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1

关健词 厌学心理 从众心理 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LIU Xiaoqin

(Xizhangzhuang Elementary School, Heze, Shandong 2747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primary common mental weariness. And then promoted some suggestions to overcome the above unhealthy psychology. These measures show good effects on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studying-weariness psychology; mass-following psychology; antagonistic psychology

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已成为衡量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别是在心理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察觉并给予帮助。结合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笔者谈一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在学习生活中,小学生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心理特征。

一是“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①。主要表现为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现在学校里往往只重视教学成绩,教师加班加点备课,学生起早摸黑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跟着老师学,这种忽视学生的正常要求和兴趣爱好的做法,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容易滋长厌学情绪,优生也是如此。

二是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②。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从众心理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可以形象的概括为“跟风”心理。小学生的行为具有群体性,每个学生都想成为事件的焦点,成为谈论的中心。一旦在他们的圈子中失去发言权,心理上就会感到失落、自卑。典型的事例就是在放学后,大批的学生不回家而是到网吧玩游戏。第二天,他们就会聚到一起,兴高采烈的谈论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和得到的装备。而“不合群”的学生在那里往往一言不发,感到非常的孤立。

三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③。小学生由于见识能力低,往往容易“认死理”,思维短路。个别人甚至有极端心理,只要是家长说的一律不听,只要是老师教的一概不学。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可塑性强,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方法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对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成人短,长时间从事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做错题,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做作业,厌烦作业。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国内有人做过实验,每天课外作业的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最佳,这是值得参考的一个数据。其次是培养学生的业余兴趣。有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孩子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实际上,广泛的兴趣所产生的是一种对事物、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探究的。因此,抑制儿童的兴趣,实际上抑制了儿童对事物的积极态度,自然也包括对学习的态度。对于小学生的厌学,我们应全面考虑、分析诸多因素,重视对学生厌学心理的疏导,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使他们充满兴趣,充满信心地学习、生活。

从众心理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使其发挥正向心理效应,从而发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不唯师、不唯书、不盲目、不轻信,敢于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对于他们提出的见解,只要是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错误的,我也会对他们独立思考的方式给予肯定和赞扬,对克服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起到了显著的矫正导引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从众心理的消极效应进行调控和克服,比如在和学生交流时,用疑问的语气探究学生的态度;问问题时不是简单地索取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说出思维的过程;适当地开展“错例”、“反例”教学,让学生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遭受失败的“打击”,从而克服随着大流走的盲从习惯,认识到盲目从众的误导性、危害性。

对于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三条途径。一是真诚的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生硬的教育态度,呆板的教育方法,常常是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教师在给学生提出要求时,应该使学生明白是非。学生有了缺点错误,应该正面说服教育,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不可将自己的主观好恶强加于学生。二是引导学生增强社会知识。一个人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读报、看新闻和分组讨论的方式,让他们关心社会时事,开阔视野。三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式,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宽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可以通过家访、热情谈心、同学互助等渠道和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阴影,积极健康的成长。

注释

① 范源清.青少年学生厌学心理探究及其矫正策略.现代技能开发,2002.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2

一、中职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1、攀比。俗话说: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这句话用在激励自己积极进取方面无可厚非,但如果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处处与别人比高下就不可取了。事事攀比者,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自信心不足,极易受他人干扰。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上,持这种心理谋职,无异于逼着自己和别人同走独木桥,难免失败。

两山相比谁为高?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个“仙”就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岗位。若想攀比,就要憋着一股劲,比一比将来谁的贡献大、成绩多。

2、从众。从众心理是在社会或群众或群众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国外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个实验,组织了15位助手以不同的人数,上街上去望着马路对面一幢大楼6层的窗口。实验结果是,当一个助手望时,只有4%的行人跟着看看;5个助手时,有16%的行人会停下脚步一起望;10个助手一齐看时,增加到22%;15位助手全站在一起望6楼时,有40%的行人成为停下来抬头遥望的从众者。从众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心理,与人的自信心、年龄、性别、文化的差异有关。这种可笑但却普遍存在的行为,在择业时,也常常出现。

中职毕业生择业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愿意到大城市、大机关工作。其实,到大城市、大机关工作并不一定是你最佳的职业选择,只是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古往今来,大多成才者,都力求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

3、好高骛远。好高骛远也是妨碍求职择业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虚荣心过强者,在择业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知名度高、经济上实惠的就业岗位,这些人不从发挥自身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能力,甚至不考虑自己的专长爱好。他们选择职业是为了让别人羡慕,做给别人看,而不是为自己寻找用武之地。

选择职业时应首先自问――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我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我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经过冷静思考,得出结论,并付诸行动,才可能真正丢掉虚荣心理的思想包袱,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

4、自卑。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一种不健康心理状态。众多的大学生中,中职生往往会产生学历劣势感。一些用人单位观念错位,“学历为本”让大家过分看重学历的高低,似乎无论从事何种岗位,都希望学历越高越好,是中职生产生择业自卑心理的外部条件。

中职生在择业时,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勇于显示自己的长处。近年来,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正在逐渐转变,中职生就业的外部环境也不断改善。

二、中职生择业的方法误区

1、就业信息过少或缺乏筛选。有些中职生择业时站在就业信息的沙漠中不知所措,职业信息的缺乏,使中职生很难恰当地职业定位。盲目追求当下时髦的职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困惑和迷茫。

有些中职生择业时陷入就业信息的海洋中举棋不定,没有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目标筛选信息,或者漫无边际地到处投递求职信息,或者在信息的大海前茫然不解。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79-01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李焕是我校一名临床专业的学生,他性格内向,一与陌生人说话就脸红。在班中年龄最小,经常与大他两三岁的同学一起玩。平时去干什么或不干什么他从来不作决定。面临毕业分配时,其他同学根据自己所好决定到公司去。一来能将自己所学医学知识用到市场营销的专业实践;二来争取将来能有出息,当个公司经理或总裁什么的。于是几个同学纷纷行动,很快与大小公司签了约。而李焕呢?他深知自己性格不适合从事竞争激烈,商业气息太浓的工作,但又想,几个朋友都去了,自己不去,不是太各色了吗?于是,他也和一家大型医药销售公司签了约。同时拒绝了一份适合自己到医院上班的工作。但工作没几个月,他觉得自己实在无法融入单位的商业氛围中,也觉得自己的能力在这里不能充分发挥,因而感到压抑,情绪低落。而此时他的朋友则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在自己的公司干的有声有色。最后,他还是回到医院当了一名医生。

李焕的曲折在于他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由于受到团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行为、方面做出与众人趋于一致的行为,当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别人都这么做”的时候,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从众行为。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团体压力。如团体的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李焕主要受朋友的信息压力,而导致他不十分情愿地进了公司。因为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别人获得的。经验似乎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多数人都赞同的意见正确的概率高。因此, 是否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就成了人们评价自己个人的判断和行为正确与否的依据。致使别人提供的意见、信息成为个人行动的重要参照依据。

2. 从众心理使人获得安全感。比如有时我们在街上溜达, 看到许多人排队买东西, 虽然不知买什么, 但想着这么多人买的东西准不会错, 于是也跟着排队。在毕业分配时也一样, 许多人都想去的单位肯定好, 于是, 也跟着凑热闹, 也不想想各人之间的差异, 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3. 从众心理使个体容易为群体接受, 使人有一种归属感。人是社会的人, 需要群体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从群体中获得自己想获得的认同和情感满足。尤其是在毕业分配的关键时期, 任何一名毕业生都想得到一份同学认为好的合适的工作, 以得到亲戚朋友的赞许。因此, 一些毕业生还来不及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草草地决定了自己的工作单位。性别、年龄、个性和从众心理也有一定的关系。岁数小的人易从众, 个性随和自卑感较重的人也容易倾向从众。

大学生从众行为的利与弊: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

2. 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旺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3. 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

4. 被动从众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只会是退化自我真实性格与实力,使其独特失去价值。被动的从众带来只有迷茫和无措。

那么, 怎样才能避免不良的从众行为呢?

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就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积极的评价, 扬长避短,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争取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增强自信心。一般来说, 自信心和个性强的人, 从众行为少,,缺乏自信,个性软弱的人从众行为较常见。因而, 毕业生应该在毕业分配过程中保持充分的自信, 敢于面对社会中的问题, 相信自己能在求职大战中战胜对手, 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好工作成千上万, 然而并非都适合自己。因为任何工作都有其特殊要求, 如学历、专业、性格、性别等等。我们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特长, 确定适合自己的地方、岗位和任务。

在分配时, 如果觉得自己年龄还小, 阅历不够丰富, 看问题不够深刻, 易受他人影响,你可以求教自己的父母, 长辈及老师, 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集思广益。这些都可以有效避免不良的从众行为。

参考文献

[1] 姚建银.对从众心理影响下大学生行为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女性审美消费心理 女性酒水 包装设计

1 女性审美消费心理

1.1 追求美的心理

“美”是女性追求的永恒话题,在生活中,女性希望自己是美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精明的商家懂得用个性、靓丽的包装来吸引女性消费者,赚足眼球才能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从好奇到探索的心理转变,自然而然引发了消费者的购物冲动,也就形成了一次消费过程。

1.2 自我意识的满足

女性的心理意识是独特的,有别于男性的。美国女作家黛安莱克曼所著的《气味、记忆与》一书提到两性脑部奥妙的区别:“女性的大脑比男性轻10%~15%,但女性的神经元却有更多的联结。研究所显示女性较长于思量和情感相关的事物,情感经验的联结和记忆在女性身上比男性身上更密切。”[1]除了物质上的满足,自我意识的满足在女性酒水包装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女性的自我意识是极强的,女性消费者希望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极大地满足其自我意识的需求。只有充分理解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其消费心理的设计,满足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意识,从而赢取消费者的认同。

1.3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也是女性消费者的一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受外界影响而形成的个人行为。这种心理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尤其是女性更加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种在认知、决策及感受上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和社会舆论的行为表现。女性愿意将自己觉得满意的物品分享给自己身边的朋友,这可以使商品在适应人群中的口碑快速传播开来,口口相传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广告方式,进行过消费的消费者会带动周围的消费群体,成为新的消费者,周而复始,就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 女性审美消费心理与酒水包装

想要设计出受女性欢迎的酒水包装,首先要懂得女性的审美消费心理。要在尊重女性思想的同时迎合女性的审美。商品包装上除了有产品的基本信息以外,更多的是设计师对产品的设计。只有符合女性消费者审美的设计才会使消费者愿意进一步了解此类商品。

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早的酒水包装是大大小小的酒坛子,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今天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酒水包装,再将其细分类,啤酒、白酒、鸡尾酒、葡萄酒等类别应运而出。如何在这种类繁多的酒水商品中脱引而出、吸引女性消费者的目光,就是设计师要掌握的一门不容忽视的技能。

以RIO鸡尾酒为例,据统计,RIO鸡尾酒的消费群体中有79.55%的消费者是女性,之所以RIO鸡尾酒会如此受女性消费者的欢迎,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在酒水口味上,RIO鸡尾酒选择了众多的口味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也形成了鸡尾酒不同的颜色。RIO鸡尾酒的包装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它采用透明磨砂质地的玻璃瓶,可以将鸡尾酒的颜色透出酒瓶,又有种模糊的即视感,让女性消费者体会到色彩的朦胧美感。RIO鸡尾酒的瓶型设计采用了流线型的设计让女性更有想品尝其味道的冲动。由此形成购买欲望进行消费。由视觉上的刺激转化为心理上的影响,女性消费者容易受情感影响,形成购买欲望乃至行为。这就是商家运用包装设计来进行的一种销售手段。

除了普通玻璃瓶形式的包装,RIO鸡尾酒还有易拉罐的包装形式。当女性两三好友出去野餐时,基本没有条件找到开瓶器这一类的工具,这时候易拉罐装的酒类饮品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女性不同于男性,有时女性饮酒只是为了制造一种氛围,大部分女性对酒水需求量还是较少的,易拉罐装的酒水既轻便,方遍携带又小巧,可以随手装进女性包袋中也不会有饮用不完的尴尬场景出现。无论是携带、开启、还是酒量上都给了女性人文方面的关怀,为女性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的饮酒条件。

3 如何设计出符合女性消费心理的酒水包装

女性的审美消费心理是独特的,所以要针对女性审美消费心理做出符合其审美消费心理的包装设计产品。 在酒类包装设计中,应从以下三个点出发,才能营造出符合女性审美特征的酒类包装设计。

3.1 色彩美

酒水包装中色彩的应用是最直观的。据调查,人们被色彩所吸引的注意力约为80%,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在对物体产生第一印象时,往往先记住的是他的色彩,搭配协调的色彩,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女性很容易受情感影响,所以说符合女性审美心理的颜色搭配更加吸引女性消费者参与到购买流程中来。例如九朵玫瑰花汁饮料,它采用了玫瑰红的颜色,来体现产品原料的同时,还抓住了女性偏爱柔美色彩的视觉特征,使女性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酒水都采取透明玻璃瓶来作为酒水的承装容器,这在凸显酒水独特颜色的同时,还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缤纷多彩的酒水颜色体现了酒水不同口味的界定,给了女性消费者更多可以选择的空间,不同颜色的运用使消费者联想到不同的口味,充分调动了消费者的视觉与味觉体验。

3.2 图形美

图形是仅次于色彩的视觉要素,不同的图案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女性消费者更亲睐那些优美、柔和、卡通类型的图案,有些商家即投其所好,生产不同的包装。调查结果显示这种包装会使产品的销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高,也说明了女性消费者追求酒类包装图形美的心理。例如RIO鸡尾酒针对女性推出了凯蒂猫限量版鸡尾酒,自从推出后网络销售以及实体店面常常会供不应求,虽然只有两种口味,但仍然很紧俏。RIO的包装采用了人们熟知的凯蒂猫这个经典的可爱形象来作为包装上的设计元素,再搭配适当的颜色就可以满足女性消费者追求美得心理,从而引导女性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的情感而进一步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很多女性消费者能从众多同类酒水商品中快速浏览到该品牌的酒水并形成印象。

3.3 文字美

产品包装设计中所应用的文字不但起着推介和说明的作用,还能通过文字创意设计,增强该包装的艺术魅力,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2]。设计师不仅仅要在色彩和图案上注重女性审美,文字的攒写以及形式上也要适当照顾女性的审美以及自我意识。市面上一些女性酒水包装并没有华丽的色彩及图形,但文字上体现的人文关怀却赢得了女性消费者的青睐。如“美女就爱小任性”(白酒)、“醉月”(樱花、玫瑰酒)都会使女性消费者产生美好的联想,从而产生好感最后进行消费。

要满足女性消费心理,只满足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师还应注重包装的细节、瓶型设计、版式设计、包装方式和人文关怀等方面。使酒水从包装上引导消费者,达到满足女性消费心理,使消费者与商家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女性消费者在社会中已经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女性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购买行为的主要群体。伴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条件再也满足不了女性的要求,只有满足女性心理上的需求,才能使女性形成购买行为。作为酒水包装、不但要在视觉上满足女美、自我及从众的独特消费心理,还要在细节、人文关怀等各方面满足女性心理,才能设计出更贴近女性心理的酒水包装设计。

参考文献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5

学龄前幼儿心理极不成熟,自我控制水平和调节能力较低,自我意识在萌芽阶段,在环境等不良因素下,易形成不健康心理。因此,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在谈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教师指导儿童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对“从众概念”的理解、认识与幼儿“从众”特点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一般的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自己服从多数,往往结果是正确的。但缺乏自己的分析,不能自己独立的思考。不管事情的是非一贯的从众,随大流走,这是不能被认同的,这是错误的从众。

幼儿的从众,幼儿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行为或表扬后,转变原有的态度,放弃自己的想法,采取于大人或同伴一致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从众现象。

同龄小伙伴随着相互间的接触、玩耍、交往,渐渐地凭相似的爱好、情趣、个性及各自家庭相近的文化层次,生活条件,形成松散的小群体。在小群体中,幼儿为了赢得小伙伴的认可,求得小群体内与伙伴活动、游戏的机会,往往不得不主动地去适应小群体的要求,甚至违心地屈从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显然,这种从众心理,将给学前儿童的成长以影响。

三、幼儿从众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从众心理会导致儿童创造力及创新意识的缺乏。

教育活动中的现象:美术课上,我请幼儿来画一画“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我画的是飞机,并给幼儿总结了其他的交通工具,但是班上大多数幼儿设计出来的也都是飞机,大多数孩子没有自己的创造力,盲目的跟随教师。因此,众心理会导致青少年儿童缺乏创新意识。

2、从众心理会妨碍儿童成长中良好人格的发展。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我班的大宝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甚至有些调皮,还会无故打其他小朋友。为此,我们没少批评他,他承认错误的态度非常好,过了一会儿,但也犯同样的错误,真的让我们头痛。有一天,孩子们正在看图书,我在地上发现一张图书的彩页,就问:“是谁把书撕破了?”孩子们都不说话,你看我我看你,小雨说:“是大宝!”然后有些小朋友说:“是大宝撕破的!”我问他:“是不是你撕破的?”他说没有。这孩子,虽然皮,但是他做过的事绝对承认。我又过去看了他的书,发现看的不是撕坏的那本,于是我问:“大家看到他撕书了吗?”大家摇摇头,我接着说:“那为什么说是他撕的?”孩子们都没有说话。我拿起大宝的书本说“看,他的书没有坏。你要看见了才能说,没有看见就不能乱说知道了吗?”,幼儿都点点头说知道了。

因此,如果老师经常批评一个小朋友,会给其他幼儿留下他就是坏孩子的印象,以后一有什么不好的嚯不对的事情,大家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是他做的。这样往往会冤枉甚至伤害这个幼儿。所以,对于特别调皮的幼儿少一些批评,多去发现他的优点、多去鼓励他,他将会越来越棒!

四、幼儿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现在的父母更多是80后的父母,00后幼儿产生从众心理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的。

1、群体因素。一般来说,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的意见一致,就易于使某个幼儿产生从众行为。例:我们班安安是个聪明听话的孩子,喜欢跟她玩的小朋友也有很多。一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玩球,让幼儿体验多种方法玩球,有大部分孩子看到安安在夹球跳,纷纷都改成了夹球跳。这时,晴晴在顶球,她的球一会往前一会往后,总是掉,还咕噜的很远很远,小朋友们总是笑她。她看到安安在夹球跳,改变了自己的玩法,和大部分小朋友一样,改成了夹球跳。外界的信息往往是决定儿童行为思想的基础,当孩子与同龄人行为不同时,如果集体的嘲笑,经过几次后,将跟随别人的意愿行事。

2、情境因素。这主要是幼儿年龄较小对很多事不是很清楚以及幼儿接触的成年人家里人和老师的影响。即幼儿处在这种情况下的特点,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例如:家长在接送孩子时,总是叮嘱道:“听老师的话!”从而使孩子感受到听话就是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总是给孩子灌输循规蹈矩的事,有些孩子不愿接受,外部因素的强大压力下也乖乖听话,甚至有的孩子不听受到责备和惩罚,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想法。

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幼儿认知水平低,人格尚未完全形成,他们不能自己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内省和反思。一般来说,智力低下,缺乏自信,性格软弱的幼儿,容易从众。女孩比男孩容易从众。在幼儿时期,他们的从众现象应该是盲目的。

五、改变幼儿从众心理的实践

1、家长是幼儿改变从众心理的教育者

(1)家长让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并及时给与肯定.

父母要想使他的能力有所提高,应不断的丰富孩子的知识。给孩子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幼儿认识自己,因此,相信自己的实力。

例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自己洗袜子、摆碗筷、擦桌子等,当孩子们做好这件事,给与及时的表扬,那么,孩子就可以肯定自己,增强了他对自己的认识,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坚持己见。

(2)家长应改变男女性别角色观念.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就开始注意到性别差异可能也是影响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有些研究结论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我们认为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而导致了男女两性不同的性别角色而形成的,从而导致了男女幼儿有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态度和人格特征。这种趋势说明由于社会的进步,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平等,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独立性也会随之增强,而从众行为反应也相对男性逐渐接近。

由于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幼儿存在不同的社会期望,,比如家长总希望男孩坚毅、刚强、独立、果断、富有主见即所谓“男子汉气概”;却希望女孩温柔、顺从、听话等,即所谓“女性风范”,这种性别角色的期望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女幼儿的 社会行为,因而致使幼儿在从众反应上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3)家长应不断地丰富幼儿的知识.

培养孩子的自信的同时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例如:大甜甜是班里较大的孩子,妈妈是一名小学老师,从小甜甜妈妈就让甜甜学围棋、轮滑、美术等,孩子比同年龄的孩子多学了很多知识。每到老师讲到她会的知识时,她就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从众于其他孩子,甚至有时还是其他孩子跟随的对象。

(4)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用平等、民主的氛围相处.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食品安全危机 心理 心理机制

食品安全成为重要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最近连续发生的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等,都向人们提出了食品安全这一重大问题。该问题之所以重要,主要有如下原因:

食品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

食品是人们消费最为普遍、日常消费量最大、与千家万户联系最为紧密的特殊商品,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流行病侵袭的商品。食品安全发生问题,不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易发生性

现代社会的高流动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交通的便利性,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流行病的快速繁衍、传播提供了温床,甚至导致不同种类的病毒汇集在一起产生人类从未接触过、短时间内亦无法扑灭的变异性病毒,给人类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可能因为导致新的生物品种、病种的产生而带来不可预测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些都使得现代社会中发生食品安全危机的可能性要超过以往的任何社会。

食品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并得到广泛实行的社会,具有特殊的社会重要性。饮食业在中国因而也成为普及面最广而且长盛不衰的行业,拥有巨大的消费群。因此,如果食品安全发生了问题,必然成为中国社会爆发非常猛烈、涉及面非常广泛的问题,影响到千百万人的生活。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

鉴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危机发生时的心理状态,以有针对性地作好疏通、引导的工作,以维持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食品危机突然来临时,消费者一般会呈现如下几种心理:

恐慌心理

食品是直接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联系的商品,因此食品安全危机比其他商品的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惊恐要大得多。此时人们迅速拒绝购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利用各种渠道不间断传播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有时还容易产生对食品安全的过敏化和扩大化反应,不仅拒绝消费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而且连带性地拒绝消费其他食品,造成食品市场的跌宕起伏乃至全面萧条。此外,不少消费者还会产生过度防备的心理,其最大特征便是大量购买、囤积食品,造成食品供应全面紧张,严重时甚至造成食品市场崩溃;而当商品危机迅速过去后,那些囤积起来的大量食品又给消费者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浪费。

逃避心理

这是消费者在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时产生的一种消极退让的心理,其行为特征是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尽量远离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和人群,采取极端自我保护措施,有时不愿意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为缓解食品安全危机所作的努力,对他人在食品安全危机中遭受的伤害表现也比较冷漠。

悲观心理

这是行为主体丧失信心的心理表现。持这类心理的消费者为缓解自己由于悲观而产生的过高心理压力,可能采取违规性消费行为,比如继续消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由于缺乏对自己主观判断的信心,他们往往容易为市场流行的意见左右,是食品安全危机中危险性、有害性消费行为的高发人群之一。

逆反心理

这些消费者往往对政府、医疗界、媒体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所采取的行为则与这些机构倡导的行为刚好相反。一般来看,逆反心理的产生与个体所受的挫折经历较少或者心理在过去受到压抑有关,有些则与消费者过去长期形成的对传媒的怀疑态度和刻板印象相联系。

破坏心理

严格说这是一种心理。一般只发生在极少数对社会现状不满乃至怨恨的消费者身上,但是其破坏性极大。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这类消费者内心不仅不感到恐惧,甚至还感到高兴。他们往往通过传播谣言,故意夸大或者缩小食品安全方面的危害;有些甚至进行违法性消费活动,比如向他人推荐已经携带病毒的动物食品。他们的行动极易造成人心浮动和市场混乱,严重的还可导致社会经济危机。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机制

社会网与大众心理感染

社会网是社会成员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人际交往网络,是大众心理相互感染的重要工具。现代社会中人们社会流动的空前增多,以及交通和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者能够快速建立和扩大自己的社会网,这些都使得消费者通过社会网全天候、全地域向社会各个阶层迅速传播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成为可能。错综复杂、跨地域、跨社会阶层的社会网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很容易成为大众心理紊乱、失常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社会文化取向与从众心理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取向的典型的东方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与他人在心理、行为上保持一致受到公众舆论的肯定,而个人也只有在与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时才能够获得长久的心理安全感。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使得消费者普遍具有产生从众行为的心理基础,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往往趋于一致,产生了所谓“大概率价值观”现象。在发生食品危机时,由于信息的混杂和失真,人们缺少正确进行判断的必要信息条件,发生从众性消费行为的可能性更大。SARS发生期间,一些地方在食品供应仍然非常充裕的情况下发生抢购食品的行为,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应该注意的是从众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食品危机中,如果对消费者从众心理引导不力,它有可能最终发展为“服从”行为,导致消费者无条件服从某些消极、负面的心理,形成逆向运作的巨大社会合力,猛烈冲击食品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秩序。

集体无意识与非理性心理及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虽然每个个体都具有理智,但是当人们采取集合行动时,却可能发生非理性、“无意识”的集体性越轨行为。食品危机期间消费者发生集体无意识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言和谣言。二是社会信任机制的缺乏。传统社会中由于人们社会流动较少,容易做到相互熟悉,形成了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所谓“熟人社会”。与此不同的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高流动性带来的“匿名性”。人们每天都在与大量陌生人进行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一次性博弈,其行动逻辑是追求陌生环境下的自我保护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社会信任机制难以建立。我国社会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社会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城市中的“陌生人”社会已经基本形成。因此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期间,消费者很容易发生集体非理,使相当部分社会成员无意中卷入冲击市场、冲击社会的活动中,造成比个体层次的非理严重得多的破坏。

食品危机中消费者心理引导

鉴于消费者心理在食品安全危机期间的特殊重要性,我们应该积极探讨引导消费者心理的有效方法。

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食品危机期间消费者心理本质上源于食品危机事件。因此,从宏观来看,要根本缓解消费者的不健康心理,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危机的发生。这就需要重新考虑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新思考农业工业化的内涵和后果。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和动植物疾病防治体系,在WTO框架下完善对农业的政策性补贴,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稳定消费者心理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微观方面看,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政府对消费者的引导

中国社会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政府在自然和社会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替代不了的。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政府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加强对消费者的积极引导,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并显示战胜食品安全危机的决心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心理的稳定创造基本条件。

完善政府公共信息、管理制度

如实、及时地公布食品危机中的相关信息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消费者在混乱的形势面前消除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协作政府作好抗击食品安全危机的工作。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政府在危机期间向人们公布“双面信息”即正面和负面信息,能增加民众的信心;相反,如果仅仅公布正面信息,反而容易引起民众的猜疑,为流言和谣言的传播流下空间。政府信息越透明,越有利于消费者保持心理稳定,这已经为SARS期间的实践所证明。

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项目

在现代社会食品危机发生的高风险的严峻形势面前,该项目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得以建立,其主要功能是定期公布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信息,辅导消费者规避食品安全隐患,并提供消费者相互交流食品安全知识的平台。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高于发达国家,更应该加快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项目的建设。考虑到该项目是一个对国家、对企业、对消费者都有利的项目,其资金可以由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分担,而且可以由政府与非政府组织(NGO)合作进行管理。

利用集体力量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辅导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不健康的相对普遍性决定了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而广大消费者居住的分散性、心理特点的差异性,又决定了这种心理辅导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熟工作方法的优势,积极运用社区和群团的力量,以贴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而且高效、及时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保持消费者的心理稳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