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优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教育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教育优缺点

中西方教育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英文影视;职业价值观;应用性

英文电影和电视剧记录了西方人的生活,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们的语言和思维,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对人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阶段是人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因此通过英文影视剧了解西方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有着重要意义。

一、英文影视体现的西方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1.独立自主自强的奋斗精神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英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美国小人物Chris自己创业、奋斗的励志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期,Chris是一个交不起房租、被房东驱赶、被妻子抛弃的失败者。他只好带着全部财产每天和儿子过着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但即使这样Chris从未放弃,他每天卖仪器,做实习生,去教堂排队争取救济住处,并乐观地教育儿子。凭借坚韧的努力,Chris最终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后来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影片中自立自强的Chris被看成是西方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最好诠释者。

2.择业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这是西方职业价值观的主流思想

西方职业价值观主张,择业观的形成包含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前景预测、求职指导等因素。而自我认知(包括个人兴趣、性格喜好等)是决定其他形成因素的主导项。

英文剧《实习医生格蕾》中主要人物大多因为对医生职业的喜爱才选择了这个行业,而在电视剧第一季中,他们初入医院的职业热情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当女主人公Grey第一次争取到参与外科手术机会时,她在手术台前想, “I love the playing field 我喜欢这个让我施展才能的领域”。其实剧中很多情节都表现出实习医生们为了工作所做的各种牺牲,这正是源于他们对事业的热爱与忠诚。西方人在择业时,会把个人兴趣喜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有了热情,才会在一个岗位、一个行业里做到最好,并实现自我。

二、英文影视在大学职业指导课堂的优势

1.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

在大学职业指导课堂上引导学生从英文影视中去领悟并学习西方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尤其学会在逆境里以乐观坚强的态度去面对,培养克服困难打败挫折的勇气。要避免大学生心理、经济上对家人、老师的过于依赖,教会他们主动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职业做选择。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观

在大学生职业指导课堂,通过一些英文职场励志影视剧告诉学生,择业不仅仅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自我实现,利用一些英文职场影视剧的成功人物来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认知和评估,发现自身优缺点、特长与兴趣爱好,以此作为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而不要把图安稳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更不要把物质回报看的过于重要。

三、英文影视应用于大学职业指导课堂的具体方法

1.循序渐进引导法

选取英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Chris与儿子有一段经典的对话,当儿子告诉爸爸他将来想成为一名职业球员时,Chris说,“You have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如果你有梦想,就要保护它!你想要什么,就要去努力得到!)

可以先找学生对电影的故事背景做简要介绍,然后根据影片情节分组讨论:“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如何保护自己的梦想?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怎么去得?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梦想,梦想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最后可做简单提问,电影最后的结局Chris是不是捍卫了自己的梦想,他如何做到的?你有什么感触?

通过以上的讨论与提问使学生意识到,择业是人生大事,选对职业是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拥有努力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才是实现梦想的开始。

2.现场表演法

《穿Prada的恶魔》是一部美国职场励志电影。它讲述了一个职场菜鸟如何一点点蜕变成为职场达人的故事。从影片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片段让学生编排情景剧。如主人公Andrea一开始得到时尚杂志工作的欣喜、工作初的得过且过、工作中的慢慢改变、出色完成工作并为了进步狠狠打压别人到最后离开杂志社找回了自己的幸福。让学生在实际表演与观看中感受到一个人经历初入职场的青涩、适应工作的纯熟、最后释然放弃一切的特殊心路历程。现场表演法让学生对未来的职场生活有了更多的解读,让他们了解梦想与现实永远有冲突,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在职场实现梦想,将英文影视搬入课堂的现场表演法会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堂的生动一课。

3.课堂辩论法

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多方面,教育更是突出的地方。在大学职业指导课堂利用一些中、英文影视做中西方职业价值观辩论赛的素材,双方同学根据中、英文影视剧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了中西方大学生现有职业价值观的形成等。

通过辩论赛学生更能清楚地了解东西方职业价值观各有的优势与劣势,正确并合理选取西方职业价值观有利的成分,摒弃我国传统过时的择业思想,为自己今后的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艾琦,杨昕.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宿州学院学报.2010.3

[2]傅巧霞.从《实习医生格蕾》看美国职场文化.电影文学.2012,23

[3]凌文轮,方俐洛,白利刚. 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心理学报.1999,7

[4]李锦,美国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研究.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论文.2010.2

中西方教育优缺点范文2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社会历史根源;道德伦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13-03

一、引言

公元前800至500年间是人类智慧觉醒、迸发、奔涌的时期[1],它标志着全人类的共同文明目标和道德精神的形成[2]。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把这个阶段形象地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el period)”。他认为,人类文明正是以这个阶段为轴心发展出了形态各异的文化形式,“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存在。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3]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两位巨人,他们被公认为东西方伦理思想的奠基者,他们的思想和哲学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源头,他们的思想及他们所推崇的精神,对于形成后来的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舍,以及造就中西文化的特性,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拟从社会历史根源的角度,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道德教育伦理思想作一个比较梳理,以期通过比较、从源头上更加深刻地把握中西方文化。

二、共同的视角:哲学的伦理(人文主义)转向

罗素曾说过,哲学家“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4]。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学说源于对当时社会历史现实的关注,并产生于当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如前所述,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社会现实有其相似性,因而他们有相似的主张和观点;又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有所差异,他们的著作中也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存原则。

就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共同之处而言,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还是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人类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上与早期的奴隶制社会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人们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认识到了自身的力量,生存方式也从原有的依附自然逐步转向依靠自身。因而,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把各自文化中哲学关注的领域 “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5],都试图从“人”而非“上天”和“神”身上去寻找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都将当时社会的无序归之于人没有真正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都把伦理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并提出了各自的伦理(哲学)体系,都想通过重塑道德来重建社会秩序。

三、不同的“病因”:“礼坏乐崩”VS“极端民主”

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都有所不满,但采取的视角和态度不同,故而为社会开出的药方也有所不同。面对“礼坏乐崩”、战乱纷纷的社会,孔子主张回到过去,恢复周初按照“周礼(即宗主制)”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细致地规定每个社会成员的地位、责任和义务,以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使被划分到各个等级的人安于其位、克尽职守、严格地履行他们应尽的义务,从而使社会秩序由无序回归有序、重返太平。与孔子“回到过去”的选择相反,同时代的苏格拉底主张通过“批判现实”来“面向未来”,从而重建合理的社会秩序。虽然民主制使雅典得以繁荣强大、并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但在苏格拉底的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却演变成了极端的民主,竟发展到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官吏和陪审团团员,把城邦交给偶然中签的人管理。个人与城邦整体的关系也严重失衡,个人忙于从事各种有利于聚积钱财的工商业活动,忽视或漠视了公益活动以及必须的社会奉献精神”[6]。苏格拉底透过雅典表面繁荣,看到了人格尊重的狭隘性和民主的局限性,看到了繁荣背后的巨大隐患。他认为雅典社会的病因在于个人过分的自信与乐观,过于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过分重视“利”对个人和城邦的作用,从而使整个城邦失去了一个可以统治和控制社会的最高权威。因而“他以‘马虻’自命,他要以自己的芒刺刺醒雅典这匹沉睡的马,使雅典的公民觉醒他要个人正确地认识自己”[7]。

四、不同的“处方”:“仁”VS“德性”

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关注的都是如何在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但针对他们所在社会的不同“病因”,他们开出的“药方”也不同,所建立的道德伦理哲学也有所差异。孔子对“道德”的解读,把作为君主和统治阶级获得“天命(统治合法性)”工具的“德(得)”的要求扩大到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仁”的普遍原则,从而形成了后世的“仁政”观念,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体系。论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8]《中庸》说:“仁者,人也。”[9]由此可见,“仁”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是一个人伦关系的概念。“仁”是《论语》的中心概念,又分“孝”、“悌”、“忠”、“信”四个层次逐步实践,首先从父兄的血亲关系开始,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推广,最后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广大境界,泛指人类间各种无差别的爱。孔子所倡导的道德,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而把普通老百姓是无知无识的群氓加以管治,比如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愚民政策”,就是长期向老百姓灌输“忠君爱国”以及其他封建伦理思想,加强对人们的统治。

苏格拉底的《对话》也有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德性”(arete)。苏格拉底致力于寻求道德的普遍原则,他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地探讨了正义、自制、勇敢、友爱、虔敬、智慧等问题,用“德性(arete)”这个概念把各种道德观念统一起来,把“正义”、“虔诚”、“节制”、“勇敢”和“智慧”都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称而已”[10]。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重要命题,把道德放在知识的基础上,使其成为理性和科学的对象。他把美德视为知识,把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看作是同一的,把道德和知识摆在同一水平上,使知识道德化,“肯定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作用”[11]。

虽然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所强调的都是如何在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但是二者还是有所差别的,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一套立足于实践的、具体的“道德规则”,而苏格拉底的“德性”是一套“形而上”的道德伦理哲学。首先,孔子的道德伦理体系立足于“实践”,他无意于通过形而上的逻辑推演和概念界定提出独创性的理论体系,而是要通过对“周礼”的重新诠释和强调,提出可供社会全体成员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正所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12],孔子的“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可以通过观察来衡量的。跟孔子相反,苏苏格拉底立足于“理性”,把美德归结为知识、理性,从生活之中,力图抽象出独立于生活之外且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的、可通过“自我认识”唤醒的道德普遍原则,认为道德就是知识,知识就是道德,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一定能为善不为恶,没有人故意为恶,停留在理论层面(即道德的本身、定义)而没有结合实践层面,突出了形而上的理论特征。总之,孔子把道德中的“真”、“善”、“美”看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注重“善”,注重实践、情感;而苏格拉底把道德的“真”、“善”、“美”统一归结于“真”,注重理论、理性。

如上所述,孔子和苏格拉底之所以提出不同的道德伦理体系,还因为他们所处社会和历史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还因为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中塑造出来的民族心理。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而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来说,经验的确非常重要,过去长期积累的东西的确值得人们信守并在实践中遵循,造成了人们重经验、向后看,重历史、信而好古的传统。这种传统反映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必然会信古、因循守旧,对新事物充满怀疑和不信任。对后人的教育必然重灌输而轻启发;在政治上必然表现为保守,强调秩序和稳定。因为只有在稳定的条件下,才可能克服天灾,迎来五谷丰登的好年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同时还造就了人们的依附性人格,毕竟小农本身是很难独力抗拒天灾人祸的,需要国家从外部代表他,将一个个分散的小农聚结起来以抗拒天灾人祸。而在古希腊,“商品经济比较发达,造就了个人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培养了人们的独立人格以及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它要求社会尊重每个个人的独立人格,也要求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13]。

五、不同的“疗效”:中西文化传统的源流

如上所述,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学说构成了中西文化的源头,凝结了两种成熟的文化思维方式,因而在以后的发展传承中逐步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论品质和文化传统。孔子和苏格拉底都生活在新旧历史时代更迭的枢纽点上,各自以其思想和行为阐发了截然不同的生存原则。在孔子是一种立足现实、注重实践的现世协调精神,苏格拉底则是一种立足理想、注重哲思的舍身殉道的理想超越精神。在生存价值取向上,孔子用昔日的光荣来巩固现实,苏格拉底用未来的理想来否定现实。这两种生存原则与生存价值取向极大地影响了中西文化的历史面貌,并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强烈反差。

孔子“向后看”、“回到过去”的“处方”,造成了中国历史周期性轮回和重复的怪圈,形成了后世“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抱成守旧思维,形成了知识精英“为往圣继绝学”、“代圣人立言”的学术规范和理想,后世学者无志于创造,而是严遵圣人之言,使得中国在封建社会徘徊了两千多年,曾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也在闭关锁国中慢慢凋零。而且,正是所开创的“未尝离事而言理”的理论品质和思维模式,导致中国古代学人极少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哲学。此二者正是孔子“药方”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所造成的“副作用”。与孔子相反,苏格拉底的“药方”则是“向前看”,是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借助“理性”之光,引导世人通过反思现状,通过重塑道德、重建社会秩序。因而,苏格拉底注重思辨,注重形式逻辑,注重标新立异,因而奠定了西方学术“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推动着西方文明在不断否定和创新中走向了现代化。当然,苏格拉底的“药方”也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西方的普遍主义思维。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就一直以这样的思维模式看待世界其他文化,带有文化(种族)中心主义,因为“你已经拥有了真理;而且如果你相信普遍性,你就会相信只有一个真理”[14]。而且,普遍主义思维引发了各种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而民族中心主义更是掀起世界大战,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

六、结语

综上所述,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形成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并造就了东西方文化源头上的差异。由中西方两位圣人开启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思维各有其优缺点,应该在相互交流、碰撞中相互学习、借鉴并共同发展、进步,而不要避免陷入“文化中心主义”。当然,我们在看待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差异时必须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文化和思想都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脱离特定的背景总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安娜.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对照[J].怀化学院学报,2006(12).

〔2〕刘长远.东西方文化的历史契合――评“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观[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刘清平.血亲情理与道德理性的鲜明反差──孔子与苏格拉底伦理观之比较[J].孔子研究,2001(1).

〔6〕〔7〕张素玲.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8〕〔12〕孔子.论语[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9〕子思.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Vlastos G. Socrates,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 IV) [M]. New York: Routeledge, 1996.

〔11〕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 (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西方教育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 英文电影片名 “一片多译”现象 翻译方法 文化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大量英文电影随着中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不断涌入国内。在英文电影引进国内的时候,一个好的电影译名不仅有利于该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宣传,而且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然而,纵观当今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存在各地区译名不统一、不规范的“一片多译”现象。本文通过对电影片名翻译特点的分析及各地区翻译差异的比较,试图找出解决“一片多译”问题的对策。

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

一部好的电影是编剧精心构思的产物,而一个好的片名则更是编剧反复推敲的结果。电影片名高度概括了影片的内容,凝练了影片的主旨,它是观众了解电影的一扇窗。

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通俗易懂。电影是大众传媒,是供普通百姓娱乐欣赏的艺术。电影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先赢得观众。[1]因此片名要言简意赅,避免使用专业性很强或是晦涩生僻的词汇,要让观众一目了然。

其次,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片名应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生动形象、富有艺术魅力的译名能产生巨大的商业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电影片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影是否受欢迎。

最后,中西文化差异是电影片名翻译的又一个特点。纵观西方知名电影,常常以主人公的名字或以故事发生地作为片名,简单直白、毫无修饰;而国内的电影则在命名上字斟句酌,往往想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因此在翻译英文片名时,既要保持原影片的原汁原味,又要符合中西方的文化习惯。

三、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西片译名眼下最突出的问题是混乱、不统一,不“到位”。[2]同一部影片的译名良莠不齐,常常导致观众重复观看、浪费财力和精力。

片名翻译的混乱、不统一集中表现在国内各个地区译名的差异上。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一种文化转换过程,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难免会因为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差异造成译名的不同。而片名翻译的不“到位”现象则表现在片名一味追求商业效果而远远偏离了电影本身的内涵,因而失去了应有的艺术性与创新性。提起电影片名翻译的成功之作,人们想起来的往往是几部经典电影,如《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等,然而谈到近几年的电影片名翻译,却鲜有能让人印象深刻的。

要想找到解决这些翻译问题的对策,就必须从分析比较各地区翻译风格和特点入手。

1.英文电影片名在内地及港台地区的译名比较

下面就分别对三个地区英文电影译名加以分析,并总结出不同地区的翻译特征。

(1)内地片名翻译

内地的片名翻译有着严谨认真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大多采用直译的方法,译名既忠实于原影片的主旨,又常采用贴合内地观众审美观的词句强化艺术效果。例如:电影The Sound of Music翻译为《音乐之声》,四字短语凝练地表达了作品的故事背景,让人一目了然。又如曾获多项大奖的经典影片Forrest Gump,译者从互文性的视角,巧妙地借用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将其译为《阿甘正传》,让中国观众感到十分亲切,也易于让人联想到这是一部人物传记题材的电影,可谓是直译的成功典范。

然而直译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不考虑电影本身蕴含的文化因素,容易产生硬译、死译的现象,让观众很难理解,更不能产生任何商业效果。

(2)香港地区片名翻译

香港地区电影片名翻译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和地方特征。①使用大量的方言俗语。如系列影片The King’s Speech译为《皇上无话儿》,The Princess Diaries译为《走佬俏公主》。②香港地区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常用英文翻译英文。如Burn After Reading译为《CIA光碟离奇失窃案》,TYCUS译成《Y2K大毁灭》。③常使用大量刺激、煽情的文字吸引观众。港人多喜看警匪片、武打片,因此译名中常使用“龙”、“虎”、“王”等类似的字眼,如《绝地威龙》(Derailed)、《森林之王》(The Jungle Book)等。

带有明显地方特征的译名不仅失去了艺术性,而且若是被其他地区引用,会让观众如堕五里雾中。片名的翻译本身就是一个传播文化的过程,而这样的翻译不仅不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反而会产生文化隔阂,翻译的功能之一是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蒙蔽。[3]

(3)台湾地区片名翻译

台湾地区翻译的风格轻松活泼、不拘一格。存在的问题经常改写借用成功的译名,通常在一部电影取得观众认可之后,就大量延续那种翻译风格或措辞,于是“魔鬼”、“黑色”、“战士”之类的词就频频出现在电影译名中,不仅毫无新意可言,而且大大降低了电影片名翻译的质量。此类翻译风格在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中大有体现,如:《魔鬼终结者》(Terminator)、《魔鬼阿诺》(Running Man)、《魔鬼总动员》(Total Recall)等,均以“魔鬼”开头。这种直接套用的翻译模式大大降低了翻译的水准,也无法产生优秀译名。观众的新鲜感不会一直持续,长期套用同样类型的电影片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2.“一片多译”现象产生的原因

综上所述,产生“一片多译”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各地译者的风格各异。相较之下,内地译者常用较为严谨、忠实原意的直译方法,而港台地区的译者会加入较多的方言土语和外来词,较为偏向使用增强商业效果的译名。

其次,文化因素。译者为了迎合各地区观众的喜好,自然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诸多符合本地区的文化因素,如内地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香港地区喜好西方文化,而台湾地区则受日本文化的影响较大。

最后,媒体宣传中没有统一的命名标准和规范。大众传媒是人们了解新引进英文电影的主要途径,然而媒体在宣传时采用不统一的译名,给影视文化的交流和借鉴造成了很大障碍,也导致了“一片多译”现象的产生。

四、解决英文电影片名“一片多译”问题的对策

1.综合运用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查爱萍等将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分为“直译法、音译法和增译法”,[4]除此之外还有意译法等。每种翻译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到电影的文化内涵,选择最符合原意的译法。

(1)直译

直译是指在语言条件许可时,既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又尽可能与原文的语言形式相对应的翻译方法。忠实于原文的翻译保留了原片名的“原汁原味”,“原始风貌”,还求得了片名与影片的统一美。[5]例如系列电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直接译为《加勒比海盗》就让观众印象深刻,不仅直接指明了主人公的名字,而且给出了电影中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因此当影片片名使用人名、地名或其他专有名词时,大多采用直译的方法。

但是直译存在一定的缺点,在忽略了文化背景或是故事主题时,往往会令观众产生误解。知名电影Gho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若将影片直译为《鬼魂》就只会让观众毛骨悚然,自然而然地将其归类为恐怖电影。然而这部电影实则讲述男主人公在死后为了守护陷入困境的女友,不舍离开尘世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于是《人鬼情未了》成了沿用至今的优秀译作。

(2)音译

音译与直译的共同点在于适合翻译短小的片名,采用音译法翻译的片名既能体现原文的韵律,又能展现英文电影别样的异域风情。恐怖电影The Shining音译为《闪灵》,可谓是音与意结合的完美译作,译名不仅与英文发音十分吻合,而且以巧妙的选词让片名产生一种恐怖的情愫,一箭双雕。

然而音译的缺点在于若是选词不到位或是名词过于专业,就很难引起观众的联想与兴趣,甚至有时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

(3)增译法

在直译与音译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时,往往需要使用增译法。例如电影Speed若采用直译方法译为《速度》则过于平淡,无法使观众提起观看的兴趣。影片实则是一部刺激的警匪片,不能减速的汽车与随时爆炸的炸弹让观众自始至终都处于紧张状态。采用增译法的译名《生死时速》就完美地再现了影片那种刺激与紧张的气氛,起到了很好的商业效果。3D动画长篇Up译为《飞屋环游记》也是一则典型例子,译名生动再现了影片内容,尤其能引起青少年儿童的观影兴趣。

(4)意译

由于翻译是不同文化间交流传播的媒介,在抓住原文意思的同时最贴切地展现原文的内涵,就必须跳出原文的形式与结构,转而采用更为接近目的语语言习惯的组合。2011年热播的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关于潜入密集而又无限梦境的科幻动作片,译名一语道出了影片的故事梗概,又充满玄幻色彩,引人观看,然而观众很难想象得到影片的原名竟是简单的一个单词“inception”(开端),这便是意译的一例典型的成功佳作。

综上所述,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要多种翻译方式互补,根据不同的片名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艺术、宣传效果。

2.加强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本身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文化是英文电影翻译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之一。这个翻译过程既包括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又包括国内各地区文化的融合。

内地和港台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英文电影片名“一片多译”现象的产生,因此加强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文化交流不仅表现在熟悉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上,而且表现在借鉴和发展优秀翻译作品中。无论是内地的严谨保守,还是港台地区的不拘一格,都不利于电影片名出现优译、佳译。而对于好的值得学习的翻译风格和翻译方法,都要积极利用,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各地区翻译水平的总体提高。相信一个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优秀电影译名,是许多电影译者的共同追求。

3.亟须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解决英文电影片名“一片多译”现象的同时,电影工作者、翻译工作者和媒体人士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

电影是为了娱乐大众而创作的,因此电影的好坏是以观众的接受与否和欣赏程度的高低为依据和标准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更是如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译者要遵守传统的翻译方法与原则,也要根据人们的精神状态、物质文化需求改变翻译方法,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做到“与时俱进”。

五、结语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直面当今电影片名“一片多译”的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要齐心协力、加强文化交流,力求将最好最完美的电影译名呈现给广大观众。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的过程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片名翻译,精雕细琢,如此才能有脍炙人口的经典佳译,我国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也才能逐步向规范化、统一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千红.电影翻译的动态观――中国电影翻译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10.

[2]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4,(04):41.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中西方教育优缺点范文4

关键词 跨文化理念 大学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即看重语言教学却忽略文化传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不断深入,跨国度、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掌握一门或更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目前的外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可谓是喜忧参半。好的现象是,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英语成为大学的必修课程,高校在校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英语上,国民整体英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不好的现象是,英语教学往往倾向于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却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差异,学生的交际能力弱,跨文化语用能力相对低下,语用失误频繁。①

1 跨文化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1.1 跨文化理念的提出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我国对该学科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已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所重视,学术界也出现了与之相应的各种理论观点,极大地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充分反映了时代特点,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各种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法,突破了以目的语文化知识为目标的单向文化教学模式,将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同时提到了教学日程上来,实现了多元性质的双向文化教学,不仅拓宽与扩大了文化教学的范围,而且使文化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更加完善。②

1.2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薄弱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会按部就班地进行语言和语法知识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却较少注意学生跨文化条件下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培养。③从中学阶段起,学生接受的思想就是:学好单词和语法就可以得高分。到了大学阶段,尽管状况有所改善,但基本模式还是相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学英语,这种教学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规则都没有问题,但语用失误频繁。在大学校园的英语角常常会听见这样的对话: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xiaohong. 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Chongqing.很多学生在和外教对话的时候经常也会问一连串的问题: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Where are you going?.....以上的对话单从语言和语法的角度看没什么不妥,然而却忽略了文化的得体性,没有考虑到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因为在西方,这些问题都涉及个人隐私,除了警察局、移民局、医院等特殊机构外,很少有人会如此提问。这种纯中国式的问话方式很容易导致不解或误解,会被视为是不礼貌和不友好,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2 跨文化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则

近年来,关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到底应该遵循哪些跨文化交际的原则,中外学者有诸多论述,他们分别从不同侧重点和认识角度,对于跨文化背景下双向文化导人的准则和指南进行了较深入的阐释。综合起来看,笔者认为跨文化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首先应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

相互尊重原则是基础。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无论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还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都深深地带有各民族自身的特点。比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集体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务于集体利益。而英美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在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长幼尊卑等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而在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却是崇尚人人平等。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但这些文化的差异却很难用孰是孰非的标准简单地加以界定,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优缺点,都需要完善和发展。我们既不能搞本民族文化一定优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文化中心论“,又要坚决反对在文化交流中彻底放弃本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大家鞭挞、彻底否定的“文化虚无论”。不同文化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原则是关键。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求同”是指交际双方需要考虑到彼此双方的文化差异,找到不同文化的共同点,互相借鉴学习,在求同基础之上,才能扫除交流障碍,避免文化冲突。“存异”则是指对待英美文化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要提高鉴别能力,不要搞盲目崇拜,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对待不同文化,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 跨文化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师生双主体意识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交际的过程,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不但要强调教师主体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该把跨文化交际意识看成一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双向意识。教师是在主动地讲授语言、传播文化,学生则是在主动地学习语言、接受文化熏陶。教师自身应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除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能清楚地区分出不同文化的差异之外。还应在课堂内外尽可能创造条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技能,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不同文化,洞察不同文化的语言特征,培养学生识别所学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规范英语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2 交际意识的培养

交际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也是英语教学的实质体现。④最近20多年来,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新理论和新概念,不少新的语言学理论已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应用,英语教学界对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有了长足的提高,但认识的提高并不代表广大的教师和学生都已经具备了跨文化意识。如何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具备跨文化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从“有意识”或“有意注意”上升到“无意识”或“无意注意”的高度,将是今后大学英语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3.3 对文化敏锐的洞察力

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显性文化因素容易认识,隐形的文化因素则较难察觉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此有充分认识。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对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因素要有相当的敏感度,要不断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识别能力,要善于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能尽可能去理解这些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3.4 存我意识

西方语言教学界曾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旦学了一种外语,你便再不是原来的你了。它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英语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文化化”现象,即自觉不自觉地用目的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来“规约”自己的言语行为。⑤单纯从学习语言角度看,要想很好地掌握一门外语需要全身心地融入其文化之中,不应受本民族语言的干扰。但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却并非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跨文化交际毕竟是语言与文化的双向交际,完全失去本民族文化的交际就会变成了单向文化交际。因此,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保留一定的自我文化是必要的,在这方面,作为英语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具有“存我意识”。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外语的目标不仅仅是以好奇的目光看着外面的精彩世界,单向度地吸纳外国文化,而是要坚持外语与母语文化导入的兼容并举,在学习他国文化的同时,也应把握好自己的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念是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工具,交际是目的。为此,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同时还要坚持跨文化交流的理念,将语言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进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最终达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

注释

① 乐琼.Chauhan Ashok Kumar.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8):78-79.

② 李群.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6-157.

③ 何宇茵,张欣叶.跨文化交际论文写作对差生大学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4):190-192.

中西方教育优缺点范文5

中学生正处在增长知识和才干、养成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德育在中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与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身心全面发展。

一 新课改下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要求

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明确陈述了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英语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通常人们普遍认为,人文素养的内容包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有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这也是与课程标准里的陈述相吻合的。

二 要能够深刻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教学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老师在思想上对德育渗透有了高度的重视,才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加的注重对学生们的品德的教育。与其他许多学科的老师相比英语老师有着更多的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全是英美等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这就意味着会有一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英语老师不仅仅只是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要求他们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三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以老师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渗透。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亲的镜子。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也是老师的镜子。笔者在任教的学校里以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科任老师的学生为对象做过100人的抽样调查,“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有着强烈责任感的老师,他/她所教的学生也大多积极乐观、富有责任心。反之亦然。”87%的受访学生对此持认同的态度。

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Ushinski)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初中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生还没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强,而孩子们每天待在学校里、与老师相处的时间大都比较长,因此,老师日常的语言、行为习惯乃至性情、品格对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首先老师们应该具有阳光的心态,以其热情、乐观感染学生,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在教学当中,应时刻保持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不单能学习老师的知识,更能学习老师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专业的态度。

2.在教学的常规环节中加强德育渗透。

教材是品德教育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仅仅需要联系教材,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育德于英语课教学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3.在教学的内容中蕴含德育。

将思想教育蕴藏在教学的过程中。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无处不在的,在中学英语教材中有着许多具有德育功能的课文,例如在上海牛津版的英语课本7B Unit 2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中,课文介绍了树在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性,老师可由此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让学生树立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课文还提出了一些不为学生所熟悉的观点,例如,“They (Trees) are the biggest and oldest living things on Earth.”“Three trees can do the jobs of 15 air conditioners.” “Trees are communicating with one another.”等,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小组合作,查阅生物学科的相关材料,学习这些课外知识。这样,学生既能深化对课文知识的了解,也能藉此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及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4.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德育渗透。

中西方教育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学 传统文化 培育

一、引言

由于网络交流的便捷和移动通讯工具的广泛,当今社会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各种异质思想交汇,个体追求日益多元化。这是一种思想文化发展的繁荣表现,但潜藏着不少社会问题。首先,各种思想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主流价值观难以凸显,社会正能量难以弘扬。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强势西方文化的挤压和侵蚀下,很难得到应有的继承和发展,使得中国文化的延续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进而危及社会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基础。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教育,尤其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看做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以为首的新一届党和政府充分意识到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形势,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对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内容提出严格要求和殷切的希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是发展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而传统价值观无疑是形成当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它经过长年的历史积淀,凝聚了一个民族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看法,表达了民族内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既有共识。大学时期是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高校思想教育有着关键意义。英语是对外交流的主要纽带,高校英语教学往往直接包含一些西方主流价值观内容。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开始使用英语接触和理解西方思想。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以适当的方式介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西方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研究主要以英语教学中介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切入点,考察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价值观介入对思想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二、语言的双重性

语言是人们用于交际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使自己的意愿得到表达。由此可见,语言具有工具性的一面。由于直观可感,人们很容易理解语言的工具属性。事实上,长期以来,甚至到了今天,很多人仍然把语言仅仅看做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认为语言是一种一旦拥有,就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随取随用的工具。但是,自上个世纪,通过文化人类学研究,我们发现,语言并非和其他诸如锄头、镰刀甚或电脑等工具一样。语言和我们的思维、价值观等文化因素息息相关(邓炎昌,刘润清,1989)。也就是说,语言具有人文性的一面。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由此可见,语言具有双重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工具性的一面,语言帮助我们实现人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其他社会活动(比如贸易)得以实现的基础。另外,语言又具有人文性。语言承载着民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和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语言内在地包含着说话者群体的文化印记。

英语教学中需要考虑到英语所具有的双重属性。英语既是一种用于对外交流的工具,又是思想孕育和传播的载体。在社会的一般认识中,英语都是作为工具看待。英语学习是在工具性目标驱动下进行的。官方英语教学政策背后的逻辑大体上基于英语工具论。比如学好英语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而,英语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包含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

英语教育界并非没有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高一虹,2000)。但是,在国家宏观外语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不少学者还是从语言学习这个工具性目标出发,探讨语言与文化相结合,以达到增强外语教学效果的目的。换言之,外语教育界的学者对于西方文化价值观主要以引入为主,强调英语学习者理解、熟悉和掌握英语文化,从而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英语与西方人交流。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英语课堂里缺乏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内容。对于高校学生,有不少人能够使用英语阅读西方作品原著,很容易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尤其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以抵制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从语言的双重性反映到英语教学的双重性可以发现,英语教学除了学习英语技能,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之外,还要考虑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西方学者Philipson就警告过人们,要警惕语言帝国主义,防止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冲击当地文化价值观(Phillipson 1992)。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介入传统价值观,自觉抵御外来文化。

三、传统文化介入与培育

由于中国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和学界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缺失问题(肖龙福等,2010;赵彩红,2014)。显然,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断层和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上求新求变的极端化运动、文化不自信等因素。在英语教育领域,一些英语学习者花费大量时间投入英语学习,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反而对本国文化知之甚少的情况经常出现。纵观历史发展,横看国际形势,在高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已经势在必行。从英语教学的角度看,传统价值观教育介入更是迫在眉睫。我们要在高校学生价值观发展和稳定之前,积极介入传统价值观培育,从而帮助学生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健康成长。

虽然前面论述了传统价值观介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但是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守教育规律,还需要考虑到这种介入的可能性和最终效果。根据前面阐述的语言双重性可知,语言教育需要文化依托,因为语言的丰富性来源于文化的丰富性。英语学习者掌握好中国传统文化,必将有助于丰富和深化自己的英语表达,而这种将中国文化用表达出来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现实基础。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英语教育重在引进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内容,文化交流以输入为主;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上升,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不断升温,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总量在持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化输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英语学习的目的将逐渐转型为以中国文化输出为主。因此,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价值观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表达训练的实际内容,使英语学习的目的更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潜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

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于在英语教学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国内影响力比较大的英语水平考试。从2013年开始,考试中开始包含汉译英项目,占总分的15%,其中翻译的汉语段落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这种考试题型必将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学会使用英语表达,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声音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育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中国文化的英语描述训练,包括翻译、写作和演讲等形式。二是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彰显自身的价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西方文化之优缺点。例如通过比较“中国梦”和“美国梦”之异同,厘清它们各自所具有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学生对于两者都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其教学效果将超越简单的语言教学。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根植在人民大众的深层心理结构,很容易唤起认同感和产生共鸣,比直接传授西方外来文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学习成就感。

四、结语

语言的双重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具有双重性。英语教学不仅仅传授一门技能,还具有工具性目标之外的教学价值。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和有重点地讲解文化相关的语言技能训练内容,可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介入传统文化价值观,达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思想教育与语言技能训练的双重效果。传统文化价值观介入英语课堂是中华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影响扩大的必然结果。显然,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大纲制定、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和评估手段配套等多方面的内容,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需要有长期的战略安排。

参考文献:

[1]Phillipson,R.Linguistic Imperialism[M].Oxford[Engla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肖龙福,肖笛,李岚,et al.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0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