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观 现状分析

一、消费的概念

消费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并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以前我们国家主要依靠出口来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现在欧美经济萧条,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长远的增长,国家通过调整假期、家电下乡给予补贴等措施来扩大内需,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因此国家是鼓励消费的。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以“80后、90后”为主要构成群体,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其自主意识、思维能力及交往方式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自我方式,对待消费往往容易表现出随心所欲,自主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对我院776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了解,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消费现状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消费类别多样化

除了日常必需的生活和饮食用品外,当代大学生在电话、上网、交际、游玩、培训班、考试报名等方面都占有10%左右的比例,呈现出消费类别多样化的表现。

2.消费形式体现时代感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当代大学生在购物形式方面,除了传统的小卖部、超市、商场以外,网购也逐步在学生中展开,并迅速发展,据调查的776名学生中,有过网购经历的达到了96.7%,很多人不止一次网购,并且购物以此为主。

3.消费性质偏向社会化

随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展,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消费倾向于向成人化和社会化发展。通过调查,有65%的学生持有一张或者多张银行的信用卡,在购买物品时实行透支消费;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端用品倾斜;这些与其实际经济状况及应有的消费水平有明显差别。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内容盲目

大学生在消费时不能够制定计划,盲目性较大。例如随着网络的兴起,网购因其价位便宜、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在我国迅速崛起,当代大学生经常漫无目的的在各购物网站上浏览,购物时不是看对此物品有无切实需要,而是因为价格或者图片诱人等而购置实际毫无用处的东西。

2.消费追求攀比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们也开始追逐时尚品牌, NIKE、阿迪达斯、苹果、Lv、……针对各种品牌产品,大学生如数家珍,通过奢侈品消费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据调查的776名学生中,有46.7%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主要看中商品的潮流时尚和品牌,且这种潮流正不断扩大。在人民网的《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2009—2010全球年度报告》称,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其中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

3.提前消费增加

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正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推广和应用,但由于对信用卡的无知以及大学生群体没有收入保证等特殊性,由信用卡透支消费产生的资源浪费、还款压力、信用缺失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部分学生甚至恶意透支消费,全不顾还款的压力和父母的不易。

四、解决和引导对策

1.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

由于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致使消费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故高校教育中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努力增加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提倡走入社会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了解社会各阶层生活现状,扩展丰富自身的视野和经验,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高尚消费理念。

2.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故要在广大学生中宣传这一优良传统,让广大学生切实明白勤俭节约是光荣的,奢侈浪费是可耻的,正确合理处理消费问题也是个人能力、修养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3.树立良好的消费理念和习惯

要让大学生系统学习关于消费的知识结构,在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中增加正确消费的教育, 根据自身条件合理消费,要量入而出,培养良好消费习惯,有计划的进行消费,例如记账等;对于信用卡消费,则一方面发卡银行要对其金融产品进行追踪监管和规范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等,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人要尽可能缩减信用卡数量和节制信用卡大额消费,合理计划开支等。

4.形成合理的消费外环境

首先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同步,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饮水思源”的情感和感恩意识,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要对孩子的经济来源给予必要地指导和约束,不能盲目溺宠,通过谈话、交流参观等形式让孩子明白父母挣钱不易;其次社会各网络媒体、新闻平台、文娱节目要注意自身宣传内容的正面引导性,不宣扬“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观点。

总之,大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思想情操,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努力塑造自己正确、健康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侯广宇.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7]26-27

[2]谢杰爽、马利娟.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理论探讨 2011[14]158-159

[3]肖琼.浅析消费主义下的当代大学生消费观[J],华章2011[29]110

[4]张强、张泽南.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3[02]18-19

[5]罗丽榕.加强大学生的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J],集美大学学报2004[03]67-71

作者简介:

冯莉莉(1983-),女,安徽阜阳人,学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范文2

一、当代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图1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结构图图2大学生消费结构图通过对湖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共359人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以下途径:一是父母给予;二是亲友帮助;三是勤工俭学等。其中父母给予占经济来源的88.13%,亲友帮助占5.56%,勤工俭学等占6.31%。从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父母给予,亲友帮助和勤工助学等其他来源的只占很少比例。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根据恩格斯的消费结构理论,当代大学生消费包括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基于这一消费结构理论,对湖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学生的消费总额中,生存消费占62.35%,发展消费占29.82%,享受消费占7.83%。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是生存消费和发展消费,也有少数大学生追求享受消费。1.生存消费。生存消费是指能满足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消费。主要分布在平时的衣物添置、生活开支、电话费用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更注重自身的形象、气质,同时他们也重视饮食结构和食品营养搭配。其中饮食开支占总开支比例为78.27%,其中贫困生比例为92.12%,说明在校贫困生主要是以满足于日常生活为主。2.享受消费。享受消费是指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满足大学生享受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消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外出旅游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及大学生的恋爱消费。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享受消费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主要开支。特别是谈恋爱的学生,恋爱费用成为他们消费的主要支出,目前在校学生中恋爱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2.5%左右,每月平均花在恋爱的费用大都在100元~500元不等。3.发展消费。发展消费是指当代大学生为适应自身全面发展需要,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当代大学生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部分学生产生了这一消费,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考证,参加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会计证等各种资格证考试和培训等。同时还有电脑购置消费等。调查分析显示,目前在校学生中拥有电脑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72.87%,特别是高年级的生85%以上的学生都已购置电脑。

(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消费活动和消费状况的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具体地说,它是消费者对消费水平、方式、内容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的总的态度和观点。当前大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消费观:1.朴素消费观。朴素消费观就是根据实际经济状况有计划的进行消费。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前消费观念流行,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在消费时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俭约生活,进行合理消费,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6.52%。2.超前消费观。超前消费是指用未来购买力来弥补现阶段购买力的不足,以达到超过现阶段经济实力所决定的消费水平。从调查分析数据中可看出,超前消费在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已占据一定市场,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9.67%。3.享受消费观。享受消费观是把幸福看做是尽量多的消费,无节制进行物质享受。调查分析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受享受主义的影响,过分看中物质享受,以至沉迷于物质享乐,忘却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从而导致大学生活以失败告终,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81%。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现象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距拉大、两极分化明显。在我们的统计调查中,11.2%的学生每月开支在400元以下;26.5%的学生每月开支在400元~600元之间;35.3%的学生每月开支在600元~800元之间;17.7%的学生每月开支在800元~1600元之间;9.3%的学生每月开支在1600元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明显。2.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盲目消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还是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而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是占主要部分,在被调查的167名女生中,83.7%的学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学生为保持苗条身材而控制自己的食欲,甚至有的为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选择廉价的饭菜;在被调查的192名男生中也仅有67.6%达到标准,其中有部分学生则以其他开支较大而压缩了饮食费用。3.存在攀比心理,追求有误区。在调查走访中,一些学生曾提到,为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缩减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这些足以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中存在过分追求时尚、名牌,存在攀比心理的现象。4.恋爱高成本,消极影响深远。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部分大学生谈恋爱每月大约多支出100元~500元,最高的有时为名贵礼物给对方,达到2000元以上。他们大多数认为,追求情感肯定需要物质投入,并难以把握理性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原因剖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消费误区和消费心理1.个性自觉引起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大学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逐步形成自我的支配要求。特别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1990年后出生,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作为炫耀的资本,而不是以才华来炫耀,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3.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在追求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学生消费行为中往往容易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暂时审美的心理需求后,必然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的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引导目前,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容易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真正达到有效目的,就必须对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了解与把握。近些年来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未能形成。2.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缺少与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引导目的。

(三)社会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的直接影响因素1.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富起来的部分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不断冲击。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2.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成功,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在中国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的教育,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建议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受经济条件影响和制约,可能会出现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造成心理落差。一旦这种情形出现,而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地处理这种冲突,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后果。因此,我们应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艰苦朴素、合理适度消费观。

我们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倡消费观念,加强管理者的理论研究水平。在思想理论教学中,大学生的消费意识教育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变空洞无物的理论教学,为理论教学联系实际。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同时高校也要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者提倡良好的科研氛围,为他们将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提供保障。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必须注重对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大学生消费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消费伦理认识能力;还要加强大学生的消费伦理修养,努力营造节俭的校园氛围。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2.培养独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增强大学生理财能力是现今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我们应针对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体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对于来自山区,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我们应鼓励他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去克服困难,努力发展自己,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通过自强自立提高自信。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我们应营造理性消费的氛围。同时注重同学们金钱观和理财能力的培养,让同学有机会从实践中学会合理消费,有意识地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财商。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摇G715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68-03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看法,是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经济上的反映。消费观是社会经济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意识观念,它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研究消费观,是为了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

大学生消费观是指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系统性的消费行为,并对大学生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行为具有主导作用。在整个社会消费体系中,大学生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发展往往超前于整个社会,对消费需求相对旺盛,可以说一直走在社会消费的前列,从侧面反映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引领着整个社会消费的潮流。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仅对学校、家庭、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对自身的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物质消费也有精神消费,主要可以分为学习体验消费(也可以称之为发展型消费),日常生活消费(也就是生存型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即享乐型消费)三个方面。[1]学习方面主要是指书籍等学习资料的购买,参加各种辅导班的费用,参加各种考试的报名费用等;日常生活可以分为日用品的消费、饮食消费、衣物消费等;休闲娱乐消费指看电影、看演唱会等演出,外出旅游等消费。从大学生消费结构入手,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生消费的几个特点,这里面既反映出了大学生消费积极合理的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部分不合理不理智的消费特征,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可以从这些特点中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观念。

1.注重时尚消费和品牌消费。当代大学生十分注重产品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品牌就代表着产品的质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生活品位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不再是单单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设计、风格等,而这个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体现的十分突出,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事物更加敏感,正是追求时尚的年纪,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品位的消费能够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但是从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大学生一味盲目的追求名牌,唯品牌为好,也反映出他们生活经验不足,难以从产品材质等其他方面分辨产品质量好坏,同时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消费水平,胡乱花钱。

2.注重休闲和享受型的消费。大学生消费水平逐步开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他们对于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逐渐降低。而且对于传统的衣食住行也追求高品质方向的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看电视等一般休闲活动,而是追求新鲜刺激的休闲活动方式如攀岩、蹦极等。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休闲和享受型消费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如很多学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用奖学金或兼职攒下的钱出去旅游,或者去看演唱会、音乐会等,不仅能起到休闲娱乐的作用,还从另一方面陶冶了个人情操。但同时也有很多学生把大把的金钱用来去泡酒吧,逛夜店。

3.注重学习上的消费。当代大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消费比例不断增长,除了每年固定的学费外,还有各种培训和考试。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即使勉强有工作也很不满意。于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供自己孩子参加各种培训,参加各种考试,以提高个人竞争力。在这其中,有能力等级考试如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还有各种培训班,如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还有各种考研培训、司法考试培训等。有很多学生都从这些学习中提高了自己,达成了目的。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盲目跟风,自己不努力学习却希冀报一些所谓的“考试包过班”来代替自己的努力,而这些“包过班”往往是花费不菲。

4.网络消费明显增加。网络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和生活伴侣,大学生不仅在网上浏览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他们必要的书籍和日常生活用品。现在电商发展迅速,像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消费方式,而大学生正是网上消费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网络操作能力强,信息获取途径多,往往能在网络上轻松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网购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购不仅能够轻松地货比多家买到便宜的商品,也能够轻松地解决地域的限制,即使远隔重洋也能方便地购买产品,很多大学生能够在网购中买到便宜实惠的产品。但是坊间也有这样的话:一入网购深似海,从此省钱是路人。的确如此,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往往没有很好的自制力,看到网上玲琅满目的商品,不能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花费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网购上,结果是买了很多不实用的装饰品等。也有很多大学生在网购中受骗,花了钱却买到了假货。

5.攀比消费现象严重。攀比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盲目地仿效和追求他人更高的消费水平的消费行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虚荣心的一种反映。一些同学看见其他同学买了新的好的东西,便会产生羡慕心理,促使其也买一个一样的,甚至是更好的东西,这些都显示出大学生消费的模仿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家相互攀比消费。在衣服和数码产品的消费上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现在数码产品更新换代迅速而且价格不菲,很多学生一个学期换一部新手机、新电脑,有的学生不仅有手机、电脑还购买平板电脑、MP3、手持游戏机,甚至数码单反等都成了现在大学生的标配。很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都跟风购买贵重的商品,甚至频繁更换。6.注重人际交往和情感消费。当今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消费中占较大比例。在校期间,除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之外,绝大部分消费用在了同学之间的交往上,请客吃饭,建立友情。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经调查发现,大学生情感上的消费主要在人际交往支出和恋爱支出上。有很多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这些必要的经济支持,在大学校园里请客吃饭已经是蔚然成风,甚至过生日、当选学生干部、过节等送礼也成了大学生人情消费的日常部分。这无形中给很多同学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家庭贫困的同学难以招架,这种风气也不利于良好校园文化的塑造。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原因分析

由以上大学消费特点可见,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中不乏积极合理的一面,有很多的优秀大学生都能够合理节制并且有意义地进行消费,将自己有限的金钱用来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增长见闻以及进行合理健康的娱乐休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清楚地规划自己的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不知节制,甚至把金钱用来进行一些不健康的活动。[2]造成大学生这些不理智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将成熟而未成熟的时期,从小受到父母的关怀体贴,很多人上了大学才是真正自己一个人生活,缺乏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技能,更不要说理财的能力。在上学时期家长往往让自己的孩子专心学业,不会让他们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所以很多学生上了大学还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也对自己家的实际经济状况不甚明了。大学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极易受不良消费观的误导,花钱缺乏合理规划,往往出于虚荣心和一时情绪意气等就大把花钱。另一方面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于这个社会很多方面都缺乏认识或认识不清,在消费中往往极易受骗,极易受误导,从而导致了他们不良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3]同时大学生出于自我发展的考虑,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也出于自我包装的需要,购买很多贵重的衣物饰品和数码电子设备。

2.家庭原因。现在家庭中往往是独生子女,家长娇纵孩子,往往对自己子女的消费无条件的满足,同时缺乏正确的消费理财指导,从而渐渐养成了大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同时有很多父母自身的消费观念也不正确,有很多做生意的父母,往往赚钱之后不是合理投资而是用来赌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孩子挥霍金钱的不良习惯。而一些优秀的家长往往能够做到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并以身作则养成勤俭节约的家风。

3.社会原因。当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的消费观念盛行,影响了大学生,造成了他们相互攀比的消费心态和花钱大手大脚毫不规划的消费方式。这些社会现象让学生错误的认为消费是人生的最高目的,甚至有学生为自己的挥霍行为进行辩解,说是为了拉动内需。同时在学校的周边有很多的娱乐场所都把学生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推出各种面向大学生的“优惠”,从而诱使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上过度消费。

4.学校因素。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地区,理应成为学生消费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就业率,而老师都在忙着做项目拉资金,往往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至于理财教育更是一片空白,这是大学生消费观存在误区的一大重要原因。校园文化缺失,健康有益的活动匮乏,造成很多大学生业余活动贫乏,只能通过消费来填补空白的人生。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措施

鉴于目前大学生消费观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

1.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当务之急是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认清什么是正常消费,什么是盲目攀比消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大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在我国历史中,有很多勤俭节约的优秀事例,更有“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样的名言警句,可以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新一代大学生当然应该继承,而不是被西方消费主义所影响,从小就养成不理智的消费习惯。

2.加强消费观教育。消费观教育严重缺失也是我国教育的一大败笔,是造成现在学生消费观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意识,反而使得消费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缺乏,而事实上,消费教育是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观的重要一步。通过消费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到,消费不仅有物质消费,还有精神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个人的消费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都有深刻的关系。同时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计划、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并对消费品的选择、维护、评价等都能正确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运用,培养自己合理的理财能力和技能。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都知道,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养成也同样是润物细无声的效应。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日常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反观现在的大学校园,不唯学生,甚至老师中都是拜金主义盛行,商业气息笼罩校园,难怪大学生中盲目攀比的消费方式日趋严重。当前校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塑造以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个人素质提高、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主的文化环境迫在眉睫。

4.改善社会风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流传的“犹龙世第,旋马家风”等故事就告诫我们要养成朴素的生活作风。现在更是提倡我们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因此,政府应该和网络,媒体,甚至是企业联合起来,提倡和塑造我们整个社会的良好的消费风气。

参考文献:

[1]姜柳.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郭玉莲.高等教育新课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行为;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1)理性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观念成熟。在调查中发现,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合理的消费观念表示积极的认同。他们比较成熟理性,体贴父母,克制自我,能够在家庭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合理消费,他们没有高消费群体的优越感,也没有贫困生那样的困境。这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群体,呈现理性消费的计划性和自律性特点。(2)消费水平两极分化,群体差异性明显。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经济来源于家庭供给,经济来源的单一性和依赖性使得大学生生活消费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男女差异、年级差异。有不少学生“贵族”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好,父母给的生活费多,可以随心所欲,尽情享乐,是大学生中的“高端”消费群体;与之相对的是生活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一切费用主要依靠借贷解决,仅能进行基本的生活保障消费,是大学生中的“地段”群体。(3)“攀比”心理普遍存在,超前消费意识强烈。大学生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出于好奇和对都市生活的向往,加上身边少部分学生“贵族”高端消费的刺激,许多大学生开始炫耀性消费,并陷入攀比争抢、愈演愈烈恶性循环。他们高端消费需求大部分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属于没有实际消费价值的浪费性消费,是非理性的消费形态,其结果必将造成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激发少数学生对金钱和物质的欲望。(4)消费结构多元化,社会性特征明显。现代大学生的消费不再是局限于基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需要,其他消费支出明显增多,涉及人际交往、旅游、电子通讯、恋爱等各个方面,凸显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多元化属性。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观也开始从以生产为中心中解放出来,并在开始逐步盲目追求西方的消费文化观,表现为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以享乐主义、虚无主义、主义为支配的异化消费文化观。大学生热爱新事物,自我判断和约束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类意识形态的影响,讲品味,比潮流,认为自己不和别人一样,就是不合群,根本不考虑家庭的经济能力。(2)家庭环境的影响。80、90后大学生的父母大多经历过上山下乡、极其困苦的日子,他们在心理上对贫穷有恐惧感。家长们为人处世的虚荣心也对孩子的消费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根据对方的穿着打扮来判断其社会地位,这种观念表现在消费观上,就是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被别人关注和认可,就会在一些方面对自己进行刻意包装,通过“包装”来获取他人的尊重和赞赏,这样自尊就演变成了虚荣,并导致大量不合理消费的产生。(3)校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接触社会过程中,经受形形意识形态的冲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的树立面临巨大挑战。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形成并没有发挥主流引导作用,反倒那些“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占据了主导地位。校园整体消费环境日渐恶化,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走进消费误区。

三、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现阶段,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意识,通过理性分析拨开学生心头的困惑,促进深层次思想问题的解决,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诱导,使他们懂得对幸福的追求应立足现状,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获得。(2)加强国情教育,引导适度消费。目前,高校国情教育大都流于形式,浮在表面,重视程度不够。国情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认识不够充分。高校思政教育要加强基本国情教育,使大学生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走“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道路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3)校园消费文化的建设。作为高校应将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一是组织有关消费知识的专题讲座,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消费常识,增强他们的理财能力;二是拓宽课堂教学的范围,开设诸如“消费法律知识”、“理财知识”等选修课,增加大学生获得消费知识的途径,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消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有益的课外消费教育活动;三是重视对校园及周边消费环境的整治和管理,让健康、低碳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肖辉赞.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误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略论.社科纵横.2009(4)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范文5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消费成了一种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交往。在知识经济革命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结构有了巨大变化,“教育消费”这一新兴名词悄然走红。

教育消费是指社会个体因教育需求而消耗物质资源的过程,主要是教学物质设施的消耗及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力消耗[1]。大学生教育消费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消费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独特的半成熟心理,造就了自身独有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

本文对大学生的教育消费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现状、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及时引导他们在人生的特殊阶段树立良好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对提高家庭及社会教育质量,完善高校的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文以S学院为调研点,随机抽取不同专业大一到大四的学生。

(二)研究过程。

阅读大量科研资料,确定研究内容及方向,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研。发放问卷530份,回收513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500份。访谈了大一至大四各专业的学生共200人。最后明确小组分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父母资助是主要的消费来源,乡村学生独立性与责任感更强。

父母资助是当代大学生主要消费来源,经济上的依赖性,对他们的消费意识与消费方式有一定的影响。由于乡村学生比城镇学生面临的家庭和就业压力更大,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也更强。而大多数城镇学生的父母考虑到安全和学业问题,不支持孩子勤工俭学(见表一)。

(二)当代大学生教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城镇学生教育消费投资明显高于乡村学生。

20元以下的低消费,在乡村中占35%,高于中小城镇与大城市。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多数乡村同学选择勤工俭学。60元以上的较高消费,在中小城镇与大城市中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他们家庭条件较好,有更多富余时间和精力,兴趣爱好较多有直接关系(见表二)。

(三)教育培训经费逐年攀升,各大高校“考证热”流行依旧。

随着年级的升高,未经过教育培训的由大一的60%降到大四的5%;培训经费不断上升,最高消费由大一的400元升到大四的1000元以上;培训种类也多样化,由英语四六级和职业资格培训扩展到考研、考公和出国;涨幅最快的是“职业资格培训”,由12%激增到85%。

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智日益成熟,自主意识有所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人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也有部分人受到周围同学、家长的影响,盲目考证,但在有限的精力下,却不能兼顾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未能坚持到最后。

(四)在教育中理性消费仍是主流趋势,在生活中实惠高质仍是大众追求。

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教育消费观有以下特点:24%的人认为在消费中满足需求即可,30%的人以经济实惠为主,40%的人兼顾实惠与高标,仅6%的人追求高标。可见在教育中贴合实际、理性消费仍是主流趋势,但依然有部分学生攀比心重,一味追求高消费,力求高大上。

四、反思与对策

(一)反思。

申静认为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体现着时代精神和时尚风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有不成熟性,欠缺理性[2]。我们做了如下总结:

1.大学生整体独立性较差,责任意识淡薄。

86%的大学生消费来源仅靠父母,89%的大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只为娱乐。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整体独立性较差,责任意识还很淡薄。原因有:很多城镇家庭的孩子,每月生活费在1200以上,这足以支付日常开销;虽有学生愿意勤工俭学,但父母出于多方面考虑,并不赞同。

2.追求个性时尚,玩心重,整体教育消费水平低。

大部分学生每月计划中没有教育费用,除基本开销外,还有娱乐、购物与交际。而教育费用平均花费只有25元左右。原因有:大学课程相对轻松,多数人喜欢上网、打游戏;生活费多由父母支付,并不精打细算;受到周围学生或广告宣传的影响追求时尚,张扬个性。

3.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盲目消费、情绪消费。

在教育消费中,存在由攀比从众心理而引发的盲目情绪消费,如“考证热”和“培训热”。原因有:缺乏自主意识,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自我期望较大,好胜心强。

4.有些学生消费观念比较偏颇,一味追求高大上。

有少部分学生热衷品牌产品,一味追求高大上。原因有:家庭条件好,父母很宠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为迎合他人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心智不够成熟,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

(二)对策。

1.了解自身特点,提高自我修养。

大学生不良消费的主观原因是其消费心理不够成熟。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与依赖并存的阶段,他们追求个性、有强烈的被尊重需求,更是以炫耀的消费心理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注重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是主要的社会化机构,家长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孩子影响极大,喜欢高消费的父母很难说服子女合理消费,所以在消费道德教育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首先,要充分了解子女,既不能过于严厉更不能过于放纵。其次,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意识,在经济与生活上都要逐步放手,让他们适当承担起家庭责任。

3.调整管理模式,帮助学生顺利成才。

学校教育对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而现在高校的德育过于形式化,实效性不强,没有真正把握住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没有全面客观的引导。首先,高校应该整顿校风。校风并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由实践衍生的集体价值观。其次,举办各类讲座,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勤工俭学”不仅是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而且是对城镇学生的锻炼。最后,广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动向,与时俱进。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教育 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整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消费是整个社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既是特殊消费的群体,又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因此,其消费观念及行为对自身及社会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广大在校大学生受社会环境、不同观念、家庭条件的影响,其消费内容、结构、方式都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刻的问题。为避免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偏差出现和不良消费行为产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行为,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大学生消费的新特点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对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念,可能会影响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密切相关。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无计划超前消费

消费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分配开支,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学费。但是对于刚刚拥有消费自,脱离父母管理帮助的大学生而言,面对一次性获取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钱,许多大学生不会去制定消费计划,而是冲动消费,在生活费刚刚拿到手时便盲目使用,而期末或月末时生活费紧缺,不得不靠借钱或是再次向家长要钱来支撑之后的生活。

大学生思想超前,消费也选择超前方式,一些适合于一定经济基础的消费方式如:银行贷款,分期付款,信用卡透支等新的支付方式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选择。忽略自己的还款能力,只盲目消费。大学生以学习为主,即使有些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打工挣钱,这些钱也并不能成为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经济支撑,所以大学生不合理无计划的超前消费,最终还是由家庭负担还款任务,这无疑为家庭经济带来了一定压力。有些家庭经济条件本身就不高的大学生,为了还款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2.盲目攀比造成浪费

大学生思想前卫,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有着独特的时尚观念。但是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时尚、盲目消费,甚至为了追求时尚不顾自身现实状况,四处借债用于名牌服饰穿着、手机更新、电脑换代、吃请应酬和恋爱花费上。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宠溺,在外面也无法忍受一点苦累,所以为了自身享受,认为父母付出是必要的,无视奢侈浪费,只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不考虑家庭状况,盲目与他人攀比,比衣服比鞋子,比手机比电脑,比吃比喝,就是不比学习。还有些大学生,家境不是很好,但是怕被人看不起,因此总是与人攀比消费。久而久之,追求时尚、盲目攀比必定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学习等各方面,最终成为阻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合理的消费应当是以基本生活和学习消费为主,兼顾休闲、人际等其他消费。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的内容多种多样,大学生的消费也日趋多样化。除了正常生活费用(必要的吃,喝,住,行,穿)外,还怎加了许多新的消费项目,包括通讯费用,旅游费用,恋爱费用,交际费用,娱乐(网吧,KTV等)费用等。大学生各种不必要的支出越来越多,逐渐超过必须生活费,尤其有些不必要的支出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还会阻碍学生发展,带出不良风气,影响校风。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原因探讨

当代大学生出现上述不良消费倾向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因素的影响。掌握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原因是找出相应的对策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处于半社会化状态,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同时大学生与社会中其他群体交往,共同生存,因此也受到其他群体的影响。

当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观存在各种偏差,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受这些思想影响,大学生难免会有错误的消费观念和不良的消费行为。受拜金主义影响,有些大学生会产生金钱至上的思想,认为通过金钱,通过消费水平可以把人分出高低档次,为了表现自己高人一等,导致奢侈消费,盲目攀比的情况屡次发生。受享乐主义影响,大学生无计划消费,只顾眼前享受不计后果,不考虑家庭承受能力。

2.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家庭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就如灯塔般,指引着大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由于经济状况较好,很多家长本身消费观念就有错误。有些家长本身就会有攀比消费的行为,那么在大学生自己支配生活费时就会有攀比的陋习;有些家长本身就是享乐主义,生活上又奢侈浪费,那么大学生看惯了便学会了,自己消费时也不会有顾虑。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娇生惯养,总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大多数家长本身经历过穷苦,不愿孩子经历,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因此很少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忽略了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大学生在自己管理生活费,独立消费过程中,因为不良消费行为导致的财政赤字,许多家长不仅不教育纠正,还会积极帮助填补赤字。由此观之,家庭消费教育对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

3.当代大学生是随着我国大众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因身处高校,接触传媒的渠道比较通畅。大学生作为消费的主体,难以避免的会成为商家的目标。为了刺激大学生消费,商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宣传广告,通过明星效应,利用明星号召力宣传,或是电视电影及演出广告植入等。大学生每天看到各种宣传,容易冲动购买,往往很难拒绝诱惑。

三、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建议

为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变不良的消费行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改善社会整体的消费观念,建立积极的良好的消费文化市场。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对社会上不良消费场所的监管控制,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取缔不良消费场所。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节约教育,在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的前提下,帮助大学生改变奢侈浪费的不良行为。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改变全民消费观念,使大多数人能意识到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弊端并自觉避免,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做出正确的示范。

其次,家长应该教导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指导大学生独立规划一笔生活费用,并帮助大学生按预期规划使用这笔生活费用,从而是大学生在独立消费过程中有计划的消费。家长应该改变对孩子溺爱的习惯,不要对孩子的一切需要无条件给予,要通过语言告知大学生,要勤俭节约,不能奢侈浪费,并且要让大学生了解生活的不易,不要盲目消费,并且经常向大学生询问近期消费计划,支出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家长不要通过金钱刺激诱导大学生实现某些目标,更不要以金钱代替对大学生的关心,金钱不会使大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只要满足基本生活学习的需要,其他多余的支出只会让大学生迷失,产生不良消费行为。

在学校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准确了解,科学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消费教育,使传授给大学生的消费知识能够切实有效。学校要在准确掌握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前提下,重视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消费观的教育

高校教育要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系统的消费教育,道德教育,使大学生避免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侵入思想,让其了解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美德,从而促使大学生自觉抵触不良思想,克服不良消费行为;另外,高校还应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二)理财知识教育

大学生无计划的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理财知识,无法正确规划自己的开支。有些家庭,家长本身缺乏理财能力,更无法授予大学生理财知识,一次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弥补大学生理财知识漏洞。通过向大学生传授理财知识,使大学生能够有计划的消费,避免盲目浪费,出现财政赤字等问题。高校可以以讲座的方式定期向大学生传授理财知识,也可以开展相关课程,长期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综上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观、消费行为是对大学生生活风貌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消费观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因此,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研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正确的消费行为,对于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及社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冰.浅析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韩慧娟.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探析[J].教育探索,2010

[3]何艳.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成因与对策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8

[4]甘再清、王静梅. 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及其对策初探[J].消费导刊,2008

[5]杨丽艳.高校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8

[6]李素云.大学生不良消费现状及消费道德之重构[J].商业现代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