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的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教育的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教育的总结

中西方教育的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差异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而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 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对比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后总结:西方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东方的教育模式,则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理解知识是基础,崇尚读书(理论)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

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则亦步亦趋,机械摹仿。不能有丝毫的违背。西方的教育概念中的教育方法没有什么限制,这也是西方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相处比较随意的原因所在。教育教学方法差异产生的根源之一,就是东西方教育宗旨的不同取向。由于中国看重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便要求中国的教师努力成为道德和行为的“表率”。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跟前显得一脸严肃.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教师一本正经,学生自然也不敢造次。这样,中国的课堂内外有了许多的规矩,连学生的坐姿、举手的姿势都要“标准”。难怪国外一教育考察团参观了国内一所幼儿园,看到孩子们两手背后、一动不动地端坐着,误以为自己走到了“军营”而不是学校。另一方面,中西方为教育设定的宗旨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中国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培养(外铄)过程,西方的教育观念则是把学生内在的潜质发挥出来即可。为达此目的,中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大搞“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考,学生背;这已成为为中国学校教育的一道主要风景线。与中国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相比,西方的课堂则显得融洽和宽松.外在的规范少了.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省去了形式上的繁文缛节,让学生的思维更专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凸现其创造性。

教育活动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两个基本的人的因素。由于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不相信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所谓“师高弟子强”、“教不严,师之惰”等,都反映了中国教育把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放在了教师方面。西方把教育定义为“引出”.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只是一个“助产士”,教育的主体却在学生一边。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常披理解为他动性社会行为,西方的教育则被理解为自动行为。受此影响,中国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和怀疑。相反。西方国家的学生喜欢提问,教师也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权威质疑。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获得迅速的进步。

中西方教育的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西方 儿童文学 创作风格

儿童阶段是人类成长的初级时期,在这一时期就开始注重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引导及启蒙教育有助于为儿童后期成长奠定基础。儿童文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需求,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儿童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还有利于熏陶和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促进儿童真诚品质的形成,同时还能锻炼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中西方儿童文学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但由于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不同,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创作风格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从而构成了中西方儿童文学不同的艺术魅力。

一、群体和个体

中国儿童文学以教化和树人为主要发展目标,为了使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完成传递本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儿童健全社会人格的重大使命,我国儿童文学需要以社会群体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政治伦理思想的传播,进而树立儿童健康的精神意识。我国儿童文学具有群体意识与规范意识的创作规范,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作家需要以凸显时代意义与社会群体精神为创作目标,其作品的主题性质、题材范围、情节构思、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方面要符合政治与伦理的需求。以《大林和小林》为例,这部儿童作品就是以群体生活为创作背景,注重对群体生活及体验的描述与揭示,这种创作模式就是为了满足理论信念与政治需求而形成的。

而西方儿童文学则注重突显作品的审美性与趣味性,注重培养儿童的人文精神。因此,西方儿童文学以个体性原则为主,作者在创作时更加注重挖掘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注重对自我情感、主观思考、生活体验的传递,其作品的个性色彩浓厚。以安徒生的童话创作为例,其作品以人道情感为主线、个体为主要对象,从自身的梦想追求、生活体验、自我实现等获取创作灵感,流露出的情感体验常常触动读者的心灵。西方儿童文学注重个体意识,纵使20世纪中期生存命题要求儿童个体与种族群体相结合,哲学化的群体意识也影响着儿童文学哲学内涵的构成,但是西方儿童文学依旧从儿童个体的生存状态出发,帮助儿童个体从生存困境中走出来,让其树立坚强的生存意志。中西方儿童文学分别以群体、个体为表现对象,因而形成了创作风格的差异。

二、伦理和哲理

伦理意识在我国神话时代就已初步形成,经过数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伦理意识更加深入的根植在我国文化与民众的思想中,至今仍影响着我国文化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程。因此,伦理意识也深深影响着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应引导儿童树立理想的人格,使儿童继承先人的道德模范,成为一个遵循伦理道德的良好公民。在我国,一直流传着许多歌颂先人伦理道德的故事,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谦虚谨慎、甘于奉献等,受其影响儿童文学在创作中也延续了这一文风,在构思故事与塑造人物时也尽可能的突显伦理道德精神。这种儿童文学创作风格能够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尽早树立道德规范意识,以抵制各种有违伦理道德的思想、欲望和行为,进而净化儿童的心灵。

而西方儿童文学更加注重个体及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探索,道德评价与伦理启蒙相对弱化。基督教主义及中世纪玄思哲学对西方人思想意识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启蒙主义者及浪漫主义学派作家将这种哲学思想融入的西方儿童文学创作中,进而赋予西方儿童文学作品深厚的人文韵味、极具哲理性的精神意识。到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儿童文学又进一步将哲学思想渗透到作品创作中,开始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生活。这一时代的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主要以生存为主题,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别,一种是关注儿童的心理困惑,揭示儿童生存的孤独、忧郁,对儿童生存状况进行思考;一种是描写少年儿童在社会与家庭的影响下,其个性与精神的形成过程;一种是借助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进行引导与关怀。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第一类作品中表现的最为鲜明,成为西方儿童文学创作文风的主流。

三、中庸和个性

造成中西儿童文学作品创作风格的差异性原因有许多,如传统导向、内在动机、创作目标、创作心理等都是造成差异性的因素,但其中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审美标准的不同造成中西儿童文学美学审美的差异化,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色。和谐、平衡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审美标准,要求儿童文学创作要将教育与审美相结合,在遵循一般规范的同时突出个性创作,使现实生活与想象和谐平衡,注重平易与怪诞的协调平衡。实质上,这种审美标准主要是由“中庸”思想所决定的,注重适宜美,我国在神话时代就逐渐形成了中庸审美尺度,经过我国民族文化的世代相传与弘扬,这种审美标准早已深入人心,构成了我国儿童文学的审美准则与创作风格。

而西方儿童文学则注重突显个性美,推崇个性解放、发挥无限畅想。因此在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常讲述那些神秘而怪异的故事,荒诞、离奇色彩浓厚。这种审美准则的形成也是由西方传统文化与思想所决定的,个体至上、民主、开放、浪漫、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对冒险的向往等影响着西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思想,于是他们所创作的儿童作品都充满了多姿多彩的美学风貌,充斥着奇异怪诞、热闹活泼的想象,且情感丰富,激情洋溢、忧郁感伤等都能够感受得到,就如《敏豪森男爵》、《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等。在这里,审美个性得到了自由发挥,天马行空的幻想可以实现,而这种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是我国儿童文学作品需要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田华.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9-31.

中西方教育的总结范文3

关键词:文化差异;旅游英语;翻译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大力开展,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旅游英语就是随着各国之间的频繁往来应运而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思维以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只有坚持旅游英语的跨文化意识,才能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得到长远的发展。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文化背景及习俗的差异

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我国的文化大体上趋向于礼、智、仁、爱等方面,而西方文化则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因此其受基督教的影响较为深远。

文化背景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习俗,中西方的两种语言也因此带上了各自国家的风俗习惯与特点。由于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中西方人们对于同一种表达方式甚至是同一个词的理解也不相同,这种中西方的差异性在待人接物、对待各种利益时表现明显。

(二)社会制度的差异

社会历史制度的差异往往是影响文化差异性的最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相似,文化间的差异就不大,社会制度差异很大,文化间的差异也就不能小。比如,在人权方面,中西方就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英国与美国对人权主义的理解和我国不同,因此,正义、自由、民主等一些人权方面的概念,都会因为彼此的立场不同而不同,这种社会制度的差异慢慢的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在民主观念、法律观念、科学观与价值观方面与我国存在差异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具体影响

(一)由文化空缺导致的词汇空缺

词汇的空缺主要是因为原词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在翻译语中没有表现出来,也就是在对应语言方面出现了偏差。词汇空缺主要包括词语的空缺或词义的空缺两种。比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词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都是我国独有的,“春节”被翻译过来就是Spring Festival,这种只按照字面意思的翻译,就会忽略掉春节时期每家每户放鞭炮、贴春联以及包饺子等传统的文化信息。还有,因此,文化上的空缺必然会影响翻译时的词汇偏差,进而不能准确的向外国游客传达我国的文化信息。

(二)中式英语的出现

“中式英语”主要指的是混合起来的、既非汉语又非英语的一种语言文字,也可以被叫做“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中式英语的常见表现是拼写错误、语法不对以及带有中文习惯。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不能摆脱母语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不符合英语语法的语言表述方法,这种中式英语一旦说出来,不但是本国人听不明白,外国人也常常是不知所云。

三、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处理技巧

(一)增译与减译

在我国的很多旅游资料中,其中所涉及到的背景和内容无法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概念,翻译人员想要将这部分信息准确的传达出去,就需要根据外国游客的实际理解力适当的增译或者减译。比如,向外国游客介绍诗人李白,可以适当的对李白的身份、功绩和地位做出良好的补充,因此可以用“a great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来进行描述。这样翻译出来比较适合外国人的理解能力。还有,峨眉山的一块石头上有坡书写的“云外流春”四个字。因为峨眉山的云层壮观,水质也较好,坡才将泉水比喻成云外流动的春天,这句话翻译过来应该是:To its left is a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Yun Wai Liu Chun”written by Su Dong-po(1037-1101),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960-1127).这样的翻译有两点好处,一是向外国游客清楚的介绍了坡,二是让外国游客明白了“云外流春”这四个字的具体所指。

对于减译来说,如果原文中包括的关于历史考证或古地名的内容过多的话,可以适当的进行删减,不然会使外国游客搞不清楚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直译与意译

对于旅游景点的名称,可以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音译、直译加意译等方法翻译出来,但不管采取哪一种办法,都要求翻译者拥有敏锐的跨文化意识,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指导正确的方向。比如,安徽黄山,翻译过来是“Huangshan Mountain”或“Yellow Mountain”。但苏州的“拙政园”就不能将其翻译成“Zhuo Zheng Garden”,而是应翻译成“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对于我国行政区划名称的具体翻译,基本上采用音译的方法就可以。比如上海(Shanghai)、北京(Beijing)等。此外,对于外国游客比较熟悉的食物,像馒头、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等,采用音译的方法也完全可以。因此,“海南”就只能翻译成“Hainan”,而不能翻译成“South of Sea”,如果使用完全音译的方式翻译这些名称,还需要增加一些注释以便于外国人能够真正理解。此外,除夕之夜,我国人民在各自的家中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而且饺子一定要在除夕晚上12点之前包好,等到“子时”吃,这是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隐含着“更岁交子”的意思,因为“子”是指“子时”,“交”与“饺”谐音,因此,子时吃饺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着未来的一年会幸福美满。如果仅仅将吃饺子翻译成“eat dumplings”,就无法传达出饺子在我国的除夕之夜所特有的意义。为了化繁为简,只取了饺子的拼音“jiaozi”,这一词语目前已经广泛被外国人所接受。

(三)适时变通

从事旅游翻译的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不同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熟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变则通,通则久。针对不同类型的外国游客要给与不同方式的讲解和补充,并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出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四、总结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在具体的旅游翻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作为旅游英语翻译者,一定要重视并掌握中西方的这种文化差异,采取行之有效的翻译方式和技巧,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使得我国的旅游英语翻译更加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进而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旅游景区英文译法规范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12515114。

杨海晶(1980-- )大庆职业学院人文科学系商务英语教研室专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明岩,荆怀芳,孙洁.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英语翻译的探讨[J].时代报告,2012(6).

[2]王滨.浅析跨文化交际下的旅游英语翻译[J].中国商贸,2012(15).

中西方教育的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翻译能力 培养

一、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英语教学大纲中,翻译是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活动规范、合理、有效的开展。作为一种语言活动,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完整的表达出来的过程,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代表,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则其在发展^程中基于文化所创造出来的语言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各个国家语言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作为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预言师文化的基础,所以,在语言翻译过程中,要以国家文化为基础,确保翻译内容真实、准确的表达原来的内涵。总之,文化是翻译的基础,在语言翻译过程中,只有以文化为基础,才能达到准确、合理、完整翻译语言的的目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翻译能力培养的意义

1.有助于深化原文理解。从英语翻译教学实践来看,翻译活动的完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理解原文、表达译文、校验译文,由此可见,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与基础。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理解相比较,翻译中的理解重点强调对于语言表层的理解,通过对于词汇、句法、语篇结构的整体把握来完成更深层次上的理解,相较于表层理解而言,翻译中的深层理解是关键。在跨文化意识的指导下,对于原文的理解会更加的准确,译文也不会脱离原文。例如,就中西方对于亲属的称谓来说,受传统宗族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对于亲属的称呼区分的极其细致,通过具体的称谓,人们可准确判断双方的关系。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使用到“大爷”、“叔叔”、“大姐”、“哥哥”等称呼,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若不考虑具体的语境,就将其单纯的翻译为“sister”、“uncle”等,则会产生一定的歧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跨文化翻译有助于深化对原文的理解。

2.有助于优化译文表达。在英语教学的翻译过程中,若单纯的从语言层面对英语原文进行翻译,则会因为翻译内容过于形式化而导致原文的内容与含义无法准确地体现出来。例如,在“It had been a fine day,golden autumn,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 time fall.”的翻译过程中,若以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翻译,则无法体现句子的美感,会出现译文与原文含义相背离的现象,而跨文化翻译有助于译文的优化表达。

三、大学音乐教学中跨文化翻译能力养成策略

1.注重学生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鉴于翻译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语际间的转化,而在于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所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中西方文化差异,鼓励学生积极了解西方文化,尊重西方文化的价值。在翻译教学或者翻译实践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文章翻译及翻译技巧的讲解上要注重相关文化的渗透与普及,帮助学生在翻译中应用西方文化来规范自己的解释。

2.提高学生文化移情能力。文化移情能力是连接主客体之间语言、文化、情感的纽带与桥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跨文化翻译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由于中西方文化间较大的差异性存在,所以,二者的文化、习俗及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为了使学生准确把握英语翻译的技巧及准确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中西方文化间的具体差异,帮助学生培养准确的翻译能力。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在表达友好、赞誉方式等方方面面存在具体的差异,所以,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避免翻译出错。

3.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强调单元教学,即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调、语音及语法的准确性,侧重词汇的搭配与具体使用,可见,应试教育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深厚。基于目前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严重阻碍了优秀翻译人才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翻译教学过程中,因中西方文化间较大的差异存在,所以,必须革新当前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意识。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人们在接触其他文化时往往先入为主,一本国文化的意义来解释异域文化,但这种情况下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在“Her 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的翻译过程中,往往会有学生将其翻译为“貌若天仙”,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下审美的不同,容易造成偏差,使翻译缺少准确性。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准确的理解文化内涵,对于学生把握语言结构及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翻译的准确性将有效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中西方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正视中西方文化间的具体差异,可帮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准确把握语言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中西方教育的总结范文5

Liu Jing

(渭南师范学院,渭南 714000)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由于语言特征、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禁忌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并不完全相同。同一个数字在一种文化中得到人们喜欢,却有可能遭到另一种文化的厌恶。对于中西方禁忌数字的了解不仅可以加深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而且对于跨文化交流大有裨益。

Abstract:Taboo numbers ar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because of their divers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religions, legend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A same number favored in one culture may be disgusted in anothe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 numbers will not only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but also smooth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关键词:禁忌数字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成因

Key words: taboo numbers;Chinese culture;western culture;causes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318-02

0引言

人类对于数字的使用大约可以追溯到30万年以前,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发展,数字早已超出了科学计算的领域,成为人类语言和文化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民族赋予数字不同的文化内涵,同一个数字可能得到某些民族的特别偏爱,但也可能遭到其他民族的厌恶,这一点在禁忌数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

1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数字

所谓禁忌数字,就是指由于历史、或生活习俗等原因,人们认为某些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好影响因而加以刻意回避的数字。这类数字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中都会存在,可是却并不完全相同。

1.1 中西方文化中的“4”在中国文化中,虽然“四”也有“通达、昌盛”之意,如道路的“四通八达”,家庭的“四世同堂”等,可是这个数字更多地被人们赋予了“不幸或厄运”的内涵意义。这不仅因为它与汉字“死”字同音,同时“四”从字形上也有“不吉”的解释。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认为“四”“谓口像四方,八像分也。”[1]也就是说“四”从字形上看含有“分别”之意,而人们也因此又一次将“四”与“死亡”联系在了一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许多医院不设4号病床,人们的汽车牌照、电话号码等尽量避免出现数字“4”。虽然英语“four”不像中国文化那样含有“死亡”之意,可是它也有着不好的内涵意思。例如“the fourth”在英语中是厕所的委婉表达法,“four-letter words”在美语中指庸俗下流的话语,“forty-four”是指称等。看来,虽然具体意义不同,但中西方的人们对“4”都不怎么喜欢。

1.2 中西方文化中的“7”由于与生气的“气”发音相近,数字“七”在中国并不受人们欢迎。另外,一般人们会给刚去世的人“做七”,这就又为这个数字蒙上了一层阴森的色彩。所以,初七、十七、二十七是中国人办大事会刻意避开的日子,民间的“七月七,鹊桥会”也是结婚的不吉之日。与中国文化相反,由于受其主流宗教基督教的影响,西方文化中的“7”有着“吉祥有力”的内涵意义。据《圣经》记载,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间万物,在给予亚当生命后又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创造了夏娃。圣母玛利亚有七喜七悲,而耶稣说他可以原谅人类七乘七十次的错误。西方人常用“7”来总结归纳世间一切。比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世界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等。[2] 由此可见,在中国不受喜爱的“7”在西方却大受欢迎。

1.3 中西方文化中的“13”“13”在西方文化中是大忌之数。根据古挪威的一个神话传说,在一次天国款待阵亡英灵的宴会上,凶神罗基故意闯入,使就餐人数由原本的十二变为十三, 这一突如其来的改变使得在座的光明之神博尔德很快死去。由此,人们认为十三个人坐在一起就餐是不吉利的。这一说法被耶稣和他十二个门徒的最后晚餐加以证实。在最后的晚餐上,犹大是参加聚餐的第十三人,而正是这第十三人为了三十个硬币出卖了自己的老师,第二天耶稣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另外,在中古时代,“实施绞刑的刽子手的报酬是13个钱币,而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个台阶。”[3]这一切使得西方人谈“13”色变,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量避免和“13”有关的一切事物。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965年访问西德时,把13号站台改成了12号才转忧为喜。”[4]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人并不认为“十三”不吉利,相反,多多少少对这个数字还有点喜欢。中药“十三太保”具有安胎功效,受到孕妇欢迎;明朝皇陵被称为“十三陵”,武侠小说中有“侠女十三妹”,儒家经典中则有《十三经》。

2中西方禁忌数字成因分析

同样一个数字,在西方文化中被禁忌,而在中国文化中却可能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语言特征差异;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差异以及民族文化心理差异。

2.1 语言特征差异“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皆有限,而客观对象则无限,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同音词语,故谐音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5]语言语音的这一特征对于中国文化中禁忌数字的形成,影响尤其明显,如上文提到的 “四”和“七”。这一点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表现相对较弱。

2.2 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差异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可以说,西方文化是开始于神话故事和宗教的。而宗教中,基督教的影响波及到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于“13”的恐惧和厌恶就源于此,当然,也正是由于基督教的影响,西方人赋予数字“7”美好的寓意。 与此不同的是,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七月七”是被拆散的夫妻牛郎和织女一年中唯一的相会之日,因此,数字“七”也就代表着“分离和不幸”之意。

2.3 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来自文化传承塑造而形成的心理素质和特点,它包括思维方式和定势、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爱好追求和性格特色等。而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和社会环境等是形成这种文化心理的重要条件。”[5]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矛盾和对立被特别强调,因此不和谐便成为美的标准。这也就是为什么奇数(“13”除外),比如“7”,受到西方人的喜爱,而偶数,例如“4”,却被赋予“丑陋和不吉”之意。相形之下,中国人注重和谐与圆满,任何背驰这种文化心理要求的事物都会被否定。如上文所述,数字“四”和“七”都含有“分别和不幸”之意,因此中国人对它们十分避讳。

3结语

数字本身并没有吉凶之分,是不同的文化赋予它们或幸运或不幸的内涵意义,而这同时又构成文化的负荷部分,使各种文化独具特色,熠熠生辉。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数字,不仅可以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而且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陈晓芸.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2006(12): 148-14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193.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36.

中西方教育的总结范文6

1. 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教师需要认真备课,通过语境将初中英语词汇的意义全面把握,引导学生在做题时能够准确猜词,使英语学习兴趣能够被激发,使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做英语题时不认识某个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对英语词汇的意思进行猜测,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学生的记忆也将会更深刻。

例如:英语中“make”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但是搭配的词语不同呈现的意义就不同。在“make a cake”中make的意思是“制作”;在“We make him our monitor.”中,make的意思是“选举”。因此,学生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对make的意思进行猜测。教师在教学中设置英语练习题时,不能只对学生的单词词型和对应的汉语进行记忆,而应该通过设置具体语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被调动,使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能够被加强,摆脱英语词汇的死板记忆,使英语词汇的学习更加灵活。

2. 通过文化语境开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相关的。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我国的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使由于文化而产生的差异能够被消除,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多种词义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dog”一词时,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对狗在中国代表的感彩发表看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再对“dog”的词义进行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西方关于狗的俚语和文章列出来,通过俚语让学生明白狗在西方的褒义色彩。总之,根据具体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对“dog”的词义进行正确的理解,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开展英语词汇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词汇的中西方差异,在做题时更容易理解句子和文章的意思。

3. 创设情境语境开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通过具体的情境语境给学生教英语单词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虽然创设的情境是一种模拟情境,但是非常逼真,学生就像置身于现实中。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语境开展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掌握英语词汇,并且学会应用英语词汇。

例如:教师再给学生讲“help”这个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时,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help”的不同词性和词义。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帮他擦黑板”的情境,教师会说“Which student is willing to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blackboard?”另外,教师也可以将“有人落入水中的场景”进行模拟,通过多媒体音响制作出“help”的声音,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场景将“help”的意思(救命)推测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对“help”的意思进行全面理解。同时,也能更加巧妙地应用在英语写作的具体语境中。总之,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会更透彻和全面,应用也会更自如。

4. 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初中英语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非常关键,关乎到初中英语水平的提高。广大教师要对初中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调动起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文章主要从“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英语词汇教学,通过文化语境开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和创设情境语境开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等方法开展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1] 潘谊. 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2(34).

[2] 章素华. 基于语境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