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学习费用。学习费用是大学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近30%。学习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投入。

基本生活费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包括吃、穿、住、行、用几个方面。

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基本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正在逐年上升。

人际交往消费。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地方。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时代的非凡性,决定了消费存在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概括起来讲,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家庭收入基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消费与低消费差距比较悬殊。在调查中,最高消费的达到2000,而最低的只有500,两极分化严重。

2.消费结构呈多元化

现在的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电脑、手机、恋爱、旅游、健身、服装、美容化妆等消费几乎构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消费呈多样化,人际交往消费支出已占到相当的比例,说明大学生在满足基本生活外,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三、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大学生由于个性发展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在消费的过程中轻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轻易产生从众消费。盲目消费是指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轻易受到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买许多自己实际并不需要的东西。

(2)攀比消费和情绪化消费。虚荣心作祟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往往轻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攀比消费在大学生中间主要体现在穿着妆扮上。情绪化消费就是把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3)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受这种思想的引导,负债消费在大学中也悄然兴起。

2.原因的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消费特点的分析,导致大学生消费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在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在社会中,他又是社会的一分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①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熟悉存在一定的偏差。许多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进入了学校,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能力,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失变得越来越坠落,变得无所事事,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享受消费上。②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③媒体的不良诱导。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2)学校教育原因。现在的大学高校在消费教育方面也都存在欠缺。另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在消费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消费中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还主要归因于大学生所处的特定的年龄阶段。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教育。首先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最易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大众媒体应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其次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因特网最大的使用群体,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

(2)学校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要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就要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首先,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其次,整顿学校风部及学校四周的商业秩序和商品经营范围,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习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业街那样繁华;最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家庭教育。现代的中国家长应该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4)大学生自我教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积累消费经验。自己要注重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②提高法律意识。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③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要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潜在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海燕.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28-129

[2]张玮文,丁尚等.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3(3):84-89

[3]杜丽娜.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价值工程,2012(23):228-229

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范文2

【关键词】女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观 问题分析

一、当代女大学生消费现状

中国的女大学生是在特殊政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她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突破了传统节俭保守的消费理念,融入开放超前的消费观念,具有独特特点。

(一)消费构成多样化

女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多样化,有学习、饮食、服装美容、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恋爱等,近年来组成比例一直在变化。伴随着“考证热”在各高校的兴起,就业中性别不占优势的女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甘心对考证高额投资,对于服装美容也更重视。

(二)个性化与从众并存

女大学生正值青春,个性洋溢,具有追求个性时尚,突出自我的消费心理。这是她们的主观努力方向,除了特立独行的个例,大多数女大学生向时尚看齐的同时,也渴望群体的接受,因此其消费尽显个性却又趋于一致。比如:发型上卷发的流行,以瘦为美等。

(三)易入消费误区

女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难免会因小事情绪波动,同时又有较强的虚荣心,因而在其消费行为中,表现出情绪化、攀比炫耀心理以及过度消费。一些调查显示,有些女大学生心情不好就会购物,有些女大学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不惜四处借钱。

(四)缺少理财观念

不少大学生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注重人清消费,过生日、得奖学金、当选学生干部,都要请客。恋爱消费、手机通讯费等有多有少,有的支出过多,令人惊讶。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女大学生每学期的消费限额都会超出计划范围。

二、当代女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

(一)自身的影响

女大学生既有蓬勃向上的文化特征,又有展现自我、崇尚时尚的心理特征,同时又是一个没有经济独立能力的依赖群体。其独特性必然影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们较低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追求更高的需要。当代女大学生较低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开始追求更高目标,所以消费趋于高水平和多元化。

(二)家庭的影响

子女的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受父母的影响大于其他人,家庭的影响潜移默化。家庭对女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环境,如家庭成员组成,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家庭经济状况好的消费水平就高一些;二是家庭成员消费行为,会被当做参照物进行模仿或对比;三是家庭在女大学生的社会成长过程中,会对其价值观产生影响;四是家庭的变化会对女大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三)学校的影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女大学生的消费观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授教,缺乏对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的倡导。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心理较重,很容易受到宿舍、社团等群体影响。群体思维影响下,难免使消费观点或行为受到抑制,逐渐趋向于形成相同的消费观念。

(四)社会的影响

女大学生们正经历着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由于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变化的冲击,并在中西方消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产生了困惑,不易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偶像效应、名人效应在学生群体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女大学生也不例外。

三、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

当代女大学生的消费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推动女大学生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引导她们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必须通过各方的努力。

(一)注重消费心理的培养

既要要培养女大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和良好地心理素质,还要培养女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困惑、烦恼和忧虑,还易受到群体消费行为的影响,面对社会情况的复杂性,各种消费观念冲击,会使得她们在短时期迷失了方向,但是通过消费文化影响和自我调整,不断培养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重视家庭消费合理性

当代女大学生大都为独生女,有关报告表示,独生子女在消费中价格敏感度降低,注重的是品牌、舒适程度和生活方式,与父母辈相比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女儿要“富养”,但只不是物质的富。父母要做好榜样,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习惯,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过度追求名牌,同龄的女孩往往比男孩早熟一些,在家庭教育中要懂得适时的引导女孩的消费行为。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幸福感,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幸福感的提升。

(三)加强校园文明建设

高校应针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消费观,开设消费心理课程和理财课程,进行消费心理和消费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大学生消费结构中的文化和理性的思想含量,从而实现最科学、有效的消费方式。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为当代女大学生科学文明的消费观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外部保证。

(四)营造文明的社会消费氛围

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当代女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要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就必须从各方面营造文明的社会消费氛围。既要加强对社会大众消费方式和思想的引导,又要加强对政府官员消费方式的监督,要将反腐进行到底。积极组织开展勤俭节约的教育活动。比如观看社会纪实片,去落后地区实地考察。通过这些途径,改善社会上不良的消费环境,营造文明的社会消费氛围,带动女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范文3

(一)攀比消费

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不考虑实际的经济状况,和周围的同学相互攀比、相互炫耀,而不考虑消费是否必要。此类现象在一些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中表现突出,具体表现在经常购置名牌高档的服装,出入高消费的娱乐场所,观光旅游,追求高档次的各种电子产品等。

(二) 缺乏理财意识

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没有安排过消费计划,37.5%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计算过自己每月、每学期的消费额是多少。大部分大学生从来没有给自己的消费记过帐。在和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成为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三) 趋从消费

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在努力适应社会和在融入周围人群的过程中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在消费过程中趋从心理。从着装、发型到饮食习惯,很多大学生都是盲目从众。

(四) 恋爱消费

大学生因谈恋爱而发生的过度消费现象在近几年增长较为明显,在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各类偶像剧中此类为爱情而不惜一掷千金的剧情比比皆是,给大学生造成了不良的示范作用。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并不好的学生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

二、当前大学生消费现状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偏颇消费心理的驱使

大学生处于走向社会的预备期,有着强烈的渴望被尊重、被承认的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消费行为上,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他们希望通过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得到周围人们的认可和羡慕,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消费现象一旦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为一种被认可的统一的意识,就会形成高物质消费的风气。在推崇物质享受的同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的消费心理,借此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更好的彰显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相互攀比的消费现象。这些不合理的消费心理导致大学生过度看重物质消费,走入过度消费的误区。

(二)高校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教育内容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主要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和政治学习为主,对学生的消费行为重视的不够。具体体现:其一,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其三,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再加上媒体不正确的引导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导致校园整体消费环境的恶化,最终使大学生走入消费误区。

(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人,但心理上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社会上享乐主义的消费观,是造成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观念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享乐主义消费观就像野草一样在社会各个阶层迅速蔓延,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崇尚高消费、炫富的消费心理。大学生并非生活在象牙塔中,在家庭、网络、社会实践等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这种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影响。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方法

(一)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实际上,人的消费观衍生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只有大学生们树立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确立了正确的人生准则,有了自己理性的定位之后,那些追求泡沫效应的畸形消费心理才会真正被大学生摒弃。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有的消费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经济条件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消费支出。要在大学生中倡导健康、朴素的消费观,不要相互攀比,追求名牌和高消费。引导他们懂得对幸福的追求应通过自己的奋斗去获得。

(二)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当前,大学生用于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要远远大于充实自身内涵学识的精神消费,很多大学生一年都不买一本专业书。精神消费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要引导大学生把精神消费的投入放到消费支出的计划当中,减少不必要的物质消费。同时,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学习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要注意在学生群体中弘扬这种精神消费的典型。另外,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遣性消费,从而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

(三)加强艰苦奋斗教育

在当前市场经济强调促消费拉动内需的情况下,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仍然十分必要和迫切。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告诉学生,我们国家并不是人人都富裕了,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青年学生到艰苦、落后地区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教育,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从而自觉继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四)学会合理规划自身消费之春

对于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大学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劳动所得的来之不易,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兼职等社会活动,让大学生在这些工作中体会到,金钱必须是通过劳动交换得到的,从而唤醒他们在消费时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理财意识,要对自身的消费现状有更理性的思考,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理财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理财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对金钱、人生意义有正确理解和认同;二是加强理财基本知识的学习,包括经济金融常识以及个人家庭理财方式,要让大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理财常识并在自己身上加以应用;三是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理财情境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通过理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不仅敢花钱,更要会花钱,有钱用在刀刃上。

在引导过程中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理财相关的书籍,是培养理财观念的一条有效途径,《穷爸爸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分钟百万富翁》等等都是适合大学生看的理财书籍。

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理财 合理规划

前言: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接班人,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一些品质,对于日后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影响。理财观念的树立,是让大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让他们心中对消费观念有着新的理解。目前来看,大学生的消费随意,花钱大手大脚,一旦步入社会,这对于他们日后的生活来说,较为不利。养成理财观念,合理消费,对于促进大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十分重要。

一、我国大学生理财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普遍较差,没有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并且消费比重在全国消费总比重当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升。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消费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给的生活费。大手大脚的消费,对于未来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消费观念养成来说,十分不利。大学生理财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费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大学生的消费大多数是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从来没有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往往生活费没有到期末的时候,就已经捉襟见肘,不得不再向家里伸手要钱。这种消费情况在各个大学当中普遍存在,并非是什么鲜见现象。

第二,消费结构存在很大问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消费、学习消费、娱乐消费、服饰消费、恋爱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这几个方面当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是饮食消费,而学习消费往往是最少的。除此之外,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了娱乐消费和服饰消费、恋爱消费三个方面。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结构安排的不合理,本应该在学习方面加大消费,但反而学习消费是最少的。

第三,缺乏理性消费的观念。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缺乏理性,往往受到攀比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消费追求时尚,攀比心思严重,不注重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冲动消费所占的比重较大,往往预计的生活花费根本支持不了多久,自己的生活费就已经捉襟见肘了。这种缺乏理性的消费观念让大学生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从而引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下滑。

第四,理财观念淡薄。大学生的理财观念淡薄,对于金钱的用度缺乏明确规划,很少对自己的消费提前计划。在大学生心里,认为理财就是将钱存在银行,或是节省开支,对理财知识认识浅显。而一些稍微有些理财知识的大学生,理财的方向也仅限于股票、银行理财产品等方面,并且这种理财行为大都是受到社会投资环境的影响,缺乏对理财风险认识,很容易遭受到经济损失。

二、大学生理财的合理规划

(一)创造良好的理财环境

大学生理财环境的创建,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财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第一,在社会方面,要靠政府和媒体共同努力,引导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财风气。加大对理财观念的宣传工作,引导大学生理财意识,并且鼓励大学生进行理财,提升大学生的理财能力;第二,家庭方面对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家长的消费习惯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来说具有重要影响。家长们对孩子的消费要采取管制的措施,不能孩子伸手要钱,不问孩子要钱的原因,就溺爱孩子,想花多少给多少。家庭应该鼓励孩子树立理财的意识,合理安排消费,并且对孩子进行存钱观念的灌输,这对于大学生日后理财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在学校方面,校方应该发挥校内社团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理财活动,培养和灌输学生的理财意识,让大学生在这种氛围的熏染下,树立理财意识。第四,在学生自身方面,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对金钱用度有一个明确的规划,避免大手大脚的花钱。同时,积极关注理财知识,对理财产品、股票等投资方面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保本的理财产品,通过对理财产品的接触,提升自身的理财能力,渐渐掌握有关理财产品风险知识,确保资金的收益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理财能力,制定理财规划

大学生理财的合理规划,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简到难,一步一步进行。例如先从自身消费观念做起,控制自己的消费,节约用钱,建立自己的“小金库”,树立存钱意识。之后可以试着购买一些保本的理财产品,选择风险性小的投资产品,一点点积蓄,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最后,等有了一定的理财知识,并且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可以投资股票,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实践当中积累理财规律和经验,从而获得较大收益。除此之外,还要制定一个有效的理财规划,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例如树立和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消费观念,制定出一个学期的消费计划,对各项支出都做到合理安排。在大学期间,多多了解关于理财方面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理财知识,掌握理财的风险知识,对一些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之后可以尝试进行理财投资,并且从中获取一定收益,为工作后的理财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掌握理财知识和懂得理财的重要性,这对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以及日后大学生步入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有着重要影响。在大学期间,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合理的进行理财,从大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来看,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范文5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引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43-03

伴随着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持续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到2012年底,我国在校本专科生达到2916万,在校研究生接近208万,再加上每年1.3%~1.6%的扩招速度,到202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将达5000万[1],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中等国家全国的人口数量。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学习生活、衣食住行,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校的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走进了大学的象牙塔,他们是与这个社会严重脱节的,他们接触校园以外世界的机会很少,甚至说他们有“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嫌,他们很少接触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于是他们的消费观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消费观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透视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整体情况

相关调查显示,整个大学生群体都以纯消费者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绝大部分消费支出由父母提供,其中补充有14%的助学贷款,11%的勤工俭学,8%的各种奖学金,而且即使个别学生能够获得少量收入,也不能维持自身生活,也就是说大学生的阶层是社会和国家纯寄养的群体。既然是完全靠外来供养,就存在一个问题,大学生是一个怎么样的消费水平?根据调查,500元以内/月的占18.9%,500~800元/月(含500元、800元)的占65.6%,800元以上/月的占15.5%[1]。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总体上尚属合理。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在五大方面:饮食消费、通讯消费、物品购买消费、应酬消费、其他消费。

1.饮食消费。资料显示,一个大学生平均70%的消费出现在饮食上。反映出,大学生正值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食物需求量较大,也侧面反映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价格较高。在饮食消费中,也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就是部分女生饮食消费比重过低,人为的减肥节食,一个方面部分男生饮食消费比重过高,主要是应酬吃饭过多,造成消费支出的剧增。

2.通讯消费。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且对手机的要求高,手机更新速度快,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600元以下手机持有者占32%,600~1000元手机持有者占53%,14.5%的拥有1000~2000元的手机,2000元以上的手机使用者较少[1]。另一方面,普遍大学生手机话费月消费很低,主要原因是现代通讯交流方式的增多,联系渠道的丰富,使得手机联系的功能被大大降低。而网络上网费用却在消费中稳中有升,网络交流的及时性、平等性、快捷性,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

3.物品购买消费。这一部分消费是大学生群体消费差距的主要环节,八成左右的大学生月消费在300元以内,也有学生月消费千元以上。大部分同学此方面的消费是理性合理的,但对于物品购买月消费过高的同学,要不是家庭条件优越,购买高档名牌物品;要么“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攀比,节衣缩食购买名牌的,而这部分学生群体也是高等教育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群体。

4.应酬消费。大学生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涯与社会几乎是脱节的,他们融入社会的渴望感可想而知,于是许多在校的大学生把大学当成了“小社会”,开始把社会的许多秩序规则引入到了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应酬消费出现了,各种节日,各种礼物,各种饭局,主要表现在男生,也有部分女生。而且除了“礼尚往来”的应酬消费之外,还存在一个突出的内容“恋爱消费”,这部分消费甚至是全天候、全地域的,男生买单的占到85%,这就加重了大学生尤其是男生的经济负担,而且因为“恋爱消费”引起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暴力犯罪。

5.其他消费。其他消费主要涵盖三个方向的内容:学习消费、就业消费和应急消费。这些消费内容对于每一位大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1.追求个性化。不管吃穿,还是住行,务必实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而部分大学生将个性化作为消费观的一个根本立足点。

2.内容时尚化。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坚持着艰苦朴素的中华民族传统消费观,而也有一部分过分追求时尚,远离优秀传统,背离了大学生健康轨道,出现了德行倒退的。

3.趋向攀比化[2]。本质上讲,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三个特点,是相关联的。一般青年大学生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只不过大部分大学生因为道德、家庭的因素,理性应对,规避了消费观的过分偏激。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消费尚属合理,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甚至是一些不好的消费风气,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纯消费者,消费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可怕的“多骨诺牌效应”。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理财”能力。许多大学生月初“富翁”,月末“负翁”,出现这种情况[2],往往是缺乏合理的消费计划,不是没有理财大的框框,就是计划没有细节,消费大多随性而起,导致入不敷出。

2.缺乏对金钱的认识。这主要是指部分与社会脱节严重,不理解钱财的来之不易,不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所以消费存在攀比、浪费的现象。

3.缺乏独立消费观。当代大学生的很多消费特别容易受到他人及社会风气的影响,消费观很容易被别人的观念左右,即跟风,也进一步把大学生自己的口袋掏光。

(二)当代大学生不恰当消费观的思考

1.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当今社会,“浮躁”已成为一股强劲的台风,吹开了千家万户,使得千千万万的人越来越“势利”、“浮躁”。也正是这股强劲之风,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当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在言行中也越来越势利,不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不考虑自身具体情况,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因而不少大学生都成为新时代的“卡奴”[3]。

2.自身建设问题。一方面,没有独立的经济意识。正是由于缺乏独立的经济意识,大学生还不能体会金钱来之不易,因而花起钱来也就毫不在意,没有压力,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费;另一方面,没有现代的理财观念。因此造成在校大学生不是像老一辈那样,勤俭节约,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和谐的人际往来,就是大胆的过度的消费,造成过度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3.社会差异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表现在大学校园里,就是一部分学生家庭出身良好,在大学期间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在这部分人眼中,也无所谓消费观不消费观,而这部分人却在步入社会时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就是一部分人出身寒微,家庭提供不了丰富的消费能力,要么选择走出校门做兼职、打工补充消费能力,要么选择调整消费结构,甚至出现投机取巧现象,引发社会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正确引导的几点可行性路径

1.高校开展各种理财高招课堂。大学到处是讲座,而如何做到让为大学生开设的理财计划课程能足够吸引广大的在校学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主题必须要足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比如“如何让恋爱不再过分挤压你的口袋”、“美女给你示范如何购买化妆品”、“网购怎么样不花钱”等,要抓住当下大学生的胃口,在讲授内容上脱离一般填充式上课的枯燥乏味,不仅要让大学生来听,还要听进去,记得住,勤运用。

2.利用学生组织示范理财观。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协会社团,这也是一个大家分享理财心得、交流学习不可多得的阵地。学校职能部门在学校社团的管理中加设一项引导内容——理财计划大比拼,使得广大在校大学生不仅满足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对消费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其更加理性地消费。

3.家庭承担必要的教育任务。家庭对于大学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在学生消费的引导,大可采取“感恩教育”,增加大学生体现社会艰辛,感受父母不易的机会,去影响大学生在校的消费理念和行为。

4.建立社会劝导机制。这是一项不容易实现的提议,让商家在大学生购买物品的时候不是劝导购买,而是劝导不购买,虽然作为商业运作很难实现,但另一方面,商人也有自己的子女,或者亲朋好友的子女就是大学的在校学生,这样动员他们在大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劝导也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间。此外,在大学周边附近的商场店家,是学生消费的重要地段,学校也要进行有机的规划管理,甚至进行补贴,在价格上回馈学生,当然也要引导周边商家与大学生的良性易品易货。

通过社会广泛的协同,一定可以还当代大学生一个理性、合理、科学的消费观,使广大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畅快。

参考文献:

[1]陈海涛.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3,(14):72.

[2]王丽文,杨磊.大学生消费观误区及其教育引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2):234-235.

[3]陆正冲.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4):15-16.

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现状范文6

一新生入学教育中消费观培养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新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社会经济发展,除了满足学习、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外,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多元化、网络化、超前化、两极化、世俗化等新趋势。多元化是指大学生除基本消费外还涉及到人际交往、恋爱、健身、旅游甚至美容等领域;网络化指的是大学生正迅速成为以淘宝、京东等平台为代表网络消费主力军;超前消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倾向,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甚至可以办理信用卡,做出非理性的消费选择;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两级化主要是由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差异造成,家境富裕的大学生月均消费额可能是贫困大学生的数十倍;一些大学生受社会交往俗套的影响,把生活开支用于迎来送往、请客送礼等“人情消费”。

这些新趋势对大学生改善学习条件、丰富业余生活、拓展视野、锻炼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对此不加以及时引导也会产生诸多问题,有碍良好发展。多元化的消费倾向会导致大学生消费目标模糊,学习专注度下降;超前的消费倾向会刺激大学生虚荣心与攀比风气增加;网络消费由于购物便利资源丰富会导致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大学生消费两极易造成学生集体内部的不和谐,加深班级潜在矛盾,增加学生管理工作开展难度;世俗化的“人情消费”也容易使大学生在人际关系认识上产生偏差,迷信所谓的“人际关系经营”,耽误学习成才良机。

2消费观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作用

消费观的培养是改善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必然需要。在大学生消费呈现新趋势之下,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容易出现盲从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一旦得不到有效引导,势必会对大学生自身学业、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给学生家长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培养有利于他们进行合理的消费选择,改善消费状况,使得消费真正服务于他们的发展。

消费观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须要求。消费行为在表面上看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是究其深意,其实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对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实践反馈作用,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的阶段,新生教育中加大消费观指导是实现大学生理性消费的重要保障。此外,随着高校与社会融合度的提高,如果消费问题不予及时引导难免会有大学生在消费上误入歧途,追求不良的消费内容以及消费方式,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的极端情况。

3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消费观培养的重要契机

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意味着环境、方法、目标以及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的变化意味着大学新生入学后对大学学习生活需要一个专门的适应过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应把对大学生消费指导和消费观培养作为重要内容。一方面,对于众多大学新生而言,大学生活意味着第一次相对独立的管理生活,第一次相对自由的支配开支,大学新生们面对林林总总的消费选择如何合理的取舍,使消费服务于自身的成长发展,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消费指导和抽象的消费观培养。另一方面,当代大学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呈增大趋势,如不尽早加以富有实效性的消费观培养,极易出现大学生两极化消费现象,除了对大学生个人造成不利影响外,对班级集体的团结也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应充分抓住入学之际,利用新生对各种事物新鲜感强,对教育管理接受度相对高,且集体风气尚未形成的时机,及时开展消费观培养,积极营造朴素务实的消费氛围,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消费行为。

二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消费观培养的内容侧重

1解析“交费上学”与日常消费的区别

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发现,受当前社会“拜金主义”、“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良风气影响,大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上学交费”等同一般消费的认识。因为把交纳学费接受高等教育与社会领域的一般消费行为做简单类比,大学生中较易产生“我花钱上学,上课与否是我的自由”的错误观念,使得大学生与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对是否遵守校纪校规的认识上产生分歧和矛盾。对此,在入学教育阶段应从消费观的认识高度,帮助大学新生厘清交费上学与日常消费的区别,引导他们认识到“消费上学”与遵守校纪校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教育收费与日常消费有着根本区别。高校学费的属性、定价机制、作用都包含着深刻的具体国情和政治经济因素,且从数量上计算,高校教育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仍旧是国家,个人只是部分承担了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另一方面,校纪校规是高校完成教学进度实现教育目标的制度保障,如果将交费上学作为一种“特殊”消费,那么遵守校纪校规便是与交纳学费同等重要的“消费者义务”,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实现“消费者权益”的保证,换一种视角,校纪校规本身也可视作学费“购买”的教学资源。

2引导学生对消费观的认知和对不良消费观的辨析

当前,“高考”仍是我国中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对于价值观教育的不足使得高中生思想意识、观念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尚未意识到作为思想意识存在的观念对人的具体行为有重要影响。对于大学生理性消费指导,应首先追本溯源地进行消费观概念的认知引导,使他们明白消费观是个人对消费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对消费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有了消费观概念的认知引导,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消费观有所辨析。根据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当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不良消费观主要包括“炫耀消费观”、“超额消费观”、“攀比消费观”、“冲动和盲目消费观”等,辅导员、班主任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班会平台或寝室走访积极引导大学新生对这些不良消费观有所认识和辨析,让大学生分清什么是正确消费与不良消费,自觉地将自身或有的不良消费行为进行联系对照,从而起到自省自查的作用。

3明确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巩固需要一定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消费观培养应侧重于向大学生明确什么是大学生正确消费观,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标杆。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大学生消费观的科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树立“消费服从于个人发展需要”的基本消费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求学的关键阶段,掌握文化知识、身心健康成长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消费的内容和方式不仅要满足个人一时的需要,更要在本质上服从于个人发展。(2)树立“量入而出、适度消费”的消费方法观。“量入为出”是一种基本的理财原则,讲究以收定支,避免入不敷出;“适度消费”是在资源条件约束下的最优化消费。强调“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就是帮助大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正确处理消费与节俭的关系,做到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实际情况相适应,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3)树立“收支合理、计划安排”的消费理财观。当代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度高,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学习闲暇做家教、做兼职甚至个性化创业,经济上已不再完全依赖家庭。培养大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理财观念,掌握理财计划,能够有助于他们提高理财能力,更好地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三入学教育期间消费观培养的方法

1利用班会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班会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认识交换、价值观引导的重要平台。同时,大学新生在服从管理以及接受教导方面一般较老生为易,应在新生入学期间,巧妙设计内容,充分利用班会平台对大学生在消费观念上予以正面引导。此外,新生班级还是班风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期,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将大学生正确消费观融于班级、寝室公约的制定中将有助于建设大学生理性消费环境。

2举办新老生交流会分享理财经验

举办新老生交流会,让已有大学生活经验的老生们现身说法,以过去实际的消费经验和认知帮助新生们让大学生将消费额度细分化,在生活、学习以及娱乐上有一个限度范围,给予新生们大学生消费的具体合理建议。在组织交流会之前,辅导员应与参会老生就大学生消费方面内容进行沟通,给予一定建议和要求,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更好的消费观培养效果。

3通过感恩教育进行侧面引导

新生教育阶段一般为开学第一月,每年九月期间恰逢传统节日中秋节,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时机,适时开展感恩教育,大学生进行消费观的指导。在感恩教育中,需要精心准备素材,特别是结合当前一些大学生消费随意、追求潇洒与父母省吃俭用的反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感恩意识,体谅父母的艰辛,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家庭的付出以及期望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凌雪峰.大学生入学教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

[2]涂庆皓.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