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范文1
关键字: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处理建议
一、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及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是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地 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公共场所和街道清 扫垃圾、医院垃圾、商业生活垃圾等,其主要成分有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玻璃、草木、灰土、砖瓦、金属等。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占总量的60%,无机物约占40%,其中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约占总量的20%。城市垃圾的构成特性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因素有关。我国城市的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及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剧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大幅度的增加,已经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由于其组成复杂,结构多样,任何单一处理方式都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其本身含有的和产生的有害成分,会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而且极大地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
我国城市人均产生生活垃圾440公斤/年,199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1亿吨,200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1.5亿吨,并且以8%-10%的速度递增。收集主要是容器式和构筑物式,就是所谓的垃圾桶、垃圾厢和以广见于城市各条小街道处固定构筑物作为其收集容器的。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运输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模式的垃圾运输车的形式的简单运输。
(二)处理情况
我国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以郊外堆放、简易填埋、卫生填埋为主,很少一部分采用焚烧处理,一些高温堆肥常基本处于半运转状态。处理率仅为80%,在管理体制上政企不分,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缺乏自身活力。由于政府投入不力,城市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来源,处理率低,处理效果差;城市垃圾收运机械及辅助生产设备陈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设备不足。城市垃圾收运处理技术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限制了垃圾收运、处理技术的发展。缺乏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分类收集设施不足,在设计上缺乏分类引导,致使本已分类收集的垃圾,又混合运输,加大处理成本,又制约垃圾处理。
四、对城市垃圾处理的几点建议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应从过去的那种垃圾处理处置的比重大,回收利用小,减量和避免垃圾产生的比重小转变到新的垃圾管理目标,形成倒金字塔的管理体系,应从单纯的收运、处置转向垃圾避免和回收循环利用,直到最后和环境相协调的处理。故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管理法规体系。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对生活垃圾的倾倒、清扫、收集、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基本要求。应尽快完善执法的保证和监督体系,根据固废法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
我国现行的政企合一垃圾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管理业的发展。因此,要改变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合一的僵化格局,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这是解决我国城市垃圾的根本途径之一。
3、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利用合理的经济手段来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城市垃圾的污染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现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城市的维护建设和税收收入,而政府分配给垃圾处理方面的资金数量有限,缺口很大。只有多渠道筹资金,才能加快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
4、制定优惠的废旧物质回收利用政策
鼓励企业参与废品的回收利用、垃圾的资源化、垃圾的清运处置等工作。建立奖励机制,以优惠政策进行扶持。
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北京 生活垃圾 资源化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物质是循环的,废物是相对的。废物仅仅是相对于某一个过程或者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一种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另一个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北京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这其中有很多是具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废旧物质,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将会对北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益。
1.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分析
1.1 生活垃圾产量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活垃圾量的直线上升和垃圾处理问题的日益严峻。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年鉴,2012年末北京市总人口为1297万人, 年生活垃圾清运量648.3万吨,人均生活垃圾产出量约为499.85kg/年。
1.2生活垃圾组成
据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为17380.8吨,而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17761.6吨,同比增长2.19%。在数量如此庞大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到了60%左右。除此之外,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如纸类、塑胶、玻璃、金属等废弃物在居民区生活垃圾中占有一定比例[1]。根据统计数据计算,2012年北京市废品回收量约为生活垃圾产生量的24%。在回收的废品中,废金属约占55%,纸张约占22%,废塑料约占11%,废玻璃约占4%,其它废品约占8%。
2.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1处理设施及其能力现状
目前, 北京市的垃圾处理厂的数量为18个,其中大部分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卫生填埋。北京市所有的垃圾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总和为12148吨/日,但实际的处理量却达到了 17562吨/日。其中,垃圾填埋场共有15座 (主要的垃圾处理厂分布见图1),年处理垃圾量为 598.8万吨,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92.4%;垃圾堆肥场共2座,年处理垃圾量为27万吨,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4.16%;垃圾焚烧场有1座,年处理垃圾量为15.7万吨, 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2.42%。全市垃圾资源化率已经达到35%。由此可知,北京实际的垃圾处理量要远大于其设计处理能力,并且设施的超负荷率甚至已达到了44.6%。按照这一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几年之后北京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将被填满,会面临垃圾围城的危险。
2.2物流现状
生活垃圾的物流是指生活垃圾从最初的生活垃圾收集点开始,经过生活垃圾的运输、中转、转运等,最终集中到垃圾处理场所的流动过程。其中,根据不同的收运垃圾设施设备的种类进行划分,可以将城市垃圾物流分为密闭式垃圾清洁站收集、地面垃圾站/桶收集以及压缩车流动收集3种主要的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北京市城区的垃圾一般采取由各小区或者各街道物业的保洁队进行收集,然后运输到小区或街道附近的各类生活垃圾清洁站或者生活垃圾收集车,然后再由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的车辆将生活垃圾运送至密闭式垃圾转运站中,经过密闭式垃圾转运站的压缩以后,再将其通过大型转运车运送至垃圾处理场或者是垃圾填埋场,北京市城区生活垃圾具体的物流流程如图2所示。
2.3 运转现状
随着最近几年来北京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北京市城区的垃圾堆肥场或者是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厂以及垃圾的最终处置场与生活垃圾收集站或垃圾楼的距离越来越远,平均距离达到了50到100千米,所以急需要建设垃圾中转站,从而达到减少运输的车次、提高垃圾运输的效率,并且能够使垃圾转运费用得到降低等效果[2]。目前北京城区已建并投入使用的垃圾中转站的部分情况如表1所示。
3.北京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分析
3.1垃圾分类环节分析
北京市垃圾分类环节中最主要的两个环节是源头收集和密闭式清洁站机械分类。在国外发达国家,垃圾的分类收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北京市,垃圾分类收集并未取得良好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广大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分类运输配套设备不足等问题造成的。
3.2环境效应分析
垃圾收运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正效应影响和负效应影响两个方面。
正效应影响的主要体现是直接回收垃圾中的可以再次利用的资源,使垃圾中的可燃物或是有机物间接的转化成为电、热等可再生资源或者是农业生产用肥等,并且能够起到减少进入填埋场的垃圾总量,缓解垃圾处理过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等效果。
负效应影响主要体现在垃圾收集过程中所出现的垃圾飞扬,污水、臭气污染等现象;垃圾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设备封闭不良所导致出现垃圾散落、滴漏等可能会对道路造成污染的现象;垃圾收集、运输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所造成的噪声污染以及由于车身不洁所导致的视觉污染等。
3.3 经济分析
吨垃圾费用和垃圾收运环节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对北京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进行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
吨垃圾费用的多少的主要决定因素为收集运输生活垃圾过程中所配备的车辆的性能、对生活垃圾进行运输的距离,垃圾收集运输装备、设施的折旧以及垃圾容重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垃圾容重、垃圾运输工具和运输的距离三个因素是影响吨垃圾费用多少的主要因素。
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垃圾分类和垃圾源头减量,使垃圾的转运量和运输车次减少,从而起到使垃圾的运输成本降低,垃圾运输费用减少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可以在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对纸类、金属、塑料等可以再次利用物质进行回收并再次利用,从而创造经济效益。
4.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4.1垃圾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转情况严重
与国内的其它城市相比,北京市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但由于生活垃圾的数量十分庞大,仍使得北京市的很多垃圾处理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例如,为北京市朝阳区垃圾处理服务的高安屯垃圾卫生填埋场,其日处理垃圾的设计量为1000吨,但在实际日处理量达到3583吨,超出其设计量2583吨,超负荷率高达258%,就北京市在垃圾处理方面的整体情况来说,垃圾处理设施的总设计日处理垃圾的能力为1.04万吨,实际处理过程中,每天需要处理的生活垃圾的数量却达到1.74万吨,垃圾处理设施的平均超负荷率为67%[3]。这种状况的存在,将会导致垃圾填埋场的服务年限大大缩短。
4.2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北京市进行处理的生活垃圾当中,有超过90%的量是通过卫生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只有比较低的比例的垃圾是通过采用堆肥、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市民也对焚烧处理方式存在误解,对垃圾堆肥、焚烧存在抵触情绪。这就大大增加了改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结构的难度,而在发达国家,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比例不断上升,与北京市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的比例较低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3垃圾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过程中,仍然在采用多头管理的模式,不同的部门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不同种类的垃圾的处理工作负责。但是,这种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多头管理模式势必会造成各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清而导致的混乱局面,使垃圾处理的有效性降低。另外,由于垃圾处理过程中多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政策法规尚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北京市垃圾处理工作日常管理面临着重重的困难。
4.4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不强,垃圾混放现象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垃圾成分构成比较不稳定,也增加了在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时的难度。尤其是近几年来,电子垃圾数量上的增加,不仅使得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的困难增大,也会使得地下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面临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4.5市民参与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程度低
部分市民对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对整个城市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会对其自身的生活以及利益带来的影响上,这也导致了市民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情况的发生。同时,随着部分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且愿意参与到环保行动、环保决策中,但是由于目前参与机制还比较缺乏,市民希望参与到垃圾处理的过程中的一些诉求还无法得到实现。
5.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5.1加大投入,促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在对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做到科学规划是第一位的,尤其要做好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工作,进而使垃圾处理设施的布局更加合理。其次,应该以科技为先导,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最后,政府也要增加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的投资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保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早日完成。
5.2改进工艺,提高垃圾处理水平
北京市应积极开展关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方面的研究,使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无害化的水平得到提高。混合收集的方法是目前生活垃圾收集过程中大都采用的方法,混合原生垃圾在日常处理的垃圾中所占的比例也十分巨大。为了提高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水平,在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时候,应根据垃圾的构成成分不同,使用与之相对应的垃圾处理方式。同时,对垃圾处理工艺中的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使垃圾处理的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垃圾填埋处理对地下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危害不断降低。
5.3落实责任,强化各部门协调机制
要做到垃圾处理过程的综合利用以及全过程管理,需要加强对跨部门的垃圾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建设,进而有效地进行垃圾处理。由市主管部门负责垃圾处理的标准和规划的制定,并做好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协调指挥工作,各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各自的职责承担起相关的垃圾处理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费用。从而使各自的工作分工更加明确,是垃圾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5.4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
垃圾的分类收集是解决垃圾危机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决定性的一个环节,对垃圾进行分类,不仅可以起到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还可以使垃圾处理的效率得到提高,最终使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在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关于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北京市的部分城区开展试点工作,并试着建立垃圾制造者付费的垃圾回收系统,从垃圾的制造者入手,控制生活垃圾的产生。对电子产品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产品,应该以法律的形势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回收责任加以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网络,使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加强资源回收利用的方式对垃圾的源头分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5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北京是一个人口集聚的开放型城市,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是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应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在垃圾分类这一关键环节的作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适时举办垃圾处理知识的科普活动,提高公民合理处理生活垃圾的意识,增加社会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关注度。
6.结束语
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的越来越明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全社会工程。要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技术的选择上,还要从垃圾的收集、运输、垃圾管理、法律规章建设、基金投入、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陈芳,赵岩,张晨光.2011-202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2,20(6):57-59
[2]马力.北京环保计划: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年增4成[N].新京报.2013(3)29
[3]梁丽娜.城市垃圾处理科学发展之路[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11(6):22-25
[4]向延亚,李媛辉.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0):215-217
[5]王丽丽,常鹏.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与产业,2011(6):43-45
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垃圾处理 ESG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018-03
一、问题的提出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经济政治区域,根据湖南省统计局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长株潭城市群人口数为1357万人。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垃圾产生量增长很快,到目前为止,长株潭每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仍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全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也以8%~10%的速度递增。而且垃圾存在数量大、成分多、面积广、治理难的问题。垃圾处理的方法也较为传统且单一,目前主要是建立垃圾填埋厂对垃圾进行填埋,垃圾焚烧厂也正在规划中。由此引发了多种问题,诸如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引发公众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冲突。政府本身只是从单方面实施政策管理垃圾处理,导致垃圾处理评估缺乏标准,处理绩效不高。
因此,在此背景下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合理全面的绩效评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运用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这“三驾马车”对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的评估分析。最终目的在于缓解长株潭城市环境污染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二、长株潭城市群现有生活垃圾处理的绩效状况
目前,长株潭地区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填埋法为主,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焚烧法的实施,其效果如何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估标准。这些方式都是垃圾后端处理,而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前端:实施有利于源头减量的分类收集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尽管长株潭垃圾处理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面临着较多困难和问题。在社会分层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政策饱受诡病,人们漠视政策。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管制,力量薄弱,效果不大。由于长期以来,垃圾被认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政府管办部分垃圾是没有太大争议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准公共产品就意味着:没出问题的时候无人问津,一旦出了问题政府就成了众矢之的。因此,合理运用ESG评估模式能全方面、多层次地解决这些“疑难杂症”。
三、ESG模型评估分析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代表的是环境,社会和治理这三个重要的方面,是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用来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ESG评估主要是通过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社会绩效(social performance)和管理绩效(governance performance)这三方面为维度,每个维度选取若干个最优指标,对目标进行多方面的绩效评估。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Governance(治理)和国外的应用对象有所不同,国外主要是针对企业而言的。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这里主要是针对政府而言,关于垃圾处理的实施,更多的是以政府为主导,所以这里实现了Governance(治理)从企业到政府层面的过渡。
由于以前的方法,仅仅从技术层面或者管理层面这些单方面分析垃圾处理是不够的。ESG是将多个层面、多个维度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而且ESG不仅仅着眼于企业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加重视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过去20年,ESG概念在全球得到普及,受到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重视。这些指标确确实实对公司运营产生了实际影响。
考虑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需数据的来源和归集,本次调研将主要调查对象分为三类:政府相关部门、社会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和市民。我们将通过走访、问卷等方式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建立了2009-2011年长株潭垃圾处理模式的ESG评估框架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社会绩效(social)、管理绩效(governance)三方面为维度,每个维度选取4个最优指标,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指标在2009-2011年的具体数值对长株潭垃圾处理模式从环境、社会、管理三方面进行绩效评估。
1.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主要评估长株潭垃圾处理模式对环境的影响,选取废气排放处理率、垃圾滤液处理率、土壤污染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标,根据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长株潭在垃圾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污染,在“三废”处理工艺上还有待提高,需引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但长株潭的废气排放处理率、垃圾滤液处理率、土壤污染处理率的平均值都呈现上升趋势,表明长株潭在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流程上在不断改善且未来会越来越好。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10年长株潭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长株潭垃圾处理方式上以填埋为主,垃圾处理中不可避免产生“三废”,但80%~92%均可处理且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社会绩效(social performance),我们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两个方面对长株潭垃圾处理模式的社会绩效综合考核。选取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回本率、产生垃圾日处理率、政府采取提案率和组织垃圾公益活动好评率等指标,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政府对每天产生的垃圾全部进行了处理,使产生垃圾日处理率达到了100%。垃圾通过填满等过程后形成沼气,利用沼气燃烧发电产生经济效应,随着技术逐渐成熟,使得综合发电率从30%提高到34%,近一步增大了发电量。非营利组织集合民众的建议向有关部门提案,提案率于2011年达到33%相比于2009年增加了13%。非营利组织通过不断组织民众进行垃圾公益活动使得好评率从91%到95%。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致力于将每天产生的垃圾全部进行处理的同时努力提高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非营利组织通过向有关部门提案和组织垃圾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到垃圾处理中,且取得不错成就。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长株潭垃圾处理模式的社会绩效在不断提高。
3.管理绩效(governance performance),选取附近居民满意率、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利用率、垃圾回收率和经营盈利率等指标,我们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对长株潭垃圾处理模式的管理绩效进行了考核。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通过对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附近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得出只有45%的居民对当地的环境满意,不满意主要是空气质量差,同时致使当地房地产商惨淡经营、入不敷出。从企业方面得知,一部分垃圾被拾荒者拾走,但是垃圾回收率还是达到了42%,垃圾处理企业通过对垃圾进行再利用以及产生沼气得到的收益率稳定在11%。
通过以上描述性分析,对长株潭垃圾处理的绩效进行进一步分析:
(1)整体来说政府较好地完成了垃圾处理的工作,但是填埋过程中还是存在有一定的污染。特别是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居民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较低,而且对土壤和水质也造成了污染。目前垃圾处理的方式过于单一,用来填埋的土地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2)非营利性组织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缺乏强制的执行力和影响力。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够,一定程度说明了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同时市民本身也应当理性消费和低碳消费。
(3)相关垃圾处理企业开始通过招投标、BOT等模式参与到垃圾处理中来,但还是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快推动企业运营模式,将垃圾处理商业化。
四、提高长株潭生活垃圾处理绩效的若干建议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长株潭生活垃圾处理绩效的提高需要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和市民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1.完善政府治理的功能。社会的治理,政府仍然是主体。社会的运转离不开政府。因此,就垃圾处理而言,也同样需要政府主导。如果没有核心来凝聚力量,社会就是一盘散沙。
(1)首先要借鉴外国优秀经验,因地制宜,丰富垃圾处理方式。加大对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引用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技术创新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解决垃圾产生和利用的必由之路。其次加快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出台。建议采用“水消费系数法”和“阶梯电价收费法”的方式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通过此举,长株潭按照规定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垃圾增长率和设施投资资金缺口问题。
(2)明确垃圾管理职责,理顺垃圾处理上下级关系。长株潭城市群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要逐渐形成市局负责统一部署、市城建处负责具体监管、民营企业生产运营的运行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资金投入压力得到缓解,能集中力量控制重点环节、发展重点项目;另一方面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乃至今后的发展开拓新思路,确保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各环节的高效、稳定运行。另外,政府还要持续开展宣传活动,培养市民分类意识。同时征集各界代表性志愿者,参与指导和巡检垃圾分类,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应以身作则,做好带头模范。
(3)制定出台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经济激励政策。中国有一个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也有一个庞大的拾荒群体。然而由于管理能力制约,未能很好地利用起这部分资源。政府应当利用激励政策利用庞大的拾荒群体。另一方面,加快制定垃圾分类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为垃圾分类建立政策法律依据,规范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
2.开展垃圾处理运行管理模式多样化的探索。长株潭垃圾处置项目主要是政府投资建设,政府负责全部建设运行经费模式,生产运行全部由政府承担,运行单位为事业性质。这种运行模式,不考虑利润,政府管理成本较高。企业可以尝试在垃圾处理上进行招投标、特许经营、企业化运行模式或是BOT模式,这可以减轻政府的管理任务,同时亦可以减轻其资金缺口问题。另一方面,完善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建立专业的回收模式,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健全资源回收利用机制,实现垃圾资源化。
3.在不断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后端的同时应更加要重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前端,前端的治理是垃圾产生的源头,是垃圾处理的核心问题。由此市民应当和非营利组织一起投身到垃圾分类宣传的活动中,逐渐养成环保意识。
(1)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参与将可以弥补社会层面上的多项空白,利用社会组织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可以补充政府政策上的不足。非营利组织的组成者大多为普通市民,他们的参与也将加大市民对环保工作推进的信服力。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到监督政府垃圾处理工作上来,组织更多的公益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另外,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向政府提案,增强公信力。
(2)市民对生活垃圾实行自动分类投放,自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市民合理利用公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参与到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上来,就其中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案。同时市民应养成理性消费观,不要盲目消费,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
【本文是2011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垃圾处理模式的ESG评估与改进方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指导教师:邓学衷、袁江云。】
参考文献:
[1] 欧阳培.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政策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4)
[2] 任曼等.我国城市垃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
[3] S.Davies. UK Municipal waste Management:From a Public Service to a Globalised Industry[J]. Competition & change, 2007(1)
[4] 袁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及消解[D].广州大学,2012
[5] 曹善新,冷丰收.美国、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对我国的启示[J].华章,2011(11)
[6] 陈海滨,郭朋恒.采用水消费系数法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2(10)
[7] 吕黄生.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经济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
[6] 余洁.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9] 彭小平.垃圾处理企业BOT项目会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
[10] 邓集文,宁小银.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政府环境责任探讨――基于环保公众参与的视角[J].文史博览(理论),2011(8)
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意愿;现状调研
中图分类号:X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221-02
1生活垃圾分类
1.1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1)欧盟:欧盟所有的社区生活垃圾都由市政当局集中收集和处理。垃圾箱和垃圾收集处理的费用由地方政府征收的房地产税及其他税收支付。居民家中一般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一个装有机垃圾,另一个装无机垃圾。收取垃圾时,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或把不适当的东西放到垃圾里,将会拒绝收集这些垃圾箱甚至罚款。
(2)美国:美国对垃圾分类收集问题,采取大类粗分与部分居民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目前,美国有 70%居民不分类混倒垃圾,约30%的居民垃圾只分两类收集,一类是资源垃圾(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另一类是其他垃圾。另外,美国政府对办公和校园垃圾,对园林垃圾、餐厨垃圾等分别组织回收利用。
(3)日本: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定了《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等等很多关于垃圾循环利用相关的法律。居民在丢弃大件垃圾(一般长度超过50 cm)或自行车等物品时,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处理费,在法律上,日本对于非法丢弃垃圾者将按法律规定予以拘留或罚款的惩罚。因此,居民现在都已形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的习惯,垃圾处理也已变成了良好的产业。
1.2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城市垃圾分类的提出,正式在我国进行试点工作是于2000~2004年,在北京、上海等8个主要城市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的试点工作,但现实情况依旧是“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我国有关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其情况不容乐观。不仅是垃圾分类的实施不足,而且对于垃圾分类设施的合理化研究也不足。垃圾分类处理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以武汉市为例,据相关调查,目前仍有近半数的居民不能清楚地说出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武汉市中心城区垃圾收集点形式多样,而一般街镇的垃圾收集则相对落后,基本上是居民随意倾倒,没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容器。
1.3生活垃圾分类方法
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包括二分法和四分法。
二分法分为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指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其余均为不可回收物。
四分法分为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类、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厨余垃圾(指剩饭菜和瓜果等生物性垃圾,适于生化处理或堆肥)、有害垃圾(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其他垃圾(指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本次调研,所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为四分法。
2调研背景及方法
2.1背景
自20世纪90年末期,武汉市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其中有3次大规模的试点活动。
1996年,武汉市引进并投放了2 000余个垃圾分类箱。2000年,市环卫局前往我国其他垃圾分类试点地区学习,在洪山广场推行垃圾分类。但由于环卫部门后期分类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市民垃圾分类认识度不高,推行效果不理想,于2001年取消。据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武汉市全市主次干道垃圾分类箱2万个,垃圾分类回收率不足5%。
2005年底,武汉市城市管理局引进民营企业试行末端垃圾分类处理。全市首条垃圾分选线在二妃山垃圾场启用。当时曾预测,分选线每年可回收有用垃圾价值约160万元,使该垃圾场的寿命延长两到三年。但在垃圾转运的过程中,拾荒者已经挑走了其中的可回收物,投资方不愿继续投资,致使这条投资60万元的垃圾分选线仅运行1 d就停止了。
2008年,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武汉市决定在青山区试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将钢都花园地区作为试点,整体推行。青山区钢都花园8个社区共放置了100组共300个垃圾桶,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有毒垃圾三类进行收集处理。但后期,分类垃圾桶损坏后,小区的分类垃圾桶被普通垃圾桶代替,垃圾分类也未能施行下去。
2013年10月,武汉市东西湖区城管部门拟用4年时间,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城乡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2014年5月19日正式下达相关文件。博大城市星座小区作为第一个在东西湖区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小区,故我们对其居民意识,实施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
2.2调研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调查以常住人口数为分组,分为A(1~2人一户),B(3人一户),C(4人一户),D(五人及以上一户)四组。共发问卷535份,回收476份,有效回收率达89%。
2.2.2实地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测验调查的方式,在居民都领到厨余垃圾桶,小区所有分类垃圾桶安置完毕的情况下,通过检查各分类垃圾桶内垃圾情况,对居民投放垃圾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拜访东西湖垃圾处理站,对垃圾处理的过程做了解,找出存在的缺陷。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认知度低
在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认知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40.66%的居民选择了“较了解”这一项,但剩余的59.34%的居民选择了“了解模糊”和“不了解”的选项,特别的,有20.33%的居民选择了“不了解”这一选项,半数以上的居民缺乏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知识。
3.2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施行的意愿强
在施行垃圾分类的态度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A,B,C,D 四组选择“愿意”和“非常愿意”选项分别占98.79%,98.27%,98.21%和95.08%,基本完全支持推行垃圾分类;在对于单独将厨余垃圾分开的态度上,四组持支持的态度,选择“愿意”选项的居民分别占96.38%,94.80%,91.97%和93.44%,均超过了90%,同样的,在”取消之前垃圾投放点,改为集中投放”问题居民的态度上,四组都非常支持,选择“愿意”选项的分别占85.55%,90.48%,89.29%和88.52%,85%以上的居民都很赞同这种方式。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超过85%的居民不仅内心支持,在行动上也能为其改变垃圾投放习惯,意愿很强。
3.3垃圾分类的实施需有相应的回馈措施
居民在“垃圾分类之后的回馈活动”这一问题上,四组均有70%以上的居民选择了“积分兑换奖品”选项,分别占79.52%,70.53%,71.43%和73.77%的比例,然而在“参加义务服务的志愿者”这一问题的选项分布来看,四组在“看情况”和“不愿意”的选项比例上占多数,分别为42.17%,41.99%,40.18%和45.90%,基本过半。相对于有偿的服务换取垃圾分类措施的实施,居民更愿意通过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这一方式来实施垃圾分类。
4实地考察结果分析
4.1居民的自觉性不高
在10 d的守点观察当中,平均1 d有45户的居民没有把厨余垃圾分开扔入分类垃圾桶,占到9.2%的比例。一部分居民仍然没有能够按照要求将垃圾分类。
4.2管理人员相关知识不完善
在与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工作的10 d中,出现居民拿着未分类好的垃圾询问管理人员如何分类投掷,但管理人员回答不了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缺乏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的了解。
4.3在垃圾处置环节有缺陷
环卫部门专门设置了处理厨余垃圾的装置,但装置上存在温度的控制,含水量的控制方面的问题,还缺乏对应的分类收集运输体系,同时因为一些原因,处理装置并没有完全开放,只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处理,并没有能够根据其他三类垃圾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5建议
5.1增大宣传力度,细化宣传内容
垃圾分类工程刚刚起步,居民还不了解具体情况,环卫部门应该加强宣传的力度和手段,对不同的年龄层的居民应采用不一样的宣传手段。如对幼龄层可以采取较生动活泼的方式如做游戏,小品,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对初高中年龄层宜在学校采用宣讲的手段进行宣传;对于中老年人,则应该采用进户宣传的手段进行宣传。社区的专业人员也可以经常性的入户宣讲,这样可以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培养起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意识,从而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5.2强化管理形式,加强技术细节
居民在工程的开始需要一定的监督和管理,区环保部门应该对监督员进行岗前培训,这样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才能够得到提高,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于处理厨余垃圾的生物降解装置,对于处理过程中的流程也应加快规范化,将相应的客观条件处理到位,避免出现“造了不能用”的情况。
5.3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非政府组织通过自身活动在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非政府组织为人们创造了新的交互空间和群体依托。如2011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与“自然之
友”签订协议,成立了首个由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社区垃圾减量项目。“自然之友”通过新型社区绿色账户等新颖做法吸引了数百个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实践。通过公开张贴的“绿色账户”、对用户评分、每月优秀评比和奖品馈赠等活动有效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在社区内还可以组织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对社区的居民进行鼓励和监督。
致谢:感谢武汉市东西湖区城市管理委员会,重庆暄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给予本次协助调研的机会,对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冯源、方雨、朱颖、严钞露、陈显峰、黄子纯、李莹莹、李芷、刘佑对本次调研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赵海波,李飞.关于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存在不足的调研报告[J].企业导报,2015(16):58~59.
[2]陈少玲,王彤彤,洪斐佳,等.北京市垃圾分类回收现状调研及解决方案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4):101~102.
[3]曾文胜,吴蕃蕤.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详解及启示[J].广东科技,2010,19(9):22~25.
[4]陈必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14,22(5):77~78.
[5]曹善新,冷丰收.美国、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对我国的启示[J].华章,2011(31).
[6]唐斌,程露.重庆市旅游环境保护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26.
[7]程小文,赵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模式的设想[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2009.
[8]谢红.城市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J].绿色科技,2014(2):213~214.
[9]梁卫坤.垃圾分类的前景与我国的现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
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法律;台湾地区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急剧攀升,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垃圾围城”问题备受关注。我国试图通过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收集、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但由于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缺乏必要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且实际管理混乱,迄今为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收效甚微。
第一章台湾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管理与实践
一、 台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管理状况。台湾地区人多地少,随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垃圾污染处理也曾是其一直深受困扰的问题。
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在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这种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无到有从、从单一管理手段到多种政策综合运用,台湾花费了近三十年时间才最终实现。[1]台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之所以取得成效,与其立法以及城市管理当局建立的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目标实现种种机制密不可分。
二、 台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有效推行之成因
1. 法律明确,规定合理可行。台湾是世界上少数以立法推动环境保护的地区,颁布了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如《环境损害责任法》、《环境教育法》等。2006年,台湾颁布《废弃物清理法》,全文共分六章,比较详细地规定了废弃物清理的管理、奖罚规则,使台湾垃圾分类有法可依。[2]
2. 制度创新,采激励惩罚机制。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全面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垃圾处置以源头减量、资源回收为先,大力推进和实施“垃圾不落地”、“垃圾费随袋征收”及“资源回收计划”等措施,变被动的“垃圾处理”为主动的“垃圾管理”,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实行全民动员,鼓励市民主动进行垃圾减量与资源分类回收。政府规定,民众于垃圾投放前,应按照一般垃圾、资源类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由资源垃圾回收车于指定时间免费清运;其他一般垃圾必须使用专用付费垃圾袋装袋后投放,不然清洁队可拒收,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定分类将遭到罚款。这些政策的实施,形成了“多扔垃圾多出钱”的垃圾收费机制。这种奖惩并行的机制实现了法律和经济的紧密相连,无疑是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法律实现方面开创了良好的范例。
3.宣传教育,公众与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台湾地区在垃圾管理方面的探索实践走过了由试点到强制执行、由粗到细,逐步培养市民垃圾分类观念的历程。民间环保组织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有关资料表明,截至2009年,台湾经批准设立的环保财团法人约150个、环保NGO约300个。[3]这些社会团体对推动环保、监督环境执法、强化企业环境责任、环境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众的参与也是垃圾分类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得以养成。以台北市为例,台北市政府专门制作了各种宣传资料向市民解释垃圾分类回收的具体办法,让市民详细了解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明确具体的分类标准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除了短期的密集宣传活动之外,还在学校中开设资源回收再利用课程,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各生活习惯。
第二章 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经验借鉴
台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的成功经验证明,我国面临的生活垃圾困境并非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困境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前提。
1.完善相关立法,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在立法层面,要参照国内外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细则和各种配套法规, 完善立法体系。在不断修订完善现行法律的基础上, 应加紧制定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关的管理条例,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条例》等等。
此外, 应在我国的城市垃圾分类政策中详细规定明确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我国的垃圾分类政策中的垃圾分类标准,其最大缺陷之一就是分类标准不为居民们所理解。多数居民在判断一种垃圾属于何种类别时,依照的往往是自己的生活经验,而非政策制定者确立的分类标准。制定规范与遵守规范的人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有偏差,运作起来就必然产生混乱,也就偏离了分类的初衷。立法者有必要根据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的不同,列举不同类别的垃圾,确立不同城市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标准,使规则更明晰,并通过宣传使其为居民们所了解和熟悉。使原则性的法律法规,变为可操作的具体规范。
2.建立归责制度,加强监管职能。立法应对个人、企业、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中应负的法律责任和应尽的法律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应针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拒不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
其一,明确生产者的法律责任。为了充分体现“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应该将生产者责任制度通过立法确定在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律法规中,将生产者的责任扩展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规定定生产者(包括销售者)产品的回收、循环和最终处置责任,能够从源头上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其二,明确居民的法律义务。[4]居民生活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相当大的比例。我国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力度和配套设施建设一直不到位,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比较淡薄、积极性不高,垃圾分类回收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当通过立法确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义务。
其三,明确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 。[5]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应视程度的不同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经济上的制裁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3.推行环境经济管理手段。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应由命令和控制向利用经济方式加以规制转变。由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一直作为公益事业,完全由国家买单,已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我国可以尝试借鉴台湾地区“垃圾费随袋征收”的措施,[6]将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费征收相结合,以法规建立利益关联,形成“多扔垃圾多出钱”的垃圾收费机制,以此激励和引导市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
同时,我国可以利用经济杠杆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所以必须提高经济激励,对那些目前来看没有多大经济回报的垃圾提供分类补贴,促进这部分垃圾的分类。(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卞雯雯, 王婷, 丁燕平.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日本、台湾地区为借鉴对象[J]. 改革与开放, 2012, (14).
[2]张忠诚, , 谢红等. 借鉴台湾环保经验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J]. 政策, 2013, (11).
[3]范瑞迪. 论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14).
[4]李洁, 徐丽艳, 谢毓焕. 循环经济视野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法律研究[J]. 中国环保产业, 2013, (7).
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范文6
活动背景:
徒步在美丽畲乡的各个村寨里,你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这还是农村吗?干净、整洁、漂亮,是最直观的感受。这与人们记忆中,苍蝇漫天飞,垃圾到处堆的“农村形象”,格格不入。村民们告诉我们,乡村之所以美丽,垃圾分类功不可没。这个令城里人都感到特别头痛的事,在这里,做成了,而且做得还很不错。这足以说明畲民们对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极大支持。那么,畲乡居民对垃圾分类处理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垃圾分类在畲乡已实行了三年多,居民是否知道垃圾分类的知识?现在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的如何呢?暑假期间,带着疑问,我们莪山民族小学五(1)中队追梦小队的队员们开展了畲乡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调查实践活动,对畲乡七个行政村的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活动小队的组建
追梦小队由8名队员组成,我们分别来自莪山畲乡7个行政村。
队长:华鑫怡 沈冠村
队员:潘艾珊 尧山村 金业涵 龙峰村
钟 瑞 中门村 钟星润 新丰村
刘文翔 塘联村
雷一然 莪山民族村 雷佳棋 莪山民族村
二、活动方案的制定
活动成员及分工
拍照、采访:金业涵、刘文翔
发放调查表及回收:各位成员
统计调查结果:雷一然、钟星润
分析调查结果:雷佳棋、钟瑞
撰写调查报告:华鑫怡、潘艾珊
活动时间
2018年8月15日—20日
活动地点
莪山畲族乡7个行政村
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垃圾分类的情况
调查问卷、掌握居民垃圾分类及处理的现状
搜集资料,在网络上搜集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
三、调查活动的开展
1.全体队员协商确定了研究的问题,并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设计好了100份调查问卷,分工进行莪山畲族乡7个行政村居民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实地查看和发放调查问卷。
2.上门采访各村垃圾分类的“优秀生”,学习了解具体的处理方法;对垃圾分类的“后进生”开展耐心的讲解和宣传,同时也随机采访村民,以保障调查的客观性。
3.分工调查采访任务完成后,全体队员集合,整理已搜集的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积极提出疑问,建议,交流本次活动的感受,撰写调查报告。
四、成果展示
1.畲乡居民垃圾分类处理取得的成效
行走在畲乡农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整齐摆放着两只垃圾桶,蓝色垃圾桶用来装可烂的垃圾,黄色垃圾桶用来装不可烂的垃圾。在畲乡村寨,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孩童,都能将生活垃圾准确地分类投放。有的村落建立起垃圾分类积分奖励,积到10分,可以换牙膏、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村民从垃圾分类中得到肯定和快乐。畲乡居民从以前的被动分类,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分类。莪山乡中门村妇联主席姚爱芳经常被村民的问题难住:“尤其是一到节庆时节,村民都来问我,这个该怎么扔,那个该怎么扔。”姚爱芳说,比如端午节时,吃完了粽子,村民拿着粽叶和粽绳来问。姚爱芳请教环保专家后告诉村民粽叶扔进蓝色垃圾桶,粽绳扔进黄色垃圾桶。村里分发给每家每户的垃圾袋,都有固定编号,下午5时至次日7时之间定点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池。自从有了自己的专属垃圾袋,居民家的垃圾渐渐少下来。
“优秀生”---新丰村村民雷樟珠的一天是从垃圾分类开始的。早晨6时30分,雷樟珠开始为全家准备早饭,玉米须和玉米皮丢进蓝色垃圾袋,绑青菜的红绳丢进黄色垃圾袋。6时50分,雷樟珠提着两只垃圾袋出门了,放在固定的投放点后,骑着电瓶车去村外上班。下午5时,雷樟珠下班回家,取回的快递盒,她都细心收好,用胶带拼接后,做成矮柜和储物柜。
莪山民族村有一座垃圾堆肥房,是用来处理蓝色垃圾袋里的可堆肥垃圾的,这些垃圾可以加工成有机肥料,很多居民用来种菜养花。我们桐庐像这样加工成农家肥的,还统一注册了“世外桃源”的商标呢,这些有机肥料在省内世纪联华、大润发等超市都有售,在我们家乡的景点、农家乐、民宿也能买到统一包装的农家肥。垃圾资源化利用让农民的生产方式添上一抹绿色。青山秀水,民族风情让莪山畲乡渐被游人熟悉,村民借机发展高山蔬菜和水果种植,垃圾有机肥的原生态农产品受城里人喜爱,如戴家山的蓝莓、西瓜供不应求。
畲乡诗画般的景致,自带光芒。生活在其间的人们,用他们的绿色生活方式,装点乡村更加迷人。
垃圾袋有“身份证”,追溯源头一查即知。
2.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 所属年龄结构如图
100人
20岁以下
21人
20-30岁
19人
30-40岁
17人
40-50岁
18人
50岁以上
25人
通过调察结果表明:100人中,男性42;女性58。
表一:您对畲乡实施垃圾分类有什么看法吗?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很有意义
82
82
有意义
10
10
无所谓
7
7
没必要
1
1
表二:您对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清楚吗?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知道
80
80
不知道
7
7
不太知道
13
13
表三:您认为在自己的村落实行垃圾分类是否可行?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可行
85
85
不可行
15
15
表四:您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有哪些吗?(可多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公众缺乏环保意识
40
40
分类设施不健全
66
66
职能部门规划不力
46
46
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垃圾分类回收并不了解
38
38
表五:您认为人们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主要原因是哪些?(可多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公众缺乏环保意识
48
48
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
65
65
不知如何分类
8
8
觉得麻烦
26
26
认为没意义
6
6
对职能部门不信任
46
46
表六:您认为现在摆放的分类垃圾桶能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吗?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
82
82
没有
18
18
表七:您平时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混合装袋后把垃圾扔到社区垃圾桶内
29
29
分类装袋后把垃圾分别扔到社区分类垃圾桶内
66
66
随时处理
7
7
表八:过期的药物和废旧电池如何处理 ( )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放置到专门的垃圾点
29
29
随意丢弃(河道中,田地间,道路旁等)
38
38
焚烧
19
19
其他
14
14
表九:您知道哪些垃圾属于有害垃圾(可多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废电池
95
95
过期药品
38
38
塑料袋
27
27
玻璃瓶
8
8
费弃油漆桶
36
36
废弃灯管
67
67
表十:你是否会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可多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经常
12
12
偶尔
52
52
很少
38
38
从不回收利用
41
41
3.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
从调查数据看出居民对实施垃圾分类是很支持的,多数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还是清楚的,部分不清楚,说明政府宣传力度还要加大;居民对本村实施垃圾分类多数是支持的,但是缺乏环保意识,所以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增强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大部分居民觉得应该增设分类垃圾箱,相应的职能部门要尽职尽责,提高公众对它的信任度。大部分居民都已经实行垃圾分类了,但还有少部分未实行垃圾分类,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将垃圾分类所带来的好处讲给居民听让大家都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针对这次的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1)人们对垃圾怕麻烦不分类;(2)人们环保意识不深刻;(3)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4)有害垃圾多,不知如何分类;(5)垃圾箱分类标注不够明确;(6)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
五、调查心得及建议
我们关于畲乡居民生活垃圾的调查问卷,可能由于调查的人数不够多,层次不够广泛,导致数据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垃圾回收并不普及,农村垃圾分类回收还需要更多努力,大部分人的心里已有环保意识,也愿意为环保尽一份力,但是回收箱等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却不多,很难支持回收。
因此,我对垃圾的资源化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加强对市民的环保宣传。在农村居民心中树立环保意识是最根本的。对于,一户普通人家来说,这么废物回收利用的方法经济效益的确不高。但积少成多,且这一小小举动,可以保护我们愈来愈稀少的自然资源,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有些人认为,回收利用这行为太过小家子气了,可难道就为了自己的“风度翩翩”,就可以肆意浪费了吗?政府应多组织环保类活动,以加深居民的环保意识,环保靠学生并不可行,应多向各行各业的人宣传,才可起到效果。
2.垃圾分类投放问题。政府虽然专门设立了“可堆肥”和“不可堆肥”垃圾桶,每家每户也放了相应的垃圾桶,但还是有居民在投放的时候不会去分类投放,最后导致清洁工收拾这些垃圾的时候发现根本没有分类,也只能是一股脑儿的放进垃圾车中,相当于设置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的真正效果大打折扣。建议增加垃圾分类的设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污染的重要途径,很多人都听见了垃圾回收的口号,但没有分类箱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有,少数的几个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要增加设施。
3.凡事讲究从娃娃抓起,我们建议可以从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教孩子们垃圾分类的道理以及原因,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有分辨不清属于哪一类垃圾的状况,在学校中可以一学期专门有一节垃圾分类的课程,告诉学生们垃圾分类中大部分垃圾的属性,告诉他们垃圾分类的好处,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大人们也应该有个表帅作用,当地政府也应该积极响应人们垃圾分类。也可以让一些有代表性有权威性的公众人物来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居民响应或许也会更强烈。
六、小队成员活动感受:
雷一然:如今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人们是否有想过为垃圾提供分类的活动呢?我们环保小队搞了一个为垃圾分类的调查活动。活动结果表明大多居民都同意接受垃圾分类的活动,意识到地球所面临的灾难,不过也有少数居民还没有意识到。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可以提高他们垃圾分类的知识,让我们美丽的地球永远美下去。
钟瑞:我自己很认真地填写了一份,我也请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各自填了一份。最后我们认真地做好统计。我从这次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垃圾分类。
刘文翔:8月15日晚上,我吃完晚饭后,我就拿着调查卷和笔和妈妈一起出去了。我们是每家每户去调查,只要他们填一下表就可以了。妈妈跟在我后面,把我做调查的场景拍了下来。调查完之后,还要统计一下填过的调查表上,有多少人选择A,有多少人选择B。这样还能看出人们是怎样垃圾分类的、了不了解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中的一点,如果垃圾不进行分类的话,我们生存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差。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其实每件事情从我做起是最基本的,我们每个人在环境保护上迈出一小步,那整个地球的环境就会提升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