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从众心理的解决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从众心理的解决办法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00-02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学校在数量、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急剧增长,促使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众所周知,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就业问题既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及社会问题,也是关系每个毕业生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不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就不能很好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将引发各种矛盾,最终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是政府、高校当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概念
研究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概念。然而,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概念的界定至今尚未有统一论述。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就业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大学生人生中面临的重大抉择,多数大学生从进校起就会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并为未来的就业提早做各种准备。因此,就业心理是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
1.等待心理。此种心理往往是由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外界环境估计不足,认知不确切,而造成他们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清晰判断,过分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地区经济发达,地理位优越,待遇优厚,不愿意尝试到经济一般的地区、规模较小的单位工作,结果一直等待合适岗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虽然专业热门、素质优秀,却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掉队者。
2.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轻视自我或低估自己能力的消极心理状态。某些大学生因为自己不是“身出名门”,专业过冷,学历不高、长相平凡,既无关系可找,也无金钱可用,总是认为自己毫无优势可言,在择业过程中表现的缺乏信心与勇气,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一旦求职失败更是自惭形秽,一蹶不振,致使自己始终徘徊的就业大门之外。
3.焦虑恐惧心理。在择业受挫后,多数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他们或者因为所毕业的院校名气较差、自己的学历层次较低而不敢大胆求职,或者因为学业成绩不佳、能力一般而感到烦恼,或因为用人单位过高的要求与严格的录用程序而感到恐惧,还有的因为对所找的单位期望值太高等。许多毕业生在求职屡遭挫折后,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恐惧的就业心理。他们往往情绪紧张烦躁,意志消沉,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前途没有信心,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出现极端行为这种焦虑心理,在一些就读冷门专业、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毕业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嫉妒心理。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条件比自己好,或找到的工作比较理想时,认为别人的优势是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各种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在择业过程中嫉妒心会使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5.依赖脆弱心理。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由于从小养尊处优,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较差,往往依赖性较强,缺乏责任感和独立决策能力,在就业竞争中缺乏进取精神。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往往是被动选择,过多地依赖他人,他们或依靠父母或寄希望于亲朋与社会关系。这种缺乏主动性和拟用机遇的就业心理,导致许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或很高或很低,当这种依赖心理一旦被残酷的现实击溃时,他们大多痛恨愤世,极度亢奋或抑郁,有的甚至走上报复社会的歧路。
6.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现象。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独立性不强,缺乏实践经验,在求职过程中,易受别人暗示。他们对自身主客观条件不能准确分析,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以及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目标,也不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盲目跟随大流。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容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缺乏个人主见,过多地表现出盲目从众与趋新。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不会扬长避短。这种凭一时激情而人云亦云的求职者,在就业时难免遭受不必要的挫折,有时可会因此而延误或丧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就可能获得的就业机会。即便是暂时顺利谋到了一份职业,在以后的工作中很有可能会遇到本来可以避免的麻烦。
三、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基本对策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及合理的建议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迎接这一重大抉择。为此,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需要国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尽快完善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同时需要社会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群体以及高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
2.正确认识自己,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改正、完善自己。因此,正确认识自己是成功就业的第一步。只有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和价值观,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只有合理定位自己,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才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做到不卑不亢,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另外我们还要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增强一点抗挫折的能力,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在心里给自己一些信念,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无限精彩,只有敢于进取,勇往直前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3.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所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应该及时更新。过去那种统一包分配的时代早已远去,今天的社会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择业、人才流动的更大空间。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加强自主择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笔者认为,先就业、后择业。应该是一种正确的择业观,因为人先要温饱和生存而后才能谈发展。当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去基层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所以大学生应该转变一些错误认识,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与时俱进,端正职业动机,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索取和贡献的关系,择业时不仅要考虑个人爱好也要兼顾社会对人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4.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应该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发展方向做一个合理的规划,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毕业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评价、树立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实施策略以及评估与反馈。此外,毕业生应掌握一些就业技巧,了解一些就业知识,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来有意识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其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一个关键。因此在校学生不仅要专业技能过硬,更要加强实践技能、为人处事技能等一些综合技能的训练,这对于提升就业中的自信心,增大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5.接受客观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客观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欣然接受而不是抱怨生不逢时,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积极主动适应环境。毕业生人数的猛增使得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要想在这个竞争和多变的社会取得一席之地,大学生应该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注重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还要加强人格锻炼,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新的就业制度和国家优惠政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以大学生应该加强竞争意识,在客观环境不变的前提下,思想上积极主动,争取实现顺利就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不仅对他们自身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而且对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更要重视这个问题。这就要求各方共同配合,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蒋凤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1-152.
从众心理的解决办法范文2
2010年4月30日上午,山东省潍坊市九龙街道尚庄村尚庄小学发生校园砍杀事件,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事件发生后,笔者和课题组进行了跟踪式的调研和深度采访。本次正式研究的抽样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其一,在事件刚刚发生一个星期后向山东潍坊及市区与课题组有协作关系的个人以电邮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其二,考虑到调研主题的特殊性,2010年8月4日~8月9日课题组成员用5天的时间,在事件发生地选取了尚庄村、九龙街道办所在地、潍坊市及周边市区等地进行调研,除在年龄、职业方面有所考虑外,深度访谈和发放问卷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并以深度访谈为主,客观问卷采取当场填写即时收回的方式,深度访谈由课题组成员根据同一采访提纲提问,根据对方的回答完成。
两种调查方式总共发放问卷220份,深度访谈50人(此50人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8份,回收率54%。笔者按如下标准剔除无效问卷:(1)填答严重漏缺;(2)答案呈明显规律性;(3)各相关题答案逻辑关系明显错误。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45%。样本特征见下表。
通过样本特征表可以得知,被调查者(包括深度访谈对象)大部分是社会的中坚阶层,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信息获取意识;文化程度和年龄构成使其足以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阐释和解读。因此,通过对这100个有效对象的调查和采访能够较为完整和准确地掌握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群体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以及他们的态度和反应,以此为支撑的大样本分析和研究也是有较强的代表性的。
谣言的特点及其传播规律
谣言作为人类古老的传播形式之一,是一种常态化的社会现象。卡普费雷认为,“我们称之为谣言的,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的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谣言是一种反权利,是对权威的一种返还”。它是一种集体现象,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谣言最容易在具有相同想法和共同利益的‘熟人’群体中得以产生并传播蔓延,因为在‘熟人’群体中,我们很少会怀疑有人杜撰、臆造故事,群体往往是谣言孕育和成长的摇篮。”群体中的人们通过介入谣言,寻找内心紧张、压力宣泄和不满情绪的解决办法。
调查显示,92%的被调查者对于潍坊校园砍杀事件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中82%的被调查者是通过人际传播的渠道获取信息,这就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通过对采访和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此次突发事件后的谣言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是谣言的夸张性。在本次事件中,许多人听到的受伤师生的数量竟达几十人,并且对事件发生时的惨像描述得有声有色。64%的被调查者曾经相信这一谣言,这不能不说是因为人们得不到足够的信息而产生的臆想。卡普费雷曾经有过经典阐述:“当公众对一切都无法相信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相信一切。”毋庸讳言,当今我国发生公共事件后,多数地方政府的惯常做法依然是“捂盖子”,封堵消息。地方政府习惯这种做法,公众对此似乎也早已习以为常。在这种无奈和无能为力的表象背后,公众只有拿起谣言作为武器。谣言是“被压抑的好斗性,以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所进行的一种发泄。而且,谣言总是被认为是从他人那儿得来,是‘有人说’,从而消除了人们的犯罪感,允许人们最为自由表达其被压抑的、迄今为止不可名言的冲动。”当人们希望了解的信息得不到官方答复时,谣言便会甚嚣尘上;当官方总是习惯于漠视人们的这种要求,谣言的传播便会更加疯狂且肆无忌惮。
二是谣言的政治性。根据笔者的调查,只有4%的被调查者认为事件的原因是行凶者有精神问题,其他96%的被调查者认为行凶者的犯罪动机与政府不当作为有关。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采取严密封锁消息的行为助推了此类谣言的增长,人们纷纷诉说着一个“”的故事。基层政府被推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谣言的靶子,人们通过传播谣言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谣言作为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谣言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且谣言一旦与政治相结合,小则引发一场骚乱,大则可以引起一场战争,甚至可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在中国目前“小社会、大政府”的状态下,地方政府在大包大揽的同时,也势必会成为各种不满情绪的指向。调查表明,74%的被调查者对媒体在事件中的表现不满,而公众对媒体的不满其实是借以表达对政治与媒体“过从甚密”的一种不满。
三是谣言的社会性。在本次事件中就有谣言将事件原因与当前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拆迁问题相联系,而实际上本次事件的背后有相当复杂的农村特有的矛盾存在。谣言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状况相联系,同时反映着社会状况。正如弗朗索瓦丝・勒莫所言:“谣言是对失衡或社会不安状况的一种反应”。正因为得到的信息有限,人们只有自己完成对事件的建构,人们会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认识给予事件一个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往往和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
谣言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土壤中产生和传播的,关涉到民族文化、政治制度、地方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谣言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认知框架,能够使人们得到感情和态度的共鸣。诺伊鲍尔说:“谣言是一条完整的、转制成了密码的消息,它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既产生轰动效应,同时又显得很有说服力”。奥尔波特说得更加明白:“如果我们听到的谣言给事实做出了一个符合我们私生活的解释,我们便愿意相信并传播它。”以前重大事件发生后经常发生的瞒报、漏报现象使人们对大众媒体的报道产生不信任感,特别是当大众媒体的报道“犹抱琵琶半遮面”时,这种不信任感就更加强烈,这时,谣言便开始传播了。同样的,由于近年来因基层政府的不良作为所导致的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使人们形成了对基层政府刻板印象,影响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谣言传播与群体心理
谣言的传播总是在特定的群体中进行,并往往成为的导火索。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如重庆“万州事件”、瓮安“6・28”事件,谣言始终和事件的发展相伴随。事实也证明,正是各种各样的谣言,成为这两起事件的导火索。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群体中的个体会表现出和平时不同的心理状态。“在既定的条件下,而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 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按照勒庞的理论,这种集体心理有着鲜明的特点。
1.从众心理。个体被群体所淹没,置身群体的安全感以及易于接受暗示的心理传染现象使个体不可避免地产生从众心理。
2.免责鼓励下的“集体无意识”。受到免责鼓励,个人本能的欲望得以全面释放。
3.倾向于“形象思维”,拒绝“逻辑推理”。影响群体更多的是“感性”,而不是“理性”。
勒庞的研究以100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其理论脱胎于对暴力革命中群体心理的分析,难免带有夸张和极端的特质。但是,其科学之处仍对我们研究当今中国社会中的类似现象有指导意义。“潍坊校园砍杀事件”中谣言的传播,就可以看做这种集体心理的反映和折射。正因为从众心理的影响,人们可以毫无责任感地传播道听途说的信息,而不管信息的来源及其准确性,夸大的谣言于是得以传播。由于存在“集体无意识”,在免责鼓励下,群体受到压抑的情绪得到全面释放,有人由于长期对基层政府有意见,因此积极传播针对基层政府的谣言,大部分人在传染和刻板印象的作用下,不自觉地成为谣言的传播者;群体拒绝逻辑推理,他们只凭感性行事,他们会通过臆想制造兴奋点,媒体上经常出现的拆迁事件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这件事就足以使他们兴奋起来,并且奔走相告。
事实上,由于时代和环境的不同,本次事件中的群体心理又有新的表现。本次事件中的群体既非“瓮安事件”中集合起来的群众,更非法国大革命中的暴力群体,他们结为群体只是因为“心理距离”的接近,而非空间距离上的集合。他们是隐性的,但涉及的社会阶层更加广泛,因此谣言传播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更加复杂多样,这就对媒体的疏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亦是有限理性的,他们潜意识中能够确认一些信息的真假,但是他们更愿意“跟着感觉走”,使之切合自己早已建立起来的对社会的认知图像。媒体在进行引导时需充分考虑谣言的传播与群体心理的这些关联性,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媒体对群体心理的引导途径分析
1.传播主体的责任:本地媒体发挥更大的功效
事件影响的群体基本上是本地人,这些人多是利益相关群体。本地媒体应该针对本地的特殊情况探寻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充当“排气阀”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相关被调查者对媒体的期望有着明显的不同(见下图)。
44%的被调查者期望本地媒体发挥更大的功效,原因在于本地媒体的及时充分报道既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安抚相关群体的情绪,又可以减小负面的社会影响。而对于一个相同的事件,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使和事件没有直接关系的群体,由于受价值观念、知识经验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对事件的看法也会存在很多差异。这就需要当地媒体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因素,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心理倾向采取形式多样的报道手段来疏解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传播内容的检视:媒体报道要注意信息的平衡和稳定
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媒体的报道无法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认为媒体应该对事件进行深入的报道。媒体的报道既要分析深层原因,又要就事论事不能过分放大。没有深层原因的分析就不能有效地疏导群体心理,但是过分的放大又有可能影响群体心理宣泄的效果。媒体报道的内容、结构、流量和时机对于群体心理有重要影响,媒体的报道应该注意这四方面的平衡和稳定。
内容方面,要以事实为基础,还原事件的原委,而不是首先对事件做定性的表态;结构方面,减少对犯罪细节的报道,以最大限度减少示范效应的发生;流量方面,情绪的累积需要时间,情绪的疏导同样需要时间,媒体要注重事件发展的后续报道,让公众感受到事件在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建立他们对政府、媒体的信任感;时机方面,这样的重大事件发生后,需要系列报道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随着事态的发展,媒体要能够根据受众的需求采写报道。
3.传播策略的考量:媒体应该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
谣言为什么有了生存空间固然见仁见智,但在媒体多样化的媒介环境下,我们的媒体没能及时有效地消息当是主因之一,调研发现,受众信息来源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AT图)。
如图所示,78%的被调查者首次了解事件是通过人际传播的渠道,其次是通过网络(占14%),也有通过电视(占6%)和报纸(占2%)。可见,如果主流媒体不报道,历史悠久的人际传播方式(现在又可以借助手机、QQ等手段)和现代的网络传播方式就必然抢占舆论的高地,这两种传播方式的威力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如上所述,各种谣言就在人们口耳相传之间,在网民不负责任的“爆料”之中不胫而走,迅速蔓延开来,更加强化了以往人们对政府的经验记忆和认知判断。而且,突发事件发生后一味地“捂盖子”不仅有损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也并不能有效地阻止事件的传播。只有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才能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谣言的产生和流传。
结语
从众心理的解决办法范文3
[关键词] “90后”女大学生 消费 调查研究 教育对策
“90后”女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女性的精英,她们的消费状况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乎整个国家的消费结构、产业导向甚至社会风气和环境质量,因此,作为未来消费的主力军,调查她们的消费情况,分析她们的消费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引导对她们的消费教育,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仅有益于她们的健康成长,也将对科学文明的社会消费模式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90后”女大学生消费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的有效度,本问卷正式调查抽取了我省五所高校1300名“90后” 女大学生,在抽样过程中,考虑了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家庭背景的城乡分布。在调查收回的1268份问卷中,有效问卷1175份,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2.66%。
数据处理方法主要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和分析,用到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
1.从消费水平上看
调查表明,每月消费800元以上的占13.8%,消费在400~800元的占81.4%,消费在400元以下的占4.8%。可见,大部分女生的消费水平属于中等消费,但在这些合理消费的女大学生中有极端的现象出现,有每月消费上千元的女同学51人,占调查人数的4.3%。
2.从消费来源上看
调查显示,以父母作为主要生活费来源的人数占绝对比重,但相对于单纯依靠贷款、助学金而言,大部分学生还是很愿意通过兼职打工来解决生活费用。在问卷调查中,没有一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其他需要自己努力的方式来获取读书费用。
3.从消费结构上看
主要包括:一是必需品消费,包括吃饭、购买生活必需品等。如每学期在购买服装支出大约200~400元之间,每学期购买化妆品大约在100~300元之间。二是发展型消费,包括购买学习资料等。三是享受型消费,包括通讯(含上网)费用、人际交往、旅游等休闲娱乐消费。其中以通讯(含上网)费用最多,月平均花费近百元以上。
4.从消费心理上看
从调查结果来看,“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理性消费是主流。讲求实际,据调查,在购买商品时,她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质量和品牌。其次,消费的爱美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们对美丽的消费毫不吝啬,尤其是大二以上的女生。在购买产品时,较多地侧重于外观包装,在意美的效果,不断地追求产品的流行趋势,使用一些新颖、时尚、奇特的产品来强调自我的唯一性。最后,追求虚荣,攀比消费。女性通常喜欢与处于同一层次、境况相类似的人做横向比较,总想要拥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商品。在穿衣打扮方面,别人有的,我不但要有,而且比别人更好,以体现个性,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和满足。
二、“90后”女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分析
“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消费的自由度增大。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她们手中的生活费也越来越多,消费的自由度也在增大,对物品的更换频率较高,导致攀比消费、盲目消费、享乐消费、无计划消费。其次,消费观念比较开放、前卫。她们热情奔放、思想活跃、富于幻想,追求时尚和新颖,喜欢购买新产品,尝试新事物。她们在刚入校门时就不少人已全副武装,高端手机、mp3、mp4、数码相机以及高档电脑等电子产品样样拥有。她们追求品牌、追求流行、追求完美、追求质量。她们追求一切新鲜事物,她们喜欢有未来感的。再次,她们喜欢表现自我和体现个性。喜欢购买一些具有特色的商品,而且这些商品最好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强调个性化,忠于自己的心理感受,容易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和品牌消费。尽管她们消费行为比人们想象的要好,她们一方面体会父母的辛苦和经济承受能力,一方面又经受不住身边的许多新奇事物的诱惑,在满足美食休闲、明星崇拜、品牌服装、娱乐性消费后又常常产生自责的心理。
三、“90后”女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追求从众,盲目消费
从众也就是所说的随大流,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因此是一种有意无意、自觉或不自觉的“随大流”的心理现象。“90后”的女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没有经历过必要的社会锻炼和生活磨练。进入大学是她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同时也是首次拥有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利,开始独立生活。因此她们的理财能力较弱,不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喜欢追求“新、奇、美”,迫切要求被其他同学承认或引起他人的注意,看到其他同学买了电脑、更新手机或其它物品,不管自己是否有条件也盲目去买。这种从众性消费,不仅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而且日久时长会养成一些恶习。
2.追求时尚,超前消费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丰富多彩。“90后”女大学生求新、求异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她们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无论消费心理还是消费行为,她们无不体现时尚气息。她们关注流行,追逐时尚,追求新颖,崇尚个性,普遍追求独特、新奇和时髦的产品。在她们中间,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拥有电脑、数码照相机等高档消费品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她们关注、追随韩国、日本女生喜爱的配饰、挂件等小饰品在她们中间也会迅速流行。因此,想尽办法以满足超前消费需求成为90后女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3.追求虚荣,攀比消费
由于“90后”女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虚荣心较强,在消费行为上便滋生了压倒对方而求独领的畸形心理,从而产生攀比消费。她们当中一部分人总是习惯于有意无意地与身边的同学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感。她们认为,别人有的,我不但要有,而且比别人更好,以体现个性。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因为担心同学瞧不起,在服饰、交往消费方面也盲目地去效仿别人的高档次消费。这种在虚荣心驱使下的“攀比”消费不仅容易造成她们经济上的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不利于自身成长。
四、“90后”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致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的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社会导向更直接、更多地关注高消费和超前消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高消费风气和广告对她们的影响最为巨大。与此同时,包括消费意识、消费理念在内的西方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准则。她们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这种导向上的错误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直接影响到了她们的消费理念。
2.家庭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多数家长都认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然而,事实证明物极必反。“90后”的女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她们的消费需求家长基本上予以满足,就是贫困家庭家长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同学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3.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也是大学生盲目消费的原因之一。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与人生观、价值观和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在遇到“90后”女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问题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得力措施,对于她们存在的贪图享受、挥霍浪费现象不能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或者没有教育到点子上,而对自觉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表扬和宣传力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她们走入消费误区的原因之一。另外,学校后勤保障的建设和制度上还必须不断完善。
4.自身因素的影响
“90后”的女大学生消费道德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地是自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的关怀和照顾,中学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她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她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父母的辛苦,又没有理财的意识、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再有,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往往会跟着时尚走,追求享受、追求品位、追求人情消费等等。
五、引导“90后”女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对策
“90后”女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尽管是部分女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但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为防微杜渐,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她们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1)树立良好的消费理念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理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影响,不超前消费、不炫耀消费、不奢侈消费。
(2)培养良好的消费方式
根据客观实际,将每一分钱的效用最大化,做到精打细算、量入为出、通盘考虑、合理计划。
(3)加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理财能力,多学习,多读一些理财方面的书籍,参加一些理财方面的培训,其次是多实践。
2.家长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引导和监督孩子的消费行为
(1)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让子女了解获取金钱所要付出的辛苦,体会生活的辛苦,了解“一丝一饭当来之不易,一针一栈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2)引导和监督子女的消费行为
改变“一切为了子女,为了子女一切”的观念,适当控制子女的消费,制定消费计划,建立消费账本,节制和监督消费,培养理财意识。
3.学校应加强对“90后”女大学生消费的保障,加大引导和教育力度
(1)完善保障制度,提供便利和保障
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一切从有利学生、方便学生出发,充分体现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帮助她们增强经济来源,减轻经济负担,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体味赚钱的辛苦。
(2)通过各种形式加强“90后”女大学生消费的教育和管理
加强她们的消费教育和思想管理,将消费道德教育的内容引入到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去,充分发挥思想道德课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和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俭而有度”的消费理念。
4.社会应为“90后”女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实现和谐消费
(1)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引导她们科学合理消费,全社会都应该为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
(2)规范消费市场,为合理消费创造条件,根据她们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调查产品结构,以适应她们多样多变、求新求异的消费性格。
总之,“90后”女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虽然她们的消费心理已经日趋理性,但是仍存在攀比情绪和爱慕虚荣的心理。高校应积极引导,同时也需要个人努力,家庭的监督和社会配合,以帮助她们树立科学和谐的消费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将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姚立,黄甲寅.城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消费差异的统计分析[J].青年研究,1999(11):27-30
从众心理的解决办法范文4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0 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艺术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难度的加大,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由此导致某些艺术类大学生出现了失落、偏执、自负等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
1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心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普通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但是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一般大学生所不具有的特质,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很多尤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如失落心理、偏执心理、焦虑心理等。
1.1 失落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高投入使得他们希望毕业后同样有一个高回报,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当他们因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频频碰壁无法就业,或者找到的工作离预期目标相差过大时,支撑他们的精神理念就会轰然倒塌。这种因为自我价值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失落感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难以自我认同。当他们因为难以就业而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时,他们的失落心理就会愈加强烈。
1.2 偏执心理
相较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艺术类学生个性较强,在考上大学前就开始了数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加之大学时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学以致用的专业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量的储备人员接受小需求的市场挑选时,必然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面对就业面的狭窄,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长时间地执着于择业的定向性问题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进而引发一定程度的偏执心理,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抑郁心理,这样的偏执心理在艺术类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1.3 焦虑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自视很高,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他们理想的职业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焦虑之情就会占据他们的心头。于是,他们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成天装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无所适从,难以排解,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活彻底失去信心。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他们行为表现反应迟钝、手忙脚乱,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进而加重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1.4 依赖心理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是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走向校园的,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家庭来说较好,他们的父母为他们的成才付出了较多的财力、精力。而父母在为他们提供优越成长环境的同时,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导致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当艺术类大学生不得不走向社会,面对就业时,往往不知所措,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只是一味地依赖学校的联系,听从家长的安排。一旦希望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
2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不健康心理存在的原因
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多种心理问题,可以说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促使的,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他们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由于高考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要求较低,艺术类专业报考和招生持续升温。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在逐年成倍地增加,一些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加之每年各个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社会人员,每年希望从事艺术类相关行业的人员数量规模相当可观。而与此同时,但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还是整体较小,即使一些大城市对艺术生需要也非常小,而一些中小城市的需求就更小了。这些就业机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加之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冲击,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2.2 高校因素
高校因素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使艺术类大学生不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培养方式落后,培养出的大学生大多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使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心理健康指导教育滞后,造成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不能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就业指导工作不重视、就业指导方法单一、脱离实际,使有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择业、不懂得择业的方法和技巧。
2.3 家庭因素
艺术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教育,艺术类学生的家庭条件整体而言要优于普通文理类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事事都为子女安排妥当,对他们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不良心理。
2.4 自身因素
由于艺术类专业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要低,很多学生只是为了上大学而在高中时期突击,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地喜欢艺术,对相关专业工作并不是很了解。考上学校后专业基础较差,专业课程学习吃力,面临毕业时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人们常说搞艺术的人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很多艺术类学生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当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不良心理。
3 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历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应成为当下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3.1 完善社会的就业机制
各艺术类高校也应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同时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加强自身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3.2 重视家庭教育
就业是大学生家庭生活的大事,家长更要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就业。家长要切实估计子女的能力和素质,不对子女的就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家长应尊重子女的主观愿望,不要代替子女进行职业规划,要给子女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3.3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3.3.1 引导艺术类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
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对未来的职业要求过高,艺术类毕业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就业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纠正艺术类毕业生的认知偏差,改变其不良心态,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更需要靠他们自己去不断地调适,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不要过于焦虑。要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3.3.2 引导艺术类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是其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而是在择业过程中一味攀比,盲目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还有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将就业定位在大城市、大单位,对于一些基层工作不屑一顾。目前,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已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趋势,我们要引导艺术类毕业生摆正就业心态,将眼光放低、放长远,就业可向基层、向西部、向私人企业转移,要认清现实,适时择业。同时要强化艺术类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鼓励艺术类毕业生自我创业。
【参考文献】
[1]刘铸.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01):2.
从众心理的解决办法范文5
关键词:成本收益理论;大学生;兼职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57-03
目前,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校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大学生兼职虽然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大学生兼职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主要针对L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兼职现状,以便更有效的了解大学生兼职的经济效益,为我们进行大学生兼职利弊分析提供依据。本次调查对象为当前在校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32份,调查群体涉及到各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符合本文调查研究的需要,在数据处理上,运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兼职调查现状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大学生兼职持“非常赞同”态度的占28%,持“比较赞同”态度的占55%,只有17%的学生持不赞同或无所谓的态度,并且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有高达95%的学生参加过兼职工作,其中更有19%的学生一年参加十次以上的兼职工作,这说明大学生兼职已经蔓延到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兼职大军”中。
(一)大学生兼职的目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还是经济收益。主要原因:首先,上涨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增加给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其次,虽然国家在近些年来不断地提高了大学生奖助学金的比例,但当今大学生为了满足他们的攀比心理选择兼职。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36.4%的学生兼职的收入用来满足自己更高的生活要求,比如对手机、电脑和数码等高科技以及对于品牌的追求。第三就是为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规定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很多高校的学生选择在校期间兼职,希望能提前体验社会,增加工作经验,为找工作增加筹码,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兼职状况在城乡的分布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从生源地对兼职状况的影响来看,农村学生中经常和偶尔做兼职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城镇学生的比例。结合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农村学生的经济压力相对于城镇的学生要大,获取经济收入是他们进行在校兼职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兼职的类型分析
从图1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64.39%的学生做过促销,68.94%的学生发过传单,由此可见促销、发传单是大学生最常做的兼职工作,而且兼职种类涉及家教、促销、礼仪等十几种,显示出大学生兼职类型具有多元化,且具有难度系数较低、专业性不强的特点。
表3主要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其兼职工作相关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约有82%的学生所从事的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关或相关度很小,仅有15%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专业性较强。从表中可以看出,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主要是教育学专业,他们的专业可以从事一些家教和辅导班类的兼职,但是这只占了很少的比例,相当一部分学生大多从事一些简单、低级的兼职工作,无专业性可言,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与大学生兼职的最初目标不相符。
(四)大学生兼职的时间分析
尽管大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时间,但兼职和学习时间却很难有效的安排。当时间冲突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兼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兼职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占到调查人数的74%。很多学生表示,在兼职的同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业,但是在大学生兼职逃课的数据调查发现有46%的学生曾经因为兼职逃过课。
二、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大学生兼职分析
袁连生指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它既可以表现为教育资源的购买价格,也可以表现为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称为货币成本,后者称为机会成本或间接成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在“经济人”(economic man)假设中提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这表明当人们权衡收益与成本时,都希望收益大于成本,那大学生兼职的结果如何呢?我们将从大学生兼职的成本和收益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兼职的利弊。
从私人成本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比如寻找工作中付出的中介费、车费等,这些货币支出属于显性成本;另外,大学生在兼职中存在一些不能被直接表示和记录的成本,例如兼职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兼职带来的成本,这些成本属于隐性成本。经济学原理指出,隐性成本虽然不能直接被表示和记录,但可以用学生原本可能用这些时间、精力换取的学业成绩来衡量。显性成本可以用货币来直接衡量,而隐性成本的大小则可认为与学业有关,同时它也是最容易被低估乃至忽视的成本,使很多在校大学生对隐性成本的估算偏离实际,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兼职时的决策选择。
从私人收益的角度看,兼职获得的收益包括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物质收益表现为:获得了经济收入,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精神收益主要表现为:首先,它会使大学生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同时可以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其次,它可以作为一个机会,让大学生提前体验社会,锻炼自己在团队中的工作能力,这样既能够获得现实的工作经验而且能够在精神层次上磨炼自己坚定的意志,增加自己就业时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尽可能多的做兼职能够让自己对未来的择业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以便毕业后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兼职给大学生带来的收益毕竟是有限的,从兼职的工资来说,大学生的工资要远远低于相同工作性质的其他社会成员,而且从兼职的工作性质上来说,大多从事比较单一的体力劳动,大学生几乎学不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能力和知识。因此,大学生进行兼职大部分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小。
在校期间,做兼职面临的困难有许多,其中最大的莫过于兼职与上课时间的冲突,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不惜逃课去做兼职。调查显示,46%的学生因兼职而逃过课,社会实践经验是有了,但是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却下降了,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我们来算逃课所消耗的成本,忽略其他消费,学费我们按照平均每年4500元来算,住宿费每年1000元来算,四年需要22000元,这仅仅只是大学生求学的显性成本,大学四年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隐性成本:一旦选择上大学,这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工作的机会,因此本应工作获得的收益也应该作为上大学的隐性成本。按照L大学所在城市就业本科生的平均薪资水平来计算,一个月的工资为1800元,大学四年的隐性成本接近9万元,再加上大学四年的学杂费,上大学的成本可达到12万元。
在调查中发现,某专业要求学生在四年内修满138个学分,顺利完成16个课时才能修得一个学分,因此四年的大学生涯里该专业学生总共需要上2208堂课,平均每节课的成本达到54元。若按照每天6节课的平均水平来算,一天的逃课成本可达300多元。根据L大学接受调查学生兼职的工资来看,每天学生的兼职工资大部分在50~100之间,我们按照每天75元来算,逃课半个月收入也不过才1125元,逃课造成的教育成本浪费远远大于兼职带来的收入。因此笔者认为,单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兼职的弊大于利,大学生因兼职而带来的收益远远低于其成本消费。
三、完善大学生兼职的政策建议
(一)学生: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学会理性的思考
首先,大学生在做兼职的同时,应当学会理性的思考,防止出现走极端的现象。部分同学持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而且本科毕业后的工资还不如高中毕业生的工资高,上课还不如打工赚钱,因此,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有的甚至是逃课去做兼职,对学业应付了事,这种做法不可取。根据最近的研究来看,随着学历的提高,工资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读书无用论是不成立的,大学生应该改变这种观点。
其次,大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理性思考,并进行合理的预期,要把握好兼职带来的收益和自己学习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平衡,正确对待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做到兼职与学习两不误,将收益做到最大,影响降到最低。
(二)学校:给予必要的理论引导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校要让学生明白占用上课时间去进行兼职所浪费的教育成本远远大于其兼职的工资所得金额,引导学生处理好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兼职工作与学习生活,使它们两者之间做到不冲突、不影响,做到在学习阶段认真学习,从事兼职工作可以放在假期阶段。学校也应起到中间链接的作用,给需要兼职的大学生提供岗位需求,使得大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家长:引导孩子合理的消费
一部分学生缺乏资金的原因是他们存在盲目跟风、攀比消费的从众心理,他们往往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好好做一个规划,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而主要的解决办法自父母主动和孩子交流,通过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往自己擅长的方面学习发展。
总之,在从事兼职方面,应该考虑其利弊,利用好兼职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合理、有效的安排兼职的时间。按照自身条件,明确学习与兼职的关系,从而既不影响学习的效率,也能充分发挥兼职本身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