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从众心理的定义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主要原因;违章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安全文化的概念是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能泄漏事故后,由国际原子能机构首先提出的。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ACSM)工作组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度。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HSC)定义安全文化为:个人和群体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能力、行为模式以及组织的安全健康管理方式和形象。积极的企业安全文化可表象为相互信任、共享对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对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自信等等。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责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一、人的主观因素是违章的主要原因

有关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数事故的原因并非物质的原因。90% 的事故是责任事故,都与人的因素相关。更确切地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追根溯源还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文化不高所至。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在安全管理系统人、机、环境诸要素中,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决定因素。研究人的知觉规律,分析人的违章行为和违章心理不但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二、违章心理类型及成因

1.惰性心理。惰性心理也可称为“节能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造成的。例如有的操作工人为节省时间,手握住零件在钻床上打孔,而不愿事先用虎钳或其他夹具夹固后再干;有些人宁愿冒点险也不愿多伸一次手、多走一步路、多张一次口;有些人明知机器运转不正常,也不愿停车检查修理,而是让它带“病”工作。凡此种种,都和惰性心理有关。存在这种心理的职工总认为按章作业耗费精力,出力多流汗多,所以干起活来简化作业程序,降低作业标准。

2.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问题在于: 单个的违章行为并不必然造成事故。有人统计: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概率仅有二十万分之一,而恰恰是这种较低的事故几率才造成了较强的侥幸心理和大量的违章行为。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认为“一次违章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平时就这么干也没出什么事”。他们作业的时候心存侥幸,不按程序进行,安全难以保证。

3.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的堕性本能的派生物。别人怎么干我就跟着干,自己不动脑子想想为什么,而是随波逐流。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的行动与团队或群体相悖,对此,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经以大学生为对象,做过一次从众实验,结果发现,37%的大学生为了“从众”而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试想,美国人是很讲独立人格的,而且实验的对象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连这些人都尚且如此,更何况企业的一般员工呢? 调查发现,许多员工违章操作都是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就从众,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氛围。但是对于没有经验的违章者来说,出现事故的几率要比有经验的违章者大得多。

4.习惯心理。习惯心理是人类堕性本质的另一派生物。如果说,从众心理是与空间相联系;那么,习惯心理就与时间相联系了。有些违章行为一辈一辈的传下来,徒弟继承了师傅的作法;有些则是自己长期这么干的。“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很难自觉改变。当有的单位发生事后进行分析时,有的当事人会这样说:我知道不该在这时候违章,但是平时这样做惯了,一时没改过来。习惯是可怕的顽症。大量和长期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正是造成事故的主根源。

5.逞能心理。有的人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有工龄、有资格,甚至有权力、有“位置”,“什么不能干?”盲目自信,思想麻痹。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但在众人面前、尤其是“竞争对手”面前,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冒险蛮干。

6.图快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职工干活时“快”字当头,不讲安全,不顾质量,只讲速度,尤其是在下班前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更是快干快完事。

7.糊涂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职工平时不加强规章制度、岗位标准和作业程序的学习,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违章作业,干起活来稀里糊涂,安全事故就会接踵而来。

除了上述心理之外,还有其它心理过程,如冒险、麻痹、好奇、无所谓等等。员工“三违”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交叉复杂的,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人物具体对待,具体时间具体把握。只有这样,影响安全生产的许多不正确的心理才能真正消除。

三、违章心理的治疗

违章心理是导致各种有意违章行为的心理基础,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只有消除或弱化违章心理,采取措施将不良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有利于操作安全的心理状态,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弱化方式主要有:事故弱化、教育弱化、处罚弱化等。

1.事故弱化。人本身对事故有一种恐惧心理,发生了事故,当事人、事故所涉及到的人以及类似工作环境者,就会在心理上对出现事故的类似工作环境,产生一种畏惧感,这就是事故的心理威慑作用。事故的心理威慑作用是弱化侥幸违章心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正是由于人类对事故危害作用的恐惧,才使人类千方百计防止事故发生。利用事故对人的心理威慑作用弱化各种有意违章心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参观各类事故现场、事故报告会和事故宣传画等

2.教育弱化。就是利用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弱化有意违章心理,从而消除或减弱有意违章行为,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这就要求建立完善企业的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应包括职工安全规章、纪律的内容教育及实施练习。以及遵章守纪的意识能力教育及在生产中实施培养。要求对新上岗的工人和干部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考试,达不到要求就不能上岗; 已上岗了的工人和干部出现违章违纪者,按照违章治理考核办法需下岗重新学习,考核合格后才能再上岗。

3.处罚弱化。就是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从而弱化有意违章心理,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其效果与职工收入有一定关系。收入高,处罚力度应加大。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治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治理制度是遵章守纪系统工程中的“硬件”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纵性的安全作业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的实施组织体制,应包括“三规两纪”( 安全规程、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与检修规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 。不仅要建立完善工人遵章守纪的治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干部遵章守纪的治理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在实处。企业内部,建议按照职工生产责任的轻重,企业奖励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使其责、权、利实现同一,从而激发职工热爱生产岗位,通过实行严格的赏罚,把“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原则强化成工人和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

4.制度创新。在实行严格的赏罚的同时,提倡制度创新,在生产中有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风险抵押制度。尤其应建立起互控机制,如成员轮流安全值周方法、设立安全监视岗方法、违章违纪信息搜集制度、违章违纪信息分析制度、消除违章违纪行为控制制度和安全学习制度等。建立企业内部的对作业现场违章违纪进行检查、评选、公布制度,设立违章违纪曝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企业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环境,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视机制。

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对员工违章心理进行诊治,采取针对性措施,弱化和消除违章心理,规范人的行为,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提升人的安全文化素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胡海霞.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9)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大众文化;从众心理;乌托邦;时尚文化;失落感

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智能手机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大众更热衷于高档的“苹果”手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暂且把它称作“苹果热”。每一种现象背后都会蕴藏着一种文化,然而在这种带有商品性和以消费者为大众的文化中,“苹果热”与大众文化有着必然的关联。目前由于学术界还没有找到关于大众文化一劳永逸的唯一定义,以王一川先生对大众文化的定义:“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1]从这一定义看,“苹果热”现象的主体“苹果”手机是符合大众文化的定义的,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大众文化形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苹果热”这一现象:

一、从众心理

勒庞在群体心理的研究中发现群体具有极易受人暗示的普遍特征,用他的话讲“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中,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最初的指示,通过相互传染的过程,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定事实。”[2]也就是说,大众在群体活动中是极其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会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盲目地去认定一种受众人追捧的事物,其实在现今这个商品发达的时代中不难发现这一现象,甚至都发生在自己身上。苹果在几年前的手机消费市场中是作为一种神话出现,质量好、功能全、机型美等一系列好处汇集成“苹果好”这一意识形态深入大众心里,当别人问你市场上什么手机最好,你也会不假思索地答道“苹果好”。追求质量好的手机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苹果好”也可算是公认的,但是每个拥有苹果手机的或有买苹果手机动机的消费者就真的了解该手机吗?有时你问身边亲人朋友为什么买“苹果”手机时,一定会有“因为别人都说‘苹果’好”这样的回答,这就很奇怪啦,似乎人们在购买该产品时好像不是自己想买而是受别人的指示一样,虽然表面上好像是自己很乐意掏钱去买一样。这种情况,其实也可以在勒庞的研究中得到解释,他认为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同时“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长期是处于群体生活中,在消费的时候更是如此,极容易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往往我们都会看到或亲身体验到怀着高兴的心情购买商品随后又感觉到自己被愚弄的状态,这种现象也可以用以上观点来解释。我们生活于群体社会中,又要进行不可避免的群体活动,那么从众心理是时常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似乎古代那些隐居山泉老林的先哲们早就懂得了这个道理,于是“隐居”就成了远离尘世,超脱凡俗,不受众人的愚弄的代名词,但能否真的达到这种效果我们也无法得知,不过如今要做到真正地远离尘世不受群体活动的困扰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二、乌托邦的投射

乌托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无场所的事物。经过人们不断的使用和词义的转变,乌托邦这个词在当今主要指一些未来时空中美好的东西,从该词原有的意思到现在的理解,相矛盾的地方就是乌托邦是否真正存在,它的原意是指乌托邦本来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事物,而当今的词义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是美好事物或完美事物的代名词。在上文中讲到,“苹果热”的原因之一是大众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可以视作消费者内在因素;若要探索外在因素,就需从“苹果”手机价值本身出发,“苹果”技术高端是受大众认可的,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乌托邦投射的影响。“苹果”手机在手机市场中一直以质量、功能、机型的独特位居第一,它在大众心中早已形成一种美好的事物并转换成一种美好的意识形态深入人心,有着乌托邦的意味。从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对“性本善”的解读来看,人具有向善性,那么我们也不难理解人也是具有向完美性的,有追求完美的潜在动机或说潜在的意识形态,如果用佛洛依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观点来解释,也是说得过去的。在众多的手机品牌中,大众早已将“苹果”看作手机中的“乌托邦”,在它的诱惑和吸引之下,大众甚至将购买苹果手机作为自己的一个追求目标,并把那个追求的过程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苹果”已经从一个商品的意义上升到目标的定义,一切源于它自身的价值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追求的影响。对于商品的价值问题,还可以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观点进行理解,商品拜物是将商品的价值看做是它自身固有的属性,自身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同时导致人们对它的崇拜。从以上观点看,“苹果”手机作为商品而言,具有与生俱来的商品价值属性,同时人们又赋予它美好的意义,人们购买“苹果”也是乌托邦的投射,消费者在购买的瞬间能够获得满足和。

三、时尚文化的影响

对于“苹果热”现象,如果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看,此现象还受到时尚文化的影响。当然,这里所讲的社会因素不包括“苹果热”本身现象所导致的潮流,时尚是在潮流的前一秒钟,然后引领着潮流,同时也可从“时尚的生成是有一定条件的,必须经过位居社会较高层次的少数人群体对个性化的认同,同时也必须在大众中存在模仿的欲望和条件。”[3]此话中看出时尚引领消费的巨大作用。在潮流的影响下,“苹果”不再是一种商品,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品牌的符号,彰显地位和确认身份的表征。时尚与欲望是成正比例的,也可以说时尚是人们生活中完美欲求的投射,随着时尚这个概念的深化,人们不太注重时尚事物本身的价值,而只注重“时尚”这个符号的意义,其中这个意义也是人们赋予给它的,如潮流、有身份、有地位等。在这种文化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人们购买“苹果”实质就是购买的时尚文化本身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最尊重的一类人就是有名望的人,而这一类人基本上集聚财富、权力、智慧于一身,又由于人本身具有动物性,很多时候渴望有能力的人统治自己或引领自己,而这一类有名望的人就成了人们心目中最佳人选,于是那些象征财富、权力的事物永运都占据着人们的意识,当生活中出现了这一类事物或相似的事物时,人们就会不遗余力地追求,而时尚文化恰往往表露出那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人们的意识相契合。

如果说繁华境况的前一秒是艰辛,凄凉境况的前一秒是,那么“苹果热”的潮流之后一定会出现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一是追求“苹果”的从众心理事件在购买物品之后已结束;二是购买之后已获得了“乌托邦”的,而在获得完美欲求替代品的下一秒人们也会产生相应的失落感,当众多的失落感一涌而出的时候,潮流和时尚也就成为了历史,对于已购买和未购买“苹果”手机的大众将会去寻觅生活中出现的其它时尚文化。如果说时间是不断循环的,那么“苹果热”也将成为循环中的一小部分,但人们追求“苹果热”的类似心理也会出现在追求其它潮流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社会冲突;群体心理;正义;舆论

中图分类号: C912.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5000706

近年来,我国日益频繁,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政治性质逐渐显现,均表现出群众参与多元化、表达方式激烈化等特点,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和把握群体心理对社会冲突的影响,课题组于2012年暑期在武汉市八个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以“社会冲突的群体心理”为主题的社会调研,并对冲突中的社会群体心理进行专门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结论和对策。

一、社会冲突的群体心理现状分析

(一)社会冲突的群体心理表现

1.盲目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时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勒庞看来,“群体心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自觉地使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相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1]23群体中个人的个性因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即使在没有任何外力强制的情况下,他也会情愿让群体精神代替自己精神,而这种精神常常披着道德的面纱,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明显的从众心理。调查发现,在问及“当有多少人与你有共同利益诉求时,您会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时,有26.8%的人回答会在群体规模达到十几人时就会参与进来。而且,群体的规模越大,对个体的从众心理影响就越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冲突中参与和围观的群体都存在比较明显和突出的盲目从众心理。

2.包容理解心理

调研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和具体冲突事件,众多受访者往往会由某一事件而联想到其他事情,由他人联想到自身,并设身处地地联想自己的境地。在参与社会冲突过程中,一部分人认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其他则认为由社会冲突事件能促进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并能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在被问及“您对社会冲突的参与者持什么样的态度?”时,有75.37%的人表示理解,这体现出社会公众对社会冲突参与者的包容理解态度。

3.借机宣泄心理

问卷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当您的权益长期受到侵犯并且您长期积累了消极和不满情绪时,您是否会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宣泄?”时,有75.5%的人选择肯定会借机宣泄。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人们利用合法手段表达意愿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被堵死而采用非和平的手段来宣泄不满情绪,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某些能够通过协商、和平的方式得到解决的问题在那些需要宣泄的人参与进来后,开始恶化,变得不受控制,问题相关者的行为也不断激化。进行利益诉求的行为变成泄愤行为,冲突斗争矛头扩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受访者边做问卷边表达对当今社会的某些不满。例如在采访商贩时,有的商贩表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不仅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而且为正常运营提供了条件,但是某些执法者的粗暴执法和贪赃枉法却让小本生意无法正常进行。

4.造势心理

社会冲突参与者为了扩大事件的影响,往往拉拢聚集许多人员来壮大声势,利益诉求的方式也愈发激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7.2%的人认为,行为越激烈、破坏性越大,引起的社会关注越大。这也印证了社会大众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造势心理。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将事情闹大闹凶,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进而便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故意扩大事态,制造不良的社会影响[2]。

5.认同心理

从近年来发生的来看,底层民众一般为弱势一方,他们自身利益诉求的无法实现和来自强势一方的压力激化了两者的矛盾,导致了社会冲突的爆发。社会冲突的爆发是弱势一方最后的选择,是所有合法和平的解决途径均告失败后所能采取的行动。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回应,一旦选择激烈的方式来获取,便会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进而参与者愈来愈多,衍变成激烈的社会冲突。在调查中,41.8%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冲突是“弱者的武器”,他们对社会冲突中弱势一方怀有认同心理。

(二)社会冲突的群体心理特征

1.群体心理的复杂性

人本身就是复杂的动物,理智与情感、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交织在一起,支配着人的行为。当孤立的个体由于某种情况而聚集在一起,他们就立刻获得了群体行为所特有的属性。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社会冲突事件发生后,群体的心理感受是较为复杂的,有激动、紧张、忧虑、敏感、悲伤、恐惧等不同的感受。当受访者被问及“亲身参与社会冲突事件的情感支撑”时,31.1%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冲突的参与者是出于一种宣泄感,27.6%的人认为是出于一种同情感,17.4%的人认为是一种责任分散感,12.6%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剥夺感,约有9.3%的人认为是一种投机心理,剩下14.3%的人认为是一种其他心理。以上数据说明,参与社会冲突的群体心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群体心理的矛盾性

在社会冲突事件中,群体的心理较为矛盾,这种矛盾的心理是指在对一个目标的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混杂感情,在中表现的较为突出。

如前调查数据,约有75.37%的群众对社会冲突的参与者表示一种理解和赞同,约有41.8%的受访者将社会冲突事件的性质定义为“弱者的武器”,约有75.6%的受访者表示在自身的权益长期受到侵犯并累积了大量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时,会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宣泄。但调查中也显示,约有85.5%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冲突的破坏者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同样,71.9%的受访者认为,在发生社会冲突后,法律会对参与者进行处罚。这就充分体现了群体内心的矛盾性:一方面,人们对冲突的参与者持一种支持和理解的态度,当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他们也会选择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宣泄;另一方面,大多数受访者又认为社会道德以及法律会或者应当对参与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3.群体心理的非理性

“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钝而不是天生的智慧。如果‘整个世界’指的是群体,那就根本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倒不妨说伏尔泰比整个世界更聪明”[1]16这就意味着当群体形成时,整体的智力往往低于个人独立思考时的智力,当群体在做决策时,他们往往会受到不同思维观点的影响,易受暗示和轻信,缺乏推理能力,从而导致行动的偏差。

以上数据分析曾提到,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社会冲突事件的参与者是持理解但不支持的态度,也就是说,当受访者置身冲突事件之外时,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事件并表明自己的立场;一旦人们处于冲突事件中,便很快失去了理智。但前面的调研数据也显示,75.5%的人会选择宣泄不满。我们通过访谈也了解到,这些宣泄的方法大多还是比较激烈的。同时,67.2%的受访者也在行为上实际认同“闹决论”。这种“矛盾”的数据说明,社会冲突的群体心理往往是非理性的。

4.群体心理的传染性

受群体情绪的传染,原本犹豫不定甚至不愿意参与社会冲突的人群也会参与其中,在相互传染的过程中,群体会立刻明确目标,达成一致的协议[3]。

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恰好遇到了一名亲身经历“安徽马鞍山611事件”的群众,作为社会冲突事件的一名参与者,她回忆道:“大家都一窝蜂地涌上去,自己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不由自主地参与到了其中”。

通过我们的调查不难发现,群体参与集体行动时,同伴的选择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约有74.7%的受访者表示会参与冲突事件,即使参与人数低于三人,只要身边的同伴有这种选择,自己也会参与其中,这充分反映了群体间的传染作用对个体参与社会冲突事件的巨大影响。

二、社会冲突的群体心理成因分析

(一)社会冲突的群体心理传导机理

在社会心理学中,心理传导机理主要表现为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某种情绪、行为通过某种特定的中介无意识地传给其他人。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群体心理传导机理对社会冲突发生与扩大存在着重要影响。暗示、感染与模仿则是贯穿心理传导机理的三个连续性环节。 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个人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恰当的引导,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和多数人一样的知觉和判断,人们变得敏感起来,极易受到暗示,产生感情冲动和狂热情绪,而情绪感染又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起连锁反应,由于秩序的混乱和人们心理状态的失衡以及情绪的波动,人们容易偏听偏信,容易受到传闻和谣言的蛊惑,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模仿行为,导致社会冲突规模扩大,逐渐得不到控制,势态愈演愈烈。

其一,暗示是群体心理传导机理发生的前提条件。心理暗示是指人们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4]。它是人或环境以非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5]。社会冲突事件往往由十几或几十人的小群体引发,这些人的口号、行为等不自觉地发出一种暗示,其他人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接收这种暗示,心理状态开始慢慢发生改变,由于人类固有的猎奇心理,对这类事件的态度由毫不知情逐渐转变为关注。

在所有被调查对象中,40.6%的人认为共同利益受损、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32%的人认为社会分配不平等产生的相对剥夺感造成了社会冲突的发生,这两个因素都充分表明了群体的心理状态对社会冲突的影响。盲目凑热闹、群体意识强烈及事情闹大了引发社会关注则进一步体现了群众在社会冲突面前的一种盲目从众、宣泄和法不责众的心理意识,这些或强或弱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与演变。

其二,情绪感染是心理传导机理的必经之路。所谓“情绪感染是一群情绪激动的人的举动,吸引了原来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使他们的情绪也激动起来,关注所发生的事情,并参与到激动的人群中去,从而把整个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情绪感染还会使人感情冲动,丧失理智,削弱个人的责任感和社会控制,破坏现有的社会规范,表现出一些过火的行为来”[6]

在群体性社会冲突中,相对而言,首先发难的民众往往情绪比较高昂、激动甚至激愤,情绪上的不稳定便会辅以相应的行动作支撑。这些社会上少有发生的过激行为或情绪便会迅速为普通民众所捕捉,消极和不满的情绪便在社会范围内大规模地传播。在所有被调查对象中,分别有27.6%和31.1%人认为同情感和宣泄感是参加社会的情感支撑。这就说明,同情心理、发泄心理等心理状态容易感染给其他人,从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最终导致人们决策的改变。

其三,模仿是心理传导机理的最后输出品。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的现象。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社会冲突中的群体在无意识接收暗示、情绪受到感染进行的模仿行为大多为无意识的。

“在日常生活中,您对社会冲突事件的关注程度如何”调查项目中,54.5%的人选择“如果大家普遍关注自己就会去关注”,这充分说明了暗示效应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作用;74.7%的人在与他人有共同利益诉求时会参与到集体行动中,这进一步证明了人们为自身利益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行为。

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描述的三大规律之一――几何级数率,是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漫延,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7]。社会冲突中,大量的群众模仿冲突领头者的行为,并参与到社会冲突中,最终导致社会冲突事件规模越来越大、破坏力越来越强。

(二)公权正义的认同现状与群体心理状况互动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违章;心理;分析;防范

前言

违章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违反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以及反事故措施规定等,可能诱发人身和设备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化工生产中的违章主要指违反工艺规程和安全法规的操作行为和指挥行为,如无监护作业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超量超速蛮干等行为。

1违章行为的表现及心理类型划分

违章按其性质分为三类: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性违章。按照文章的心理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10类,包括习惯心理、应付心理、侥幸心理、抵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从众心理、厌倦心理、破坏心理和纵容心理。

2心理类型分析与防范

(1) 惯性心理。是指人的思维及行为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习惯性违章是惯性心理的外在体现,纠正习惯性违章心理需要反复多次,才能使其变成正确的作业习惯。

(2) 应付心理。是指下属对待安全文件及安全指令等抱有应付态度,执行能力低下。表现为找客观原因辩解、找借口推托、讲条件搪塞。各级管理者对具有应付心理的员工应主动进行面对面沟通,进一步明确其安全职责;出现问题必须追究其责任,对执行偏离事件必须追究其经济责任。

(3) 侥幸心理。是指员工对待自身的行为后果没有预想或认为其后果不可能出现。表现为蛮干和耍小聪明。各级管理者应对具有侥幸心理的员工加大监管力度,对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先告知和提醒 ;对没有按照预先告知和提醒去做的,必须进行严格惩戒,重点控制其萌芽状态。

(4) 抵触心理。是指员工对上级组织的人或事有意进行抵触,以获取心理。表现为思想落后、行动滞后及执行力低下。各级管理者应对此类员工开展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抵触的具体事件严格按安全文件进行惩戒,安全资质不达标时及时进行岗位淘汰。

(5) 逆反心理。是指员工将安全文件及安全指令置之脑后,对安全工作者的工作不配合。表现为明知违章违纪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误认为是对自己有偏见,因而有过激的行为。各级管理者对此类员工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转变其不良的情绪及性格缺陷,按不同类型进行对症下药的惩戒。

(6) 惰性心理。是指人性中存在的 “省事”和“懒惰”心态。表现为图省事、走捷径等。各级管理者针对此类员工应进行现场教育,告知其行为可能引发的不安全后果,并对其执行偏离的行为进行及时警告及惩戒。

(7) 从众心理。是指人的内心都存有效仿的暗示,人在没有肯定自我之前都在效仿他人的思想及行为。表现在别人违章作业没有发生事故自己也去效仿,别人违反安全文件自己也去违反等。各级管理者针对此类员工必须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示范效应,对正面典型进行激励,对反面案例进行惩戒,做好观念引导及思想疏通工作,提高此类人群的安全意识及危险防范技能。

(8) 厌倦心理。是指人对长期重复的作业存有厌倦感,个别时段会爆发不良的情绪。表现为作业时精神不集中、遇事时情绪易失控等。各级管理者应对此类员工每天的表现进行关注,主动与此类员工进行思想沟通,找出其心理症结,采取措施予以化解,以正面疏导为主、反向激励为辅。

(9) 破坏心理。是指问题员工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蓄意挑战制度的威信、有意破坏安全工作的正常秩序、对安全设施及安全工作者进行破坏性攻击。表现为不服从安全指令、不服从管理考核等。各级管理者对此类员工应严格惩戒直到淘汰。

(10) 纵容心理。是指安全管理工作者对 “三违”现象视而不见,当好好先生,怕得罪人,掺杂个人情感因素而不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考核文件。表现为对现场隐患知而不改、对违章行为撒手不管、对安全改进置之不理,缺乏责任心。对此类管理者一经发现应及时进行惩戒及淘汰。

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逞能心理作怪,未停车调机器 手指被绞伤

事故经过:2006年6月15日,某厂车工刘某与郭某谈起零件加工任务,抱怨自己的机床太陈旧,离合器不灵便,停车位稍有偏差主轴便会反转,跟维修工说了几次也没调合适。郭某听了之后说“这有什么呀,我给你调。”刘某半信半疑。郭一只手拿螺丝刀拨压弹簧,另一只手扭可调瓦螺帽。突然主轴飞转,将郭两手多指绞成粉碎性骨折。

事故原因:郭某自恃是老师傅,懂机床结构,违章在不停车(马达工作)情况下冒险在离合器停止位置调整螺帽。

防范措施:检修机床必须在撤掉电源箱刀闸在停机状态下方可进行,严禁开机时调整传动箱机件。

案例二:卸酸不穿戴防护用品 遇险受伤

事故经过:2000年夏,安徽省某铁路货运场,3名装卸工卸危险化学品硫酸。将法兰拆开,用钢管插入出料管进行疏通。当出料管被捣通时管内喷出白色泡沫状液体,高达3米多,溅到站在槽上的3人身上和面部。由于3人均没戴防护面罩,当时3人眼前一片漆黑,眼睛疼痛难忍,经用水清洗后送往医院,检查为碱伤害。经半年多的治疗,3人视力均低于0.2不等,且泪腺受损。

事故原因:一方面原因是槽车清洗不到位,另一方面原因是卸酸工未按规定穿戴防护面罩。遇此险情,得不到防护。

防范措施:事故发生后,货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分析,落实伤员的治疗,分清了责任,并对员工进行教育,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4 结论

“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 尤其是化工行业的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危害性更大。所以化工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事故发生。只有在思想上,在行为上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才能杜绝由违章作业而导致的各类事故。

【参考文献】:

[1] 顾红玲,宋伟. 习惯性违章整治措施浅析[J]大家谈,石油技术监督,2010,6:56-58.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从众心理;植入广告;艺术;前景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广告是利用了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目的。近年来,随着对客户心理的研究越发深入,有一种叫做“植入广告”的新生事物,正在铺天盖地的深入到各种影视作品中。

其实,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就已经显现了出来,那段时期,美国的产品,无论是香烟、威士忌还是汽车的广告,都会选择一名美女,摆出搔首弄姿的样子,全国诞生了数百个“反广告联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玛丽莲・梦露时代都没有逃离这个怪圈。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广播、平面还是电视,广告已死的呼声不绝于耳,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植入广告”的出现。

一、大力水手――植入广告的处女作

“植入广告”是随着电影、电视、游戏等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广告形式,它是指在影视剧情、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或表示,以达到“边娱乐边传播”的广告效果。由于受众对广告有天生的抵触心理,把商品融入这些娱乐方式的做法往往比硬性推销的效果好得多。

1940年,美国一家菠菜罐头厂家快要破产了,就在老板为宣传菠菜绞尽脑汁的时候,一名下属对他建议说:“将菠菜拍入动画片怎么样?”这个在当时看似无厘头的决定被老板以“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同意了。于是,已经诞生一段时间的漫画角色“水手波比”,在动画中只要一吃菠菜就可以变身为力大无穷的“大力水手”。动画中,大力水手波比始终向小朋友传达这样一个思想:只要吃菠菜,你就能像大力水手一样强壮、维护正义!“我很强壮,我爱吃菠菜,我是大力水手波比!”随着波比的口头禅的流行和这部卡通片的热播,美国青少年普遍养成了吃菠菜的习惯,而这家菠菜场也由于《大力水手》的热播而财源滚滚。即使是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大力水手的知名度也超乎想象,几乎每个人都对大力水手中的几个主角烂熟于胸。但有多少人知道,《大力水手》是历史上最早的植入广告呢?而《大力水手》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植入广告的案例。

对于影视植入式广告,美国广告教父、前奥美公司董事长奥格威是这么定义的:植入式广告,是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这种营销形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将广告元素隐藏在影视内容之外悄悄地传达给观众,不仅不会引起反感,还会潜移默化的让观众留下该产品的印象。奥格威还给予了《大力水手》极高的评价,称之“不仅是一部卡通,更是拯救广告的伟大作品。”因为这部动画的出现,让广告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

二、植入广告艺术化

植入广告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镜头特写、一句广告词、一瓶饮料或一辆豪车这样的初级阶段了,在一些优秀的电影中,广告元素和产品信息与剧情结合,通过场景、背景等周边信息和台词,串联成一个广告多元空间,而不是象通常的广告通过产品功能、产品中心信息或产品物理结构来起作用。可以说,这是一部电影,可以说没有广告、也可以说广告却无处不在、处处皆中心。

你相信吗?只用一部手机、一个打火机、一把小刀、和一个不太出名的演员,加一些木板和沙子就可以拍出一部杀入北美票房前十名保持数周,并且赢得全球影迷交口称赞的电影,并且这部电影还被誉为植入广告的教科书。这部电影真的存在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是一部名叫《活埋》的电影,由西班牙导演Rodrigo Cortes指导并拍摄。影片讲述的是一名在伊拉克被绑架的商人,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被装进一个棺材,活埋在沙漠深处。他手边只有一部黑莓手机、一个ZIPPO打火机和一把小刀。影片全部都在狭小的空间内构成,观众从第一分钟到影片结束都只能看见一个喘着粗气想尽办法求救的中年大叔,以及他求救所需的几样道具。尽管场景匮乏、演员阵容弱到可以忽略不计、更没有波澜壮阔的3D特效,但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同时赢得了电影界和广告界的一致赞誉,而制作成本和票房比更是高得惊人。

如果植入式广告足够好、隐藏得足够深,那么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对某个品牌产生好感,植入式广告成功的标志是观众看不出广告的痕迹,但却接受了企业品牌的传达的信息。就像《活埋》一样,虽然电影中手机、打火机等物品频繁出现,但观众的心思和视线都集中在倒霉的男主角身上,琢磨他如何脱困。而当男主角重见天日那一刻,观众无形中就对黑莓手机和ZIPPO打火机产生了极佳的印象。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对《活埋》的影评为:这是史上最出色的悬疑电影,电影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植入广告!2008年,《活埋》作为戛纳电影节的开幕片,法国影星让雷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部电影从业者和广告从业者不可错过的电影!”

植入广告原则就是暂隐藏营销的主角――产品、服务或是观念及其有关信息的主体性。暂时让消费者忘记置入式广告背后隐藏的功利性,而沉醉于对被置入物的欣赏中。然后不知不觉地,把他们引向营销的主体。引导的方式不是直接推销产品,而是像病毒入侵一样,通过物质诱惑、娱乐吸引、美学设置语境等等,设法激活影迷的消费潜意识。

电影这种娱乐在全球的火热,让植入广告这种形式成为产品宣传全新方式。不同于平面广告,电影中的植入广告和我们日常看到的电视广告一样,有声音有图像,更容易被记住;《活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电影结束后,观众自然会记住黑莓手机电量足、ZIPPO打火机耐用等优点,尽管这些在电影中一次也没有提到过。

三、得人心者得天下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市场的无差别植入已经成为风潮,而且商业味浓重。但植入广告并非只是中国的特例,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是推行商业电影的一把好手。康诺利所著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传》中,他这样自述:“我不认为电影《E.T外星人》中那段关于巧克力的剧情有什么不妥。我承认那是段广告,但它让公司受益、降低了投资风险;它让儿童心动,糖果本就是属于孩子们的;它让我的客户满意,因为只花了很少的钱就让孩子们记住了Reese’ Pieces这个品牌。我们遵守了规律,应该给我们鼓掌。”就像斯皮尔伯格说的,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植入广告必将成为最棒的传播方式。

中国也不乏优秀的植入案例:电影《疯狂的石头》中,广告植入与剧情浑然天成,在满足广告到达率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津津乐道的话题,取景将重庆标志性建筑收入画面,操一口重庆方言的角色,更是深深大打上了重庆烙印,无形中为重庆的宣传打出了一张王牌。这和新西兰有异曲同工之妙。《魔戒》和《霍比特人》的上映在全球影迷心中掀起一股新西兰旅游热,他们希望亲临拍片现场一探“中土”的真实面貌,皇后镇、霍比屯成为了新西兰新的地标。植入式广告成了旅游目的地推广的新方式。大多数影片中,满足广告特征的元素比比皆是,剧情背后,这些因素所指向的标签,都可以构成观众观影欲望的推动力。无论是片中使用广告道具,还是展示风景地,对电影发展来说都是有利的。他们满足观众心理诉求的同时,一方面体现着电影的商品属性,可以成为电影融资手段之一,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中国的影视制作比起欧美来说时间还短,电影人和影迷需要共同进步,电影人的自律与影迷的包容,才能让植入广告与电影质量齐头并进,实现双赢。只要运用得当,少一些充满铜臭味的明显植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植入广告的本质,对待其的态度也由反感变为期待。

奥格威说,“在广告活动中,消费者是我们的上帝,而消费者的心理则是上帝中的上帝”。消费者是社会中的人,“我们的行为可能千差万别,但受同样的社会因素影响。”[美,戴维迈尔斯]。传播媒介的技术化,是为了传播更快、更准、更全方位,注重人类接收传播的器官的享受,大众传播是针对不特定的社会广大受众进行开放式的单向的信息传播的过程。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把植入广告理解为一种电影符号,或者成为一种全新的电影文化。

参考文献

[1]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 羊群心理[EB/OL].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2-10-19.

[3] 植入广告的“罪”与“罚”[EB/OL].中国广告网,引用日期2012-12-12.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6

Abstract: In the modernized advancement, “three agriculture” the question obtains government's widespread attention, the countryside elementary education question is also asked the program. This article take the Anhui Province Feidong County as an example, has unfolded the reason which, the result this loc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is present situation produce.

关键词:基础教育民办学校公办学校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Voluntary schoolHandles fairly the school

据不完全统计,肥东县古城镇每年有75%以上小学毕业生到县城民办学校读书,掀起了一股去民办学校读书的热潮。由于民办学校经过严格的考试来招收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的和家庭条件差但成绩好的学生都进入了民办学校。留在当地公办学校的学生,有的是因为家庭条件较差,为了享受国家九年义务免费政策而不得不选择公办学校,有的是被民办学校筛选留下的学习成绩相对不好,只能回到当地公办学校。这严重破坏了公办学校长久以来树立的良好形象,所以,即使国家对公办学校实施免学费的政策,公办学校也慢慢地失去了其在老百姓心中的原有地位。在肥东县近年来这种违背常规的逆向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在当地受到多数人的认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民办学校的优势分析

1、封闭式教学模式:民办学校普遍实行的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小班化教学、特色特长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成功地吸引了家长的注意。民办学校实行的封闭式教学,既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免受外界影响,安心学习。这让家长放心,特别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来说,封闭式学校解决了他们很多的后顾之忧。家长不用担心孩子进出游戏厅或网吧;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及自理能力,这些好处都深得当下家长和打工族家长的欢迎。

2、师资力量强大:民办学校想要长远立足靠的是教学质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民办学校会高薪聘请一些公办学校里资历深厚的优秀教师及一些名牌高校毕业的优秀年轻教师,组成了一支有经验、有实力、有创新力、有竞争力的强大师资阵容。民办学校有一套严格的教师管理模式,秉承“能者上”的原则,每个教师都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和耐心去教学。师资是民办学校得以立足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家长看重的重要条件。

3、招生严格把关:因为上述两个特点,乡镇小学毕业生中选择上民办学校的人数众多,而民办学校的计划招生有限,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所以民办学校招生时处于优势地位,这样民办学校就有资本以提高升学率和便于管理为目的,而只招收成绩好的学生。肥东县城的初中民办学校每年七、八月份都会组织一次招生考试,实行优胜劣汰,而一些被淘汰的学生就不得不到地方公办学校就读。这让民办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高,升学率也提高了,长此以往,民办学校的形象也树立了。

(二)农民的观念转变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宣传,农民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农民更注重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想方设法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电视广播经常打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让农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深信不疑,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然而这些都是落后的农村教育所不能提供的。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进教学质量较好的民办学校。

农民选择民办学校还受到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影响。1、从众心理的影响;前几年,肥东县的下属农村地区只是少数收入较高的家庭把孩子送入民办学校,随着民办学校形象的树立,农村地区成绩好的孩子也被送进民办学校,而现在,很多家长看到身边的人都把孩子送进民办学校了,认为是一种时尚,一种趋势。为了跟得上这一“时尚”,他们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民办学校。2、攀比心理的影响:在《乡土中国》一书把中国社会结构定义为“差序格局” [2]。“差序格局”指出了中国人民关系的精髓,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以一个人和一个家庭往外扩展的亲属关系表现尤为突出,街坊邻居间的关系也很微妙,如果其中一家把孩子送到镇上读书,为了在街坊邻居中不丢“面子”,或者说不让格局内外的人“看不起”,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自己孩子送到镇上去读书。

从长远利益来看,农民选择民办学校的思想转变对提高农村地区学生受教育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但就其眼前情况看,这一转变对农村地区的公办学校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同时也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一)公办学校的存在受到威胁,办学规模日趋萎缩

即便有政府把关,但农村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仍然每况愈下,本来农村地区的软硬件设施就不及城镇,存在的问题很多。随着城镇民办学校的大量兴起与规模的扩大,软硬件设施的健全,农村公办学校的不足之处暴露无疑,优秀教师的流失,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等导致升学率逐年下降,甚至其生存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些把城镇民办学校和农村公办学校卷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民办学校越来越受欢迎,而公办学校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

(二)农民负担加重

当2007年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普及时,农民喜出望外,因为它能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但上面说到现在农村地区公办学校存在的问题,让家长对公办学校望而却步,不得不把孩子送入民办学校,担负每年高额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了,但随之而来的经济负担让农民吃不消。还有些孩子需要家长在身边,以至于很多家长不得不放弃工作到县城陪读,所以说,这不仅在精力上而且在财力上,农民的负担都加重了。这与国家大力倡导的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相违背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