可以把不同的环境要素“粘合”在一起,另外企业要生存下去,它吸收的货币必须大于或等于它释放的货币。最后,任何组织都是由人设立的,人设立企业是因为有限责任公司有“期权”的特点,风险有限,收益可以无限。
在宏观经济方面,西方经济学有所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现在在我国也开始使用.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松的财政政策,如减税、扩大政府支出等,以此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进而扭转经济衰退的局面。就减税而言,由于它是属于分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判断的是经济的衰退是不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如果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我们还要搞清楚是那个层面的分配问题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减税是不能刺激经济发展的,因为减税对穷人没有什么帮助,能够帮助的只是富人,而富人是不会购买力不足的。如果政府通过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也难与维持,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从产品的循环运动来看,是企业的存货转移到政府手中的过程,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政府要么增加债务,要么减少自己的货币结余,政府的债务最终成了企业的利润,富人手中增加的财富。为什么没有什么用的财政政策会被各个国家的政府采用呢?因为政府需要这么做。
财政政策没有用,那么货币政策呢?同样没有用。比如提高贴现率,货币的使用者完全可以通过价格的方式,将提高了的利率转移出去。超级秘书网
3、经济理论。
如果说西方经济学在现象层面还可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话,在理论层面,西方经济学就没有什么解释可言了。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理论,由于它们没有把市场看成是供、需对接的一种可能选择方式,从而美化和神秘化市场。我们知道,供、需的对接方式可以是价格,也可以是非价格因素。供、需的对接方式既有所有制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所有制的因素是基本的因素,而具体的对接手段则是技术的因素。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范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是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二十年代首创的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要以对企业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管理问题的讨论为核心,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和实际社会环境,从而学会在复杂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案例教学最大特点是它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这一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案例教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高校试行以来,在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教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仍处于探索阶段。
一、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对人脑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课程,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差异比较大,经常会让学生有种“所学非所用”的感觉。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加之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用案例刺激学生,既能吸引注意力,又有知识性,还能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二)案例分析有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关键之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其后果是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学习经济理论,尤其是在考试前突击背答案,而无法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则与之不同,案例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不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实际经济生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综合判断、综合决策能力及表达能力。一个案例交给学生,学生必须学会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别是非,找出“病根”,最后还要开出“药方”。一套案例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案例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使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寻找和编撰恰当的案例。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编撰恰当的案例,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并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深刻认识。教师应经常更新案例,可适当引入新闻案例。因为新闻案例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与现实更贴近,通过对新闻案例的分析,能激发学生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关注。例如,在上宏观经济学部分时,可以结合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新闻,让学生分析国家政策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2、教学组织能力的要求。案例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必须对讨论的问题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做出统筹安排。如果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3、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千方百计地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使案例讨论或辩论能够有序进行。
4、及时总结。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总结。由于学生来自大江南北,生活的环境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案例得出结论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都是可能的。因此,教师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为了搞好归纳总结,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预测学生可能给出的各种可能的结论,除在关键时刻予以正确引导外,还要善于归纳学生讨论中的各种意见,适时地给予充分肯定,也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具体形式
(一)穿插式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可适当穿插一些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原理。穿插的案例不宜过于复杂,尽量简洁明了,以免学生对所要说明的经济理论问题产生歧义。例如,在解释机会成本的涵义时,教师告诉学生:就是当你选择了上大学而放弃了就业,使你失去了四年就业应该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被你放弃的最大收入就是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再例如,在2011年3月,全国很多地方出现食盐涨价风波,教师给学生上西方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时,就可由这个案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问题,进而引出该章要介绍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理论。由于从身边的热点新闻入手,学生们学习兴趣得以调动,会主动地学习后续理论知识。
(二)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某一章节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提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通常的做法是,提前把案例资料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预习案例。上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进行5~10分钟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表述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其中也可以适当进行启发式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讲完货币政策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2011年度由于CPI居高不下,尤其是至2011年5月CPI创34个月的新高,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讲完失业理论之后,可以引入“近年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采用这一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案例要紧扣所讲的理论问题,难度要适中,过分复杂会使学生难于解决案例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三)专题辩论式案例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综合性重大案例,可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以专题辩论会形式进行案例教学。例如,在讲授完福利经济学理论后,就“我国劳动力工资性收入比例下降是否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下降?”问题进行专题辩论。通过专题辩论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专题辩论会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除了准备案例资料、设计辩论问题外,还应维护好辩论秩序、激发正反双方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表达观点。由于该案例教学方法耗费师生大量时间,不宜经常使用,建议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各举办一次为宜。
(四)专题讲座式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开展一些专题讲座。通过该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并能够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尤为重要的是,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通过提问等方式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不断提高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能力。
三、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力求传统的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法有机结合。传统理论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优点也不容忽视。比如它的连贯性,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既存在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又存在着数学上严密的逻辑推导,其中的连贯性是案例教学所不能体现的。在教学中只有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理论教学。
(二)力求经典案例与本土案例的有机结合。现有西方经济学案例大多数选自国外的教材和资料,来源于国内的案例则比较少。国外经典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出版通常存在一定的时滞,这导致国外新的案例、新的经济政策等不能及时从教材上体现出来。并且西方社会在经济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与中国经济现实存在一定差异,照搬西方的教学案例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对一些经典案例一定要讲。同时,也需要教师收集编写以我国经济发展为背景的本土经济学案例,更多地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以便较好地将所学“西方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在案例选择方面要以国内为主,国外案例为辅。
(三)力求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由于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案例分析为主体进行构建的,因而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严守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作用的基本原则,注意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转而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并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科学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性人才。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孙艳丽.浅析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9.10.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创新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
(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范文4
第一节 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
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 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 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 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 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为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二) 选择和机会成本
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 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此资源生产的其他所有产品中的最高价值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 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What)。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 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接有关。 如何生产(How)。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 为谁生产(Who)。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 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1
(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 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2: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3: 货币的稳定性。 第三节 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 (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 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 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 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 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二)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特征: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 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 含义: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 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 (四)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 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 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 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混合经济条件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 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2
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 理论为"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层次,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层次,均衡分析: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 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 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概览
3
(一)经济系统的构成 :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 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把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联系起来,共同构成 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 供给需求脉络图: 供给需求脉络图: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供需
Ed ,Es
(注意:转嫁与 Ed ,Es 的关系)
Ed 与总收益
应用题 (TR)的关系
Ed>1 P 与 TR 成反比 Ed=1 P 与 TR 无关 Ed<1 P 与 TR 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弹性 相当缺乏弹性:|E|<0 常弹性 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xy>0 互补品:Exy<0 独立品:Exy=0
交叉弹性
EM>1 奢侈品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M>0
0< EM <1 必需品
劣质品:E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d
=
Qs (蛛网理论)
第二节 需求 (一)需求
1.需求的定义: 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 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有效需求)
2.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4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 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简单化,假定商品 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则: Q d = f (P) ( D = f (P ) )。即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这一一对应的关系。
3.需求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 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商品)向右下方,即斜率为负,表示商品价格和 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问题:需求曲线为什么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的特例 (吉芬商品)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
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互补品和替代品)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 (吉芬商品)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跨期选择)
需求求函数的扩展形式 Q d = f ( P, m, P ) 在公式中,P 代表商品的价格,m 代表消费者的收入,P1 代表其它商品的价格 1
(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自身价格变动?点沿着需求曲线的运动
需求曲线 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需求曲线位移
需求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居民户(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 购买量的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该曲线上的点的变动。 需求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购买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了购买 量变动(如收入变动等)称之为需求的变动。它表现 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5
(五)从单个家庭需求到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中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d d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 Q d = QA + QB
如下图所示:
第三节 供给
1.供给的定义: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
2.供给的表示: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 供给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对应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如下供给曲线:它是根据供给表 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假定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 价格具有无限的分割性,并把商品的价格视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依变量,则 Q s = f (P) 或 S = f (P ) 即表 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这一一对应的关系。
3.供给规律含义:当影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 的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了产
量就越小。
2.厂商能生产的相关商品价格,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 变化,如,在玉米价格不变小麦价格上升时,农户就可能多生产小麦而减少玉米的供给量。
3.生产的成本。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生产者不愿意生产,进而减少供给量。
4.技术水平。一般而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 的利润,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产量。
5.生产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价格上升,则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反之 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在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 Q s = f ( P, T , P ) 在公式中,P 代表商品的价格,T 代表生产技术水平,P1 代表相关商品的价格 1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
6
供给量的变动:自身价格变动?点沿着供给曲线的运动
供给曲线 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供给曲线位移
供给量变动:供给量是指某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厂商提供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生产能力的 扩大或缩小,称之为供给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供给曲线变动。 供给变动:供给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产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 产量变动,(如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等,称之供给的变动,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增加是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供给量减少是向左下方移动;供给的增加 是整个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是整个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四)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一种水平的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提供该水平的数量之和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经济均衡: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务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 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并将保持该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衡状态。 市场均衡的概念:在市场上,市场供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称之为市场均衡。 均衡的分类: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1.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 衡数量。(市场出清)
2.消费者和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决定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或者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带着各自的盘算,消费者与生产者一起进入市场,最终决定市 场的均衡。
3.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过程:
7
(
1)设市场价格 P1>Pe ,此时,Qs>Qd,其间的距离为供大于求的产品数量即过剩的产品的数量,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 的,过剩产品的存在必然导致价格下降,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扩大,供给量减少,最后达到 E 点,所以,价格的下降可以减 少市场的产品积压,使供求保持平衡。 (
2)设市场价格 P2Qs 其间的距离即为短缺的量(供不应求)。此时,价格的上升可以扩大生产的产量, 同时抑制消费。所以价格的上升可以清除市场上的短缺现象,从而使有供求保持一致。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加,需 求减少引起均衡产量减少;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2.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产量的增加, 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产量的减少;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3.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 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第五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
1.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用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 反应的敏感程度,它告诉我们,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 1\\\\%的变动时,由他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如价格变动 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2.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 变动的百分比/x 变动的百分比。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 量变动的程度。
?Q ?Q P Q =? ×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 分比) e d = ? ?P ?P Q P
8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
(
1) 完全无弹性( ed = 0 ):垂直的需求曲线,无论价格怎么变化,需求量保持不变 (
2) 缺乏弹性( ed < 1 ):需求曲线的斜率比较陡,价格的很大变动只能引起需求量很小的变动。当商品价格变动 1\\\\%时, 需求量的变化率小于 1\\\\%。(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等) (
3) 单位弹性( ed = 1 ):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率真好相等。(巧合) (
4) 富有弹性( ed > 1 ):需求曲线比较平缓,价格较小的变动就能引起需求量很大的变动。需求量对价格反应比较灵敏。 (
5) 无限弹性( ed = ∞ ):需求曲线平行于数量轴,相对于任意小的一个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需求量无限的变动。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
1)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
2)商品的可替代性,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 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
4)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 其价格的变化,需求弹性越小,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反之,该种商品如汽车在消费者的消费预 算中所占比例越大,其需求弹性也就越大。 (
5)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 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越长时间反应,有越长时间可以反应的消费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4.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弧弹性和点弹性含义及其表示
9
(
1)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 (
2)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ed = lim? ?Q P dQ P × =? × (?P
0) ?P Q dP Q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特征: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越大;相反,点的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 性系数越小。除了两种特殊情况以外,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是不同的。
10
P
(三)其他的需求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需求变动百分比/ 收入变动百分比
?Q ?Q M ?Q M dQ M Q em = ? 或者 em = lim? × =? × (?M
0) ?M ?M Q ?M Q dM Q M
正常商品:需求量与收入同方向变化 em > 0
劣等品:收入增加,该商品的需求减少 em < 0
奢侈品: em > 1 ,需求量增加了幅度超过收入增加幅度
必需品: 0 < em < 1 ,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低于收入增加幅度
2.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程度对需求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 需求变动的百分比/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eXY
?QX ?QX PY ?QX PY dQX Py Q = X = × 或者 eXY = lim × = × (?PY
0) ?PY ?PY QX ?PY QX dPy QX PY
11
2.替代品和互补品: (
1)替代品: eXY > 0 ,这是指两种可以互相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的商品,如,馒头的价格不变而花卷的价格上 升时,馒头的需求量上升。 (同质竞争) (
2)互补品: eXY < 0 这是指两种互相补充,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的商品,如照相机和胶卷,胶卷的 需求量与照相机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照相机价格上升,胶卷的需求量下降,两者呈现反方向变化。(配对商品) (
3)没有关系: eXY = 0
(四)供给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 品的价格变化 1\\\\%时所引起的该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化的百分比。 供给弹性系数=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Q dQ ?Q P dQ P Q Q es = = × 或者 es = = × ?P ?P Q dP dP Q P P
由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提量,所以 es 一般是正数。 类似的,供给价格弹性也可以分为五个类型。
2.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
1)生产技术类型,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越先进,固定资本,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小,在价格下 降时,这类生产要素不能方便地转移。 (
2)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对拥有相同技术的生产者而言,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会更高有弹性,因为它在价 格变动时,特别是价格升高时,更容易调整产量。 (
3)生产成本的因素,当产量增加时,成本迅速增大,供给弹性越小,反之,生产扩大成本增长慢,供给弹性就大。 (
4)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生产时间),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对供给量进行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时间越短, 生产者越来不及调整供给量。如在一个月内,考察西瓜的供给,它可能缺乏弹性,但如果跨年度考察西瓜供给量的变化,则 其供给弹性可能很大。因此对象农产品这样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是今年的价格由今年的产品决定,今年的产量由去年价格 决定。(蛛网模型)
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 第六节 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 (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
1.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12
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
2.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过高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 (二) 需求弹性和 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其需求弹性之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出售该商而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变动情况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总收益(TR)等于销售量(Q )乘以价格(P )。 ①如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 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 例:设电视机的|Ed|=
2,原来的价格 500$,此时,销售量 Q1=100 台。 TR1=P1xQ1=500$x100=50000 元现价格下降百分之十,即 P2=450 元,因|Ed|=
2,所以销售量增加 20\\\\% 即 Q2=120 台,此时,TR2=P2xQ2=450 ×120=54000 元 TR2-TR1=54000 元-5000=4000 元此时,电视机 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结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②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 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 例: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 =
0.5 ,原来的价格 P1=
0.
2,此时,销售量 Q1=100 斤, TR=P1xQ1=
0.
3×100=20 元。 现价格上升 10\\\\% ,即 P2=
0.22 元,因为|Ed| =
0.5 ,故销售量减少 35\\\% ,Q2=95 斤,此时 TR=P2xQ2=
20.90 元。 TR2-TR1=
20.90 元-20 元=
0.90 元此时,面粉总收益增加。 结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为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 减少。 分析" 薄利多销" 这一营销策略:" 薄利多销" 这一营销策略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只有在价格弹性是富有弹 性时,薄利才能多销。 (三)蛛网模型 基本假设:商品产量取决于前一期的价格,但是商品的需求量取决于当期价格。
Qtd = α ? β ?P t Qts = ?δ + γ ? Pt ?1 Qtd = Qts
13
均衡价格的决定
1. 收敛型: kd > k s
2. 发散型: k d < k s
3. 封闭型: k d = k s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MU1 /P1= MU2/P2 =……= MUn/Pn =λ 由 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Q0
f (Q)dQ ?p0Q0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序数效用分析 预算线:P1X1+P2X2=I 消费者均衡 均衡条件:MU1 /P1= MU2/P2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效用论概述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欲望和效用的概念
1.欲望的含义:欲望是指一个人想要达到而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里感觉。
2.效用的含义: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 1 、2 、 3 …等基数加以表示,并可以加总,消费者消费不同商品的数量获得的效用也有一个共同的单位,因此,消费 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和劳务的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称为总效用。 同时,基数效用论又假定随着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 获得的满足程度逐步下降,消费者消费商品的目标是要达到总效用最大。
2.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 第一,对于任何二个商品组合 A 和 B ,消费者可以断定,要么对 A 的偏好大于对 B 的偏好,要么对 A 的 偏好小于对 B 的偏好,要么对 A 和 B 的偏好一样或者说偏好无差异。 (偏好完全性) 第二,对三个商品组合 A 、B 和 C 而言,如果消费者对 A 的偏好大于 B ,对 B 的偏好大于 C ,则该消 费者对 A 的偏好一定大于对 C 的偏好。(可传递性)
14
第三,在其他商品数量相同的条件下,消费者更偏好于一种产品数量大的商品组合。 (非饱和性) (三)边际效用分析方法与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1.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的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和,记为(Tu),
2.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记为 Mu. 随着消 费者消费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又称戈森定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 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 是递减的。
4.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商品被优先满足最重要的需要,故最先消费的商品边际效用就 大;从商品本身对消费者所产生的重复刺激看,随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 度越来越弱。
5.货币的边际效用由于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速度很慢,通常把它看成是个常数。
6.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有限的,他要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各种物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消费者均衡研究的单个消费者如何把自己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7.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的原则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物品的价格是已知的,则消 费者一定要使其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他所支付的价格成比例,换言之,也就是要使自己花费在各 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消费者均衡。 (四)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可以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需求定理: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即每单位货币给他带来了 效用都是相等的,那么,他对某物的愿意付出的价格就以该物品的边际效用为标准。如果边际效用大,消费 者愿付出的价格高,如果边际效用小,消费者只愿付出较低的价格。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 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这样,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也就降低,因此,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 曲线以上的面积表示。 数学公式:CS= 0
∫
Q0
f (Q)dQ ?p 0Q0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一)序数效用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它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获 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就必须放弃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同时减少。
3.无差异曲线的平面图示三个基本特征: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 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 离原点越远, 满足程度15越大,反之则越小。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
能相交,否则与第二点矛盾。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1.边际替代率的定义: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消费者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 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如为增加 X 就要放弃 Y,所放弃的 Y 商品的数量?Y 与增加 的 X 商品数量?X 相比就是边际替代率写作 MRSxy = ?
?Y (X 对 Y 的替代) ?X
2.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这一点斜率的绝对值,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少,说明其是一条凸 向原点的曲线。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 位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表明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替代程度。
(
1)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其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 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
2)完全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形状。 第三节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一)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的含义: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 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16
(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预算线是以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为条件,所以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和价格 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也会随之变动。
第一,价格不变,收入变化,预算约束线平行移动,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右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预算线向内移动。 第二种情况,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改变预算线的斜率,使预算线旋转。 第三种情况,如果所有商品的价格以同一方向同一比例发生变动,则消费者预算约束线位置不发生变动,如果商品价格及消 费者收入发生相对变化,则预算线的斜率发生变动。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条件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 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
2.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两 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3.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说明消费者的均衡条件:一是位于预算约束线上;二是由预算约束线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 点所决定。 第一个特征用函数表示:PxQx+PyQy=m ;第二个特征表明在这一点上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 预算线的斜率为边际替代率,所以,它表明边际替代率之比等于价格比相等:
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MRSxy = ?
?Y PX = ?X PY
它表示,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大的效用满足,消费者应选择的最佳商品数量应该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 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换言之,在消费者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某种商品代替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等于 市场上这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取的另一种商品数量。
17
(二)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
1.收入一消费扩展线的含义:收入??消费扩展线又称收入??消费曲线,它表示,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 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两种情况:正常品和劣等品)(恩格尔曲线)
2.价格一消费扩展线的含义:价格一消费扩展线简称价格扩展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随着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3.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可以通过消费者的价格一消费扩展曲线推导出。(总收入不变,价格变化引起需求变化)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重要)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重要)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会对消费者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使商品的相对 价格发生变动,二是使消费者的收入相对于以前发生变动。
1.替代效应的含义: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 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的含义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 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3.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总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三)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对正常商品而言,商品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得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对于低档商品而言,价 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但收入效应却使得商品需求量下降。
2.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也为正。
3.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
4.吉芬商品的含义:如果为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则该商品 为吉芬商品。
5.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 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一种分析工具。 (四)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消费者需求曲线 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说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是否导致消费者选择该商品数量的 增加,取决于价格下降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符号和大小。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1. 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 策的可能不止有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2. 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 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结果的发生概率,则可以 称这种不确定性为风险。 18
3. 期望效用函数也被称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期望效用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 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E[U(W1,W
2)]=pU(W
1)+(1-p)U(W
2)
4. 期望值的效用:U[pW1+(1-p)W2]
5. 风险回避者: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 用,其效用函数是严格向上突出的 U[pW1+(1-p)W2]> E[U(W1,W
2)]=pU(W
1)+(1-p)U(W
2)
6. 风险爱好者: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 用,其效用函数是严格向下突出的 U[pW1+(1-p)W2]< E[U(W1,W
2)]=pU(W
1)+(1-p)U(W
2)
7. 风险中立者: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 用,其效用函数是线性的 U[pW1+(1-p)W2]= E[U(W1,W
2)]=pU(W
1)+(1-p)U(W
2)
8. 保险者都是风险回避的,保险原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 S 应该等于他的财产的期望损失;或者是 使得保险后的稳妥可靠的财产等于在风 险条件下的财产的期望值。 S=p.L+(1-p).0 W-S=p.(W-L)+(1-p)W S 为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p 为风险发生的概率,W 拥有财产的总价值,(W-S)是保险后不论风险发生与 否都能够获得的稳妥可靠的财产,L 为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9. 保险公司是风险中立的,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
p(S-L)+(1-p)S=-pL+S≥0
第四章 生产论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AP、MP 等产量曲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扩展线 规模报酬 θ =f(L, K ) 递增:f(λ L, λ K )>λ θ 固定:f(λ L, λ K )=λ θ 不变:f(λ L, λ K )
第一节 厂商 (一)厂商的法定形式:
19
1.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企业,个人企业家往往同时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
2.合资企业又称合伙制企业,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分担经营责任的企业。大多数合资企业都以协 议的形式规定合资人的责任和利益,同独资企业一样,合资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的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3.公司是以法律程序建立的法定实体,其特点是企业与创办者和所有人相分离,一般以发生股票的形式筹建, 股票持有人为股东,股东推举一些人作为董事,股东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与前二种企业相比,公司有利于 筹集大量资金,且风险相对分散。在经济分析中,通常以公司作为厂商分析的例子。 (二)厂商的目标
1.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等于总成本与总收益的差额。收益是销售产品的收入,成本则是生产过程 中投入的各种资源的费用或支出。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 第二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与生产函数
1.生产:生产是把各种投人转换为产出的过程,把投入和产出联系在一起的是生产技术。
2.生产函数的含义: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 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以用函数表示。故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 期内厂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二)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1.短期和长期的概念: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时 期。长期是指生产者来得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有生产要素数量都可以改变的时期。 (三)常见的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K/v) Q=Minimum(L/u ,
其中,L、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常数 u 和 v 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生产技术系数,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 要的固定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此生产函数表示,产量取决于(L/u ,K/v)中较小的一个。
2.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其一般形式为:Q = ALα K β 式中: 代表产量, 和 K 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α 、 Q L A
β 为三个正的参数,并且 0 < α 、 β < 1
这是一种很有用的生产函数: 1:该生产函数是一个指数函数形式,这类函数在数学上较易处理; 2:函数中的参数 A 、 α 、 β 具有明显的经济含义,A 可以看成为一个技术系数,A 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生产的 产量也越大; α 、 β 分别代表增加 1\\%的劳动和资本时产量 增加的百分比,它反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
20
3: α 、 β 可以用来判断规模报酬: α + β = 1 ,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α + β < 1 ,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α + β > 1 ,则为规模报酬递增。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假定厂商只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劳动的投入量可变,但资本的 投入量不变的生产函数。 Q = f ( L, K )
1.劳动总产量:是指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在资本不变的条件下,是指一定的劳动 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TPL
2.劳动的平均产量:是指每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量,通常记为 APL
3.劳动的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用 MPL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重要):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连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重要): 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 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到一定程度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的带来的产量增量最终要递减。 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的条件是技术不变;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存在其他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才可能成立。
3,边际收益递减发生在变动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这就是说边际收益经历一个递增不变和递减过程,最终要递减。 (二)产量曲线与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重要) 之间的关系(
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重要)
首先,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别递减,从图 上看 TP、AP、MP 都经历一个递增而后递减的过程。 其次,MP 曲线和 AP 曲线一定相交于 AP 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 AP 递增,相交后 AP 递减。 第一, 当 MP=0 时,总产量达到最大。据此,我们把劳动投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Ⅰ),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 AP 达到最高值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一直上升,边际产量大于平均 产量。这说明增加劳动量是有利可图的(这是因为相对于固定的资本来说,劳动量缺乏,所以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的作 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阶段(Ⅱ),此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但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因此总产量仍一直增加,如果为了获得最大的产 量,劳动量则可以增至 MP 等于零点为止。 第三阶段(III),是劳动量增加到 MP 等于零点之后这一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开始绝对减少,此时劳动投入 是绝对的太多。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一般而言,劳动投入(可变要素的投入)到第Ⅱ阶段最合适,但劳动量的投入究竟在这一区域的
21
哪一点上,还需要结合成本来考虑。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 = f ( L, K ) (二)等产量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对比)
1.等产量曲线的含义:等产量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 同组合的轨迹。
2.等产量曲线通常具有的特征: 第一,等产量线是[文秘站:]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 第二,在同一条平面图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同样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 产量,离原点越高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 条凸向原点的线,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替代率对比)
1.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MRTS )是在维持产品水 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MRTS LK = ? ?K ?L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 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提到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3.原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种要素投入之间的适当比例,这也就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 限的。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增加劳动投入 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但是,在劳动投入量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 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是很困难的了。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一)等成本线:表示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可以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厂商
的预算约束线) (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把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结合起来,就可得出厂商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 切点,代表了劳动与资本的数量表示企业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此时: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最大,或者在产量不变的 情况下,成本最低。 (三)扩展曲线:
22
1.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2.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 量,等产量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 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扩展线一定是条等斜线。扩展线是厂商在长期的扩张或者是收缩生产时必须遵循的路线,它表示在 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的成本或者是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 优的生产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是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
(四)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厂商利润最大化厂商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之间是一致的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范文5
【关键词】 《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一、《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性质、地位与学习的意义
1、课程性质及地位
目前,《经济学方法论》课程已经成为国内众多综合类大学以及财经类大学的专业主干课。在内蒙古财经大学,这门课程是作为经济学院本科生第四学期的必修课程,同时是商务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选修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体系中以及课程方案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本课程对学生所学前期课程的理论知识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方法论的视角――获得对既有知识的新的整合与重组,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不同课程的认识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具有非常强的引导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第四学期结束后即将写作的调查报告以及后续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工作的顺利展开。
2、学习的意义
根据埃思里奇的观点,教学计划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我们主要教授学生“知”的经济学,却极少教授他们“行”的经济学。也就是说,处于“知”、“行”相互割裂的状态,这使得学生们处于知道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用于指导研究实践。而经济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恰恰构建起学生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实现“知”“行”相统一的桥梁。
此外,从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方福前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学建设必须走“三化”道路的演讲中所提:中国经济学建设必须走“经济学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道路,根据这一提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理论发展中的这“三化”,笔者想,在这里方法论以及方法问题非常重要,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经济方法论方面的学习、借鉴与应用来更好地对“三化”的实现提供创新与发展路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主要是使学生从哲学层面、经济学方法层面以及经济学具体工具方法层面三个层面系统的学习方法论知识。
2、能力目标
借助于基本的经济学理论以及方法论知识,培养学生将经济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最为直接的目标就是使其具备较顺利撰写调查报告以及研究报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经济学方法论的学习,使其对经济学理论知识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视角,能够以这一全新视角将所学各门课程的经济学理论统筹整合为一个整体体系,成为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知”者,并建立起应用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解释、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学习习惯与素养。
三、教学内容设计
导言中对经济学方法论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说明,如方法、方法论和经济学方法论的含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层次性;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的问题作出说明。特别是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层次性方面,一般把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也即是哲学层面的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即就经济学而言,将经济现象作为对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否具有特殊的性质,那么其认识的方法、方式、途径等是否存在规律;第三个层次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即对经济现象认识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学内容中各部分的划分就是按照经济学方法论的这三个层次的顺序展开的。据此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科学哲学部分,具体包括对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托卡拉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等内容进行讲解。一方面这一部分是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有助于学生从深层次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思维;另一方面哲学思潮的发展也始终都在极大的影响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以及经济学说的发展,从这一角度说,我们也必须较为系统的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层面方法论的基本发展历程以及成果。
第二部分是经济学领域的方法论问题,具体是按照经济思潮以及流派发展的历史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块内容将对古典经济学阶段重要经济学家对方法论的论述进行讲解和说明,具体包括古典经济学之前的重商主义、威廉・配第等的经济学方法论;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包括斯密、李嘉图等;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开始了当今同根于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立,即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基于此,本部分第二、三部分内容将分别安排经济学的方法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第四部分内容是从方法论论战的视角对经济学方法论在西方涉及的几次大的争论进行说明,如边际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学派之战、新古典综合派与剑桥学派方法论之争等。
第三部分是具体的方法问题。由于经济学也是一门社会学科,因此,这部分内容想从两个层次来讲解,一是从社会科学一般层面的分析方法来做出讲解,具体包括社会科学研究中具体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二是从经济学这一学科本身出发,来说明其主要的方法,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数学分析等。
第四部分是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是学习经济学方法论的最终归宿问题,即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也有学者把他取名为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四、教学准备
目前国内关于本门课程的教材分为国内学者出版的教材和国外翻译的教材两类。一类是国内学者自主编写的教材,如张俊山、朱成全、韩永进、高本全等。第二类是国外翻译的教材,如上海财大出版社2005年翻译的谢拉・C・道写的《经济学方法论》、唐・埃思里奇(Don Ethridge)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由于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所包含的层次以及内容非常广泛,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仅仅依托于一本教材来完成课程的讲解,需要大量的辅图书、论文资料。对于这些辅材料,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图书如汪丁丁主编的经济学方法论译丛、刘永佶、程恩富等从经济学视角出版的专著、汉兹、门格尔、霍奇逊、罗宾斯、霍奇逊等国外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著名学者的译著。此外,还可跟踪国外专门关于经济学方法论方面的期刊,如《经济学和哲学》、《经济学方法论》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设这门课程多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教的方面,授课教师备课非常累,可以说备课费时、费力、费心血,但总体感觉收效不佳;另一方面,学的方面,学生普遍反映枯燥、没意思、没兴趣进而听不懂,最主要是感觉不到学了这个课有什么用。在上述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教学过程设计应沿着重过程、重应用的思路展开。
1、将学生的学纳入到老师教的过程当中来,真正融教与学于一体,采取四个模块相统一的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增强系统性、知识性+注重知识表达通俗性+寻找案例增强趣味性;(2)课后作业及阅读思考任务:每节课结束都布置复习及预习的内容,每下一节课开始都要检查课后复习及预习的情况;(3)课堂讨论: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与应用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4)撰写读书笔记:一学期至少要交四篇读书笔记,给学生十本左右的关于方法论的经典译著,以电子版的形式打包放在课程qq群里。其实,后续的想法,还想根据课程特征设置专门的群聊,以群聊参与的程度以及发表的看法来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以一定的平时成绩奖励,建立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
2、应用“大纲+笔记”的方式来严格教学过程
即设计带有空白地方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在听课的同时,将重要条目下的重点内容补充到大纲当中去,最终形成既有调理又有实质内容的笔记。通过这一办法,对学生的上课过程做出硬性的规定,从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3、调整考核方式
在上述教学过程设计下,对考核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平时成绩比重至少改为50%,最后考试成绩不高于50%。具体来说,准备取消考勤分数,平时成绩包括3块,课堂笔记(15分)+读书笔记(20分)+提问互动(10分)+QQ群活跃程度(5分)。期末考试采取开放式试题,开卷考试,注重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虽然增加了授课老师的工作量,但是感觉能一定程度上将学生控制在课堂以及课堂之外的这一课程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唐・埃思里奇(Don Ethridge).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 高本全.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研究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范文6
关键词:经济学;实证研究;经验研究;规范研究;科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6-0015-06
一、问题的提出
实证研究(Positive Research)和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是经济学研究中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且经济学界对这两种研究方法均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对应,是分析经济现象“是怎样”,即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与解释的方法,实证研究的目标被认为是对可以被检验或被驳倒的、以经验为依据的假设的系统表述;规范研究(Normatlve Research)是指分析经济现象“应该怎样”,即关于价值判断的分析,规范研究致力于对实证研究的应用,其目的就是实际问题,包括对公共政策问题提出建议(约翰・伊特韦尔等,1996)。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相对应,是指运用已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来讨论某一个具体问题,讨论中往往运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也可以视作是对已有理论和模型的检验(钱颖一,2002);而理论研究则是指理论创新,即在对前人的观点进行吸收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对新经济现象的解释或对早期经济现象提出更新的解释(杨小凯,1998)。
从我国经济学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我国经济学界也越来越注重用主流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从1993年开始,在我国经济学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既有用计量方法对中国经济进行的经验(实证)分析,也有用各种数理方法进行的理论演绎推理,甚至还有数理的演绎推理加计量的经验实证(杜两省,2002)。利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已有理论和模型进行检验,或通过定量研究发现新问题并建立新理论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在通常情况下,我国经济学界将这一研究方法称为“实证研究”。这一研究方法与杨小凯(1998)和钱颖一(2002)所界定的经验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相一致,因而上述“实证研究”似乎命名为“经验研究”更准确。
在此,本文提出并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理论上对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和界定,但在实际应用中却仍然存在混淆?本文以科学哲学对现代经济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上面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二、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
科学哲学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对科学及其演化过程中最基本问题所作的系统的哲学思考。20世纪是西方科学哲学迅速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它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经历了实证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库恩的“范式”,以及以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钟群英,2003)。这些哲学思想的发展对现代经济学思想和研究方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厘清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将有助于分析其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以及对本文所提出问题的解决。
(一)早期的科学哲学理论
1.亚里士多德的归纳一演绎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研究应由观察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再返回到观察。他主张,科学家应该从要解释的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然后再从包含这些原理的前提中,演绎出关于现象的陈述。科学研究从有关事件发生或某些性质同时存在的知识开始,只有当关于这些事件或性质的陈述从解释性原理被演绎出来时,科学解释才得以完成(约翰・洛西,1982)。
2.牛顿的公理方法
牛顿认为,尽管从试验和观察出发的归纳论证并不能证明一般性的结论,但它依然是事物的本性所容许的论证方法。他一贯强调,通过综合演绎出的推断需要用试验确认,并强调演绎出的推断要超出原来归纳证据的价值。
(二)归纳主义与科学的假说-演绎观
1.约翰・司徒尔特・穆勒的归纳主义
归纳主义是关于发现的前后关系和证明的前后关系的理论。关于发现的前后关系,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试验作出归纳概括的问题。关于证明的前后关系,归纳主义则认为,一个科学定律或理论仅当有利于它的证据时,才被证明是正确的。
穆勒勾画出了三阶段的演绎法:(1)提出一组定律;(2)从这些定律的特定组合中演绎出组合结果的陈述;(3)证实。穆勒认为,每个定律都是从单独起作用的有关原因的研究中归纳出来,但是,也允许使用不是从现象归纳出来的假说。假说是科学家在归纳各个定律行不通时可以接受的关于原因的推测。
穆勒认为,如果假说的演绎推断与观察一致,则假说的使用就被证明是正确的。可是,穆勒对假说的完全证实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他要求一个已证实的假说,不仅它的演绎推断要与观察相一致,而且没有别的假说蕴涵那些应予以解释的事实。穆勒坚决主张,假说的完全证实要求排除所有可能存在的其他假说(约翰・洛西,1982)。
2.杰文斯的假说-演绎观
杰文斯认为,证明一个假说,人们必须做两件事情:一是必须证明它与其他一些得到充分确证的定律没有矛盾;二是必须证明它的一些推断与所观察到的相一致。但是,要证明一个假说具有与所观察到的一致的推断,必须利用演绎论证(约翰-洛西,1982)。
(三)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创始人孔德认为,实证一词有“实在”、“有用”、“确实”、“精确”等意思。所以,他认为哲学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和知识为内容,排斥了他所认为的虚妄、无用、不精的神学和形而上学,进而建立以近代实验科学为依据的一种“科学的哲学”,即实证哲学。所谓实在、有用等的实证知识,指的是关于现象范围之内的知识。他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事实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与基础,因而一切科学知识就必须局限在经验的范围之内,不能超出经验之外。否则,知识既失去了根据,又没有可能(朱成全,2005)。
在古典实证主义发展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物理学家厄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他提出了一种理论的“虚构家”观点。科学的理论是有用的记忆法,但科学的进步只是发生在这种有用的虚构被只包含观察
条件的陈述所取代时。尽管孔德和马赫对经济学家的著述有一些影响,但他们主要影响了20世纪的科学哲学家,即逻辑实证主义者的思想。
1.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的主要原则是由20世纪20年代的莫里茨・施利克(Moritz Schlick)、赫伯特・费格尔(Herbert Feid)、库尔特・古德尔(Kun Godd)、汉斯・哈恩(Hans Hahn)、奥托・诺拉斯(Ottn Neurath)、弗里德里希・魏斯曼(Ffiedfich Waismann)、鲁道夫・卡纳普(Rudoff Carnap)以及著名的维也纳学派的其他成员所创建。逻辑实证主义是一种激进的经验主义哲学实证,它标志着哲学探索的一个新开端。从此以后,全部哲学分析的目标不过是实证的、经验的、科学的知识所要求的逻辑分析,即符号的、逻辑的实证主义(刘大椿,2006)。
逻辑实证主义者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规定知识的构成,他们的办法是分析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分析的(如概念)或综合的(可验证的判断)判断才富有认识上的意义。所有其他的判断都缺乏认识的意义:他们是意义贫乏、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为了实施他们的理论,逻辑实证主义者需要有认识意义的客观标准,从无意义的判断中区分综合判断。一个早期的结论是可验证原理:只有在可验证的情况下,一个判断才具有意义。
2.逻辑经验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Logical Empiricism)一方面像实证主义那样强调经验证实,另一方面又像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那样强调逻辑和语义分析。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复杂命题可以还原为简单命题的逻辑函数,而简单命题的真假需要经验证实。简单命题是由词组成的,一个词的意义是通过实指定义由经验确定的。
除了强调逻辑和语义分析,逻辑经验主义和马赫以及马赫以前的旧实证主义还存在其他的不同。旧实证主义允许用以证实的经验是个人的,而逻辑经验主义要求用以证实的经验是公认的。旧实证主义认为物理学中原子、能量等概念仅仅是假设,为的是经济地把许多感觉经验或要素联系起来;而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原子、能量等真实地存在,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经验证实。旧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命题是错的,而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命题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就是澄清语言用法,从而排除无意义的命题。
逻辑经验主义确实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他们是通过语言来陈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假如语言或者构成语句的词语的自身含义不清甚至混乱,那么我们怎么能期望得到有意义的结论?如果我们用以争论的词,如“物质”、“颜色”,不是按照公认的方式定义的,那么,我们怎么能期望争论会得出一致的结论?所以,厘清语言或词的公认定义或字面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逻辑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施利克在《意义和证实》一文中写到:“没有一种理解意义的办法不需要最终涉及实指定义,这就是说,显然全部都要涉及‘经验’或‘证实的可能性”’(洪谦,1982)。
(四)证伪主义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实证主义在科学哲学领域内的影响大大降低,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逐渐受到了学者的重视。
证伪主义是由奥地利籍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创立,后经匈牙利籍英国著名哲学家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波普尔看来,他的证伪主义哲学就是认识论。波普尔和拉卡托斯都曾任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他们所创立的证伪主义,通过教学和著作,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经验证伪原则是证伪主义的核心,科学理论并不是观察的汇总,而是我们的编造。对于这种编造的东西,当然要采取证伪、反驳的方法(马涛,吴桂英,2006)。科学的理论或命题不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波普尔所采用的证伪的逻辑方法是演绎法,或称演绎检验法、试错法、批判法。波普尔的演绎方法论包含两个环节:一个是猜测、假设、猜想;另一个是反驳、批判、证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波普尔将他的证伪主义方法称作“试错法”、“批判法”,并明确地指出:“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他的可证伪性、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衡量一种陈述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一个“分界问题”,而“可证伪性标准就是解决这个划分界线问题的一种办法,因为他说那些陈述或者陈述系统要够得上科学,就必须同可能的观察或想象得到的观察发生矛盾才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特点是,把一切科学理论都看作是推测、假设性的,因而科学也就只能在被证伪中前进。在他看来,就是观察和实验也只是证伪的一种手段而已,可以看作是对理论的批判性讨论或尝试性反驳。
(五)库恩的“范式”
对于证伪主义者所提出的“科学家要勇敢面对带有验证结果的个别理论,如果发生冲突就抛弃理论”的观点,库恩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正如以往反复强调的,没有哪种理论能解决在某一给定时间内所面对的所有问题。而且已经取得的解决方式也常常是不完满的。相反,在任何时候,正是现存理论一致性的不完善和不完美才解释了作为常规科学性特征的许多困惑。如果任何及每一次关于一致性的失败都是理论被抛弃的理由,那么所有的理论都应该被抛弃”(马克・布劳格,2002)。
库恩认为,理论、证据与涉及如何对明显的证伪做出反应的方法论之间的关系是由学科的范式所决定的。他提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处于一定的范式之中,而任何范式的形成和摒弃都决定于科学共同体的集体信念。波普尔的“经验证伪原则”仅注重理性分析,忽略了社会、历史和人的心理因素在科学划界中的作用。理论的检验和划界的过程,实质上是科学共同体面对相互竞争的理论和范式进行选择的过程。因此,他认为“证伪主义”理论存在严重的不足。
库恩这里所提出的“范式”,是指在某一学科内被人们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共同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库恩认为,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都是一个演化与革命、积累与创新、连续与间断交替发生的过程,典型的形态是受某个既定的哲学范式支配的积累性常规研究与突破旧范式的创新性非常规研究交替出现的历史进程。“范式”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概念体系和分析的哲学方法,对该门科学的历史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事正规科学研究的人们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团体(科学共同体),他们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和解决问题应该采取的一般形式方面具有一致的意见。更有甚者,在对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规定中,只有团体成员们的判断才被认为是贴切的,其结果是正规科学变成了在共同的分析框架中解决难题的自立的和积累的过程。当正规科学被打破的时候,各种理论早已扩散,方法论的争论早已出现了。新的分析框架提供了迄今为止所忽略的解决难题的方法,当我们回顾过去时就会发现,我们早已认
识到这种方法,但是以前被忽视了。新旧两代人相互之间把过去当作在旧的分析框架中未解决的难题来谈论,这种现象成为新的分析框架得到巩固的例证。
(六)历史主义
历史学派抛弃了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抽象的、形式化的方法论准则和理论评价标准,引入了历史分析、时间因素、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强调案例和史实研究,强调新旧理论与经验之间复杂的多边关系和经验证据的相对性,强调科学家本人的心理因素、不确定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通过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可以得出: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一演绎法、牛顿的公理方法、科学的假说一演绎观、归纳主义和实证主义,一直到证伪主义,归纳-演绎法一直是哲学家们所认为的人类进行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基本程序,只是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哲学家们对归纳一演绎法不断提出了新的认识,并在其完善的过程中提出了上述科学哲学观。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研究从经验观察开始上升为解释性原理,然后再从包含这些解释性原理的前提中,演绎出关于现象的陈述。牛顿则更进一步提出,通过演绎得出的推断,需要试验加以确证。穆勒的归纳主义则要求假说应从现象归纳得出,且只有假说的演绎推断与观察一致时,假说才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实证主义则倡导科学理论的公理化,它要求从公理出发来演绎推导出理论中的全部陈述,或从基本概念出发来逐步推导出所有概念,这就是所谓符号的、逻辑的实证主义。与此同时,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要求从理论外部来检验理论的优劣和可接受性。而证伪主义则更进一步提出,任何理论只有具备了“可证伪性”,该理论才获得了科学的资格。
三、科学哲学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一)实证主义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理论构成的影响表现为科学理论的公理化。理论公理化要求从公理出发来演绎推导出理论中的全部陈述,或从基本概念出发来逐步推导出所有概念。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要求从理论外部来检验理论的优劣和可接受性,它要求对构成理论的前提和理论的推论结果进行经验检验(张高荣,2007)。
自从1938年哈奇森把实证主义引入到经济学方法中之后,人们开始用实证主义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来解说经济学的方法论框架和基本结构。逻辑实证主义的引入,使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多地采用实证化、数量化和形式化的研究方法。逻辑实证主义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科学理论的构成对经济学形式化的影响,体现为数理经济学的发展;二是实证原则对经济学可检验性的要求,体现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朱成全,2001)。
由于逻辑实证主义要求理论的公理化,而数量经济学把各种经济事务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学推理代替文字分析,完全以经济现象的函数关系来构建整个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数理经济学利用数学符号来叙述自己的问题,而借助已知的数学定理来进行经济学理论建立和推导。由于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符合逻辑实证主义对理论构建要求,因此,它在20世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由于逻辑实证主义要求从理论外部来检验该理论的优劣和可接受性,因此,经济学迫切需要一种可以用于检验经济理论的技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理论的特殊性,表现在对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描述总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前提条件下,对它的检验判断不能通过有控制的实验方法进行,而只能利用历史资料和统计资料对理论所涉及的有关变量进行相关的回归分析。实证原则对经济学的可检验性要求,就使得一种经济理论的评价总是围绕着经济计量学的检验结果进行,从而促进了经济计量学的发展。
(二)证伪主义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哈奇森最早运用波普尔的方法论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先验主义方法论,非常重视对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在1938年他出版发表的《经济理论的意义及基本假定》一书中,首次把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引入到经济学。他认为,任何经济学要想取得科学的资格,都必须经受经验检验(傅耀,2002)。㈣“可检验的”一般是经济理论的假定,而不是经济理论的预见,而对所有的假定都要根据从感性观察所得到的资料一一加以检验。哈奇森认为,要获得科学地位的经济学命题,无论是同义反复命题还是经验命题,都必须接受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检验,以检验的陈述来表达。他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其自身有不少缺陷,经济学的前提和基本假设是同义反复。
为了保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哈奇森要求所有的命题在经验上是可以证伪的。他特别强调了经验研究(Empifiel Research)在经济学中的突出作用,这表现在:(1)他把法则定义为经验的概括,且把它当作是“科学所要发现的主要对象”;(2)他把经验规律看作是预测的基础,且是纯理论能够应用于现实的前提;(3)希望获得科学地位的经济学命题必须至少在可以想象的程度上,经受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检验。哈奇森认为,只有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才能规定经济学命题的科学性(朱成全,2001)。
(三)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对经济学研究方法最重要的影响一――经济学的数学化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大量地使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理论研究借助数学模型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前提假定用数学语言描述得一清二楚;二是逻辑推理严密精确,可以防止漏洞和谬误;三是可以应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或数学定理推导新的结果,得到仅凭直觉无法或不易得出的结论。
经验研究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以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而发展出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计量经济模型;二是证据的数量化使得经验研究具有一般性和系统性;三是使用精致复杂的统计方法,让研究者从已有的数据中最大程度地汲取有用的信息。因此,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做经济学的经验研究,可以把经验研究的分析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并从系统的数据中定量地检验理论假说和估计参数的数值,这就可减少经验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可得出定量性结论,并分别确定它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下的显著程度(钱颖一,2002)。
运用数学模型讨论经济问题,学术争议便可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或不同意对方前提假设;或找出对方论证错误;或是发现修改原模型假设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运用数学模型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无用争论,并让后人较容易在已有的研究工作上继续开拓,也使在深层次上发现似乎不相关的结构之间的关联变成可能。
四、结论
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一演绎法、牛顿的公理方法、科学的假说一演绎观、归纳主义和实证主义,一直到证伪主义,这些科学哲学理论均要求通过经验观察对理论或结论进行经验验证或证实。而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中,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对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实证主义所要求的科学理论公理化,导致“新古典经济学”中大量借助数学工具来建立理论模型,并利用数学中的公理和定理来对经济模型进行推导。而实证主义所倡导的从外部对理论进行经验验证或证伪,则推动了经济学大量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理论进行检验。所以,利用经验观察对现有理论或结论进行经验验证或证实的“经验研究”方法,至少在亚里士多德时期便已存在,只是当科学哲学发展至实证主义时,经济学受该理论的影响在研究中大量地使用了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这一方面促进了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同时也导致经济计量学在经济学的“经验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由于经济计量学是在实证主义科学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因此,利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所进行的“经验研究”被经济学家称为“实证研究”也是合适的。但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对,主张摆脱价值判断,分析经济现象“是什么”,即对客观物的状况及客观事物之间关系是什么进行事实性陈述的研究。可见,现代经济学中的实证研究与经验研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应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明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